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参考答案)
2017年电大《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

《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25%)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____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____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___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_____行省,以北属_______行省。
4、______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___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______省和_____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_____风格。
8、_____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___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___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___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___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___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_____年的周_____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_____”。
16、无锡_____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第一章 总论)(整理)

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以平原为主,包括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四部分。
2、江苏省的名称,始于清代康熙六年即_1667年,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组成。
3、南京东郊汤山葫芦洞发现的两块人类头骨化石,是距今约_30万年的“南京猿人”。
4、明清_时期,宜兴以紫砂陶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
5、唐代,苏州成为江南运河的交通枢纽,人口稠密,百工兴旺。
6、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南京丝织业在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7、隋唐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8、宋代时,人们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苏州的繁荣程度。
9、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因此而名为“彭城”。
10、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了江南储才学堂,后改为江南高等学堂。
11、每年正月十六南京人都有和家人或三五好友登上城头览胜的习俗。
12、徐海风味,指徐州、连云港一带的地方风味。
二、名词解释1、金陵文化: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镇江),随后又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2、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形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3、维扬文化: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的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又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4、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今徐州、淮阴、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5、苏东海洋文化:江苏东部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沿海的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三地主体的文化圈。
6、书院: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
三、简答题1、简述江苏的地理特征。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 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1、江苏水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答:水的灵动使江苏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智慧特征。
2、金陵文化: 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一是勤思。
江苏人凡事爱动脑筋而不使蛮力,比如先秦时期的《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镇江),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多想办法、多动脑筋的指导思想,与当时中原诸子的著作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
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二是善思。
江苏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不仅善于抓住机遇,而且在时机的等待上也善于3、吴文化: 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从大处做好工作,准备之细、忍耐之坚,都是有口皆碑的,比如汉初风云人物张良的“运筹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4、维扬文化: 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三是奇思。
历史上,江苏出了许多富于奇思妙想的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留下了丰富的人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文财富。
