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词趣味讲解--对牛弹琴,解释
《对牛弹琴》翻译及阅读答案

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选自汉·牟容《理惑论》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给。
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
③伏:趴着。
④故:从前。
⑤耳:耳朵听。
⑥鸣:鸣叫声,作名词。
⑦掉:摇摆。
⑧奋:竖直。
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为:给;②如故:像先前一样;③鸣:叫声;④奋:竖起。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译文: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文言文翻译对牛弹琴

世有言曰:“对牛弹琴。
”此言虽简,其意深矣。
夫牛者,愚钝之物,不识音律,不通文墨,故人谓弹琴于牛,徒劳无功。
然而,此语非独指牛,亦寓含深意,以喻人。
夫弹琴者,艺也,非独悦耳,更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然若弹于牛,牛不解其音,不识其意,此艺之无用也。
人之相处,亦如是也。
若以高深之道理,繁复之文章,向愚昧无知者言说,彼不解其义,不晓其理,此所谓“对牛弹琴”也。
古有孔子,圣人也,其学问渊博,道德高尚。
孔子曾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言意谓,学问道德中等以上之人,可以与其谈论高深之理;而道德中等以下之人,则不可与之论及高深之理。
此乃因人之才智、修养不同,故所论之事亦异。
对牛弹琴,即是以高深之理,向愚钝之牛言说,牛不解其意,如同向愚昧之人谈高深之理。
是以,人应知己之才智、修养,勿以己之长,强施于人。
若强行施之,则如同弹琴于牛,徒劳无功。
古之圣贤,深知此理。
孔子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不强求弟子皆通高深之理。
孟子曰:“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此言君子之教,当以喻导为主,不强求弟子,使其自悟。
今之人,往往不知此理。
或以己之长,强施于人,或以己之智,炫耀于人。
不知人各有志,才各有异,若强行施之,则如同对牛弹琴,徒增烦恼。
是以,人当自省,知己之才智、修养,勿以己之长,强施于人。
若遇愚钝之人,当以耐心引导,使其渐悟。
如此,方为真智慧,真学问。
夫对牛弹琴,虽为无用之功,然亦非全然无益。
牛虽不解琴音,然琴声悠扬,亦能使其心旷神怡。
人之相处,亦如是也。
若以诚心待人,虽遇愚钝之人,亦能使其心悦诚服。
总之,对牛弹琴,虽为无用之功,然亦寓含深意。
人当自省,知己之才智、修养,勿以己之长,强施于人。
若遇愚钝之人,当以耐心引导,使其渐悟。
如此,方为真智慧,真学问。
是以,吾辈当以此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牛弹琴生活中的例子-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对牛弹琴生活中的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对牛弹琴"是一个著名的成语,表示对于完全不懂的人或者不擅长某个领域的人,他们试图去发表专业见解或提出建议,却显得非常无知和荒谬。
本文旨在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什么是"对牛弹琴",以及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本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据说有一位叫做柳宗元的文学家,在他的庄园里,一天看到有人对一只牛弹琴。
他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那个人:"你对牛弹琴,牛能听懂吗?"那个人回答说:"不,我不认为牛能听懂,但是我认为我弹得很好听。
"柳宗元非常不满,他认为这就是"对牛弹琴"的表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场景。
比如,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热衷于评论时事政治,但他们对于这些领域的了解却非常有限。
他们可能从一些片段新闻或社交媒体上的观点去判断,却往往忽略了背后的复杂性和深层次的问题。
这就是"对牛弹琴",将自己的无知和草率的想法强加于他人。
此外,"对牛弹琴"也常见于工作场景中。
比如,某个员工没有经验或者知识,却大胆地提出一些荒谬的建议。
这不仅会干扰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可能给整个团队带来负面影响。
因为这样的人对于工作的本质和细节缺乏理解,他们的建议往往是不切实际的,不能为团队带来真正的价值。
总之,"对牛弹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涉及到人们在某个领域缺乏知识或经验,却自以为是地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
通过展示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并尝试避免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谦虚并且勇于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避免"对牛弹琴"的尴尬情况的发生。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进行说明。
《对牛弹琴》原文及翻译译文

