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作文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作文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第三单元作文学习目标:1、自学《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结合对学过课文结构的分析,明确文章结构包含哪些内容;掌握安排好结构的一般方法。

2、在尝试练习和作文实践中学会编列作文提纲,并养成在写作之前编列作文提纲的习惯。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自学《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划出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学生自学,圈点勾画。

明确:开头的结尾的注意点;故事情节安排的注意点。

二、组织学生回顾学过的一些课文,归纳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一般方法。

回顾所学文章,进一步体会如何安排好文章的结构:1、好的开头,应能起引领作用:好的结尾,能帮助读者理解题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2、安排层次有并列式、递进式、连贯式、总分式。

3、要认真划分段落,并力求清楚地表达内容,体现层次。

4、学会利用段落或句子过渡,段落之间应相互昭应。

5、写作前编列作文提纲三、光说不练假把式”,组织学生参用以下方法来编列作文提纲:一、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1)题目。

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

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

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

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一)为作文一“快乐的三人世界”编列提纲。

可以下面一则比较优秀、实用的作文提纲为参照,题目:难忘的一件事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七律 长征》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七律 长征》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一《七律长征》【学习目标】1.能够读懂诗的内容,能够想象画面。

2.学会朗读,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的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诗歌。

【重点难点】1、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3、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前预习】1.搜集有关长征的故事、资料,并摘要笔录在下面横线上,准备在课堂上展示。

2.给下列各加点词注音并抄写三遍。

组长督促并在组内默写过关。

逶迤..()磅礴..()云崖.()岷.山()3.朗读诗歌,把不理解的词语抄在下面。

4.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⑴⑵⑶⑷⑸【活动方案】活动1:预习展示。

交流你所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准备在全班展示。

((活动建议: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组内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适当归类,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展示。

如:有关长征的诗词、有关长征的名言、长征的路线、长征的意义等。

)活动2:读懂诗意。

(1)朗诵诗歌三遍,将读不懂的字、词、句作记号,并和前后左右同学相互讨论,尝试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集体讨论。

(2)交流预习题4→组内互相修正、补充→选出最佳概括→全班展示活动3:读出画面。

选择一两句诗,发挥你的想象,将画面补充丰富,并朗读体会。

(活动建议:可以采用“读了句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的画面”的句式,可以1人展示,也可多人展示。

)活动4:读出感情。

(组内先讨论这首诗朗读的节奏和重音→明确小组展示朗读的方式→组内演练→互相诵读、评读→全班展示)活动5:读出内涵,背诵全诗。

假如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红军战士正坐在我们身边,倾听着我们的诵读而潸然泪下,此时你们不想对他说点什么吗?你可以用一副对联来抒发内心的情怀,也可以用一组排比句来表达由衷的赞叹,还可以用一首歌或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来传递驿动的心情……(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全班朗读、交流)(个人自由背诵全诗→小组内1+1过关)【反馈练习】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精心安排结构巧》教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精心安排结构巧》教案

写作精心安排结构巧【目标导航】1、自学知识短文,能说出文章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关键。

2、通过合作学习,归纳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

3、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作前热身】(一)佳作欣赏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啊,多么灿烂,多么辉煌,暴风雨过去后……”耳畔响起了《我的太阳》的美妙歌声。

老师,您的形象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

啊,老师,你就是我心中的一轮太阳。

感谢您发出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整个大地,洒进了我的心底!您还记得那次晨读的情景吧?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认真真地读书,忽然,我感觉有个身影在我的课桌旁经过,我一抬头,桌子上出现了一瓶牛奶,上面有几个字:“喝了长高高。

”再朝那个身影望去——只见您乌黑笔直的秀发飘在肩后。

作为一个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一个由于营养不够而影响到发育的我,一下子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老师,谢谢您,谢谢您洒出的阳光,谢谢您无微不至的爱!您是否还记得那次午休的时候呢?同学们都伏在课桌上睡觉,后来,外面下起了雨,阵阵凉凉的风吹进了教室,吹乱了您的头发,也吹乱了同学们的头发。

您坐在讲台旁,正想起身做点什么,突然,您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您坐下来——噢!您脱下了您的高跟鞋,轻轻地,轻轻地走到窗户边,把每一扇窗户都关好了。

这一切,都被刚刚醒来的我看在眼里。

老师,您是怕吵醒了那些可爱的熟睡的孩子们吧!老师,您知道吗,在这冷风袭来的时候,您的举动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心。

老师,谢谢您,谢谢您洒出的阳光,谢谢您阳光般的爱!您还记得那个炎热的夏日吗?那天,我们在楼梯口相遇,我说了一句“老师好!”您微微地笑了,走过来,拉了拉我的衣领:“热不热?”突然,您发现我的脖子上有许多红肿的小疱,您关切地问:“呀!这是怎么回事?蚊子咬的吗?”我点了点头。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您就给我买来了驱蚊花露水。

我又惊讶又感动……啊!老师,谢谢您,谢谢您洒出的阳光,谢谢您阳光般的关怀!老师,您知道吗?我时常会忆起您,我时常会抱着那花露水瓶子睡觉,我时常会穿着您送我的带着香味的衣裳。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四首》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古诗四首》学案【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春望》《泊秦淮》两首诗;2、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3、理解名句。

感受诗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春望》《泊秦淮》两首诗;2、理解名句。

感受诗的爱国情怀。

【自主导学】1.①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字,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②杜牧,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