5、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2、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文化有哪些特征, 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答: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人追求尽善,主要表现为: 6、苏东海洋文化: 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1)地尽其力:江苏没有闲人,没有闲地。
比如古城扬州就是依靠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2023年成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地域文化作业1

2023年成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地域文化作业1引言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
江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于了解江苏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江苏的地域文化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江苏的独特魅力。
江苏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地理特点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南临杭州湾,地理位置优越。
江苏省幅员辽阔,总面积为102,600平方千米,是中国较小的省份之一。
江苏地势较为平坦,但也有着部分山脉和丘陵。
江苏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长江、淮河等重要河流纵贯全境,为江苏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历史背景江苏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苏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公元前3世纪,江苏地区成为楚汉之间的争夺重点。
汉代,江苏地区纳入中国统一的版图,成为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交汇地。
唐宋时期,江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明清时期,江苏成为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代以后,江苏经历了苦难和风雨洗礼,但也迅速崛起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
江苏的地域文化特色传统文化江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包括音乐、戏曲、绘画、建筑等多个方面。
苏州评弹、苏州园林、扬州花鼓戏等都是江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苏州评弹是江苏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以独特的声腔和婉转的旋律而闻名。
苏州园林是江苏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以精致的设计和细腻的园林景观吸引了世人的赞誉。
扬州花鼓戏是江苏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以其激情四溢的唱腔和高超的表演技巧而著称。
美食文化江苏的美食文化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菜、徽菜、淮扬菜等都是江苏地区的传统菜系,以其细腻的烹饪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而享誉中外。
苏菜是江苏地区的主要菜系之一,以其精细的烹饪技巧和清淡爽口的口味而著称。
徽菜是江苏和安徽交界地区的传统菜系,以其注重色香味形俱佳而受到食客的喜爱。
淮扬菜是江苏扬州地区的传统菜系,以其选材严谨、烹饪精细而享誉江南。
《江苏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作业 (1)

1、简述镇江文化的特征。
答:(1)历史悠久,文脉绵长。
文献记载2500年前的朱方是其最早的地名。
考古证明镇江从南朝宋设南徐州,至今有1600年历史。
镇江历代名人辈出,鸿篇巨制迭见,《文心雕龙》、《世说新语》等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开山之作”或“千古名篇”的地位。
(2)“吴头楚尾”的移民文化。
京口(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先秦时受吴越文化影响,号称“吴头楚尾”;历史上受北方移民影响很大,成为吴文化与北方文化冲突融汇的典型地带。
(3)以“城市山林”著称的山水文化。
镇江处于长江和运河交汇处,交通极为便利。
境内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茅山等著名山峰和诸多的寺观园林,历史上吸引过无数文人学士、达官贵人来此,或归隐,或陶冶情操、或访古探幽、或山水寻游,并留下了众多著称于世的文学艺术作品。
(4)镇江使用的语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其东南部地区有明显的吴方言特征。
2、简述苏州文化的特征。
答:(1)厚重辉煌的吴文化底蕴。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查山、崧泽等地遗址下层出土的文物距今已有5900多年;苏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
苏州价值取向多元的传统,容许和鼓励“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园林、丝绸、服装、刺绣、灯彩、木刻、盆景、绘画、医药等方面均获得较高的成就。
(2)海纳百川的水文化特征。
苏州濒临长江和太湖,浩瀚的长江和太湖水,碧波万顷,浩浩荡荡,成为苏州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之流。
水是柔和的,但能克刚。
苏州人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容纳各个方面的各种事物,呈现出新旧杂糅的文化景观。
刚柔相济,包容开放,精细雅致成为苏州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3)崇文、仁爱的传统。
“状元群”、“院士群”人文现象的出现,说明苏州具有滋养和吸引智者的优越山水环境与发达的经济条件,也反映了苏州人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心态。
苏州人怀着克己仁爱之心,最先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
