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读后感1500字
格林童话教父读后感

格林童话教父读后感
故事里的那个教父,可不是咱们平常想象中那种一脸慈祥、只会讲大道理的教父。
他呀,是个有魔法的教父呢!这就很酷炫了,感觉就像拥有了一个超级英雄做靠山,只不过这个超级英雄有点神秘兮兮的。
故事里的主角找教父帮忙的时候,教父给出的那些奇特的条件和要求,真的是让人忍不住想笑又觉得有点害怕。
比如说,他要求主角不能用某种方式洗脸之类的,就好像是在玩一场超级严格又古怪的游戏。
这让我感觉这个教父有点像那种古灵精怪的老顽童,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行事规则。
而且啊,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呢。
主角因为没有遵守和教父之间的约定,结果就遭遇了各种倒霉事。
这就像是在告诉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得做到,哪怕对方是个有点奇怪的魔法教父。
这道理虽然简单,但是被包裹在这么一个奇幻的故事里,就特别容易让人记住。
还有啊,故事里那种神秘的魔法氛围描写得特别好。
我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好像也跟着主角走进了那个充满魔法和未知的世界。
一会儿担心主角会不会因为违反约定被教父变成一只青蛙,一会儿又好奇教父还会使出什么更神奇的魔法。
教父观看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人性的复杂《教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维托·科莱昂是一个智慧、果断、有远见的黑手党教父,他善于运用策略,巧妙地处理家族事务。
然而,在权力与欲望的驱使下,他也会为了家族的利益而背叛朋友,甚至杀害无辜。
这样的矛盾性格让我对人性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首先,人性是复杂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
正如维托·科莱昂一样,他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残忍的一面。
这使我认识到,人性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灰色地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其次,人性具有多样性。
在《教父》中,除了维托·科莱昂这个主要人物外,还有许多其他角色,如他的儿子迈克尔、女儿康妮、忠诚的助手汤姆·海根等。
这些角色各具特色,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
这使我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
二、家族的荣耀与耻辱《教父》中,家族的荣耀与耻辱贯穿始终。
维托·科莱昂为了家族的荣耀,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然而,在权力的争夺中,家族的荣耀也成为了牺牲品。
以下是我对家族荣耀与耻辱的感悟:1. 家族荣耀的重要性。
在《教父》中,家族荣耀是维托·科莱昂一生的追求。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族在美国黑手党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使我认识到,家族荣耀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家族的传承,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为家族的荣耀而努力。
2. 家族荣耀的代价。
在追求家族荣耀的过程中,维托·科莱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失去了朋友,甚至杀害了无辜的人。
这使我认识到,家族荣耀并非轻而易举可得,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理性看待家族荣耀,避免为了荣耀而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3. 家族的耻辱。
在《教父》中,家族的耻辱主要体现在迈克尔·科莱昂身上。
教父的读后感

教父的读后感《教父》是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黑帮家族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黑暗、复杂、血腥的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
