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课外古诗词十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宋·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九年级(下)课后古诗1、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4、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7、望月有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翻译、作者、背景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南安军/文天祥二、别云间/夏完淳三、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四、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南安军》文天祥【原诗】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译文】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
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
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背景】公元1279年(帝昺祥兴二年),南宋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在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二、《别云间》夏完淳【原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作者】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一部分。
九年级下册的语文课外古诗词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宋词、元曲、明清诗、民谣等等。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优美的古诗词,探索其中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1. 柳宗元《赋得古原草送别》古原草,送别离情的句子。
高人已经走了,鲜花如雪,离别之情如春。
这首诗唯美而悲凉,把人的离别之情融入了大自然的景象之中。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声律的迸发为诗人增加了离人渐行渐远的悲壮感。
2. 唐代《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平淡的语言,婉转的情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
3.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首词写了元宵之夜繁华景象,充满了喜庆和浪漫的氛围。
辛弃疾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使整个词曲典雅华丽,给人一种热闹喜庆的氛围感。
4. 清代袁枚《七夕》天色浅,夜烟浓,喜蛾眉弄碧红。
眉黛尖犹綦,嘴脂尝渐珠瞳。
月半墙头树影重,人世无,花深更。
乱情天,情真千灯节。
这首诗以精湛的笔触勾勒出七夕双宿双飞的浪漫情景。
整篇诗意盎然,情感深沉,使人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
以上仅是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中的一小部分,每一首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和美感。
通过欣赏古诗词,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还能提高我们的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信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精髓。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代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宋代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4、《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朝诗人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5、南安军文天祥宋代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6、别云间夏完淳明代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7、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代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8、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代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课内外必背古诗文(九下)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9.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1.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PPT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 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 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作者档案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 ,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县人。南宋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把满腔激情和对 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 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 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 不乏细腻柔媚。现存词六百多首,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东坡七 集》、《东坡易传》、《东坡乐 府》等传世。
词语解释
(1)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 (2)雨具先去:雨具先前被拿走了。 (3)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4)已而:向来。方才。过了一会儿。 (5)吟啸:高声吟咏长啸。 (6)料峭:形容微寒。 (7)斜照:偏西的阳光。 (8)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词语解释
课件PPT
(1)旧游:昔日的游览。 (2)午桥:在洛阳城南十里。 (3)豪英:出色的人物。 (4)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5)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 (6)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 (7)渔唱起三更:渔歌在夜半响起。
参午桥桥上畅饮,坐中多是杰出的英 雄才俊。月光随长沟水波奔涌,流去悄然无声。对 着杏花疏落的清影,我们吹笛直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同做了一场梦,此身劫后虽存,但想起 一切,就觉得魄悸魂惊!如今我闲登小楼,观赏雨 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叹古往今来多少兴亡旧事, 都付与这三更唱起的渔歌声中。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十首复习资料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十首复习资料一、《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战争的烽火逼近了京城,我的心中不禁热血沸腾。
军令颁发将帅奉命出征,铁骑滚滚包围了敌方龙城。
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
呼啸的寒风杂伴着战鼓之声。
宁愿做一名卒长去冲锋陷阵,也胜过我这样的一个书生。
【赏析】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烽火照西京”,说明军情紧急。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附文:《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赏析】1、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