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

合集下载

双腔气管导管的选择

双腔气管导管的选择
双腔气管导管的选择
方利群 2012.10.15
肺隔离的工具
支气管堵塞管、单腔支气管导管 Univent管、双腔支气管导管
双腔气管导管的分类
双腔气管导管的分类
左侧双腔气管导管
右侧双腔气管导管
型号为F26、F28、F32、F35、F37、F39和F41
理想的双腔管
插管易于到位
气管腔开口正对另一侧主支气管口 支气管端位于上叶支气管口近侧缘 小套囊位于上叶支气管口近侧缘与隆突之间
(mm)× 0.68
由于球管效应,投照获得的气管内径测量值被不 同程度的放大,放大系数一般在5%左右。
通过X线胸片获得的气管内径是测量值,不是真实 气管内径值。
胸部CT
1)可测量气管、支气管最窄平面的内径值 2)隆突是否有偏移 3)左、右支气管开口的大小 4)上叶支气管开口与离隆突的距离 5)双侧肺特别是通气肺的情况
管体外径 13~14 mm 13~14 mm 12~13 mm 10~11 mm 9.4 mm
支气管端外径 10.1 mm 10.0 mm 9.5 mm 8.3 mm 7.4 mm
Mallinckrodt公司有28F左DLT Sheridan公司有28 F左和右DLT Rüsch公司有更细的26 F左和右DLT
由于右侧支气管的直径和角度的原因,右DLT更 容易插管,甚至左DLT有时也进入右支气管。身 高不足155cm的患者,选择右侧双腔管更有优势。
影响DLT选择的因素
气道病理因素:支气管狭窄或扭曲,局部感染或 炎症,以及肿瘤所致支气管局部变薄或脆弱等。
解剖异常:先天性气道狭窄以及左或右上肺叶支 气管开口过于接近气管隆突等。
通过术前X线或CT影像学检查以及FOB检查,能够 发现上述病理性或先天性气道异常,为合理选择 DLT提供依据。

双腔气管导管的选择

双腔气管导管的选择
導管外徑較氣管和支氣管徑小1-2mm 套囊少量充氣即能形成良好的分隔
雙腔管的選擇步驟
第一步:是否選擇雙腔管 第二步:選擇左側還是右側雙腔管 第三步:選擇哪個型號的雙腔管
第一步 是否選擇雙腔管
1、患者體格
是否有適合患者體格的雙腔管型號(最小型號F26/F28) 除外型號因素,只要是需要單肺通氣的手術均可選擇雙腔管
CT測定的氣道徑線值亦有一定偏差,原因在於: A 影象學檢查本身的偏差 B 攝片時病人的吸氣、呼氣與屏氣不同狀況對影象學徑線值的影響
胸部CT
利用CT選擇的雙腔管更適合病人個體,推 薦依據CT等術前檢查結果,針對病人個體 進行雙腔管選擇。
實際工作中難於選擇既最適合於氣管又最 適合支氣管的雙腔管, 主要看擬插側支氣 管的徑值,兼顧主氣管徑值。
由於右側支氣管的直徑和角度的原因,右DLT更 容易插管,甚至左DLT有時也進入右支氣管。身 高不足155cm的患者,選擇右側雙腔管更有優勢。
影響DLT選擇的因素
氣道病理因素:支氣管狹窄或扭曲,局部感染或 炎症,以及腫瘤所致支氣管局部變薄或脆弱等。
解剖異常:先天性氣道狹窄以及左或右上肺葉支 氣管開口過於接近氣管隆突等。
雙腔氣管導管的選擇
肺隔離的工具
支氣管堵塞管、單腔支氣管導管 Univent管、雙腔支氣管導管
雙腔氣管導管的分類
雙腔氣管導管的分類
左側雙腔氣管導管
右側雙腔氣管導管
型號為F26、F28、F32、F35、F37、F39和F41
理想的雙腔管
插管易於到位
氣管腔開口正對另一側主支氣管口 支氣管端位於上葉支氣管口近側緣 小套囊位於上葉支氣管口近側緣與隆突之間
導管偏細: 氣管套囊注氣超過6 ml正壓通氣時才不漏氣 支氣管套囊注氣超過3 ml兩肺始能隔離

