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考察考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常见的经典题型和有效的解题思路,对于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表达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
解题思路:1、对当关系:要清楚“所有是”与“有的非”、“所有非”与“有的是”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所有非”的反对关系;“有的是”与“有的非”的下反对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快速判断真假。
2、换位推理:比如“有的 A 是B”可以换位为“有的 B 是A”,但“所有 A 是B”换位后只能是“有的 B 是A”。
例题: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以下哪项必然为假?A 有的玫瑰花不带刺B 有的带刺的是玫瑰花C 所有不带刺的都不是玫瑰花D 有的带刺的不是玫瑰花解析:因为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所以其矛盾命题“有的玫瑰花不带刺”必然为假,答案选 A。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表示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解题思路:1、全真则真:只有当联言支全部为真时,整个联言命题才为真。
2、一假则假: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例题:如果说“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这个命题为假,那么以下各项中为真的是:A 小李会英语但不会法语B 小李不会英语也不会法语C 小李要么不会英语,要么不会法语D 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解析:因为“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为假,根据联言命题一假则假的原则,可知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答案选 D。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比如“小明或者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
解题思路: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选言命题,比如“要么今天下雨,要么今天晴天”。
解题思路: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
十大经典逻辑题

十大经典逻辑题标题:十大经典逻辑题正文:1. 两个硬币有一个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0.5,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 0.5。
现在有另外两个硬币,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0.5,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 0.5。
请问,使用这三只硬币,能否得到每次抛出都正面朝上的结果?2. 飞行员与手表一名飞行员戴着一只机械手表,这只手表停了,但是他并不知道。
在飞行途中,他需要对一个信号灯进行指示。
他注意到,如果手表指针指向数字“8”,那么信号灯就会亮。
但是,他不知道手表是否准确,也不知道信号灯是否会亮。
他需要做出判断,是否对信号灯进行指示。
请问,他应该如何做出决策?3. 三个硬币有三只硬币,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0.5,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0.5。
请问,使用这三只硬币,能否得到每次抛出都正面朝上的结果?4. 两个事件有两个事件 A 和 B,它们的概率分别为 0.5 和 0.3。
请问,是否存在一种策略,使得在每次决策时,都有 50% 的概率赢得比赛?5. 三个事件有三个事件 A、B、C,它们的概率分别为 0.4、0.3、0.3。
请问,是否存在一种策略,使得在每次决策时,都有 40% 的概率赢得比赛?6. 两个等概率事件有两个事件 A 和 B,它们的概率分别为 0.5 和 0.5。
请问,是否存在一种策略,使得在每次决策时,都有 50% 的概率赢得比赛?7. 硬币问题有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0.5,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 0.5。
请问,是否存在一种策略,使得在每次决策时,都有 50% 的概率赢得比赛?8. 两个等概率事件有两个事件 A 和 B,它们的概率分别为 0.5 和 0.5。
请问,是否存在一种策略,使得在每次决策时,都有 50% 的概率赢得比赛?9. 三个事件有三个事件 A、B、C,它们的概率分别为 0.4、0.3、0.3。
请问,是否存在一种策略,使得在每次决策时,都有 40% 的概率赢得比赛?10. 硬币问题有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0.5,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 0.5。
逻辑判断题型

逻辑判断常见题型介绍一、假设型提问方式:(1)上述推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2)以下各项都可能是上述论所假设的,除了(3)上述陈述隐含下列哪项前提?(4)从上文中可推出以下哪个结论?(5)如果以上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6)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7)下述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解题步骤:●理清题干,找出前题和结论;●利用推理缺口找出假设;●排除那些并没有填补推理缺口的选项;●最后剩下的那个选项就是答案;●用否定代入法来进行验证。
●解题思路:●搭桥:从前题到结论,经过适当的假设,寻找断路推理缺口。
●一外星生命存在的最大机会是在太阳系之外的某颗行星上。
