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赏识学生
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

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小学生在经历学习上的的挫折之后,往往对自己的学习会失去信心,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为什么要赏识学生1.赏识能激发学生自信,从容面对困难一个人的自信,除了自我激励外,更需要外界的认可、赏识。
对于一名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教师一个激励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适时的赏识举动都犹如注入兴奋剂,使学生在赏识中强化自我认同感,树立自信。
如果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交往中,不忘多说“你能行,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之类的话,那么,学生在你的赏识中,就会多一份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
2.赏识能开发学生潜能,铸造健康人格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发现、发挥这些潜能。
学生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来点燃,需要教师的赏识来推掉压在生命上的无限自卑。
无数的教育实例告诉我们,对学生适时、用心的赏识能刺激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智慧的发挥,促使各种能力健康地发展。
3.赏识能强化行为习惯,形成良好品质教师有意或无意中肯定或否定学生某一方面的表现,无疑会强化或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他们良好品质的形成。
有位哲人说过,你希望面对什么样的人,你就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现他的优势,去鼓励他,他就会在你的赏识中,树立起你希望看到的价值观。
因此,赏识能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二、如何赏识学生1.正确地认识学生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才能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
教师应当用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善意地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的需要和倾向。
对每位学生都要用诚心去赏识,使他在赏识中健康成长。
2.耐心地对待学生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正处于一个性格逐渐完善,心理障碍易发的时期。
他们有主见但又缺乏能力,急躁又幼稚,渴望得到他人认可,害怕被轻视。
要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

要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赏识就是爱的体现。
它并不深奥,也许是一句你很聪明、你很棒,就是摸摸学生的头、牵牵学生的手,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为你骄傲。
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都能生动的表达你的赏识。
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她们的闪光点,理解相信学生,不断鼓励表扬她们。
赏识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赏识每一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赏识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的对自己的超越。
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若没有就很难做到赏识别人。
一些人由于性格,处处以我为中心目中无人,孤芳自赏,自以为是,对待他人的长处和优点总是视而不见,甚至不屑一顾,这种人的心态就是不好。
教师赏识学生还要做到客观公平,实事求是。
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更不能凭主观意念来判断。
对待学生的优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缺点要给予中肯的指出,切不可把缺点随意的放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看到她们身上的闪关点。
教师赏识学生是人生的一个美好的情怀,也是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前提。
个人总结-【在音乐教学中要学会赏识学生】学会赏识学生

个人总结-【在音乐教学中要学会赏识学生】学会赏识学生赏识是一个人心境舒朗、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也不例外。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努力塑造一个美好的灵魂,而且要做赏识千里马的伯乐。
教师经常对学生的长处加以赏识,必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而且教师的赏识会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励着学生向教师所期盼的方向努力。
一、学会尊重。
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赏识学生,核心就是尊重学生。
而尊重学生,教师必须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理解学生所做的一切,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觉老师很在乎他。
作为音乐教师,针对所教的班级广、学生多、与学生接触少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尽快熟识自己的教育对象,最基本的先要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这是与学生沟通的纽带,也是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
当学生在课堂上举手要求发言或在课堂上调皮时,教师能微笑地说出他们的姓名,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其实已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摆脱反感的心境,引来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关系。
在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想法,只要是正面的,教师应该非常尊重他们的感受,并鼓励他们不断用心去体会。
例如,在欣赏琵琶独奏曲《英雄战胜了大渡河》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谈感受。
多数学生能据据提示说出这一乐曲表现了红军在万里雪飘、浊浪滔天的自然环境中与天斗、与人斗的壮举。
有位学生却说:“我觉得乐曲表现战士们在渡河博斗中牺牲了、受伤了,乐曲在为英勇战士哭泣。
”有位学生却说:“这一乐曲很不好听,像哀乐似的,听了心里很难受。
对于这同学与众不同的发言,我没有指责与挖苦,而是肯定了的他的感受。
借此我告诉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地方等诸方面,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感觉、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我刚一说完,就看到这位同学脸上洋溢着笑容。
二、学会鼓励。
教师要有一张巧嘴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班主任(心得)之学会赏识你的学生

