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的进展
孙桂芝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论治恶性肿瘤经验浅析

・
国医传承 ・
孙桂芝教授从“ 中西 医结 合 " 角 度 论 治 恶 性 肿 瘤 经 验浅 析
顾恪波 王逊 何 立丽 孙桂 芝
【 摘要 】 孙桂芝教授是 中国中医科学 院广安 门医院著名 中医及 中西 医结合 肿瘤学家 , 潜心研 习
和 临床实践 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 4 0余年 , 学术底蕴 丰厚 , 经验宏富 , 疗效卓著 , 深受广 大病 患及行 业同仁信赖与推崇。其 主张通 过“ 中西医结合” 识病理 、 明病机 , 从而 区分肿瘤 之“ 标本 缓急”; 通 过辨识肿瘤的“ 标本缓急 ” , 来制定相应的 中西医治则治法 ; 且 通过 中西 医结合 的处置 方法 , 切 实解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N o . 8 1 0 7 2 9 7 0 ) 作者单位 : 中国中医科学 院广安 门医院 , 北京 1 0 0 0 5 3 通讯作者 : 孙桂芝 , E m l a l : g k b o 7 4 @1 6 3 . c o n r
“ 气血” 是为本。因此 , 总的来说 , 治疗恶性肿瘤最 理想的境界是“ 去肿瘤而不伤患者” “ 拔癌毒而不伤
晚期 尚有 可 救 之 法— —早 期 中 国医 学 科 学 院 肿 瘤
、
主张 “ 中西 结合 ” , 分清“ 标本 缓 急 ”
孙 师指 出 , 关 于疾 病 “ 标本缓急 ” 的论 述 , 最 早
在《 黄帝 内经》 中即有记载 。如《 素问 ・ 至真要 大
论》 中日“ 病有盛衰 , 治有缓急” ; 《 素问 ・ 标本病传 论》 中则具体 阐述了“ 病发而有余 , 本 而标之 , 先治 其本 , 后治其标 ; 病发而不足 , 标而本之 , 先治其标 , 后 治其 本 ” 等 治疗 原则 。此 后 , 经 过 历 代 医 家 反 复 实践、 凝练 , 最 终 形 成 当前 对 于疾 病 “ 标本缓急” 众
恶性肿瘤化疗后神经毒性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崔 红 生 . 西 医 结 合 诊 治 IF的 思 路 和 方 法 [ ] 中 医 杂 志 , 中 P J.
20 4 1 0 2,3( 2):41 9 .
[ 0 赵 永胜 , 素 萍 . 1] 阴 益气 活 血 汤 治 疗 肺 间 质 纤 维 化 2 1例 [ ] 陕 西 J.
・
l 6・ 年 7月 第 2 5卷 第 7期
C GMC J M Jl 01 . l 5 7 uy2 0 Vo . 2
2
3
4
5
6
7
( 5):4・5. 1 1
刊 ,0 3 2 ( 0 :7 4 1 7 . 2 0 , 1 1 ) 1 7 .7 5
境, 同时 对 病人 的心 理 、 理 和生 活 质 量 都 可 能 产 生 损 害 。 特 别 是 铂 类 生
药 物 J 长春 碱 类 药 物 _. 、 杉 醇 类 药 物 等 。 中医 中 药 治 疗 对 于 、 2] 紫 J 降低 放 化 疗 毒性 反 应 方 面 已 经取 得 了相 当 疗效 , 到 了 广 泛 的认 同 。 得
关键词 : 恶性肿瘤; 神经毒性; 治疗进展
d i1 . 9 9 ji n 10 — 1 . 0 0 0 .4 o:0 3 6 /.s . 0 38 4 2 1 . 7 1 0 s 9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0 - —3 6 2 10 — 4 2 1 )0 1 1 - 9 7 0
宋 建平 . 痹 古今 论 [ ] 中 华 医史 杂 志 ,9 82 ( :1-1. 肺 J. 19 ,8 4)2 22 5 李 玉 盛 . 气 化 纤 汤 治 疗 IF4 例 [ ]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 , 益 P3 J.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3-22T14:43:40.42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作者:申显英[导读]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申显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摘要: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特异性差,故化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毒副作用,骨髓抑制是其主要不良反应。
在此综述近年来中西医在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骨髓抑制;防治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确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日渐明显。
化疗特异性差,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不良反应,但目前化疗的治疗地位仍无法撼动。
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患者常因此而治疗延期、中断或终止,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生存及生活。
现代医学针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包括使用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短期疗效尚可,但长期如此,却存在致骨髓造血功能枯竭等风险。
中医防治化疗后骨髓疗效疗效确切,近年来研究活跃,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1.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因病机1.1中医病因病机化疗及骨髓抑制是现代医学概念,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等,中医辨病当属“虚劳”、“血虚”等范畴。
化疗药物为大寒大毒之品,易损伤脾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傅华洲等认为脾虚是基本,肾虚是关键,药毒、情志等共同导致骨髓抑制[1];候天将等认为因于癌毒、药毒而致气阴两伤、阴血不足、脾肾受损是骨髓抑制的基本病因病机[2]。
综上可见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脏腑虚衰、气血不足、阴阳两虚。
1.2现代医学病因病理骨髓抑制分急性骨髓抑制及潜在骨髓损伤。
前者是由于化疗药物等进入人体后引起造血祖细胞迅速耗竭;后者为诱导造血干细胞衰老、凋亡及破坏骨髓基质[3]。
2.中西医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2.1中医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2.1.1单药单味药的研究日渐成熟,客观上证实了中医药的有效性。
肿瘤治疗发展中西医结合重点

