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激励教育让学生走向成功

合集下载

赏识、激励学生

赏识、激励学生

赏识、激励学生作为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到会赏识激励学生,是很重要的一环,要认识到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需要得到的是鼓励;当学生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得到的是支持,只要这样做,赏识、激励教育才能产生预期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对学生的赏识、激励教育呢?一、感受学生,把握需求。

这是做好赏识激励教育的前提条件,感受学生,就应该了解学生,熟知学生,你的学生在想什么,希望做什么,爱好干什么,你都要心中有数。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他们的内心需求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教师,无论在教学中或是管理中,很有必要换位思考一下,要站在青少年学生这个年龄段上换位思考,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要明白,学生是怎样看待老师的所作所为的,学生是怎样认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的,学生是怎样议论他人的,感觉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学生。

要想真正感觉好学生,就要喜欢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到你的可亲,可信、可靠,这样,他们才能对你敞开心扉,使你真正了解学生的喜怒衰乐和内在需求。

在这一点上,我有很深的体会,以前,见到某些我眼中的所谓“差生”,总是把批评指责挂在嘴上,把严字写在脸上,甚至还有过激的行为,认为这都是为他们好,“严师出高徒”,“学生好比一棵树,不修不剪不成材”,“错误不批改不了”,好象学生只能在批评指责声中才能长大成材,批评指责成了教育学生的常规武器。

下去家访或家长来校,总要询问学生在家里是否经常看电视?家长也总向老师汇报:“我们那孩子不听话,回家就看电视。

”因此,不论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责备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臭骂。

应当承认,家长和老师的这些举动都是好的,然而遗憾的是,教师和家长,都没有做到真正感觉学生,不知道他们的内心需求,应当认识到,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闲暇之余,看看电视、课外书,了解一下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赏识=成功]被赏识而成功的例子

[赏识=成功]被赏识而成功的例子

[赏识=成功]被赏识而成功的例子成功体验是每个人渴求的,它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对人的心理影响尤为巨大。

而教育是一个人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在成功体验中,铸就人的心灵,锻造人的才能,对人的个性心理的形成有着强大的作用。

因此作为培育人的教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成功体验的主阵地、奠基石。

毫无疑问,这种成功体验亦属教育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成功教育呢?成功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逐步达到学生争取自己成功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目标在于追求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追求学生自我教育、追求全体学生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

这种教育最大的特征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师生处于一个平等而非对立的地位,以行为改变教育、心理暗示等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最终达到教育成功之目的。

应该说来,儿童从成为一个确立的社会人开始(或者说从母体中胚胎发育开始),每位儿童的发展是处于一个相对对等的一层次上(先天智力因素除外),也就是孟子所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状态。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庭、社会、学校及儿童自身发展的因素,其中又特别是学校教育中教师因素的影响尤为巨大往往造成学生发展失衡(包括儿童的心理、才能、性格等)。

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与尊重,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位儿童就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不是好的孩子需要赏识,是赏识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要注意孩子的优点与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千万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1]。

正因为如此,在教育过程中,就绝不能对儿童整天以抱怨,而应该依据罗森塔尔效应,对儿童倍加赞赏、以表扬。

在每位教师的心目中,一定要坚信:每个儿童与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牛顿等人一样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就蕴藏在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个体中。

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的应用

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的应用

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的应用1.引言1.1 概述引言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有效的赏识和激励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全面的学习与发展。

因此,本文将探讨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提供有效应用赏识与激励的建议。

在教育领域中,赏识是指教师或学校对学生在学习、思考、创造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和出色表现的肯定和认可。

赏识不仅包括口头表扬,还可以通过奖励、鼓励和提供适当的机会等方式来体现。

赏识的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相对于赏识而言,激励更注重通过外在激励因素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激励可以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两种类型。

内在激励是指学生自身的动机和兴趣驱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追求个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而外在激励则侧重于外部奖励和激励措施,如奖品、嘉奖和荣誉等。

