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扣 成数

合集下载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扣》教案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扣》教案
(7)练习。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3、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生活,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为学生创设了展示智慧、发挥潜能的空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折扣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不足之处:
个别学困生还是有理解较慢的情况。由此看来,教师应在讲授新课前,适当增加对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6)归纳,得定义。
A.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五折呢?
B.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该怎样表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C.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一般情况下,不把折扣写成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形式,写成分数时,有时会出现小数(例如八五折就会写成于计算和理解。
小学“详备”课时用表(数学)
课时内容
第(2)单元折扣






基础
知识
通过创设商场促销活动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打折”的含义
基本
技能
理解原价、现价和折扣之间的关系,能独立解决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基本
思想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2章《折扣与成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2章《折扣与成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2章《折扣与成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扣与成数》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章节的内容。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折扣、成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折扣和成数进行计算和实际应用。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折扣和成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折扣和成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应用中的折扣和成数计算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折扣和成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折扣和成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扣和成数的概念理解。

2.折扣和成数的计算方法。

3.实际应用中的折扣和成数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折扣和成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购物场景的实例,引入折扣和成数的概念。

教师提问:“你们在购物时有没有遇到过打折或者打折力度不同的情况?这些打折力度是如何表示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折扣和成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折扣和成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讲解折扣和成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折扣和成数的关系,并演示如何进行相关计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折扣和成数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折扣和成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际应用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 折扣【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 折扣【教案】

关于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人教版教科书分两步进行。

六年级上册主要编排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用百分数解决一般性的问题,而本单元主要涉及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本单元的选材贴近学生生活,直观、有趣,充满时代气息。

教科书依次按照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顺序编排,体现了从简单到综合的层次性。

折扣问题、成数问题都包含了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等数量关系,折扣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而成数是表示农业收成方面的术语,或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学生接触较少。

教科书中涉及成数的实际问题一般是以“增加几成”“减少几成”的形式呈现的,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同时掌握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在税率的学习中,教科书着重介绍了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揭示了应纳税额、各种收入中应纳税部分与税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并不是计算本身,而是对于税种、应纳税额(一个数)及税率(百分之几)的确定。

教科书在说明储蓄意义的同时,直接介绍了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即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由于有存期、利息和本金三个变量,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思考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应用的综合性也更强,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含义,能运用百分数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于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可能会有所了解,但并不能将生活中的这类知识与教科书上的百分数知识相联系,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需要对他们进行规范指导,形成系统性的概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整理和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整理和复习

一、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 ”)
6、某品牌手机原价是3600元,五一劳动节期间打九折销
售,五一劳动节期间购买这种品牌手机,可以节省多少
元?列示为:3600×90%=3240(元)


分析:打九折的意思是 现价是 原价的90 % ,
而不是现价比原价节省了(减少了)百分之几十。
正确答案: 3600×(1-90%)=360(元)
x=2000
答:去年收稻谷2000千克。
三:纳税:
3、税率的意义: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中应纳税部分的比率叫做税率。
应纳税额= 各种收入 × 税率
税率 = 应纳税额 ÷ 各种收入
纳税问题:
1、李老师月收4000元,按规定,收入超过3500 元的部分,要按3%征收个人所得税。李老师应 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只列式不计算)
小王买了50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
年利率5%,到期时,他能取回多少钱?下面
列式正确的是( D )。
A.5000×5%×3
B.5000×(1+5%)×3
B.5000×(1+5%×3)
C.5000×5%+5000 D.5000×5%×3+5000
C.5000×5%×3+5000

一、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 ”)
1.某居民小区的房价原来一套50万元,现在上涨了20%,
求:
(1)现在房子的售价是多少万元?
(1)50×(1+20%)=60(万元) 答:现在房子的售价60万元。
1.某居民小区的房价原来一套50万元,现在上涨了20%,
求:
(2)买房还需缴纳1.5%的契税,该小区一套房子,按现价买, 应纳税多少元?
二、填空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难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难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难题一、折扣问题。

1. 某商场的一件衣服原价50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这件衣服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解析: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

现在的售价 = 原价×折扣率,即500×80% = 500×0.8 = 400元。

比原价便宜的金额 = 原价 - 现价,即500 - 400 = 100元。

2. 一个书包原价120元,打七五折后,再提价20%,现在这个书包的价格是多少元?- 解析:打七五折后的价格为120×75%=120×0.75 = 90元。

再提价20%,是在90元的基础上提价,现在的价格=90×(1 + 20%)=90×1.2 = 108元。

3. 一件商品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商品的进价为21元,则标价是多少元?- 解析:设标价为x元,九折出售后的价格为0.9x元。

因为售价 - 进价 =利润,已知进价为21元,利润是进价的20%,即21×20% = 4.2元。

可列方程0.9x-21 = 21×20%,0.9x-21=4.2,0.9x = 25.2,解得x = 28元。

二、成数问题。

4. 某村去年产小麦30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今年产小麦多少吨?- 解析:增产二成就是增产20%。