读完《教父》,我深深被其所展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性的复杂性所震撼,同时也对作品中的一些深刻思考和启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小说中的黑帮家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对黑帮家族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权力、金钱、欲望和复仇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为了权力和金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
这种世界观让人感到震惊和恐惧,同时也让人对人性的复杂和黑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其次,小说中对人性的复杂和深刻的描绘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小说中,主人公维托·唐·柯里昂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人物形象。
他既是一个冷酷、无情的黑帮老大,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家庭观念和情感的父亲。
他在黑帮世界里无所不能,但在家庭生活中却是一个温和、体贴的丈夫和父亲。
这种对人性的复杂和深刻的描绘让人对人性和道德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最后,小说中对权力和金钱的探讨也让人深思。
在小说中,权力和金钱是黑帮家族的核心,也是导致许多悲剧的根源。
作者通过对权力和金钱的描绘,让人对这两种东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权力和金钱可以让人得到很多东西,但同时也会让人失去很多东西。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为了权力和金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
这种对权力和金钱的探讨让人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的来说,《教父》是一部充满黑暗、复杂、血腥的小说,但同时也是一部充满深刻思考和启示的作品。
通过对黑帮家族、人性和权力金钱的描绘,作者展现了一个充满黑暗和复杂的世界,同时也让人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读完《教父》,我深深被其所展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性的复杂性所震撼,同时也对作品中的一些深刻思考和启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值得人们深思和反思的作品。
读《教父》有感.doc

读《教父》有感教父这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家史,记录的是一个家庭不惜用枪、用斧、用绞刑具、用攻心战来实现自己对整个美国地下势力集团体系的独霸控制的详细过程。
下面是的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教父》有感”,供大家阅读!!篇一:读《教父》有感看完《教父》这本书已是半夜三点多,之所以用“看”而不是“读”,是因为这多少带有走马观花的意味,不够仔细不够专研。
喜欢《教父》这本书到不是因为它多么的有名气,而是喜欢它的现实性、实用性以及来源于生活的哲理性。
我对历史事件不太了解,何况还是国外历史。
不管它多么强有力的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多么丑恶的社会现象,我看中的是篇中描绘的关于考利昂老头子的社会技巧。
这是一个有趣的不谋而合,一个二战时期国外的地下黑组织老大的某些思想观点竟同中国的孔子所倡导的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会看到不一样的内容。
这本书我看到的或者说我着重看到的就是考利昂老头子的处事哲学。
有人说看完一本书就应该写出读后感,以免时间一长忘掉了。
我以为有道理,因此也以我浅陋的水平大概总结了一下,也算是看完《教父》此书的感慨。
第一,人物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考利昂老头子常说:“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
”桑儿是个异常凶狠的角色,有着易怒易暴的性格,凡事太过出头,勇多于谋,因此也没能坐上老大的位置就暴尸街头。
考利昂老头子、迈克尔、汤姆黑根,他们谨言慎行,有勇有谋。
所以他们最后都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以及更辉煌的地位,哪怕是地下黑组织。
第二,中庸之道。
老头子不是一个语言很多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看上去很普通。
可是正是这种普通,却隐藏了他的锋芒。
披上一层平庸的外套,是对敌人的迷惑。
一旦敌人产生了轻视的念头,那么他们离失败就不远了。
第三,未雨绸缪或者叫老谋深算。
老头子获取友谊的方式与众不同,他帮助任何有困难的人。