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赏识和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加专注和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其次,赏识和激励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赏识和激励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能够推动他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赏识与激励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分别探讨赏识与激励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应用赏识与激励。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行动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主题以及背景情境。

首先,会对赏识和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概述,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会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以便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赏识激励是教育学生的魔力棒

赏识激励是教育学生的魔力棒
情 绪 体 验 ,从 而形 成 积 极 的心 理 暗 示 与 良好 的 自我 评 价 , 激 励 他 们 向 老 师 所 评 价 的 方 向发 展 。 结 合 德 育 工 作 实 践 ,笔 者 谈 一 谈 自己 对 赏 识 教 育 的 几
现 出 来 。 但 当 老 师 对 他 加 以 肯 定 的 时 候 ,他 又 会 看 到 希
会 有 更 多 新 的发 现 。
老 师 的 信 任 无 疑 会 激 起 战 胜 困难 的决 心 和 勇气 。
三 、在 错 误 中 发 现 学 生 的优 点
在 成 长 过 程 中 ,虽 然 不 是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很 优 秀 ,但 是 他 们 都 有 自己 的 闪 光 点 。从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讲 ,非 智 力 因 素 是 激 活 学 生 智 力 因素 的 一 个 要 素 。 尽 管 学 生 的 “ 光 点 ” 闪
的 白板 大 家都 没 看 见 吗 ? ” 同 样 的道 理 ,换 个 立 场 ,老 师
总理 。这就是 由于信 任而创造 出的 “ 美好境界 ” !小偷 和 总理看 起来千差 万别 ,但是在 堕落为小偷 和成长为总理 的
之 间 却 只有 一 步 之 遥 。来 自老 师 的 信 任 是 对 学 生 的 一 种 肯 定 和 鞭 策 ,它 能 使 学 生 产 生 一 种 “ 能 行 ” 、 “ 不 错 ” 我 我 的 意 识 ,于 是 就 努 力 按 老 师 的 要 求 去 做 ,并 力 求 维 护 自己
刍 霉雅 屯
W {l t e _j } { 娃 EA翳{} S j{
赏 识 激 励 是 教 育 学 生 的 魔 力 棒
广 东 茂 名 市新 世纪 学 校 黄汉 才
有 一 次 ,笔 者 在 白 色 的 写 字 板 上 点 了 个 黑 点 , 问 学 生 : “ 是 什 么 ? ” 大 家 都 异 口 同 声 地 回 答 : “ 个 黑 这 一 点 。 ”笔 者故 作 惊 讶 地 反 问 : “ 是 一 个 黑 点 吗 ? 这 么 大 只

以赏识眼光激励学生

以赏识眼光激励学生

以赏识的眼光激励学生我校在2006年开始在高一学生中进行了全方位的课改实验,我有幸担任了第一届课改的老师,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紧张而充实的课改生活后,我对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对课改过程中自己在赏识、激励学生方面作一些探讨:一、榜样激励法学生都有崇拜伟大人物的心理倾向,他们崇敬的对象有生活在身边的人物,如父母、老师;有历史和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他们对崇敬的人物会毫不怀疑地接受和仿效,并且作为学习、生活中仿效的榜样。

针对这一特点,首先要求老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老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对教育效果至关重要,学生对所崇敬的老师的教导言听计从,并且处处有模仿的倾向。

其次要把世界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伟人和科学家,如居里夫人、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勤奋学习的事迹介绍给学生,这对他们也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让学生知道伟人并不是天生就是伟人,相信伟人的经历可以振奋学生丧失了的意志,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产生超越现在障碍的勇气。

另外是树立学生周围的榜样,如本校本班的先进分子,一方面扬声势、造气氛,并请先进者介绍先进事迹,激励其他学生效仿,向他们看齐。

另一方面,在给予先进者肯定的同时,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引导他们看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这样既奖励了先进,又激励了后进。

