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选拔2015年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确认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确认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通知【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发文字号】昆政发[2017]68号【发布部门】昆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7.12.26【实施日期】2017.12.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确认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通知(昆政发〔2017〕6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根据《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培养考核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85号)的相关规定,昆明市面向社会开展了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以下简称“第十五批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申报选拔评审工作,同时开展了第十一批后备人选培养期满综合考核工作。
通过专家评审、市选拔培养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和公示,并经第十四届昆明市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同意,确认卫青等15人为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丁兴等10名带头人后备人选综合考核优秀直升为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马向丽等35人为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希望被确认的第十五批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昆明市人民政府2017年12月26日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名单一、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5人)(一)面向社会选拔产生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5人)(二)培养期满第十一批后备人选综合考核优秀直升为第十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
学术带头人及学术继承人选拔与培养管理办法

学术带头人及学术继承人选拔与培养管理办法为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快医院改革和发展,培养高素质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学科)带头人为龙头的业务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促进学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我院医疗、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一、选拔条件(一)基本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热爱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事业,规遵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
忠诚党的卫生、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卫生、教育工作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关心病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在群众中起榜样示作用。
3、服从领导,关心集体,爱院如家,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作风正派,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积极认真,绩效突出。
4、理论扎实,治学严谨,技术精湛,掌握本专业前沿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外学术动态,注重知识更新,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或熟练运用于临床。
5、身体健康,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工作任务,无迟到、早退、旷工现象。
6、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二)各类人才应当具备的条件1、带头人条件:(1)热爱卫生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学科规划能力,在工作中能提供良好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
(2)有系统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中医临床工作经验,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连续五年无差错事故发生,病人满意度达95%以上,无有效医疗投诉。
(3)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今年可晋升为副高职称的中级人员,在本专业有较深造诣,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的方法,疗效显著;对某几种病症的诊疗确有专长,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技术娴熟,被医院同行公认,有较高知名度,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医院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

医院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院、人才兴院和医院大力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通过选拔、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在重要学科和技术领域,逐步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队伍,从整体上带动全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医院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努力为全院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第三条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学术技术骨干选拔培养和日常管理应坚持下列原则:(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二)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三)重点扶持、优势互补的原则;(四)动态管理、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二章选拔条件第四条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的选拔范围主要在全院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
第五条选拔学术技术带头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医疗卫生事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学风严谨,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在本学科领域具有系统、深厚、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预见性,业务水平高,富有开拓创新能力,学术上有较突出的成就,有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一般应具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55岁以下,特别要注意选拔40岁以下的拔尖人才。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优先推荐:1. 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特殊津贴人选。
2.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
3. 省部级科技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
4. 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或相当于省部级科研课题的主要完成者。
5. 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较大社会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者出版过有一定影响的学术专著。
6.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过国家级专业技术管理规范或法律法规的制、修订1项以上或者参与起草省级专业技术管理规范或法规的制、修订2项以上。
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2O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抑制作用

山东医药2023 年第 63 卷第 35 期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 2O 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抑制作用孙蕊仙1,2,唐运萍1,2,杨礼莲1,2,伏蓉2,王婧羽1,2,隋世燕1,21 大理大学 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671000;2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 2O 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KGN 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KGN 细胞,分为空白组、H 2O 2组和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
