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美术鉴赏之名家名作赏析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八大山人、林风眠、梵高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八大山人、林风眠、梵高作品赏析

1、八大山人瓶花八大山人这幅水墨写意画,运笔用墨,构图留白都十分精妙。

画瓶用了各类分歧的线条,有粗细、深浅多样的方式。

墨光浮动,漫笔点在瓶上的墨点,恰好施展出陶瓶的质感。

让我们看到了陶瓷支离破碎,色泽对比。

透露出作者意难平,悲愤却又无处诉说,只能将一腔热忱投注于绘画中的凄凉心境。

一枝孤零零的花枝看似随意漫不经心却又端端正正的立于瓶中,与端正摆放画面中央的花瓶相映成趣。

画面构图、用墨简单自如,有如神来之笔。

从描写物体的形象中,充分流露出八大山人豁达崛强、磊落不羁的个性,和果敢立异的肉体。

结合八大山人所处时代背景与身世经历,可想而知这幅《瓶花》看似简单却蕴藏玄机,作者脑海中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倾泻到纸面上的却是一副收敛后的理智与看破。

2、林风眠静物林风眠的油画作品具有现代特色,其中,这幅作品色彩偏暗,给人一种悲凉、孤寂、空旷的感觉。

构图简单规矩,蓝色窗帘背景与暗黄色花朵相得益彰,凸显作者并不轻快的心情。

我从前很少了解到中国由这样优秀的油画作家,林风眠先生无疑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他具有创新开拓、中西合璧的精神。

但他又不同于西方浓墨重彩的油画创作方式,油墨仿佛是兑了水的,渲染渐变,营造一种悲凉的氛围。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够创作出这样优秀的绘画作品,林先生想必是自小接受良好教育的。

画面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笔墨放纵、韵味醇厚。

3、梵高夹竹桃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总是具有一股火辣辣的明快性。

画面奇诡艳丽,浓墨重彩,夹竹桃的叶子整齐中却又带着一股邪气错落,让人心里发毛。

桌面的色彩丰富,几笔蓝色浑然天成,更增加画面的奇诡艳丽。

可以看出梵高着重抒发自我感受,同时表达主观感情和情绪跌宕。

对于夹竹桃的质量感和体积感,蛋糕致力于用色彩进行相关塑造,并不着重于追求光影的游戏。

他的《向日葵》《星空》都是传世杰作,对后来人具有积极有意义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看到,梵高对油画创作中,背景并不追求平滑的颜料分布,而是错落有致的深浅叠加,更有趣味。

美术鉴赏---中国近代名画家介绍及其作品欣赏

美术鉴赏---中国近代名画家介绍及其作品欣赏

鲜霜中鞠 千寻竹斋 泰山残石楼 我 爱 宁 静 吴俊卿信印日 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 禅擘轩 利长寿
吴昌硕 《三千年结实》
这幅作品运用篆书笔法,疏阔纵 放,雄浑有力,显现出磅礴而茁 壮的气势。
吴昌硕的《梅石图》
梅花是吴昌硕笔下常见的 题材,他画梅常伴以巨石, 认为“石得梅而益奇,梅得 石而愈清”,把梅石结合比 作“知交”或“双清”。
• 愚公移山图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 家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 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徐悲鸿 《浴女图》
• 此幅作品属大师早 期创作中尺幅最大、 保存完好、最为精 彩的油画。
《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 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 面渗透出一种悲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中国名画家与作品欣赏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内 人物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内 人物

可 分
花鸟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内 人物

可 分
花鸟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按 表


内 容
人物
形 式


分 花鸟
分为Leabharlann 为工笔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按 表


内 容
人物
形 式
• 在中国现代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美术 作品和杰出的画家,其中有20世纪的一 百年中,是中国画史上发展最迅速,成

