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教案(全)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乐教案教学设计⼈⾳版四年级下册⾳乐教案第⼀课跳起来《新疆舞曲第⼆号》【教学内容】《新疆舞曲第⼆号》【教学⽬标】 1、感受这⾸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冬不拉;新疆的天⼭、天池、⼽壁、胡杨;那⾥⼿抓饭、烤全⽺、⽺⾁串、葡萄、哈密⽠等。
)⼆、作曲家简介。
有⼀位⾮常钟爱新疆民族⾳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调、模拟⼿⿎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部分:(1)教师⽤钢琴弹奏引⼦部分。
(2)这段⾳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3)观看⼀段简短的⼿⿎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部分(这⼀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乐段。
①这是⼀段新疆民歌主题,⼀起学⼀学、唱⼀唱。
②跟着录⾳再唱上⾯的曲调。
六、欣赏第⼆乐段。
①和第⼀乐段相⽐有什么联系?(平⾏乐句的变化重复,“学⽣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了琶⾳的⾳型,“学⽣可以运⽤他们⾃⼰的表达⽅式来回答”)。
参与体验:这段⾳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处加⼊了琶⾳的⾳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范⼀⼩段琶⾳的⾳型),其后再听录⾳,学⽣边听边快速动⼿指,模拟琶⾳的演奏。
②接下来,第⼆乐段⾳乐在发展时,运⽤了很多对⽐的⼿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的对⽐?(⼒度的对⽐、明亮与暗淡的⾊彩对⽐。
学⽣说的不全⾯时,教师给以补充)。
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度时,请紧握双⼿⽤⼒打节拍,当听到弱⼒度时,请伸出⾷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
在这⼀部分⾳乐的结尾处,听到⼿⿎声⼀起敲击。
七、欣赏第⼆部分(这⼀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乐段。
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优选)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表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四年级第八册音乐教案师弹琴师伴奏1.初听乐曲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2.再细听乐曲。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8.小结: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
1.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2.播放歌曲《拍手拍手》范唱。
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3.再听一次范唱。
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
)(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5.学唱第二部分:(1)听一听、唱一唱:(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声部曲调。
(4)这句有困难时,可以改为(5)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调。
8.设问: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1.认识重音记号“>”:回答问题聆听回答问题4.学唱第一部分:(1)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
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3)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
(2)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恢复速度。
)(把全班学生分为二个声部学唱。
学唱时开始可以放慢速度,当音准、节奏有把握时逐步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注意二声部和谐)。
7.填入歌调,有感情地演唱。
2.结合歌曲《拍手拍手》的实践,掌握重音记号。
(1)找出歌曲中的重标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得加强、加重。
我们大家手挽手,发扬文明新风。
四年级第八册音乐教案师弹琴师伴奏1.初听乐曲2.细听歌曲,讨论上述问题。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第1课手挽手拍手拍手教学目标: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儿童歌曲《拍手拍手》,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颂扬和倡导精神文明风尚为题材的歌曲。
要求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拍手拍手》。
引导学生以天真的语气歌唱家乡的歌曲,抒发少年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2、在表演《拍手拍手》实践中,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3、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得加强、加重。
2、结合歌曲《拍手拍手》的实践,掌握重音记号。
3、学会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方法:讲授法、听唱法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拍手拍手》1、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2、聆听歌曲《拍手拍手》范唱。
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
)3、再听一次范唱。
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
)4、学唱第一部分:二、(1)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
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3)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
5、学唱第二部分:(1)听一听、唱一唱:(2)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声部曲调。
(把全班学生分为二个声部学唱。
学唱时开始可以放慢速度,当音准、节奏有把握时逐步恢复速度。
)(4) 这句有困难时,以降低难度。
(5)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调。
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注意二声部和谐)。
6、填入歌调,有感情地演唱。
7、设问: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8、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册
第一课:音乐演奏与欣赏
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演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 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
- 音乐演奏:介绍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
- 音乐欣赏:选取经典音乐作品,带领学生欣赏并分析音乐元素
- 音乐表演:学生分组表演简单乐曲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乐器演奏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音乐演奏介绍:介绍不同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例如:弦
乐器、木管乐器等
3. 音乐欣赏:选取一段经典音乐作品,给学生播放并引导他们
欣赏和分析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4. 音乐表演:将学生分组,并指导他们选择简单乐曲进行表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发挥创造力
5. 结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热爱和参与音乐活
动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对音乐演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评价学生在音乐欣赏和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教学资源
- 音乐播放器
- 乐器模型或图片
- 经典音乐作品录音
备注:这是一份简单的教案示例,具体内容和教学资源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补。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教课方案【篇一: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课方案】第一课《跳起来》单元教课内容: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乡俗舞》倾听《小步舞曲》《那不勒斯舞曲》《新疆舞曲第二号》单元教课目的:1、感觉舞曲的基本风格,初步认识“舞曲”这一体裁,能跟着音乐用动作、节奏、舞蹈表现音乐,领会音乐的情绪微风格特点。
