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睡眠
婴幼儿睡眠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睡得够

婴幼儿睡眠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睡得够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婴幼儿对于睡眠的需求与成人完全不同,因此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睡得够成为了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判断宝宝睡眠是否充足的方法,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孩子。
1. 观察宝宝的平静睡眠状态宝宝在入睡后会进入较为平静的睡眠状态,这时肌肉松弛,呼吸均匀。
如果宝宝入睡后很快进入这种状态,并且保持较长时间,表明他的睡眠质量较好。
然而,如果宝宝在入睡后经常翻身或者动来动去,可能是因为睡眠不够充足。
2. 观察宝宝白天的表现充足的夜间睡眠能够保证宝宝在白天保持精力充沛。
如果宝宝白天表现得异常疲倦、易怒或者无精打采,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睡足够的时间。
相反,如果宝宝在白天表现得精神焕发,并且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警觉,那么他的夜间睡眠很有可能充足。
3. 观察宝宝的食欲和体重变化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导致他们吃得少或者吃得不饱。
因此,如果宝宝的食欲较好,并且体重也在正常范围内增长,说明他的睡眠质量较好。
相反,如果宝宝的食欲明显不振,并且体重增长缓慢,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
4. 观察宝宝的情绪变化睡眠不足会导致宝宝情绪不稳定,容易哭闹和发脾气。
如果宝宝情绪稳定,容易安慰并且笑容满面,说明他的睡眠充足。
相反,如果宝宝经常表现出不安和烦躁的情绪,可能是因为他的睡眠质量不佳。
5. 观察宝宝的睡眠时长根据宝宝的年龄段,有一定的睡眠时长参考。
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约16-20小时,3个月大的宝宝需要睡眠约15小时,6个月大的宝宝需要睡眠约14小时,1岁大的宝宝需要睡眠约12-14小时。
如果宝宝的实际睡眠时长与这个范围相符合,说明他的睡眠充足。
总结起来,判断宝宝是否睡得够充足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
宝宝的平静睡眠状态、白天的表现、食欲和体重变化、情绪变化以及实际睡眠时长等都是判断的依据。
家长们可以结合这些方法,倾听宝宝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改善他们的睡眠环境和习惯,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促进健康成长。
婴幼儿睡眠标准

婴幼儿睡眠标准
婴幼儿睡眠标准取决于其年龄。
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建议:
新生儿(0-28天):每天需要约18-20小时的睡眠,除了吃喝以外,基本
上都在睡觉。
婴儿(1-3个月):每天需要约16-18小时的睡眠,开始有更清醒的时间,晚上睡眠时间更长。
婴儿(4-11个月):每天需要约14-16小时的睡眠,白天会有两次小睡。
幼儿(1-3岁):每天需要约12-14小时的睡眠,白天通常会有两次小睡。
学龄前儿童(4-5岁):每天需要约11-12小时的睡眠,通常只有一次午睡。
学龄儿童(6-13岁):每天需要约9-10小时的睡眠,通常不再午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实际上每个婴幼儿的睡眠需求可能有所不同。
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并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
如果您的孩子有睡眠方面的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儿童睡眠专家。
简述1-3岁幼儿的睡眠特点

1-3岁幼儿的睡眠特点如下:睡眠时间:1-3岁幼儿的睡眠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但一般来说,每天需要12-14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中夜间睡眠时间约9-10小时,白天小睡2-3小时。
睡眠模式: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开始有比较规律的睡眠模式,逐渐形成了晚间主要睡眠和白天小睡的模式。
通常在晚上大约8-9点钟入睡,早上大约7-8点钟醒来。
白天通常需要2-3次小睡,每次约2-3小时。
睡眠质量:幼儿的睡眠质量对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认知发展。
因此,要保证幼儿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刺激和兴奋。
睡眠问题:有些幼儿可能会出现睡眠问题,如夜惊、夜啼、打鼾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幼儿的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
