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十首意思

合集下载

初二必背十首古诗词及解释

初二必背十首古诗词及解释

初二必背十首古诗词及解释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2.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释:杜甫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自己想要攀登至顶,俯瞰众山的愿望。

3.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解释:诗人在战乱中感受到了国家的破碎和春天的生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家人的思念。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王之涣通过登楼远望,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高远目标的追求。

5.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江边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6. 《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释:张继在这首诗中描述了夜晚泊船时听到寒山寺钟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7. 《游园不值》-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释:诗人在游园时发现园门紧闭,但春色仍旧从园内溢出,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8. 《题临安邸》-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解释:林升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南宋朝廷的奢侈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9. 《赤壁》- 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释:苏轼在这首诗中回忆赤壁之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10.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释:苏轼在这首诗中赞美了西湖的美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美得如同西施一般。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接触古诗词,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简单的解释: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月光洒在地上,如同霜一样。

诗人抬起头来仰望明月,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家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春天早晨的宁静和美好。

诗人在春天的早晨睡得很香,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周围到处都是鸟儿的叫声。

夜里听到了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

3.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鹅在水面上的情景。

鹅伸长脖子向天空歌唱,它的白色羽毛在绿色的水面上显得格外醒目,红色的脚掌在清澈的波浪中划动。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的景象。

太阳靠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再上一层楼。

5.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

农民在烈日下锄禾,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而我们每天吃的粮食,每一粒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6.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色的带子挂在山前。

水流从高处直落下来,好像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背诵。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清平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译文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

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

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

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

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

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

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

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

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

古诗词大全600首带解释

古诗词大全600首带解释

古诗词大全600首带解释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瑰宝之一,承载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带来古诗词大全600首,并附带解释,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第一首:《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是一首描写思念故乡的诗。

作者在夜晚,床前明月的光芒如同霜一般,令人产生思乡之情。

第二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登高望远的壮志。

作者希望能够登上更高的楼层,以达到对更广阔世界的观瞻。

第三首:《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解释:这首诗以春江、花与月为主题,描绘了春江潮水的波澜壮阔,以及明月的美丽景象。

第四首:《青青子衿》- 骆宾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解释: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

作者为了敬爱的人,心中忧思纠结,一直思念至今。

......第六百首:《渔舟唱晚》- 龚自珍泛清涟而漾漾兮,中有孤鸿之叫。

哀我者,其曷以久长兮。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渔舟在水面上泛舟的情景,并通过孤鸿的叫声表达了思乡之情。

通过这600首古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诗词的深邃与美丽。

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无论是李白的豪迈与豁达,还是王之涣的壮志与追求,乃至骆宾王的深情与忧思,这些诗人们用优美的词句和奇妙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读者,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诗词赋予了我们对生活、对自然、对情感的深刻体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关注内心的感受。

古诗词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词,我们有机会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情感体验的追求,也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75首古诗及注解

75首古诗及注解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8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75首古诗及注解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4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在学钓鱼,斜身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摇了摇手,他生怕惊动了鱼儿,暂时不敢回应过路人。
41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烈日当空,农民还在田里挥动着锄头为禾苗锄草;汗水滴下,落入禾苗下的泥土中。谁知道那盘中的美餐,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们的辛苦!
译文 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发生长时,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渔船的灯火却格外明亮。待到天明,看那细雨滋润的红花,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

宋中十首白话文

宋中十首白话文

《宋中十首》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所作,共有十首五言古诗。

以下是每首诗的白话文解释:1.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梁王刘武昔日势力强大,有很多有才干的宾客。

然而悠悠岁月已过去一千年,只剩下高台这个陈旧的遗迹。

2.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

我独自站在秋草丛中,感受到悲风从千里之外吹来。

清晨时分我来到孟诸山,忽然看到芒砀山之间的景色。

3. 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

时清更何有,禾黍遍空山。

赤帝(指汉武帝)早已逝去,白云也长久不再返回。

时至今日,清净之地还有什么存在,空山上只有茂盛的禾黍。

4. 景公德何广,临变莫能欺。

三请皆不忍,妖星终自移。

齐景公的德行如此广大,面临灾变无人能够欺凌。

三次请求都不能得到回应,妖星(指灾星)最终自行消失。

5. 君心本如此,天道岂无知。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

君主的心原本就是这样,天道怎么可能不知道。

梁苑(指梁王刘武的园林)中白日渐渐暮色降临,梁山上的秋草已经枯萎。

6. 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

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

九月,桑树的叶子已经落尽,寒风吹过,树枝发出沙沙声。

我登高远眺旧国,怀念过去,思绪万千。

7. 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

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

落日时分,鸿雁从天空飞过,寒城中的砧杵声令人忧愁。

昔日的贤人已经不再有,我应当离开,不要停留太久。

8. 出门望终古,独立悲且歌。

忆昔鲁仲尼,凄凄此经过。

我走出家门,远眺千古,独自悲伤地歌唱。

回忆起往昔的孔子,他曾在这凄凉的地方游历。

9. 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

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

众人不愿倾听我的意见,砍伐树木又有什么用。

我如同逍遥的漆园(指庄子)中的小吏,默默无闻,不知道岁月的流逝。

10. 古来同一马,今我亦忘筌。

五霸递征伐,宋人无战功。

从古至今,同一匹马在这里奔波,而我如今也忘记了曾经的荣誉。

五霸(指春秋时期的五个霸主)轮流征伐,宋国的人们却没有任何战功。

以上就是《宋中十首》的白话文解释。

古诗词大全带解释

古诗词大全带解释

古诗词大全带解释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及其解释:
1.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解释: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2.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解释: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如需更多古诗词及解释,建议查阅古诗文网或相关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唐诗三百首带注释和译文精选十首

唐诗三百首带注释和译文精选十首

唐诗三百首带注释和译文精选十首1.唐诗三百首带注释和译文精选篇一鸟鸣涧王维〔唐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注释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

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惊:惊动,扰乱。

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时:时而,偶尔。

2.唐诗三百首带注释和译文精选篇二乌衣巷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简介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翻译/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乌衣巷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步诗》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你我本来是同条
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继承当上了曹操魏王,后篡位当了皇帝。

因为曹丕担心留曹植和曹熊(第四子)会有后患,所以便以在其父亡故时没来看望为由,追问逼迫他们俩。

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

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

最终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杀无赦。

曹植就作了这首七步诗。

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可是心中的贪念却依然让他理智不清,于是他将曹植软禁了起来,最终,曹植在哥哥的软禁下忧郁而死。

享年40岁。

《鸟鸣涧》
【译文】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

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

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

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在王维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

《芙蓉楼送辛渐》
【译文】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

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表达了作者赞美、称赞春天,向往宁静的生活的中心思想感情。

《石灰吟》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
《竹石》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

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八句。

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己亥杂诗》
【译文】
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浣溪沙》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一小部分泡在水中,松林间小路清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时不时啼鸣叫着。

谁说人老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方呢!不必因为烦恼而抱怨年老,而过度感慨时光的流逝。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译文
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样清亮,山像美女微微蹙着眉。

朋友要去哪里呢?就是要到山与水交汇处。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好友回去,如果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这是一首送别词。

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