今年的产量 = 去年的产量×(1 + 增产成数),即300×(1 + 20%)=300×1.2 = 360吨。

5. 一种电脑降价二成后售价为3200元,这种电脑原价是多少元?- 解析:降价二成就是按原价的(1 - 20%)出售。

设原价为x元,则(1 -20%)x=3200,0.8x = 3200,解得x = 4000元。

6. 某果园去年收获水果100吨,今年由于天气原因,预计收获量比去年减少一成五,今年预计收获水果多少吨?- 解析:减少一成五就是减少1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经典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经典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经典易错题易错大集合易错点一:折扣典例某商城采用“满300送50”的办法来促销,购物满300元,赠送50元“礼券”,不足300元的部分忽略不计,如买720元商品,可获得两张50元”礼券”,可在下次购买时代替现金,但使用礼券的部分不能享受“满300送50”的优惠.一位顾客先用800元购买了A商品,得到“礼券”后,又用这些”礼券”和100元现金购买了B商品.问:这位顾客购买A、B两种商品相当于享受了折优惠.跟踪训练一1.A商场所有服装打八折出售,B商场不足200元不予优惠,购物超过200元,超过部分七折优惠。

王阿姨要买一件标价500元的衣服,到哪个商场去买比较合算?2.妈妈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480元,现在只花了八五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3.一套“雅戈尔”西服标价为120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典例甲厂的产值由去年的315元增长到今年的510万元.乙厂的产值由去年的240万元增长到今年的465万元,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一些?()A.甲厂的产值增长的快一些B.乙厂的产值增长的快一些C.无法比较跟踪训练二1.十分之八=0.8=折=成.2.达标率和增长率都可以超过100%.(判断对错)3.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四成,就是今年比去年多40%..(判断对错)易错点三:税率典例联华超市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73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十二月份应纳税元,还剩.跟踪训练三1.东方饭店2月份的营业额是90万元,按规定应缴纳5%的营业税,这家酒店缴纳营业税后的收入是4.5万元..(判断对错)2.商店按5%的税率交营业税20元,则营业额是2万元.(判断对错)3.林老师编写了一本《趣味数学故事》,获得稿费3800元,按规定,一次稿费超过800元部分应按14%的税率纳税.林老师应缴纳税款多少元?典例小明去银行存入本金1000元,作为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到期后小明共取了1033元,则一年期的利率为()A.3.00%B.3.25%C.3.30%D.4.25%跟踪训练四1.2021年2月明明把5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当时的年利率是3.25%,今年2月明明计划用取出的利息为疫区的小朋友捐赠单价是3元一个的口罩.这些钱能够买多少个口罩?2.去年张爷爷把积攒的4万元钱存入银行,到期支取时共可得到多少利息?起息日:2019年1月8日到期日:2021年1月7日整存整取存期3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年利率(%) 1.10 1.30 1.50 2.10 2.753.李师傅把5万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已知年利率是3.6%,到期时,李师傅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参考答案易错大集合易错点一:折扣典例某商城采用“满300送50”的办法来促销,购物满300元,赠送50元“礼券”,不足300元的部分忽略不计,如买720元商品,可获得两张50元”礼券”,可在下次购买时代替现金,但使用礼券的部分不能享受“满300送50”的优惠.一位顾客先用800元购买了A商品,得到“礼券”后,又用这些”礼券”和100元现金购买了B商品.问:这位顾客购买A、B两种商品相当于享受了九折优惠.【解答】解:800÷300=2(张)……200(元)2×50+100=100+100=200(元)(800+100)÷(800+200)=900÷1000=0.9=90%90%就是指实际花的钱数是原来标价的90%,相当于打九折.答:A、B两种商品相当于享受了九折优惠.故答案为:九.跟踪训练一1.A商场所有服装打八折出售,B商场不足200元不予优惠,购物超过200元,超过部分七折优惠。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第二单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第二单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第二单元一、单元主题:百分数(二)二、主要知识点。

1. 折扣。

- 定义: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打九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

- 计算方法:原价×折扣数 = 现价。

例如,一件衣服原价100元,打八折后的价格为100×80% = 80元。

如果已知现价和折扣数,求原价,就用现价÷折扣数。

如一件衣服打七折后是70元,原价就是70÷70% = 100元。

2. 成数。

- 定义: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就是35%。

- 应用:在农业收成、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中经常用到成数。

例如,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就是说今年小麦产量是去年的(1 + 20%)=120%。

3. 税率。

- 定义: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收入额×税率。

例如,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应纳税额就是30×5% = 1.5万元。

4. 利率。

- 定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 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例如,把5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是2.1%,存期2年,利息就是5000×2.1%×2 = 210元。

- 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即本息和 = 本金+利息。

在上面的例子中,本息和就是5000 + 210 = 5210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第二单元《百分数(二)》(一)、折扣和成数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2、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二)、税率和利率1、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2、利率(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购物策略:估计费用: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扣成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8~9页例1、2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能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和“成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和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

(电脑显示)
①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②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③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元。

④橡皮,原价:1元,现价:?元。

(3)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

(5)讨论,找规律。

A.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B.学生汇报寻找的方法:利用计算器,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或查书等等。

(6)归纳,得定义。

A.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五折呢?
B.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该怎样表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C.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一般情况下,不把折扣写成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形式,写成分数时,有时会出现小数(例如八五折就会写成),不便于计算和理解。

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原价×85%=实际售价
③根据数量关系式,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

出示问题(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160-160×90%
=160-144
=16(元)
第二种算法:原价16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

160×(1-90%)
=160×10%
=16(元)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算法,知道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0%。

3.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4.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根据关系式,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1-25%)=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8页“做一做”。

2.课本第9页“做一做”。

3.课本第13页练习二第1~5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