如果发现幼儿有睡眠问题,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和建议。
总之,1-3岁幼儿的睡眠特点是逐渐形成规律的睡眠模式,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舒适的睡眠环境。
同时,需要注意幼儿的睡眠质量和睡眠问题,以保证其身心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婴幼儿睡眠宝宝睡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婴幼儿睡眠宝宝睡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婴幼儿的睡眠质量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父母都会面临宝宝睡眠的问题,例如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睡眠时间不足等。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睡眠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入睡困难1.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室温适宜、房间安静、光线柔和,并配备一个舒适的睡眠床。
此外,可以使用白噪声机或摇篮来帮助宝宝入睡。
2. 建立睡眠规律: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安排宝宝的睡眠,例如固定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
逐渐建立一个固定的睡前仪式,例如洗澡、换尿布、读故事等,以帮助宝宝预备入睡。
3. 使用安抚物品:给宝宝提供安全感的安抚物品,例如安抚奶嘴、安抚毛巾或宝宝的最爱毛绒玩具。
这些物品可以减轻宝宝的焦虑情绪,帮助入睡。
二、频繁夜醒1. 检查宝宝的饮食:确保宝宝在白天充分摄入足够的食物,尽量避免晚餐过晚和过饱。
如果宝宝仍然需要夜间进食,可以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和量,使其适应夜间自主进食。
2. 建立日夜区别:白天保持宝宝所在环境较亮,晚上则使环境相对昏暗,帮助宝宝分清日夜节奏。
3. 安抚宝宝: 当宝宝在夜间醒来时,可以先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或轻拍来安抚他们,使他们重新入睡。
避免搂抱、摇晃或过度刺激,以免宝宝形成依赖。
三、睡眠时间不足1. 确保足够的白天活动:在白天让宝宝参与一些适当的活动,例如摸索玩具、爬行等,以促进他们的运动和消耗能量。
这样宝宝在晚上更容易入睡。
2. 规律的白天睡眠:尽量让宝宝在白天保持规律的短暂睡眠,避免长时间睡眠或过度疲劳,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3. 不要过度刺激宝宝:在睡前避免给宝宝提供过多的刺激,例如过于吵闹的环境或过多的娱乐活动。
四、夜惊和噩梦1. 维持安全感:安抚宝宝,亲吻、拥抱、轻轻摇晃,以缓解他们的恐惧和不安。
2. 建立安全的睡眠环境:确保室内安静、光线适宜,避免强光刺激和嘈杂声音。
3. 定期照顾宝宝:建立一个稳定的日常作息,以减少宝宝生活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感到安心。
婴幼儿安全睡眠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安全睡眠的注意事项婴幼儿是家庭的宝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睡眠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他们的发育和健康。
然而,婴幼儿睡眠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父母和照顾者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安全睡眠的注意事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选择合适的睡眠环境婴幼儿的睡眠环境应该安全、整洁和舒适。
以下是一些建议:- 婴儿床的大小和结构应符合安全标准,避免使用有边缘软垫和可移动零件的床。
床垫要符合标准,表面平整。
- 床上不要放置过多的玩具和枕头,以免婴幼儿窒息。
- 确保睡眠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室温一般维持在摄氏20-22度为宜。
- 确保睡眠环境安静,避免婴幼儿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吵醒。
2.睡姿和床上用品婴幼儿的睡姿和床上用品也对睡眠安全至关重要。
- 婴儿在睡觉时应保持平躺,避免仰睡或侧睡。
仰睡将是最安全的睡姿,可降低婴儿窒息的风险。
-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婴儿床垫和床单,以确保床上的用品没有过度软硬,避免窒息风险。
- 避免同时在床上使用枕头、毛毯和抱枕等软质物品。
可以选择使用睡袋来保持婴幼儿的舒适度和保暖度。
3.避免婴幼儿的睡眠隐患注意以下方面,减少睡眠中的意外伤害风险:- 避免在婴儿睡眠时直接与婴儿同床共眠,以免压到婴儿或使他窒息。
- 避免将婴儿床放置在高处,以防止他们跌落。
- 在婴儿睡觉时避免把纺织品、塑胶袋或其他小件放在床上,以防止窒息或窒息风险。
- 切勿将电热毯或电热垫放在婴儿床内,避免起火和烫伤风险。
4.监测婴幼儿的睡眠状态父母和照顾者应定期监测婴幼儿的睡眠状态,确保他们处于安全和健康的状态:- 睡眠期间可以使用婴儿监控器,以监测婴儿的呼吸和移动情况。