班主任(心得)之学会赏识你的学生班主任论文之学会赏识你的同学在21世纪的今日,作为一个老师,必需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同学。
由于用观赏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同学,将会获得出人意料的胜利。
赏识是一种使人不完的力气,赏识是流淌不尽的源泉,赏识是阳光雨露,赏识是春风是甘泉。
1、老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缘由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同学,只有教不会的老师。
”所以教育的问题首先是教育者的问题。
孩子身上的失败,首先是家长的失败。
同学的失败,首先是老师的失败。
当同学有错时,我们不应当指责同学的不对,我们应当反省过自己教育同学有哪里不足。
我们就应当换另外一种方法去教同学。
2、擅长发觉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每个同学,哪怕看上去无一是处,但总会有他的过人之处。
同学不是没有“闪光点”,而是我们没擦亮眼睛,去发觉他那微弱的亮点。
我们做老师的,不要总带着一双有色的眼睛去看同学。
我们也不要埋怨差生们是那样的无可救药,是那样的不行理喻。
我们也不用否认,也不用回避,我们的同学中有的由于从小受环境影响和家庭众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多问题。
有些事情的发生的确叫人“忍无可忍”,然而是宝石总会被发掘,是金子总会闪光。
我们不妨转变教育思想,尽力去发觉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以鼓舞为主,学会常常表扬同学,去关怀他们、爱惜他们,当我们给同学暖和时,同学们会被感化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这暧”。
发觉同学身上的亮点,是化解同学受冻的心灵的一缕阳光。
我们面对那些学习和思想都比较差的同学,要知道同学的缺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些坏习惯是从小养成。
我们要转变它没有足够的急躁和恒心是不行的。
老师的好心往往会导致教育同学操之过急。
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
我们要学会去发觉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要有足够的急躁去教育同学。
还要信任同学是在波折中前进的,老师要尽量把赏识的目光投向那些顽皮的同学身上。
3、关心同学树立信念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发觉一些同学家长对他失去信念,连同学自己也失去信念。
学会赏识学生

学会赏识学生赏识是孩子精神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
赏,赞美欣赏之意,识,肯定认可。
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优点、长处,鼓励他持续成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你说他行他就真行给你看,你说他不行他就真不行。
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学生的成长没有赏识是万万不能的。
赏识能使人成功,反之则可能导致失败。
我们班主任带班犹如船长指挥航船远行,唯有全体成员人人精神抖擞,个个始终如一、齐心协力地工作,才能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作为班主任要关心、了解,信任和尊重每个学生,这样师生之心才能紧密相连。
我认为,班主任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爱学生。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强烈的自尊心,自立意识较弱,好动,自我约束水平差,辨别是非水平也差。
而对于班主任管理好一个班级,“赏识”每个学生的优点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我们也极害怕别人的指责。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
班主任工作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赏识学生的:一、作业中的赏识。
通过老师批改作业,在作业本上写一两句简洁的语言或者给予可爱的图画,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浪花。
作业写得工整、清楚、准确的,我会写上:你真棒!继续发扬!或者画上一个开心的笑脸。
班内×××的日记经常写得语句不通顺,而且书写不工整、干净。
在班内点名批评有点不好,于是我在日记中夹了张纸条,写道:×××,想起你上课回答问题时的样子,多认真,怎么书写写不好呢?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用你的手写出整洁的作业来。
过了几天,他的书写确实有了进步,于是,我当堂表扬他,果然不出所料,他的各方面都逐步有了进步。
二、课堂上的赏识语言。
心理学表明,对于儿童成功体验的肯定是刺激大脑形成兴奋中心的催化剂,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驱动力和有效手段。
课堂上我说:“×××同学坐姿端正、发言非常积极,老师经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
学会赏识 善待学生