课件双腔气管导管的选择

课件双腔气管导管的选择
(mm)× 0.68
由于球管效应,投照获得的气管内径测量值被不 同程度的放大,放大系数一般在5%左右。
通过X线胸片获得的气管内径是测量值,不是真实 气管内径值。
胸部CT
1)可测量气管、支气管最窄平面的内径值 2)隆突是否有偏移 3)左、右支气管开口的大小 4)上叶支气管开口与离隆突的距离 5)双侧肺特别是通气肺的情况
2、手术类型
涉及支气管、肺的手术(肿瘤、气胸、支气管断裂) 单肺严重感染(支气管胸膜漏、肺脓肿、支扩) 大咯血、支气管肺灌洗术等 食道、纵膈、胸壁的手术
第二步:选择左侧还是右侧双腔管
选择非手术侧的双腔管: 1、中心型肺癌 2、支气管袖式成形 3、肺叶切除
左、右均可: 1、食道、纵膈手术: 2、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外周肺部包块
有人认为左DLT临床应用的安全度比右DLT大,并主张肺 隔离时以选用左DLT为主 。而当左支气管阻塞或手术操作 涉及左主支气管近端时,才考虑使用右DLT。
右侧DLT的优势
而Campos等则认为只要掌握FOB定位技术和气管 支气管解剖的理论知识,使用右DLT与左DLT同样 安全有效。研究证实,与左DLT比较,右DLT并不 增加堵塞右上肺叶等并发症的风险。右DLT可应 用于任何需要单侧肺通气技术的病例。
由于右侧支气管的直径和角度的原因,右DLT更 容易插管,甚至左DLT有时也进入右支气管。身 高不足155cm的患者,选择右侧双腔管更有优势。
影响DLT选择的因素
气道病理因素:支气管狭窄或扭曲,局部感染或 炎症,以及肿瘤所致支气管局部变薄或脆弱等。
解剖异常:先天性气道狭窄以及左或右上肺叶支 气管开口过于接近气管隆突等。
第三步:选择哪个型号的双腔管
1、导管型号过大: 插管困难、插管损伤

单肺通气

单肺通气

单肺通气一.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选择:根据健侧肺选择支气管导管能使单肺麻醉更安全,因为这样能更好地防止误吸和分泌物的污染。

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导管,这样可减小气道压力,减轻导管扭曲及提高隔离肺脏成功率。

能选左侧尽量选左双腔导管二. 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时应将远端弯曲朝上,导管顶端通过声门后拔出管芯,并将导管旋转90度,左侧双腔管向左侧旋转90度,右侧双腔管向右侧旋转90度,插送过程遇到阻力即可停止,表明导管尖端已位于主支气管内。

在旋转导管前拔出管芯以及插送过程中应避免损伤气管与支气三. 双腔管定位管。

1. 听诊定位:充主管套囊并建立双肺通气。

夹闭主管,对支气管套囊充气。

松开钳夹,在两个套囊均充盈下检查双肺通气。

选择性夹闭一侧导管,观察被夹闭侧胸廓运动和呼吸音是否消失,通气侧应保持呼吸音清晰,胸廓起伏良好,无漏气。

如果双肺通气时气道峰压为20cmH2O,同样潮气量下单肺通气气道峰压不应超过35~40cmH2O。

2.纤支镜定位使用纤支镜的时机:当导管送入预定位置后,使用纤支镜可以纠正各种定位不良的情况。

但如果存在肺实性疾病,严重气胸,导管移位等情况,低氧及通气不良依然不能解决,纤支镜使用也涉及到费用,花时间准备以及用后清洗消毒等问题,因此临床实际操作推荐如下做法:尽量采用左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

用临床方法确定导管位置。

临床方法定位失败,则采用纤支镜定位。

所有右双腔支气管插管,都需要纤支镜定位。

纤支镜对导管初始位位置的修正:1.左双腔管:首先从气管腔(右侧腔)进行检查将纤支镜送入气管腔,通过气管侧开口直视导管情况,理想的位置应该是导管的气管开口端在隆突上1 ~2 cm,支气管气囊(蓝色)上端埋在隆突水平稍下方。