各组均常规培养24 h ,空白组不予特殊处理,H 2O 2组加入250 µmol /L H 2O 2作用6 h ;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分别加入50、100、150 µg /mL 美洲大蠊小肽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250 µmol /L H 2O 2作用6 h 。
采用CCK -8法检测空白组、H 2O 2组和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分别预处理6、12、24 h 的细胞存活率,并比较各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均预处理12 h )细胞活性氧(ROS )、一氧化氮(NO )、丙二醛(MDA )表达。
结果 H 2O 2组细胞存活率低于空白组(P <0.05)。
预处理6 h 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存活率与H 2O 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预处理12、24 h 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H 2O 2组(P 均<0.05)。
与预处理6 h 比较,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预处理12、24 h 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P 均<0.05);预处理12、24 h 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与空白组比较,H 2O 2组细胞MDA 、NO 、ROS 表达均升高(P 均<0.05);与H 2O 2组比较,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MDA 、NO 、ROS 表达均降低(P 均<0.05),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根据《云南省科技厅机关处室职能调整方案》精神和省科技厅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了规范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的申报评审、日常管理和出站评价等工作,促进云南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推动我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本《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
一、培养及资助坚持人才培养与承担项目相结合;培养对象接受人才素质培养费资助,根据本人情况和所在单位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出国进修、学位教育、业务培训等适合方式进行培养;培养结束后经考核合格出站,由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每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二、申报条件(一)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申报条件1、在云南省行政辖区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科研、开发、管理等在岗人员。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含硕士)以上学历(贡献特别突出者例外)。
3、年龄在45周岁以下。
4、承担有在研的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或所申报的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已确定立项,并为主要承担者;或承担有正在实施的省级以上(含省级)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并为主要负责人。
5、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达到下列专项条件之一者,方可推荐参加评选:(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优秀社科论著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
(2)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类、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并为主要贡献人;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并为主要贡献人。
(3)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出版社,以第一作者出版过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学术专著。
(4)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科技论文累计影响因子5.0以上。
云岭学者申报条件

云岭学者申报条件申报云岭学者专项,须为云南省域内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含中央驻滇单位)全职工作1年以上的在职在岗人员;或申报之日前1年内,进入云南工作或已签订引进协议,承诺在协议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到岗工作的省外、国外人才(属于引进人才范畴)。
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除外。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立场坚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纪守法、品行高尚、爱国奋斗、群众公认。
2.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
3.具备从事研究所必需的研究团队和实验条件,坚持在科研生产一线工作。
二、核心条件。
除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奖励。
3.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主要技术负责人。
4.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席专家或负责人。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负责人。
6.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取得重大创新、作出突出贡献、同行公认,科研学术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三、条件放宽情形。
1.申报人为退役军人,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可适当放宽申报资格条件;符合条件的驻滇部队现役军人、消防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和云南警官学院任课教师,可申报本专项并获得项目经费支持,但不享受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和特殊生活补贴。
2.业绩贡献突出但不符合专项具体申报资格条件的特殊人才,所在单位推荐后,经省委组织部审核、报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可免予形式审查,直接进入专项评审。
3.入选前承诺或已在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申报人,申报年龄放宽2岁、职称条件降低1档,入选后在申报县连续、全职工作服务时限减少1年。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确认第十一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确认第十一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1.05•【字号】昆政发[2013]68号•【施行日期】2013.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确认第十一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通知(昆政发〔2013〕6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各直属机构:为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贯彻落实《昆明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培养一批学术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服务昆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根据《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培养考核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85号),经公开申报、评审选拔和对培养期满带头人后备人选综合考核,市人民政府决定,确认解智强等23人为第十一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吕翠华等35人为第十一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希望第十一批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扎实开展学术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在增强昆明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为推动昆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昆明市人民政府2013年11月5日第十一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名单(共58名)一、带头人(23名)1.解智强昆明市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管理办公室2.袁明龙云南民族大学3.张晶昆明理工大学4.郭关柱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5.太一梅昆明市植保植检站6.赵俊武嵩明县土壤肥料工作站7.李春光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8.周庆宏昆明市海口林场9.黄春球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10.晓玲昆明市中医医院11.史云波昆明市女子中学12.余雷明学院13.付义昆明市中医医院14.姜莉云昆明市中医医院15.王丽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43医院)16.殷浩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17.