- 每天早晨观察婴儿是否有异常的疲劳或焦虑状态。
- 注意婴儿的呼吸是否正常,是否有鼾声、咳嗽或呼吸急促的情况。
5.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婴幼儿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有助于婴幼儿培养规律的生物钟和良好的睡眠习惯。
婴幼儿睡眠宝宝睡眠中的常见行为和表现

婴幼儿睡眠宝宝睡眠中的常见行为和表现婴幼儿的睡眠对于身心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的睡眠行为和表现常常成为年轻父母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睡眠中的一些常见行为和表现,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宝宝的睡眠。
1. 打哈欠婴幼儿在睡前和醒来时常常会打哈欠。
这是宝宝身体表达疲惫和困倦的一种自然反应。
打哈欠的时候,宝宝的眼睛可能会湿润,眨眼次数增加,这是因为眼睛需要保持湿润和清洁。
2. 皱眉、抖动或翻身当宝宝入睡或在睡眠中时,他们的面部肌肉可能会皱眉、抖动或翻身。
这是宝宝的身体在适应和调整睡姿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
这些动作通常是正常的睡眠行为,父母不必过于担心。
3. 呼吸规律在睡眠中,婴幼儿的呼吸通常会有规律的变化。
他们可能会有较快或较慢的呼吸速率,但这是正常的。
然而,如果父母观察到宝宝呼吸困难、打鼾或突然停止呼吸,应及时咨询医生,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安全。
4. 扭动或伸展四肢有些宝宝在睡眠中会扭动或伸展四肢。
这是宝宝在活动筋骨,锻炼身体肌肉的正常表现。
父母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宽敞的睡眠空间,以促进他们的自由运动和舒适感。
5. 小梦呓语宝宝在睡眠中可能会发出一些声音,如小呓语、小哼唧或小笑声。
这是宝宝在梦中经历和感受到一些事物的反应。
这些声音通常是宝宝大脑正在发展和处理信息的正常表现。
6. 眼球快速运动(REM睡眠)婴幼儿的睡眠周期中包含眼球快速运动(REM)睡眠。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眼睛会快速移动,这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活跃的大脑活动。
REM睡眠对于宝宝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父母应给予足够时间给宝宝进入和享受这一睡眠阶段。
7. 潜睡醒动婴幼儿的睡眠中常常伴有潜睡醒动。
这是宝宝由浅睡眠状态转向深睡眠状态的过程。
宝宝可能会发出咕噜声或轻微哭泣,但通常会很快重新入睡。
父母不必过度干预,而是给予宝宝安全感和适应的时间。
总结以上所述是婴幼儿睡眠中的常见行为和表现。
宝宝的睡眠过程中,打哈欠、皱眉和抖动、呼吸规律的变化、扭动或伸展四肢、小梦呓语、眼球快速运动和潜睡醒动都是常见的睡眠行为。
婴幼儿的睡眠习惯养成

婴幼儿的睡眠习惯养成睡眠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不良的睡眠习惯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因此,培养健康的婴幼儿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准备睡眠环境、建立规律作息时间、培养入睡的技巧以及处理夜间醒来等方面,介绍如何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准备睡眠环境为婴幼儿打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是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措施:1. 保持室温适宜:婴幼儿睡眠时最适宜的室温约为摄氏18至21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或冬季,要稍微调整室温以适应婴幼儿的需求。
2. 保持安静:在婴幼儿睡觉时,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
关上电视、手机等噪音源,避免干扰他们的入睡。
3. 调暗灯光:在睡前的30分钟到1小时内,逐渐降低光线强度,创造一个较为昏暗的环境,有助于婴幼儿放松并入睡。
二、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婴幼儿睡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1. 制定固定作息时间表:在婴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设定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安排婴幼儿的起床、午睡和就寝时间,帮助他们建立起正常的生物钟。
2. 晚间逐渐放松活动:在睡前的1至2小时内,逐渐减少刺激性活动,例如观看电视、玩具枪或其他使兴奋的游戏。
可以尝试一些轻柔的活动,如阅读故事书、听舒缓音乐,有助于婴幼儿安定下来。
三、培养入睡的技巧建立适当的入睡技巧是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关键一步。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技巧:1. 安抚仪式:通过一系列的安抚仪式来帮助婴幼儿逐渐入睡。
这可以包括洗澡、换尿布、穿上睡衣和阅读故事等活动,帮助婴幼儿放松并准备入睡。
