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体篮球课第一课
大学公共篮球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公共篮球课程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术语。
2. 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传球、接球、投篮、防守等)。
3. 团队战术和配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了解程度。
2. 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二、基本规则和术语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如比赛时间、犯规、得分等。
2. 教师介绍篮球运动的基本术语,如进攻、防守、篮板球等。
三、基本技巧训练(40分钟)1. 传球:教师示范传球技巧,学生分组练习。
2. 接球:教师示范接球技巧,学生分组练习。
3. 投篮:教师示范投篮技巧,学生分组练习。
4. 防守:教师示范防守技巧,学生分组练习。
四、团队配合训练(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团队配合练习,如传球、接球、进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0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篮球基本规则和术语的知识。
2. 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技巧展示。
二、深入学习团队战术(20分钟)1. 教师讲解团队战术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 教师示范团队战术的运用,学生分组练习。
三、团队比赛(4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比赛,观察学生的表现。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四、总结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3.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教学资源:篮球场、篮球、教学课件等。
教学建议:1.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篮球运动技能和教学经验。
2. 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大学篮球公体课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术:投篮、传球、运球、抢断、篮板球。
2. 篮球基本战术:进攻、防守、联防、人盯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准备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2. 学生进行徒手操,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基本技术教学1. 投篮:讲解投篮的基本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2. 传球:讲解传球的基本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3. 运球:讲解运球的基本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三、基本战术教学1. 进攻:讲解进攻的基本原则、战术配合,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2. 防守:讲解防守的基本原则、战术配合,示范动作,学生跟练。
四、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投篮、传球、运球、抢断、篮板球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第二课时:一、准备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2. 学生进行徒手操,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基本技术巩固1. 学生进行投篮、传球、运球、抢断、篮板球的巩固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三、基本战术实践1. 学生进行进攻、防守、联防、人盯人的实战演练。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四、比赛1. 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
2. 教师总结比赛情况,表扬优秀学生,指出不足之处。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篮球技术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公体篮球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基本运球技巧,提高篮球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耐力、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1. 篮球基本运球技巧。
2. 运球时的身体协调性和稳定性。
教学难点:1. 运球时的节奏感和力度控制。
2. 防守时的运球技巧。
教学准备:1. 篮球场、篮球若干。
2. 教学视频、教学挂图。
3. 篮球运球训练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准备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运动,时间约5分钟。
2. 教师讲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示范标准运球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进行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重点讲解运球时的手指、手腕、手臂和身体的协调配合。
三、运球技巧训练1. 单手运球练习:学生选择一只手进行运球,要求运球稳定,不失控。
2. 双手交替运球练习:学生双手交替运球,提高运球节奏感和灵活性。
3. 变向运球练习:学生在运球过程中,进行方向改变,提高运球技巧。
四、分组对抗练习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运球对抗练习。
2. 教师观察学生的运球技巧和防守技巧,给予指导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技巧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提高运球技巧1. 教师讲解运球时的节奏感和力度控制,强调运球时手指、手腕、手臂和身体的协调配合。
2. 学生进行运球技巧提高训练,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三、防守运球技巧训练1. 教师讲解防守运球时的技巧,如脚步移动、身体姿势等。
2. 学生进行防守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实战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教师观察学生的运球技巧和防守技巧,给予指导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基本运球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运球技巧和防守技巧。
篮球第一次课

▲
徒手操要求:
(1)、教师喊口令声音洪亮,口哨响亮。
(2)、学生进行徒手操时积极认真,充分热身。
组织形式:学生成4列横队站立。2—3排间隔2步教师在中间。
×××××××
×××××××
▲
×××××××
×××××××
要求:
(1)、教师在讲述时应声音洪亮,让全部学生都能听到。解释动作时要进行初步的动作示范。
解决方法:将球控制在身体侧前方,推球前进。
教师将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分成2个小组,每个小组相对站在篮球场底线两侧。每组第一个学生持球向对面小组进行直线运球。将球交到对面本组处交给下一位,以此类推,最先完成的一组胜利,依次排出2、3、4名。
