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共32页文档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34张PPT)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材料三:(豪强地主) “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 以武断于乡曲” 。
——《史记·平准书》
地方豪强地主发展起来,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1.背景: 诸侯王势力强大;豪强地主的发展 2.提出: 主父偃 3.措施: ①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
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②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4.效果: ①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5.刺史制度:
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六人
(106)。 酎金夺爵
诸侯势力膨胀
七国之乱
汉景帝:晁错建议削藩,削夺诸侯王的封地。
吴王刘濞为首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
汉景帝派周亚夫三个月时间平定七国之乱。但是 诸侯王国的势力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他们依然威 胁着大一统王朝。
材料一: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 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已经发现的汉 朝墓葬中,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使 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无视朝 廷,“拟同天子”的史实。
自主学习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文化)
1.背景: 西汉初,奉行“无为而治”政策,诸子百家学说 流行;诸侯王门下宾客,常常批评皇帝政策
2.提出者: 董仲舒
3.措施: 儒家学说立为太正学统思想(忠君守礼);重用儒生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儒经) 4.影响: 儒学居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推崇,影响深远
西汉建立
恢复发展 社会生产
休 养
重视农业
文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xx年xx月xx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背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影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评价目•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启示录0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背景1 2 3经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基础。
秦朝的覆灭,使得汉朝得以重新审视和调整国家治理方式。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为汉武帝提供了经济和政治上的支持。
汉武帝的祖父汉文帝和父亲汉景帝,奠定了汉朝繁荣的基础,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汉武帝在家庭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具备了优秀的政治素质和治理能力。
汉初的诸侯王势力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汉武帝通过削弱诸侯王权力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的地位。
北方匈奴的威胁一直存在,汉武帝通过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进行远征,消除了匈奴的威胁,为巩固大一统王朝提供了保障。
0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汉武帝设立中朝,与外朝相对,使决策更快速、更有效。
建立中朝汉武帝改革了官制,设立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使政府机构更加完善。
改革官制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控制了重要的经济资源,增加了财政收入。
盐铁官营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调节物价,打击了商人的垄断行为,增加了社会福利。
均输平准汉武帝改革了货币制度,统一了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
货币改革文化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设立太学汉武帝设立太学,培养人才,提高了教育水平。
推广儒学汉武帝推广儒学,传播儒家思想,加强了文化控制。
0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影响政治稳定汉武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豪强,实现了政治稳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经济发展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霍去病:西汉名将,卫皇后和卫
青的外甥,17岁深入大漠,19岁指挥 河西之战,直捣匈奴圣地祁连山,从 此匈奴不敢北望。汉武帝想为他修建 府邸,他断然拒绝:“匈奴未灭,何 以家为!”擅长长途奔袭、快速突袭、 迂回战、歼灭战等,23岁时病死。
卫青、霍去病雕塑
四、北击匈奴
3. 影响: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训练提升
3.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 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子 由武帝时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
D 千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举制度逐步确立 C.“推恩”诸侯加强控制 D.儒家经学成为官学
训练提升
4.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新课标: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汉武帝 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 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一、削弱地方势力 措施5:确立察举制。 结果: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夏商西周 血缘
战国-秦 军功
汉朝 举孝廉-品行才能
各郡国每年按照人口比例向
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皇帝也下诏让公卿大臣举荐人
才,经过考察,授予官职。
张仲景
曹操
一、削弱地方势力
3. 影响: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西汉初期封国形势图
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
贡献: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
比较秦皇汉武

影响: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推崇,影响深远。
文化上
措施: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措施: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
作用:培养儒学人才,儒士进入政府机构。
军事上
措施:(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地方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作用: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武帝政策的推行奠定经济基础。
思想上
措施:焚书坑儒
影响:秦皇的焚书坑儒摧残了中国古代文化,扼杀了蓬蓬勃勃自由思想(即“百家争鸣’)
目的
秦始皇为建立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
政治上
措施:建立一套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丞相、太蔚、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3)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全国分36郡,郡下设县。
作用: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措施:地方上:
(1)颁布“推恩令允许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后又削爵甚至除。
(2)建立“刺史制度”
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
措施:(1)统一货币,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空半两钱;
(2)统一度量衡,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过:)但他也残酷压迫人民,滥用刑罚、焚书坑儒等。
.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_评价他们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政治
唐太宗
宋太祖
经济
颁布“推恩令” 统一中国,建 解除朝中大将 善于用人, 加强监察制度 立中央集权的 的兵权,禁军 虚心纳谏、 官僚制度 轮流驻防京师 完善三省 六部制 重视农业生 统一货币、度 货币铸造、食 量衡、统一车 盐与铁器生产 产,减免农民 轨、修建驰道 收归中央 赋税负担
北击匈奴,修 对各少数民族 建万里长城 一视同仁(天 可汗) 派卫青、霍去 病北击匈奴, 派张骞出使西 域
《 沁 园 春 雪 毛》 泽 东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
· ——
2
秦皇
汉武
唐宗
宋祖
考点: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 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对历史进程 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3
秦始皇 汉武帝
边疆 民族
思想 文化
采取重文 抑武策略, 派官员到 地方管理 罢黜百家,推 统一文字(小 完善科举制, 财政 行儒学教育 篆) 、焚书坑儒 重视对人才的 选拔
4
秦始皇
政治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经济
统一中国,建 颁布“推恩令” 善于用人,虚心 立中央集权的 加强监察制度 纳谏、完善三省 解除朝中 官僚制度 六部制 大将的兵 权,禁军 重视农业生产, 统一货币、度 货币铸造、食 轮流驻防 量衡、统一车 盐与铁器生产 减免农民赋税负 京师 轨、修建驰道 收归中央 担
考点1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全解

