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标准做法
扶梯土建交接检验及基准线放设施工工艺

扶梯土建交接检验及基准线放设施工工艺12.1 材料要求12.1.1 尼龙细线、φ0.4mm~φ1.0mm的钢丝。
12.1.2 扶梯支撑预埋铁应为厚度≥20mm,宽度≥200mm的低碳钢板,长度应符合制造单位设计要求。
12.2 主要机具12.2.1 主要工具应包括榔头等。
12.2.2 主要测量工具应包括水平尺、钢板尺、钢卷尺、线坠、墨斗等。
12.3 作业条件12.3.1 扶梯井道施工已完毕。
12.3.2汇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制造单位进行开箱清点工作,检查随机文件应齐全,机械部件、电气部件及备品备件应完好,无缺损情况,并填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记录表可按附录D表D记录。
12.3.3 扶梯现场周围应设有良好的可搭拆的防护栏,其高度不应小于1200mm。
12.3.4 扶梯井道周围应保持干净,基坑应保持干燥,无杂物。
12.3.5 建设单位或土建单位应提供最终地面的标高及建筑物轴线,并填写交接记录。
12.3.6 施工现场的照明照度不应小于200lx。
12.3.7 核实土建尺寸,检查提升高度、水平跨度、支撑梁、底坑等应与图纸相符,且应满足安装要求。
12.4 施工工艺12.4.1 土建交接检验及基准线放设宜按图12.4.1规定的流程进行:测量扶梯井道扶梯支撑基础检验确定基准线图12.4.1 土建交接检验及基准线放投工艺流程12.4.2 测量扶梯井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扶梯井道所有必要的尺寸、扶梯间的相互位置以及扶梯到墙面的位置,应按照布置图中的数据进行检查;2支撑间的距离检验,上支撑的边线用铅锤投影到支撑水平面上,再用卷尺测量其水平距离;3 净空水平尺寸的检验,上支撑的边线用铅锤投影到下支撑面的水平面上,上支撑相对楼层边线用铅锤投影到下支撑面的水平面上,再用卷尺测量其水平距离;4 提升高度的检验,测量现场业主提供的最终两楼层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来确定提升高度;5基坑深度与长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坑深度的检验,应用卷尺现场测量业主提供的下支撑最终楼面的标高与基坑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基坑深度;2)基坑长度的检验,应用卷尺现场测量下支撑边线的铅垂线到对面基坑边线铅垂线间的水平距离。
电梯无脚手架安装工艺(二):制作样板和放线

电梯无脚手架安装工艺(二):制作样板和放线四、制作样板和放线1、在机房地面放置样板放架;2、样板架的制作:2.1、材料可选用厅门踏板封堵间隙的铁条和导轨支架制作。
2.2、选用30mm宽的铁条,取一段用于厅门,两段用于轿厢导轨,两段用于对重导轨。
见图:2.3、固定在机房样板架形式;用导轨支架制作样板架的好处是可以左右调节,固定牢固。
2.4、样板线测量:检查样板线的直线、对角线测量误差2mm以内;并记录好测量尺寸。
安装人员在放样线2.5、样板架固定在机房内陆面上;第一步:用卷尺大致测量好厅门面线的位置,做好记号,用电锤或用水钻22mm以上钻头打两个孔;先把门面样线放下,吊上重锤,先测量井道的垂直度,必须每层厅门口都测量,并记录所测量的尺寸。
见图2.6、测量箭头方向,门面线离门口最佳尺寸为110mm-130mm,左右尺寸要分中;2.7、根据测量的厅门门面线尺寸,找出轿厢中心线、轿厢导轨支架面线、对重中心线、对重支架面线和主机承重梁位置,并用墨斗弹出线。
轨距方向宽度计算方式是:导轨距+导轨厚度×2-10mm。
(导轨与支架连接处至少一张塞片)导轨支架面线离支架面5mm,两根面线离支架边5-10mm;注意事项1、轿厢支架面线宽根据导轨的大小而定,T89导轨支架面线根据支架宽减10mm,T127导轨支架面线宽度固定260mm。
2、对重支架面线宽度固定150mm。
并联梯、面对面电梯放样板示意图2.8、经过门面线的测量定位;如一次测量尺寸定位是好的,门面线不用移动,根据门面线参照图纸用墨斗弹出轿厢中心和对重中心。
(要是门面线有偏差,根据测量数据,可前后左右移位)。
2.8.1、电梯是并联或是面对面的,井道厅门口平面线可以参照由施工方提供的参考基准线。
2.9、当样板线位置定位好后,用电锤或水钻22mm以上钻头在定位点上打孔,用8mm膨胀螺丝固定样板架,把样板线捆在重锤上放到底坑,然后固定下样板架。
3、下样板定位:3.1、下样板选用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上,当样板线吊重锤静止后,用螺丝和扁铁把样板线固定在样板架上;见图:轿厢导轨样板线定位3.2、下样板定位好后,可取掉重锤,用大力钳拉住样板线用力往下拉紧,把样板线捆在固定好的样架上,这样可以绷紧样板线,样板线静止快,可以很快的校正导轨。
电梯安装规范.-别墅电梯安装规范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要求2007-10-11 14:16摘要: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企业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
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关键字: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1 总则1.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企业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工艺标准。