单银河系就包含了1000亿个其他的恒星,他们中的许多可能有类似于地球的行星伴随着,使得它们适合于生命居住。
●上面的陈述做了下面哪一种假设?●A.在另一个行星上的生物与地球上的生物有相同的外貌。
●B.生命不可能存在于我们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上。
●C.如果合适的物理条件存在,生命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D.另一个行星上的生命存在需要有类似于地球上的条件。
二、加强型(支持型)●提问方式:●(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2)下述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解题思路:●(1)论证的结论是什么?●(2)论证隐含了什么假设?●(3)论证的成立需要什么条件?●(4)选择正确的选项,一般选择“同型同义”的选项●例:小猫或小猴出生后即将其一只眼睛蒙住,共两周,此眼便会失去正常视力,眼罩解开后亦如此。
这说明出生初期对正常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以上论证?● A.成人蒙住一只眼两周后,另一只眼睛视力依然正常。
● B.新生的小动物通常视力都不好。
● C.两个月大的动物比起新生小动物,蒙眼两周所产生的影响要小。
● D.当小孩戴墨镜时,视力受影响。
三、削弱型●提问方式:●(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能)质疑上述推断●(3)以下各项都是对上述看法的质疑,除了●解题步骤:●(1)明确原文的推理关系;●(2)确定削弱的基本方面。
必做20道逻辑判断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必做20道逻辑判断题分享到:逻辑判断的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逻辑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地省公务员考试中的必考题库,在2008年至今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大多数省公务员考试中的题量均为10道。
真题拓展1、巴斯德认为,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与环境状况、气流运动和海拔高度有关。
他在山上的不同高度分别打开装着煮过的培养液的瓶子,发现海拔越来越高,培养液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小。
在山顶上,20个装了培养液的瓶子,只有1个长出了微生物。
普歇另用干草浸液做材料重复了巴斯德的实验,却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所有装了培养液的瓶子很快长出了微生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普歇和巴斯德实验所得到的不同结果?()A. 只要有氧气的刺激,微生物就会从培养液中自发地生长出来B. 培养液在加热消毒、密封、冷却的过程中会被外界细菌污染C. 普歇和巴斯德的实验设计都不够严密D. 干草浸液中含有一种耐高温的枯草杆菌,培养液一旦冷却,枯草杆菌的孢子就会复活,迅速繁殖E. 普歇和巴斯德都认为,虽然他们用的实验材料不同,但是经过煮沸,细菌都能被有效地杀灭。
2、张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学都不是博士,通过张教授而认识其哲学研究所同事的都是博士;张教授的一个初中同学通过张教授认识了王研究员。
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中退出?()A. 王研究员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B. 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C. 王研究员是博士D. 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初中同学3、一般将缅甸所产的经过风化或经河水搬运至河谷、河床中的翡翠大砾石,称为“老坑玉”。
老坑玉的特点是“水头好”、质坚、透明度高,其上品透明如玻璃,故称“玻璃种”或“冰种”。
同为老坑玉,其质量相对也有高低之分,有的透明度高一些,有的透明度稍差一些,所以价值也有差别。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1、推断型这类题型要求以题干为前提,在选项中确定符合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推不出什么样的结论。
这类题目中最简单的,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
而稍微复杂的题目通常在题干中给出假设干外表上看没有明显的统一特征的条件,要求考生从这些条件推出某种结论。
这类题型多涉及复合判断推理,特别是对假言、联言和选言等推理的综合运用。
2、加强削弱型这是在MBA逻辑考试中出现最多的题型。
加强型主要有加强前提型和削弱结论型,削弱型刚好相反。
加强型考题是要寻找与题干一致的选项。
削弱型考题的解答那么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在此根底上,寻找削弱的对象,可以是针对前提,也可以针对结论,还可以针对论证本身,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比方:针对前提,那么直接反对原因,即直接说明原文推理的前提不正确,就到达推翻结论的目的;针对结论,那么指出由该前提存在其他可能解释,那么结论不一定成立;针对论证本身,那么要指出论证上的漏洞,说明推理存在逻辑缺陷。
3、集合型4、排序型这种题型也比拟简单,这类题型一般在题干局部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假设干个两两比照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
解这类题主要要把所给条件转化为最简单的排序形式。
比方列出几个不等式〔等式〕。
来5、数字型数字型考题也比拟常见,主要是在简单精确的数字背后隐藏有陷阱。
主要类型有:平均数陷阱,在对平均数的模糊理解做文章;百分比陷阱,一般题干仅提供两种事物的某种比率就比拟出两种事物的结果,其实其陷阱就在于该百分比所赖以计算出来的基数是不同的;错误比拟,或者不设定比拟的对象,不设定比拟的根据,外表上在进行比拟,实际上根本就不可比。
6、真假话型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运用对当关系等逻辑知识在所有表达中找出有互相矛盾的判断,从而找出必然存在的一真一假或者某一项必真或者必假。
