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章末复习课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章末复习课(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三章函数的应用章末复习课网络构建核心归纳1.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函数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解,函数f(x)的零点的个数与方程f(x)=0的解的个数相等,也可以说方程f(x)=0的解就是函数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函数f(x)的函数值等于0时自变量x的取值.因此方程的解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来解决.讨论方程的解所在的大致区间可以转化为讨论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讨论方程的解的个数可以转化为讨论函数的零点的个数.2.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1)该定理的条件是:①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②f(a)·f(b)<0,即f(a)和f(b)的符号相反.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该定理的结论是“至少存在一个零点”,仅仅能确定函数零点是存在的,但是不能确定函数零点的个数.3.函数应用(1)要解决函数应用问题,首先要增强应用函数的意识.一般来说,解决函数应用问题可分三步:第一步,理解题意,弄清关系;第二步,抓住关键,建立模型;第三步,数学解决、检验模型.其中第二步尤为关键.(2)在解题中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及策略,寻求解题途径.(3)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解析式是函数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借助于生活经验、函数知识等建立函数模型,以二次函数模型为主,一般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另一类是根据几何、物理概念建立函数模型.要点一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及应用1.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方程f (x )=0有实数根⇔函数y =f (x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2.确定函数零点的个数有两个基本方法:利用图象研究与x 轴的交点个数或转化成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进行判断.【例1】 (1)函数f (x )=⎩⎪⎨⎪⎧x 2-2,x ≤0,2x -6+ln x ,x >0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2)若函数f (x )=|2x-2|-b 有两个零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1)①当x ≤0时,由f (x )=0,即x 2-2=0,解得x =2或x =- 2.因为x ≤0,所以x =- 2.②法一 (函数单调性法)当x >0时,f (x )=2x -6+ln x .而f (1)=2×1-6+ln 1=-4<0,f (3)=2×3-6+ln 3=ln 3>0,所以f (1)·f (3)<0,又函数f (x )的图象是连续的,故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函数f (x )在(1,3)内至少有一个零点.而函数y =2x -6在(0,+∞)上单调递增,y =ln x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 (x )=2x -6+ln x 在(0,+∞)上单调递增.故函数f (x )=2x -6+ln x 在(0,+∞)内有且只有1个零点.综上,函数f (x )共有2个零点.法二 (数形结合法)当x >0时,由f (x )=0,得2x -6+ln x =0, 即ln x =6-2x .如图,分别作出函数y =ln x 和y =6-2x 的图象.显然,由图可知,两函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且在y 轴的右侧,故当x >0时,f (x )=0只有一个解.综上,函数f (x )共有2个零点.(2)由f(x)=0得|2x-2|=b,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2x-2|和y=b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若f(x)有两个零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0,2).答案(1)2 (2)(0,2)【训练1】已知关于x的方程a·4x+b·2x+c=0(a≠0),常数a,b同号,b,c异号,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此方程无实根B.此方程有两个互异的负实根C.此方程有两个异号实根D.此方程仅有一个实根解析由常数a,b同号,b,c异号,可得a,c异号,令2x=t,则方程变为at2+bt+c=0,t>0,由于此方程的判别式Δ=b2-4ac>0,故此方程有2个不等实数根,且两根之积为c<0,故关于t的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故关于x的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a答案 D要点二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或函数的零点)1.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1)构造函数,转化为求函数的零点.(2)明确精确度和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最好区间左右端点相差1).(3)利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4)归纳结论.2.使用二分法的注意事项(1)二分法的实质是通过“取中点”,不断缩小零点所在区间的范围,所以要选好计算的初始区间,保证所选区间既符合条件,又使区间长度尽量小.(2)计算时注意依据给定的精确度,及时检验计算所得的区间是否满足精确度的要求.(3)二分法在具体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二分法只能一次求得一个零点,其次f(x)在(a,b)内有不变号零点时,不能用二分法求得.【例2】设函数f(x)=x3+3x-5,其图象在(-∞,+∞)上是连续不断的.先求值:f(0)=________,f(1)=________,f(2)=________,f(3)=________.所以f(x)在区间________内存在一个零点x0,填下表,结论x0解f(0)=-5,f(1)=-1,f(2)=9,f(3)=31,所以初始区间为(1,2).因为所以x0≈1.125(不唯一).【训练2】若函数f(x)=x3+x2-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f(1)=-2,f(1.5)=0.625;f(1.25)=-0.984,f(1.375)=-0.260;f(1.438)=0.165.那么方程x3+x2-2x-2=0的一个近似根可以为(精确度为0.1)( )A.1.2B.1.35C.1.43D.1.5解析∵f(1.438)=0.165>0,f(1.375)=-0.260<0,∴函数f(x)在(1.375,1.438)内存在零点,又1.438-1.375<0.1,结合选项知1.43为方程f(x)=0的一个近似根.答案 C要点三函数的实际应用1.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确定变量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并用x,y分别表示.(2)建立函数模型,将变量y表示为x的函数,此时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3)求解函数模型,并还原为实际问题的解.2.建模的三个原则(1)简化原则:建立模型,要对原型进行一定的简化,抓主要因素、主变量,尽量建立较低阶、较简便的模型.(2)可推演原则:建立的模型一定要有意义,既能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又能计算和推理,且能推演出正确结果.(3)反映性原则:建立的模型必须真实地反映原型的特征和关系,即应与原型具有“相似性”,所得模型的解应具有说明现实问题的功能,能回到具体研究对象中去解决问题. 【例3】 某产品生产厂家根据以往的生产销售经验得到下面有关生产销售的统计规律:每生产产品x (百台),其总成本为G (x )(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2.8万元,并且每生产1百台的生产成本为1万元(总成本=固定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R (x )(万元)满足R (x )=⎩⎪⎨⎪⎧-0.4x 2+4.2x (0≤x ≤5),11(x >5). 假定该产品产销平衡(即生产的产品都能卖掉),根据上述统计规律,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利润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2)要使工厂有盈利,求产量x 的取值范围; (3)工厂生产多少台产品时,可使盈利最多? 解 (1)由题意得G (x )=2.8+x . ∴f (x )=R (x )-G (x )=⎩⎪⎨⎪⎧-0.4x 2+3.2x -2.8(0≤x ≤5),8.2-x (x >5). (2)①当0≤x ≤5时,由-0.4x 2+3.2x -2.8>0得x 2-8x +7<0,解得1<x <7,∴1<x ≤5. ②当x >5时,由8.2-x >0,得x <8.2, 所以5<x <8.2.综上,当1<x <8.2时,有y >0,即当产量x 大于100台,小于820台时,能使工厂有盈利. (3)当0≤x ≤5时,函数f (x )=-0.4(x -4)2+3.6, 当x =4时,f (x )有最大值为3.6; 当x >5时,∵函数f (x )单调递减, ∴f (x )<f (5)=3.2(万元).综上,当工厂生产4百台产品时,可使盈利最多,为3.6万元.【训练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 500元(即3 500元以下不必纳税,超过3 500元的部分为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纳的税款按下表分段累计计算:(1) (2)刘丽十二月份缴纳个人所得税款300元,那么她当月工资总额是多少?解 (1)依题意可得: ①当0<x ≤3 500时,y =0. ②当3 500<x ≤5 000时,y =(x -3 500)·3%=0.03x -105.③当5 000<x <8 000时,y =45+(x -5 000)·10%=0.1x -455.综上可得y =⎩⎪⎨⎪⎧0,0<x ≤3 500,0.03x -105,3 500<x ≤5 000,0.1x -455,5 000<x <8 000.(2)因为需交税300元, 故有5 000<x <8 000,所以300=0.1x -455,所以x =7 550. 答:刘丽十二月份工资总额为7 550元.基础过关1.函数f (x )=2x +ln 1x -1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A.(1,2)B.(2,3)C.(3,4)D.