1.2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
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1.3 本工艺标准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配套使用。
1.4 本工艺标准是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所规定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合格。
1.5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工艺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 电梯安装工程电梯生产单位出厂后的产品,在施工现场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过程。
注:本工艺标准中的“电梯”是指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
2.0.2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电梯安装的各项工程在履行质量检验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几方共同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隐蔽工程和施工检查记录等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对安装工程进行普查和整机运行考核,并对主控项目全验和一般项目抽验,根据本工艺标准以书面形式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结果做出确认。
2.0.3 土建交接检验电梯安装前,应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对电梯井道和机房(如果有)按本工艺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对电梯安装条件作出确认。
3 基本要求3.1 安装单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3.1.1 具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安装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
3.1.2 具有健全的安装过程控制制度。
井道测量及基准线挂设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5m/s及以下的各类电力驱动曳引电梯和利用液压油缸直接或间接驱动轿厢垂直升降、额定速度lm/s及以下的液压电梯井道测量及基准线挂设工程。
二、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1.施工图纸齐全,根据设备、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并经审批。
2.对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技术、安全交底,对电梯型号、规格等技术参数深人了解,对安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2 材料要求1.样板架采用50×5mm角钢制作,所用型材应具有出厂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2.M16膨胀螺栓、琴钢丝、8#铅丝应满足使用要求。
2.3 主要机具1.安装器具:电焊机、电锤、榔头、錾子、扳手、木工锯、钢锯、墨斗、铅笔、线号笔等。
2. 测试器具:水平尺、直角尺、钢板尺、线坠、激光准直定位仪等。
2.4 作业条件1.土建结构已施工完毕,梯井中心线、楼层标高控制线已测设完毕,并办理交接验收手续。
2.实际测量顶层高度、底坑深度应与图纸相符,并核算是否能满足该梯越程的要求。
3.临时用电设施施工完毕,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规定。
三、施工工艺3. l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1.搭设井道脚手架(1)脚手架立管最高点宜位于井道顶板下1.Om~1.5m处,以便稳放样板架。
顶层脚手架立管采用4根短管,拆除此短管后,余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板下面500mm处,以便于轿厢安装,见图23-1。
(2)脚手架应使用钢管搭设,脚手架立杆横距宜为1.8m以下。
为便于安装作业,每层厅门牛腿下面200mm~400mm处应设大横杆,两大横杆上应设小横杆,便于上下攀登,脚手架每层最少铺2/3面积的脚手板,板厚不应小于50mm,板与板之间空隙应不大于50mm,各层交错排列,以减小坠落危险,见图23-2。
(3)脚手板两端应探出排管150mm~200mm,并用8#铅丝与排管绑牢,见图23-3。
001_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艺

2.3.1井道内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装部门提供的图纸要求。
2.3.2脚手架平台最高点位于井道顶板下1.5~1.7m处为宜,以便稳放样板。顶层脚手架立管最好用四根短管。拆除此短管后,余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子面500mm处,以便于轿厢安装(图5-l)。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搭设样板架