如果从气管开口端未窥见隆突,有3种可能性:a. 导管的气管腔部分或完全进入左主支气管(插管过深).b.支气管腔远端未进入左主支气管或部分进入左主支气管而蓝色气囊跨骑于隆突上(插管过浅).c.左双腔管的左侧腔完全或部分进入右主支气管.从左双腔管的左侧腔(支气管侧)进行检查:纤支镜越出左侧管腔开口,从左侧腔开口到左上肺叶开口的距离约2 cm,如果大于2 cm,支气管套囊上缘有可能高出隆突,从而影响右主支气管的通气。

双腔支气管插管

双腔支气管插管
在美国,95%的临床医师使用左侧双腔插管
双腔管大小选择——根据身高选择
双腔管大小选择——根据气管内径测量值选择
胸部X线后前位平片锁骨胸骨端水平气管内径值(单位:mm) ≥19mm时 选择 41Fr ≥17mm时 选择 39Fr ≥15mm时 选择 37Fr ≥13mm时 选择 35Fr ≥11mm时 选择 30Fr 9-11mm时 选择 28Fr
双腔管定位-听诊定位法
01
判断支气管导管是否进人目 标主支气管
02
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深度是 否合适
03 判断隔离效果如何
分别钳夹一侧腔道,听诊双侧呼吸音,当目标支气管侧 呼吸音消失、对侧呼吸音清楚时可判断双腔支气管方向 正确。
如支气管套囊注气后单肺通气双肺均可闻及呼吸音,提 示导管位置过浅;如只能仅闻及单侧肺呼吸音、单肺通 气时气道峰压高于40 cmH2O,提示导管过深
双腔管的选择 双腔管的插管 双腔管的定位
PART 01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选择
气管解剖
气管上端平第7颈椎上缘与喉相连, 下端于相当第4~5胸椎体交界处 ,相当于胸骨角水平分叉为左右 支气管。
气管解剖学特点: • 左主支气管与气管夹角较大 • 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距离气管
隆突较近
理想的双腔支气导管以能顺利插入目标支气管 内最大型号的双腔支气管导管为原则。
右侧双腔管位置
双腔管大小选择——根据左主支气择导管
左主支气管径<1cm
选35F
左主支气管径1.0~1.1cm 选37F
左主支气管径>1.1cm
选39 F
PART 02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 插管
双腔支气管插管
PART 02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 定位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文档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文档
特点
双腔支气管导管能够将两侧的支 气管分开,使得左、右肺分别进 行通气和引流,适用于需要单侧 肺通气的手术或治疗。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需要单侧肺通气的手术或治疗 ,如肺切除、肺大泡修补等。
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气道狭窄、严重出血倾 向、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应慎用或 禁用。
导管类型与选择
导管类型
详细描述
纤维支气管镜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导管位置的方法,通过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到气管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导管的位 置和支气管的情况。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X线定位法
总结词
通过X线影像观察导管位置。
VS
详细描述
X线定位法是通过X线影像观察导管位置 的方法。在X线影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 导管的位置和支气管的情况,从而判断导 管是否在正确的位置。这种方法准确度高 ,但需要使用放射线,需要注意保护备阶段
01
02
03
确认患者信息
确认患者的年龄、体重、 身高、性别等信息,以便 选择合适的双腔支气管导 管型号。
准备所需物品
准备双腔支气管导管、麻 醉机、呼吸机、听诊器、 插管工具等所需物品,确 保定位过程的顺利进行。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无活动性牙齿松 动、无鼻腔阻塞等,协助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 ,以便更好地暴露声门。
定位阶段
插管
将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患 者气管内,听诊器听诊双 肺呼吸音,确认导管位置 正确。
调整位置
根据听诊结果,调整导管 的位置,确保导管插入深 度合适,避免过深或过浅 。
固定导管
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患者 面部,防止导管移位或脱 落。
确认阶段
再次听诊
确认记录

为什么选择左侧双腔导管插管安置到位率较右侧双腔导管明显高

为什么选择左侧双腔导管插管安置到位率较右侧双腔导管明显高

为什么选择左侧双腔导管插管安置到位率较右侧双腔导管明显高【术语与解答】双腔支气管导管简称双腔导管,为什么选择左侧双腔导管插管安置到位率较右侧双腔导管明显高,是因为左肺两叶,尤其成人左支气管长度约4.8cm,且解剖变异性很少,故有较长的空间以利于安置左侧双腔导管;而右肺三叶,且右支气管(约2.0cm)显著短于左支气管,加之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距气管隆突近,使得插入右侧双腔导管在右支气管活动空间很小,故插入左侧支气管的双腔导管到位率较右侧支气管显著增高。