(4)秀外慧中,精细雅致。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

《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_姓名: __ _ _____ ____学号: __ _ _ ___班级: ___ _ ____ _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25%)成绩:时间: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 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后,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中原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__行省。
4、__1667(康熙六年)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阿拉伯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 天京省和__苏福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徽派__风格。
8、__郑和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苏常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黄道婆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淮河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紫砂陶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李鸿章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2800_年的周__淹城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彭城__”。
16、无锡__薛氏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江苏地域文化答: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100%通过2015年秋期电大把《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1.00分)A. 褚遂良B. 蔡邕C. 锺繇D. 刘德昇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1.00分)A. 谢朓B. 谢灵运C. 江淹D. 庾信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1.00分)A. 魏徵B. 吴兢C. 岑文本D. 姚崇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1.00分)A. 褚遂良B. 郑道昭C. 锺繇D. 孙过庭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唐朝B. 西汉C. 隋朝D. 东汉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1.00分)A. 张衡B. 张仲景C. 范蠡D. 吴道子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1.00分)A. 锺繇B. 蔡邕C. 蔡文姬D. 刘德昇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1.00分)A. 白居易B. 元稹C. 韩愈D. 元结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1.00分)A. 杜甫B. 白居易C. 韩愈D. 李商隐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1.00分)A. 史可法B. 侯方域C. 彭而述D. 王铎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1.00分)A. 范缜B. 谢灵运C. 袁淑D. 谢朓12.《治安策》的作者是(1.00分)A. 韩非子B. 李斯C. 蔡邕D. 贾谊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1.00分)A. 郭熙B. 李迪C. 李唐D. 吴道子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1.00分)A. 郑国B. 李诫C. 褚少孙D. 张衡15.《述归赋》的作者是(1.00分)A. 耿介B. 高拱C. 何景明D. 吕坤16.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1.00分)A. 黄庭坚B. 蔡襄C. 王洙D. 苏轼17.游记散文《茅阁记》的作者是(1.00分)A. 韩愈B. 萧颖士C. 元结D. 贾至18.《大任先生传》的作者是(1.00分)A. 李斯B. 蔡邕C. 贾谊D. 阮籍19.《神灭论》的作者是(1.00分)A. 袁淑B. 谢灵运C. 蔡邕D. 范缜20.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1.00分)A. 程颢B. 宋庠C. 程颐D. 宋祁21.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1.00分)A. 登封B. 洛阳C. 开封D. 商丘22.被后人称为的“诗圣”的是(1.00分)A. 白居易B. 杜甫C. 李贺D. 李商隐23.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1.00分)A. 李迪B. 李唐C. 吴道子D. 荆浩24.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1.00分)A. 郑韩文化B. 河洛文化C. 燕赵文化D. 陈宋文化25.被后人称为“字圣”的是(1.00分)A. 褚遂良B. 锺繇C. 吴道子D. 许慎26.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1.00分)A. 张衡B. 郑国C. 李诫D. 张仲景27.被称为“行书鼻祖”的书法家是(1.00分)A. 蔡邕B. 刘德昇C. 褚遂良D. 锺繇28.洛阳首作为国都的朝代是(1.00分)A. 西周B. 东汉C. 西汉D. 东周29.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1.00分)A. 河洛文化B. 陈宋文化C. 燕赵文化D. 郑韩文化30.自号“安乐先生”的是(1.00分)A. 张载B. 程颢C. 邵雍D. 程颐31.被书坛誉为“楷书之祖”的是(1.00分)A. 褚遂良B. 锺繇C. 蔡邕D. 刘德昇32.广义的中原指(1.00分)A. 河南省B. 黄河中游地区C. 黄河中上游地区D. 黄河中下游地区33.《苏学士集》的作者是(1.00分)A. 苏轼B. 苏辙C. 苏舜钦D. 苏洵34.中原被称为“楚风豫韵”的文化区域是(1.00分)A. 豫东B. 豫北C. 豫中D. 豫南35.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1.00分)A. 审美文化遗产B. 伦理文化遗产C.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D. 无形遗产36.