(1,2)与(2,3)解析 易知f (x )在(1,+∞)上单调递减,f (2)=1>0,f (3)=23+ln 12=23-ln 2<0,所以f (x )在(2,3)内只有一个零点.答案 B2.实数a ,b ,c 是图象连续不断的函数y =f (x )定义域中的三个数,且满足a <b <c ,f (a )·f (b )<0,f (c )·f (b )<0,则函数y =f (x )在区间(a ,c )上的零点个数为( )A.2B.奇数C.偶数D.至少是2解析 由零点存在性定理,f (a )f (b )<0,f (c )f (b )<0,则y =f (x )在区间(a ,b )上至少有一个零点,在(b ,c )上至少有一个零点,而f (b )≠0,所以y =f (x )在区间(a ,c )上的零点个数为至少2个.选D. 答案 D3.已知函数f (x )=⎩⎪⎨⎪⎧e x+a ,x ≤0,2x -1,x >0(a ∈R ),若函数f (x )在R 上有两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1)B.(-∞,0)C.(-1,0)D.[-1,0)解析 易知当x >0时,2x -1=0有一个根,所以需使函数y =e x+a (x ≤0)有一个零点,即方程e x +a =0(x ≤0)有一个根,即a =-e x .由x ≤0,得-e x∈[-1,0),故a ∈[-1,0). 答案 D4.用二分法求方程x 2=2的正实根的近似解(精确度0.001)时,如果选取初始区间是[1.4,1.5],则要达到精确度要求至少需要计算________次.解析 设至少需要计算n 次,则n 满足0.12n <0.001,即2n >100,由于27=128,故要达到精确度要求至少需要计算7次. 答案 75.方程|x 2-2x |=a 2+1(a >0)的解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 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x 2-2x |和y =a 2+1的图象,如图所示,易知a 2+1>1,由图知方程有2个解.答案 26.方程x 2-1x=0在(-∞,0)内是否存在实数解?并说明理由.解 不存在.理由如下:因为当x <0时,-1x >0,所以x 2-1x>0恒成立,故不存在x ∈(-∞,0),使x 2-1x=0.7.某地的出租车价格规定:起步价为a 元,可行3公里,3公里以上按每公里b 元计算,可再行7公里;超过10公里按每公里c 元计算(这里a ,b ,c 规定为正的常数,且c >b ),假设不考虑堵车和红绿灯等所引起的费用,也不考虑实际收取费用去掉不足一元的零头等实际情况,即每一次乘车的车费由行车里程唯一确定.(1)若取a =14,b =2.4,c =3.6,小明乘出租车从学校到家,共8公里,请问他应付出租车费多少元?(2)求车费y (元)与行车里程x (公里)之间的函数解析式y =f (x ).解 (1)由题意可知,起步价(3公里以内)是14元,则这8公里内的前3公里的收费是14元,超过3公里而10公里以内每公里按2.4元计价,则8-3=5(公里)的收费是5×2.4=12(元),总共收费14+12=26(元),故他应付出租车费26元.(2)3公里以内,即起步价是a 元,即0<x ≤3时,y =a (元);大于3公里而不超过10公里时,即3<x ≤10时,收费y =a +(x -3)b =bx +a -3b (元);大于10公里时,即x >10时,收费y =a +7×b +(x -10)c =cx +a +7b -10c (元).所以y =⎩⎪⎨⎪⎧a ,0<x ≤3,bx +a -3b ,3<x ≤10,cx +a +7b -10c ,x >10.能力提升8.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它的一个可能的解析式为( )A.y =2xB.y =4-4x +1C.y =log 3(x +1)D.y =3x解析 由于图象过点(1,2),可排除C ,D ;由图象与直线y =4无限接近,但到达不了,即y <4,而y =2x 可无限大,排除A ,选B.答案 B9.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且一个零点是2,则使得f (x )<0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2] B.(-∞,-2]∪(2,+∞) C.(2,+∞)D.(-2,2)解析 ∵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f (-2)=f (2)=0,作出函数f (x )的示意图,如图,则不等式f (x )<0的解为-2<x <2,故选D.答案 D10.已知函数f (x )=x 2+ax +a -1的两个零点一个大于2,一个小于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f (x )的两个零点一个大于2,一个小于2, ∴f (2)<0,∴22+2a +a -1<0,解得a <-1. 答案 (-∞,-1)11.在如图所示的锐角三角形空地中,欲建一个面积最大的内接矩形花园(阴影部分),则其边长x 为________m.解析 设内接矩形另一边长为y ,则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可得x 40=40-y40,解得y =40-x ,所以面积S =x (40-x )=-x 2+40x =-(x -20)2+400(0<x <40),当x =20时,S max =400. 答案 2012.某租赁公司拥有汽车100辆,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 000元时,可全部租出.当每辆车的月租金每增加50元时,未租出的车将会增加一辆,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150元,未租出的车辆每月需要维护费50元.(1)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3 600元时,能租出多少辆车?(2)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多少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益是多少? 解 (1)租金增加了600元,所以未租出的车有12辆,一共租出了88辆.(2)设每辆车的月租金为x 元(x ≥3 000),租赁公司的月收益为y 元,则y =x ⎝ ⎛⎭⎪⎫100-x -3 00050-x -3 00050×50-⎝⎛⎭⎪⎫100-x -3 00050×150=-x 250+162x -21 000=-150(x -4 050)2+307 050.当x =4 050时,y max =307 050.所以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4 050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为307 050元.13.(选做题)设a ∈R ,试讨论关于x 的方程lg(x -1)+lg(3-x )=lg(a -x )的实根的个数.解 原方程等价于⎩⎪⎨⎪⎧x -1>0,3-x >0,a -x >0,(x -1)(3-x )=a -x ,⇒⎩⎪⎨⎪⎧x -1>0,3-x >0,(x -1)(3-x )=a -x ,整理得-x 2+5x -3=a (1<x <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y =a , 及y =-x 2+5x -3,x ∈(1,3)的图象,如图所示.(1)当a >134或a ≤1时,两个函数的图象无交点,故原方程无实数根;(2)当a =134或1<a ≤3时,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故原方程有一个实数根;(3)当3<a <134时,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故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章末检测(三)(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下列四个函数图象,其中能用“二分法”求出函数零点的是( )解析由二分法的定义可知选A.答案 A2.已知函数f(x)在区间[a,b]上单调,且f(a)·f(b)<0,则函数f(x)的图象与x轴在区间[a,b]内( )A.至多有一个交点B.必有唯一个交点C.至少有一个交点D.没有交点解析∵f(a)·f(b)<0,∴f(a)与f(b)异号,即:f(a)>0,f(b)<0或者f(a)<0,f(b)>0,显然,在[a,b]内,必有一点c,使得f(c)=0.又f(x)在区间[a,b]上单调,所以,这样的点只有一个,故选B.答案 B3.若方程f(x)-2=0在(-∞,0)内有解,则y=f(x)的图象是( )解析A:与直线y=2的交点是(0,2),不符合题意,故不正确;B:与直线y=2无交点,不符合题意,故不正确;C:与直线y=2只在区间(0,+∞)上有交点,不符合题意,故不正确;D :与直线y =2在(-∞,0)上有交点,故正确.故选D. 答案 D4.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从同一地点出发,路程s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出发B.乙比甲跑的路程多C.甲、乙两人的速度相同D.甲比乙先到达终点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到达终点用时短,故选D. 答案 D5.据统计某地区1月、2月、3月的用工人数分别为0.2万,0.4万和0.76万,则该地区这三个月的用工人数y 万人关于月数x 的函数关系近似的是( ) A.y =0.2x B.y =110(x 2+2x )C.y =2x10D.y =0.2+log 16x解析 当x =1时,否定B ;当x =2时,否定D ;当x =3时,否定A ,故选C. 答案 C6.若函数f (x )=log 3x +x -3的一个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的参考数据如下:那么方程x -3+3A.2.1 B.2.2 C.2.3D.2.4解析 由参考数据可知f (2.25)·f (2.312 5)<0,且|2.312 5-2.25|=0.062 5<0.1,所以当精确度为0.1时,可以将2.3作为函数f (x )=log 3x +x -3零点的近似值,也即方程x -3+log 3x =0的根的近似值. 答案 C7.函数f (x )=(x -1)ln (-x )x -3的零点个数为( )C.3D.4解析 ∵函数f (x )=(x -1)ln (-x )x -3的零点个数,即为f (x )=0的根的个数,∴f (x )=(x -1)ln (-x )x -3=0,即(x -1)ln(-x )=0,∴x -1=0或ln(-x )=0,∴x =1或x =-1.∵⎩⎪⎨⎪⎧-x >0,x -3≠0,解得x <0,∴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x |x <0},∴x =-1,即方程f (x )=0只有一个根,∴函数f (x )=(x -1)ln (-x )x -3的零点个数为1.故选A.答案 A8.函数f (x )=3x+12x -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2,-1)B.(-1,0)C.(0,1)D.(1,2)解析 由已知可知,函数f (x )=3x+12x -2单调递增且连续,∵f (-2)=-269<0,f (-1)=-136<0,f (0)=-1<0,f (1)=32>0,∴f (0)·f (1)<0,由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函数f (x )=3x +12x -2的一个零点所在的区间是(0,1),故选C.答案 C9.已知0<a <1,则方程a |x |=|log a x |的实根个数为( ) A.2 B.3C.4D.与a 的值有关解析 设y 1=a |x |,y 2=|log a x |,分别作出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有两个交点,故方程a |x |=|log a x |有两个根.故选A.答案 A10.某商店计划投入资金20万元经销甲或乙两种商品,已知经销甲商品与乙商品所获得的利润分别为P (万元)和Q (万元),且它们与投入资金x (万元)的关系是:P =x 4,Q =a2x(a >0);若不管资金如何投放,经销这两种商品或其中的一种商品所获得的纯利润总不少于5万元,则a 的最小值应为( )C.