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54种针灸治疗有效病症处方

合集下载

常见病针灸处方

常见病针灸处方

散瘀穴
①急性腰扭伤:委中(刺血)。 ②胸中瘀血:足三里。 ③胸肋扭伤:大包、阳陵泉。 ④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⑤肩臂扭伤:肩井、曲池。 ⑥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⑦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止呕穴
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公孙、膻中、 劳宫、三阴交。
抽搐
1.百会、印堂、大椎; 2.合谷、太冲; 3.风府、曲池、涌泉;
运动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一.头颈上病症 (一)落枕 1.落枕穴。 2.天柱、后溪。 3.养老、悬钟。 4.大杼、肩外俞。 (二)颈肩肌筋膜炎 1.风寒:风池、百劳、风门、天宗、曲垣。 2.湿热:风池、肩井、肩外俞、后溪、支沟。 3.淤滞:天柱、曲垣、秉风、膈俞。 (三)肩关节周围炎 1.肩髃、肩贞、曲池、外关。 2.肩髃、肩賿、秉风、大杼、手三里。 3.条口透承山。 (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 1.听宫、颊车、下关、合谷。 2.下关、颊车、外关、太冲。 3.听宫、下关、足三里、阳陵泉。 (五)肱骨外上髁炎 1.肘賿、曲池、天井、手三里、外关。 2.阿是穴。 (六)腕管综合症 1.内关、大陵。 2.合谷、外劳宫、中渚 、外关。 3.十二井(手经)。 (七)桡骨茎突狭隘性腱鞘炎 1.列缺、合谷、手三里。 2.阳溪、偏历、阿是穴。 3.列缺或阿是穴。 (八)腱鞘囊肿 阿是穴。
痛经
1.气滞血瘀:气海、地机、太冲(加热疗) 2.寒湿凝滞:关元、归来、肾俞、三阴交。 3.肝肾不足:肾俞、肝俞、血海、三阴交、
太溪。 4.气血虚弱: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
三阴交。 5.中极、次賿---热疗法
(十四)产后宫缩痛 1. 关元、合谷;2.十七椎、腰阳关、三阴交(加热疗) (十五)产后乳少 1. 气虚血弱:膻中、乳根、脾俞、胃俞、足三里(加热疗) 2. 肝郁气滞:太冲、内关、膻中、乳根(热疗)、少泽; 3. 对证选穴:膻中、乳根(热疗)膻中、少泽(热疗)。 (十六)产后血晕 1. 血虚气脱: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2. 寒凝血瘀:中极、阴交、三阴交、支沟、公孙。 (十七)产后腹痛 1. 血虚:关元、气海、膈俞、三阴交、足三里(加热疗) 2. 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 3. 血瘀: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 (十八)绝经期综合征 辩证选穴: 1. 肝阳上亢: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2. 心血亏损: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 3.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加热疗) 4. 痰气郁结:中脘、膻症

老中医内科秘验方都是无价之宝的秘方,效果神奇,立杆见影

老中医内科秘验方都是无价之宝的秘方,效果神奇,立杆见影

老中医内科秘验方都是无价之宝的秘方,效果神奇,立杆见影行之医话 2022-07-11 09:33 发表于江苏1.愈咳散【处方】麻黄6g 杏仁9g 白前9g 黄芩9g 陈皮6g 甘草6g 枇杷叶9g【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功效】发散风寒、止咳化痰【主治】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2.烧伤药膏【处方】地榆50克、虎杖、紫草各30克、黄芩、黄连、大黄、白芨各20克.【用法】用芝麻油600毫升浸泡72小时,文火炸至枯黄滤去药渣,立即加入蜂蜡10克,待药油温度下降到60度左右时再加入冰片5,待凉外敷。

【功效】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的功效,生肌长口快,愈合不留疤。

【主治】治疗烧伤的药膏,治好很多烧伤病人3.狐臭酊【处方】雄黄粉100克【用法】用100毫升碘伏浸泡24小时即可,取药液涂患处,每天一次。

疗效神奇,涂抹以后狐臭马上消失!【主治】一般狐臭患者涂药数次便可治愈。

4.保胎汤【处方】黄芪18克、人参、当归、杜仲、桑寄生、兔丝子各9克、白木15克、阿胶、砂仁、黄芩、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功效】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益肾安胎。

