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及应用进展综述

合集下载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1.环保: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采用原材料种类多样,生产过程中无需使用大量的水泥,可以
减少对大自然的污染。

2.高强度: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可以比普通混凝土材料提高2-4倍,能够满足工程中对
高强度材料的要求。

3.高耐久性: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比普通混凝土材料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
老化性和抗水侵蚀性等特性。

4.高抗裂性: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更高,其收缩和膨胀性能也更加稳定,能够有效地抵御裂纹的产生。

1.工业建筑:
因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防火性能好等特点,所以在工业
厂房、仓库等环节中经常使用。

2.桥梁建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桥梁建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能够保证桥梁的强度和耐久
性。

3.隧道建筑:
在隧道建筑中,由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可有效预防液化、
渗漏等问题的产生,所以可以在隧道内壁做防水、防护建筑。

4.水利建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水利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例如坝、堤、渠道等各种水利工程,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受到市场的欢迎,更为重要
的是它在保证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CHPC)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折、耐久性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GCHPC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GCHPC的特点1. 绿色环保:GCHPC是一种低碳、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其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高性能:GCHPC具有优良的抗压、抗折、耐久性和耐候性能,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

3. 节能减排:GCHPC的使用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二、GCHPC的主要应用1. 水利水电工程:GCHPC可以应用于水库大坝、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其高性能和耐久性能使其能够承受长期的水压和水冲击。

2. 高速公路:GCHPC的耐久性和承载性能使其成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首选材料,能够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3. 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GCHPC可应用于地铁隧道、车站等结构中,其高性能和耐久性使其具有较好的抗震和抗污染能力。

4. 建筑工程:GCHPC可以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泥路面等结构中,其高强度和耐久性能使其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三、GCHPC的研究方向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材料设计:通过探索新型原材料和添加剂,研发环保、高性能的GCHPC,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持续性。

2. 新型材料制备技术:开展新型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GCHPC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3. GCHPC构件设计与工程应用:结合GCHPC的高性能特点,优化结构设计,推进GCHPC 在水利、交通、建筑等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

四、GCHPC的发展趋势1. 多功能化:未来GCHPC将更多地向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除了承援构建物结构,还能够具有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摘要: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环保技术和环保理念应运而生,不仅是为了保护社会环境,也是为了保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通过对绿色混凝土研究现状的分析,阐明了绿色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发展形式和趋势,并对绿色混凝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建筑行业更好地应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现状;应用与发展引言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被建筑业广泛的应用的同时,也为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传统的混凝土中水泥原料所带的污染物和能耗、河沙开采对水土的破坏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传统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很多建筑工程各行都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这一情况也加剧了混凝土的负面影响。

此外,传统混凝土本身生产工艺就较为简单,所带来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一般,整体营造出的效果不佳。

1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重要作用就能源及资源消耗来看,建材工业的能源消耗及资源消耗非常大,建筑材料的生产也是城市及区域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就环境污染而言,建材行业所产生的粉煤灰、氮化物、硫化物、二氧化碳、废水、固体废料等排放量均非常大。

就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言,建筑材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体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花岗石板材中的放射性元素、化学建材中的甲醛、氟氯烃等,陶瓷中含有的铅等。

建筑装饰材料中有很多材料都是易燃物品,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建筑装饰材料如泡沫聚苯烯也是白色污染的重要来源。

绿色建材需要满足建材防火安全标准,监控耐火等级及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放射性等,从而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就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很多材料拆除后没有充分利用而是随意堆放、填埋,没有充分利用混凝土废弃物及石料,造成资源的浪费。

以混凝土为例,砂石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部分,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其原料为黏土及石灰石,大规模生产水泥及混凝土可引起河床的形状及位置改变,可引起河流改道、水土流失等;原料的开采及运输也是重要的消耗能源的环节;水泥生产过程中可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水泥的生产及施工过程中,可引起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等。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为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特点1.1 绿色环保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采用了环保型原材料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

采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可减少水泥的使用量,降低碳排放。

通过优化配合比和粉料掺合等方式,可以减少石料和水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1.2 高性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抗风、抗冻融等性能要求。

这种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能够满足不同建筑形式和复杂结构的施工需要。

1.3 资源可再生利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采用了可再生资源,使得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和有效。

利用废弃混凝土回收骨料来生产新的混凝土,既能减少对原生石料的需求,也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的污染。

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2.1 选材与配合比设计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制备首先需要选取高性能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替代材料,并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渗性、抗冻融性等多个性能指标,以及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2 新型添加剂应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制备还可以利用一些新型添加剂,如高性能减水剂、增强剂、膨胀剂等,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通过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抗渗性和抗冻融性,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碳排放。