± 5D.- 5解析 设投放x (0≤x ≤20)万元经销甲商品,则投放(20-x )万元经销乙商品,总利润y =P +Q =x 4+a 2·20-x ,令y ≥5,则x 4+a2·20-x ≥5,∴a 20-x ≥10-x 2,即a ≥1220-x 对0≤x ≤20恒成立,而f (x )=1220-x 的最大值为5,且x =20时,a 20-x ≥10-x2也成立,∴a min = 5.答案 A11.已知函数f (x )=|lg x |-⎝ ⎛⎭⎪⎫12x有两个零点x 1,x 2,则有( ) A.x 1x 2<0 B.x 1x 2=1 C.x 1x 2>1D.0<x 1x 2<1解析 f (x )=|lg x |-⎝ ⎛⎭⎪⎫12x有两个零点x 1,x 2,即y =|lg x |与y =2-x有两个交点,由题意x >0,分别画y =2-x 和y =|lg x |的图象,发现在(0,1)和(1,+∞)上分别有一个交点,不妨设x 1∈(0,1),x 2∈(1,+∞),那么在(0,1)上有2-x 1=-lg x 1,即-2-x 1=lg x 1.①在(1,+∞)上有2-x 2=lg x 2.②①②相加有2-x 2-2-x 1=lg x 1x 2,∵x 2>x 1,∴2-x 2<2-x 1, 即2-x 2-2-x 1<0,∴lg x 1x 2<0, ∴0<x 1x 2<1,故选D. 答案 D12.某学校制定奖励条例,对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工实行奖励,其中有一个奖励项目是针对学生高考成绩的高低对任课教师进行奖励的.奖励公式为f (n )=k (n )(n -10),n >10(其中n 是任课教师所在班级学生参加高考该任课教师所任学科的平均成绩与该科省平均分之差,f (n )的单位为元),而k (n )=⎩⎪⎨⎪⎧0,n ≤10,100,10<n ≤15,200,15<n ≤20,300,20<n ≤25,400,n >25.现有甲、乙两位数学任课教师,甲所教的学生高考数学平均分超出省平均分18分,而乙所教的学生高考数学平均分超出省平均分21分.则乙所得奖励比甲所得奖励多( )A.600元B.900元C.1 600元D.1 700元解析∵k(18)=200(元),∴f(18)=200×(18-10)=1 600(元).又∵k(21)=300(元),∴f(21)=300×(21-10)=3 300(元),∴f(21)-f(18)=3 300-1 600=1 700(元).故选D.答案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如果函数f(x)=x2+mx+m+3的一个零点为0,则另一个零点是________.解析函数f(x)=x2+mx+m+3的一个零点为0,则f(0)=0,∴m+3=0,∴m=-3,则f(x)=x2-3x,于是另一个零点是3.答案 314.若方程|x2-4x|-a=0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x2-4x|-a=0得a=|x2-4x|,作出函数y=|x2-4x|的图象,则由图象可知,要使方程|x2-4x|-a=0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根,则0<a<4,故答案为(0,4).答案(0,4)15.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10元一个销售,每天可卖出100个.若每个涨价1元,则日销售量减少10个.为获得最大利润,则此商品销售价应定为每个________元.解析设每个涨价x元,则实际销售价为(10+x)元,销售的个数为100-10x.则利润为y =(10+x)(100-10x)-8(100-10x)=-10(x-4)2+360(0≤x<10,x∈N).因此,当x=4,即售价定为每个14元时,利润最大.答案141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函数y=f(x),x∈R的图象与直线x=a可能有两个不同的交点;②函数y=log2x2与函数y=2log2x是相等函数;③对于指数函数y=2x与幂函数y=x2,总存在x0,当x>x0时,有2x>x2成立;④对于函数y=f(x),x∈[a,b],若有f(a)·f(b)<0,则f(x)在(a,b)内有零点.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 对于①,函数表示每个输入值对应唯一输出值的一种对应关系,根据定义进行判定即可判断①错;对于②,函数y =log 2x 2与函数y =2log 2x 的定义域不相同,故不是相等函数,故②错;对于③,当x 0取大于等于4的值都可使当x >x 0时,有2x >x 2成立,故③正确;对于④,函数y =f (x )的图象在区间[a ,b ]上不连续时,既使有f (a )·f (b )<0,f (x )在(a ,b )内也不一定有零点.故④错. 答案 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17.(10分)判断下列函数是否存在零点,如果存在,请求出. (1)f (x )=-8x 2+7x +1; (2)f (x )=x 2+x +2; (3)f (x )=x 3+1.解 (1)因为f (x )=-8x 2+7x +1=-(8x +1)(x -1), 令f (x )=0,可解得x =-18,或x =1,所以函数f (x )的零点为-18和1.(2)因为f (x )=x 2+x +2,令x 2+x +2=0,Δ=12-4×1×2=-7<0,所以方程x 2+x +2=0无实数解.所以f (x )=x 2+x +2不存在零点. (3)因为f (x )=x 3+1=(x +1)(x 2-x +1), 令(x +1)(x 2-x +1)=0,解得x =-1. 所以函数f (x )的零点为-1.18.(12分)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y =f (x )在(-∞,0]上递增,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为-12,求满足f (log 14x )≥0的x 的取值集合.解 ∵-12是函数的一个零点,∴f ⎝ ⎛⎭⎪⎫-12=0.∵y =f (x )是偶函数且在(-∞,0]上递增,∴当log 14x ≤0,即x ≥1时,log 14x ≥-12,解得x ≤2,即1≤x ≤2.由对称性可知,当log14x >0,即0<x <1时,log 14x ≤12,解得12≤x <1.综上所述,x 的取值范围是⎣⎢⎡⎦⎥⎤12,2.19.(12分)已知函数f (x )=x -1+12x 2-2,试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判断f (x )有几个零点,并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确定各零点所在的区间(各区间长度不超过1).解 令y 1=x -1,y 2=-12x 2+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0,2),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2,0),(2,0),y 1与y 2的图象有3个交点,从而函数f (x )有3个零点.由f (x )的解析式知x ≠0,f (x )的图象在(-∞,0)和(0,+∞)上分别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f (-3)=136>0,f (-2)=-12<0,f ⎝ ⎛⎭⎪⎫12=18>0,f (1)=-12<0,f (2)=12>0,即f (-3)·f (-2)<0,f ⎝ ⎛⎭⎪⎫12·f (1)<0,f (1)·f (2)<0,∴3个零点分别在区间(-3,-2),⎝ ⎛⎭⎪⎫12,1,(1,2)内.20.(12分)燕子每年秋天都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研究燕子的科学家发现,两岁燕子的飞行速度可以表示为函数v =5log 2Q10,单位是m/s ,其中Q 表示燕子的耗氧量.(1)求燕子静止时的耗氧量是多少个单位;(2)当一只燕子的耗氧量是80个单位时,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解 (1)由题知,当燕子静止时,它的速度v =0,代入题给公式可得:0=5log 2Q10,解得Q=10,即燕子静止时的耗氧量是10个单位.(2)将耗氧量Q =80代入题给公式得:v =5log 28010=5log 28=15(m/s),即当一只燕子的耗氧量是80个单位时,它的飞行速度为15 m/s.21.(12分)如图,直角梯形OABC 位于直线x =t (t ≥0)右侧的图象的面积为f (t ).(1)试求函数f (t )的解析式; (2)画出函数y =f (t )的图象. 解 (1)当0≤t ≤2时,f (t )=S 梯形OABC -S △ODE =(3+5)×22-12t ·t =8-12t 2,当2<t ≤5时,f (t )=S 矩形DEBC =DE ·DC =2(5-t )=10-2t , 所以f (t )=⎩⎪⎨⎪⎧8-12t 2,0≤t ≤2,10-2t ,2<t ≤5.(2)函数f (t )的图象如图所示.22.(12分)某服装厂生产一种服装,每件服装的成本为40元,出厂单价定为60元.该厂为鼓励销售商订购,决定当一次订购量超过100件时,每多订购一件,订购的全部服装的出厂单价就降低0.02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商一次订购量不会超过600件. (1)设一次订购x 件,服装的实际出厂单价为p 元,写出函数p =f (x )的表达式; (2)当销售商一次订购多少件服装时,该厂获得的利润最大?其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 (1)当0<x ≤100时,p =60; 当100<x ≤600时,p =60-(x -100)×0.02=62-0.02x .∴p =⎩⎪⎨⎪⎧60, 0<x ≤100,62-0.02x , 100<x ≤600.(2)设利润为y 元,则当0<x ≤100时,y =60x -40x =20x ; 当100<x ≤600时,y =(62-0.02x )x -40x =22x -0.02x 2.∴y =⎩⎪⎨⎪⎧20x , 0<x ≤100,22x -0.02x 2, 100<x ≤600. 当0<x ≤100时,y =20x 是单调增函数,当x =100时,y 最大,此时y =20×100=2 000;当100<x ≤600时,y =22x -0.02x 2=-0.02(x -550)2+6 050,∴当x =550时,y 最大,此时y =6 050. 显然6 050>2 000.∴当一次订购550件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6 050元.模块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全集U ={0,1,2,3,4},集合A ={1,2,3},B ={2,4},则(∁U A )∪B 为( ) A.{1,2,4} B.{2,3,4} C.{0,2,4}D.{0,2,3,4}解析 ∵全集U ={0,1,2,3,4},集合A ={1,2,3},∴∁U A ={0,4},又B ={2,4},则(∁U A )∪B ={0,2,4}.故选C. 答案 C2.可作为函数y =f (x )的图象的是( )解析 由函数的定义可知:每当给出x 的一个值,则f (x )有唯一确定的实数值与之对应,只有D 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3.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函数是( )①图象过点(0,1);②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③是偶函数 A.f (x )=-(x +1)2+2B.f (x )=3|x |C.f (x )=⎝ ⎛⎭⎪⎫12|x |D.f (x )=x -2解析 A.若f (x )=-(x +1)2+2,则函数图象关于x =-1对称,不是偶函数,不满足条件③.B.若f (x )=3|x |,则f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不满足条件②.C.若f (x )=⎝ ⎛⎭⎪⎫12|x |,则三个条件都满足.D.若f (x )=x -2,则f (0)无意义,不满足条件①.故选C. 答案 C4.