组织形式:学生成4列横队站立,教师在队伍前面,进行素质练习。
6、安全性教育。
二、准备活动:
1、慢跑一圈绕田径场慢跑一圈要求:注意力集中、遵守课堂次序
2、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加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体侧运动。
(5)、腹背运动。
(6)、弓步压腿。
(7)、侧压腿。
(8)、活动头颈。
(9)、活动手腕,踝关节。
三、教学部分:
1、了解篮球的基本常识:
教学
内容
1.讲解篮球的基础知识(起源、发展、羽毛球的基本规则)
2.学习篮球的直线运球动作
3.身体素质辅助练习
人数
场地
器材
篮球场
篮球x10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篮球运球的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技能目标:使大多数学生掌握运球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勇敢、果断以及勇于实践与合作的精神。
大学体育公共课篮球教案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技术和战术,提高篮球运动素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篮球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基本技术,提高运动能力。
3. 身心目标: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教学对象:大学体育公共课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篮球场教学器材:篮球若干、标志碟、秒表、录音机、篮球场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开始部分(5分钟)1. 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注意事项。
3. 学生进行慢跑热身,活动全身关节。
二、准备部分(15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基本规则和术语,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进行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三、基本部分(40分钟)1. 运球技术教学a. 教师示范运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2. 传球技术教学a. 教师示范双手胸前传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传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3. 投篮技术教学a. 教师示范投篮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投篮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四、结束部分(10分钟)1.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3. 学生进行课后总结,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开始部分(5分钟)1. 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注意事项。
3. 学生进行慢跑热身,活动全身关节。
二、准备部分(15分钟)1. 学生进行运球、传球、投篮技术复习。
2. 教师讲解防守基本技巧,示范防守动作。
三、基本部分(40分钟)1. 防守技术教学a. 教师示范防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防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大一篮球课教案第一节课

分
一、篮球基础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了解基本战术和篮球规则。增强集体主义精神,提高自身体质。
(二)教学时数分配:每次课占2个学时,共30个学时。
(三)大纲内容:
1、理论部分:
2、实践部分:(1)基本技术: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持球突破防守对手抢篮板球
(2)基本战术:基础配合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本
课
内
容
1、篮球理论教学
2、裁判法
本
课
任
务
1、了解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内容。
2、掌握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概况及裁判法。
课的
部分
时间
分配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宣布教学内容
四、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要求:快、静、齐
要求:声音洪亮
内容:1、篮球理论教学2、裁判法
(3)教学比赛
(4)技能培养
(四)考核
1、内容:原地投篮和行进间低手投篮
2、方法:(1)原地投篮:站在罚球线后进行投篮,共投10球,进4球为满分。
(2)行进间低手投篮:站在中线与边线的交会处进行行进间低手投篮。左右两侧各进行2次投篮,
共投4次,全进为满分。
3、考试成绩的比例:(1)达标测试占20%
(2)平时成绩占20%
2.新中国(1949—至今)篮球运动的发展。
(四)当今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三、裁判法
篮球选修第一周
(3)技术考试占50%
(4)理论考试占10%
二、篮球运动概述
(对抗性(3)技术战术的多样性和运用的复杂性(4)游戏性
篮球教案大学生体教专业

教案名称:篮球基本技巧训练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生体教专业教材:《大学体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包括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巧训练2. 团队合作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篮球基本技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本次课程。
二、基本技巧训练(20分钟)1. 传球:教师示范传球手法,学生跟随练习,强调传球的准确性和力度。
2. 接球:教师示范接球手法,学生跟随练习,强调接球的稳定性和判断力。
3. 运球:教师示范运球手法,学生跟随练习,强调运球的流畅性和控制力。
4. 投篮:教师示范投篮动作,学生跟随练习,强调投篮的姿势和力度。
三、团队合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三人制篮球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比赛中的错误动作,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2. 强调篮球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参与篮球活动。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基本技巧训练(20分钟)1. 重复第一节课的基本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
三、团队合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四人制篮球比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比赛中的错误动作,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2. 强调篮球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参与篮球活动。
教学评价:1. 学生篮球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大学生篮球讲解课程教案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篮球的起源、发展历程、场地设备等。