另一方面,右肺上叶支气管入口变异性大,从而致使插入右侧双腔导管安置后其双腔导管前端侧壁的开口很难与右肺上叶支气管入口完全吻合。

因此,近些年来在无纤维支气管镜的情况下较多的麻醉医师主张即使左肺病变开胸手术也可选用左侧双腔导管插管的理由。

【麻醉与实践】临床上在选择双腔导管插管方面,麻醉医师一般根据肺脏病变的部位和手术医师操作条件原则上大都选择相反方向的双腔导管插管,即右侧开胸手术选择左侧双腔导管插管,左侧开胸手术选择右侧双腔导管插管。

由于人体右侧肺共三叶,且右支气管显著短于左支气管,甚至个别右肺上叶支气管入口接近隆突或与隆突平齐,而制造商生产的左或右侧双腔导管各开口间距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插入右侧双腔导管很难或不可能使双肺各支气管入口均与右侧双腔导管前端的三个开口完全吻合。

所以,当左侧开胸手术不涉及左主支气管时也可选用左侧双腔导管。

此外,双腔导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对不同厂家制造的双腔导管构型的了解或手术的部位与范围以及对患者呼吸道的熟悉情况。

①临床实践发现,选择右侧双腔导管插管的定位安置难度常因右支气管短且右肺上叶入口多变有关,因此,右侧双腔导管插入后其导管侧壁上的开口不能与右肺上叶入口理想吻合,甚至明显错位,从而因右肺上叶通气不良或双肺隔离欠完善以致患者术中SpO2逐渐下降或产生低氧血症;②非肺脏手术通常选择左侧双腔导管插管,如食管手术或胸段脊柱前路手术,常因插左侧双腔导管容易到位,以解除插右侧双腔导管易阻塞右肺上叶入口的疑虑。

双腔支气管导管型号选择和管端定位

双腔支气管导管型号选择和管端定位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型号选择和管端定位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欧阳葆怡一胸科麻醉肺隔离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在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的麻醉技术谓之肺隔离(separation of the two lungs)。

胸科手术麻醉时可出现以下问题:①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手术一般都在患侧向上的侧卧体位下进行。

患侧开胸后,因胸腔负压消失造成的肺萎陷和手术操作对肺的提拉与挤压,使患侧肺中积存的分泌物或血液引流到该侧肺的支气管和气管隆突部,重力因素使分泌物和血液流入健侧支气管,引起健侧肺感染扩散和血块堵塞。

②麻醉期间使用肌肉松弛药后行机械间歇正压通气,基本克服了反常呼吸和纵膈摆动的生理紊乱。

但在支气管手术时需将患侧支气管开放,局部漏气使正压通气无法进行。

③电视引导下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手术时要求术侧肺必须萎陷才能进行观察和操作。

上述情况下只有进行两侧肺隔离才能使健侧肺免受患侧肺的污染;当患侧肺和支气管开放时仍能保证对健侧肺的有效通气;仅对健侧肺通气能使患侧肺萎陷,从而提供清晰的术野,极大地促进了手术(特别是胸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对两侧肺行不同方式通气。

目前胸科麻醉行肺隔离所使用的器具多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

二确保DLT在胸科麻醉时获得完善肺隔离效果的条件:㈠选择适合的能顺利插入气管和支气管的DLT;㈡DLT管端位置正确,在进行单侧肺通气时能获得该侧肺各肺叶的有效通气;㈢DLT插入后,支气管套囊所处位置恰当,能有效地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