“南宋四家”属于中原画家的是(1.00分)A. 马远B. 刘松年C. 李唐D. 夏圭37.“画圣”吴道子为(1.00分)A. 晋涅阳人B. 唐阳翟人C. 隋汝南人D. 宋白波人38.被南阳人称为“杜母”的杜诗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东汉B. 唐朝C. 隋朝D. 西汉39.《书谱》的作者是(1.00分)A. 郑道昭B. 褚遂良C. 孙过庭D. 王洙40.画家宗炳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宋B. 西晋C. 东晋D. 唐1.孔子还乡祠位于(2.00分)A. 今夏邑县B. 今淮阳县C. 今永城市D. 今睢县2.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弟子是(2.00分)A. 子贡B. 子张C. 曾参D. 子夏3.庄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秦朝B. 春秋时期C. 西汉D. 战国时代4.《白虎通义》的作者是(A)(2.00分)A. 司马迁B. 司马光C. 韩愈D. 班固5.《唐律疏议》的作者是(2.00分)A. 魏徵B. 长孙无忌C. 李世民D. 杜周6.下列法家人物提倡“重术”的是(2.00分)A. 申不害B. 子产C. 慎到D. 商鞅7.律宗东塔派的创始人是(2.00分)A. 怀素B. 竺叔兰C. 神秀D. 僧一行8.《礼记》的作者是(2.00分)A. 戴圣B. 戴德C. 子思D. 子夏9.老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西周B. 春秋末期C. 战国时代D. 秦朝10.制定《大衍历》人物的是(2.00分)A. 慧可B. 竺叔兰C. 僧一行D. 玄奘11.下列儒家人物被誉为汉景帝“智囊”的是(2.00分)A. 尹敏B. 晁错C. 魏满D. 张兴12.“儒”字最早见于(2.00分)A. 《论语》B. 《中庸》C. 《大学》D. 《孟子》13.弦歌台位于(2.00分)A. 今许昌市B. 今濮阳市C. 今汤阴县D. 今淮阳县14.《法经》的作者是(2.00分)A. 李悝B. 李斯C. 商鞅D. 韩非15.《道德经》诞生地是(2.00分)A. 西安终南山B. 今灵宝函谷关C. 新安县函谷关D. 今洛阳市老城16.世称“明道先生”的人物是(2.00分)A. 邵雍B. 程颐C. 张载D. 程颢17.说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人物是(2.00分)A. 申不害B. 商鞅C. 子产D. 邓析18.《杨朱》出自(2.00分)A. 《文子》B. 《列子》C. 《道德经》D. 《庄子》19.《论贵粟疏》的作者是(2.00分)A. 刘昆B. 郑兴C. 晁错D. 丁鸿20.下列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2.00分)A. 商鞅B. 管仲C. 曾参D. 李悝21.说出“我以不贪为宝”的人物是(2.00分)A. 吴起B. 韩非C. 子罕D. 申不害22.列御寇是(2.00分)A. 郑国人B. 陈国人C. 宋国人D. 韩国人23.儒家文化在中原传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2.00分)A. 东汉B. 唐朝C. 北宋D. 西汉1.制成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地图——木图的是(2.00分)A. 张衡B. 刘禹锡C. 谢庄D. 谢灵运2.《强兵策》的作者是(2.00分)A. 李觏B. 岳飞C. 范仲淹D. 辛弃疾3.一般认为,墨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东周B. 春秋末战国初C. 西周D. 战国时代4.中原节日的“浴佛节”是在(2.00分)A. 四月初十B. 四月十五C. 四月初八D. 四月初九5.中原节日的“人日”是指(2.00分)A. 正月初五B. 正月初二C. 正月初四D. 正月初七6.帝王信奉佛教最多的朝代是(2.00分)A. 东晋B. 宋朝C. 东汉D. 唐朝7.《天文》的作者是(2.00分)A. 甘德B. 僧一行C. 石申D. 范蠡8.在丧葬问题上,墨家主张(2.00分)A. 厚葬B. 天葬C. 节葬D. 据情况葬9.《伤寒杂病论》作者是(2.00分)A. 华佗B. 孙思邈C. 张仲景D. 玄奘10.中原节日的“春社”是在(2.00分)A. 立春后的第八日B. 立春后的第七日C. 立春后的第五日D. 立春后的第六日11.《美芹十论》的作者是(2.00分)A. 李觏B. 辛弃疾C. 苏轼D. 陈亮12.《天文星占》的作者是(2.00分)A. 甘德B. 石申C. 张衡D. 僧一行13.洛阳唐三彩始创于(2.00分)A. 唐朝B. 西汉C. 南北朝D. 东汉14.被誉为“禅宗祖庭”的是(2.00分)A. 白马寺B. 少林寺C. 嵩岳寺D. 相国寺15.《灵宪》的作者是(2.00分)A. 梁令瓒B. 甘德C. 张衡D. 李诫16.中原节日的“填仓日”是指(2.00分)A. 正月二十五B. 正月十六C. 正月十七D. 正月十五17.《大乘止观法门》的作者是(2.00分)A. 支遁B. 慧思C. 达摩D. 慧可18.创“五德终始说”的是(2.00分)A. 吕不韦B. 邹衍C. 公孙龙D. 管仲19.删补《九章算术》的是(2.00分)A. 张仲景B. 张衡C. 张苍D. 朱载堉20.农家的代表人物是(2.00分)A. 陈良B. 范蠡C. 许行D. 陈相21.《营造法式》的作者是(2.00分)A. 张衡B. 李诫C. 石申D. 甘德22.中原节日的“天医节”是在(2.00分)A. 八月一日B. 七月一日C. 七月十五D. 七月二日23.《乐律全书》的作者是(2.00分)A. 张仲景B. 朱载堉C. 张苍D. 僧一行24.中原节日的“秋社”是在(2.00分)A. 立秋后的第八日B. 立秋后的第六日C. 立秋后的第七日D. 立秋后的第五日1.明代的丽泽书院位于(1.00分)A. 襄城县B. 开封C. 商丘D. 郑州2.开封始称(1.00分)A. 汴梁B. 启封C. 大梁D. 东京3.《急救篇》的作者是(1.00分)A. 史游B. 王充C. 丁鸿D. 司马相如4.“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江苏地域文化

江苏区域文化不同于江苏专项文化(如稻作文化、水文化、海洋文化、建筑文化等),也不同于江苏断代文化(六朝文化、唐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等),而是一种区域性复合文化。江苏区域文化应当在纵向上应当贯串各个断代,横向上应包罗各个专项文化。
2、老字号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一方面,江苏的老字号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行业,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行业齐全中又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行业特色,如老字号中饮食与医药的商铺就几乎占了一半,这是一种文化现象。老字号的振兴、保护和相关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老字号文化已经成为展示江苏文化强省面貌的一个窗口。