美术鉴赏中国人物画

美术鉴赏中国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 画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通过介绍 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美术作品,使同学们进一步 了解我国美术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说出我国古代人物部分著名画家的成 就及其绘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作品欣赏(五)
张萱简介:
张 萱,唐代杰出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 事迹不详。开元、天宝年间做过宫廷画家。擅长画仕女、宫 苑、游宴一类题材。张萱的有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与 《捣练图》由北宋人临摹而流传于世。
《捣练图》(绢本水墨设色,勾金,纵37厘米横147厘 米 )人物动作自然,细节刻划生动,勾线工线劲健,设色 富丽。在人物造型上,画中的妇女曲眉丰颊、丽多姿,脸庞 体形都显得肥胖。
这幅帛画以墨线勾描,线条有力,顿 挫曲折富于节奏的起伏变化,用黑白组合, 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趣味。从用笔用线 的描述、人物特征的描绘到图的构成都反 映出我国古代绘画对形、神独特的气质和 丰富内涵的表现。
作品欣赏(一)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画祖顾恺之
作品欣赏(二)
顾恺之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人。东晋最杰出的 人画家,他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 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介绍
从战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绘画也在不断 地完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 画体裁。大体来说,中国绘画在唐代以前,主要是帛画和壁画, 特别是壁画的形式,卷轴画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但 在唐代以前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唐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清时 期几乎成为卷轴画一统天下。原来盛极一时的壁画就日渐衰落。

名画作品赏析

名画作品赏析

名画作品赏析一、《蒙娜丽莎》——达·芬奇《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创作的一幅作品,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名画之一。

这幅画以油画技法绘制,描绘了一位神秘、微笑的女性形象。

整幅画色调柔和,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给人一种安静、宁静的感觉。

通过赏析《蒙娜丽莎》,我们可以看到达·芬奇精湛的绘画技巧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画中的蒙娜丽莎眼神深邃,微微带着笑意,给人以亲近、温暖的感觉。

她的头发、皮肤、衣物都被绘制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

二、《星夜》——梵高《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创作的一幅作品,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描绘了一幅星空下的城市风景,画面中充满了独特的扭曲和夸张的笔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赏析《星夜》,我们可以感受到梵高对色彩的独特运用。

画中的星空被绘制得五彩斑斓,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此外,画中的建筑物和树木都被梵高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三、《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创作的一幅壁画,描绘了基督和十二门徒共进晚餐的场景。

这幅画被认为是宗教艺术的杰作之一,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通过赏析《最后的晚餐》,我们可以感受到达·芬奇对构图和人物表现的精准把握。

画中的基督和门徒们被绘制得栩栩如生,他们的表情、姿态都表达出了各自的情感。

画面中的光影处理也非常精细,给人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

四、《荷花》——莫奈《荷花》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他在不同的光线和天气条件下绘制了许多关于荷花的画作。

这些画作以其细腻的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而闻名,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通过赏析《荷花》,我们可以感受到莫奈对色彩和光影的敏锐捕捉。

画中的荷花被绘制得栩栩如生,细致入微的笔触给人一种触摸到花瓣的感觉。

画面中的水面和天空都被莫奈以独特的色彩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

中国美术(作品分析)

中国美术(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题(答案要点)1.赏析徐悲鸿的《群马图》。

《群马图》作于1940年,当时徐悲鸿正旅居印度,他从报纸上得知中国军队在鄂北痛击日本侵略一者,情不自禁,乘兴挥毫,画下了这幅佳作。

画中骏马在春天的草地上或跃动或悠然食草或回首,画面布局开阔,后景层次分明而丰富,地域特色、季节时令清晰,远山近树层次有序,色彩丰富而不轻浮,笔痕历历而不凌乱,群马分布疏密得当又相互呼应,墨色酣畅奔放,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可以充分感受到骏马奔跃的美感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油然而生,实为旷世之杰作。

在图中左上侧,作者自题曰:“昔有狂人为诗云:一得从千虑,狂愚辄自夸,以为真不恶,古人莫之加借这幅《奔马图》,徐悲鸿抒发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明天满怀的希望。