2.3 特殊工艺技术应用在制备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特殊的工艺技术,如高效搅拌、高水化砂浆、超声波振荡等,来改善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均匀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绿色混凝土是一种以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成分为主要原料的建筑材料,由于其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绿色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原材料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替代传统的水泥和骨料,使用废弃物和再生资源作为替代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废弃混凝土等。

这些替代材料不仅降低了对有限资源的依赖,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同时,研究人员还通过改变混凝土的配比和添加剂,优化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提升了绿色混凝土的工程应用价值。

绿色混凝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在建筑领域,绿色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制作绿色墙体材料、隔热材料和抗震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抗灾能力。

此外,绿色混凝土还可以用于城市道路、桥梁和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耐久性和减少维护成本。

此外,绿色混凝土还可以用于水处理、环境修复和废物处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绿色混凝土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绿色混凝土的成本相对较高,这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

因此,需要进一步降低绿色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经济性。

其次,绿色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绿色混凝土的推广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通过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促进绿色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展望未来,绿色混凝土有望在建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混凝土将会成为建筑材料的主流。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关注绿色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比优化,以提高其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绿色混凝土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涵盖更多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

此外,绿色混凝土的标准和规范将逐步完善,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绿色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尽管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具有环保、可持续和经济等优势,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9---高性能及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综述

9---高性能及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综述

(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GHPC
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技术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产物, 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技术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产物, 它是应用现代混凝土科学技术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安全 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减少因修补或拆除陈旧混凝土结构物造成的 浪费和建筑垃圾。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在技术上是对传统 浪费和建筑垃圾。 混凝土的重大突破,而且在节能、节材、工程经济、 混凝土的重大突破,而且在节能、节材、工程经济、劳 动保护以及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环保型、 动保护以及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环保型、 集约型的新型材料。 集约型的新型材料。实现混凝土高性能的主要手段就是 掺加高效减水剂和足量的优质矿物掺合料, 掺加高效减水剂和足量的优质矿物掺合料,尤其是矿物 掺合料已成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分和 功能性材料,它在改善砼的性能方面起着关键的、 功能性材料,它在改善砼的性能方面起着关键的、决定 性的作用。优质掺合料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 性的作用。优质掺合料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改 善工作性以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 善工作性以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对抑制碱骨料反应乃 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工业废料的综 合利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合利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 此被称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此被称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根据2004年的统计我国混凝土的年用量已达 亿立 年的统计我国混凝土的年用量已达15亿立 根据 年的统计我国混凝土的年用量已达 方米,水泥产量2004年统计为 年统计为8.62亿吨,2005年统计为 亿吨, 年统计为9.7 方米,水泥产量 年统计为 亿吨 年统计为 亿吨,消耗大量煤碳,并排放大量的CO 温室气体, 亿吨,消耗大量煤碳,并排放大量的 2温室气体,在 快速建设社会的同时, 快速建设社会的同时,对社会的能源和资源也造成了严 重的破坏。而大量的工业废料,如粉煤灰、钢碴、 重的破坏。而大量的工业废料,如粉煤灰、钢碴、水淬 矿渣等近10亿吨工业废料 每年的平均利用率只有40% 亿吨工业废料, 矿渣等近 亿吨工业废料,每年的平均利用率只有 左右。 左右。 随着人类的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各类工业废渣快速膨 胀之间的矛盾的凸现,在混凝土满足高性能的同时, 胀之间的矛盾的凸现,在混凝土满足高性能的同时,如 何更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消纳工业废渣以及其他废弃物 的能力,制备出绿色(无毒害)混凝土, 的能力,制备出绿色(无毒害)混凝土,实现混凝土的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混凝土研究人员面临的重大而又迫切的 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是近年来建筑材料行业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随着人们对建筑材料环保性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概念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是指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等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它是对传统混凝土材料的改良和创新,具有绿色环保、高性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二、特点1. 绿色环保: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是由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制备而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现代社会对建筑材料的环保要求。

2. 高性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透性能,能够满足现代建筑结构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3. 可持续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不仅在制备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能够实现在使用和维护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备方法1. 材料选择: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制备首先要选择环保、高性能的原材料,例如优质水泥、粉煤灰、硅灰、粗骨料、细骨料等。

2. 配合比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配合比,控制水灰比、胶凝材料用量、骨料种类及掺量等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透性能。

3. 掺合料的应用: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粉煤灰、硅灰等掺合料,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对水泥的消耗,并且减少CO2的排放。

4. 新型技术的应用:利用超细粉磨技术、化学掺合剂、高性能外加剂等新型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缩短龄期,并且降低能耗和排放。