《对牛弹琴》原文及翻译译文《《对牛弹琴》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对牛弹琴》原文及翻译译文《对牛弹琴》原文及翻译牟融《理惑论》寓言故事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注:①操,琴曲。
②蹀躞(dié__è),踮着小步。
译文:公明仪为牛弹奏曲名是《清角》的音乐,牛低头依旧吃草。
不是牛没听见,是不适合它的耳朵听。
转而发出牛虻的声音,孤单牛犊的鸣叫声,那就牛马上摇摆尾巴,竖起耳朵,踮着小步仔细地听。
2、《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桓宣武①命袁彦伯②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
时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③当佳。
”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桓宣武:指桓温。
②袁彦伯:袁宏。
任桓温的记室参军时随桓温北伐。
③足韵:补足一韵。
译文:桓温叫袁彦伯作一篇《北征赋》,赋写好以后,桓温和在座的贤士一起阅读,大家都赞叹写得好。
当时王珣也在座,说:“遗憾的是少了一句。
如果用‘写’字足韵,就会更好。
”袁彦伯立刻即席拿笔增加了一句:“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桓温对王珣说:“当今不能不因为这件事推重袁氏。
”《袁彦伯作《北征赋》》3、《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译文《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常见寓言故事:对牛弹琴

常见寓言故事:对牛弹琴导读: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对牛弹琴的故事【成语故事】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
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典故】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汉·牟融《理惑论》【释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
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讥讽别人【相近词】对牛鼓簧、白费口舌【反义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其它使用】◎我也知道这是对牛弹琴,他这样敷衍我欺骗我也不止一次了。
◎我想,这不是对牛弹琴吗?再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岂不是吹牛吗?我算老几?"我又轻轻地在她的头上拍了一下,把她抱起来,在她颊上亲了一个吻,然后把她推向门外。
庸人自扰的故事【成语故事】唐朝蒲州刺史陆象先对手下十分宽容,对于犯错的官员他都是批评教育,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在怂恿官吏犯错误。
一次一个官吏犯了错误,陆象先在批评他,秘书说要体罚,陆象先反对。
秘书退下去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出处】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新唐书·陆象先传》【解释】自扰:自找麻烦。
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自己找麻烦【近义词】杞人忧天、替古人担忧【反义词】聊以自慰【成语例句】◎如果解释不清,遇到疑心重的女人,也许这就是把柄,这就是证据,而且她会想得很多很远,到头来,"战火"自然会燃起来,有些事又想不通,这样"庸人自扰",到头来会引发过激行为,要么残忍地伤害丈夫,要么悲观地伤害自己。
◎可是喜喜姥爷对喜喜妈的哭诉却很不以为然,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无价之宝的故事【注音】wú jià zhī bǎo【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国一农民锄草时发现一块玉石,拿回家请邻居鉴定。
对牛弹琴-对牛弹琴的故事-对牛弹琴的寓意-对牛弹琴的意思

对牛弹琴-对牛弹琴的故事-对牛弹琴的寓意-对牛弹
琴的意思
【成语】对牛弹琴
【拼音】duì niú tán qín
【简拼】dntq
【近义词】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反义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
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成语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讥讽别人
【例子】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英文翻译】play one's guitar to an ox; waste one's effort 【谜语】牧童拉二胡
【成语故事】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
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
【成语正音】弹,不能读作“炸弹”的“dàn”。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初中《对牛弹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初中《对牛弹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
⑤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选自汉·牟容《理惑论》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给。
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
③伏:趴着。
④故:从前。
⑤耳:耳朵听。
⑥鸣:鸣叫声,作名词。
⑦掉:摇摆。
⑧奋:竖直。
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
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
小步走并听着。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为:给;②如故:像先前一样;③鸣:叫声;④奋:竖起。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译文: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相关推荐】
文言文《对牛弹琴》的寓意
《对牛弹琴》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文言文(对牛弹琴)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对牛弹琴文言文翻译拼音

