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论文
幼儿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幼儿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幼儿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篇一《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摘要: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赏识教育教育策略幼儿阶段的教育属于启蒙教育,有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幼儿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幼儿教育更加关注,如何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是广大幼儿教师探索的课题。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
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
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
幼儿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可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赏识教育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幼教工作需要细心、专心,需要耐心、恒心,需要童心、信心,需要责任心、事业心……归根结底,需要一颗金光闪闪的“爱心”。
一、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
”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但要做到及时准确地“发现优点”、“欣赏优点”,尤其是发现表现不好的孩子的优点,教师对孩子就必须充满关心和爱心,必须满腔热情地关心孩子、接近孩子、爱护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真正走进他的内心是世界去了解他。
赏识教育论文范文(2)

赏识教育论文范文(2)赏识教育论文范文篇二《家庭赏识教育研究》内容摘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提倡以鼓励、宽容为基本态度的教育方法,现已被应用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分析,阐述了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此提出了家庭中赏识教育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赏识教育家庭近些年来,“赏识教育”在全国各地崛起,教育家们对此各执一词,褒贬不一。
在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中,“赏识教育”这一观念也得到了很多的反响和实施,教师们也各自对实践的检验对这一教育态度谈论了自己的看法和如何将其合理应用到教育中的意见。
然而,对其进行关注的也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群,以学校教育为主要载体。
但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到教育的地方,如何看待“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该如何取舍“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和作用,此方面的研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阐述和归纳性的总结。
因此,本文将对赏识教育做一些个人的理解和评价,并对其如何在家庭中得到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一、赏识教育所谓何物1.周弘与“赏识教育”提到“赏识教育”,就不得不说到周弘。
现今对赏识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者,大多数人都认为赏识教育正是源于这个父亲对教育的感悟。
周弘是南京的一位普通工人,面对双耳全聋的残疾女儿周婷婷,他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就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用心的培养。
2001年周婷婷进入美国最好的聋人大学盖特劳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2002年成为2001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的杰出女性之一。
周弘认为,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家长的心态,从心灵深处物无条件的相信孩子“行”!他坚信对孩子就是要赞扬、肯定、夸奖,批评和否定是孩子的“杀手”,对于孩子要竖起大拇指,说“你能行”,“你真棒”,甚至要“无中生有”,他反复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并称其为“赏识教育”。
周弘的这一观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且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甚至有人宣称“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称周弘为“赏识教育”的创始人。
赏识让每个孩子动起来论文

赏识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
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
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
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
这个事例给我一个启示:赏识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在新教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
赏识教育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比如说: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
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
如果此时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即使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做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o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可见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们同样也应该用激励的方式达到赏识教育的目的。
有人曾提出赏识教育六大原则:原则一: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原则二: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原则三: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原则四:奖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原则五: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原则六: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孩子在赏识中成长许多中外教育家都一致认为:赏识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手段。
的确,我认为及时恰当的赏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有助于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又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赏识就如孩子身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品,只要我们对孩子的言行适当给予赞扬,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感受到关怀和鼓舞,较易恢复自信,也可以使表现不错的孩子感受赞许和鼓励,更加积极上进。
我们在赏识孩子时,只要能把握好“适当”和“及时”这两方面,就能看见明显的效果。
关于赏识孩子,不仅更容易与孩子沟通,而且孩子也更喜欢与我们交往,甚至谈心事讲悄悄话。
记得我刚开始教育工作的时候,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心情紧张,表情严肃,对孩子不会耐心引导,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我经过不断反思、总结教学方法,迅速调整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在课题内外营造一种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特别是学会关于用赏识的方法与孩子沟通,当孩子答对一个问题(那怕是常人觉得非常简单的)、或者做对一件事情,我都给予赏识;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情,我并不是采取现骂惩罚的方式,而是及时耐心指出其所错之处,鼓励其向好的孩子学习,努力进步,争取老师的表扬。
通过比较多地动用赏识这一手段,使孩子们对我从陌生到很快愿意主动和我交往。
这不仅令我较容易全面掌握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顺利开展教学工作,而且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赏识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一些性格比较活泼好动的孩子,当他们做了一件事情,得到老师的赏识时,他的心情会很愉快,并且更加积极大胆。
记得有几个较任性、好自我表现的孩子,虽然他们的具体个性有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用自己的言语引起老师的注意,经常做出一些较引人注目的事情。
假如老师只会用批评的手段教育他们,那肯定使他们很失望,可能丧失上进心或者会一些反叛的事情。
每当孩子有这种行为出现时,首先肯定他们做得对的地方,在帮助他们分析那行为是不良的,应该尽量克服和避免。
学会赏识的议论文(通用34篇)

