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培训,这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的。

二、重视教师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孔子提出教师凡事要以身作则,并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

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孔子对待学习知识的态度一贯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这充分表现在他与子路的一段谈话中:“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才能说知道,不知道的只能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聪明的求知者。

2、孔子要求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曾谦逊地说:“说我圣,说我仁,我都不敢当!我只是永不自满地学习,永不疲倦地教诲弟子而已。”《述而》。教导别人而不疲倦,更体现出孔子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论语》中两次记录了孔子的“诲人不倦”,并且对弟子无所隐瞒,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

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对学生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在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说“仁者爱人”,“智者

知人”《颜渊》。他以师者的博爱胸怀经常关注于学生的学业、品行、生活、健康等,无论尊卑贵贱他都能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如颜渊家贫,孔子非但没有嫌弃还把他列为德行之首,经常加以赞扬。冉伯牛有病,他亲自去问病,并十分伤感;孔子和弟子们不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学问上也是平等的。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意思是说: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必让步。孔子曾坦率地向弟子们宣布过:“‘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话时真实的,即使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孔子也没有任何偏私。

孔子和他的弟子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颜渊死了,孔子“哭之恸”,并说:“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噫!天丧予!天丧予!”正因为有这种师生情谊,孔子死了,弟子们如丧父母,失声痛哭,为孔子守墓,“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

三、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孔子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这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

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就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本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冉求做事好退缩,胆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抓紧,一听说就应马上去做。子路胆大,敢作敢为,孔子怕他冒失而惹祸,就教他凡事退一步,等请示父兄后再去做。另外他很早就注意到人的才智高下有别,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既然人的智力有高下之别,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就应该有所区别,他也确实是这样实践的。《颜渊》篇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而孔子针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学识,便有三种回答。《论语》中先后记载了子路、子张、子夏、子贡、仲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