学会赏识善待学生周厚华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它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学生的进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信。
一.捕捉教育时机以理导其行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尊重和爱戴学生,看得起学生。
差生会不怎么自信,所以更需要赏识差生。
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要予以肯定、赞赏,当不尽如人意时也要加以鼓励。
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赏识,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
正确实施赏识教育,不仅能够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育经验告诉我:尊重、温和、平易近人永远胜过激烈和说教。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教的班级,曾接受了两个全校最差的学生,这两个学生称自己的成绩不好,只考了8分。
魏书生接过这两个学生说:“你们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看看课本还考了8分,这就是天赋!”从没听到如此激励话语的两个学生被魏书生一下子唤起了自信,点燃了学习的激情,成绩很快得到上升。
二:赏识给学生无穷的力量赏识别人的优点是一种美德,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是点燃激情的火种,是陶冶情操的催化剂。
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尔曾说过:“赏识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没法成长开花。
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赏识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或许我们都已耳熟能详: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一名男生用小石块砸同学,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陶行知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
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并且一直在这里等我。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及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不可忽略的作用,并结合了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教学的新尝试。
标签:赏识;理解;表扬;宽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期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赏。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对于一名学生来说,他内心中最热切的渴望就是得到老师的重视与认可、欣赏与喜爱。
老师欣赏的目光如阳光,赞许的话语如雨露,会给他们无穷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稚嫩的心灵健康快乐地成长。
老师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作用甚至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很大。
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学生。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赏识学生呢?一、赏识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这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也是保证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
尊重、信任、理解学生,需要老师有一颗热烈而真挚的“爱心”。
由于各种原因,每个学生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心素质等方面都会存在着差异。
一个好的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睛”,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要懂得“东方不亮西方亮”的道理。
例如有些孩子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強,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级技师,你能说他不成功吗?如果老师能对学生身上的那些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和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重视的感觉,慢慢地学生就会因为老师的赏识而变得更加自信。
而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础。
众所周知,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好,因此很多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
我当旅游班的班主任时,班上有一名男学生,性格有些孤僻害羞,老师提问他问题时总害怕答错,担心同学们嘲笑他。
但他长得彪形大汉,爱好体育,积极报名参加校运会和班际篮球比赛,在比赛中勇于拼搏,为班争夺荣誉。
他还很喜欢文艺,报名竞选学校的播音员。
针对这种情况,对于他能积极的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及表现,我在课堂上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在课后给他指出了不足,慢慢的,他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不再怕失败,害怕的是不能参加任何能表现自己的机会。
学会赏识学生

学会赏识学生时下一个非常时髦的口号受到大家的重视,这就是赏识学生。
其实美国心理学家早就提出一个赏识效应,就是用欣赏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学生,并以积极肯定的评价激起学生的努力探索和创意。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
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
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
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
自爱是快乐之源!赏识教育常见的话语是你的意见很有意思,提出一个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你真棒!你说的很有道理,你真会动脑筋等。
有这样一个故事:赞叹带来了进步。
说的是一个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在家拉个不停。
家里人不堪这种干扰,常常向小女孩求饶。
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奏完一曲。
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叹声,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觉得你拉的不错,于是,女孩每天来这里拉琴。
每奏完一曲,老人都连声赞叹,拉的不错,终于有一天,女孩的家人发现女孩拉的不错了。
通过赞叹,肯定性的评价来替代对学生的否定与责难,可以触及学生心理身层的自我,从而较为持久的影响学生的行为。
那么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1.了解学生,善待学生要想搞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厌学这一情况。
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
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赏识学生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渴望的就是得到他人的赏识,所有学生的心灵都是有待浇灌的花蕾,不仅教师要用审美的眼光去读每个孩子的心灵,更需培养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
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一不小心露珠滑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导孩子互相欣赏,就是引导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中体会人生的真正意义。
同时,“互相欣赏”的奇特魅力还在于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信,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增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从而为每个人的成长创造条件。
教育,要呵护童心。
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优点反应在不同的侧面,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仔细发现,用心挖掘它们身上的闪光点。
对学生平时一些好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在课堂上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学习行为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大部分学生很在乎老师对自己的欣赏。
一个信任的微笑,一回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可以驱散他们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找回他们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矫正他们迷失了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唤醒他们早已尘封的潜质,可以激发他们心中处于萌芽中的创造冲动。
作为一个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多用激励、赞美的话语让学生充满自信心,迎接挑战,深信每个学生都是人才,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功。
教育的一切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成功中获得快乐,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
这种激励教育就是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