学会赏识的议论文学会赏识的议论文(通用34篇)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议论文,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那么优秀的议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会赏识的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赏识的议论文篇1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首要的是学会赏识孩子。
从内心深处渴求他人的尊重和赞美,作为人,概莫能外,而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托班、小班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赞美并认同孩子。
铃木镇一先生说过,夸奖教育法能对孩子产生的巨大作用,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成绩糟糕的孩子,他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的父亲功不可没。
可以这么说,是爱因斯坦的父亲用夸奖教育法,造就了一代科学巨匠。
那么,究竟怎样去赏识孩子呢?我认为,我们可以用一个动作来表达,那就是:竖起大拇指!大拇指一旦竖起来,随口而出的往往是“你真行”“你真棒”。
我们的大拇指肌肉一天比一天发达时,孩子们也就会一天比一天“能干”起来。
回想近几年我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还真有些收获。
记得小三班的宇航小朋友刚来幼儿园时,表现很散漫、任性、爱捣蛋、打人。
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他还有一些优点,比如讲卫生、衣着整洁,特别是吃饭很能干。
每餐都能吃两碗饭,而当时班里许多孩子吃饭较差。
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他吃饭能干一事反复进行表扬和肯定。
每当他吃完饭菜,我都把大拇指竖得高高的。
一日三餐进餐时间成了表扬他的专用时间。
慢慢的,宇航小朋友变得合群、开朗了。
他不再打别的孩子,集体活动时能遵守常规。
大家都愿意跟他做朋友,还亲切地称呼他为“宇航哥哥”,成了大家喜爱的小伙伴之一。
而这一切正验证了这样一句话: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不是坏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
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不可或缺的氧气。
班主任(心得)之让每一位孩子在赏识中健康成长

班主任论文之让每一位孩子在赏识中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孩子在赏识中健康成长溧阳市昆仑小学任红梅【内容提要】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由此看来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信心。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佳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关键词】赏识自信心责任感【正文】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面对儿童,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即是一种激励。
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
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孩子在赏识的氛围中成长,无不证实了一句话———“赏识导致成功”。
以下,笔者就“赏识教育”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一)赏识,引导孩子找回自信。
有则歌谣可谓家喻户晓,那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两句话虽然是针对某种社会现象而发的,但是,把这两句话移用于教育,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深思。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可视为对“期待效应”、“表彰效应”的诠释。
常做班主任的教师大多有这种经验:一个学生即使不那么行,当你把他树为典型,常加鼓励表扬,他往往会真的日渐进步,“行”了起来。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作为教育来说,这是残酷事实。
一个学生,面对教师的指责,学生的冷眼,少有不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的。
学会赏识议论文(5篇)[001]
![学会赏识议论文(5篇)[001]](https://img.taocdn.com/s3/m/ad6f29b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1.png)
学会赏识议论文大全(5篇)观赏别人是一种宽容,一种发觉,一种理解,一种才智,一种境界。
你会观赏它吗?你知道如何观赏它吗?观赏是一种许多人没有这种力量的力量。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了学会赏识谈论文大全(5篇),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学会赏识谈论文大全(5篇)篇1:学会赏识谈论文大全学会观赏,这不仅仅是一门至高无上的艺术,而且还是人生一门举足轻重的必修课,是恒久不变的待人处事之道,更是一笔无可估量的财宝。
意大利曾经有位年轻的画家,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将自己认为一幅画得无可挑剔的画摆在街头,让全部路人用红笔圈出自己认为画得不好的地方。
到了其次天,他发觉那幅自认为无可挑剔的画上处处都是红圈,让他非常惊诧。
画家于是再次将画摆在街头,让路人圈出认为画得好的地方。
结果其次天,他又发觉那幅画上画满了红圈,让他更为惊异。
其实这就是正如人们所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心里就藏有一千个林妹妹。
当你以观赏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是,便会发觉世间万物都如此的生气勃勃婀娜多姿,看不完阅不尽。
若你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么你发现的便只有粗浊和污垢。
正好比当你即可难耐的在沙漠中行走时,有人递给你一杯水,乐观的人则会特别兴奋。
而悲观的人则嫌远远不够。
所以,为何我们不学着以观赏的眼光待人处事呢?为何我们还要避开那些暖和而美妙的东西而去接触那些*的丑陋?学会观赏吧,由于那会比较幸福。
马丁列斯说过,人类的全部喜怒哀乐,皆因自身而起,皆因人观赏事物的态度。
大漠虽然黄沙纷飞环境恶劣,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之景;江南虽然阴雨绵绵湿气重重,却不失“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恬然之景;草原虽然狂风咆哮气候寒冷,却能一览万马奔腾的壮丽场面;泰山虽然高耸险峻,但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玫瑰虽然脆弱带刺,却不失名贵神奇;莲花虽开在泥潭,却能“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四川妹子虽为泼辣,却不失一份刚毅;江南女子虽为多愁善感,却不失一份坚毅。
有关赏识教育的论文