→
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
→
样板就位,挂基准线
3.1.1搭设样板架:
3.1.1.1在井道顶板下面1.2m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水平牢固地固定于并道壁上(图5-3)。
3.1.1.2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1.1m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稳放样板木支架,并且端部固定(图5-4)。
g对两台或多台并列电梯安装时应注意各电梯中心距与建筑图是否相符,应根据井道建筑情况,对所有厅门指示灯,按钮盒位置进行通盘考虑,使其高低一致,并与建筑物协调,保证美观。
h对多台相对并列电梯确定基准线时,除上述应注意的事项外,还应根据建筑及门套施工尺寸考虑做到电梯候梯厅两边宽度一致,两列电梯厅门口相对一致,以保证电梯门套施工或土建大理石门套施工的美观要求(图5-6)。
3.1.3.5线放到底坑后,用线坠替换放线时悬挂的物体,任其自然垂直静止。如行程较高或有风,线坠不易静止时,可在底坑放一水桶,将线坠置于水或机油中,增加其摆动阻力,使线坠尽快静止(图5-9)。
3.1.3.6在底坑上600~1000mm处用木方支撑固定下样板,待基准线静止后用U形卡钉将线固定子样板木上,然后再检查样板上各放线点的固定点的各部尺寸、对角线等尺寸有无差别,确定无误后,可进行下道工序(图5-10)。
样板横断面要求表5-1
电梯工程施工工艺

电梯工程施工工艺一、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样板架安装、挂基准线→导轨架及导轨安装→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对重安装→轿厢安装→层门安装→井道机械设备安装→钢丝绳安装→电气装置安装→整机调试二、样板架安装、挂基准线1施工流程脚手架搭设→样板架制作→井道测量、确定基准线→挂基准线2搭设脚手架(1)脚手架立管最高点位于井道顶板下1.5~1.7m处为宜,以便稳放样板。
顶层脚手架立管最好用四根短管,拆除此短管后,余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下面500mm处,以便轿厢安装。
(2)脚手架排管档距以1.4~1.7m为宜,为便于安装作业,每层层门牛腿下面200~400mm处应设一档横管,两档横管之间应加装一档横管,便于上下攀登,脚手架每层最少铺2/3面积的脚手板,板厚不应小于50mm,板与板之间空隙应不大于50mm,各层交错排列,以减小坠落危险。
(3)脚手板两端伸出排管150~200mm,用8号钢丝将其与排管绑牢。
(4)脚手架在井道内的平面布置尺寸应结合轿厢、轿厢导轨、对重、对重导轨、层门等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电线槽管、接线盒等的位置,在这些位置前面留出适当的空隙,供吊挂铅垂线之用。
(5)井道内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装部门提供的图纸要求。
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责任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搭设样板架(1)在井道顶板下面lm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水平牢固地固定于井道壁上。
(2)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lm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稳放样板木支架,并且端部固定。
(3)样板支架方木端部应垫实找平,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3/1000。
4测量井道,确定标准线(1)预放两根层门口线测量并道。
一般两线间距为门净开度。
(2)井道测量时,注意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如限速器钢绳选层器钢带、限位开关、中线盒、随线架等。
同时必须考虑到门导轨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重与井壁距离,必须保证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得小于50mm。
3.3 电梯安装调试-样板架制作与放置

对重左置井道8模放线示意
对重左置井道10模放线示意
a
4.放线样架实例
对 重 左 后 置 井 道 模 放 线 示 意
10
a
5.搭设样板架工艺流程演示
工艺流程 样板架制作→上样板固定→挂基准线→下样板固定
搭设样板架工艺流程演示
a
小结 · 思考
本节课对搭设样板架制作做了详细介绍对于个性化 的部件安装,希望安装人员根据从本节学到的知识, 结合随机图样进行调整。
木柱
卡固定铅垂线于下样板上。
800-1000
(8) 复测,校验井道、机房、层门口土建尺 垂线 寸,如果测出井道相关尺寸有碍安装施工,则
须重新调整样板位置,必要时可作修正处理,
线垂 以利于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对角线误差
≤1mm。
a
4.放线样架实例
对重后置3板6模放线示意
对重后置井道10模放线示意
a
4.放线样架实例
样板架设置依据:
理论上是电梯井道设计图,实际上是以层门吊垂线为基准,推导 井道设备的平面布置。
井道土建具有不可随意更改性,只能用门吊垂线确定层门预留门 洞的进出位置,最终确定样板架及其他设备的吊垂线位置。
a
2.样板架设置的位置