2.分析崔白的《双喜图》。

《双喜图》是宋代崔白的代表作。

《双喜图》运用工谨与粗放相结合的笔法,用工笔双钩填彩描绘山鹊,用半工半写或完全写意的笔法描绘枯木、衰草和山坡,在肃杀秋风中飞鸣的山雀和被惊扰的野兔之间形成明显的呼应关系,饶有趣味。

崔白的花鸟画创作中兼工带写的独特技法,打破了“黄家富贵”对北宋宫廷花鸟画的垄断局面,给当时的画坛带来了清新之风。

3.分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盛唐人物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以盛唐宫廷贵族妇女生活为创作题材,描绘的是杨贵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场景。

该作品不依靠背景,仅以一组人物的配置、马的跑动及色彩的巧妙运用衬托出春天的气息。

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构图的前疏后紧,突出了主人公的地位,线条简劲而流动,赋色艳丽鲜明,人物体态丰满华贵。

画卷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唐代是人物画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绮罗人物”这一新的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简析梁楷《泼墨仙人图》的艺术特色。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

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中的仙人除面部、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之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迈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选择你感兴趣的中外美术史的经典作品进行作品赏析

选择你感兴趣的中外美术史的经典作品进行作品赏析

选择你感兴趣的中外美术史的经典作品进行作品赏析1. 《蒙娜丽莎》呀,那可是世界闻名的经典之作!你看她那神秘的微笑,是不是仿佛藏着无数的故事?就好像你身边有个朋友,总是带着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让你忍不住想要去探究。

哇,达芬奇真是太厉害了,能把人物画得如此生动!2. 《向日葵》大家都知道吧!那灿烂的黄色,那充满生命力的笔触,简直让人惊叹!这不就像是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心情超好的那种感觉吗?梵高用他的画笔把这种活力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3. 中国的《清明上河图》,那可是超级壮观啊!长长的画卷就像一部电影,把北宋的繁华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想想看,这跟我们现在看一部精彩的纪录片有啥区别呀!张择端真牛!4. 《大卫》雕塑,哇哦,那健美的身材,那坚定的眼神!简直就像一个超级英雄站在你面前,给你力量和勇气,难道不是吗?米开朗基罗太了不起了!5. 《韩熙载夜宴图》,嘿嘿,那里面的人物可真是活灵活现啊!就好像你在参加一个热闹的派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情绪。

顾闳中把那个场景画得太逼真啦!6. 《最后的晚餐》,那紧张的氛围,那每个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这不就跟我们在看一部悬疑剧一样刺激吗?达芬奇再次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

7. 中国的《步辇图》,哇,那可是记录了重要历史时刻的作品呢!看着它,就好像你穿越回了古代,亲眼目睹了那个场景,是不是很神奇?阎立本太牛了呀!8. 《星空》,那奇幻的色彩和旋转的线条,简直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就好像你在做一个超级美的梦,不想醒来,梵高真的太有想象力了!9. 《洛神赋图》,那优美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结合在一起,真的太吸引人了!这不就像你在读一本超级精彩的爱情小说吗?顾恺之真的好厉害!10. 《创世纪》,那宏大的场面,那震撼的视觉效果!就像一场超级震撼的演出在你眼前展开,米开朗基罗真不愧是艺术巨匠啊!。

绘画名家作品赏析

绘画名家作品赏析

绘画名家作品赏析
绘画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名家作品。

以下是对几位绘画名家作品的赏析。

1. 达芬奇《蒙娜丽莎》
这幅画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

画中的蒙娜丽莎是一个神秘的女性形象,她微笑着注视着观众。

达芬奇在画中运用了明暗对比和透视等技法,使得画面非常逼真,同时也增添了神秘感。

2. 雷诺阿《午后的休息》
法国印象派艺术家雷诺阿的《午后的休息》是一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画作。

画中的两个女性采取了非常放松的姿势,身体的曲线和颜色的运用都非常柔和。

这幅画传递了一种令人愉悦的感觉,同时也表现了印象派艺术家强烈的色彩感和光感。

3. 弗朗西斯·埃克斯《黄昏》
20世纪美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克斯的《黄昏》是一幅充满现代感和抽象感的画作。

