工程水文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合集下载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题目名称: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班级:20 13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班姓名:张雄亮学号:201340616226指导教师:张文萍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 年月日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内容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二、设计资料2.1 流域概况新塘水库属湘江支流白水江水系,大坝坝址位于汨罗市川山坪镇清泉村,地理坐标位置东经113°01′11",北纬28°36′01",距清泉村庄约1.3km,距川山坪镇约5.0km,距汨罗市城区约35km。

新塘水库集雨面积0.5km2,干流长度0.572km,干流平均坡降为14.2‰。

新塘水库流域未设入库水文站,水库未开展任何水文水情观测;仅有断断续续的水位及雨情观测,并且其观测资料极不完整,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故该水库洪水复核按无资料地区对待。

2.2 气象新塘水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的大陆性气候。

冬季多为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

夏季之交,流域正处在冷暖气流交汇的过渡地带,形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

根据汨罗气象站1957~2006年实测的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9℃,历年最高气温为40.1℃,最低气温为-14.7℃。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87小时。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67.2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294.60mm(1998年),最小降雨量为1184.7mm(1972年),最大一日降雨量为208.00 mm。

历年最大风速24m/s,风向NNE,历年平均最大风速14.0m/s。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04mm,全年无霜期266天。

6~8月气温高,蒸发量也大。

多年平均月蒸发量最大在7月份,达214.8mm。

2.3 水文基本资料新塘水库所在的河流没有水文站,建库后水库管理所也没有开展入库流量观测,为无资料地区,没有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本次洪水复核按湖南省水利厅1984年编制的《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查算设计洪水。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一、前言在工程建设和运营中,水利计算和水文分析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这里提供了一份《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水文和水利计算的理解,提高其计算水文和水利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水文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习如何收集和处理水文数据,包括观测、测量、采样、记录、统计等方法。

2. 新安江模型的初步研究和实践应用学习新安江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水文计算和预测。

3. 舒张曲线的绘制和应用学习舒张曲线的绘制方法和应用,包括一般水文、小型水库水文的舒张曲线以及耗水量和灌溉用水等问题的计算。

4. 水库调度和水电站计算学习水库调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利用流量来调节水库水位的技术,并进行水电站的发电量计算。

5. 洪水预报和防洪措施分析学习不同水文计算方法和防洪措施的分析和评估,包括水动力模型、测算法、经验公式和水利实测等多种方法。

三、课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1. 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需要按照以下要求实现:1.学生自行组队,每组2到4人,一组只能选择一项内容进行课程设计;2.每个小组需要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文档,内容包括问题陈述、问题分析、计算方法、模型应用和结果分析等;3.课程设计需要进行计算,提交计算过程和结果;4.课程设计报告需要使用Markdown格式书写。

2.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项目和选题的难易程度与实用性(10分);2.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内容严谨完整(30分);3.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和清晰度(30分);4.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30分)。

四、总结工程水文和水利计算是水文学和水利工程学两个重要方面的组成部分,课程内容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计算问题。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应用,深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技能,提高其对水文和水利计算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应用水文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1. 了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水文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学习水文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4.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水文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工程水文学基础:包括水循环、河流径流、降水、蒸发等基本概念。

2. 水文数据分析:介绍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水文数据,如水位、流量、降水等。

3. 水文模型:讲解常用的水文模型,如水箱模型、马斯京根法等,并进行实例分析。

4. 洪水预估与防洪工程:学习洪水预估方法和防洪工程的设计。

5. 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讲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工程水文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实验与实践:进行水文数据的观测和分析,以及水文模型的应用实践。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工程水文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考核方式
1. 平时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与工程水文学相关的课程项目,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工程水文学的整体理解和掌握情况。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
水文学和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具备编程和计算能力,
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在设计课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水文数据的处理方法。

水文数据包括降雨、径流和蒸散
发等,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获取和整理水文数据,如何进行数据质量的评估
和处理。

第二步,学习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包括水文过程的模拟与
预报、水力学计算和水文统计学等。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例分析,
掌握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步,学习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水利计算是指在水利工程
设计中,对水流、水位、水库及渠道的水力条件进行计算。

学生需要学习
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计算方法,如渠道流量计算、堤坝稳定性计
算等。

第四步,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实践。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需要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用的软件包括E某cel、Matlab和SWMM等。