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作品有。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sāo()更短不胜zān()秦huái( ) yóu()花贱.()泪抵.()万金夜泊.()月笼.沙()3.为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不胜.簪() A.胜利B.能承受C.不能承受(2)家.书() A.家里的藏书B.家里的书籍C.家信(3)隔江.()A.长江B.大江C.秦淮河4.下列诗句出处、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隔江犹唱《后庭花》”——《全唐诗》——杜牧——唐朝B.“家书抵万金”——《杜诗详注》——杜甫——唐朝5.划出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⑶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说说你对《春望》和《泊秦淮》这两首诗诗意的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7.结合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根据提示回答问题(1)《春望》一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抵万金”分别写出了什么?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烟笼寒水月笼沙。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1(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1(无答案) 苏教版
朱自清是幸福的,因为他对父亲理解,他的忏悔,他的父亲看到了,同学们想想自己生活中有没有不理解父母的一些行为,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把你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写下来。




父爱如山,我们往往被山的伟岸所震撼,就象我们都曾经崇拜父亲一样。可是无论多么高大的山都离不了水,这水就是父亲内心对我们的爱,所以理解父亲吧,多为他们做一些事吧,哪怕回家多叫一声“爸爸”也好啊!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第三单元
课题
背影(二)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特点。




1、“背影”是全文的叙事线索,“背影”在文中出现了次,分别是:
2、合作探究:这几次“背影”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小组间讨论交流。
3、本文在写“背影”的同时,也写了其他的事情,请你概括如下:
4、讨论:文中说“到南京时,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一天半的时间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吗?为什么不写?
资料:在记叙文中,截取什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本质的闪光的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背影”是课文的闪光点,也是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挣扎,都聚焦在这一点上;父子之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作者集中笔墨描绘“背影”,省略了其他几方方面的种种描写,不仅别开生面,给人新颖感,而且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从而体现了作者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究பைடு நூலகம்


细节彰显人物个性。文中有几处细节描写,你能品味其妙处吗?
(1)关于送与不送,朱自清的父亲当时内心很矛盾,从朱自清的父亲的角度来叙述一下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提示:用第一人称。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
案)苏教版
4、默写填空
(1)《七律长征》一诗中运用了夸张修辞的颔联是:
(2)《四渡赤水》这首歌词中,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表现红军和人民群众亲密关系的词句是:
(3)《过雪山草地》这首歌词中,揭示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难的根本原因的词句是: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的困难处境的词句是:
(4)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像山泉在呜咽,。

5、词句解释: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诗在诗中的作用是: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两句诗中的“更喜”二字表了,
尽开颜”写出了。

(3)“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这两句歌词表现了。

(4)“金沙水拍云崖暧,大渡桥横铁索寒。

”现金句中的“暧”字写出
30888 78A8 碨33482 82CA 苊!K29633 73C1 珁38840 97B8 鞸W35437 8A6D 詭z 33120 8160 腠E 28740 7044 灄。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二《<长征组歌>两首》【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体会歌词凝练的语言艺术。

2.感受红军战士的坚定意志和顽强斗志,结合实际学习长征精神。

【重点难点】1、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2、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

【课前预习】1.阅读下列材料,了解写作背景。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革命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

它历演不衰,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2.查找资料,了解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的相关情况。

3.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黔.()皑皑.()敌重.()兵重.()飞渡泥毡.()水似.()银4.阅读文章后,你还有哪些困惑?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活动方案】活动1:预习展示。

(个人自由朗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朗读展示,并提醒全班同学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推荐同学范读)活活动2:读懂诗意。

(1)朗诵诗歌。

(将读不懂的词句组内同学讨论,尝试解决。

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一起解决。

)(2)分别概括两首诗歌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并说说作者描写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选出最佳概括→全班展示)(3)诵读比赛。

(小组合作选出最欣赏的段落多形式演读→班级展示→评出最佳小组并说明理由)活动3: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找出歌词中使用准确生动的词语,结合诗句赏析妙处。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古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古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九《古诗四首》(第2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中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祖国的情思。

【课前预习】1.借助参考资料,组织阅读四首诗的鉴赏文字。

2.收集其他爱国诗歌,加以背诵。

【活动方案】活动1:小组间背诵大比拼。

活动2: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蕴涵的是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思考:诗中何处最能体现这一深情?(自由朗读,边读边思,结合课前相关资料的阅读,在书旁写下自己的看法。

→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同学互评。

→小组推荐代表作全班交流。

)活动3: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

(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小组选择其中一首诗集体朗诵并进行赏析→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这首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课堂随笔【反馈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不胜簪.()戍.()轮台风飘絮.()寥.()落2.选出下列诗句出处、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A.“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唐朝B.“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南宋C.“隔江犹唱《后庭花》”——《全唐诗》——杜牧——唐朝D.“家书抵万金”——《杜诗详注》——杜甫——唐朝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本意是什么?在句中是什么意思?(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5.“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6.“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8.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9.你怎样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父爱如山,我们往往被山的伟岸所震撼,就象我们 都曾经崇拜父亲一样。

可是无论多么高大的山都离不了 水,这水就是父亲内心对我们的爱,所以理解父亲吧, 多为他们做一些事吧,哪怕回家多叫一声“爸爸”也好 啊!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关于父亲的名言
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 安乐
也。

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 恩,深似大
海。

(释迦牟尼佛说心地观经)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 报;父
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 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
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
幸福的。

台湾著名作家琼瑶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国家总理温家宝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冰心 父爱是水- 俄国著名作家咼尔基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字严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