二、情感激励法感人心者莫乎情。

学生的情感具有两面性,既有对现实否定情绪,产生消极伤感之情;也有对现实的积极肯定,激昂向上的进取情感。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自己的爱心与温情化作细雨,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把外界刺激逐步转化为自我鼓励的内驱力。

在教育学生时,抓住时机,巧妙激励学生。

有时运用学生对昔日的痛恨之情,使其吸收失败教训,警惕重蹈覆辙;有时充分利用学生获得成功时体验到的那种兴奋,让积极的情绪长驻学生心中。

同时,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我总是从欣赏学生的角度同学生交谈,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愿意把老师当知心朋友,吐露内心秘密。

学生也在爱护与尊重中感到老师的理解与真诚。

赏识助学生走向成功

赏识助学生走向成功
多么的重要。无数事实证 明, 人成 l 品质 可以在欣 赏中得 到发扬 , 勤奋
长的关键在于自信, 一个人只有有 l 学 习和创新 的动力 能在 被赏识 的 了自 信心才会努力实现 自己的愿 I 体验 中奋发与崛起。 一旦缺乏真诚
育, 2 0 0 1 ( 1 o ) .
责任编辑 : 白文军
教育 的真谛 !
赏识是一种力量
会赏识学生 , 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 I 赏识的姿态对待后进生 , 用真心去呵
果, 所以, 我们 要用欣 赏 的眼光来 看 l 护后进生 ,用诚心去善待后进 生 , 也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赏识就如同 J 待学生 。 学生心底的一轮太阳, 能使学生的心 I
所吸引。他几经周折 , 找到作者的 J 育方法 , 因为它能像金色 的阳光照 姑妈 ,表达了对作者的欣赏与肯 1 耀着学生 的心灵 。
定。 姑妈很快写信给侄儿 : “ 你的第 {

赏识是一种需要
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大名 l
要培养学生 的 自信心 , 赏识应
其积极 向上的精神 。其次 , 行为激励
[ 2 】 李长珍.后进 生的心理 障碍 及转 化[ J 】 _ 文教 资料 , 2 0 1 0 ( 2 0 ) .
斯泰 。
『 老师一 句赞美 的话往 往会 使孩 子
可能由于职业原因, 读了这个 l 信心倍 增 , 而轻蔑或讽刺却足 以叫
故事 ,笔者 首先想 到 了我 们 的学 『 人变得异常自 卑, 信心全无。学生
( 4 ) .
赏, 他一下子找到了自信与人生的 l 种幸福 ,是一种被点燃 的信任 , 能
价值, 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写了 l 诱发学生智力与个性 的发展 , 激 励

