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赏识你的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案例

赏识我的学生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我心中感慨万千。
一、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让我这个作为5岁男孩的母亲深有同感.不管我的孩子在别人眼中将来是否是才,他总是我的孩子,我的生命,希望他能在老师的管教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我第一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我心中默默地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我把一切交给你了,拜托了!"这是我一位年轻母亲的心声.作为一个老师,从事教育事业近十年,似乎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深深体会到,有这么多这么多母亲把他们的生命———孩子交给了我,他们又何尝不是呢对我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好象掌握了这么多人的命运———责任之重大啊!我自认为已经很关心很爱护自己的学生了,但再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去看的话,觉的欠缺了点什么,从这一刻起,我发誓我要用我全部的爱心去关爱我的学生,因为我是一位人民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我能理解千千万万做母亲的心情,"把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吧!"二.它让我明白如何去更加的关爱我的学生—————赏识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孩子飞向成功彼案的翅膀.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学生"青春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能让自己的学生有更美好的前程,我会不遗余力的努力,因为学生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赏识学生就是让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班有这么一位女生,上学期学习一直是平平淡淡的,有时作业几天不交,还总找借口说写了、忘家了,一查根本没完成,告知父母臭揍一顿,牺牲玩的时间,乖乖的补齐作业,急死了父母,在怎么给她讲道理,她还是一如既往,学习不怎么重视,顺其自然.我也很担心,很多学生都努力的在学习,她好象或多或少受点影响,上课废话比以前少了很多.至少这是一点进步,我看在眼里.因为我多么希望能有大的进步。
班主任工作案例赏识你的学生

班主任工作案例:赏识你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案例:欣赏你的学生学生的内心敏感而脆弱,需要鼓舞,喝彩和掌声。
即便只是一个简单的恭维,有关的眼睛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宏大的阻碍并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年的暑假期间,我进入了“小”校门。
几阵兴奋之后,我有点紧张。
面对班上黑色压力的小脑袋,我措手不及。
为了更好地治理班级,我在课堂上进展了一项评估活动,“超过比比的红旗- 为班级的小班级”。
它特别有效,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特别积极,同时收到了许多小小的危险信号。
这时候,班里一个名叫孙佳亮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留意。
他是一个顽皮的学生。
他对本人的研究漠不关心。
他的作业往往被拖延甚至没有完成。
他让我特别头疼。
在这个时候,当其他学生拿到一面小红旗时,他甚至没有得到它。
当其他学生遭到鼓舞时,孙佳亮也表现出羡慕的目光。
假设他给了他时机,我想他会有所改善。
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名为《绿叶的梦》的文本的语言类。
由于内容与学生关系亲切,小孩们特别喜欢学习。
孙佳良特别喜欢上场竞赛,同时特别通晓各种竞赛。
当我让同学介绍我玩过的游戏时,他总是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他抬起他的小手,我特别欢乐觉察。
他的小手立即叫他答复。
那时候,他的脸红了,因而我鼓舞他说:'每个人都期待你介绍的游戏,一定特别有趣。
“我看到他抬起了教室里低矮的小脑袋,并告诉大家他所玩过的竞赛。
从开始到开始,他流畅流畅,终于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现在,我庄严地向同学们宣布:“同学们,孙佳良讲得特别好,教师被他描绘的游戏所吸引。
现在,教师决定用小红旗奖励他,希望他今后会更加努力。
“我看到孙佳亮的脸更红了,我觉察小孩的眼睛闪过一种史无前例的荣耀,这显然是自信。
晚上,我接到了母亲的。
他的母亲愉快地告诉我:小孩回家后特别欢乐。
他机密告诉他的父亲,他有一个小红旗。
他必须表现良好并获得更多的红旗。
看来孙佳良不仅有决心,还下定了决心。
从那以后,这个小孩确实发生了变化。
他可以按时完成课堂作业。
在教室里,小手举起往往会看到孙佳亮自信的小手,他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小学班主任教育优秀案例:爱心与赏识-班主任工作案例

小学班主任教育优秀案例:爱心与赏识-班主任工作案例第一篇:小学班主任教育优秀案例:爱心与赏识-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学班主任教育优秀案例:爱心与赏识“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
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接的三(3)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范腾飞,他人长得瘦小,好动爱讲话,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
他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
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
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
对于范腾飞,任课老师的反应最为强烈,他的行为不仅影响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
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不是,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在我的课堂上他还算能够“识相”。
我利用课余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双手。
有时趁课任老师上课,我到班里听课,他也能认真地听讲,不过最多十几分钟又开始动了。
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共同教育,也无济于事。
有一天早上,他爸爸突然来学校偷偷地告诉我,孩子得的是小儿多动症。
医生说吃药无利于孩子的身体,希望老师能体谅。
我只能想方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
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范腾飞在一张废纸上画画,尽管他这样做固然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
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
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做作业(不过字体就不敢恭维了),我还是及时表扬他。
班主任(心得)之学会赏识你的学生