有脚手架安装时, 样板架位置在井道 顶部下方 500~600mm处。
无脚手架安装时, 样板架位置在机房 地面或地面上方 200mm处。
第3章 电梯的安装与调试
讲授:马老师
第3章 电梯的安装与调试
1
2
电梯安装前准备 零部件开箱及现场管理
3
搭设样板架
10
9
底坑设备的安装 曳引钢丝绳的安装
8
对重的安装
11
电梯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电梯安装施工技术方案1电梯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搭设样板架一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一样板就位,挂基准线一机房放线一使用激光准直定位仪确定基准线。
(1)现场电梯安装工作组织,由施工过高级及高层建筑的电梯安装班组长及高级技术工参加安装施工;同时分公司在技术、设备、机具、材料方面作为重点工程组织力量保证需要。
(2)施工计划整个工程分为四个阶段完成:1)人员组织,重点是组成安装小组,熟悉电梯结构性能,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并进行安全技术学习。
2)清点设备装箱内零部件,清理井道内杂物,并根据电梯土建总体布置图复核井道预留孔洞、牛腿、底坑深度、顶层高度、内净平面尺寸,如有差错,提前处理。
3)搭脚手架,安装施工照明,根据工程具体需要制作样板架,为下阶段创造最好的条件。
4)作为安装高峰阶段,安装进一步组织优势兵力,详细分工,平行流水、交叉作业,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以保证在合同要求时间内提前完成电梯安装工作和系统的运行调试,确保竣工期。
(3)工程目标1)质量目标:优良。
2)环境管理目标:有效控制有毒、有害废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装箱移交用户。
3)安全管理目标:杜绝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轻伤频率W3%。
2电梯土建技术要求2.1机房土建技术要求(1)机房地板应能承受6865Pa压力,地面采用防滑材料。
(2)电动机承重梁埋入承重墙内,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 o(3)机房门窗应防风雨,机房入口楼梯或爬梯应设扶手,通向机房的道路应畅通;机房门应加锁。
(4)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应为20~40mm,通向井道孔洞四周应筑一高50mm以上,宽度适当的台阶。
(5)在机房内每台电梯设一切断该梯的主电源开关,其容量可切断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最大电流,但该开关不能切断下列供电电路:轿厢照明和通风、轿顶电源插座、机房的隔音照明、机房内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
(6)主电源开关应装在面房内入口外距地面1.3~L5m的墙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木质样板应选用无节、干燥、韧性强、不变形的木材。
并且应四面刨光、平直。
2.1.2 根据提升高度不同,样板横断面不小于表5-1中所列数值。
样板横断面要求
表5-1
提升高度 (m) 厚度 (mm) 宽度 (mm)
≤20 20~60 >60 40 50 60 80 100 100
注:表中要求尺寸为加工后净尺寸。
2.1.3 加工后横断面不小于100×100mm;的木方(架设样板)、角钢,M16膨胀螺栓,U形卡钉,钉子,琴钢丝,8#铅丝等。
2.2 主要机具:
电锤、铁锤、水平尺、直角尺、钢板尺、盒尺、线坠、墨斗。
2.3 作业条件:
2.3.1 井道内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装部门提供的图纸要求。
2.3.2 脚手架平台最高点位于井道顶板下1.5~1.7m处为宜,以便稳放样板。
顶层脚手架立管最好用四根短管。
拆除此短管后,余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子面500mm处,以便于轿厢安装(图5-l)。
2.3.3 脚手架排管档距以1.4~1.7m为宜,为便于安装作业,每层厅门牛腿下面200~400mm处应设一档横管,两档横管之间应加装一档横管,便于上下攀登,脚手架每步最少铺2/3的脚手板,各层交错铺板,以减小坠落危险(图5-2a)。
2.3.4 脚手扳两端探出排管150~200mm,用8#铅丝将其与排管绑牢(图5-2b)。
2.3.5 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
图5-1 图5-2
2.3.6 现场施工用电、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国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
求。
2.3.7 各层厅门口必须设有良好的防护门;并且各层厅门口及每步脚手板上应保持干净、无杂物。
2.3.8 实际测量顶层高度,底坑深度应与图纸相符,并核算是否能满足该梯越程的要求。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搭设样板架→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样板就位,挂基准线
3.1.1 搭设样板架:
3.1.1.1 在井道顶板下面1.2m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水平牢固地固定于并道壁上(图5-3)。