设f (x )=⎩⎪⎨⎪⎧2e x -1,x <2,log 3(2x-1),x ≥2,则f (f (2))等于( ) A.0 B.1 C.2D.3 解析 f (2)=log 3(22-1)=1,f (1)=2e1-1=2,即f (f (2))=2. 答案 C5.函数f (x )=2x -1+log 2x 的零点所在区间是( )A ⎝ ⎛⎭⎪⎫18,14 B.⎝ ⎛⎭⎪⎫14,12 C.⎝ ⎛⎭⎪⎫12,1 D.(1,2)解析 ∵函数f (x )=2x -1+log 2x ,∴f ⎝ ⎛⎭⎪⎫12=-1,f (1)=1,∴f ⎝ ⎛⎭⎪⎫12·f (1)<0,故连续函数f (x )的零点所在区间是⎝ ⎛⎭⎪⎫12,1,故选C.答案 C6.幂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点⎝ ⎛⎭⎪⎫-2,-18,则满足f (x )=27的x 的值是( ) A.13 B.-13C.3D.-3解析 设幂函数为y =x α,因为图象过点⎝ ⎛⎭⎪⎫-2,-18,所以有-18=(-2)α,解得:α=-3,所以幂函数解析式为y =x -3,由f (x )=27,得:x -3=27,所以x =13.答案 A7.函数f (x )=2-x +ln(3x +2)+12x-1的定义域为( ) A.⎝ ⎛⎭⎪⎫-23,0∪(0,2] B.⎝ ⎛⎦⎥⎤23,2 C.⎝ ⎛⎭⎪⎫-23,1∪(1,2] D.⎝ ⎛⎦⎥⎤-23,2 解析 由⎩⎪⎨⎪⎧2-x ≥0,3x +2>0,2x -1≠0,解得-23<x ≤2且x ≠0,故f (x )的定义域为⎝ ⎛⎭⎪⎫-23,0∪(0,2].答案 A8.设a =0.50.5,b =0.30.5,c =log 0.30.2,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c <a <b B.b <a <c C.c <b <aD.a <b <c解析 因为y =x 0.5在(0,+∞)上是增函数,且0.5>0.3,所以0.50.5>0.30.5,即a >b ,c =log 0.30.2>log 0.30.3=1,而1=0.50>0.50.5,所以b <a <c .故选B.答案 B9.若函数f (x )=(k -1)a x-a -x(a >0,且a ≠1)在R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则g (x )=log a (x +k )的图象是( )解析 由f (x )=(k -1)a x-a -x(a >0,且a ≠1)在R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所以k =2,0<a <1,再由对数的图象可知A 正确. 答案 A10.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f (x ),f (x -2)=f (x +2)且x ∈(-1,0)时,f (x )=2x+15,则f (log 220)等于( )A.1B.45C.-1D.-45解析 由f (x -2)=f (x +2)⇒f (x )=f (x +4), 因为4<log 220<5,所以0<log 220-4<1,-1<4-log 220<0, 所以f (log 220)=f (log 220-4)=f (4-log 220) =f ⎝ ⎛⎭⎪⎫log 245=2log 245+15=1.故选A. 答案 A11.若f (x )是奇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又f (-3)=0,则(x -1)f (x )<0的解集是( )A.(-3,0)∪(1,+∞)B.(-3,0)∪(0,3)C.(-∞,-3)∪(3,+∞)D.(-3,0)∪(1,3)解析 ∵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在(0,+∞)内是增函数,∴在(-∞,0)内f (x )也是增函数,又∵f (-3)=0,∴f (3)=0,∴当x ∈(-∞,-3)∪(0,3)时,f (x )<0;当x ∈(-3,0)∪(3,+∞)时,f (x )>0;∵(x -1)·f (x )<0,∴⎩⎪⎨⎪⎧x -1<0,f (x )>0或⎩⎪⎨⎪⎧x -1>0,f (x )<0,可解得-3<x <0或1<x <3,∴不等式的解集是(-3,0)∪(1,3),故选D. 答案 D12.已知当x ∈[0,1]时,函数y =(mx -1)2的图象与y =x +m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正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0,1]∪[23,+∞) B.(0,1]∪[3,+∞) C.(0,2]∪[23,+∞)D.(0,2]∪[3,+∞)解析 y =(mx -1)2=m 2⎝ ⎛⎭⎪⎫x -1m 2,相当于y =x 2向右平移1m 个单位,再将函数值放大m 2倍得到的;y =x +m 相当于y =x 向上平移m 个单位.①若0<m ≤1,两函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可知两函数图象在x ∈[0,1]上有且只有1个交点,恒成立;②若m >1,两函数的大致图象如图2所示,为使两函数在x ∈[0,1]上有且只有1个交点,需要(m -1)2≥1+m ,得m ≥3.综上,m ∈(0,1]∪[3,+∞). 答案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当a >0且a ≠1时,函数f (x )=ax -2-3必过定点________.解析 因为a 0=1,故f (2)=a 0-3=-2,所以函数f (x )=a x -2-3必过定点(2,-2).答案 (2,-2)14.用二分法求函数y =f (x )在区间(2,4)上的近似解,验证f (2)f (4)<0,给定精确度ε=0.01,取区间(2,4)的中点x 1=2+42=3,计算得f (2)·f (x 1)<0,则此时零点x 0∈________(填区间).解析 ∵f (2)·f (4)<0,f (2)·f (3)<0, ∴f (3)·f (4)>0,故x 0∈(2,3). 答案 (2,3)15.设U ={1,2,3,4,5,6,7,8,9},(∁U A )∩B ={3,7},(∁U B )∩A ={2,8},(∁U A )∩(∁U B )={1,5,6},则集合A =________,B =________.解析 (∁U A )∩(∁U B )=∁U (A ∪B )={1,5,6}, 所以A ∪B ={2,3,4,7,8,9},又(∁U A )∩B ={3,7},(∁U B )∩A ={2,8},所以A ∩B ={4,9},所以A ={2,4,8,9},B ={3,4,7,9}.答案 {2,4,8,9} {3,4,7,9}16.已知函数f (x )=⎩⎪⎨⎪⎧1+4x ,(x ≥4),log 2x ,(0<x <4),若关于x 的方程f (x )=k 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关于x 的方程f (x )=k 有两个不同的实根,等价于函数f (x )与函数y =k 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1,2). 答案 (1,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 17.(10分)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1.5-13×⎝ ⎛⎭⎪⎫-760+80.25×42-;(2)(log 3312)2+log 0.2514+9log 55-log 31.解 (1)原式=⎝ ⎛⎭⎪⎫2313×1+23×14×214-⎝ ⎛⎭⎪⎫2313=2.(2)原式=⎝ ⎛⎭⎪⎫122+1+9×12-0=14+1+92=234.18.(12分)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x+x ,求f (x )的解析式.解 由题意,当x =0时,f (x )=0.∵x >0时,f (x )=2x+x ,∴当x <0时,-x >0,f (-x )=2-x-x ,又∵函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x <0时,f (x )=-f (-x )=-2-x+x , 综上所述,f (x )=⎩⎪⎨⎪⎧-2-x+x ,x <0,0,x =0,2x +x ,x >0.19.(12分)已知集合A ={x |3≤3x≤27},B ={x |log 2x >1}. (1)分别求A ∩B ,(∁R B )∪A ;(2)已知集合C ={x |1<x <a },若C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1)A ={x |3≤3x≤27}={x |1≤x ≤3},B ={x |log 2x >1}={x |x >2}. A ∩B ={x |2<x ≤3},(∁R B )∪A ={x |x ≤2}∪{x |1≤x ≤3}={x |x ≤3}. (2)①当a ≤1时,C =∅,此时C ⊆A ; ②当a >1时,C ⊆A ,则1<a ≤3; 综合①②,可得a 的取值范围是(-∞,3].20.(12分)已知函数f (x )=log a (2x +1),g (x )=log a (1-2x )(a >0且a ≠1). (1)求函数F (x )=f (x )-g (x )的定义域;(2)判断F (x )=f (x )-g (x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3)确定x 为何值时,有f (x )-g (x )>0.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有⎩⎪⎨⎪⎧2x +1>0,1-2x >0,∴-12<x <12.∴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x |-12<x <12.(2)由(1)知F (x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又F (-x )=f (-x )-g (-x )=log a (-2x +1)- log a (1+2x )=-F (x ), ∴F (x )为奇函数.(3)∵f (x )-g (x )>0,∴log a (2x +1)-log a (1-2x )>0, 即log a (2x +1)>log a (1-2x ).①当0<a <1时,0<2x +1<1-2x ,∴-12<x <0.②当a >1时,2x +1>1-2x >0,∴0<x <12.21.(12分)甲、乙两人连续6年对某县农村鳗鱼养殖业的规模(总产量)进行调查,提供了两个方面的信息,分别得到甲、乙两图:甲调查表明:每个鱼池平均产量直线上升,从第1年1万条鳗鱼上升到第6年2万条. 乙调查表明:全县鱼池总个数直线下降,由第1年30个减少到第6年10个. 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说明:(1)第2年全县鱼池的个数及全县出产的鳗鱼总数;(2)到第6年这个县的鳗鱼养殖业的规模比第1年扩大还是缩小了?说明理由; (3)哪一年的规模(即总产量)最大?说明理由.解 由题意可知,图甲图象经过(1,1)和(6,2)两点,从而求得其解析式为y甲=0.2x +0.8,图乙图象经过(1,30)和(6,10)两点.从而求得其解析式为y 乙=-4x +34.(1)当x =2时,y 甲=0.2×2+0.8=1.2,y 乙=-4×2+34=26,y 甲×y 乙=1.2×26=31.2. 所以第2年鱼池有26个,全县出产的鳗鱼总数为31.2万条.(2)第1年出产鳗鱼1×30=30(万条),第6年出产鳗鱼2×10=20(万条),可见第6年这个县的鳗鱼养殖业规模比第1年缩小了. (3)设当第m 年时的规模,即总出产量为n , 那么n =y 甲·y 乙=(0.2m +0.8)(-4m +34) =-0.8m 2+3.6m +27.2=-0.8(m 2-4.5m -34)=-0.8(m -2.25)2+31.25,因此,当m =2时,n 最大值为31.2, 即当第2年时,鳗鱼养殖业的规模最大,最大产量为31.2万条. 22.(12分)已知函数f (x )=a ·2x -2+a2x+1(a ∈R ).(1)试判断f (x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f (x )为定义域上的奇函数, ①求函数f (x )的值域;②求满足f (ax )<f (2a -x 2)的x 的取值范围.解 (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且f (x )=a -22x +1.任取x 1,x 2∈(-∞,+∞),且x 1<x 2,则f (x 2)-f (x 1)=a -22x 2+1-a +22x 1+1=2(2x2-2x1)(2x 2+1)(2x1+1). ∵y =2x在R 上单调递增,且x 1<x 2, ∴0<2x1<2x2,2x2-2x1>0,2x1+1>0,2x2+1>0, ∴f (x 2)-f (x 1)>0,即f (x 2)>f (x 1), ∴f (x )是(-∞,+∞)上的单调增函数.(2)∵f (x )是定义域上的奇函数,∴f (-x )=-f (x ),即a -22-x +1+⎝ ⎛⎭⎪⎫a -22x +1=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化简得2a -⎝ ⎛⎭⎪⎫2·2x2x +1+22x +1=0,。