赏识,叩开自信之门——把握赏识教育的原则讲究赏识教育的方式

赏识,叩开自信之门——把握赏识教育的原则讲究赏识教育的方式
赏识叩开自信之门把握赏识教育的原则讲究赏识教育的方式
l注 — 关
— — —

识教育 的原 则 讲 究赏识教育 的方式
三 明工 贸学校 张捷树
所 谓 赏 识 教 育 ,就 是 教 育 者 以 信 任 、 尊 重 、理
解 、激 励 、 宽 容 、 提 醒 的 心 态 和 灵 活 的 思 维 方 式 对 被 教 育 者 实 施 教 育 ,并 且 在 教 育 过 程 中 紧 紧 抓 住被 教 育 者 表 现 出来 的 优 点 、 进 步 给 予 客 观 公 正 的 肯 定 、鼓 励 ,让 被 教 育 者 在 “ 能 行 ” “ 是 好 学 生 ” 的 感 觉 我 我 中走向成功的教育。
任 。 为 此 , 教 师 首 先 要 相 信 学 生 能 够 学 习 , 能够 学
励 后 ,其 能 力 是 激励 前 的 3 倍 。成 功 的教 师应 能够 4 及 时 发 现 学 生 身 上 的 闪 光 点 ,并 不 断 地 赞 赏 、 激 励 ,
使 学 生 感 到 自己 被 发 现 、被 认 可 、被 重 视 ,产 生 “ 我
职 学 生 的具 体 实 际 , 坚持 以 下原 则 。
l充 分 信 任 学 生 _
中职 学 生 由 于在 初 中 阶段 表 现 较 差 、学 习成 绩 不 好 , 已较 长 时 间 没有 得 到 教 师和 家长 的信 任 ,进 入 中 职 学 校 后 ,他 们 特 别 渴 望 重 新 得 到 教 师 和 学 校 的 信
5 能够 宽容 学生 .
不 少 中职 学 生 在 初 中 的学 习生 活 中 尝 尽 了不 受 尊 重 的滋 味 ,他 们 的心 理 需 求 也 很 少 得 到 满 足 。 教 师 要 尊 重 学 生 ,尊 重 他 们 的人 格 和 隐 私 。 不 管 学 生 提 出 的 问题 多 么简 单 、 幼 稚 ,教 师 都 应 该 耐 心 地 听 他 们 把 话

浅谈赏识激励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赏识激励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赏识激励在教学中的运用[摘要] 赏识激励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让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策略。

教师赏识激励学生,也就是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鼓励与表扬,学生在教师激励、肯定、鼓舞性活动中,情绪保持高涨、学习积极性提高,从而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效果,进而取得学习上的成功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赏识激励运用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教师应该热爱、尊重、理解学生,让学生感到你是可亲、可信、可敬、可靠的,学生才能对你敞开心扉。

你才会真正走到学生的中间,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你把心交给孩子,想学生之所想。

需要你放下师道尊严,弯下腰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做学生的听众。

不能把批评和指责挂在嘴边,不能以“为了你好”作为理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如果你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一种激励和赏识。

二、学会换位思考,因人赏识激励你要赏识激励学生,就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希望做什么,怎么做,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让你更加认识学生,理解学生,更好地赏识激励学生。

当你用心和学生交流后,才会真正的了解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多种方式的赏识,在平凡中捕捉闪光点。

我记得魏书生老师曾用“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来赏识那些的学困生。

有的学生希望老师当众表扬,心里才觉得舒服过瘾,有的学生喜欢老师个别赏识激励,觉得心里踏实……老师选择哪种方法,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以及具体的场合来确定。

三、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赏识激励教育的方法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赏识激励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体验,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赏识,让学生学习在课堂,成功在课堂。

教师心中要始终有学生,始终想着赏识激励学生,如课上回答问题时,当学生的思考和答案还不成熟,还不完整,只要他用心思考了,你就应该赏识激励他,鼓励他下次做的更好,当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时,你也应该赏识他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勇气,鼓励他,认真听,仔细想,让他高高兴兴站起来,欢天喜地坐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激励教育让学生走向成功
现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形成,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

所以,我们应把赏识教育带入英语课堂,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

一、了解赏识教育,营造赏识氛围
赏识激励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优点的肯定,激发其积极性,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从而生动、活泼、健康、主动的发展。

其整个的教育过程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它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

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

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

它是一种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教育方法。

它能重塑学生的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爱心浇灌渴望成长的学生
赏识就是教师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

这种爱是教师个性品质、教育理论修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熔铸成的合金,是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对事理的洞见、用自己饱含的激情、用自己高尚的灵魂去从事神圣的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爱如花之芬芳、酒之醇香,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浇灌着渴望成长的学生。

也就是说,赏识,本质特征是欣赏、重视、肯定、赞扬,其本源是爱,真挚的爱,面向全体学生的平等的爱,这是赏识教育的根源与核心理念。

2.让学生在被人赏识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励学生主动成长,走向成功。

一位诗人说: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是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赏识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

教师应尽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的鼓励性评价、肢体爱抚、创设表现机会等方法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让学生在被人赏识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宽容学生的调皮捣蛋,赏识学生的异想天开
赏识学生,还意味着要学会宽容。