浅析肿瘤治疗的发展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点【摘要】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经历了40多年的艰苦历程,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维护与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医药和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工作,从临床到基础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肿瘤治疗;发展研究由于环境污染加重、国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现代诊断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人数较上个世纪有大幅度的增多。
目前肿瘤的常规治疗仍然依靠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这三大常规手段。
大约70%以上的肿瘤病人都能够通过放射治疗手段得到较好的治疗。
1瘤治疗的发展及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肿瘤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降低肿瘤发生显得更为迫切,故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目前在临床中肿瘤的治疗以西医为主,但中医体系是在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
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亦是防治疾病的一门科学,对人类健康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我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从理论渊源、原则、临床研究及其现实意义中合理利用预防和改善肿瘤疾病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肿瘤放射治疗,有恶性肿瘤和有关非肿瘤疾病的各种方法,医务人员要熟悉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的基本知识,了解它们的应用可能性和局限性,以判断放疗在该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详细了解肿瘤学、放射生物学、辐射剂量学、放射物理学和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放射肿瘤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我国目前设备缺口仍旧很大,另外还需要外照射设备的配套设备如剂量检测和验证系统等。
从而变相地影响和制约着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2肿瘤治疗的重点是中西医研究结合以4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资料和记录作为数据和理论参考依据,再与我国现代肿瘤研究的思想、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相融合,笔者坚持中西医结合研究肿瘤的重点思想,其中包括:①借助大样本的研究,证明中医在肿瘤治疗的确切作用和疗效。
中医药防治肺癌的常用治法及应用进展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4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4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肿瘤转移是导致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
中晚期肺癌主张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中医药联合放化疗是常见治疗方式[2]。
在祖国医学中,肺癌归属于“肺积”“咳嗽”“胸痛”等病[3],提倡扶正祛邪并用,可增效解毒,提高疗效。
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中医药在肺癌防治中的常用治法及应用进展,以期为肺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1肺癌的病因病机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电离辐射、环境污染、基因突变、遗传、长期油烟刺激等。
与肿瘤细胞的无限复制、免疫逃避、血管新生、组织浸润转移等机制相关[4]。
祖国医学认为肺癌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正气虚损、阴阳失调、肺失宣降,痰凝气滞、瘀阻成块是肺癌的核心病机[5]。
2中医内治法在肺癌防治中的应用2.1辛凉甘润法王悬等[6]以王祥麒教授提出的“辛凉甘润法”治疗肺癌干咳,可有效减轻症状,控制肿瘤增长。
“辛凉甘润”乃麻杏石甘汤之别称,麻黄味“辛”、石膏性“凉”、甘草味“甘”、杏仁擅“润”。
叶天士《温病条辨》有言:“叶氏亦有燥气化火之论,其方用辛凉甘润;乃《素问》所谓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法也”[7]。
2.2补益元气法刘清泉[8]重视元气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元气亏虚是肺癌病机之本,重视中医元气研究是疾病谱的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由医疗向保健和预防转变的需要。
但补益元气法较少单独应用,多与化痰、散结、清热等祛邪法同用,以扶正祛邪。
2.3清热解毒法魏世鸿等[9]采用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唑来麟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骨转移,与纯西药组比较,西药+中药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和Karnofsky 功能状态(KPS )评分、骨髓抑制等均显著减轻。
周禄荣等[10]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晚期肠癌癌性疼痛,治疗组疼痛缓解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情进展迅速,在中晚期为多数,诊治难度大,手术切除后的综合治疗更为重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包括了多方面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1.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合理配方、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中医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恶心等症状,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食疗治疗:在饮食上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加强患者体力,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