【主治】治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5.淋巴结肿大奇效良方【处方】玄参、浙贝各9克、牡蛎15克、金银花6克、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各18克、全蝎、守宫各3克【用法】研末吞服.。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主治】治疗痰核瘰疠(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肿大)【方源】消瘰丸(玄参、浙贝、牡蛎)化裁而来。

6.祛风蠲痹黑膏药:【处方】A、粗料: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羌活、独活、葛根各30克、肉桂15克、生马钱子60克、洋金花、生半夏、生南星、防风、苍术、细辛、白芷、川芎、秦艽、杜仲、牛膝、桑寄生、桂枝、白芍、麻黄、甘遂、巴豆、木鳖子、透骨草、急性子各20克、干蟾蜍5只。

B、细料:净生乳香、净没药、蓖麻子各10克、血竭(国产的不行)20克、炮山甲15克、川蜈蚣10条。

研极细粉备用。

【制法】将A粗料放进芝麻油4000克中浸泡一星期,加热炸成棕褐色后,去渣炼油,待滴水成珠后加入铅丹粉1350克。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1年首度评定当代『国家级名中医师』,共五百名,概略统计,大陆中医师、中医士,至少二、三十万人,故获选者,必须名镇杏林、医技超群,疗效显著.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1、刘渡舟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9月20日出生,1932年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学医,后转从谢泗泉学习,前后七年。

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

先后任古典医籍教研室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

刘渡舟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述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挈要》等书。

刘教授在【北京中医学院】从教36年,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具大贡献。

自1978年以来,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

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柴胡解毒汤〕〔组成〕1。

柴胡10克2。

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4。

土茯苓12克5。

凤尾草12克6。

草河车6克〔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2、俞慎初俞慎初教授(图中者),男,1915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

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俞老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主编《现代医药》月刊.任上海《复兴中医》杂志编辑,【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并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中华国医专科学校】教师。

30个中医针灸疗效记录

30个中医针灸疗效记录

30个中医针灸疗效记录1. 中风后遗症患者男,58岁,中风后遗症,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左侧肢体力量明显恢复,言语清晰。

2. 颈椎病患者女,45岁,颈椎病,颈部疼痛,手臂麻木。

经过12次针灸治疗,患者颈部疼痛缓解,手臂麻木症状消失。

3.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男,60岁,腰椎间盘突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

经过15次针灸治疗,患者腰部疼痛减轻,下肢麻木症状改善。

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女,62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行动不便。

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行动能力提高。

5. 面瘫患者男,35岁,面瘫,面部表情僵硬,口眼歪斜。

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面部表情恢复正常,口眼不再歪斜。

6. 头痛患者女,42岁,头痛,经常性头痛,影响生活。

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头痛症状明显缓解。

7. 失眠患者男,50岁,失眠,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

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入睡变得容易。

8. 肠胃炎患者女,38岁,肠胃炎,腹痛,腹泻。

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腹痛缓解,腹泻症状消失。

9. 鼻炎患者男,28岁,鼻炎,鼻塞,呼吸不畅。

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鼻塞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变得顺畅。

10. 肩周炎患者女,55岁,肩周炎,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肩部疼痛减轻,活动能力提高。

11. 耳鸣患者男,40岁,耳鸣,耳朵嗡嗡作响,影响生活。

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耳鸣症状消失。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女,65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疼痛,麻木。

经过12次针灸治疗,患者双下肢疼痛减轻,麻木症状改善。

13. 哮喘患者男,7岁,哮喘,呼吸困难,咳嗽。

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咳嗽症状消失。

14. 网球肘患者女,48岁,网球肘,肘部疼痛,活动受限。

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肘部疼痛减轻,活动能力提高。

15. 牙痛患者男,32岁,牙痛,牙齿疼痛,影响饮食。

针灸45病处方歌诀

针灸45病处方歌诀

前言:正统歌诀是如此美妙,如果你真的反复吟咏的话。

当我们临床遇到病人的时候,你还有时间把趣味歌诀翻译成穴位吗?呵呵,没有要争谁对谁错的意思。

只是把好的东西供养诸位医生菩萨!针灸歌诀经过修改,自己不断吟咏获益良多。

针灸四十五症处方歌诀一、头痛(四经、寒热湿;肝阳、痰浊、瘀;血虚、肾虚)1.外感头痛:外感头痛肺胆督,百风太列四经分,阳明堂竹内庭谷,少阳外关率足临,太阳天柱后溪脉,厥阴内关太神聪,风寒风门热曲椎,风湿头痛阴陵泉。