第3章 复数章末复习课

复数的概念数、相等复数、共轭复数、复数的模)的前提.两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复数问题转化为实数问题的依据. 求字母的范围时一定要关注实部与虚部自身有意义.【例1】 复数z =log 3(x 2-3x -3)+ilog 2(x -3),当x 为何实数时, (1)z ∈R ;(2)z 为虚数.[思路探究] 根据复数的分类列方程求解.[解] (1)因为一个复数是实数的充要条件是虚部为0, 所以⎩⎪⎨⎪⎧x 2-3x -3>0,①log 2(x -3)=0, ②x -3>0,③由②得x =4,经验证满足①③式. 所以当x =4时,z ∈R .(2)因为一个复数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虚部不为0,所以⎩⎪⎨⎪⎧x 2-3x -3>0,①log 2(x -3)≠0, ②x -3>0,③由①得x >3+212或x <3-212. 由②得x ≠4,由③得x >3.所以当x >3+212且x ≠4时,z 为虚数.1.设i 是虚数单位,若复数a -103-i (a ∈R )是纯虚数,则a 的值为( ) A .-3 B .-1 C .1D .3(2)设复数z 满足i(z +1)=-3+2i(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实部是__________.[解析] (1)因为a -103-i =a -10(3+i )(3-i )(3+i )=a -10(3+i )10=(a -3)-i ,由纯虚数的定义,知a -3=0,所以a =3.(2)法一:设z =a +b i(a ,b ∈R ),则i(z +1)=i(a +b i +1)=-b +(a +1)i =-3+2i.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 -b =-3,a +1=2,解得⎩⎪⎨⎪⎧a =1,b =3.故复数z 的实部是1.法二:由i(z +1)=-3+2i ,得z +1=-3+2ii =2+3i ,故z =1+3i ,即复数z 的实部是1.[答案] (1)D (2)1复数的四则运算21),除法运算注意应用共轭的性质z ·z 为实数.【例2】 (1)设i 是虚数单位,z -表示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z =1+i ,则z i +i·z -=( )A .-2B .-2iC .2D .2i(2)设复数z 满足(z -2i)(2-i)=5,则z =( ) A .2+3i B .2-3i C .3+2iD .3-2i[思路探究] (1)先求出z 及zi ,结合复数运算法则求解. (2)利用方程思想求解并化简.[解析] (1)∵z =1+i ,∴z -=1-i ,z i =1+i i =-i 2+i i =1-i ,∴z i +i·z -=1-i +i(1-i)=(1-i)(1+i)=2.故选C.(2)由(z -2i)(2-i)=5,得z =2i +52-i =2i +5(2+i )(2-i )(2+i )=2i +2+i =2+3i.[答案] (1)C (2)A2.已知(1+2i)z =4+3i ,则z z的值为( ) A.35+45i B.35-45i C .-35+45iD .-35-45i[解析] 因为(1+2i)z =4+3i ,所以z =4+3i1+2i=(4+3i )(1-2i )5=2-i ,所以z =2+i ,所以zz =2+i2-i=(2+i )25=35+45i.[答案] A复数的几何意义b )来表示.此类问题可建立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应满足的条件,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解.2.复数的向量表示: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表示的复数等于它的终点对应的复数;向量平移后,此向量表示的复数不变,但平移前后起点、终点对应的复数要改变.【例3】 (1)在复平面内,复数i1+i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在复平面内,复数1-2i2+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 .(0,-1)B .(0,1) C.⎝ ⎛⎭⎪⎫45,-35 D.⎝ ⎛⎭⎪⎫45,35 [思路探究] 先把复数z 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再写出其对应坐标. [解析] (1)复数i1+i =i (1-i )(1+i )(1-i )=1+i 2=12+12i.∴复数对应点的坐标是⎝ ⎛⎭⎪⎫12,12.∴复数i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一象限.故选A. (2)∵1-2i2+i =(1-2i )(2-i )(2+i )(2-i )=-5i5=-i ,其对应的点为(0,-1),故选A.[答案] (1)A (2)A3.已知复数z 对应的向量如图所示,则复数z +1所对应的向量正确的是( )(2)若i 为虚数单位,图中复平面内点Z 表示复数z ,则表示复数z1+i的点是( )A .EB .FC .GD .H[解析] (1)由题图知,z =-2+i ,∴z +1=-2+i +1=-1+i ,故z +1对应的向量应为选项A.(2)由题图可得z =3+i ,所以z1+i =3+i 1+i =(3+i )(1-i )(1+i )(1-i )=4-2i 2=2-i ,则其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为H (2,-1).[答案] (1)A (2)D转化与化归思想何意义、模的运算、四则运算、共轭复数等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实数x ,y 应满足的条件,即复数问题实数化的思想是本章的主要思想方法.【例4】 设z ∈C ,满足z +1z ∈R ,z -14是纯虚数,求z . [思路探究] 本题关键是设出z 代入题中条件进而求出z . [解] 设z =x +y i(x ,y ∈R ),则 z +1z =x +y i +1x +y i=⎝ ⎛⎭⎪⎫x +x x 2+y 2+⎝ ⎛⎭⎪⎫y -y x 2+y 2i , ∵z +1z ∈R , ∴y -yx 2+y 2=0,解得y =0或x 2+y 2=1,又∵z -14=x +y i -14=⎝ ⎛⎭⎪⎫x -14+y i 是纯虚数.∴⎩⎨⎧x -14=0,y ≠0,∴x =14,代入x 2+y 2=1中,求出y =±154, ∴复数z =14±154i.4.满足z +5z 是实数,且z +3的实部与虚部是相反数的虚数z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虚数z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设虚数z =x +y i(x ,y ∈R ,且y ≠0),则z +5z =x +y i +5x +y i =x +5x x 2+y 2+⎝ ⎛⎭⎪⎫y -5y x 2+y 2i ,z +3=x +3+y i. 由已知,得⎩⎪⎨⎪⎧y -5yx 2+y 2=0,x +3=-y ,因为y ≠0,所以⎩⎪⎨⎪⎧ x 2+y 2=5,x +y =-3,解得⎩⎪⎨⎪⎧ x =-1,y =-2或⎩⎪⎨⎪⎧x =-2,y =-1.所以存在虚数z =-1-2i 或z =-2-i 满足题设条件.1.设z =1-i1+i+2i ,则|z |=( ) A .0 B.12 C .1 D. 2 [解析] ∵z =1-i 1+i +2i =(1-i )2(1+i )(1-i )+2i=-2i2+2i =i ,∴|z |=1.故选C.[答案] C2.在复平面内,复数11-i 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11-i=12+12i ,其共轭复数为12-12i ,对应点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 [答案] D3.设(1+2i)(a +i)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其中a 为实数,则a =( ) A .-3 B .-2 C .2D .3[解析] (1+2i)(a +i)=a -2+(1+2a )i , 由题意知a -2=1+2a ,解得a =-3. 故选A. [答案] A4.已知z =(m +3)+(m -1)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3,1)B .(-1,3)C .(1,+∞)D .(-∞,-3)[解析] 由题意知⎩⎪⎨⎪⎧m +3>0,m -1<0,即-3<m <1.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3,1).[答案] A5.设(1+i)x =1+y i ,其中x ,y 是实数,则|x +y i|=( ) A .1 B. 2 C. 3D .2[解析] ∵(1+i)x =1+y i ,∴x +x i =1+y i. 又∵x ,y ∈R ,∴x =1,y =1. ∴|x +y i|=|1+i|=2,故选B. [答案] B 6.若z =1+2i ,则4iz z -1=( ) A .1 B .-1 C .iD .-i[解析] 因为z =1+2i ,则z =1-2i ,所以z z =(1+2i)(1-2i)=5,则4iz z -1=4i4=i.故选C.[答案] C7.设有下面四个命题p 1:若复数z 满足1z ∈R ,则z ∈R ; p 2:若复数z 满足z 2∈R ,则z ∈R ; p 3:若复数z 1,z 2满足z 1z 2∈R ,则z 1=z 2; p 4:若复数z ∈R ,则z ∈R . 其中的真命题为( ) A .p 1,p 3B .p 1,p 4C.p2,p3D.p2,p4[解析]设z=a+b i(a,b∈R),z1=a1+b1i(a1,b1∈R),z2=a2+b2i(a2,b2∈R).对于p1,若1z∈R,即1a+b i=a-b ia2+b2∈R,则b=0⇒z=a+b i=a∈R,所以p1为真命题.对于p2,若z2∈R,即(a+b i)2=a2+2ab i-b2∈R,则ab=0.当a=0,b≠0时,z=a+b i=b i∉R,所以p2为假命题.对于p3,若z1z2∈R,即(a1+b1i)(a2+b2i)=(a1a2-b1b2)+(a1b2+a2b1)i∈R,则a1b2+a2b1=0.而z1=z2,即a1+b1i=a2-b2i⇔a1=a2,b1=-b2.因为a1b2+a2b1=0D/⇒a1=a2,b1=-b2,所以p3为假命题.对于p4,若z∈R,即a+b i∈R,则b=0⇒z=a-b i=a∈R,所以p4为真命题.故选B.[答案] B。
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A版选修1-1 第三章 章末复习课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又 a>3,∴a-3x2>0,即 f′(x)>0.
章末复习课
∴f(x)在(0,1]上单调递增. (3)当 a>3 时,f(x)在(0,1]上单调递增, ∴f(x)max=f(1)=a-1=1. ∴a=2 与 a>3 矛盾. 当 0≤a≤3 时,令 f′(x)=a-3x2=0,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解 函数的定义域为 R,其导函数为 f′(x)=3x2-3a.
由 f′(x)=0 可得 x=± a,列表讨论如下: x f′(x) f(x) (-∞, - a) + ↗ - a 0 极大值 (- a, a) - ↘ a 0 极小 值 ( a, +∞) + ↗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3 由此可得, 函数在 x=- a处取得极大值 f(- a)=2+2a 2 ; 3 在 x= a处取得极小值 f( a)=2-2a 2 .