可选用燕窝、花胶、鸽蛋、红枣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同时,应避免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消化系统康复。
3.化疗治疗:包括单药或多药联合化疗,能够抑制癌细胞增生、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4.放疗治疗:通过放射线治疗癌细胞,达到抑制癌细胞增生的效果。
5.免疫治疗:通过引导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达到控制瘤情的目的。
6.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治疗:目前常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西医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辅助治疗、中西医结合急救抢救等。
注意事项:1.饮食有节:患者应控制饮食,避免过量进食或过于饥饿,应以流动软食为主。
2.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家属和医生应该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尽可能的让患者心情愉悦。
3.合理用药:患者应定期按时吃药,避免随意更改药品,更应该避免超量用药。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可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肿瘤。
5.注意检查: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进行处理。
总之,晚期结肠癌的治疗过程是一个艰苦而长久的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也需要顾及患者的身心健康,陪伴其度过痛苦的疗程,让患者尽早康复。
胃癌用什么能缓解,治疗方法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胃的黏膜上,引起胃的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肺癌)中医治疗方略

恶性肿瘤(肺癌)中医治疗方略摘要:目前,肺癌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及优势,包括:1)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不同患者的状况进行个体化施治。
通过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调节病患机体功能,提高疗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2)中医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起到减毒增效,降低耐药发生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的作用;3)中医药对于一线治疗结束后或无法接受一线治疗方案的患者,可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延缓复发,稳定瘤灶,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保持较好的生存状态。
本文总结笔者进修肿瘤所得,分析肺癌用药特色、配伍要素,总结相关作用规律,为优化肺癌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普遍认为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二者并存,互为因果[1]。
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恶性肿瘤发病的基本“内环境”,或者说正气亏虚、内部失调(如气血紊乱、情志抑郁、气机不畅等)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内部条件,亦即通常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张海波,罗海英,李勇,周珂和白建平主任医师从医多年,勤求古训,博采中西现代肿瘤研究精华,并继承刘伟胜教授的治癌经验,在治疗癌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笔者于2019-2020年间有幸在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进修并跟随各位导师侍诊多时、聆听教诲,颇多心得,现将各位导师临症治癌处方特色简介如下。
一、既要扶正,又需祛邪,辨证施治恶性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疾病,由于各种内外病因相互作用,导致正气内虚,癌毒聚结,本虚标实的疾病。
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扶正为祛邪创造条件,祛邪可以更好的保护正气。
治疗上,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2]。
1. 扶正重益气,健脾,补肾。
2. 祛邪以理气,化瘀,化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以毒攻毒。
3. 辨证分清病位(脏腑)和病性(气血阴阳)二、具体用药[3](肺癌为例)扶正用药1. 辨证病位在肺,病性方面,临床常见气虚或气阴两虚。
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进展ppt课件

-
3
肿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 人体器官、组织的生长、更新、修复受到 人体自身的精密调控,保持着一种有序、 有度、有节的生长形式。
➢ 肿瘤是人体的正常细胞在有关因素的长期 作用下,生长不受机体的约束和控制,而 呈现无规律的迅速生长,最终破坏正常的 器官和组织,导致严重的后果。
-
16
➢ 1、现有几种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大致分为以下 6类:
➢ (1)手术:早期患者可手术根治,姑息性手术: 如卵巢癌、结肠癌即使转移也要手术。
➢ (2)化疗:分类:新辅助化疗、根治化疗、姑息 化疗、辅助化疗、联合放化疗。
➢ 化疗敏感肿瘤: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淋巴 瘤等。疗效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个体化:每个病人所具有的特点实现“个 别对待” 也是达到根治的重要环节。
➢ 标准化:国际最有名的是美国NCCN每年出 版两次的指南。
-
15
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吗?