2.内伤实痛:内伤实痛胃胆督,百会风池头维总,肝阳太冲太侠溪,痰浊阴陵太阳隆,血海内关膈血瘀。

3.内伤虚痛:内伤虚痛胃胆督,百会风池三里足,血虚阴交肝脾俞,肾虚肾俞溪悬钟。

4.偏头痛:偏头痛寻肝胆疗,外泣风隆太冲率,头维角孙祛头风。

二、面痛(寒热、瘀滞、眼、额、颌)手足阳明足太阳,攒下地谷四风池。

风寒列缺热池泽,淤滞太冲阴交通,眼痛阳白丝竹外,额痛颧髎迎香逢,颊车翳风庭浆颌。

三、面瘫(寒、热、复)手足阳明与太阳,四白阳白鱼腰攒,颧颊地谷昆仑配。

风寒风池热曲池,迎香水沟三里复。

四、落枕(寒、瘀、肩、背)落枕阿是小肠胆,肩劳后悬压痛点,风池谷寒瘀内关,肩痛肩髃加外关,背痛天宗肩外俞。

五、漏肩风(太阳、阳明、三焦、瘀血、气血虚)手部三阳阿是穴,贞前髃髎压痛点,太阳后溪阳明谷,三焦外关谷风邪,内关膈俞气血瘀,三里气海气血补。

六、肘劳(外上、内下、外部)三阳经筋阿是穴,外上三里谷池髎,内下阳谷小海针,鹰嘴外关天井索。

七、腰痛(太阳督脉、寒湿、瘀、肾虚、坐骨神经)大肠委中阿是腰,太阳申脉督后溪,寒湿阳关瘀膈俞,命门肾志肾虚痛。

坐骨神经胆膀胱,脊委阳虚大骨环。

八、痹症(行、痛、着、热)痹症阿是循经配,行痛着热四痹分。

膈俞血海行痹证,关元肾俞痛痹疗,着痹阴陵足三里,热痹曲池与大椎。

九、中风(肝阳、风痰、痰热、虚风、气虚瘀;头晕、尿失禁、复视)(闭、脱)1.中经络(口歪、上下肢不遂、足内翻、便秘)心包督脾经络中,关中三泉水沟泽。

针灸处方集锦

针灸处方集锦

针灸处方内科病症1.感冒:处方:风池大椎外关列缺合谷2.咳嗽:处方:以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

肺俞中府列缺太渊3.股外侧皮神经炎:处方:股外侧局部和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

风市环跳伏兔血海阿是穴4.三叉神经痛: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太冲内庭5.泄泻:处方: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

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6.癃闭: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

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7.尿失禁:处方:以肾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

中极膀胱俞肾俞三阴交8.痢疾:处方:以大肠的募穴、下合穴为主。

合谷天枢上巨虚阴陵泉9.黄疸:处方:胆俞阳陵泉阴陵泉至阳10.淋证: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

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11.水肿:处方:水分水道三焦俞委阳阴陵泉12.胁痛: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13.腹痛:处方:以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

中脘足三里天枢关元14.坐骨神经痛: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⑵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15.眩晕:处方:以头部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16.震颤麻痹:处方: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阳陵泉17.胃痛: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丘18.呕吐:处方: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19.胃下垂:处方:以任脉腧穴和脾、胃的背俞穴为主。

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气海百会20.糖尿病:处方:以相应背俞穴为主。

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21.呃逆:处方:以任脉腧穴为主。

膈俞内关中脘天突膻中足三里22. 失眠: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23.疟疾:处方:大椎陶道中渚间使后溪24.哮喘:处方: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