根据列表讨论,可作函数的草图(如图).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3 因为极大值 f(- a)=2+2a 2 >0,故当极小 3 值 f( a)=2-2a 2 <0,即 a>1 时,方程 x3-3ax+2=0 有三 3 个不同的实根;当极小值 f( a)=2-2a 2 >0,
3 27 解得 a= , 4
章末复习课
a =1. 3
当 a<0 时,f′(x)=a-3x2<0, ∴f(x)在(0,1]上单调递减,f(x)在(0,1]上无最大值. 3 27 综上,存在 a= ,使 f(x)在(0,1]上有最大值 1. 4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题型二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导数中的应用 ex 例 2 设 f(x)= ,其中 a 为正实数. 1+ax2 4 (1)当 a= 时,求 f(x)的极值点; 3
新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复习(含答案)

(新教材)北师大版精品数学资料期末复习(三) 变量之间的关系01 知识结构本章知识是学习函数的基础,要求掌握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方法,学会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预测.02 典例精讲【例1】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个试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落下时,弹跳高度b 与下降高度d 的关系,下面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C )A .b =d 2B .b =2C .b =d2D .b =d +25【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用图表表示的关系,可以看出d 是b 的2倍,即可得关系式.【方法归纳】 利用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其对应值清晰明了,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够明朗,要结合数据加以分析才能发现潜在的规律.从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表格中辨识自变量与因变量,一般第一栏为自变量,第二栏为因变量.【例2】 下列四幅图象近似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请按图象顺序将下面四种情景与之对应排序(D )①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②向锥形瓶中匀速注水(水面的高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③将常温下的温度计插入一杯热水中(温度计的读数与时间的关系);④一杯越来越凉的水(水温与时间的关系). A .①②④③ B .③④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③②④①【思路点拨】 观察图象的走势,并与实际情景相联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方法归纳】 解决此类题重在观察图象并对图象上的数量关系和走势进行分析,抓住图象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往往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者相互的数量关系发生改变的地方.【例3】 如图所示,圆柱的高为10 cm ,当圆柱的底面半径变化时,圆柱的体积也发生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圆柱的底面半径是自变量,圆柱的体积是因变量;(2)请你求出圆柱的体积V(cm 3)与圆柱的底面半径R(cm )之间的关系式; (3)R 的值能为负值吗?为什么?(4)当圆柱的底面半径从2 cm 变化到5 cm 时,圆柱的体积变化了多少?(最后结果保留π)【思路点拨】 (1)题目中有两个变量,主动变化的量是圆柱的底面半径,随之变化的是圆柱的体积;在(2)中,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求出V 与R 之间的关系式;由于R 为圆柱的底面半径,所以(3)中R 不能为负值;在(4)中,分别求出R 1=2 cm 和R 2=5 cm 时圆柱的体积,其差值即为体积的变化量. 【解答】 (2)因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V =πR 2×10=10πR 2.(3)因为R 为圆柱的底面半径,所以R>0,因此R 不能为负值.(4)因为10πR 22-10πR 21=10π·52-10π·22=10π·(52-22)=210π,所以圆柱体积增加了210π cm 3. 【方法归纳】 当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图形形式表示时,可根据图形特点寻找有关变量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关系式.值得注意的是,为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在求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后,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03 整合集训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亮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匀速行走时,所走路程s(千米)随时间t(小时)的增大而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8和s ,t 都是变量 B .8和t 都是变量 C .s 和t 都是变量 D .8和s 都是变量2.已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2 cm 2,则它的底边a(cm )与底边上的高h(cm )之间的关系为(D ) A .a =4h B .h =4a C .a =h 4 D .a =4h3.对关系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x 看作自变量时,y 就是因变量B .x ,y 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表格表示C .x 在非负数范围内,y 的最大值为2D .当y =0时,x 的值为-24.如图所示y =2-x 是某市某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这天15时气温最高B .这天3时气温最低C .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13℃D .这天有两个时刻气温是30℃5.2017年1月4日上午,小华同学接到通知,他的作文通过了《我的中国梦》征文选拔,需尽快上交该作文的电子文稿.接到通知后,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稿,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过了一小会,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至录入完成.设从录入文稿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为x ,录入字数为y ,下面能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C )6则表中a 的值为(B )A .21.5B .20.5C .21D .19.57.一个大烧杯中装有一个小烧杯,在小烧杯中放入一个浮子(质量非常轻的空心小圆球)后再往小烧杯中注水,水流的速度恒定不变,小烧杯被注满后水溢出到大烧杯中,浮子始终保持在容器的正中间.用x 表示注水时间,用y 表示浮子的高度,则用来表示变量y 与x 之间关系的选项是(B )8.(衡阳中考)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下列信息错误的是(A )A .小明看报用时8分钟B .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200米C .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米D .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分钟9.贝贝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那么,当输入数据8 A.861 B.863 C.865 D.86710.如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 ,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则变量S 与t 的大致图象为(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圆的周长C 与圆的半径r 之间的关系式为C =2πr ,其中常量是2,π.12.一蜡烛高20厘米,点燃后平均每小时燃掉4厘米,则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式是h =20-4t .13.如图是某个计算y 值的程序,若输入x 的值是32,则输出的y 值是12.14.(义乌中考)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马上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的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80米.15.下面由小木棒拼出的系列图形中,第n 个图形由n 个正方形组成,请写出第n 个图形中小木棒的根数S 与n 的关系式S =3n +1.三、解答题(共50分)16.某校一课外小组准备进行“绿色环保”的宣传活动,需要制作宣传单,校园附近有一家印刷社,收费y(元)与印刷数量x(张)之间关系如表:(1)(2)从上表可知:收费y(元)随印刷数量x(张)的增加而增大; (3)若要印制1 000张宣传单,收费多少元?解:(1)上表反映了印刷数量和收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印刷数量是自变量,收费是因变量. (3)由上表可知:印刷数量每增加100张,收费增加15元,所以每张的价格是0.15元. 所以收费y(元)与印刷数量x(张)之间的关系式为y =0.15x. 当x =1 000时,y =0.15×1 000=150(元). 故要印制1 000张宣传单,收费150元.17.(10分)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变化情况不尽相同,下图是小军和小蕊青春期身高的变化情况.(1)上图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2)A,B两点表示什么?(3)小蕊10岁时身高多少?17岁时呢?(4)比较小军和小蕊青春期的身高情况有何相同与不同.解:(1)反映了身高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自变量是年龄,因变量是身高.(2)A点表示小军和小蕊在11岁时身高都是140厘米,B点表示小军和小蕊在14岁时身高都是155厘米.(3)小蕊10岁时身高130厘米,17岁时身高160厘米.(4)相同点:进入青春期,两人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长高,并且在11岁和14岁时两人的身高相同;不同点:11岁至14岁间小蕊的身高变化比小军的快些,14岁后小军的身高变化比小蕊的快些.18.(10分)如图所示,在△ABC中,底边BC=8 cm,高AD=6 cm,E为AD上一动点,当点E从点D沿DA向点A运动时,△BEC的面积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2)若设DE长为x(cm),△BEC的面积为y(cm2),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解:(1)ED长度是自变量,△BEC的面积是因变量.(2)y与x的关系式为y=4x.19.(10分)新成药业集团研究开发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如果儿童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2小时的时候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接着逐步衰减,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微克)随时间x(小时)的变化如图所示.当儿童按规定剂量服药后:(1)何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是多少微克?(2)A点表示什么意义?(3)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为2微克以上时在治疗疾病时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期是多长?解:(1)服药后2小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最高是4微克.(2)A点表示血液中含药量为0.(3)有效期为5小时.20.(10分)如图,用一段长为60 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墙的长度不限)的长方形菜园ABCD,设与墙平行的篱笆AB的长为x m,菜园的面积为y m2.(1)试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当AB 的长分别为10 m 和20 m 时,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解:(1)因为与墙平行的篱笆AB 的长为x m , 所以长方形的另一边长为60-x2 m ,则长方形的面积为60-x2·x m 2.所以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 y =60-x 2·x =-12x 2+30x. (2)当x =10时,y =-12×102+30×10=250(m 2);当x =20时,y =-12×202+30×20=400(m 2).21.(12分)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 ),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900km ; (2)请解释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解:(2)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当慢车行驶4 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 (3)由图象可知,慢车12 h 行驶的路程为900 km , 所以慢车的速度为90012=75(km /h ).当慢车行驶 4 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为900 km ,所以慢车和快车行驶的速度之和为9004=225(km /h ),所以快车的速度为225-75=150(km /h ).。
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章末复习课达标检测含解析粤教版3_1

章末复习课【知识体系】磁场错误![答案填写]错误!BS投影面积左手定则相吸相斥qvB错误!错误!主题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1.分析在安培力作用下通电导体运动情况的一般步骤.(1)画出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线方向及分布情况.(2)用左手定则确定各段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3)据初速度方向结合牛顿定律确定导体运动情况.2.注意问题.(1)公式F=BIL中L为导线的有效长度.(2)安培力的作用点为磁场中通电导体的几何中心.(3)安培力做功:做功的结果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典例1】如图所示,光滑导轨与水平面成α角,导轨宽L.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金属杆长为L,质量为m,水平放在导轨上.当回路总电流为I1时,金属杆正好能静止.则(1)这时B至少多大?B的方向如何?(2)若保持B的大小不变而将B的方向改为竖直向上,应把回路总电流I2调到多大才能使金属杆保持静止?解析:解这类题时必须先画出截面图,只有在截面图上才能正确表示各力的准确方向,从而理清各矢量方向之间的关系.(1)画出金属杆的截面图.由三角形定则得,只有当安培力方向沿导轨平面向上时安培力才最小,B也最小.根据左手定则,这时B应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大小满足BI1L=mg sin α,B=错误!。
