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1等于1
1+1 等于几

1+1 等于几
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老师问小明,1加1等于几?
小明说,不知道。
老师说,回家问问,老师再问你。
当小明到家时,他妈妈正在打麻将。
他跑过去问,妈妈,一加一等于几?
妈妈说,和了。
小明又跑过来问爸爸。
爸爸正在看报纸。
小明说,爸爸,一加一等于几?
爸爸说,美国大总统。
小明又跑过去问姐姐,姐姐正在和男朋友打电话。
小明说,姐姐,一加一等于几啊?
姐姐说,亲爱的,我马上就来。
小明又跑过去问正在洗澡的哥哥。
小明说,兄弟,一加一等于几?
哥哥说,爽,真爽。
第二天,小明来到了学校。
老师问他,小明,一加一等于几?
小明说,和了。
老师说,谁教你的?
小明说,美国大总统。
老师说,下课到我办公室来。
小明说,亲爱的,我马上就来。
老师一拳把小明打翻在地上。
小明说,爽,真爽。
1+1等于几

1+1等于几1+1等于几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问题,请看:第一种答案:1+1=0(你是头脑比较零活的人)这种人适合做人事工作,他可以用一个人对付另一个人,自己鱼翁得利,比较会整人,仕途会爬的很快,用谁交谁,真正的朋友很少。
第二种答案:1+1=1(你的学历可能比较高,明知道等于二,但认为不会出现这么简单的问题,脑子比较复杂)这类人的优点是一般具有管理协调能力,具有凝聚力,能让两个人拧成一股绳,这种人适合做企业的领导者。
第三种答案:1+1=2(一般幼儿园小朋友会脱口而出)这类人具有原则性,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按规律办事,做事严谨,比较适合做学者,科学家,如搞搞"神七"等第四种答案:1+1=3(你属于家庭主妇型),这样的人将来一定会是好丈夫、好妻子型,会生活的人,和这样的人结婚比较幸福。
第五种答案:1+1>2 (你是外向型人,做事有激情)这样的人能把每个事物的优点发现出来。
有头脑。
能把有限的力量发挥至无限,可以做政治家、军事家等。
第六种答案:1+1=王(你属于不无正业型,也可能你是小学在读)这样的人做科研工作或做技术开发。
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强。
第七种答案:1+1=丰(你很冷静,看问题有深度)这种人做发明家比较合适,想象力丰富,而且逻辑思维能力强。
第八种答案:1+1=田(你很有思想,喜欢换位思考)这种人空间想象力丰富.做设计师比较合适.第九种答案:1+1=11(小孩子算错) 在你还是小孩的时候(只认识二十以内的数字)语文角度的答案是:1(一个字加一个字等于一个词)数学角度的答案是:2(1+1=2)物理角度的答案是:1(一个力加一个力等于其合力)化学角度的答案是:1,2,3,甚至4,5,6(两种化学物质反应产生的产物可能是多种的)动物角度的答案是:1 (弱肉强食,吃了就还剩1了)从计算机2进制算是:10(1+1=10)答案是"王"字:把1+1这个公式转过来看看,不正是一个"王"字吗?答案是"田"字:等号分别加在公式的上下两边,不正是一个"田"字吗?其它:1+1=1 举例:1滴水加1滴水,还是等于1滴水;1+1=1 举例:1滴水加1滴水,还是等于1滴水;1+1=2 举例:1个人加1个人,等于两个人;1+1=3 举例:1位爸爸,加1位妈妈,生了1个孩子,得到共3人;1+1=11 举例:左边一个1,加上右边一个1,即得到的是11;1+1=王举例:“王”字,由“一”“+”“一”组成;1+1=N 举例:N为任何错误的答数,在算错的情况下,就是这样;1+1=395 举例:1年,加1个月,等于395天;……有趣吧?。
1加1等于什么?