肺俞中府天突膻中孔最定喘丰隆25.癔病:处方:以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

神门大陵内关期门心俞合谷太冲26.腰痛: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针灸处方

针灸处方

针灸处方1、精【梦遗泄精】心俞、白环俞、膏肓俞、肾俞、中极、关元、三阴交,或针或灸。

【无梦泄精】肾俞、关元、中极,灸之。

【精溢失精】中极、大赫、然谷、太冲,针之。

【精浊自流】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灸之。

【虚劳失精】大赫、中封,灸之。

2、气【一切气疾】必取气海、或针或,灸之。

【气逆】尺泽、商丘、太白、三阴交,针之。

【噫气上逆】太渊、神门,针之。

【短气】大陵、尺泽、,针之(属气实者);大椎、肺俞、神阙、肝俞、鱼际,灸之(属气虚者)。

【少气】间使、神门、大陵、少冲、足三里、下廉、行间、然谷、至阴、肝俞、气海,或针或灸之。

【上气】太冲,灸之。

【欠气】通里、内庭,针之。

【气急食不消】太仓,灸之。

【冷气脐下痛】关元,灸百壮。

3、神【精神萎靡】关元、膏肓,灸之。

【善恐心惕惕】然谷、内关、阴陵泉、侠溪、行间针灸之。

【心澹澹大动】大陵、三里,针之。

【失志痴呆】神门、中冲、鬼眼、鸠尾、百会、后溪、大钟,灸之。

【妄言妄笑】神门、内关、鸠尾、丰隆,针之。

4、血【衄血吐血下血】隐白、大陵、神门、太溪,针之。

【衄血不止】囟门、上星、大椎、哑门,俱灸之;或以三棱针于气冲出血之,再针合谷、内庭、三里、照海。

【吐血】针风府、大椎、膻中、上脘、中脘、气海、关元、三里;或灸大陵。

【呕血】上脘、大陵、曲泽、神门、鱼际,针之。

【大便血】关脉芤。

大便出血数斗者,膈俞伤者灸膈俞。

【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劳、乳根、风门、肺俞,针之【虚劳吐血】中脘、肺俞、三里,灸之【口鼻出血不止】上星,灸之【下血不止】脐心对过脊骨上灸七壮5、梦【惊悸不眠】阴交,针之【烦不得卧】浮郗,针之【沉困睡多】无名指第三节尖,屈指取之,灸一壮【胆寒不得睡】窍阴,,针灸之【多梦善惊】神门、心俞、内庭,针之6、声音【卒然无音】天突,针之【厥气走喉不能言】照海,针之【喉痹卒喑】丰隆,针之【暴喑】合谷,针之;天鼎、间使,亦针之7、言语【喑不能言】合谷、涌泉、阳交、通谷、大椎、支沟,针之【舌强难言】通里,针之【舌缓不能言】哑门,针之【舌下肿难言】廉泉刺之8、津液【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盗汗】阴郗、五里、间使、中极、气海,针之【盗汗不止】阴郗泻之【虚损盗汗】百劳、肺俞,灸之【伤寒汗不出】合谷、复溜、俱针泻之9、痰饮【痰饮】诸凡痰饮,必取丰隆、中脘【胸中痰饮不食】巨阙、足三里,灸之【溢饮】中脘,灸之【痰饮久患不愈】膏肓,灸之,愈多愈妙10、胞宫【月经不调】中极、三阴交、肾俞,针之【月经断绝】中极、三阴交、肾俞、合谷、四满、三里,针灸之【崩漏不止】血海、阴谷、三阴交、行间、太冲、中极,针灸之【赤白带下】中极、肾俞、三阴交、章门、行间,针灸之【白带】中极、气海、委中,针之【白带】曲骨、承灵、中极,针灸之11、虫【劳瘵】膏肓、鬼眼、四花穴,灸之12、小便【癃闭】照海、大敦、委阳大钟、行间、委中、阴陵、石门,针之【小便淋闭】关元、三阴交、阴谷、阴陵、气海、太溪,针之【石淋】关元、气海、大敦,针之【气淋】气海、关元,针之【血淋】阴陵、关元、气冲,针之【小便滑数】中极灸、肾俞、阴陵、气海、阴谷、三阴交,针之【遗尿不禁】阴陵、阳陵、大敦、曲骨,针灸之【茎中痛】行间,灸之,中极、太溪、三阴交、复溜,针之【白浊】肾俞,灸之;章门、曲泉、关元、三阴交,针之【妇人阴中痛】阴陵泉,针灸之【妇人转脬不得尿】曲骨、关元,针灸之13、大便【渴饮欲泻】大椎灸三五壮【泄泻久年不愈】百会灸五七壮【久泄痢】天枢、气海,灸之【泄痢不止】神阙灸七壮;关元灸三十壮【溏泄】脐中、三阴交,灸之,以多为妙【飧泄】阴陵、巨虚、上廉、太冲,灸之【泄泻如水,肢冷脉绝,腹痛短气】气海灸百壮【下痢血脓腹痛】丹田、复溜、小肠俞、天枢、腹哀,灸之【冷痢】关元灸五十壮【里急后重】合谷、外关,针之【痢不止】合谷、三里、阴陵泉、中脘、天枢、关元、神阙、中极,针灸之【一切下痢】凡诸下痢,皆可灸大都五壮、商丘、阴陵各三壮。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中医药历史悠久,其中蕴藏着许多珍贵的验方。