画面中的色块非常鲜明,线条也非常简洁。

这幅画的主题是黄昏时分的城市景象,强调了城市的繁华和热闹,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4. 梵高《星空》
荷兰后印象派艺术家梵高的《星空》是一幅极具表现力的画作。

画中的星空充满了运动感和生命力,而且色彩非常强烈。

这幅画表现了梵高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宇宙的浪漫想象,也传达了他
对生命和存在的深邃思考。

以上几位绘画名家的作品都代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方式,每一幅画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深入欣赏和思考。

名画美术鉴赏300字

名画美术鉴赏300字

名画美术鉴赏300字
艺术家们以其灵巧的笔触,细腻的绘画技巧,传神的人物刻画,使得他们创作出有着传奇色彩的名画,被人们所钟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鉴赏一下几副传世经典名画。

首先要介绍的是法国印象派大师伦勃朗的马车上的贵妇,这幅画作描绘了一位贵妇坐在马车上,马车周围环绕着一片绿草,蓝天,伦勃朗以其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把大自然的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浓浓的贵妇之气,犹如一位尚书傲世的西洋贵族,可以说这幅画描绘出来的场景是极其具有视觉破坏力的。

印象派又一位大师加斯特崔仑尼斯(Gustave Caillebotte)的街角雨中的男子,这幅画描绘了一个男人站在雨中,看着前方的道路,道路上可以看到行人,马车,动物和树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繁华的都市风情,它的画风独特,细节非常细腻,构图精准,非常到位,这也是它和其他印象派作品的不同之处。

德国浪漫主义大师卡尔波普的死亡之舞,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穿着死亡面具的舞者,唱着悲伤的歌曲,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他描绘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在形象化的画面中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他的画风具有独特的浪漫主义特色,体现出他独特的艺术思想,被誉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此外,还有美国实验画派大师詹姆斯麦卡锡(James McNeill Whistler)的睡眠系列之夜,这幅画景画描绘了船只漂洋过海所发生的黄昏故事,无论是用笔还是技巧,麦卡锡都把艺术家的情感意境完
美地表现出来了,从船只上可以看到不同形状的人物,更加深入地表达出一种诗意的氛围,让人沉浸在一个美好的夜晚空间。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去鉴赏的几副传世经典名画,他们以其独特的画风,用笔技巧,特有的构图精准的表现能力,让人们流连忘返,体现出艺术家们的才华和创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鉴赏
观林风眠先生生平事迹及作品有感
林风眠先生1900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石匠艺术家庭,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

其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

并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9岁画中堂《松鹤图》被县里商人购去,首次卖画,名震乡里。

19岁,即开始留学于艺术与浪漫的国度--
法国的学习生涯,开始了其浪漫之旅。

1925年26岁的他与法籍蒂戎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阿丽丝·瓦当结婚。

同年冬天,在蔡元培先生推荐下,林风眠先生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兼教授,遂偕夫人阿丽丝返国。

其后,人生多转,北京、上海、杭州的城市到处都有其辗转的背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学校内迁,先至浙江诸暨、江西,后到湖南长沙。

迁徙时只带走国画作品,油画舍弃,被日军作雨布用。

这是林风眠作品第一次大批损毁。

1940年,41岁,目睹侵略者暴行的他,开始隐居重庆嘉陵江南岸弹子石破军火库中,潜心创作。

画出一批深刻揭露日军屠杀罪行的抗日宣传画,作品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展出。

1955年秋,太太阿丽丝与女儿蒂娜移居巴西,从此他开始了后半生的独居生活。

可怕的文化大革命到来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林风眠被逼无奈将自己毕生所画的国画一千余幅浸人浴盆捣成纸浆,从马桶冲掉,一部分油画用火炉烧掉。