第五步,进行课程设计的实践。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水利工程设
计实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水文数据处理和水利计算的能力,提高他们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能力。

这对于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 1
第一章 概况 ................................................................................................................................................... 3 1.1 自然地理概况 ......................................................................................................................................... 3 1.2 基本资料 ................................................................................................................................................ 4 1.2.1 径流 .................................................................................................................................................. 4 1.2.2 洪水 .................................................................................................................................................. 4 1.2.3 蒸发 .................................................................................................................................................. 4 1.2.4 用水 .................................................................................................................................................. 6 第二章 年径流分析计算 ............................................................................................................................... 8 2.1 资料审查 ................................................................................................................................................. 8 2.1.1 可靠性分析 ...................................................................................................................................... 8 2.1.2 一致性分析 ...................................................................................................................................... 8 2.1.3 代表性分析 ...................................................................................................................................... 9 2.2 设计年径流的计算 ................................................................................................................................. 9 2.2.1 年径流频率分析 ............................................................................................................................ 10 2.2.2 对实测径流年内变化过程分析 .................................................................................................... 10 第三章 设计洪水计算 ................................................................................................................................. 12 3.1 资料审查 ............................................................................................................................................... 12 3.1.1 可靠性审查 .................................................................................................................................... 12 3.1.2 一致性审查 .................................................................................................................................... 12 3.1.3 代表性审查 .................................................................................................................................... 13 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 13 3.3 设计洪水分析 ....................................................................................................................................... 14 3.3.1 进行洪峰流量频率曲线的绘制 .................................................................................................... 14 3.3.2 夕昌水库洪峰流量分析成果表和不同历时洪量分析成果表 .................................................... 14 3.4 成果合理性分析 ................................................................................................................................... 15 3.5 设计洪水过程线 ................................................................................................................................... 15

工程水文与水力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力计算课程设计

2013 届课程设计《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农业水利工程 13-2 姓名廖青松学号 3011209233 指导教师郑金丰日期 2012年4月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前言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课程设计是该课程学习的一个实践环节。

是对该课程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训练,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该课程的知识,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以后的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加强对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设计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了解设计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的主要过程,培养正确熟练地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籍及参考书的能力。

通过设计训练,初步建立设计与施工的全面协调统一思想。

工程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一部份:资料一、设计任务在某地区的一条河流上,拟修建宏原水库,因而要进行水库规划的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其具体任务是:1.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2.选择水库死水位;3.选择正常蓄水位;4.计算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发电量和选择装机容量;5.推求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的设计洪水过程线;6.推求各种洪水特征水位和确定坝顶高程。

二、设计提纲(一)水文气象资料的搜集和审查熟悉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广泛搜集有关水文气象资料(见基本资料)。

经初步审查,降雨和径流等实测资料是可靠的,具有一致性的,可用于本次设计。

(二)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1.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先进行年径流量频率计算,求出设计频率的丰、平、枯水年径流量(本设计已求出频率为50%平水年径流量)。

2.设计年内分配根据年,月径流资料和代表年的选择原则,确定丰、中、枯三个代表年。

并按设计年径流量为控制用同倍比方法缩放各代表年的逐月径流量,推求丰、平、枯水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本设计仅计算平水年)。

(三)选择水库死水位1.绘制水库水位容积曲线和水电站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根据泥沙资料计算水库的淤积体积。

3.根据水轮机的情况确定水库的最低死水位;该省生产的机型,单机容量为600千瓦,适应最小水头为10m。

水文水利计算说明书

水文水利计算说明书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说明书学号0姓名0班级0指导老师0水利与环境学院2014年6月目录1《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说明书 01设计任务 ............................................................................................................................................................ - 1 - 2基本资料 ............................................................................................................................................................ - 1 -2.1流域和水库情况简介 ............................................................................................................................. - 1 -2.2水文气象资料情况 ................................................................................................................................. - 2 - 3计算说明 ............................................................................................................................................................ - 2 -3.1年径流过程 (2)3.2 丰、平、枯三种典型年的选择并对设计代表年进行年内分配 (3)3.3死水位的选择 (3)3.4推求设计标准洪水过程线 (4)3.5对各时段洪量排频计算 (5)3.6典型洪水过程线求解 (8)4推求水库防洪特征水位 (11)4.1起调水位及泄洪规则 (11)4.2防洪高水位的计算 (12)4.3设计洪水位的确定 (15)4.4校核洪水位的推求 (19)5坝高的推求 (22)5.1平均波浪爬高 (22)5.2风雍水面高度 (24)5.3大坝安全加高 (24)5.4 坝顶高程 (24)6心得体会 (25)7附录 (25)1设计任务在流域上拟修建一水库,因而要进行水库规划的水文水利计算,其具体任务是:1.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2.选择水库死水位。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拟在某河上修筑蓄水工程。

