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180- 02

通过对26例确诊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特点进行测试,认为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轻重与心理矛盾、焦虑、应激以及愤怒等情绪变化密切相关,目前,解决以上发病因素在依靠药物治疗的同时,再对其实行心理护理,则可收到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以2010年6月~2011年8月本科收治的26例确诊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作为实施心理护理对象。男16例,女10例,年龄65一81岁。

2 患者的心理特点

2.1 恐惧、焦虑心理患者人院时多情绪低落、紧张,通过交谈,发现他们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普遍不了解,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对自己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一知半解地自我分析:如能否完全治好,是否会引起脑血管意外疾病和遗留后遗症等,疑虑重重,充满了担心。这些不良情绪,都可作为心理负性因素,引发恐俱、焦虑,使病人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性升高等。其结果必然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2.2 药物依赖心理患者人院时对药物依赖的心理较重。如认为某种药物对他不起作用,或仅认为疗效不佳,则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将药物从药盒中检出,偷偷扔掉;或认定某种药物有明显疗效,则会点名要求服用。病人的这种对药物的依赖心理有时可提高药物疗效,甚至使某些本无活性的药物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目前“安慰剂”的应用正是利用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普遍认为,只要坚持服药,疾病就会有好转,而轻视心理调节的作用。3.情绪不稳定患者人院后,因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思考已发生的不幸事件,去回顾当时可怕的情景,因此容易诱发压抑心理,表现出忧郁性格,忧愁、悲观、失望,这是忧郁性格患者的“三步曲”,继而引发失眠、食欲降低等症状。

3 心理护理措施

3.1 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从患者人院开始,我们如对待亲人般诚恳、周到的生活服务,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述,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患者从人院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不逊时,护理人员要克制恶在他们情绪不佳、出言让,做到心平气和、和颜悦色,避免使之受到强的前提下,尽快解除他们刺激。在取得他们信任恐惧、焦虑心理,使他们的心理障碍得以解决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环境的调节境的任何刺激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经过人体市应的感受传人神经传到大脑进行加工和整合,生理变化。对老年人高血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值整洁,使病人处于安静舒地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的心理效应有时能胜过药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

血能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产生一定的情绪反映和患者来说,建立安静舒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践证明,这种安静舒适的作用。环境和自身的稳定血压、增加心脏供

3.3 注意事项

饮食老年慢性肺心病病程长、消耗大、食欲差,易造成营养及碱、水、电解质失衡。因此,在饮食上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有心衰者给低盐饮食,如低钠血症,可进含盐饮食。对大量排尿及多汗的病人应给含有钾盐的食物:如桔子汁、香蕉等,进食时嘱病人呈半坐,速度要慢,少量多餐。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及时排除痰液,痰液粘稠时可给药物雾化吸入,合理用氧,采用低流量、低浓持续给氧,避免高流量给氧,否则会使呼吸变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由于经常住院,心理负担很重,尤其在呼吸困难、喘,不能平卧时更为严重。此时,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要与患者经常交谈,解除心理负担,要耐心听取他们的述说,与他们交谈时语言温和,鼓励他们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疾病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他们读报、看电视,进行游艺活动,让他们感到虽然病魔在身,但精神上感到充实,这样有利于治疗和护理,也有利于康复。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律、神志的变化。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及输入液量,严格记录24h出入液量。注意观察药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慎用镇静剂,禁用麻醉剂以防止诱发呼吸抑制和肺性脑病;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应注意有无交

叉感染;对应用洋地黄药物的病人,观察有无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

统障碍、心律失常等反应,以便配合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 结论

通过对以上26例病心理护理的应用来看,调整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自我调节、自我维持、自我改善”系统的能动一作用对消除焦虑、恐惧依赖等心理障碍确实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使医疗和护理相互促进,发l挥出最佳的生理效应和心理效应。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肥厚、大或右心衰竭。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因此,保持呼吸道畅,恢复或维持正常呼吸,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并发症是治中一项不可低估的护理工作,现将

护理体会浅谈如下。卧床休息当心功能一般代偿良好,肺功能处于部分代偿阶段,可病人卧床休息,亦可适当活动,如早晚散步、耐寒锻炼等。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嘱病人绝对卧床,取半卧位,一切动需由专人护理。

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肺性脑病是重症肺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早期发现肺性脑病症状是降低病人死亡率的关键。在护理工作中,如发现病人出现头痛、烦躁不安a>、恶心呕吐、眼球结膜水肿、紫绀加重、表浅静脉怒张、多汗、精神萎糜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以警惕肺性脑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