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法算式,进展幼儿的计算力量。
2、能乐观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4、喜爱数学活动,愿意参加各种操作嬉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预备】动物头饰两个,水果图片三个,星星,答题卡若干(与幼儿数量相同)学具小花若干【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1、问候,组织幼儿2、手指嬉戏:十个阿姨来摘梨二、集体活动创设情景:今日老师请来了一位好伴侣,小伴侣想不想看看它是谁?(出示小猫头饰)小猫说:我要去找我的好伴侣小熊,我想给他带一篮水果,可是这群可爱的水果宝宝设置了迷宫,我只有回答正确它们的问题,顺当通过迷宫,才可以带走这些水果,到达小熊的家,小伴侣们,你们情愿关心我吗?(情愿)1、小猫开头闯迷宫,首先遇到了水果菠萝:请小伴侣回答出我的问题就可以带走我,(算式题2+3= 4+3=等)2、其次个遇到了樱桃,樱桃的难题是钓鱼嬉戏:鱼钩上方为加法算式题,请幼儿找到身上有正确答案的小鱼3、葡萄:才智树。
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先把五颗才智星的加法算式题回答正确,哪组为成功,由成功组关心小猫摘走水果葡萄(此环节可使用学具小花进行算式题的验证活动)三、幼儿操作练习小猫在小伴侣的关心下,最终来到了小熊家,小熊见到好吃的水果说,感谢小伴侣们,为了感谢你们的关心,我也有礼物送给你们,是爱心答题卡:请小伴侣把卡纸上的加法算式题计算得数,遇到不会的题可以使用小花学具进行边操作边计算,最终交给老师,老师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
四、小结,整理学具【活动反思】我们常说爱好是同学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问题。
我认为要依据智障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同学欢乐学习就要实行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本节课《复习10以内的加法》中我采纳了以下的措施:一、设计数学嬉戏,使同学乐在其中。
依据低班级同学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留意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一、教学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概念;2.加深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其数字计算的能力;3.通过互动游戏、绘画等多元化活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环节1.身体热身活动:老师和幼儿在教学区域内,动起来,跳跳舞、做做体操等;2.激发思维:老师向幼儿提问10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可以用手做“加法手势”“减法手势”进行学习;3.绘画活动: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一张白纸,让同学们用颜色画出10以内的减法和加法算式;4.游戏环节:(1)口算游戏,老师在白板上随机列出数学算式,要求幼儿可以迅速作答;(2)大班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加减法;5.合作活动:老师组织全班幼儿一起完成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并评选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表扬。
三、教学步骤1. 身体热身让幼儿和老师在教学区域内玩耍,可以跳舞、跳蹦床等活动,鼓励运动。
2. 激发思维:口算教学准备:黑板、白板或幻灯机。
老师给出随机的10以内的加减法,提醒同学们观察数字意义。
例如:2+3=? 8-5=?3. 绘画活动教学准备:白纸、颜色笔等。
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一张白纸,让同学们用颜色画出10以内的减法和加法算式,并在画面中标出结果。
4. 游戏环节(1)口算游戏:老师在白板上随机列出数学算式,要求幼儿可以迅速作答。
例如:6-3=?(2)大班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穿上小人物服装在教室内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加减法。
例如:买东西游戏,让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减法。
5. 合作活动让同学们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5个同学。
让同学由小组内部自行讨论,写出10以内的算式,进行加减法的练习。
老师统计得分最高的小组,并进行表扬。
四、教学反思本次数学课程设计中,阐述了针对大班幼儿的10以内加减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步骤。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口算、画画等单一方式,结合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元素,让幼儿更好地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了课堂趣味性,并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了快乐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含
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加法的概念;
2.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单项加法;
3.让学生能够将10以内加法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
1.10以内加法的概念;
2.10以内的单项加法运算;
3.小组配对活动。
三、教学方法
1.活动教学法;
2.讨论教学法;
3.合作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通过展示一只青蛙图片,让学生回忆青蛙的特点,并让学生自由发言;
2.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发现青蛙有两个眼睛、四条腿、来自于水中等特点,为后面的加法概念做铺垫。
2. 讲解环节
1.将10以内的加法进行讲解,强调每组数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做相应的加法口算练习;
3.演示几个例子,让学生思考加法的实际运用。
3. 练习环节
1.让学生在小组内配对,进行加法运算练习;
2.让学生和小组成员相互纠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讲解内容。
4. 总结环节
1.让学生静坐,听教师总结;
2.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五、教学反思
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单项加法的掌握程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在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口算能力不足,并且有些学生在加法运算中还有许多错误。
对这种情况,应有相应的计划和措施来提高其口算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到,有些学生虽然能够掌握加法运算,但对于实际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精选6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精选6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篇1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算式题(挂于幼儿胸口)、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停车场标记、沙包(上面有数字)、篓子(有数字1—10)、奖品(有算式题)、塑圈、黑板。
活动过程:一、导入游戏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开着汽车一起到数学宫玩玩吧!(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师:数学宫到了,让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车位号。
