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二语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赏析及中考汇编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鉴赏及译文参考汇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鉴赏及译文参考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鉴赏及译文参考汇总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鉴赏及译文参考,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鉴赏及译文参考 1《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
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有:空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注释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部编本初二语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赏析及中考汇编

部编本初二语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赏析及中考汇编1000字《渔家傲》是文学巨匠林语堂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他的散文集《翻译乱世》。
这篇文章以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对渔家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渔民的豁达乐观,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观和人文精神,堪称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一。
第一段,作者借景描述了崇明岛的雾景,通过天接云涛、山峰突兀的句子,极具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与后面的渔家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叙述渔家把小船装满鲜鱼的时候,作者提到“等待着妻女端上热饭热鱼”,这种家庭和乡土的温馨气息可以被视为对“天接云涛”的最佳反衬。
第二段,作者描绘了在船上吃鲜鱼的情景。
鱼肉直接寄生在自然鱼喹和朝霞的背景之中,形成了一幅生态画卷,同时也似乎在告诫人们,要珍惜好这片自然美景,保护好这里的渔业资源。
第三段,作者引入了“战争”这一话题,并切换了角色,自己变成了一名士兵。
作者在当时的紧张气氛中,通过观察渔民的生活,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人生启示。
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主旨:在生命面前,一切矛盾和彼此对立的事物还原成了人的肉体和吃些鱼、喝些茶之类的简单需求。
第四段,采用了极为铿锵有力的议论,林语堂利用我们思维的惯性,强调了“全人类的放逐和战争都成了一种傻瓜辈的游戏”,最后呼吁人类“要走出傲慢和不可理喻的仇恨,来庆贺大自然和人类天赐的幸福生活。
”《渔家傲》这篇文章, 寓意深刻,充满人文关怀,是一篇充满生命力的散文。
文章中的豁达、乐观的渔民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度认识和对生命的珍视,是对人类一种伟大的呼唤。
同时,也是对人类一种真正的启示,我们应当珍惜我们手中的一草一木,呵护这美好的大自然,更应该陶冶美好的灵魂,拥有太阳的力量和灵山的安和静。
中考汇编:1. 如果你是“渔家人”,你会怎样做才能让一艘船在大浪中“如履平地”?答案:必须掌握好舵。
2. 渔民为什么要用“双拐”呢?答案:为了交错连接与支撑撑篙。
3. 渔家人中,女人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答案:烧水做饭,照顾家人。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阅读鉴赏题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渔家傲》[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
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诗歌主旨】
本词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重点问题整理】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
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
1。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原文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
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还未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有:空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赏析这是一首记梦词,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诗词鉴赏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诗词鉴赏水火、只顾自己一路奔逃,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
这种遭遇,让词人渴望关怀,渴望温暖,但现实中却不能得到,也只有将之寄托在幻想之中了。
因此,词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双叠词中,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
过片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片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
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
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
“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
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
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
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文学家,她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以前,都是我和爸爸一起去给在变电所上班的妈妈送饭。
可是,今天,到送饭的时候了,爸爸却在看他喜爱的《神探狄仁杰》。
我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看来老爸不去了。
”我就提着饭盒,向变电所走去。
半路上,一只大黑狗睡在路中央。
可把我吓坏了。
但勇敢的我,还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了……到了变电所,我大声说:“妈妈,我是一个人给你送饭来的。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⑴星河:银河。
⑵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⑹谩:徒,空。
⑺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⑻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⑼吹取:吹得。
⑽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11)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12)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赏析】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
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
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
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现在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八年级上册古诗《浣溪沙》《渔家傲》阅读理解赏析

渔家傲 [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下阕哪句是对“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浣溪沙》晏殊1.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参考答案《渔家傲》 [宋]李清照1.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从手法、具体分析和感情方面回答。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
3.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渔家傲 [宋]李清照1.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
八上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13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向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字词解释:①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
一说指海涛。
②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
星河,银河。
③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④殷勤:情意恳切。
⑤报:回答。
⑥嗟:叹息、慨叹。
⑦谩:同“漫”。
空,徒然。
⑧举:高飞。
⑨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⑩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内容描述: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星河正在转动,像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路茫茫,暮色沉沉,难以到达。
学习作诗,空有惊人的诗句,却毫无用处。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搏击长空。
大风啊!不住地吹吧,快快将我这一叶轻舟吹到海外仙山去吧!全诗赏析:诗人写梦中穿过云涛、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与天帝问答,渴望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到达仙境。
李清照有才华有理想,可后半生遭遇国破家亡的变故,只身漂泊江南,过着孤寂困窘的生活。
她想去那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这正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主旨:该词通过梦境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通过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
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写作特色:词人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浪漫仙境,表达了怀才不遇和国难当头,身逢乱世,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
但结尾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虽遭磨难,依然寻觅幸福,向往自由、光明、美好的情感。
语言豪迈,格调雄奇,是李清照词作中最为独特的一首。
第一组题目:1、【内容筛选】词人写梦中穿过、、,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与天帝问答。
(1分)2、【思想感情分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第二组题目:3、【画面描绘】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初二语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赏析及中考汇编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重点问题】
1.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舞”字的
表达效果
一个“舞”字化静为动,变平凡为神奇,既出色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也传神地写出了词人魂魄的昂扬飞动。
这是一个饱经人间沧桑的魂魄,也是一个不甘寂寞、“上穷碧落”以求索的精灵。
2.赏析“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归”字的表达效果
“归”字在无形中缩短了仙凡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就好像词人本是仙子降凡,只是由于不堪人世污浊,才重返纯洁的天庭仙界。
3.简要分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一句的表达效果
“路长嗟日暮”化用《离骚》诗意,“路长”谓人生之路漫长修远,“日暮”指夕阳西下,喻人至暮年。
这两句把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痛苦经历以及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表述了出来。
4.简要分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的表达效果
“九万里风鹏”则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以喻腾飞之志。
【主旨】
这首词剪裁巧妙,典故信手拈来,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意境雄奇,气势恢宏。
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
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中考题汇编】
【玉林市防城港市,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7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
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答案】
【四川省自贡市】19.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9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①上面两首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帆:船,这里喻指星星。
B.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C.沙场:战场。
D.霹雳:本指雷声,这里比喻射箭时箭雨发出的响声。
②《破阵子》中“梦回吹角连营”一句词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渔家傲》中“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
()
B.《渔家傲》末尾“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C.《破阵子》是一首寄赠之作,辛弃疾自称“壮词”,全篇以“壮”语贯穿始终。
()
D.《破阵子》末句“可怜白发生”,词意急转直下。
“可怜”两字至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示出极大的惋惜和哀伤。
()【答案】19.(9分)①D(3分)②梦中听到各个军营接连吹响号角。
(2分)③A(x)B(√)C(√)D(x)(4分)
【江苏省盐城市】(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题。
(5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
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⑴星河:银河。
⑵谩有,空有。
⑶三山,指传说中
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2分)8.⑴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⑵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案】8.(2分)⑴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
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⑵(3分)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中的“接”、“连”字用得妙,原因是什么呢?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
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下片的“我报路长嗟日暮”和“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李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路长嗟日暮:写出作者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感情态。
拔剑四顾心茫然: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