1加1等于什么?我经常问那些前来讨教如何做交易的人这样一个问题:1加1等于什么?凡是回答:1+1=2的人我只好请他们另请高明了。
正确的答案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如果回答:1加1等于什么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马马虎虎也能算及格。
惟独1+1=2完全不能接受!因为我不是幼儿园的老师,我也不是在问幼儿园的小朋友。
如果你只有幼儿园小朋友的智力,那还是趁早离开这个世界上顶尖脑袋聚集的地方,你的存在只是给高手们又多准备了一道点心。
1美金加1欧元等于什么?1头奶牛加一杯水等于什么?1个市场加1位投机交易者等于什么?1个贪婪的脑袋加1颗恐惧的心等于什么?……说实话,我自己都感到很难回答这些混乱的问题,所以我只能回答:不知道。
“不知道”也许就是这些问题惟一正确的答案。
所以当有人问我:“市场是什么?”这类问题的时候,我的回答也只能是:“不知道。
”虽然我知道我可以去简单描述一番市场,比如说:市场是由一些绝顶聪明和别有用心的家伙设计出来,用来让大家“公平”交易某种经过特殊设计的商品,比如次级债债券,而他们自己稳赚不亏的场所。
我也可以这样描述:资本市场是一个完全信息化的资本买卖场所,无数个灵魂在这里交易,他们的意念通过电子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和交流,亿万资本以光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流动。
……这样的回答都不错,可是这样的回答又都没有涉及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怎么能确定像资本市场这样一个无边无际,时刻变幻莫测的事物呢?我既无法全部了解市场的过去,也无办法确定市场的未来,我最多只能感受到市场当下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情绪,除此以外,我的确一无所知。
1+1=2这个算术等式只有在纯数学的范围内才有效,在其它领域未必就能成立。
科学文化知识是一种理性化的思维体系,具有一定的前提和自身的逻辑。
所以科学思想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但是科学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旦超出了科学认识的范围,1加1就不等于2了,等于什么呢?等于科学逻辑无法推断出的事物。
资本交易市场就是这样一种超出了科学理性思维范畴,具有感性思维特征的事物。
一加一等于几的几种思路

那要看你在什么情况下咯。
1加1不是总是等于2的。
比如一滴水加另一滴水,那么还是一滴。
又或者酸加碱,不会得到既酸又碱的东西,因为酸碱中和,即1加1为0。
当然还有最常见的1加1等于2的,那是因为这里的两个一拥有相同的性质,比如两个苹果,或者抽象点的,两段感情。
因为性质相同所以它们相互独立没有融合的可能,也没有作用的过程。
所以两个相加只是纯粹地表示它们的数量的多少~~~~~第一种回答:1+1=0 (你是头脑比较零活的人)这种人适合做人事工作,他可以用一个人对付另一个人,自己鱼翁得利,比较会整人,仕途会爬的很快,用谁交谁,真正的朋友很少。
第二种回答:1+1=1 (你的学历可能比较高,明知道等于二,但认为不会出现这么简单的问题,脑子比较复杂)这类人的优点是一般具有管理协调能力,具有凝聚力,能让两个人拧成一股绳,这种人适合做企业的领导者。
第三种回答:1+1=2 (一般幼儿园小朋友会脱口而出)这类人具有原则性,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按规律办事,做事严谨,比较适合做学者,科学家,如搞搞"神七"等第四种回答:1+1=3 (你属于家庭主妇型),这样的人将来一定会是好丈夫、好妻子型,会生活的人,和这样的人结婚比较幸福。
第五种回答:1+1>2 (你是外向型人,做事有激情)这样的人能把每个事物的优点发现出来。
有头脑。
能把有限的力量发挥至无限,可以做政治家、军事家等。
第六种回答:1+1=王(你属于不无正业型,也可能你是小学在读)这样的人做科研工作或做技术开发。
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强。
第七种回答:1+1=丰(你很冷静,看问题有深度)这种人做发明家比较合适,想象力丰富,而且逻辑思维能力强。
第八种回答:1+1=田(你很有思想,喜欢换位思考)这种人空间想象力丰富.做设计师比较合适.第九种回答:是我同事女儿回答的。
(庵秩撕苣压槔啵在小丫头二岁的时候(当时他只认识二十以内的数字)我两只手每只手伸出一个食指。
靠在一起问她:“宝宝,一个加上一个等于几个”她大声说:“11”。
1+1等于几