张升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18.徐济仓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19.周昕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梅为云石林绿汀甜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21.秦云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2.李皓瑜云南省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研究中心23.李海燕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二、后备人选(35名)1.吕翠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赵宝生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3.谢建斌云南大学4.武海军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5.董海刚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6.XXX晶云南大学7.王炜云南省计算机学会8.杨红飞云南安防科技有限公司9.司大军云南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10.谭向宇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11.于虹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12.丁兴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13.王玉英云南农业大学14.程志斌云南农业大学15.周旭红云南集创园艺科技有限公司16.史正军西南林业大学17.万贲云南承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8.贺永昆明市东川区林业技术推广站19.李婉琳昆明理工大学20.潘晓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21.卫青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22.吴毅晖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23.肖宇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24.王文举昆明市延安医院25.林林云南艺术学院26.刘六生云南师范大学27.李雪菲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28.唐映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9.闫永吉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0.袁玲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1.戴海龙昆明市延安医院32.邢西迁昆明市延安医院33.尹利民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34.王爱萍昆明市儿童医院35.安红梅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3.22•【字号】•【施行日期】2024.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各州、市教育体育局,有关高等学校,有关中小学、幼儿园:为深入落实《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激发教师队伍发展活力,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经研究,决定实施云南省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工作目标通过3年努力,构建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三类的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发展体系,按照“育名师、强体系、抓引领、促全员”的发展思路,建立遴选、培养、管理、使用和评价的骨干教师梯队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质量为本,选育并重。
把高质量作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坚持师德为先、德才兼备、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遴选原则,把好入口关,重视和做好骨干教师队伍选育管用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标准,突出实效。
坚持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标准,聚焦“学科、课堂、团队”三要素,以打造一门优课、解决一些问题、研究一个专题、形成一些特色、培养一批徒弟、带动学科发展为基本要求,促进骨干教师队伍作用发挥。
(三)分类培养,示范引领。
尊重教师成长规律,根据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分层分类培养。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队伍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师育师,形成教师发展常态化日常化、一级带一级、骨干带全员的教师发展新局面。
(四)因地制宜,梯次推进。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全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统筹地区城乡差异、学科学段差别,科学合理地确定城乡之间、学段学科之间各层级教师培养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理工大学人事处
昆理工大人事字…2015‟006号关于推荐选拔2015年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
人后备人才的通知
各有关部门:
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15年选拔省级创新团队和高层次科技人才有关事项的通知》(云科人发…2015‟3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条件
(一)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学校推荐人选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管理并至少有3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在编在岗教职工。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含硕士)以上学历(贡献特别突出者例外)。
3. 年龄在45周岁(含)以下。
4. 承担有在研的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或所申报的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已确定立项,并为主要承担者;或承担有正在实施的省级以上(含省级)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并为主要负责人。
(二)申报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还应取得以下成果(2010年以来)之一:
1.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主要贡献人(一等奖排名前五、二等奖排名前三、三等奖排名前二);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主要贡献人;
2.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5.0以上;以第一作者出版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专著;
3. 3项(含)以上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或动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主要完成者。
二、推荐名额
根据科技厅要求,2015年我校可推荐7名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各部门符合选拔条件的均可推荐。
同时各部门推荐的35岁以下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不占我校推荐名额。
三、推荐程序
各部门应严格按以下程序认真组织推荐:
(一)申请人填写《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和附件材料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一册交所在部门提出申请。
1.申报材料使用“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申报软件”(从省科技厅门户网站http://)专项工作—科技人才栏目下载)统一编制。
2.材料装订要求。
《申请表》与其他附件材料一并装订,《申请表》后的装订顺序为: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职称资格证、承担
在研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获得主要科研学术奖励证书、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论文检索报告及影响因子、重要专著封面及目录、论文专著被引用和学术技术评价证明、发明专利授权、标准制定、国内外学术组织及重要学术期刊任职情况、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信函或通知及学术会议报告、省部级荣誉证书(称号)或获奖证书、科技处出具的科研业绩单及其他重要成果等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二)对照推荐条件,各部门结合教学、科研及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进行推荐,在《申请表》“单位推荐意见”一栏中写出推荐意见并盖章。
各部门要明确申请人是否符合基本条件及达到哪几条任选条件,将推荐人选的《申请表》和附件材料报人事处师资科。
各部门对推荐人选《申请表》和附件材料(包括附件材料的相关原件)予以审核,在推荐人选提交的每一项附件材料上签署“已审核”意见并盖章。
(三)人事处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对各部门的推荐人选进行初审、报学校审定后,将学校推荐人选材料报省科技厅,参加省科技厅组织的选拔。
四、时间要求
请各部门于2015年3月13日前将推荐人选的《申请表》、附件材料一式一份(含电子版)报人事处师资科,材料不符合要求或逾期上报的学校将不予受理。
如有任何疑问,联系周老师,电话:65916662。
人事处
二○一五年三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