作品第二次惨重损毁。

红卫兵共抄家十几次,时间最长的多达十几个小时,将大部分手稿及画稿掠去。

这不仅是个人心血的毁灭,更是中国艺术界的损失!
1967年68岁的他,开始接受所谓的“劳动改造”。

1968年8月政府以“日本特务”“特嫌”罪名被上海公安局拘捕,后转入上海南市第一看守所,开始长达四年半的狱中生涯。

1972年11月28日晚,这位“艺术的老人”终于获释。

拖着病躯,他继续在申城孤独探索,并且开始尝试以立体派手法作画。

1977年10月,在叶剑英元帅的关心下获准移居香港。

并于1978年,举办个人画展,《林风眠画集》出版。

1991年,这位92岁,这位历经艺术沧桑与社会波折的老人终于抵抗不住病痛的折磨,走上了天堂之路。

这一代的学生最爱的依旧莫过于他的《夜枭》和《秋艳》。

《夜枭》满是愤恨,
郁闷、孤独,看了即觉阴暗压抑,常给人那种孤独感,人生又有谁不曾孤单,此画,正契合我们心中的那份孤独;《秋艳》给你的不只是一个“秋”的感觉,把北方的那种秋的寂莫也给人带出来了,看完,不觉有丝凉意。

从1938年至1977年,整整40年的漫长光阴,林风眠始终作着寂寞的艺术探索。

这期间包括了重庆时期(1938-l945)、杭州时期(1945-1951)、上海时期(1951-1977)。

三个时期略有变化,但内在的精神追求是一贯的。

就题材而言,这一时期主要是风景、仕女、禽鸟、花卉、静物和舞台人物。

作品的色调明朗,情绪转为平和,对现实人世的实感演化为对自然和虚幻人物情境的描绘;水墨和彩墨成为主体形式,油画渐少甚至不见了。

激越的呐喊和沉重的悲哀转换为宁静的遐思和丰富多彩的抒写。

笔者在《论中国现代美术》一书中对他这时期的审美情调作过简单概括,说它们“有明快、艳丽、热烈、清淡、幽深、忧郁、寂寞、孤独、活泼和宁静”并在总体上“涌动着大自然的生命,编织着美和善的梦境”。

长达40年的探索也经历了变化,如画题渐次广泛,情感渐次深挚,形式语言渐次成熟完整等。

但基本的审美追求是一致的,那就是美与和谐、内在抒情性。

你看过他笔下的小鸟么?无论它们是独立枝头,还是疾飞而去;是在月下栖息,或是在晨曦里歌唱,都那么自如平和。

抚琴的仕女,灿烂的秋色,窗前的鲜花,泊留的渔舟,江畔的孤松,起舞的白鹭,也都奏着同样的音韵,没有冲突、倾轧、黑暗、丑恶和肮脏。

它们独自存在着,自足自立着;它们沉静而自信,把力量隐在内里;它们远离血与火、是非纷争和喧嚣的市俗纠葛。

它们从不张扬跋扈,狂怪奇异和歇斯底里,也不孤傲冷涩或顾影自怜。

这个和谐而美、绚丽而宁静的世界,不只是为了躲避什么,也是为了寄托什么和指向什么。

疲惫受伤的灵魂可以在这里歇息,情感的倾斜能够借此得以平衡;花卉禽鸟并不喻比抽象的人格伦理(像某些古典花鸟画那样),也不是市井铺面上炫耀媚美装点高雅的摆设。

无月份牌般的妖俗,也无文人土大夫式的古雅。

这是一个深刻感觉到人间痛苦与不平的艺术家在相对与现实隔离的、温馨自足的境遇里贡献的艺术美。

这美,诚如林风眠自己所想象的,“像人间一个最深情的淑女,当来人无论怀了何种悲哀的情绪时,她第一会使人得到他所愿得到的那种温情和安慰。


我想,这就是林先生吧,一生与孤寂为伴,也一生与孤寂为战,寂寞的艺术,伴随着他生命的始终。

《夜枭》
《秋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