不是因为他慈善要拯救天下苍生,他是为自己铺好无数条在将来可能有用的路。
这就是他的精明狡猾之处。
经典作品《教父》读后感

经典作品《教父》读后感经典作品《教父》读后感《教父》这是一部反映美国地下帮会组织党内部争斗的美国通俗小说。
经典作品《教父》读后感【1】教父3看了一个小时左右,我决定收起我看这部电影的步伐,第一部3个小时,第二部三个半,虽然很多看起来蛮累的,但是我拒绝把第三部看完还是因为我不希望看到这个传奇的陨落,这个家族的迷失。
我知道,陨落是伟大的人一定会得到的结局,然而我仅想让他的灵魂不朽。
柯立昂给我极深的映像之一,就是在和敌人谈话和下属谈话时要没有表情,内心平和,那样的话别人无法从你脸上探索到你的思想,而桑尼很好的作出的负面的教材,冲脸的一个人。
说到桑尼就必须提到汤姆,一个很稳妥的军师,和桑尼完全不可能一起工作,第一部一开始就暴露了他的性格,咱们是文化人,不打架,所以麦克上台后第一次执政就是果断撤掉汤姆的军师之职而让其成为全职律师,我认为如果汤姆仍然担任军师,他肯定要先于这个帮会垮掉,因为麦克在心狠手辣方面更胜他的父亲。
和敌人没有表情的时候,在敌人的气场不强大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压倒性的优势(例如维多柯立昂和那个乱收钱的xx党,本来的一人两百,最后一人五十他也收的眉开眼笑,我也在想那个时候他下定了宰掉那个xx党的决心,所以看着眉开眼笑的xx党和看死人没什么区别),然而我们需要比我们更强大的敌人,用宠辱不惊的一张脸面对袭来的狂风暴雨。
在和属下沟通时,这会给以属下压力,当领导本应该沉如水,当赏当罚都应该保证留足够的悬念,他杀几个人都是这样的,例如麦克杀卡洛里,他安定住他说是让他去旅游,然后刚上车的他就被克里曼莎从后面勒死,其实他可以直接一枪,或许是太恨他了,他毕竟杀了他的亲哥哥,然而尽管如此他和卡洛里在维多柯立昂在世时仍是在一个房间工作。
我认为如老godfather维多柯立昂这么精明的人一定是知道了谁杀的他的大儿子,然而自枪击事件和他儿子被杀之后,他已渐然少了教父该有的杀气了,而且他疼惜他的女儿,他爱他的家人,所以他原谅了卡洛里,但是和巴西尼和解确实是审时度势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如果他当时选择和他们死磕,麦克将得不到一些生存空间。
《教父》读后感

《教父》读后感《〈教父〉读后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静下心来读完一本像《教父》这样的经典之作,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刚刚从一个充满权谋、家族与情感的世界中走出来。
《教父》这本书,就像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一点点在我眼前展开。
故事围绕着柯里昂家族展开,他们的世界充满了黑暗与光明、忠诚与背叛、爱与恨。
一开始,我只是被那扣人心弦的情节所吸引,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完全沉浸在了作者所构建的那个复杂而又真实的世界里。
书中的教父维托·柯里昂,他是家族的核心和灵魂。
他的智慧和谋略让人惊叹不已。
他总是能在看似绝境的情况下,巧妙地化解危机,为家族谋取利益。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他的手段有多么高明,而是他对家人和朋友的那份深情厚谊。
记得有一个情节,家族中的一个小人物,因为一时的冲动惹下了大祸,给家族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其他人都主张严惩这个不懂事的家伙,可教父却选择了原谅。
他说:“他是我们的一份子,他犯错是因为年轻和无知,我们不能抛弃自己的家人。
”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看到了教父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宽容。
他深知,家族的力量不仅仅来自于权力和财富,更来自于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关爱。
还有一个场景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教父的小儿子麦克,因为家族的事务身处险境。
教父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亲自出马去与敌人谈判。
他穿着那件黑色的西装,步伐坚定地走进了敌人的巢穴。
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服,但他的眼神却依然锐利而坚定。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为了保护家人所展现出的无畏勇气。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家族的荣誉而奋斗。
就像桑尼,他的脾气暴躁,容易冲动,但他对家人的爱是真挚的。
他为了保护妹妹,不惜与敌人拼命,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的死让我感到无比的惋惜,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个世界的残酷。