坝址断面水文站内有 1960-2022 年的洪水流量观测资料,如表 1 所 示。

历史洪水洪峰流量调查资料如下: 1878 年为Q =14720m 3/s, 1901 年为Q =22100m 3/s ,为 1901m m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 1942 年为 8400m 3/s 。

1878- 1900 年间其他洪水未能查清。

分析选定的典型 洪水过程如表 2 所示。

表 1 实测历年洪水资料统计表表 2 典型洪水过程14 15 16 17 18 20 24根据以上资料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线。

1960920011030018723019849812115840211570 1961 8500 100020 183600 1985 3248 38830 70148 1962 7512 90110 152990 1986 8421 97810 178650 1963 6524 13048 139820 1987 3264 38650 70024 1964 2100 25200 45360 1988 5671 68500 40326 1965 6325 76216 138620 1989 5421 65420 115980 1966 5412 58340 116800 1990 6487 76840 140020 1967 5486 65600 118490 1991 9120 105420 189683 1968 2400 28560 51840 1992 8845 103110 191020 1969 3241 39000 68950 1993 6124 73450 132180 1970 6245 74230 135620 1994 2456 29400 52850 1971 980 10264 21152 1995 3210 37920 68936 1972 1600 18250 35310 1996 8451 101220 182540 1973 3245 37932 70005 1997 6243 74102 133980 1974 6328 12350 136420 1998 8515 102150 183682 1975 3261 39950 70420 1999 6278 75300 135800 1976 2369 27450 51124 2000 3164 36890 67842 1977 1620 18430 34820 2001 2489 28960 54160 1978 2458 27856 52852 2002 1189 14260 25640 1979 1540 17580 33240 2003 6120 72340 129806 1980 1200 13420 25860 2004 4832 58010 103740 1981 5412 64520 116583 2005 1006 12042 21560 1982 3214 38500 68490 2022 3216 39480 686544890 5634 6572 6310 6150 5648 52604890 4560 4235 3980 3674 3325 30003980 3420 3146 2653 3130 3582 42001240 1652 2430 2880 3832 4430 41000 4 8 12 13 14 1618 20 244 8 10 124 810 12 14 18 249781、分别选取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组成计算样本,计算相应频率,绘制P-Ⅲ频率曲线;2、根据P-Ⅲ频率曲线推求设计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3、频率计算成果合理性检查;4、计算放大倍比;5、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分析计算书 (5)1、设计年径流计算 (5)2、推求三十年一遇的设计面暴雨过程计算 (7)3、设计净雨与设计洪水过程线的计算 (8)4、洪水调节及保坝标准复核 (11)5、兴利调节计算 (15)6、推求完全年调节时的F完,相应的兴利库容V兴 (19)三、结语 (21)摘要M 河水库为中型水利枢纽,该水库自1959年蓄水至2015年泥沙淤积量约为280万m ³,死库容已基本於平,影响到兴利库容。

现在按正常运行30年的要求,将死水位由现状122.65m ,提高至124.652m 。

由于输水洞泄流能力较小,现将汛限水位提高至溢洪道堰顶高程130.652m 。

水文水利计算的主要任务 (1)洪水调节及保坝标准复核 (2)兴利调节计算 洪水调节及保坝计算根据资料中给的数据,61.7,B m =1,1,0.32,s m m σ===3261.7(130.65)m q m gBhH εσ==⨯-,求得不同水位时的下泄流量。

利用Excel 计算表格内插法求得半图解法计算表中的相关数据见表11,根据表11可以得出最大下泄量与 Q 不相等,此时应用试算法推求出 Q=q=m q 时m q 的取值。