2. 感觉安全:给婴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感,例如使用安抚巾、宝宝毯或娃娃,这些都可以提供安心的感觉,有助于他们入睡。
四、处理夜间醒来即使在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过程中,婴幼儿也可能会夜间醒来。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保持室内安静:当婴幼儿夜间醒来时,保持室内安静,尽量避免过多的刺激,帮助他们尽快入睡。
婴幼儿睡眠的安全注意事项

婴幼儿睡眠的安全注意事项睡眠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良好的睡眠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发育,还对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情绪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婴幼儿的身体特征和发育水平与成年人存在差异,他们在睡眠中更加脆弱和易受伤。
因此,为了确保婴幼儿的睡眠安全,家长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睡眠环境的安全婴幼儿的睡眠环境应该保持安静、温暖和整洁。
确保睡眠区域周围没有危险物品,如插座、电线、玩具等,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床铺的床垫应该坚实且透气,避免使用过软或过硬的床垫,以免对婴幼儿的脊椎和颜面部形成不适。
此外,婴幼儿的睡眠区域应该摆放在远离窗户和门的位置,以避免受凉或受到外界噪音的干扰。
2. 睡眠姿势的正确选择婴幼儿在睡眠中姿势的选择非常重要。
0至6个月的婴儿应该采用仰卧姿势入睡,这有助于预防婴儿突发性死亡综合症(SIDS)。
对于婴幼儿而言,睡觉时不建议仰头,因为这可能会导致颈部过伸和呼吸不畅。
同时,为了保证婴幼儿睡眠时的稳定性,可在婴儿床上放置一块适当大小的床铺垫,以防止他们滚落或越过床围。
3. 要有适当的睡眠时间和常规婴幼儿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来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
具体的睡眠时间因年龄而异。
通常,新生儿需要16-18小时的睡眠,而幼儿期则需要14-15小时的睡眠。
家长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稳定的睡眠常规来帮助婴幼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例如,每天晚上在相同时间点开始睡眠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让婴幼儿更快地入睡。
4. 避免婴幼儿的睡眠发热过度发热对婴幼儿的睡眠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家长们应该确保室内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包裹婴幼儿。
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可以通过调节空调或使用风扇来帮助降低室内温度。
此外,使用过多的被子也容易导致婴幼儿过热,因此在婴儿床上使用适量的被子,并保持床单的清洁与干燥。
5. 婴幼儿睡眠时的监测婴幼儿在睡眠中可能面临窒息、呼吸道阻塞等安全风险。
因此,家长们应该在婴儿入睡后保持警觉,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呼吸和姿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4、卧房
卧房颜色不要太鲜艳,以免孩子兴奋; 家具摆置应有助于睡眠; 不要放置导致儿童恐惧不安的物品和干 扰睡眠的杂物; 室内空气要保持流畅,确保夜晚睡眠时 空气中有足够的氧气。
21
二、睡眠与喂养
饮食与婴幼儿睡眠有一定的关系 食物可促进睡眠,预防饥饿所致的半夜觉醒 食物过敏也可干扰睡眠 不良的饮食习惯影响睡眠昼夜节律的形成, 食欲较差的孩子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确保婴幼儿良好的睡眠,需重视进食的时间 、时机及食物的种类等。
婴幼儿睡眠
睡
眠
的
重
要
• 是生命的重要生理过程
• 促进脑能量储存、脑功能的发育及记忆的
巩固
• 婴幼儿睡眠昼夜节律的形成过程是神经系 统发育的敏感指标 • 促进机体生长和延缓衰老 •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病抗病 •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3
睡眠问题对婴幼儿影响
• 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激素在睡眠期间的正常分泌 • 智力/学习: 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等能力受损 引发语言及抽象思维功能缺陷 • 情绪: 攻击性强,多动,内控性差 • 行为:易怒,情绪低落 • 免疫功能受损
白天适当减少孩子的睡眠,室内光线要亮一些,逗他们 玩 睡觉时,把光线调暗些,尽量不要过多干扰
固定喂奶时间,促进内在生物钟与外界环境
同步
可以在孩子生后第1周以后开始固定晚餐的时间 3~4个月后,就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定时的喂奶
26
• 幼儿期
白天和晚上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 每次睡觉前,至少要保持3个小时的清醒 状态,晚上入睡前应保持4个小时的清醒