班主任(心得)之学会赏识你的学生班主任论文之学会赏识你的同学在21世纪的今日,作为一个老师,必需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同学。
由于用观赏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同学,将会获得出人意料的胜利。
赏识是一种使人不完的力气,赏识是流淌不尽的源泉,赏识是阳光雨露,赏识是春风是甘泉。
1、老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缘由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同学,只有教不会的老师。
”所以教育的问题首先是教育者的问题。
孩子身上的失败,首先是家长的失败。
同学的失败,首先是老师的失败。
当同学有错时,我们不应当指责同学的不对,我们应当反省过自己教育同学有哪里不足。
我们就应当换另外一种方法去教同学。
2、擅长发觉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每个同学,哪怕看上去无一是处,但总会有他的过人之处。
同学不是没有“闪光点”,而是我们没擦亮眼睛,去发觉他那微弱的亮点。
我们做老师的,不要总带着一双有色的眼睛去看同学。
我们也不要埋怨差生们是那样的无可救药,是那样的不行理喻。
我们也不用否认,也不用回避,我们的同学中有的由于从小受环境影响和家庭众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多问题。
有些事情的发生的确叫人“忍无可忍”,然而是宝石总会被发掘,是金子总会闪光。
我们不妨转变教育思想,尽力去发觉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以鼓舞为主,学会常常表扬同学,去关怀他们、爱惜他们,当我们给同学暖和时,同学们会被感化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这暧”。
发觉同学身上的亮点,是化解同学受冻的心灵的一缕阳光。
我们面对那些学习和思想都比较差的同学,要知道同学的缺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些坏习惯是从小养成。
我们要转变它没有足够的急躁和恒心是不行的。
老师的好心往往会导致教育同学操之过急。
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
我们要学会去发觉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要有足够的急躁去教育同学。
还要信任同学是在波折中前进的,老师要尽量把赏识的目光投向那些顽皮的同学身上。
3、关心同学树立信念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发觉一些同学家长对他失去信念,连同学自己也失去信念。
德育案例:缘分让我学会赏识学生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缘分让我学会赏识学生德育案例故事背景:我是一位中学班主任,年初新学期开始时,我接手了一个特殊班级,其中有一名学生叫小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也缺乏自信。
我意识到,他在班级中很容易被忽视,但我决定通过主动关心他,帮助他找回自信,发展他的潜力。
实施步骤:1. 了解学生:我开始主动与小明交流,倾听他的想法和困扰。
我发现小明对科技比较感兴趣,但班级里没有关于科技的学术活动。
2. 个性化关怀:我独立组织了一个科技创新社团,邀请小明参加。
我知道小明在科技方面有一些潜力,所以我给他负责创意方向,并参与组织各种科技活动。
3. 鼓励表扬:在社团活动中,小明开始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我及时表扬和鼓励他的进步和贡献,让他逐渐建立了自信心。
4. 提供机会:为了让小明更好地展示他的才华,我安排他参加一次区域性的科技比赛。
在准备过程中,我积极支持他,给予他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案例结果:在科技比赛中,小明发挥出色,成功获得了一等奖。
他的成绩让他获得了同学们的肯定和认可,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同时,他也逐渐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案例分析:通过我对小明的关怀和引导,我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并为他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小明在科技创新社团中逐渐融入,发展出色,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个案例表明,通过赏识学生的潜力和个性化的关怀,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推动其积极发展和成长。
同时,这也提醒我,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需要我们去发现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引导。
小学班主任教育优秀案例:爱心与赏识

小学班主任教育优秀案例:爱心与赏识作为小学班主任,要肩负起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任务,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方法。
本文介绍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林老师,在她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爱心和赏识的方式,帮忙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全面的进展。
一、了解同学的需求,用爱心赢得同学信任林老师认为班主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她常常通过了解同学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需求,以及孩子们的个性和特点,用本身的爱心和耐性赢得同学们的信任。
一次班主任课上,林老师注意到同学小明近来由于家庭因素表现有些低落,于是林老师布置小明在晚自习和课间休息时和本身闲谈,了解他的真实情况。
从那次开始,小明开始向林老师渐渐打快乐扉,向她诉说本身的困难和苦恼,林老师则通过予以激励和支持,予以小明爱心的引导和关注,帮忙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用赏识激发同学的学习动力林老师常常用赏识的方式激发同学的学习动力,激励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得到更多的成绩。
在一次班级考试中,林老师注意到班里的部分同学成绩明显提高了,于是她在课堂上表彰这些进步的同学,并发表了一篇带有激励和领导示范的讲话,激发了全部的同学的学习动力。
同时,林老师特意将这些进步的同学的名字列入班级荣誉榜,激励更多的同学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爱心和赏识促进同学多元进展林老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重视提升同学的多元进展,引导他们在学习、体育、艺术等方面实现全面进展。
在体育教育方面,林老师组织课外活动,激励同学参加运动会等比赛活动,并予以他们适时的确定和激励。
这样,不仅加强了同学的体魄,还让孩子们学会了公正竞争和团队合作,加添了同学们的自信和友情。
在艺术教育方面,林老师关注同学的个性,激励他们在绘画、音乐等方面发挥本身的特长。
林老师还深入了解同学的喜好和喜好,组织同学参加各种艺术比赛,并在比赛中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激励。
这样,不仅加强了同学的艺术素养,还让孩子们学会了全面进展和多元文化。
班主任赏识教育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赏识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赏识教育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鼓励,旨在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本文以某小学六年级(1)班为例,探讨班主任赏识教育的实践案例。
二、案例描述1. 学生情况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
班级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各异。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成绩较差: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理想。
(2)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自卑,缺乏自信。
(3)性格内向: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
2. 教育措施(1)了解学生,尊重差异班主任首先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2)赏识教育,激发潜能班主任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3)关注心理健康,培养自信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家校合作,共同进步班主任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三、案例实施过程1. 赏识教育在课堂上的应用(1)关注学生的优点:在课堂上,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
如,某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思维敏捷,班主任便给予肯定和鼓励。
(2)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班主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如,在音乐课上,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赏识教育在课外活动中的应用(1)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文艺汇演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关注学生的特长:班主任关注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发挥优势。
如,某学生在书法方面有天赋,班主任便鼓励他参加书法比赛。
赏识教育的案例