师:汽车停好了,我们一起进数学宫吧。
二、闯关游戏1、录音:欢迎来到数学宫,请闯第一关:对暗号。
师:进数学宫还得闯关啊!让我们看看闯关的要求是什么!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两数合成小旗上的数。
这样就能闯关成功。
师:嘿!嘿!我说数字2幼儿:嘿!嘿!我说数字6,2和6合成8。
2、录音:小朋友你们真棒!欢迎进入第二关:投掷。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在线上投到相应的数篓子里。
(幼儿分组检查)3、录音: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快快来闯最后一关吧!第三关:看谁报得多。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听一个数,请你说说有哪些算式的得数等于它。
4、录音:祝贺你们闯关成功。
博士爷爷还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礼物。
请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数一样的就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
三、结束部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礼物开着开汽车回家吧!反思: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
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教师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在本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一、教学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2.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加法、减法运算;3.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加法和减法术语;2.10以内加法、减法运算;3.相关练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口算加减法运算•教学难点:10以内加减法的领会和操作四、教学准备1.教学反馈表;2.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通过口算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回顾之前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运算,复习加减法术语。
2. 引入教师通过举例子的形式,引入“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的教学目标。
3. 课堂活动1.游戏1:“雪糕比大小”教师拿出不同种类及不同数量的雪糕,带领孩子们参与游戏。
先从两个雪糕岛上选择一对雪糕,让孩子们比较雪糕的大小,说出谁大谁小。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游戏过程中的加减法运算。
2.游戏2:“红绿灯游戏”将孩子分成两组,让他们模仿路口红绿灯变化的规律,进行游戏。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自主选择加法或减法运算方式,进行口算运算。
3.有奖问答教师设计数学问题,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在限定的时间内,谁先答对,谁就得到奖励。
4. 总结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当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并进行总结。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孩子们参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互动活动,使孩子们既兴奋,又开心,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引导孩子们通过游戏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更好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掌握孩子们的学习节奏。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自主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想法,同时关注孩子们在参与活动中所发现和解决的问题。
【完整word版】-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含PPT课件

【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法算式,发展幼儿的计算能力。
2、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两个,水果图片三个,星星,答题卡若干(与幼儿数量相同)学具小花若干导读:孩子是破坏专家,什么东西在他手里都能瞬间捣毁,你生气?你教训孩子?首先你应该知道孩子搞破坏的原因。
刚给孩子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发现已经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
洋娃娃本来穿着漂亮的裙子,宝宝却把她的裙子给脱了,胳膊也扭了。
甚至你会看见孩子把镜子打破了,却努力地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对此,我们的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
这样的破坏性其实是值得鼓励的。
幼教专家说,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是故意去破坏一个东西,而是因为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把玩具拆开,去看车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车子为什么会动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
幼教专家认为,对于孩子这样的破坏:首先,家长要对孩子有宽容的心态。
因为破坏的过程就是个学习的过程。
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说不许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给你买了等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
因为家长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
其次,家长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并且参与进来。
因为孩子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
所以,当家长看见孩子把机器人拆了,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机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会动的啦?引导、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结果,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
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破坏探究重建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幼教专家说,家长们在鼓励孩子破坏的行为之余,还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思考。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复习10以内的加法(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复习10以内的加法(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复习10以内的加法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20以内的加法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复习10以内的加法一【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法算式,发展幼儿的计算能力。