➢ 癌症作为恶性疾病,有其固有的特点,易 复发和转移,造成治疗上的困难,但是随 着医学的发展,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已有 较多类型的肿瘤可以治愈,如绒癌,恶性 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早期乳腺癌、早期 肠癌等等,因此勿需谈“癌”色变,只要 做到及早治疗,正规治疗,还是有很大一 部分病人可以恢复健康。
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
海盐人民医院肿瘤科 刘海英
-
1
肿瘤的定义
➢ 生物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众多内因(包括 遗传、内分泌失调和营养不良、紧张等等 )和外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等因素)长期作用下发生质的改变,从而 具有过度增殖的能力而形成的。
-
2
➢ 1、绝大多数肿瘤是由机体细胞而来的,不 是外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 性肿瘤的新探索
5、临床与实验
20余年来,由于肿瘤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深 入研究,促进了肿瘤临床与实验紧密结合,实 验研究对阐明疗效机制、辨证客观化、治疗规 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临床指引奠定了基础。 有可靠的临床数据,经过实验研究完全符合, 取得较好的效果;应当说明的是可能动物实验 有抗癌作用,而临床无效,应当具体分析。
一、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 性肿瘤的新探索
1、辨证与辨病: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 能较全面认识疾病,自觉的、准确的、 公正的根据现有最好的证据来决定对每 一个肿瘤病人最适当的诊疗选择。
一、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
性肿瘤的新探索
2、扶正与祛邪:在肿瘤治疗中,离不开“扶 正”与“祛邪”两方面。“正气存内,邪不可 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了邪和正 的关系,正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祛邪时必 虚顾护正气。同时扶正也要考虑邪气的去处, 一般而言,中医药长于“扶正”,西医手术、 放化疗长于“祛邪”。二者结合扶正中加强抗 癌能力,从而改善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生存 率。鳖甲煎丸、大黄庶虫丸、化癥回生丹,即 为扶正祛邪的治疗样本。
有逆转肿瘤细胞MDR(多药耐药现象)的作用。 黄芪、黄芩、人参等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五加皮、当归、枸杞保护DNA;人参、丹参、 莪术、枸杞、三七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造血 干细胞增殖分化,改善造血功能;并均起到放 射保护剂的作用。
二、实验探索
(2)辨证论治规律的探索 辨证论治是临床试验的最高层次,辨证论治如何对肿瘤患者起作
用,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设想在同一种瘤患者身上,既有肿 瘤又有“证”大致有三种可能:即先因某些因素形成癌,由于癌 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形成“证”,由癌到证;或者,先由 于某些因素,形成“证”,以后再形成“癌”,简称由“证”到 “癌”;另一方面癌与“证”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癌与 “证”同时存在,必须有某种相应关系,治癌必须影响“证”, 治“证”必须影响癌。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即选择实验 动物或诱癌,或移植癌,在癌形成前后,观察其“证”进行辩证 论治,探索其机制,但这个设计不能对“证”定性。另一设计即 定向造成“证”的模型动物,然后诱癌或移植癌,再辩证论治。 观察疗效探索其机制。这可能比较接近临床的辨证论治实际情况。 如消化道肿瘤中最常见的证是“脾虚”用大黄、芒硝等形成脾虚 模型,然后荷瘤,用健脾法治疗,探索疗效机制。提示健脾药可 使癌细胞周期S期比例降低,且具免疫调节作用。
二、实验探索
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实验大致 有三个方面,一是单味中药抗癌实验; 二是中西医综合治疗中中药作用的研究; 三是对辩证论治规律的探索。中药抗复 发、转移和逆转多药耐药(MDR)的实 验研究正在成为肿瘤研究热点之一,以 下重点讨论后两方。
二、实验探索
(1)综合治疗中中药减毒增效的研究。 汉防已、补骨脂、莪术、当归、泽泻、人参等