牛闻琴声,非但不解其意,反加悲鸣。
士子不解,以为牛能听琴,乃益弹之。
牛益悲,而士子益悲,遂相顾而泣。
时有智者,见此情景,谓士子曰:“子之所以悲,非牛之悲也,乃子之愚也。
牛非人,岂能知琴音?子以琴声弹牛,犹对牛弹琴也。
”士子闻言,始悟己过,愧悔不已。
乃谢智者,曰:“吾闻之,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今日之事,吾虽愚,然得遇先生,可谓一得矣。
”智者笑而答曰:“子之得,非得也,乃失也。
子以琴弹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牛不知琴音,子不知牛心,是以悲也。
子若能以心换心,则不悲矣。
”士子受教,遂收琴,与智者同行。
途中,见一犬,逐一鸡,鸡惊飞,犬亦追逐。
士子欲以琴弹之,智者止之,曰:“犬逐鸡,非犬之欲,鸡惊飞,非鸡之罪。
子勿以琴弹之,徒增其乱耳。
”士子默然,心有所悟。
及至一村,见一农夫,耕于田中,汗流浃背。
士子欲以琴弹之,智者复止之,曰:“农夫耕田,辛勤劳作,子以琴弹之,非所以慰劳也。
”士子拜谢,曰:“先生教诲,受益匪浅。
吾知琴者,非乐器,乃通人心者也。
今得先生之教,吾当以琴弹人心,而非弹牛犬。
”智者笑曰:“善哉,子之悟也!然琴之妙,非止于弹人心,亦在于弹天籁。
子若能以琴弹天籁,则无物不可弹矣。
”士子心悦诚服,遂拜智者为师,习琴之道。
数年之间,琴艺大进,能以琴声感人至深。
每弹琴时,无论牛犬鸡犬,皆能为之所感,不复悲鸣。
译文拼音:Xī zhě, yǒu shì zǐ zhě, hǎo qín yīn, ér xìng pò yú dùn. Yī rì, xíng yúyě, jiàn yī niú, jiǎo tū chú shù, āi míng bù jǐ. Shì zǐ lián zhī, suí yǐ yǐ qín tán zhī, yù yǐ qín yīn wèi qí tòng.Niú wén qín shēng, fēi bù bù jiě qí yì, fǎn jiā bēi míng. Shì zǐ bù jiě, yǐ wéi niú néng tīng qín, nǎi yì tán qí zhī. Niú yì bēi, ér shì zǐ yìbēi, suí xiāng guàn ér kè.Shí yǒu zhì zhě, jiàn cǐ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牛弹琴
Talking over one’s Head
Playing the Lute to a Cow
Thowing Pearls before Swine
--(01没有普通名词的专有名词)Gong Sunyi was__(a1单数可数名词前表示一个,某一类中任何一个)ancient musician. He liked to play__(02球类,棋类)chess and__(the1乐器前)lute.He lived near__(the2有普通名词的专有名词)Yellow River. There were__(03泛指复数)large grasslands and__(03泛指复数)many cows.On__(04年份,月份,星期前)July 6th,707B.C.,it was__(05除带eve以外的节日前)Eve of Chinese Valentine’s Day. Gong Sunyi went out, sat to __(the3方位)east of__(a2第一次提到)cow and played__(the1乐器前)lute to him. He played GaoShanLiuShui pleasantly, but__(the4上文中提到的或说话双方已知的)cow still ate__(06抽象,物质,不可数)grass and paid no attention to__(the4)music.‘Oh my__(07前有指示,物主或者不定代词,名词的所有格)cow, maybe you like __(06)rock music.’Gong Sunyi thought.
总结:
不定冠词a,an(区别是看后面单词发音,而不是字母)通常放在可数名词单数前,表泛指。
1,单数可数名词前表示一个=One,或者某一类中的任何一个。
2,第一次提到
3,表示类别.A cow is a very strong animal.
Cow is a very strong animal.
The cow is a very strong animal.
4,固定词组have a look, have a try, a lot of, a great many
定冠词the(注意读音)可放在任何名词前。
表示特指。
1,乐器前
2,有普通名词的专有名词前
3,方位,方向前
4,上文中提到过的或者说话双方已知的。
Please open the door.
5,世界上宇宙上独一无二的事物。
The sun, the moon, the earth, the sky
6,序数词和最高级前三月是一年中的第三个月份。
March is the third month of the year.
I am the oldest in our class.
7,固定搭配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go to the cinema
零冠词
1,没有普通名词的专有名词前。
人名Lv Ping国家名China城市名QingDao地名Tong’an Street
2,球类,棋类
3,泛指复数
4,年份in 2012,季节in spring,月份on March,星期on Sunday,节日on Children’s Day 5,抽象,物质,不可数名词
6,前已经有指示,物主,不定代词和名词的所有格。
7,固定搭配have fun, go to school, have d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