赏识教育的案例赏识教育是指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或学生的一种肯定、支持和鼓励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下面是我了解到的一个赏识教育的案例。
在一个小学班级里,有一位叫小明的学生,平时学习不怎么好,成绩总是垫底。
而且在课堂上也经常不认真听讲,总是开小差。
其他老师都对他很失望,觉得他没有什么希望,可能会一直处于这样的糟糕状态。
然而,这位班主任老师却决定尝试一下赏识教育的方式。
他决定从小明的优点入手,找到他的闪光点。
于是,他在课堂上总是积极地赞扬小明,比如:“小明,你之前的作业虽然有些错,但是我能看出你很认真地思考了,加油!”或者是:“小明,虽然你成绩还有待提高,但是我看到你最近在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这是个很大的进步!”开始的时候,小明并不太相信并且接受这种赞扬。
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别人对他的指责和批评。
但是这位老师并没有放弃,坚持着赏识教育的路线。
他还特意找到了小明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
他鼓励他多参与美术活动,还给予他画画方面的奖励和赞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开始慢慢地改变了。
他在知道自己还有擅长的地方后,对学习和课堂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他开始认真完成作业,努力提高成绩。
而且他也更加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
这位班主任老师发现,小明需要的不是继续批评和责备,而是被理解和鼓励。
他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是需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通过赏识教育,小明终于逐渐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心和动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
这个案例表明,赏识教育可以在孩子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我肯定感和自我认同感。
赏识教育不仅适用于小学生,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和成年人也同样适用。
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倡导积极赏识,肯定每个人的优点和努力,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案例:赏识你的学生
班主任工作案例:赏识你的学生
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鼓励、喝彩与掌声。
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00六年的暑假,我跨入了“一小”的校门,几度兴奋之余,有些惴惴不安。
面对班里黑压压的小脑袋,我措手不及。
为了更好地管理好班级,我在班里开展了“比比谁的红旗多——争做班级小标兵”的评价活动。
开展下来,确实很有成效,尤其是那些优秀生,积极性非常高,得到了很多面小红旗。
这时,班里一名叫孙佳亮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一个调皮的学生,对自己学习漠不关心,作业经常拖拉,甚至完不成,他真得让我很头疼。
此时,当别的同学得到一面面小红旗时,他竟然一面也没得到,别的同学受到鼓励时,孙佳亮也流露出羡慕的眼神,我想只要给他机会,他会进步的。
那是一堂语文课,讲的是一篇名为《绿叶的梦》的课文。
因为内容贴近学生,孩子们都很爱学。
孙佳亮平时很爱玩,对各种游戏都很“精通”,当我让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玩过的游戏时,课堂上总是保持沉默的他,难得地举起了小手,我欣喜地发现了他的小手,马上叫起他回答,当时,他的小脸通红,于是我鼓励他说:“大家很期待你介绍的游戏,一
定很有意思。
”(班主任工作 )只见他抬起了一直在课堂低着的小脑袋,给大家讲起了他玩过的游戏,从开始磕磕巴巴到后来通顺、流利,最后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此时,我郑重的向同学们宣布:“同学们,孙佳亮讲得真出色,老师也被他所描述的游戏吸引住了,现在,老师决定奖励他一面小红旗,希望他以后会更加努力。
”只见,孙佳亮的小脸涨得更红,而且,我发现孩子眼中闪现出以往从没有过的光彩,那分明是自信。
晚上,我接到了她妈妈的电话,他妈妈高兴地告诉我:孩子回到家很高兴,偷偷地告诉他爸爸,他得到了一面小红旗,以后他还要好好表现,得到更多的小红旗。
看来,孙佳亮不仅有了信心,还下了决心。
从此以后,这个孩子真的变了,课堂作业他能按时完成,课堂上,举起的小手中,经常会看到孙佳亮自信的小手,学习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孩子的变化,让我深有感触:作为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欣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能够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我们一个不经意的赞许眼神,一句简短的赞扬话语,一阵情不自禁的掌声,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