2、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两个,水果图片三个,星星,答题卡若干(与幼儿数量相同)学具小花若干【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1、问候,组织幼儿2、手指游戏:十个阿姨来摘梨二、集体活动创设情景: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谁?(出示小猫头饰)小猫说: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熊,我想给他带一篮水果,可是这群可爱的水果宝宝设置了迷宫,我只有回答正确它们的问题,顺利通过迷宫,才可以带走这些水果,到达小熊的家,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1、小猫开始闯迷宫,首先遇到了水果菠萝:请小朋友回答出我的问题就可以带走我,(算式题2+3= 4+3=等)2、第二个遇到了樱桃,樱桃的难题是钓鱼游戏:鱼钩上方为加法算式题,请幼儿找到身上有正确答案的小鱼3、葡萄:智慧树。
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先把五颗智慧星的加法算式题回答正确,哪组为胜利,由胜利组帮助小猫摘走水果葡萄(此环节可使用学具小花进行算式题的验证活动)三、幼儿操作练习小猫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来到了小熊家,小熊见到好吃的水果说,谢谢小朋友们,为了感谢你们的帮助,我也有礼物送给你们,是爱心答题卡:请小朋友把卡纸上的加法算式题计算得数,遇到不会的题可以使用小花学具进行边操作边计算,最后交给老师,教师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
四、小结,收拾学具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二【活动目标】1、继续学习10的组成和10以内数的加减。
2、能用分合式、算式等不同的方式记录自己购物的过程。
3、能灵活、多角度地思考和解答购物(baidu幼儿教育 )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法》【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法算式,发展幼儿的计算能力。
2、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两个,水果图片三个,星星,答题卡若干(与幼儿数量相同)学具小花若干【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1、问候,组织幼儿2、手指游戏:十个阿姨来摘梨二、集体活动创设情景: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谁?(出示小猫头饰)小猫说: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熊,(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我想给他带一篮水果,可是这群可爱的水果宝宝设置了迷宫,我只有回答正确它们的问题,顺利通过迷宫,才可以带走这些水果,到达小熊的家,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1、小猫开始闯迷宫,首先遇到了水果菠萝:请小朋友回答出我的问题就可以带走我,(算式题2+3= 4+3=等)2、第二个遇到了樱桃,樱桃的难题是钓鱼游戏:鱼钩上方为加法算式题,请幼儿找到身上有正确答案的小鱼3、葡萄:智慧树。
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先把五颗智慧星的加法算式题回答正确,哪组为胜利,由胜利组帮助小猫摘走第 2 页共 6 页水果葡萄(此环节可使用学具小花进行算式题的验证活动)三、幼儿操作练习小猫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来到了小熊家,小熊见到好吃的水果说,谢谢小朋友们,为了感谢你们的帮助,(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也有礼物送给你们,是爱心答题卡:请小朋友把卡纸上的加法算式题计算得数,遇到不会的题可以使用小花学具进行边操作边计算,最后交给老师,教师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
四、小结,收拾学具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大嘴巴比多少》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活动目标: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10以内
的加法》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算式,发展幼儿的计算能力。
2、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动物头饰两个,水果图片三个,星星,答题卡若干(与幼儿数量相同)学具小花若干
一、预备活动:
1、问候,组织幼儿
2、手指游戏:十个阿姨来摘梨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景: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谁?(出示小猫头饰)小猫说: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熊,我想给他带一篮水果,可是这群可爱的水果宝宝设置了迷宫,我只有回答正确它们的问题,顺利通过迷宫,才可以带走这些水果,到达小熊的家,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
1、小猫开始闯迷宫,首先遇到了水果菠萝:请小朋友回答出我的问题就可以带走我,(算式题2+3= 4+3=等)
2、第二个遇到了樱桃,樱桃的难题是钓鱼游戏:鱼钩上方为加法算式题,请幼儿找到身上有正确答案的小鱼
3、葡萄:智慧树。
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先把五颗智慧星的加法算式题回答正确,哪组为胜利,由胜利组帮助小猫摘走水果葡萄
(此环节可使用学具小花进行算式题的验证活动)
三、幼儿操作练习
小猫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来到了小熊家,小熊见到好吃的水果说,谢谢小朋友们,为了感谢你们的帮助,我也有礼物送给你们,是爱心答题卡:请小朋友把卡纸上的加法算式题计算得数,遇到不会的.题可以使用小花学具进行边操作边计算,最后交给老师,教师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
四、小结,收拾学具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
我认为要根据智障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本节课《复习10以内的加法》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措施:
一、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他们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低年级的重要形式。
所以,这节课我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
上课开始我没有用以前的10的组成口诀来进行复习,而是将口诀填入到孩子们熟悉的歌曲中进行复习,势必比一味地与学生对答效果要好。
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
我与学生玩“寻找小猫咪”的游戏。
我先扮成小猫“喵”几声,然后学生根据我的几声,再接着“喵”与我的凑成10。
这样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
通过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
精彩的问题情境对这些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简单的一带而过,这样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再后来的几幅图一出示,A组学生基本上能自己看懂题意。
再者,当我向学生展示学习素材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知识的深奥,并可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