三适合DLT的选择:㈠适合DLT的条件和导管选择偏细或偏粗的指征:1 适合DLT的条件(需同时具备下列三项):⑴导管插入顺利,管端能正确到达或经调整后能到达预定支气管;⑵气管套囊注气2~6 ml后套囊内压< 25 cmH2O,正压通气气道峰压达30 cmH2O时无漏气现象;⑶支气管套囊注气1~3 ml后套囊内压< 20 cmH2O,正压通气气道峰压达30 cmH2O时两肺隔离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
(2004-2-8)
XXXX
XXXX 网
肺隔离术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其将左、右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可选择性进行单肺通气,对于某些胸部疾病如支气管胸膜漏、气管支气管破裂、大咯血、肺挫伤、肺大疱气胸、单侧感染性肺部疾病、支气管手术等,可提供有效的通气并防止病侧肺的血、痰液流入健侧,同时术侧肺萎缩可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暴露。

随着医学的进步,支气管肺灌洗术、现代微创胸部外科、肺移植术均要求能有效地实施单肺通气。

肺隔离方法包括支气管堵塞、插单腔支气管导堋nivent管、双腔支气管
导管等.这些方法中,以双腔支气管插管操作简单,并对双侧气道的可控性强,目前仍然是实施单肺通气的主要方法。

选择适当大小和型号的双腔管是双腔管顺利插管和成功单肺通气的首要前提。

本文结合我们的一些经验简述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的一些问题与相关进展。

一、双腔支气管导管简介
双腔支气管导管据导管前端置入的支气管不同可分为左侧和右侧双腔管,据有
无隆突钩分为有隆突钩双腔管(Carlens管和White管)和无隆突钩双腔管(Robertshaw 系列),现常用品牌有Sheridan、Rusch Portex 和Mallinckrodt,—般型号为
F35、F
37、F39和F41,个别厂商可提供
F26、F28和F32的双腔管。

各种品牌双腔管其在尺寸和设计特点上各有不同,主要差异在于支气管部分(端)的大小、长度、套囊位置与长度及套囊容量不同,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双腔
管亦有差别。

双腔管选择时是否考虑了各品牌的差异直接影响插管的成功率和理想位置的达到与维持。

二、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
如何选择合适的双腔管?理想的双腔管为插管易于到位、插管后主管和支气管部分与气管和支气管良好匹配(双腔管主管和支气管部分较病人气管和支气管径小1-2m m、套囊少量充气即能形成良好的分隔、支气管端位于上叶支气管口近侧缘、小套囊位于上叶支气管口近侧缘与隆突之间、双腔管侧孔正对另一侧主支气管口。

然而实际工作中部分病人难于达到上述理想状态,原因在于:1)病人的气管、支气管内径难于精确测量,气管、支气管径值及支气管径值/气管径值比值变异很大;2)左或右上叶支气管开口离隆突的距离变异很大(部分病人右上叶开口可平隆突甚至高于隆突);3)常用的双腔管品牌均系进口,其设计并非基于国人。

因此,双腔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不同品牌各型号双腔管的熟悉情况和对病人气道的了解程度如主、支气管径值,左或右上叶开口的位置与离隆突的距离、有无气道狭窄、外压、气道扭曲与成角等,关键是对病人气道的了解程度。

下列术前检查可为我们提供帮助:
(1 )纤支镜检:
可了解气管、支气管的通畅及隆突、上叶支气管开口情况,测定左或右上叶支气管口离隆突的距离,但由于目前纤支镜检查多在病人清醒状况下完成,呛咳和气道收缩可能影响径、线值的测量。

(2)胸部Xxx 突分层片:
可了解气道通畅情况及有无扭曲与成角改变,可用于测量气管径值,部分病例尚可测量支气管径值。

但X 片影象模糊,用于数据测量较粗躁,并受摄片时球管位置的影响可能放大或缩小,必须予以校正(校正方法:
气管内径实值:
投照获得的内径测量值x球管至背部距离/球管至胶片距离),且多数胸片分辨支气管困难。

(3)胸部CT片、磁共振片或CT三维重建图形:
可为我们提供较精确的插管所需信息。

一张普通胸部CT片即可为我们提供如下信息:1)气管、支气管内径值极其通畅情况、内径变化情况、是否有狭窄、外压、扭曲与成角改变;2)隆突是否有向左或向右偏移,左和右支气管所在平面是否与冠状面一致极其偏移情况;3)上叶支气管开口的位置极其离隆突的距离;4)双侧肺特别是拟通气侧肺、肺血管的情况等。