这些验方是祖国医学的精髓,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被誉为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部分经典的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1.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之《桂枝汤》《桂枝汤》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创立的经典验方,用以治疗伤寒病。

方中主要用草药包括桂枝、芍药、甘草等。

《桂枝汤》具有祛风散寒、调节气血的功效,对于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2.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之《四物汤》《四物汤》是由古代名医李东垣所创方剂,常用于补血、调经、滋补气血。

方中主要包括当归、川芎、熟地黄和白芍等草药。

《四物汤》被广泛运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对于经期不调、痛经等问题有显著疗效。

3.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之《清热解毒汤》《清热解毒汤》出自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病毒感染、热病等疾病的经典方剂。

方中主要包含黄连、黄芩、知母等中草药。

《清热解毒汤》清热泻火、解毒生肌,对于高热、口干、咽干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4.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之《石膏汤》《石膏汤》是古代名医章介室所创方剂,常用于清热解毒、利尿退热。

方中主要包含石膏、知母、竹叶等草药。

《石膏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对于高热、口干、小便不利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5.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之《香砂养草饮》《香砂养草饮》源自名医董沛公的《本草纲目》,“砂”的含义为砂锅,采用砂锅熬煮药材,具有温中祛寒、祛湿化滞的功效。

方中主要包含干姜、砂仁、大枣等草药。

《香砂养草饮》被广泛运用于胃肠疾病、风寒湿痹等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以上所述仅是部分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的介绍,这些方剂通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传统,将这些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传承下去,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愿中医药的光芒永远闪耀在人类的医疗史上,造福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54种针灸治疗有效病症处方呼吸、循环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饮、喘证);主穴:大椎、风门、肺俞、天突、膻中、太渊;配穴:足三里、丰隆、鱼际、尺泽、太溪2.支气管哮喘(喘证、哮证、饮证):主穴:肺俞、天突、膻中、定喘、列缺、丰隆;配穴:足三里、丰隆、鱼际、尺泽、太溪、大椎、风门、膏肓俞、脾俞、肾俞、关元
3.冠心病(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主穴:内关、心俞、膻中、足三里、神门;配穴:膈俞、阴郄、气海、三阴交、太溪、巨阙、命门、太冲、郄门、期门、丰隆、中脘、关元
4.高血压(头痛、眩晕、惊悸、头风)主穴:百会、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配穴:太阳、行问、肾俞、太溪、三阴交、丰隆、内关、神门、气海、关元、命门、神阙
消化系统疾病
5.消化性溃疡(胃脘痛)主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配穴:肝俞、阳陵泉、太冲、内庭、关元、气海、章门、梁门6.溃疡性结肠炎(泄泻、久泻、大癜泄)主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肾俞、命门、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配穴:隐白、内庭、梁门、公孙
7.胆囊炎、胆结石(胁痛、黄疸、胆胀、腹痛、结胸)主穴:肝俞、胆俞、日月、期门、阳陵泉;配穴:中脘、内关、太冲、足三里、
胆囊炎、大椎、曲池、合谷
8.膈肌痉挛(呃逆)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配穴:梁门、陷谷、气海、太溪、期门、太冲、攒竹、翳风、中魁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9.泌尿系结石、肾绞痛(石淋、砂淋)主穴:肾俞、膀胱俞、中极、足三里、三阴交、京门;配穴:夹脊敏感点、阴陵泉、委中、太冲、气海、阳陵泉、血海、关元、脾俞、太溪
10.急性尿潴留(癃闭)主穴:三阴交、关元、中极、阴陵泉、中膂俞、会阳;配穴:气海、肾俞、命门、膀胱俞、水道、曲池、委阳11.慢性前列腺炎(癃闭、精浊)主穴: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会阳、阴陵泉、三阴交;配穴:气海、脾俞、太溪、三焦俞、委阳、行间、会阴
12.阳痿(阴痿)主穴:关元、肾俞、三阴交、太冲、配穴: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命门、中极、膀胱俞、阴陵泉、八醪
13.不育症(无嗣)主穴:关元、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穴:心俞、脾俞、内关、气海、命门、中极、膀胱俞、阴陵泉、八醪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14.糖尿病(消渴、消瘅)主穴:胰俞、肺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配穴:膈俞、心俞、少商、太渊、中脘、胃俞、曲
池、内庭、肝俞、命门、复溜、太溪、太冲
15.肥胖症(肥贵人、肌肤盛)主穴: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配穴:脾俞、关元、胃俞、曲池、内庭、太冲、内关、肾俞、太溪、照海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6.三叉神经痛(面痛)主穴:太阳、攒竹、鱼腰、四白、颧醪、下关、夹承浆、翳风;配穴:风池、合谷、外关、行问、内庭、然谷、太溪
17.面神经炎(口喎、面瘫)主穴:风池、翳风、阳白、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合谷、内庭或太冲;配穴:、攒竹、承泣、瞳子髎、太阳、颧髎、巨髎、迎香、禾髎、人中、承浆
18.坐骨神经痛(痹证)主穴:腰2~5夹脊、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阳陵泉、秩边、委中、承山;配穴:风市、悬中、殷门、次髎、承扶、昆仑
19.偏头痛(头痛、少阳头痛、偏头痛、头风)主穴:风池、百会、率谷、太阳、合谷、太冲;配穴:风府、外关、列缺、丝竹空、足临泣、行间、头维、足三里、丰隆、膈俞、血海、三阴交。