最后试算得到mq=994m ³/s时满足m q ≤s m q /11003=安,其他指标见表。

表12 100年一遇洪水调洪计算分析成果故提高汛限水位能满足要求。

兴利调节计算根据分析计算1得到年径流数据,扣除上游耗水量得入库流量,即来水量。

损失计算 =+W W W 总蒸渗通过不同的灌溉面积与灌溉水量定额得到用水量,从而可以计算出计入损失的兴利库容。

最后将拟定的不同的灌溉面积,相应的兴利库容汇总,推求完全年调节下的灌溉面积和兴利库容。

本次水文水利计算成果,在抬高汛限水至溢洪道堰顶高程的情况下,最大下泄量能够满足下游的防洪要求,且满足坝体自身的防洪要求;兴利库容大于完全年调节库容能够足灌溉要求,则推求出的完全年调节是的灌溉面积即为,频率P=25%、P=50%时的代表年保证的灌溉面积。

一、工程概况M 河水库为重行水利枢纽工程,初建时总库容2322万m ³,控制流域面积94平方千米。

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溢洪道和放水洞水库于1958年兴建,1959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经历1964-1965年水毁恢复、1976年加高大坝并加做坝顶防浪墙、1982年抗震加固,1983年坝后修建减压井、1985年坝后铺设反虑土工布、1997年副坝防渗工程等多次除险加固,工程达到现状规模。

M 河水库现状工程特性有关数据见表1。

表1 M河水库现状工程特性有关数据该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蓄水灌溉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枢纽工程,担负着下游主要主要交通干线及64个村镇的防洪,及下游km(4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

水库自1959年投入运用以来,26672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了显著地效益。

该水库虽经数次除险加固,但水库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需进一步除险加固,并调整有关特征水位。

与水利计算有关的除险加固项目是,水库现状溢洪道浆砌石衬砌不满足设计洪水抗冲要求,根据除险加固要求,需要新衬砌0.3m 厚混凝土,堰顶高程由现状130.352m 提高到130.652m 。

根据水库上游情况,通过研究表明现状正常水位提高至除险加固后的溢洪道堰顶高程130.652m ,而不需要征地移民。

该水库现状防洪限制水位低于堰顶高程,防洪运用时,防洪限制水位与堰顶高程之间的蓄洪量靠输水洞泄放,由于输水洞的泄流能力较小,且为便利水库调度运用,减少操作事故风险,拟将汛限水位提高至除险加固后的溢洪道堰顶高程130.652m 。

此外,该水库自1959年蓄水至2005年,你啥淤积量约280万m ³,淤积形态为锥体淤积兼带状淤积,死库容已基本淤平,并已影响到兴利库容。

通过对泥沙淤积分析计算,并按该水库除险加固后正常运行30年的要求,将死水位由现状122.652m ,提高至124.652m 。

二、分析计算书 1、设计年径流计算(1)来水资料:该水库缺乏实测资料,利用等值线图法已求得水库坝址断面处年径流量的统计参数为101,v=1.20R mm C =,采用 2.5Cs Cv =。

(2)搜集设计流域所在地区《水文手册》不同频率代表年的各月径流量分配比见表2表2 M 河水库不同频率代表年径流量年内分配设计年径流计算已知 2.0, 3.0,25%0.196P Cv Cs P ===φ=当时,查得,25%(v+1)101(0.196)124.7552P R R C mm =φ=⨯⨯1.2+1=50%50%0.39,(v+1)101(0.39)53.732P P P R R C mm=φ=-=φ=⨯-⨯1.2+1=当时,3310001000124.75529411726988.81000100053.732945050808W R F m W R F m=⨯=⨯⨯==⨯=⨯⨯=设计年内分配计算根据表2给出的各月径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百分比,分别乘以相应的设计年径流,即为代表年的年内分配。

见表3、4表3 P=25% 设计年径流量年内分配计算表表4 P=50% 设计年径流量年内分配计算表2、推求三十年一遇的设计面暴雨过程计算 (1)流域特征参数如表5表5 M 河水库流域特征参数(2) M 河水库雨量站具有1961~1997年共37年的雨量资料。

暴雨计算时段取1h 、6h 、24h 、3d 。

其中长历时24h 、3d 设计点雨量根据雨量站资料,频率计算求得;1h 、6h 设计点雨量采用等值线图法求得。

各时段设计点雨量乘以相应时段点面折算系数即得设计面雨量。

30年一遇不同频率设计面雨量成果见表6 表6 马河水库30年一遇设计暴雨量成果 采用公式法推求暴雨过程以3h 暴雨为例,计算过程如下:3h 暴雨在1~6h 之间,则暴雨递减 1l g (77/187)/(1/6)ab n =-=3h暴雨10.505377(3/1)132.7H -=⨯=计算成果果见表7)/lg(/)/lg(1)/()/(11b a b a ab n a i b i n a i a i t t H H n t t H H t t H H abab-===--表7 水库所在地区3d暴雨时程分配3、设计净雨与设计洪水过程线的计算产流方案:该流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采用初损后损法产流计算。