1+1到底等于多少回答:1+1=2.“1+1=2”与“哥德巴赫猜想中‘1+1’”的概念完全是两回事.郭敦顒是《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作者,该论文发表于博客中国,为百度快照收录.偶数哥德巴赫猜想的意思是任一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为两个素数之和.以前的数学家将其简称为“1+1”,意思是1个大偶数等于1个素数加1个素数.而哥德巴赫猜想非常艰深,难以为一般人们所能真正理解,倒是其简称“1+1”给人以深刻地印象——被误解的印象——总有人问“1+1到底等于多少”,此问题不知还被误解到何时!数学家对此应向公众检讨!郭敦顒在其《数学纲领微观数学与宏观数学》一文中写道:自然数的皮亚诺公设与加法定义为了研究自然数的连续性,需先对自然数有个了解,故先介绍自然数的皮亚诺公设与加法定义.卡尔·亨佩尔在其论文《论数学真理的本性》注中介绍了作为数学基础的皮亚诺的公理系统——现在考察一个公设系统,从它可以导出自然数的整个算术.这个系统是由意大利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皮亚诺(1858—1932)设计的.…术语“数”则专指自然数0,1,2,3….自然数n的后继有时简称n′,它用来指按自然顺序紧跟n的那个自然数.皮亚诺系统包含下列五个公设:P⒈ 0是一个数.P⒉任何数的后继是一个数.P⒊不存在有同一后继的两个数.P⒋ 0不是任何数的后继.P⒌如果P是一个性质,使(a)0具有性质P,(b)当一个数n具有性质P时, n 的后继也具有性质P,那么每一个数都具有性质P.最后一个公设体现了数学归纳原理,并且以非常明显的方式作出了通过规定来坚持数学“真理”的例证.…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加法定义,它以精确的形式表达出把任何自然数加到某一给定数上要被看做1的重复加法这样一种观念;后一运算立即可用后继关系来表达.加法定义有如下述:D⒈ (a) n+0=n;(b) n+k′=(n+k)这一递归定义的两点规定完全确定了任何两个整数的和.…(顺便提一下,在公式“3+2=5”的证明中,我们反复地利用了等同关系的传递性;后者在这里是被作为可以用在任何算术定理的证明中的逻辑规则之一而接受下来的;所以它和任何其他逻辑原理一样不包含在皮亚诺公设之内.)现在可以用递归定义来定义自然数的乘法,递归定义用严格的形式表达了这种思想:两个整数的积nk可以被看成k个各等于n的项的和.D⒉(a) a·0=0;(b) n·k′=n·k+n.。
1加1等于几的幽默笑话?

一个B社会老大在巷口睹住一个年青人,问他:一加一等于几。
年青人很怕,想了很久说:等于二。
B社会老大连忙掏出手枪杀了他。
走了时候丢下一句:你知道的太多了。
开学第一天,老师问小明:“小明,1+1=?”小明说:“不知道。
”老师说:“那你回家问问你的家人去。
”小明去问妈妈,妈妈正在和别人吵架,小明问:“妈妈1+1=?”妈妈说:“王八蛋!”小明知道了1+1=王八蛋;小明又去问爸爸,爸爸正在喝啤酒,小明问:“爸爸1+1=?”爸爸说:“爽!”小明又知道了1+1=爽;小明又去问爷爷,爷爷正在看电视,小明问:“爷爷1+1=?”爷爷说:“黑帮老大!”小明知道了1+1=黑帮老大;小明又去问姐姐,姐姐正在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小明知道了1+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小明又去问妹妹,妹妹正在唱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小明知道了1+1=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第二天,老师问:“小明1+1=?”小明说:“王八蛋。
”“啪”老师打了小明一巴掌,小明说:“爽。
”老师莫名其妙地说:“谁教你的?”小明说:“黑帮老大。
”老师吓了一跳,问:“小明你在干什么?”小明唱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老师把小明关出门外,小明边敲门边唱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老师晕了。
1+1=1作文(6篇)