2、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怎样变化的,并依据主题的变化鉴别乐曲的构造。
3、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乡俗舞》,能随歌曲表边唱边跳领会舞曲的特点,二声部合唱坐到一致和睦。
4、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入耳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帮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表现出重音的成效。
5、认识西洋吹管乐小号,认识其表现作用,记着小号的音色。
教课要点:2、能随歌曲表边唱边跳领会舞曲的特点,二声部合唱坐到一致和睦。
3、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入耳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帮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表现出重音的成效。
教课难点: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入耳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帮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表现出重音的成效。
打破重、难点举措教师要以自己的感情、动作、腔调为表现歌曲的内容做好铺垫。
在、教课中采纳示范——解说——视唱——创编进行教课。
教课准备:多媒体教课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那不勒斯舞曲》教课内容:倾听《那不勒斯舞》《新疆舞曲第二号》教材剖析:小号独奏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乐。
乐曲为三部曲式构造。
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情的引子后,出现了小号用小快板速度独奏的开朗而轻盈的主题,这一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第二乐段:节奏型与第一乐段邻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教课重难点:对音乐中部分乐器音色的掌握。
教课目的:1、初步认识和认识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
2、本课以小号为要点。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合集5篇)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合集5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音版四班级下册音乐教案(合集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人音版四班级下册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粉刷匠》,能表现歌曲轻松、幽默的心情。
2、学习依据歌词内容自由编动作。
重点: 学唱歌曲,并能进行表演。
难点:能自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预备: 1、《小伴侣的书勤劳的人们》、磁带及录音机。
2、彩色小贴纸若干、幼儿自制纸帽子、小水桶若干。
一、活动过程:1、观赏《小伴侣的书勤劳的人们》"粉刷墙"的"画面提问:图上有谁?在干什么?2、请幼儿来学一学刷墙的动作。
3、观赏歌曲老师带来了一首《粉刷匠》的歌曲,请你们一起来听听。
(一)提问:歌曲里讲的是谁的故事?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觉轻松、幽默的心情)二、学唱歌曲,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1、学唱歌曲。
2、老师结合伴奏示唱,幼儿轻声跟唱。
3、提问:他的小鼻子变成什么样了?(感受歌曲的幽默,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示)幼儿跟音乐伴奏演唱若干遍。
三、嬉戏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子,表演歌曲一遍;表演其次遍时互换角色。
四、自由表演歌曲老师请幼儿戴上纸帽子,拿起纸刷子,提起小水桶,老师两手各拉两个幼儿成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
幼儿表演一遍后,老师拉着另外四位幼儿换一地方成另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
人音版四班级下册音乐教案2观赏:“落水天”“雨中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第六(田间)”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制造:创编旋律第一课“水花花、泥巴巴”教学目的1、用活泼、跳动地心情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英勇的小娃娃。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高、音色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课:《火车开了》2.第二课:《春晓》3.第三课:《茉莉花》4.第四课:《小毛驴》5.第五课:《两只小象》6.第六课:《猜调》7.第七课:《阿细跳月》8.第八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9.第九课:《春天在哪里》10.第十课:《保卫黄河》三、教学过程第一课:《火车开了》1.导入:以歌曲《火车开了》为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内容:a.学习歌曲《火车开了》,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b.分析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
3.活动设计:a.分组练习,让学生合作完成歌曲的演唱。
b.创作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生活中的物品模拟火车行驶的声音。
4.作业:a.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火车开了》,感受歌曲的魅力。
第二课:《春晓》1.导入:以诗歌《春晓》为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
2.教学内容:a.学习歌曲《春晓》,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b.分析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
3.活动设计:a.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表演诗歌中的角色。
b.创作环节,让学生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
4.作业:a.回家后,跟家长一起背诵《春晓》。
第三课:《茉莉花》1.导入:以歌曲《茉莉花》为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
2.教学内容:a.学习歌曲《茉莉花》,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b.分析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
3.活动设计:a.分组练习,让学生合作完成歌曲的演唱。
b.创作环节,让学生创作一首关于花的歌曲。
4.作业:a.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茉莉花》。
第四课:《小毛驴》1.导入:以歌曲《小毛驴》为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幽默。
2.教学内容:a.学习歌曲《小毛驴》,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课题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用具PPT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音乐节奏。
二、新课程教学:(一)欣赏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1.听听: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出示课件,简介: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在17世纪50年代在法国宫廷和贵族社会中很流行,小步舞风格典雅、庄严,速度中庸。
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是一首为孩子练琴所写的练习曲,结构简单,曲调优美动听,通俗易懂,所以常常被改编为各种器乐曲或轻音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奏,深受人们的喜爱。
方法:开火车前后拍手。
学生分组而坐,第一个人拍第一下手(即1强拍)另外两拍与下面的同学互拍,一直这样传下去。
(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1.导入歌曲: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真好听,接下来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就是根据这首小步舞曲的第一主题旋律填词而成的。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
3.学唱歌。
由于学生已经熟悉旋律,让他们自学歌曲,让他们互相听,互相评价。
指导学生唱好跳,唱“多么快乐的舞蹈”。
4.全班跟着老师一起唱。
5.创作歌词。
让学生分组讨论,重新填词演唱,鼓励他们用歌曲表演和打击乐器伴奏的形式来表达歌曲。
在理解和感受歌曲音乐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
6.评价。
评价每组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三、小结:音乐是具有可创造性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勇于创新。
板书设计让我们跳。
教学反思2课题演唱《土风舞》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