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1-11)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P2-6)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参与者:工人、革命士兵。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任务:推翻临时政府。

结果: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二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7-11)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新经济政策新在运用商品经济,多种经济来发展经济。

③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④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历史下册是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对抗、竞争的历史,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也是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经历了一战到二战之间的世界、二战时期的世界、二战后的世界。

研究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探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亚非拉独立与奋起),现代国际关系和战争史(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二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十月革命:一战带来深重苦难,二月革命后,1917年11月,XXX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XXX。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性质)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1921年XXX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1页2、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XXX模式:(1)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特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XXX模式)。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XXX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919年,为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协约国同德国,召开XXX,签署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等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020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20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20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指美洲以南的地区,主要殖民者为西班牙和葡萄牙。

2.背景: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受到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为印度土兵,杰出代表为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4.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彼得一世。

3.时间:18世纪初。

4.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遗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背景: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
理版)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治理与文化交流
1.1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 “三皇五帝”、“夏、商、周”简要介绍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比较
1.2 著名的古代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
- 孔子思想
- 墨子思想
- 荀子思想
- 道家、法家思想简介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和辉煌的唐宋文化
2.1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更替
- 夏朝、商朝、西周到东周
- 秦到汉和三国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2.2 唐代和宋代的辉煌文化
- 唐代文化
- 宋代文化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市场贸易
3.1 中国古代经济的起始和发展
- 农业生产的发展
- 生产力的提高
3.2 中国货币的演进和市场贸易的兴起
- 货币的演变
- 交易的方式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4.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
-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4.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成立
第五章互联网时代的中国
5.1 互联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 互联网的特点
- 互联网的优点和缺点
5.2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互联网产业的现状。

人教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大纲

人教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大纲

人教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大纲单元一: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知识点-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上的昼夜变化- 季节与气候的形成原因- 中国的气候类型与分布规律- 世界各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能力要求- 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地球的基本因素- 理解季节和气候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能够分析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适应方式- 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大洲的一些地理基本概念和特点单元二:世界的多元文化知识点- 文化的不同形式与内涵- 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中国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形成原因- 世界各国的主要宗教、语言和文化特点能力要求- 理解文化是多样化的,要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了解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了解中国多元文化背景和形成原因,树立多元文化意识- 了解世界各国主要宗教、语言和文化特点,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单元三:帝王将相与社会变革知识点-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特征- 秦始皇及其对中国封建专制的贡献和限制- 汉武帝及其对中国封建专制的影响和局限-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 唐朝的辉煌及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的贡献能力要求- 理解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和政治的演变过程- 掌握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变革- 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 了解唐朝的辉煌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大影响单元四:机器与现代社会知识点- 机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工业革命和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兴起- 科技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信息和网络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能力要求- 了解机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理解工业革命和现代机械化生产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了解信息和网络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掌握信息获取和利用的基本技巧单元五: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知识点- 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 中国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和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能力要求- 了解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全球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了解中国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和阶段,掌握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问题,掌握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掌握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填空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填空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2课)1、____年____月,______领导__________________(即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____________ 。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_。

(性质)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__________。

③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为了恢复国民经济,______年列宁实施了_______________。

该政策的内容及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斯大林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它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弊端,导致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4、5课)1、1919年,为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协约国召开______________,签署对德的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内容体现了会议的分赃性质,引发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这一系列条约构成了_____________(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为了协调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召开______________,签订了___________,美国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为_______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这次会议形成的_____________(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一、大航海时代与文艺复兴
-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与意义
- 卡夫卡和哥伦布的航海事迹
- 文艺复兴的起源和特点
二、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 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 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宪法建立
三、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
- 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 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和重要发明
- 殖民扩张的原因、手段和影响
四、霸权与反霸权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
- 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秩序的重建
五、当代世界的纷争与重建
- 冷战的起因和分裂
- 非洲、亚洲与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化的挑战
六、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 近代史的重要节点
- 辛亥革命与共和国的建立
-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七、守望人类的世界选择
- 艰苦创业的新中国
-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 当代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
文章需要注意整体逻辑性,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要自然流畅,通过举例、引用等方式使得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同时,可以使用
分段和缩进等方式美化排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3、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十月革命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6、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慕尼黑阴谋
2、绥靖政策
3.第二次世界大战
4.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
第8课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1、冷战政策
2.美苏争霸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2、科索沃战争
第16课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