20.脑血管意外(中风、卒中、大厥)主穴:人中、十宣、涌泉、内关、丰隆、关元、气海、神阙、风池、风府、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伏兔、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悬钟、解溪、太冲;配穴:地仓、颊车、下关、承浆、哑门、廉泉、金津、玉液、通
里、百会、三阴交。

21.血管性痴呆(痴呆、呆症、善忘)主穴:百会、神庭、人中、内关、风池、神门、四神聪、足三里;配穴:丰隆、劳宫、气海、膈俞、肾俞、悬钟、太溪、太冲、脾俞
22.癫痫(痫证)主穴:百会、大椎、腰奇、长强、鸠尾、后溪、丰隆、涌泉;配穴:人中、下关、颊车、巨阙、内关、神门、足三里、申脉、照海、间使、肾俞、太溪、气海
23.震颤麻痹(风颤、震颤病、颤证)主穴: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配穴:曲池、外关、阳陵泉、丰隆、廉泉、地仓、风府、天柱
24.神经衰弱(郁证、心悸、不寐、虚损)百会、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配穴:心俞、脾俞、肾俞、太溪、风池、行间、胆俞、大陵、丘墟、太冲、中脘、丰隆
运动系统疾病
25.颈椎病(痹证)主穴:颈夹脊、风池、大椎、阿是穴;配穴:肩井、肩髃、曲池、外关、中渚、合谷、后溪、百会
26.落枕(痹证、项强)主穴:风池、大椎、阿是穴、后溪、悬钟;配穴:落枕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颈夹脊、外关
27.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冻结肩、肩凝证)主穴:肩髃、肩贞、臂臑、肩髎、阿是穴;配穴:曲池、天宗、外关、合谷、条口、肩井、中渚、承山、臑俞
28.肱骨外上髁炎(肘痛、肘劳、伤筋)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池、手三里
29.急性腰扭伤(闪腰)主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配穴:后溪、委中、腰痛(手针)、人中
30.腰椎间盘突出症(痹证、腰痛)主穴:相应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中、昆仑、阿是穴(压痛点);配穴:腰阳关、志室、殷门、风市、阴陵泉、三阴交、命门、八髎
31.足底痛(跟痛)主穴:阿是穴(压痛点);配穴:太溪、昆仑、申脉、照海、仆参
32.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历节风)主穴:大椎、至阳、夹脊、脾俞、肾俞、命门、曲池、外关、足三里;配穴:肩髃、肩髎、尺泽、少海、阳溪、阳谷、阳池、大陵、八邪、四缝、环跳、秩边、膝眼、委中、阳陵泉、阴陵泉、解溪、昆仑、八风
皮肤科疾病
33.荨麻症(隐疹、风疹、风隐疹)主穴:风池、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合谷;配穴:风门、风池、大椎、神阙、天枢、中脘34.带状庖疹(缠腰火丹、蛇串疮、蛇丹、蜘蛛疮)主穴:相应夹脊穴、阿是穴、曲池、合谷、阳陵泉、支沟;配穴:期门、曲泉、足窍阴、中渚、内庭、外关、侠溪、公孙、血海、大椎
35.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顽癣、摄领疮)主穴:风池、大椎、曲