3.1.1.2 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1.1m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稳放样板木支架,并且端部固定(图5-4)。
3.1.1.3 样板支架方木端部应垫实找平,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3/1000。
3.1.2 测量井道,确定标准线
3.1.2.1 预放两根厅门口线测量井道。
一般两线间距为门净开度。
3.1.2.2 根据井道测量结果来确定基准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a 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如限速器钢绳,选层器钢带,限位开关,
图5-3图5-4
中线盒,随线架等。
同时要考虑到轿门上滑道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重与井壁距离,必须保证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得小于30mm。
b 确定轿厢轨道线位置时,要根据道架高度要求,考虑安装位置有无问题。
图5-5
道架高度计算方法如下(图5-5):
H=L-A-B-C
式中 H棗 L棗 A棗 B棗 C棗道架高(左);轿厢中心至墙面(左)距离;轿厢中心至安全钳内表面距离;安全钳与导轨面距离(3~4mm);导轨高度及垫片厚度之和。
c 对重轨道中心线确定时应考虑对重宽度(包括对重块,最突出部分),距墙壁及轿厢应有不小于50mm的间隙。
d 对于前后开门(贯通门)的电梯,井道深度≥厅门地坎宽度×2+厅门地坎与轿厢地坎间隙×2+轿厢深度。
并应考虑井壁垂直情况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e 各层厅门地坎位置确定,应根据所放的厅门线测出每层牛腿与该线的距离,经过计划,应做到照顾多数,既要考虑少剔牛腿或墙面,又要做到离墙最远的地坎稳装后,其上的门立柱与墙面的间隙小于30mm而定。
f 对于厅门建筑上装有大理石门套以及装饰墙的电梯,由于它们的施工在后,因而确定厅门基准线时,除按照上述e进行考虑外,还要参阅建筑施工图,同时考虑利于门套及装饰墙的施工。
g 对两台或多台并列电梯安装时应注意各电梯中心距与建筑图是否相符,应根据井道建筑情况,对所有厅门指示灯,按钮盒位置进行通盘考虑,使其高低一致,并与建筑物协调,保证美观。
h 对多台相对并列电梯确定基准线时,除上述应注意的事项外,还应根据建筑及门套施工尺寸考虑做到电梯候梯厅两边宽度一致,两列电梯厅门口相对一致,以保证电梯门套施工或土建大理石门套施工的美观要求(图5-6)。
图5-6
i 确定基准线时,还应复核机房的平面布置。
曳引机、工字钢、限速器、发电机、极限开关、选层器等电气设备的布局有无问题,维修是否方便,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1.3 样板就位,挂基准线:
3.1.3.1 样板加工制造(图5-7)。
样板的木条应四面刨光、平直,按图纸要求组装,并用胶粘牢,将样板就位。
图5-7
甲一对重在轿厢后面放置;乙一对重在轿厢侧面放置
A一轿厢宽;B椊蜗嵘睿籆一对重导轨架距离;D一轿厢架中心线至对重中心线的距耄
E椊蜗峒苤行南咧辆嗟缀笱兀籉一开门净宽;G一轿厢导轨架距离;H 一轿厢与对重木嗬
1一铅垂线;2一对重中心线;3一轿厢架中心线;4一连接铁钉基准垂线共计10根,其中:
轿厢导轨基准线 4根
对重导轨基准线 4根
厅门地坎基准线 2根
为了简化施工,挂基准线也可以不采用整体样板,而采用在木方上直接钉木条法。
但所采用材料必须符合本章第一节要求。
3.1.3.2 无论采用样板法或直钉木条法,首先应按照第 3.1.2
条要求进行通盘考虑后,确定出梯井中心线,轿厢架中心线,对重中心线(图5-7),进而确定出各基准垂线的放线点,划线时使用细铅笔,核对无误,再复核各对用线尺寸是否相等,偏差不应大于0.3 m m。
样板或木方上木条的水平度在全平面内不得大于3 m m。
3.1.3.3 在样板处,将钢丝一端悬一较轻物体,顺序缓缓放下至底坑。
垂线中间不能与脚手架或其它物体接触,并不能使钢丝有死结现象。
3.1.3.4 在放线点处,用锯条或电工刀,垂直锯或划一V形小槽,使V形槽顶点为放线点,将线放入,以防基准线移位造成误差,并在放线处注明此线名称,把尾线在固定铁钉上绑牢(图5-8)。
图5-8
3.1.3.5 线放到底坑后,用线坠替换放线时悬挂的物体,任其自然垂直静止。
如行程较高或有风,线坠不易静止时,可在底坑放一水桶,将线坠置于水或机油中,增加其摆动阻力,使线坠尽快静止(图5-9)。
图5-9 图5-10
3.1.3.6 在底坑上600~1000mm处用木方支撑固定下样板,待基准线静止后用U形卡钉将线固定子样板木上,然后再检查样板上各放线点的固定点的各部尺寸、对角线等尺寸有无差别,确定无误后,可进行下道工序(图5-10)。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基准线尺寸必须符合图纸,各线偏差不应大于0.3mm。
检查方法:尺量。
4.1.2 基准线必须保证垂直。
检查方选:吊线、尺量。
4.2 基本项目:
4.2.1 样板架水平偏差不得大于3/1000。
4.2.2 并列电梯、厅门中心距偏差不得超过20mm。
4.2.3 相对电梯、厅门中心线偏差不得超过20mm。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确定轿厢导轨基准线时,应先复核图纸尺寸与实物尺寸两者是否一致。
不一致时应以实物尺寸为依据。
并通过有关部门核验。
6.2 每次作业前,均应复查一次基准线,确认无移位,与其它物体不接触后,方可作业。
6.3 在剔凿井道内壁及厅门处楼层显示盒、呼梯盒孔洞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清扫脚手板,防止砸坏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