(2)当B的方向改为竖直向上时,这时安培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要使金属杆保持静止,应使沿导轨方向的合力为零,得BI2L cos α=mg sin α,I2=错误!.答案:(1)错误!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2)错误!针对训练1。
质量为m、长度为L的导体棒MN静止于水平导轨上,通过MN的电流为I,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成θ角斜向下,如图所示.求棒MN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解析:由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时,要注意安培力的方向既垂直于电流方向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所决定的平面,棒MN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F f=F sin θ,竖直方向F N=F cos θ+mg.且F=BIL,从而得F f=BIL sin θ。
人教b版数学必修三:第3章《概率》章末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章末复习课知识概览对点讲练知识点一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都是研究怎样从一些较简单的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来推算较复杂事件的概率.应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解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应用公式时一定要注意首先确定各个事件是否彼此互斥,然后求出各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再求和.对于较复杂事件的概率,可以转化为求对立事件的概率.例1某公务员去开会,他乘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去的概率分别为0.3、0.2、0.1、0.4.(1)求他乘火车或乘飞机去的概率;(2)求他不乘轮船去的概率.点评“互斥”和“对立”事件容易搞混.互斥事件是指两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对立事件是指互斥的两事件中必有一个发生.变式迁移1互相输血,小明是B型血,若小明因病需要输血,问:(1)任找一个人,其血可以输给小明的概率是多少?(2)任找一个人,其血不能输给小明的概率是多少?知识点二 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一种基本的概型,也是学习其它概型的基础,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此种概型的题目,解题时要紧紧抓住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在应用公式P (A )=mn时,关键是正确理解基本事件与事件A 的关系,求出n 、m .例2 将一颗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求(1)两次向上的点数之和为7或是4的倍数的概率;(2)以第一次向上的点数为横坐标x ,第二次向上的点数为纵坐标y 的点(x ,y )在圆x 2+y 2=20的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概率.变式迁移2 任取两个一位数,观察结果,问: (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取出的两数之和等于3的结果有多少种? (3)两数的和是3的概率是多少?知识点三 几何概型几何概型同古典概型一样,是概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概型之一,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要理解并掌握几何概型试验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每次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无限性和每个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能求简单的几何概型试验的概率.例3 甲、乙两船驶向一个不能同时停泊两艘船的码头,它们在一昼夜内到达该码头的时刻是等可能的.如果甲船停泊时间为1 h ,乙船停泊时间为2 h ,求它们中的任意一艘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的概率.(保留小数点后三位)变式迁移3 在圆心角为90°的扇形中,以圆心O 为起点作射线OC ,求使得∠AOC 和∠BOC 都不小于30°的概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中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A .至少有1个黑球与都是黑球B .至少有1个黑球与至少有1个红球C .恰有1个黑球与都是黑球D .至少有1个黑球与都是红球2.一个电路板上装有甲、乙两根熔丝,甲熔断的概率为0.85,乙熔断的概率为0.74,两根同时熔断的概率为0.63,则至少有一根熔断的概率是( )A .0.59B .0.85C .0.96D .0.743.将一个各个面上均涂有颜色的正方体锯成27个同样的大小的小正方体,从中任取一个小正方体,其中恰有3面涂有颜色的概率为( )A.19B.827C.427D.494.在5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然后将它们混和,再任意排列成一行,则得到的数能被2或5整除的概率是( )A .0.2B .0.4C .0.6D .0.85.已知实数x 、y ,可以在0<x <2,0<y <2的条件下随机取数,那么取出的数对(x ,y )满足(x -1)2+(y -1)2<1的概率是( )A.π4B.4πC.π2D.π3 二、填空题6.某射击选手射击一次,击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为0.3、0.4、0.1,则射手射击一次,击中环数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7.某市公交车每隔10分钟一班,在车站停1分钟,则乘客等车时间不超过7分钟的概率为________.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D 是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大于2的点构成的区域,E 是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1的点构成的区域,向D 中随机投一点,则所投点在E 中的概率是________.三、解答题9.袋中有红、黄、白3种颜色的球各1只,从中每次任取1只,有放回地抽取3次,求: (1)3只全是红球的概率; (2)3只颜色全相同的概率; (3)3只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 (4)3只颜色全不相同的概率.10.在圆x 2+y 2-2x -2y +1=0内随机投点,求点与圆心距离小于13的概率.章末复习课对点讲练例1 解 (1)记“他乘火车去”为事件A 1,“他乘轮船去”为事件A 2,“他乘汽车去”为事件A 3,“他乘飞机去”为事件A 4,这四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故它们彼此互斥.故P (A 1∪A 4)=P (A 1)+P (A 4)=0.3+0.4=0.7. 所以他乘火车或乘飞机去的概率为0.7.(2)设他不乘轮船去的概率为P ,则P =1-P (A 2) =1-0.2=0.8.变式迁移1 解 (1)对任一人,其血型为A 、B 、AB 、O 型血的事件分别记为A ′、B ′、C ′、D ′,它们是互斥的.由已知,有P (A ′)=0.28,P (B ′)=0.29,P (C ′)=0.08,P (D ′)=0.35.因为B 、O 型血可以输给B 型血的人,故“可以输给B 型血的人”为事件B ′∪D ′.根据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有P (B ′∪D ′)=P (B ′)+P (D ′)=0.29+0.35=0.64. (2)由于A 、AB 型血不能输给B 型血的人,故“不能输给B 型血的人”为事件A ′∪C ′,且P (A ′∪C ′)=P (A ′)+P (C ′)=0.28+0.08=0.36.答 任找一人,其血可以输给小明的概率为0.64,其血不能输给小明的概率为0.36. 例2 解 (1)第一颗骰子先后抛掷2次,此问题中含有36个等可能的基本事件.记“两数之和为7”为事件A ,则事件A 中含有(1,6),(2,5),(3,4),(4,3),(5,2),(6,1),6个基本事件.∴P (A )=636=16.记“两数之和是4的倍数”为事件B ,则事件B 中含有(1,3),(2,2),(3,1),(2,6),(3,5),(4,4),(5,3),(6,2),(6,6),9个基本事件,∴P (B )=936=14.∵事件A 与事件B 是互斥事件,∴所求概率为P (A )+P (B )=512.(2)记“点(x ,y )在圆x 2+y 2=20的内部”为事件C ,则事件C 中共含有(1,1),(1,2),(1,3),(1,4),(2,1),(2,2),(2,3),(3,1),(3,2),(3,3),(4,1),11个基本事件,∴P (C )=1136.变式迁移2 解 (1)因为每次取出的数是0,1,2,…,9这十个数字中的一个,从而每次取数都有10种可能,所以两次取数共有等可能的结果总数为n =10×10=100(种).(2)记“两个数的和等于3”为事件A ,则事件A 的可能取法有第一次取的数分别为0,1,2,3,相应的第二次取的数分别为3,2,1,0,即事件A 包含4种结果.(3)事件A 的概率是P (A )=4100=0.04.例3 解 要使两船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当且仅当甲比乙早到达1 h 以上或乙比甲早到达2 h 以上,即y -x ≥1或x -y ≥2,设A 为“两船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则A ={(x ,y )|y -x ≥1或x -y ≥2,x ∈[0,24],y ∈[0,24]}.A 为右图中阴影部分,Ω为边长是24的正方形,由几何概型定义知, 所求概率为P (A ) =A 的面积Ω的面积=(24-1)2×12+(24-2)2×12242=506.5576≈0.879. 变式迁移3 解 如图所示,设事件A 是“作射线OC ,使∠AOC 和∠BOC 都不小于30°”,μA =90°-30°-30°=30°,μΩ=90°,由几何概型的计算公式,得P (A )=μA μΩ=30°90°=13.故所求“使得∠AOC 和∠BOC 都不小于30°”的概率是13.课时作业1.C [结合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定义知,对于C 中恰有1个黑球,即1黑1红,与都是黑球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因为还有2个都是红球的情况,故应选C.]2.C 3.B4.C [最后一位数有5种结果,而能被2或5整除的有3种.] 5.A 6.0.2解析 P =1-0.3-0.4-0.1=0.2. 7.45 8.π169.解 (1)记“3只全是红球”为事件A .从袋中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取1只,共会出现3×3×3=27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3只全是红球的结果只有一种,故事件A 的概率为P (A )=127.(2)“3只颜色全相同”只可能是这样三种情况:“3只全是红球”(设为事件A ),“3只全是黄球”(设为事件B ),“3只全是白球”(设为事件C ),且它们之间是互斥关系,故“3只颜色全相同”这个事件可记为A ∪B ∪C .由于事件A 、B 、C 不可能同时发生,因此它们是互斥事件;再由于红、黄、白球个数一样,故不难得到P (B )=P (C )=P (A )=127,故P (A ∪B ∪C )=P (A )+P (B )+P (C )=19.(3)3只颜色不全相同的情况较多,如有两只球同色而另一只球不同色,可以两只同红色或同黄色或同白色;或三只球颜色全不相同,这些情况一一考虑起来比较麻烦.现在记“3只颜色不全相同”为事件D ,则事件D 为“3只颜色全相同”,显然事件D 与D 是对立事件.∴P (D )=1-P (D )=1-19=89.(4)要使3只颜色全不相同,只可能是红、黄、白各一只,要分三次抽取,故3次抽到红、黄、白各一只的可能结果有3×2×1=6种,故3只颜色全不相同的概率为627=29.10.解 圆x 2+y 2-2x -2y +1=0可化为(x -1)2+(y -1)2=1,则圆的圆心C (1,1),半径r =1,点与圆心距离小于13的区域是以C (1,1)为圆心,以13为半径的圆内部分.故点与圆心距离小于13的概率为P =π⎝⎛⎭⎫132π·12=19.。
第3章 复数 章末复习课

2 12+4a-a >0 ∴ 8a-2>0
,解得2<a<6.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6).
研一研· 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小结 在求复数时,常设复数z=x+yi(x,y∈R),把复数z满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足的条件转化为实数x,y满足的条件,即复数问题实数化的 基本思想在本章中非常重要.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解 设z=x+yi(x,y∈R),
则z+2i=x+(y+2)i为实数,∴y=-2. x-2i 1 z 又 = =5(x-2i)(2+i) 2-i 2-i 1 1 =5(2x+2)+5(x-4)i为实数, ∴x=4.∴z=4-2i,
研一研· 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又∵(z+ai)2=(4-2i+ai)2=(12+4a-a2)+8(a-2)i在第一象 限.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2i.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研一研· 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方法二
2
1 3 原式=(1-i)(1+i)(- + i) 2 2
本 )(- + i)=2(- + i)=-1+ 3i. 2 2 2 2 -2 3+i 2 2 006 -2 3+ii 21 003 (2) +( ) = + 1-i 1+2 3i 1+2 3ii -2i1 003 -2 3+ii 1 1 = -i1 003=i- =i-i=0. -i i-2 3
所以|z-z1|的最大值可以看成是点Z1(2,-2) 到圆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大值.
由图知|z-z1|max=|z1|+r(r为圆半径)=2 2+1.
研一研· 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第三章代数式复习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巩固练习4.代数式的值及应用
3
2.已知a=12,b=-18,求下表中代数式的值:
代数式
a+b
a-b
ab
代数式的值 -6
30
-216
巩固练习4.代数式的值及应用
3.已知方程x-2y=5,则整式x-2y-1的值为 4 .
解:∵x-2y=5, ∴x-2y-1=5-1=4.
4.已知x2-2x-1=0,则代数式2x2-4x+3的值是 5 . 解:∵x2-2x-1=0, ∴x2-2x=1, ∴2x2-4x+3=2(x2-2x)+3=2×1+3=5.
代数式的意义 列代数式 代数式的值
48a+48×6=(48a+288)元
巩固练习2.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4.用代数式表示: (1)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2. (2)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华罗庚纪念馆目前累计接待中外参观 者a万人,预计今后每年平均接待参观者6万人,c年后累计接待的 总人数为多少万人? c年后累计接待的总人数为(a+6c)万人.