电影《教父》观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电影《教父》观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电影《教父》观后感电影《教父》观后感最近一口气把《教父》三部全部看完了,真是过瘾。
三部分别是在1972,1974,1990年拍的,每部都基本上接近三个小时。
虽然是过去四十多年的电影,经典仍然是经典,经典也就是久经不衰,不论外界的变化,电影中表现出的对物对人的观念对任何时候的任何人还是有启示,有感动,有触动。
我看了有以下的触动和启示。
1、教父一直会说,不要让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这是两个教父一直在做的,也是他们的生存必备的重要的技能。
怎么才能不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呢?这就需要有很高的情绪控制能力,控制自己行为举止,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不做一切能让自己信息外漏的行为。
维多的大儿子山尼就是个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的人,他很容易激动,最后也因为此而葬送了姓名(他的妹妹由于被老公家暴,打电话给山尼,山尼就立即怒火冲天的去报复自妹夫,在路上被设局遇害)。
2、教父,需要不带任何的情绪,冷静客观看待事情,分析来龙去脉,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维多教父在街上买水果被开枪住院后,山尼一边加强防护,一边在寻求硬报复。
而麦克当时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却冷静了分析了形式,找到了解决方案,并完美的实施了这个方案。
3、教父是生意人的思维,在家族矛盾中,能够主动的止损。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进入无休止的报复,才有能力统帅家族,成为家族长。
在山尼被害后,维多主动召开了家族会议,坦言不追究此事,言和,并寻找家族的平衡点。
这样才有可能尽可能的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利益。
4、教父不容许有人背叛,即使是亲人也不行。
背叛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死亡。
麦克的哥哥,以及姐夫都是背叛家族的,都被麦克杀了。
换句话来说,能够背叛亲人的人,给亲人造成一定的损失的人,那肯定是个祸害。
5、当退休后,受命新的掌门人,就应该退居二线,相信他,不干涉,只提供意见。
维多在老后,就把教父的位置交给了小儿子麦克。
因为新上任,就存在着利益权力的重新分配。
《教父》读后感_读后心得五篇范文

《教父》读后感_读后心得五篇范文教父读后感(一)就象女人的《傲慢与偏见》一样,《教父》是每个男人这辈子最应该读的书,假如你想成为一个男子汉的话。
这本书里有你--一个男人想知道的一切,怎样做领袖,怎样对待家人,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战斗和征服,怎样洞察人性。
还有怎样对待女人。
这真是一部男人的宝典,你可以随时向它请教某个问题的答案,永远不会令你失望。
我建议每个男人必备,很上算。
一个男人要经过多少风雨才算得上男子汉?在他上过战场,杀过人,和女人上床之后,就象罗马人那样为权力和情欲着迷。
地中海阳光照耀下的西西里彰显着人性中最壮烈和残酷的一面,在那样一个刚劲豪放的小岛上长大的人,势必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男人都早熟,更早的体验到人生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易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样的穷山恶水自然养育了那些酷烈的男人。
他们长着阿尔帕西诺的黑眼睛,深色的头发,橄榄色的肌肤,身上充满了成熟野性的魅力。
就象杜班嘉纳的时装。
这不是来自米兰的北方绅士,而是真正罗马人的后裔。
教父的每一句话都象是圣经中的箴言,他的老练沉稳机智狡诈,他那出其不意的报复,都显示出这是个地道的意大利人,精于人性和筹谋。
假如我是一个可以向他请求复仇的人,我也会用后半生的恐惧来换取刹那的复仇之乐。
这也是一个老派男人,他说一个男人不结婚就成不了男子汉,他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因为命运,还不如说是为了养家糊口。
在为家庭而战的过程中,他由一个可怜的移民变成了一个帝王。
为了钱包里的几十块钱杀了小混混,换了其它人就忍了,但是维托科里奥尼是不会屈从的,因为别人都低下了头,所以他这个唯一说不的就成了王,当然这需要冒险,而这恰恰不是每个男人都敢于做的。
这里面没有什么传奇,只有生存的勇气。
连他本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结果,这就是命运吧。
我喜欢帕西诺,他的黑眼睛能征服人。
所以我就更喜欢迈克,一个更具有男人魅力的黑手党。