四、应用研究1. 道路工程: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4. 高层建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和抗风能力,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具有环保、高性能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随着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研究背景包括对传统混凝土材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的认识,这些不足包括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资源消耗过大以及性能方面的局限。

传统混凝土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传统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有限,难以满足特定工程要求。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当今建筑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引入新型材料和技术,在保证材料性能的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背景正是立足于这一现实需求和挑战。

1.2 研究目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建筑材料的环保性:传统混凝土生产中使用的水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和自然资源消耗。

研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2. 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等特点,可以在工程实践中取代传统混凝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推动混凝土技术创新:通过研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可以不断探索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推动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设更加节能环保的建筑和城市。

研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1.3 研究意义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建筑行业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传统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泥和其他原材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采用更环保的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高等钢筋混凝土结业论文题目: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进展学生:王康学号:0 6 1 1 4 2 2 6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6 级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进展王康摘要:在21世纪,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因为它是混凝土目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介绍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优越性能、实现途径等。

总结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的现状,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本领域的研究理念。

关键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生态环境;STUDY ON AND APPLICATION OFGREE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Wang kangAbstract: People must be harmonious to get along with the n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must develop Gree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ecause that it is the trend of concret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nd futur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the way of realizing the GHPC were presented. The present statuses of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GHPC were reviewed. The problems of GHPC were analyzed. The principles of research on the GHPC were summed up.Key words:Gree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environment;0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经济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为经济发展而欢呼的同时,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水泥工业亦是如此:水泥生产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

我国是世界水泥生产第一大国,每年排出CO2近4亿t、SO260万t、NOx100万t、粉尘2000万t左右,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1]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政府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为了实现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为了实现城市垃圾的再次利用,有学者对生态混凝土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是以后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冯乃谦教授指出生态水泥(Eco-cement)是以生态环境(Ecology)与水泥(Cement)的合成语而命名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波特兰水泥。

这种水泥以城市垃圾烧却灰和下水道污泥为主要原料,经过处理、配料,并通过严格的生产管理而制成的工业制品,从而把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变成了一种有用的建设资源。

再生利用是生态水泥的特征。

[2] 为了更好的处理废弃混凝土,实现混凝土的循环利用。

有学者提出了再生混凝土的概念: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经过清洗、破碎、分级和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得到的“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环境混凝土[4]、环保型混凝土[5]等概念先后出现。

吴中伟院士提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GHPC)的发展方向。

[6]国外学者Aitcin 提出21世纪水泥工业应改名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工业,他预言21世纪的混凝土发展方向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7]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世界环境组织提出广义“绿色”概念,其三大含义为:节约资源、能源;不破坏环境,更应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既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最早提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是吴中伟院士,他指出混凝土能否长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结构材料,关键在于能否成为绿色材料。

GHPC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以后混凝土都应成为GHPC,亦即都将是绿色混凝土。

[8]同济大学孙振平等学者提出符合以下条件的HPC才真正能称得上是GHPC:所使用的水泥必须为绿色水泥(简称GC);砂石料的开采应以十分有序且不过分破坏环境为前提;最大限量地节约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水泥生产中的“副产品”—-CO2,SO2和NO x等气体,以保护环境;更多地掺加经加工处理的工农业废渣,如磨细矿渣、优质粉煤灰、硅灰和稻壳灰等作为活性掺合料,以节约水泥,保护环境,并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大量应用以工业废液,尤其是黑色纸浆废液为原料改性制造的减水剂,以及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其它复合外加剂,帮助其它工业消化处理难以处治的液体排放物;集中搅拌混凝土,消除现场搅拌混凝土所产生的废料、粉尘和废水,并加强对废料、废水的循环使用;发挥HPC的优势,通过提高强度,减小结构截面积或结构体体积,减少混凝土用量,从而节约水泥和砂、石的用量;通过改善施工性来减小浇筑密实能耗,降低噪音;通过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结构物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节约维修和重建费用,减少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使用;对大量拆除废弃的混凝土进行循环利用,发展再生混凝土。

[9]2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越性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作为21世纪混凝土的发展方向具有以下优异性能:2.1免振自密实日本学者认为[10],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可靠性,不受混凝土浇注时施工工艺的影响,必须发展免振自密实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在施工浇注时不仅节省人力,而且不需要振动成型,既解决了过密配筋、薄壁、复杂形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问题,又解决了高、深施工、水下施工等特殊要求混凝土浇注技术难题,同时消除了噪音,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

免振自密实GHPC拌合物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可以自流平而充满模型,并且不泌水、不离析,成型后质量均匀,不会产生普通混凝土那样由于振捣不当而造成的蜂窝、麻面和内部空洞等质量缺陷。