要注意的是:有时两个命题虽然不是矛盾的,但互相反对〔或下反对〕,即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那就可以推出两个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者真的〕,这也同样是解题的关键。
判断推理经典例题

1.某公司所有员工都参加了职业培训,小张是该公司的员工,据此可以推出:A.小张参加了职业培训。
(答案)B.小张没有参加职业培训。
C.小张是公司领导。
D.小张不喜欢职业培训。
2.所有喜欢阅读的人都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王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可以推断出:A.小王喜欢阅读。
B.小王不喜欢阅读。
(答案)C.小王阅读能力很强。
D.小王语言表达能力会提高。
3.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一定能被2整除。
现在有一个数n,它不能被2整除,可以推断出:A.n一定是奇数。
(答案)B.n一定是偶数。
C.n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D.无法确定n的奇偶性。
4.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猫是哺乳动物,据此可以推出:A.猫是温血动物。
(答案)B.猫是冷血动物。
C.所有温血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D.只有哺乳动物是温血动物。
5.只有在晴天,小李才会去公园散步。
今天小李没有去公园散步,可以推断出:A.今天一定是阴天。
B.今天一定不是晴天。
(答案)C.小李今天心情不好。
D.小李今天很忙。
6.所有会游泳的人都会潜水,小王不会潜水,可以推断出:A.小王会游泳。
B.小王不会游泳。
(答案)C.小王喜欢游泳。
D.小王想学习潜水。
7.只有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才能获得英语演讲比赛的参赛资格。
小明获得了英语演讲比赛的参赛资格,可以推断出:A.小明一定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答案)B.小明没有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C.小明英语成绩很好。
D.小明一定获得了英语演讲比赛的名次。
8.所有喜欢运动的人身体都很健康,小赵身体不健康,可以推断出:A.小赵喜欢运动。
B.小赵不喜欢运动。
(答案)C.小赵以前喜欢运动。
D.小赵的身体可以恢复健康。
9.只有吃了早餐,才能有精力去工作。
小张今天没有去工作,可以推断出:A.小张今天没有吃早餐。
(答案)B.小张今天吃了早餐。
C.小张今天请假了。
D.小张今天心情很好。
10.所有勤奋的学生都会取得好成绩,小刘没有取得好成绩,可以推断出:A.小刘不是勤奋的学生。
逻辑判断常见考点

逻辑判断常见考点一、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题型介绍:当题干通过对话或其他形式给出多个直言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其中存在明显的矛盾关系,此时可采用矛盾法解题。
矛盾法是指根据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之间的关系来解题的方法。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可以从一个命题为真推出其矛盾命题为假,也可以从一个命题为假推出其矛盾命题为真。
【例题】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
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 B。
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C。
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
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解析】在此题中,甲与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为假话,乙为假话,则真实情况为陈老板已纳税,丁为假话,真实情况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话,乙是假话。
因此答案为C。
【技巧点拨】看到真假话问题,应该首先观察一下语句中是否有矛盾关系。
利用矛盾关系解题有三个步骤:找出矛盾关系;结合题干信息,撇开矛盾关系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性;根据已知确定信息以及矛盾的两个命题进行推理,确定答案。
二、突破口法解决朴素逻辑题型介绍:通常当题干存在某个(些)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存在某个(些)对象(条件)被反复提及的时候,这个(些)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所谓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例题】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解析】此题答案为C。
逻辑能力测试题

20 道逻辑能力测试题一、图形推理题1. 观察以下图形序列,找出下一个图形应该是什么?□△○,△○□,○□△,()。
答案:□△○。
规律是三个图形依次循环。
2. 给出一组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答案:三角形。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依次循环出现。
二、数字推理题1. 2,4,6,8,()。
答案:10。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
2. 5,10,15,20,()。
答案:25。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5。
三、类比推理题1. 苹果:水果,香蕉:()。
答案:水果。
苹果和香蕉都属于水果。
2. 医生:医院,教师:()。
答案:学校。
医生在医院工作,教师在学校工作。
四、逻辑判断1. 所有的猫都有四条腿,小花是一只猫,所以小花有四条腿。
这个推理是否正确?答案:正确。