他的命运似乎是不可以选择的,他注定要成为家族的领袖而不是和自己的美国女友去过平静的生活,在他的骨子里依然流淌着西西里人强烈的复仇意识和家族荣誉观念,在警察打了他的脸之后,那隐藏已久的复仇的血液终于沸腾了,达特茅斯终于不敌西西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父读后感1500字
这部影片在影史地位颇高,被誉为黑帮题材电影的里程碑。
人们常说这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电影,不同的人看完后都会有每个人独特的见解,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观看都会有不同的“哈姆雷特”。
在很早以前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并没有感受到它的伟大之处,当时因为知道它闻名遐迩而被吸引去观看,并没有看懂这部电影,甚至连一些不重要配角的名字都没有记清。
直到看完《教父》原著,更细致地了解了故事背景以及人物事件的动机后再回顾一遍此片,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些影片的精巧之处以及一些原本不能理解的情节存在的原因。
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的启示主要在社会的处事原则上,我认为老教父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重视友谊与能屈能伸。
书中有介绍,第一代教父能够起家正因为重视友情,影片为精简省略了这部分情节,而在开篇直接通过教父在办公室内与几个寻求帮助的朋友的对话与大女儿婚礼的经过,侧面体现了教父的友情观。
第一个求助的殡仪馆老板博纳塞拉对教父不敬重,从而引出教父一段独白,说明自己可以为对方提供帮助,前提是对方需要看重这份友情,给予应有的尊重;同时他做事有原则,不愿杀死殴打博纳塞拉女儿的
两个男子,而是让他们受到应有的同等痛苦。
第二个面包店老板展现了与前者相反的态度,于是教父便爽快地答应了其女婿的户籍问题。
教父不求朋友付出多少,只是经常向柯里昂家族赠送一些自己做的面包而已,但在关键时刻,女婿恩佐也自愿冒着危险与迈克尔一同守在医院门口,尽最大努力回报教父对自己的帮助。
维托·柯里昂对教子约翰尼提供长期的帮助,但丝毫没有明确图回报的功利心,只是出于作为教父的责任。
约翰尼也没有辜负教父,在后期成立的电影公司为正遭遇地位不稳的柯里昂家族提供了不菲的分成收入。
对于平时打点关系需要利用的人,教父并没有把他们当成工具看待,而是把可以提供帮助的政客名单都列在账簿上,每月定期提供财务帮助;邀请他们参加女儿的婚礼并提前通知他们不要开自己的车;对于暴利的贩毒生意也能想到如果加入会为他的政客朋友们带来风险,丧失他们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是教父的高自尊需求与做事同时照顾他人利益的体现,也是卢卡对教父绝对忠诚与尊重的原因。
维托·柯里昂的行事风格正体现了中国的古话“多个朋友多条路”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维托对于友情不抱功利性,而只求尊重上的对等,对于朋友的请求几乎有求必应,总提醒朋友“你欠我一个人情”却从不提过分要求,只希望对方在能力与道德范围内尽可能的有一些回报。
但其实不求回报,反而能得到最大的回报。
这使柯里昂家族有着遍布各界,上至议会下至平民百姓的广泛社交网,在处世中遇到任何问题都有相应的朋友可以提供帮助,把家族经营得颇具权势
与地位。
老教父有一个原则:在谈判中绝不动怒。
他永远心平气和地与对方讲道理,即使内心十分愤怒,或已经对对方恨之入骨。
这使得对方没有理由对他生气,有种’扮猪吃老虎“的意味。
汤姆·黑根就深得其教,在与制片人沃尔茨的谈判中时刻保持温和的态度,然后在发现对方实在无法讲道理时,直截了当地采取行动上的威胁。
这样的作风使前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谈判对象或敌人更有冲击力,与那些容易动怒但其实没有真材实料威胁性的对手产生对比,更能体现教父的地位尊崇,为人处事境界之高。
教父的能屈能伸还在于遇到极大的打击时,也能理性清醒地分析利弊,做出长远计划。
他主动做出让步以获得短期内的和平,而开始着手培养迈克尔为下一代教父,谋划长远的复仇。
其实在教父对于友情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于自尊有着极高需求的人,但在痛失儿子之后还能做出这种看似窝囊惹人轻视的主动寻求和解的行为,正因为他的眼光足够长远;格局够大;可以做到忍一时争千秋。
“复仇这盘菜,凉了最好吃。
“,他早已预想到迈克尔在未来会把所有仇恨了结。
第一代教父的人格和经历都是一个理想化的存在,不仅具有各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品格,连他人生经历的变动与挫折都安排得恰到好处。
他的这些处世原则早已被古人总结过,难在人们大多不能真的运用而只是知其表。
影片中对于教父处事事迹的描写像是在用例证把一个圣
人似的人物具象化,而不止在于前人空洞的总结成格言的大道理。
我认为对于《教父》这部电影不止是重复观看追求更深层次的解读,而重在于用已有的启发规范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