有的学者认为:文化与文明是有所区别的,文化更多的是精神因素,是人类生存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认知、感知世界的一种自我感知的方式,而文明是物质性成果。从这意义上而言,江苏地域文化是江苏地区民众认知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在这一交互过程中他们内心体认的历史结果。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代,自然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宋以后,更应重视后生、继发性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不能过分强调自然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注重不同地区文化交流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江苏地域文化还是颇具特点,以现在江苏地域反观历史,江苏历史上各类专家学者众多,思想文化上重视经世致用,较少空谈玄理之学。
三是奇思。历史上,江苏出了许多富于奇思妙想的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财富。
三、江苏南北文化的包容特征
江苏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上,促使本地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一是价值多元化。江苏人在价值取向上不偏执,最突出表现是历史上江苏虽重儒学但并不轻商,工商同道,在儒学之外的商业等领域里获得成就的人同样可以获得社会的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地域文化△> 单元一:江苏地域文化总论
第一次形考作业(占课程总成绩20 %)
1.江苏历史悠久,得名于清康熙六年,即公元__B____年。
A368B1667 C 1949 D 1912
2.纵贯江苏八个省辖设区市的京杭___B___,把苏北、苏中、苏南文化紧紧地连为一体。
A黄河 B 大运河 C 淮河 D长江
3.流经江苏的长江与黄海交汇,给___C___、苏北文化注入了开放、包容的元素。
A苏北 B 苏南 C 苏中淮河两岸
4.得利于水的滋润,江苏农业大部分地区以种植__B____为主,副业以淡水养殖为胜。
A棉花 B 水稻 C 小麦D五谷杂粮
5.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其中___B___居第三位和第四位。
A 太湖、骆马湖
B 太湖、洪泽湖
C 太湖、高邮湖
D 洪泽湖、太湖
6.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 ___C___的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A 苏州B杭州 C南京 D 扬州
7.____B__是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他是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
A刘邦 B 张道陵C张果老 D 泰伯
8.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_B_____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A淮安B扬州C镇江D无锡
9.苏南地区利用江南的气候条件,在____A__时就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
A清朝 B明朝 C宋朝 D 元朝
10.江苏跨江滨海,海岸线长__C____公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 3.75 万平方公里。
A780 B 1235 C 954 D 1529
吴文化
11.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区,属于
类型。
龚贤
12.明末清初南京地区以、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谢荪、胡慥为代表的八位画家合称为金
陵八大家。
维扬文化
13.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区,属于类型。
其得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
14.以今徐州、宿迁、淮安等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文化的标志,属于楚汉文化,
徐淮文化
也称作。
江苏
15.银杏树坚韧不拔的品格,刚毅顽强的精神,象征着人坚毅、智慧、包容的优秀品格。
茉莉花
16.旋律优美的民歌《茉莉花》诞生于江苏,传唱世界,影响广泛,已成为江苏乃至中国魅力的一个
符号。
奇思
17.江苏的水文化具有勤思、善思、三个特征。
文化
18.老字号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现象。
苏州
19.在宋代,人们已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江苏的繁荣程度。
云台山
20.连云港市主峰高624.4米,为苏北第一高峰;宜兴市黄塔顶高611.5 米,为苏南第一高峰。
试述明清时期江苏小说创作的巨大成就。
正确答案:
(1)明代长篇小说成就巨大,史上著名的四部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都是江苏人。
(2)清代寓居南京的吴敬梓著的《儒林外史》,江苏人李宝嘉、刘鹗、曾朴的《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
海花》(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并称为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
(3)白话短篇小说成就突出。
明代苏州人冯梦龙纂辑的《喻世明言》 (即《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成为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重要代表作。
(4)“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家群,大多数作家为江苏人。
吴趼人的言情小说《恨海》和哀情小说《禽海石》;张恨水
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将言情、社会、武侠熔于一炉。
简述江苏南北文化的包容特征。
正确答案:
(1)价值多元化。
江苏人在价值取向上不偏执,最突出表现是历史上江苏虽重儒学但并不轻商,工商同道,在儒学之
外的商业等领域里获得成就的人同样可以获得社会的尊重。
(2)富于交融性。
历史上,西晋之末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和两宋之交靖康之变等社会动荡使北方文化大规模进入
江苏,但江苏文化并没有受到冲击,相反是迅速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在文化大交流中形成新的文化中心,文化交融使江
苏文化充满了活力。
(3)社会和谐性。
江苏的地理位置使江苏文化有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条件,使江苏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发展形态,
不封闭,不排外。
对待矛盾少有激烈的行为,而是柔性化解,求同存异。
和睦相处成为江苏居民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