七战 雄国
秦
燕 赵 齐 魏 韩
楚
(一)秦始皇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 陆续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 家—秦朝,定都咸阳.
小组合作:
秦朝为什么能够扫灭六国,完成统一?
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 实力最强的国家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 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⑴颁布“推恩令”
与西域建立起友好关系, 对外 两次派张骞出 交往日趋频繁。同时为 关系 使西域 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 上 基础。 边疆 派卫青、霍去 基本解除了边患,有利 治理 病率兵反击匈 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上 奴 汉武帝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 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刘邦封王 景帝平乱
巩 固 了 “ 大 一 统 ”
中央集权
丞相 太尉
(政事) (军事)
御史大夫 (监督百官)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
影响: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 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君主专制。
交通: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车轨
(六尺) 秦朝驰道图
军事:南统越族开灵渠,北击匈奴筑长城
1、在秦朝刚建立之初,在哪几个方位还存在着少数 民族侵扰的现象? 南方越族,北方匈奴
2、对此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南征越族,北击匈奴
3、在攻打越族时出现了什么问题?秦始皇有是怎样 解决的? 军粮运输不便,开筑灵渠 4、为防御匈奴进攻秦始皇又有何举措? 修建长城
辽东
全长一万多余里
临洮
辽 东
临洮
漓 水
灵
渠
湘 水
越
族
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C )
6.右图反映出的信息是
(
C)
A. ①② B. C. ①③ D. ②④ 7.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统一采取了一些措施。下列属于加强思想 统一的是 (B )
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 ② D. ②③
秦始皇
汉武帝 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检 察制度;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减免赋税、减少力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官学,推行儒学教育选拔人才
政治
经济
统一全国;建立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设 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 衡
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 儒”统一思想 思想
边疆
影响
北修长城,抵御匈奴; 北击匈奴,张骞通西域,设西域 南征越族,开灵渠; 都护府(汉宣帝) 设桂林、南海、象郡
经济上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楚贝币 韩赵魏布币
统一度量衡
秦度
秦量
齐刀币
秦衡
影响: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的交流。
思想文化上
统一文字
(马) (安)
隶 书 影响:
小 篆
(马) (安)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统一思想
影响:
焚书坑儒
利:有利于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 弊:钳制思想,催残了古老文化,是极为野蛮、 残暴而愚蠢的。
措施 政 治 上 影响 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 僚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导 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 致了君主专制。两者在我国封 设立郡和县。 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影响深 远。 统一货币。把秦朝的圆形 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的标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准货币。 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标 有利于政令的推行,有利于促 准文字,推行全国 进各族人民的交流。统一的文 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 的重要因素。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共29张PPT)

根据P54-55,概括西汉初年, 学习与 在政治上面临哪些问题?汉武帝 探究 是怎么解决的?
问题一: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问题一: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高祖封王
西周 分封制 秦朝 郡县制
分封
西汉 同姓王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 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 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自铸钱币, 自集军队。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 两位 古代帝王并称?
秦 始 皇
秦始皇
汉武帝
统一六国(政治上) 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思想上)
建立郡县制(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削弱封
统一车辆(经济上) 国势力(政治上)
统一货币(经济上) 强化监察制度(政治上)
统一度量衡(经济上) 派张骞出使西域(民族上)
陛下请听我说
罢 黜百家 ,独尊 儒术
董
仲 舒
儒家 法家
道施家行仁严政,刑以律德法治,国以法治国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 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们就会凭借自身的强大 而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推恩令的内容
颁布“推恩令”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 继承王主父偃 位外,可将封地再次 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 皇帝制定封号。
推 恩令的 实施
“推恩令” 妙在哪里?
学习与 探究
假如一个诸侯王 的封地如图,他 有5个儿子。根 据推恩令,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