根据所有猫都有四条腿这个前提,小花是猫,可推出小花有四条腿。
2.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今天是星期一,所以明天是星期二。
这个推理是否正确?答案:正确。
符合“如果……那么……”的逻辑关系。
五、真假推理1. 甲说:“今天是晴天。
”乙说:“今天不是晴天。
”已知两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今天到底是不是晴天?答案:如果甲说的是真话,那么乙说的就是假话,反之亦然。
所以今天是晴天。
2. 丙说:“这个东西是红色的。
”丁说:“这个东西不是红色的。
”已知两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红色的?答案:如果丙说的是假话,那么丁说的就是真话,反之亦然。
所以这个东西是红色的。
六、排序推理1. 四个人跑步比赛,甲比乙快,丙比丁慢,丁比乙快,那么最快的是谁?答案:由题可知,甲>乙,丁>丙,丁>乙,所以最快的是甲。
2. 五个水果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苹果比香蕉重,橘子比梨重,梨比草莓重,香蕉比橘子重,那么最重的水果是什么?答案:由题可知,苹果>香蕉,橘子>梨,梨>草莓,香蕉>橘子,所以最重的水果是苹果。
七、分析推理1. 有三个人,分别是医生、教师和警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如下:
1、推断型
这类题型要求以题干为前提,在选项中确定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推不出什么样的结论。
这类题目中最简单的,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
而稍微复杂的题目通常在题干中给出若干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统一特征的条件,要求考生从这些条件推出某种结论。
这类题型多涉及复合判断推理,特别是对假言、联言和选言等推理的综合运用。
2、加强削弱型
这是在MBA逻辑考试中出现最多的题型。
加强型主要有加强前提型和削弱结论型,削弱型刚好相反。
加强型考题是要寻找与题干一致的选项。
削弱型考题的解答则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在此基础上,寻找削弱的对象,可以是针对前提,也可以针对结论,还可以针对论证本身,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比如:针对前提,则直接反对原因,即直接说明原文推理的前提不正确,就达到推翻结论的目的;针对结论,则指出由该前提存在其他可能解释,则结论不一定成立;针对论证本身,则要指出论证上的漏洞,说明推理存在逻辑缺陷。
3、集合型
可根据基本的集合概念和逻辑常识解决该类题型,解这种题型的
重点放在集合的“部分与全体”上,同时要善于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绝不会重合的部分。
这类题目最好借助图形解答,非常直观,也不易出错。
来源
4、排序型
这种题型也比较简单,这类题型一般在题干部分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若干个两两对比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
解这类题主要要把所给条件转化为最简单的排序形式。
比如列出几个不等式(等式)。
来
5、数字型
数字型考题也比较常见,主要是在简单精确的数字背后隐藏有陷阱。
主要类型有:平均数陷阱,在对平均数的模糊理解做文章;百分比陷阱,一般题干仅提供两种事物的某种比率就比较出两种事物的结果,其实其陷阱就在于该百分比所赖以计算出来的基数是不同的;错误比较,或者不设定比较的对象,不设定比较的根据,表面上在进行比较,实际上根本就不可比。
6、真假话型
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运用对当关系等逻辑知识在所有叙述中找出有互相矛盾的判断,从而找出必然存在的一真一假或者某一项必真或者必假。
要注意的是:有时两个命题虽然不是矛盾的,但互相反对(或下反对),即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那就可以推出两个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者真的),这也同样是解题的关键。
这种题型数量不多,但总会考。
7、前提型
这种题型题干推理中的前提不够充分以推出结论,要求在选项中确定合适的前提,去补充原前提或论据,从而能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或有利于提高推理的证据支持度和结论的可靠性。
做这类题要紧紧抓住结论,简化推理过程,从因果关系上考虑,从前提到结论,寻找推理中的中断处。
8、形式比较型
形式比较型考题是主要从推理形式上比较题干和五个选项之间的相同或不同。
对这类题目,关键是要从具体的、有内容的思维过程的论述中抽象出一般的推理形式,即用一般的逻辑推理关系来代替其中的单个命题。
做这类题型只考虑推理结构和形式,而不考虑其内容的对错,所以题目往往会出一些题干本身是谬误的、违反常识的东西来对考生造成一定的思维干扰,所以做这类题目要注意排除内容本身的影响从而尽快找出其实质的推理结构。
9、论点型
论点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对话,要求总结它们所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或什么内容没在题干中表达。
或给出一段论述,要求推出结论。
解此类题型有点象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主要是要凭语感、常识和一般的逻辑推理去寻找隐含的结论或内在的含义。
10、因果型
因果关系及因果倒置型也是常见的题型。
比如,为了检查某种因果关系是否成立,采取某个特定的实验方法,改变原因后,看结果是
否不同,即进行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的关键是让实验对象的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而题目的错误也往往在于“其他”的某个关键影响因素并没有被考虑进来。
另外,有时两组数据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仅仅是形式上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同时增大减小等,它们可能是仅仅因为巧合,也可能是别的共同的因素导致的,而它们之间实际上没有因果关系,就是说,它们都是某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