一、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 性肿瘤的新探索
4、预防与治疗 80年代WHO提出“三分之一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
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中 医对疾病的防治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通过中西医的战略思想, 一反过去“癌症不可治”,“癌症等于死亡”的陈腐观念,形成了对恶 性肿瘤新的概念,即“癌症可治”,“癌症不等于死亡”。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预防是一重要的环节,临床和实验证 明,中药具有抗突变、抑制诱癌发生以及癌细胞生长等作用。在肿瘤的 防治中既要强调整体观念,又要重视有效控制和消灭癌细胞;既要扶正, 又要祛邪;既要审证,又要求因;有防有治,形成中医药及中西结合防 治肿瘤的新概念。有关舌象的研究,全国29个医疗科研单位制定了统一 观察指标,对16865例肿瘤患者舌象(包括舌质、舌体、舌苔、舌脉) 进行观察,并设立非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对照组,还应用甲皱微循环、血 液流变学、酸碱血气分析、微量元素、免疫功能等进行相关性实验研究, 说明肿瘤患者舌象变化有明显规律,对肿瘤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奠定了基 础。
一、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
性肿瘤的新探索
6、建立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
每一肿瘤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肿瘤患 者的全身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综合辨证分 析,进行临床系统评估,确定对每一个肿瘤患者选择 最选择适当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采取局部与整体 结合的原则,按诱导缓解→扶正治疗(中药或BRM— —生物反应调节剂)→巩固治疗→扶正治疗→的程序, 以期根治,或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这种 综合治疗方案,可随着医学的发展而相应地重新进行 临床系统评估、修正,以期最适宜于每一肿瘤患者。
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 防治恶性肿瘤的进展
一、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的新探索
二、实验探索 三、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机制的研究 四、前瞻
前言
40多年来我国运用中医药及中西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越来越被广 大学者和病家所接受,并已成为常用治疗方法,是恶性肿瘤综合 治疗中的有效手段之一,取得了较好进展。临床实践证明,中医 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主要有下列几方面:(1) 改善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2)对放、化疗起减毒增 效的效应;(3)提高外科治疗效果;(4)预防复发、转移,阻 断癌前病变。中医药与其它治癌手段综合应用,遵辨证论治,应 用现代科技,辨证与辨病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扶正与祛邪结 合,中西医相辅相成,尽力让癌症患者接受最适当的规范化治疗, 另在肿瘤舌象研究,抗癌的思路上亦有了新的进展。随着肿瘤分 子生物学发展,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机制有了新的进展。
一、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 性肿瘤的新探索
3、局部与整体
中医从辨证论治出发,对肿瘤患者进行整体调 治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即根据各个患者 总体情况,以中医药试图改善宿主体质,提高 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避免肿瘤 的复发、转移。同时又以中医或中西结合的方 法,强化局部治疗(手术、放疗、介入可作为 局部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试图对其进行根 治。这样既符合辩证逻辑,又有临床与实验对 照数据分析,推动了肿瘤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