2.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篮球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内容:一、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1)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2)篮球场地设备介绍(3)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2.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篮球的起源、发展历程、场地设备等。
(3)展示篮球场地和设备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篮球场地的布局和设备要求。
(4)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基本动作的练习,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3.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2)示范法:教师进行篮球基本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跟随学习。
(3)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基本动作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课时1. 教学内容:(1)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讲解(2)篮球战术讲解(3)篮球比赛规则介绍2. 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讲解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3)讲解篮球战术,如快攻、防守反击、区域联防等。
(4)介绍篮球比赛规则,让学生了解比赛中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3.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和战术。
(2)示范法:教师进行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和战术的示范,让学生跟随学习。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篮球比赛案例,让学生了解篮球战术的应用。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学生对篮球战术和比赛规则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观看篮球比赛视频,了解篮球战术的应用。
3. 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时 30%
技术 30%
体侧 30%
理论 10%
体育课考核内容
投篮
90 度 定 位投篮
全场体前变向 过障碍运球
清点篮球和其他一些教学器材的数量是否正确,坏了 的器材及时报损。
生理和心理自我放松,避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深刻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泛化-分化-自动化 使自己尽早达到自动化程度,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02
体育课安全防范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主观安全隐患检查 ◎客观安全隐患排查
体育课安全防范
1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先天心脏病 吃药或其他原因不宜运动 生理和心理准备不充分
2
主观安全隐患检查: 佩戴质地坚硬的装饰品 (手表、发卡、耳环) 口袋中有无坚硬的东西 (笔、钥匙)
3
客观安全隐患排查: 场地器材 判断敌友 天气温度
03 体育课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评分标准
体育课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成绩 分值
A+
6
A 5.5
B+
5
B 4.5
C+
4
C 3.5
D+
3
D 2.5
标准 等级
完成动作情况
优秀
A+
动作正确熟练、连贯、协调、有力、速度快、 效果好
A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有力、速度快
B+
动作各主要环节较正确、较连贯、协调、速度 较快
良好
B
动作各主要环节较正确、但不够连贯、协调、 速度一般
及格
05
篮球运动介绍
◎篮球运动介绍 ◎篮球技战术 ◎篮球战术 ◎篮球比赛记录及裁判介绍
篮球
75-76cm
24.6cm
篮球架
1.05
45cm
1.8米
59cm
米 45cm
2.90米
3.05米
15
篮球场地
宽 米
长28米
6.75米
R=1.8米
5.8米
篮球技术
移动技术 传接球技术
投篮技术 运球技术 持球突破 防守技术 篮板球技术
C+
动作各主要环节基本正确、但不够连贯、速度 较慢
C
动作各主要环节基本正确、但协调连贯性差、 动作速度慢
不及
D+
动作各主要环节不正确、不协调、不连贯、动 作速度慢
格
D
动作各主要环节不正确、不协调、不连贯、有 明显错误
04
体育与健康
◎健康概述 ◎体育锻炼的作用
健康概述
健康
道德
身体
社会
心理
健康是:
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和道德上的 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 弱没有疾病和虚弱。
运球的熟练 程度
技评
运球
投篮考试方法和标准
6.75米
男生5.8米 女生4.8米
定点投篮 20分
命中个数
分
值
8
20
7
18
6
16
5
14
4
12
3
10
2
8
1
6
0
0
运球考试方法
终点
左手体前变向
右手体前变向
起点
右手体前变向
左手体前变向
运球考试标准
全场往返运球投篮 10分
达标 4分中次 分值来自241
2
0
0
技评 6分
体育——篮球运动
体育课堂要求与篮球运动概论
J
1 体育课要求 2 体育课的安全防范 3 体育课考核方法与标准 4 体育与健康 5 篮球运动介绍
01 体育课堂要求 ◎课前 ◎课中 ◎课后
课前准备
课前 要求
不过量饮食、喝水 1
2 着装运动服、运动鞋 3 自身安全排查、有问题及时请假
4 课前5分钟到上课场地,遇雨天,听 老师或体委通知
跑、急停、转身、滑步、跳。 传球、接球。
原地、行进间、跳起、扣篮、补篮。
原地高、低运球,行进间背后、转身、变向、胯下运球
同侧步和交叉步突破。 防守无球(纵球、横切、断球、摆脱、溜底线) 防守有球(投篮、突破、运球、传球、抢球、打球) 抢进攻篮板球和防守篮板球(双手、单手、点拨球)。
篮球战术
进攻: 传切、掩护 策应、突分 防守: 防守掩护、关门 夹击、补防
体育锻炼的作用
体质
心理
社会 适应
身体上: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
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 增强骨骼肌性能 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反应速度
心理上:情绪、意志品质和心理疾病
调节情绪、降低紧张不安 有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 让学生变得活泼、开朗
社会上:价值观、协作和角色意识
公平竞争、交流和切磋 团队协作和角色地位
比赛记录
记分员
计时员
裁判员
××
××
×
×
8
10
× p1 U2
6
p2
9
9
T1
8
谢谢大家!
2019.9.16
防守: 半场扩大 半场缩小 进攻: 2-1-2 2-2-1 1-2-2
战术基 础配合
人盯人防守 与
进攻人盯人 防守
快攻与 防守快
攻
区域联防 与
进攻区域 联防
快攻: 长传快攻、运球突破快攻 短传传运球结合 防守: 高命中率、堵一传、 堵接应、防快下队员
防守: 2-1-2 2-3 3-2 进攻: 1-3-1
5 两人一组借还器材,按学号以此类推
课中要求
精神抖擞、集合快、静、齐
请假条需辅导员签字 课中适当补充水分 身体不适及时报告 爱护体育设施与器材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禁止离开场地 禁止上课玩手机 禁止与同学打闹 禁止掉拉球框网 禁止故意伤害同学
课后要求
清理环境 及时归还器材
自我放松 巩固与提高
收好随身物品,带走上课时的残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