2.2优良的工作性GHPC因其原材料颗粒级配良好,加水量适宜,配合比合理,使用了高效外加剂(减水率高达20%-30%),掺加了足够量矿物细掺料(如粉煤灰等)来改善粒子级配,从而具有以下的优良性能:良好的流动性,有利于输送和播料(以坍落度计可高到20cm以上);良好的充填性,能填充密布的钢筋间隙和模板的角隅;良好的黏聚性,各组分不分离、不泌水,并能粘裹钢筋和预埋件。

2. 3高耐久性GHPC的结构决定了其高耐久性,能有效地抵抗如下因素引起的破坏力:冻融循环作用、钢筋锈蚀作用、碳酸盐化的作用、淡水溶蚀作用、盐类侵蚀作用、碱集料反应、酸碱腐蚀作用、冲击,磨损等机械破坏作用等。

2. 4体积稳定性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具有高的弹性模量,低的干缩、徐变与温度变形。

用天然材料虽然不难生产出强度60-100Mpa的混凝土,但弹性模量不能与强度成比例增加。

常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20-25GPa,而采用适宜材料与配合比的GHPC弹性模量可以达到40-45 GPa。

一般混凝土的徐变与干缩变形常高达0. 08%,而GHPC通过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浆的含量,采用高弹性模量、高强度粗骨料以及合理的配合比,可使混凝土干缩值低于0. 04%。

[11]2. 5长久的使用寿命据清华大学赵铁军、童良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12][13],GHPC可保证下列安全使用期(以混凝土材质变化为主要因素):正常环境中:200年;重要建筑物在不利环境中:100年(英国海港―油田平台、明石大桥);特殊用途:300年(法国核废料贮罐设计);钢筋混凝土预期可能:500年(日本正在研究中,完全可能)。

2. 6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2.6.1更多地节约熟料水泥,减少环境污染2.6.2更多地掺加以工业废渣为主的活性细掺料更多地掺加以工业废渣为主的活性细掺料对改善环境,节约土地与石灰石资源,节约能源,效果十分明显。

2.6.3更大地发挥高性能优势,减少水泥和混凝土的用量利用HPC的高强早强来减小截面,降低自重,节省模板与工时,在高层建筑与大跨桥梁中已收到很大效益;减少材料生产与运输能耗,保证和延长安全使用期,经济效益更大;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的用量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负担。

[6]3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实现途径发展绿色水泥应采取的几个措施:为尽快使我国水泥生产迈上“绿色化”轨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3.1开源节流降低水泥用量, 进一步开拓原材料资源,加大原材料资源地质勘探工作的力度,摸清原料资源的储量、品位和分布情况,与此同时,还要研究开发除石灰石和粘土以外的其它钙质和硅质原料[14],使用海砂、再生骨料等多种代用骨料,保护自然资源。

3.2减少能耗采取一切技术措施,尽可能节约水泥生产中的能耗。

目前我国每生产1 t水泥熟料平均约消耗152 kg标准煤,而世界先进水平为105 kg。

如果我国的节能技术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按年产3亿t水泥熟料计算,则每年仅水泥生产中就可节约标准煤1310万t。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建新型干法生产线,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并完善现有的粉磨设备[15]。

3.3.加大对其它工农业排放废物循环利用的力度3.3.1用可燃废物作燃料在垃圾焚烧厂焚烧工业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热能,如果将可燃垃圾用作水泥熟料的有效燃料,将十分有益。

3.3.2将活性硅含量较高的废渣用作混合材可作为水泥混合材的工农业固体废物除了熟知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灰和稻壳灰外,还有其它如磷渣、电石渣和钢渣等,石灰石、沸石和烧粘土等也常被用作掺合料。

3.3.4.更严格地限制粉尘的排放我国目前水泥工业控制粉尘排放量的水平还相当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情况十分令人担忧。

应尽快加装有效的吸尘设备并加强操作管理,将粉尘排放量降低到50 mg/m3以下甚至接近于零。

3.3.5.大力推广散装水泥散装水泥避免使用包装纸袋或塑料袋,防止了水泥袋拆用后造成的废弃物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采用散装水泥同时也为混凝土生产中采用机械化自动上料、自动称量、减少浪费和污染提供了一定保证。

3.3.6使用绿色混凝土外加剂,防止室内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3.3.7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寿命,减少因修补或拆除旧混凝土结构物造成的浪费3.3.8大力推广预拌混凝土,减少环境污染因此,水泥生产企业应尽快转化观念,在现存立窑的基础上加快窑体改型,从燃料、收尘、工业废渣利用、废气循环利用等几个方面找突破口,生产出绿色含量高、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的水泥,这是对GHPC在原材料方面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