该流域由设计的前期影响雨量确定设计条件下的085, 2.5/I mm f mm h ==初损值 后期平均损失强度汇流方案:采用瞬时单位线法。

参数n=1.0,参数1m 经验公式如下:其中:式中:F ———流域面积,2km ;L ———主河道长度,km ;J ———主河道坡度,以‰计;I ———设计净雨平均强度,mm/h ;B ———流域平均宽度,km ;a K ———流域面积不对称系数;=/a K f f f f 小大,小大为主河道一侧小流域面积,为主河道一侧大流域面积。

推求设计净雨 初损值0 5.207.80 1.300.001 5.6010.1010.1010.5010.508.90 5.0085I mm++++++++++==后损值9.95, 1.4859.93=2.5 1.485=3.7mmtt h-∆=∆=⨯后损值 计算结果见表8表8 设计净雨过程计算表 单位:mm根据表5 流域特征参数相关数据, 0.255.7=0.5=0.270817.7a a B B K K L L ⨯判断的区间,,则 0.250.250.290.380.290.27080.38=10=100.383a BK Lω-+-⨯+=; 10.650.30.350.650.30.350.3839411.28.35 1.68m F J I ω----==⨯⨯⨯=1/ 1.68K m n ==,查附表五得瞬时单位线的S(t)曲线,单位线 10(,)261.11(,)3.6i Fq u t t u t t t=∆=∆∆,计算结果见表9。

表8 马河流域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4、洪水调节及保坝标准复核 根据表5资料,绘制辅助曲线61.7,B m =1,1,0.32,s m m σ=== 3261.7(130.65)m q m gBhH εσ==⨯-计算结果见表10表10 辅助曲线计算表(1t h∆=)图1'()2V qqt-+∆马河水库曲线表11 半图解法调洪计算表图2 马河水库Q —t 与q —t 过程线如图2所示Q —t 曲线与q —t 曲线的交点与m q 不相等, 故需要试算 假设Q=q=m q =994m ³/s,两曲线的交点落在区间(25,26),利用Q —t 曲线 内插求得't∆'''11509901601150670140.338031t t t -∆∆====-∆ (1)m q =990m ³/s,根据表10中q —v 关系,内插得V1=1857.060m ³''1221''212222Q t t t t V V Q q q+--=⨯∆⨯∆⨯∆-⨯∆ (2) 计算得323155.1866671863.18568601mV m V ==根据已求得的2V 通过辅助计算表内插得到s m q /9943=,(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最大下泄量 s m q m /4993=,mh sm Bhg m q s 663.2)7.6142719.4499(/499232323=⨯===εσ泄 坝前最高洪水位133.016m 2.366130.65Z =+=洪水, 分析论证下游防洪标准30年一遇保河道及农田、100年一遇保下游铁路⎪⎩⎪⎨⎧===sm s m q /76030%/11001%33安除险加固后马河水库的相关指标mm 137.582 Z 1000136.622 Z 100==允、校允、设年一遇年一遇⎪⎪⎩⎪⎪⎨⎧≤≤≤允、校校)校(安)下(允、设设)设(调洪计算,调洪计算,调洪计算,必须同时满足Z Z Q q q Q Z Z Q p m p p t t t分析计算成果见表12表12 100年一遇洪水调洪计算分析成果结论:提高汛限水位是可行的。

5、兴利调节计算灌区与水库处于同一气候区。

2015年上游用水资料见表13 , 综合毛灌溉定额见表14。

表13 2015年水平上游耗水量 单位:万m ³表14 灌区2015水平年不同频率综合毛灌溉定额 单位: 23/hm m水库特性资料(1)蒸发、渗漏损失计算相关资料马河水库所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00mm ,由水库器测水面蒸发观测资料确定年最大蒸发量为1510mm ,E-601型蒸发器折算系数年平均值为0.95,多年平均器测水面蒸发量逐月分配比见表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