1+1=1作文(6篇)1+1=1作文1若有人问你:“1加1等于几呀?”你肯定会不加思索地说:“等于2。
”这是何等简单的问题呀!可我的一位同学却回答:“不知道。
”你也许很惊讶:怎么会呢?那道他是白痴吗?不,这的确是真有其人,他也不是白痴。
至于原因,很简单。
他的一些朋友总爱出一些新花招,比如什么“一加一等于十一”啦,“一加一等于三”啦,“一加一等于‘王’字”啦。
而且都说得满有“根据”的。
我们这位同学就是因为被他们几次捉弄,于是现在问起他,便觉得哪个也不对。
为了免再被别人捉弄,他想了很久,终于回答:“不知道。
”谁知却闹了一个更大的笑话。
因为朋友的几次捉弄,就使他变得晕头转向,甚至连一加一等于几都不敢说,这是何等可悲!一个能思考的人,为什么也会如此糊涂?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怕”字。
“初生牛犊不怕虎。
”如果他没有被朋友捉弄过,他一定会响亮的回答:“一加一等于二。
”可是由于得到了许多“经验”,他的思想便开始动摇了,甚至连一个毫无疑问的结论也不敢坚持。
甚至连一个毫无疑问的结论也不敢坚持。
至于“怕”的原因呢?我看便是没主见。
当他的朋友提出这些荒诞的问答时,若他是有主见的话,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否定他们的答案,理还在自己这边呢。
可是,他却屈服于众人之下,默然承认了那个荒谬的答案。
也许一次挫折算不了什么,但几次后,他的主见便彻底崩溃了,以致成了糊涂虫。
放弃真理是可悲的。
现在的许多思想,事物都有到革新和改进。
而如果人人都像上述那位同学那样,毫无主见,为了和大家“保持统一”而把真理丢在脚边,世界又何来的进步?只有坚持真理的人,才能创出骄人的成绩。
*提出“日心”说时,支持他的有多少人?而反对他的却是整个家庭。
可是*顶住了,到死还坚持真理,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倘若他那时也因为一时的压力、嘲笑而放弃真理,顺从大家,那将会如何?也许我们现在还以为太阳绕着地球转呢!正确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改正错误,更好地成长。
而因为某些错误的“经验”因为某些阻力而放弃自己正确的主张,却是祸害不浅。
一加一等于几脑筋题

一加一等于几脑筋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题是很常见的事情。
有些问题十分简单,几乎能够立即给出答案,而有些问题则需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其中一类脑筋题就是关于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
虽然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是它背后蕴含着一些有趣的数学原理和思维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的几个变种,并解释每个问题的答案背后的原因。
1. 一加一等于几?首先,我们来思考最基本的问题:一加一等于几?这个问题很简单,答案当然是2。
在十进制数系统中,我们以10为基数,也就是说每个数的下一个数都是在当前数的基础上加1。
所以,当我们将1与1相加时,我们可以简单地将1加1等于2。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但它为我们探索复杂一些的问题做了铺垫。
2. 在其他进制系统中,一加一等于几?我们刚才讨论的是在十进制数系统中一加一的问题,但实际上,不同的进制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例如,在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数的下一个数都是在当前数的基础上加1,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
所以,当我们将1与1相加时,二进制数系统中的答案为10。
同理,在八进制系统中,1加1的答案为2,在十六进制系统中,1加1的答案为2。
这说明了不同的进制系统中一加一的结果是不同的,这也是数学的魅力之一。
3. 一加一等于几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需要改变一下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两个单独的个体进行相加,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集合的合并。
让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这两种思维方式。
在第一种思维方式中,我们将一加一看作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相加。
这种方式更符合我们对数字的理解,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字的处理也是基于这个思考方式的。
根据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加一等于2。
在第二种思维方式中,我们将一加一看作是将两个集合合并成一个更大的集合。
这样,我们可以想象两个圆圈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圆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们生活中,1加1不是等于2,而是等于1.
你不信我可以举例出几例:
一个家长+一个老师=一张天罗地网;一双好奇的眼睛+一颗不安分的心=一条漏网之鱼;一场考试+一个分数=一颗紧绷的心;一个重要的跟头+一场无泪的痛苦=一步成长的代价.
所以.你别笑我荒缪,我爸爸也同意这一观点.不过他认为我的论证还太肤浅.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也举了几个例子:
一生不懈的努力+一生严谨的治学=一点微薄的成就;一惯的诚实+一惯的清廉=一个正直的人;一点冲动+一点不成熟=一个不小的失误;一点冲动+一次投机=一次遗憾的教训;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一种短浅的目光=一场重大的损失.爸爸到底是爸爸,多吃几十年的饭,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拿着他写的的等式翻来覆去地读,我忽然觉得这一连串的1加1''正好概括了父亲一生为人的准则.其实不止是父亲.母亲.伯伯.叔叔,还有很多长辈都以这样的准则来约束自己.他们不企图一步登天,认为满足便是幸福,幸福就是满足.
沉思良久,我默默地又加了几条:
一点牺牲的精神+一点主人翁态度=一个国家的希望;一群忘我的人+一种前赴后继的精神=一个民族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