巩固练习3.列代数式表示反比例关系
2.下列几个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C ) A.正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 B.人的身高与年龄 C.三角形面积一定时,一边与这边上的高 D.矩形的长与宽 A.正三角形的面积与其周长不成比例,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身高与年龄不成比例,故B不符合题意; C.三角形面积一定时,一边与这边上的高成反比例,故C符合题意; D.矩形的长与宽不成比例,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3.列代数式表示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
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 个量的比值或商一定,所以它们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成 正比例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复习课一、函数的单调性1.函数的单调性是研究函数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主要包括求单调区间和已知函数单调性求参数范围两类问题.2.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例1 已知函数f (x )=ln x -a x +a x 2(a ∈R ). (1)若a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若f (x )在[1,+∞)内为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f (x )的定义域为(0,+∞).f ′(x )=1x +a x 2-2a x 3=x 2+ax -2a x 3. (1)若a =1,则f ′(x )=x 2+x -2x 3=(x +2)(x -1)x 3, 令f ′(x )=0,得x =1(x =-2舍去),当0<x <1时,f ′(x )<0;当x >1时,f ′(x )>0,所以f (x )的递增区间为(1,+∞),递减区间为(0,1).(2)由于f (x )在[1,+∞)内为增函数,所以f ′(x )=x 2+ax -2a x 3≥0在[1,+∞)上恒成立, 即x 2+ax -2a ≥0在[1,+∞)上恒成立.令g (x )=x 2+ax -2a ,当-a 2≤1即a ≥-2时,g (x )在[1,+∞)上是增函数, g (x )min =g (1)=1-a ,因此1-a ≥0,所以-2≤a ≤1;当-a 2>1,即a <-2时,g (x )min =g ⎝⎛⎭⎫-a 2=-a 24-2a , 因此-a 24-2a ≥0,所以-8≤a <-2. 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8≤a ≤1.反思感悟 研究函数单调性策略(1)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即确定导数在相应区间的符号,含参数的函数要分类讨论.(2)已知函数单调性求参有两种思路:一是分析所给区间和单调区间的关系;二是转化为恒成立问题.跟踪训练1 已知函数f (x )=ln x +ax 2+(2a +1)x ,讨论f (x )的单调性.解 f (x )的定义域为(0,+∞),f ′(x )=1x +2ax +2a +1=(x +1)(2ax +1)x. 若a ≥0,则当x ∈(0,+∞)时,f ′(x )>0,故f (x )在(0,+∞)上是增加的.若a <0,则当x ∈⎝⎛⎭⎫0,-12a 时,f ′(x )>0; 当x ∈⎝⎛⎭⎫-12a ,+∞时,f ′(x )<0. 故f (x )在⎝⎛⎭⎫0,-12a 上是增加的,在⎝⎛⎭⎫-12a ,+∞上是减少的. 二、函数的极值、最值问题1.利用导函数可以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问题,进而解决和函数相关的恒成立、函数零点等问题.2.函数的极值、最值问题的研究,可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例2 已知函数f (x )=ln x +1x. (1)若f (x )在(m ,m +1)上存在极值,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求证:当x >1时,f (x )e +1>2e x -1(x +1)(x e x +1). (1)解 由题意知f ′(x )=-ln x x 2(x >0), 令f ′(x )>0,得0<x <1;令f ′(x )<0,得x >1,∴f (x )在(0,1)上是增加的,在(1,+∞)上是减少的.故x =1是函数f (x )的极大值点,且是唯一极值点,又f (x )在(m ,m +1)上存在极值,∴m <1<m +1,即0<m <1,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0,1).(2)证明 要证f (x )e +1>2e x -1(x +1)(x e x +1), 即证1e +1·(x +1)(ln x +1)x >2e x -1x e x +1, 令g (x )=(x +1)(ln x +1)x, 则g ′(x )=[(x +1)(ln x +1)]′x -(x +1)(ln x +1)x 2=x -ln x x 2, 再令φ(x )=x -ln x ,则φ′(x )=1-1x =x -1x. 当x >1时,φ′(x )>0,∴φ(x )在(1,+∞)上是增函数,∴φ(x )>φ(1)=1>0,∴g ′(x )>0,∴g (x )在(1,+∞)上是增函数,∴当x >1时,g (x )>g (1)=2,∴g (x )e +1>2e +1, 令h (x )=2e x -1x e x +1, 则h ′(x )=2e x -1(x e x +1)-(e x +x e x )e x -1(x e x +1)2=2e x -1(1-e x )(x e x +1)2. ∵当x >1时,1-e x <0,∴h ′(x )<0,即h (x )在(1,+∞)上是减函数,∴当x >1时,h (x )<h (1)=2e +1, ∴g (x )e +1>h (x ), 即f (x )e +1>2e x -1(x +1)(x e x +1). 反思感悟 函数极值、最值问题求解策略(1)通过函数单调性可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2)一些函数零点、不等式问题可通过构造函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并结合函数的大致图像解决.跟踪训练2 已知函数f (x )=x ln x .(1)求f (x )的最小值;(2)若对所有x ≥1都有f (x )≥ax -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若关于x 的方程f (x )=b 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解 (1)f (x )的定义域是(0,+∞),f ′(x )=1+ln x ,令f ′(x )>0,解得x >1e; 令f ′(x )<0,解得0<x <1e, 故f (x )在⎝⎛⎭⎫0,1e 上是减少的,在⎝⎛⎭⎫1e ,+∞上是增加的, 故f (x )min =f ⎝⎛⎭⎫1e =1e ln 1e =-1e.(2)∵f (x )=x ln x ,当x ≥1时,f (x )≥ax -1恒成立,等价于x ln x ≥ax -1(x ≥1)恒成立,等价于a ≤ln x +1x(x ≥1)恒成立, 令g (x )=ln x +1x(x ≥1), 则a ≤g (x )min 恒成立;∵g ′(x )=1x -1x 2=x -1x 2, ∴当x ≥1时,g ′(x )≥0,∴g (x )在[1,+∞)上是增加的,∴g (x )min =g (1)=1,∴a ≤1,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3)若关于x 的方程f (x )=b 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y =b 的图像和y =f (x )的图像在(0,+∞)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由(1)知当0<x <1e时,f (x )<0,当x >1时,f (x )>0. f (x )在⎝⎛⎭⎫0,1e 上是减少的,在⎝⎛⎭⎫1e ,+∞上是增加的, f (x )min =f ⎝⎛⎭⎫1e =1e ln 1e =-1e; 故当-1e<b <0时,满足y =b 的图像和y =f (x )的图像在(0,+∞)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即若关于x 的方程f (x )=b 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1e<b <0. 三、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利用导数求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时,应注意的问题(1)求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时,一定要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去考查,不符合实际意义的值应舍去.(2)在实际问题中,由f ′(x )=0常常仅解到一个根,若能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在x 的变化区间内部得到,则这个根处的函数值就是所求的最大(小)值.2.通过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例3 某村庄拟修建一个无盖的圆柱形蓄水池(不计厚度).设该蓄水池的底面半径为r 米,高为h 米,体积为V 立方米.假设建造成本仅与表面积有关,侧面的建造成本为100元/平方米,底面的建造成本为160元/平方米,该蓄水池的总建造成本为12 000π元(π为圆周率).(1)将V 表示成r 的函数V (r ),并求该函数的定义域;(2)讨论函数V (r )的单调性,并确定r 和h 为何值时该蓄水池的体积最大.解 (1)因为蓄水池侧面的建造成本为100·2πrh =200πrh (元),底面的建造成本为160πr 2,所以蓄水池的总建造成本为(200πrh +160πr 2)元,又200πrh +160πr 2=12 000π,所以h =15r(300-4r 2),从而V (r )=πr 2h =π5(300r -4r 3).因为r >0,又由h >0可得r <53, 故函数V (r )的定义域为(0,53).(2)因为V (r )=π5(300r -4r 3), 所以V ′(r )=π5(300-12r 2).令V ′(r )=0,解得r 1=5,r 2=-5(舍去).当r ∈(0,5)时,V ′(r )>0,故V (r )在(0,5)上为增函数;当r ∈(5,53)时,V ′(r )<0,故V (r )在(5,53)上为减函数.由此可知,V (r )在r =5处取得极大值也为最大值,此时h =8,即当r =5,h =8时,该蓄水池的体积最大.反思感悟 (1)应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题意,建立函数模型.由于是实际问题,要注意,根据问题实际,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根据所建立的函数模型,用导数求最大、最小值.跟踪训练3 某公司为获得更大的收益,每年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广告促销.经调查,每年投入广告费t (百万元),可增加销售额约为-t 2+5t (百万元)(0≤t ≤3).(1)若该公司将当年的广告费控制在3百万元之内,则应投入多少广告费,才能使该公司获得的收益最大?(2)现该公司准备共投入3百万元,分别用于广告促销和技术改造.经预测,每投入技术改造费x (百万元),可增加的销售额为-13x 3+x 2+3x (百万元).请设计一个资金分配方案,使该公司由此获得的收益最大.解 (1)设投入t (百万元)的广告费后增加的收益为f (t )(百万元),则有f (t )=(-t 2+5t )-t =-t 2+4t=-(t -2)2+4(0≤t ≤3),所以当t =2时,f (t )取得最大值4,即投入2百万元的广告费时,该公司获得的收益最大.(2)设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为x (百万元),则用于广告促销的资金为(3-x )(百万元).由此获得的收益是g (x )(百万元),则g (x )=-13x 3+x 2+3x +[-(3-x )2+5(3-x )]-3=-13x 3+4x +3(0≤x ≤3), 所以g ′(x )=-x 2+4.令g ′(x )=0,解得x =-2(舍去)或x =2.又当0≤x <2时,g ′(x )>0;当2<x ≤3时,g ′(x )<0.故g (x )在[0,2)上是增函数,在(2,3]上是减函数,所以当x =2时,g (x )取得极大值,也是最大值,即将2百万元用于技术改造,1百万元用于广告促销,可使该公司获得的收益最大.1.函数f (x )=2x 2-ln x 的递增区间是( )A.⎝⎛⎭⎫0,12 B.⎝⎛⎭⎫-12,0和⎝⎛⎭⎫12,+∞ C.⎝⎛⎭⎫12,+∞D.⎝⎛⎭⎫-∞,-12和⎝⎛⎭⎫0,12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得f ′(x )=4x -1x =4x 2-1x ,且x >0, 由f ′(x )>0,即4x 2-1>0,解得x >12.故选C. 2.若a >0,b >0,且函数f (x )=4x 3-ax 2-2bx +2在x =1处有极值,则ab 的最大值等于( )A .2B .3C .6D .9答案 D解析 f ′(x )=12x 2-2ax -2b ,∵f (x )在x =1处有极值,∴f ′(1)=12-2a -2b =0,∴a +b =6.又a >0,b >0,∴a +b ≥2ab ,∴2ab ≤6()当且仅当a =b =3时等号成立,∴ab ≤9.3.若函数f (x )的导数是f ′(x )=-x (ax +1)(a <0),则函数f (x )的递减区间是( )A.⎝⎛⎭⎫1a ,0B.⎝⎛⎭⎫-∞,1a ,()0,+∞C.⎝⎛⎭⎫0,-1a D .(-∞,0),⎝⎛⎭⎫-1a ,+∞ 答案 C解析 ∵f ′(x )=-x (ax +1)(a <0),令f ′(x )<0,即-x (ax +1)<0,解得0<x <-1a,故选C. 4.已知函数f (x )=12x 4-2x 3+3m ,x ∈R ,若f (x )+9≥0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32,+∞解析 f ′(x )=2x 3-6x 2,令f ′(x )=0,得x =0或x =3,验证可知x =3是函数的最小值,故f (x )min =f (3)=3m -272, 由f (x )+9≥0恒成立,得f (x )≥-9恒成立,即3m -272≥-9,∴m ≥32. 5.甲乙两地相距240 km ,汽车从甲地以速度v (km/h)匀速行驶到乙地.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固定成本为160元,可变成本为16 400v 3元.为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怎样的速度行驶?解 设全程运输成本为y 元,由题意知y =240v ⎝⎛⎭⎫160+16 400v 3(v >0), y ′=240⎝⎛⎭⎫-160v 2+26 400v ,令y ′=0,得v =80, 当v >80时,y ′>0;当0<v <80时,y ′<0.∴v =80时,y min =720.即汽车以80 km/h 的速度行驶时,全程运输成本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