它要求我们教师理解学生的桀骜不驯,宽容学生的调皮捣蛋,原谅学生的屡屡失败,赏识学生的异想天开。

犯错误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替他们想想,理解他们年幼无知、自控力弱、是非观不明确等。

只有这样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们才有可能多一份赏识之心,平静坦然地接受学生的过错,也才能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改正错误,用爱去包容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赏识中快乐成长,让他们在一次次跌倒之后又一次次站起来。

4.为学生创造展现自己能力和体验成功的环境
赏识更意味着信任。

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孩子身上所显现出来的不足与缺陷。

长其善,而救其失。

教师要有这样的信念——也许他们不是天才,但他们一定能成才,从而永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赏识同时要求我们学会期待,给予机会,相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创造一个能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能力和体验成功的环境。

班会活动、体育比赛、游戏等都能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在这些活动的众多项目中,每个人都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去享受胜利的欢乐和
成功的喜悦。

二、改变学习方式,创设群体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习的过程以学生接受学习、机械学习、个体学习和被动学习为主,教师满足于学生听懂、听会、理解、记忆。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追求发展的生命体。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出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尽量采用“启发式”,启发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自己推测、发现、归纳、注意、联想、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存在方式得到了改变:由原来的“消费者”变成了“贡献者”。

他们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学习、参与学习,以更饱满的精神和鲜明的个性体验创新、分享快乐。

为此,教师一定要转换自身的角色,要从“知识的授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者、探索创新的引导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过程调节的指导者、结果成绩的评价者”。

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课堂教学,在校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

其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如何通过课堂中的“教”达到“不.教”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种效果呢?
先把全班分为四大组,每大组选出两位主要负责人。

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分头去查找有关飞机、轮船、汽车与火车交通事故的资料及图片。

要求查出:
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及导致的结果,并尽可能出示相关的图片。

②找出该起事故的原因,并写在纸上。

上课时,每大组的两位负责人以某地记者的身份上讲台作报告。

一人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事故的图片,用英语陈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及导致的结果。

然后另一人总结事故的原因,进行具体陈述并提出希望。

让学生扮演记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全班学生都参与了这项探究活动。

因此,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③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说出造成交通事故的其它原因。

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原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实践证明,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给学生设计任务,使学生在任务中探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在创新中提高;使他们不时产生一种成功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也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参与的技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做到人人参与。

最后,通过积极评价,让学生体验参与的成功,提
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运用赏识教育,注意方式、方法
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赏识教育的前提是应对学生具有真诚的爱、科学的爱这种爱包藏了热
爱、理解、尊重、依赖、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在内的复杂的情绪体验,同时也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英语的喜爱。

2.赏识教育强调正面强化,但要讲究分寸.
①表扬和鼓励要求发自内心,要让学生感到他们是值得表扬的,不是
故意讨好。

②不着边际的空泛表扬不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喜悦和激动效应,只会产生
疑惑。

③要让学生逐步体验做事本身的愉快,学会自我肯定,而不是一味希冀
得到别人的赏识。

④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行动作出恰当的评价。

3.赏识教育同样强调严格,必要时也有批评、处罚强调正面强化,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赏识,并不意味对学生没有批评、没有处分。

倡导“多鼓励,少
批评”,“表扬要当众,批评要个别”。

总的说来,“赏识教育”应是一种教育思想,赏识寻优、正面激励则是体现这一思想的主要教育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

只要都是从爱出发,为了学生的发展.表扬鼓励与批评惩罚并不矛盾,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不矛盾,关键是
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对学生来说,语言技能的形成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发掘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发扬光大;多创设情景,多运用故事、诗歌、吟唱等各种教学方法;多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寓教于乐;逐步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探索,使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同时培养其自信,激发其活力,让学生找到良好的感觉,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觉性、求知欲、上进心、创造性。

赏识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愉快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获得知识与
技能,锻炼辩证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