有关赏识教育的论文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励,就是充分肯定学生,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赏识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赏识教育的论文篇一《赏识教育的魅力》【摘要】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赏识。
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励。
本文从在课堂中实施赏识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深化赏识教育,更新家长观念延伸赏识教育,赏识教育要恰到好处等四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让教育者走进孩子心灵,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赏识;赏识教育;恰到好处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励,就是充分肯定学生,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实施赏识教育,边做边总结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在课堂中实施赏识教育1.采用激励性评价,保护孩子的自尊课堂上,我经常赏识孩子的表现,表扬的话无处不在。
课堂提问面向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鼓励,即使是错误的答案,我也让学生把话说完,如果遇到有的孩子答不起问题,我就抽其它孩子回答,然后叫他再照着别人说的回答一遍,这时,孩子往往都能回答了,我照样微笑着叫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这样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消除了能力较差的孩子自卑的心理。
渐渐的我发现班里的孩子都爱举手回答问题了,课堂气氛很活跃。
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了自己的优点,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增添了对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2.捕捉闪光点,培养孩子的自信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多一分宽容,多几分赏识。
在作文教学中,我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摘要: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
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
理解和爱。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
间,赏识教育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让孩子在“我
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
适当的赏识是
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
关键词:尊重;理解;赏识中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44-01
教育给予学生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进取还是逃避,是创造还
是束缚,这一切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素养、能力,更取决于教师的教
育理念。
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赏识教育
的巨大魅力,它能使听话的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处理问题;能使胆
小的孩子变得勇敢,能面对困难;它能使一向优秀的孩子学会面对
挫折,学会克服困难;它能使调皮、好动的孩子增强信心,扬长避
短。
因此,只有尊重、赏识学生,才能让他们充满自信,成为心智
发展健全的人。
一、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要欣赏、认可
1、在赏识中理解学生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
孩子内心的世
界是单纯的,只要用心,走进去并不难,只有走进去才能真正了解
每一个孩子,进而赏识每一个学生。
恰当地运用赏识,能打破师生间严肃的等级气氛,建立和谐融洽关系。
2008年,我班新转来一名同学,他到校第一天就与同学打架,还欺负女同学。
一次他又和同学打架,我找到他,他气冲冲地说:“老师,我就这样啦!”“你能把我怎么样”。
我对此毫不计较,而是和善地对他说:“你数学学得很好,我很喜欢像你这样聪明的学生。
”他原以为我要找他的“麻烦”,想不到听到的却是我真心实意的赏识。
从此,他变了,打架的次数减少了。
就在我暗暗庆幸之时,一天早晨,我发现昨天刚修好的桌椅又被他弄坏了。
我很生气,但克制住自己,一直微笑讲完课,我的微笑是尊重、是信任、是宽容。
课后,他就主动承认是他弄坏了桌椅,我表扬了他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
他激动地说:“老师,你这么看得起我,我不能再给你添麻烦了。
”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有爱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赏识中称赞学生
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呵护和尊重。
所以,老师要维护孩子的尊严,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与他们进行精神的交流。
记得有一次,有位同学迟到了,他红着脸站在教室门口,显得十分难堪。
这时,我微笑着对他说:“尽管你迟到了几分钟,但你却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脸上的
汗珠充分证明你心里很着急,想把迟到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老师相信你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好的表现。
”学生做了错事而又知错的情况下,不妨对他的错误忽略不计,而对他表现出的积极一面加以肯定和赏识。
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在赏识教育中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1、赏识教育要承认、尊重差异
在身心发展上,孩子们既有年龄上的差异,又有个性间的差异,对一些能力差的学生,老师应从他们的自身条件出发。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如:一名同学为人热心,爱劳动,就是经常不写作业。
为此,我给他提出的要求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起初,他坚持得很好,“三分钟热度”过后,他又恢复了原样。
后来我改变了方法,如果他一周之内能按时完成作业,我就在一张纸上写出夸奖他的话。
让他感到我在关注他、赏识他。
上进心和自尊心被我完全调动起来了,他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写得越来越认真了。
2、赏识教育不等于娇纵
有的教师对赏识教育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赏识就不能批评,生怕批评会降低学生的威信或者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我班的一名班干部,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组织能力很强,我十分欣赏他。
渐渐地他在班里趾高气扬,对同学发号施令,同学们意见很大。
一次因一件小事与同学发生口角,大打出手,开始拒不认错。
后来经
过我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他终于承认了错误。
赏识不等于娇纵,赏识也不是不批评,只是应该讲求赏识的艺术,否则我们的赏识教育只会满足孩子们的虚荣心,膨胀他们的私欲,结果适得其反。
3、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缺一不可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要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偏离正确的轨道。
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我在班内开展了“赏识评价”这一活动,既有赏识性又有针对性的评价,不但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还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
总之,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成长的过程,客观地看待他们的每一次成功或失败,让孩子在老师的赏识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孩子们在赏识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