22
临睡前的饮食情况,与能否入睡、睡足和睡眠 安宁很有关系 睡前进食对小婴儿来说是必要的,这即可促进 睡眠,也可维持夜间较长的睡眠时间,避免睡 眠因饥饿而中断 对于年长儿来说,不宜在睡前进食过量的固体 食品,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肚子“撑”得难受而睡 不安,影响睡眠质量;更不应在睡觉前喝酒、 吸烟、喝咖啡等,避免被动吸烟
婴幼儿睡眠特点
• 新生儿初睡时为动态睡眠,24 内时醒
时睡, 非常随意
• 3 个月后, 婴儿进入静态睡眠状态, 白 昼界限分明, 夜间睡觉苏醒渐少
• 至5~ 6 个月期间, 整夜睡着
婴幼儿睡眠规律的形成
• 睡眠“规律化”
– 婴儿学会在就寝时间独自入睡(自
我平静) – 婴儿学会在夜间醒来后重新再次入 睡 – 自我平静是婴幼儿成长中逐步学习 获得的技能
婴幼儿睡眠充足的标准: (1)清晨自动醒来,精神 状态良好。 (2)精力充沛,活泼好动 ,食欲正常。 (3)体重、身高能够按正 常的生长速率增长 。
影响儿童睡眠的因素
一、环境与睡眠 声音 温度 湿度 光亮度 卧室布置 1、声音 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引起儿童神经系 统的敏感性和兴奋性增加,导致儿童难于入 睡. 如果无法有效改善噪声干扰,可戴耳塞或 塞棉团也有助于入睡。 单调的、慢节拍的助眠声音有助于入睡。 如雨水声、催眠曲。
时间
每次坚持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将他放到小床 上 准时上床,准时起床,既使是假期也维持 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时间
27
2、睡前活动
• 睡前半小时应让婴幼儿处于安静的状态; • 进行规律性的睡前活动,时间控制在20~ 25分钟内; • 每天活动的内容基本保持一致、安排有条 理; • 活动简短又温馨,共同度过“愉快时光” ; • 活动结束时尽量确保孩子处于较安静的状 态。
2、温度与湿度
卧室温度20~25℃,相对湿度60%~70%; 在快动眼睡眠时体温会急速下降,注意保暖; 不宜穿太多和太紧的衣服睡觉,注意睡衣的 舒适和吸汗性; 睡觉时不宜蒙住头睡觉。
3、光亮度
夜间一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入睡; 避免在明亮的环境下睡眠,以免长时间产生“光 压力”; 如果恐惧黑暗和产生不安全感,可以在卧室开 盏小灯,但也应在睡后熄灯; 如果早晨由于日光而导致早醒,可加挂遮光窗 帘。
• NREM睡眠,又叫“安静睡眠” 是从清醒状态进入的第一个典 型状态。 其特征是没有快速动眼,肌肉 及脑的血流减少,但不缺乏。 在NREM睡眠中身体和脑都处 于休息状态。
婴幼儿睡眠特点
• 婴儿期动态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高
(约50%)
• 动态/静态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步减少 • 入睡后首先进入活跃-动态睡眠(每50~ 60min出现一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睡眠规律
睡眠次数
睡眠—觉醒周期基本形成: 5个月 夜晚睡眠稳定在1次的年龄:10个月 白天睡眠稳定在1次的年龄:18个月
睡眠就寝时间
• 幼儿睡觉,一般以晚八点 左右睡觉最为适宜,最迟 不能超过晚九点,但也不 提倡过早上床,以免因过 早上床而导致入睡困难, 或因早睡而致晨醒
睡眠就寝时间
• 儿童身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关 系,生长激素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 即入睡后才能产生生长激素,且多在 入睡后的第一个慢波睡眠期达到分泌 高峰。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来说, 如果睡得太晚,即便早晨起的晚,睡 了足够长的时间,但可能大部分睡眠 时间处于浅睡眠和快动眼睡眠期,很 少处于深睡眠期,因此,身高也会受 影响
23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科学合理安排儿童的睡眠、就餐、活 动、排泄,形成一定的规律和良好的 生活制度。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分床睡,纠正陪睡、抱睡、哄睡的习 惯。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按时入睡,保 证睡眠时间。
24
小儿睡眠时间和次数
25
• 婴儿期
帮助孩子学习识别白天和黑夜的差异,如:
• • •
两个时相循环交替进行,构成整个睡眠 平均每 90-110分钟循环一次(3-5次循环/晚) 在两次循环期间伴有短暂的清醒,而后又转 入睡眠
睡眠结构
• REM睡眠又叫“活动睡眠” 处于非常活跃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状态, 是闭合的眼睑之下的急速眼球运动。 REM睡眠中的脑电波近似清醒状态,心 跳和呼吸相对较快,与大脑的高级活动 及活跃的梦幻相一致。 可以观察到REM睡眠中有眨眼、作鬼脸、 说梦话等,这与觉醒后回忆梦境相关。
• 意外伤害发生率增高
睡眠问题对家庭影响
• 父母睡眠不足
• 父母精神紧张 • 母亲情绪低落
睡眠结构与婴幼儿睡眠特点
睡眠是人类的一种正常 的、有规律的休息状态。 它是以身体活动减少、对 周围事物的知觉降低为特 征的相对的静止状态,但 可被唤醒。
睡眠结构
人的正常睡眠有2种时相 ★ 非快速动眼睡眠(静态睡眠)(NREM) ★ 快速动眼睡眠(动态睡眠)(R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