池、血海、委中、阿是穴;配穴:合谷、阴陵泉、膈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
36.寻常性痤疮(肺风粉剌、面疮)主穴:大椎、肺俞、膈俞、曲池、合谷、;配穴:鱼际、足三里、阴陵泉、关元、三阴交
37.黄褐班(肝斑、面尘)主穴:曲池、合谷、耳尖(放血)、行间、三阴交;配穴:内庭、太冲、大椎、血诲、太溪
妇产科疾病
38.痛经(少腹痛)主穴:关元、中极、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次髎; 配穴: 水道, 大赫,地机,太冲, 归来, 脾俞, 血诲, 肝俞,肾俞, 命门
39.乳腺增生病(乳癖)主穴: 屋翳, 膻中, 合谷, 肩井, 天宗, 肝俞; 配穴: 行间, 太冲, 足三里, 丰隆, 肾俞, 太溪, 三阴交, 脾俞, 气海
40.不孕症(无子, 全不产, 断绪)主穴: 关元, 气海, 中极, 子宫, 足三里, 三阴交; 配穴:: 肾俞, 太溪, 膈俞, 血海, 太冲, 内关, 丰隆, 阴陵泉, 气冲, 胞门, 次醪
41.胎位异常(倒产, 横产, 偏产)主穴: 至阴, 配穴: 三阴交
儿科疾病
42.脑性瘫痪(五迟, 五软)主穴: 风府, 哑门, 风池, 百会, 四神聪, 大椎, 身柱, 筋缩, 命门, 腰阳关, 肾俞, 内关, 足三里,
三阴交; 配穴: 曲池, 外关, 合谷, 后溪, 秩边, 环跳, 阳陵泉, 悬钟, 解溪
43.小儿腹泻(泄泻, 伤食泻, 水泻, 暑热泻)主穴: 足三里, 天枢, 中脘, 长强, 神阙,; 配穴: 曲池, 内庭, 气海, 建里, 脾俞, 肾俞, 关元, 阴陵泉
44,遗尿(遗溺)主穴: 三阴交,关元, 中极, 肾俞, 命门, 膀胱俞, 百会; 配穴: 足三里, 阴陵泉, 曲骨, 神门, 太溪, 人中
五官科疾病
45.近视(能近怯远)主穴:晴明、承泣、攒竹、瞳子髎、风池、合谷;配穴:阳白、头临泣、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太溪、太冲
46.耳聋(耳内虚呜、耳聋)主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配穴:外关、合谷、中渚、太冲、肾俞、关元、太溪
47.变态反应性鼻炎(鼻鼽、鼽嚏)主穴:风池、肺俞、印堂、迎香、合谷;配穴:百会、太阳、大椎、曲池、脾俞、足三里、肾俞、命门
48.急慢性咽炎(喉痹)主穴:少商、合谷、列缺、天突;配穴:尺泽、曲池、商阳、内庭、太溪、照海
49.牙痛(齿痛、齿牙痛、上牙痛)主穴:下关、颊车、阿是穴、合谷;配穴:外关、风池、内庭、足三里、太溪、行间
50.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痹证)主穴:下关、颊车、听宫、合谷;
配穴:太阳、风池、翳风、听会、耳门、内庭
传染病
51.流行性感冒(风温、冬温)主穴:风池、大椎、风门、肺俞、足三里、外关、合谷;配穴:风府、列缺、曲池、鱼际、太阳、印堂、迎香、少商
52.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蛤蟆瘟)主穴:翳风、颊车、角孙、合谷;配穴:阿是穴、大椎、曲池、商阳、少商、曲泉、太冲
戒烟主穴----耳穴(略)
恶性肿瘤
53.放化疗后不良反应主穴:大椎、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配穴:中脘、血海、胃俞、脾俞、膈俞、命门、绝骨、太冲、太溪
54.癌症疼痛主穴:百会、合谷、阿是穴;配穴:风门、肺俞、孔最、章门、期门、阴陵泉、阳陵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