CT测定的气道径线值
亦有一定偏差,原因在于:1)影象学检查本身的偏差;2)摄片时病人的吸气、呼
气与屏气不同状况对影象学径线值的影响。

1双腔支气管导管大小的选择。

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中,气管内径和拟插侧支气管内径值起着重要作用。

对气道内径值的确定,Ha nn allah等认为男性成人气管内径值与年龄和身高有相关性,可从年龄、身高预测:
气管内径值二
0. 032x年龄(岁)+
0. 072x 身高(cm)-
2. 043。

Brodsky在胸片锁骨水平测量气管直径,利用以前报道过的左支气管/气管的比值约为
0. 68的公式计算左主支气管的直径,以此选择双腔管大小,取得较好的效
果,其后又报道用胸部CT三维成像测定31例成人病例,男性和女性左支气管与气管直径比分别为
0. 75士
0. 09 和
0. 77士
0. 10。

Hampton,T等测定206例病人X片后得出左总支气管/气管的比值
0. 74,并认为在实际应用中用作估计不够精确,只有直接测量左支气管径方可
作为选择左侧双腔管的较好的依据。

XX利用x片测得国人气管内径值:
成年男性
17. 8士
1. 7mm,女性
13. 9 士
1. 3mm。

我们自1996年即开始用CT片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曾用CT片及CT三维成像测定了141例开胸病人气道径线值,但发现个体间各径线值具很大的个体差异,并常因疾病本身引起径线值改变,认为给出一确定的值对临床并无多大指导意义。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利用CT片针对病人个体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方法理想,其消除了由于个体差异所致的对导管选择的影响,并预知了可能的困难插管和困难到位。

Eberle,B等(1999年)用CT三维成像测定了48例病人气管支气管的径值后亦认为病人的体形与支气管大小的相关性差(r<
0. 5),利用身高和性别选择双腔管的方法粗糙,48例病人中有11例选择
的导管与利用CT选择的不一致,而利用CT选择的双腔管更适合病人个体,具如下优点:1)用纤支镜证实了更合适,2)套囊大小恰当,3)完全的肺分隔。

故推荐据CT等术前检查结果,针对病人个体进行双腔管选择。

由于支气管径值/气管径值比值变异较大,实际工作中难于选择既最适合于气管又最适合支气管的双腔管,故双腔支气管导管大小选择时,主要看拟插侧支气管的径值,兼顾主气管径值。

2左、右侧双腔管的选择
一般认为右侧开胸手术应选择左双腔管,左侧开胸手术选择右侧管,但由于右侧双腔管插管时常因解剖关系使右上叶通气不良或双肺不能有效分隔,故左侧开胸在不涉及左支气管时可选左侧管。

即使涉及左支气管,部分病例仍可选左侧管(如左全肺切除选左侧管,在离断左支气管时注意避免伤及双腔管,修残端和残端吻合前退双腔管至气管内,残端吻合时注意清理气道,缩短开放时间)。

气管、支气管
的通畅程度、狭窄、外压、成角等改变对双腔管的选择发生重要影响,当发现下列情况宜改用另一侧双腔管:1)拟插侧支气管狭窄;2)拟插侧支气管与主气管的成角明显改变(如部分病人主气管与支气管几乎成直角,插管时常易反向);3)隆突往拟插侧支气管偏移明显;4)拟插侧上叶支气管口离隆突的距离太近,不足以使拟插侧双腔管插管后有效分隔双肺和安全固定;5)拟插侧双腔管插管后反向错位难于调整到位。

3 双腔管选择步骤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目的为建立有效的肺隔离,有选择地实施单肺通气。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选择步骤应如下:
1)据病人CT片等术前检查获取较精确的插管所需信息:
2)据左右支气管径值、上叶支气管开口位置、是否有气管支气管阻塞、狭窄、外压、扭曲与成角改变结合疾病情况选择左侧或右侧支气管导管,多选左侧;
3)据拟插侧支气管径值和气管径值(主要看拟插侧支气管的径值,兼顾主气管径值)结合双腔管主管和支气管部分外径选择双腔管的大小;
4)据上叶支气管口离隆突的距离结合不同品牌导管的套囊位置、长度、大小、支气管部分长短等设计特点选择双腔管的品牌。

目前多采用无隆突钩双腔管,推荐国人左侧应用Sheridan导管,右侧应用Rusch导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