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分解
高中议论文教学中的非形式逻辑及其谬误-逻辑学论文-哲学论文

高中议论文教学中的非形式逻辑及其谬误-逻辑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形式逻辑论文专业范文10篇之第五篇:高中议论文教学中的非形式逻辑及其谬误摘要:在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 论证的有效性和有力性不能完全等同。
在以论辩为主要目的的写作中, 其实更加重视论证的力度。
适当地了解和掌握非形式谬误则有助于增加写作中的论证力度。
文章基于高中生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问题, 提出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非形式谬误, 并提供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非形式谬误; 议论文写作; 思辨能力;一、关注论证中的非形式逻辑及其谬误自2017年全国高考中出现了逻辑推断题之后, 各个省份的语文教研目光都投向了形式逻辑。
这无疑是正确的。
掌握一定的形式逻辑知识, 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判断形式谬误的确很有好处。
而在写作中, 教师还应适当地关注非形式逻辑。
因为虽然形式逻辑在判断论证形式是否有效上很有效果, 但是在面对自然语言形式表达时往往捉襟见肘。
[3]考虑到议论文写作其实并不仅仅在探究命题是否为真, 也不单纯地要求要做到论证形式的正确, 而是更多地肩负着论辩、说服的工作, 因此提高论证的力度在议论文写作中更加显得重要。
故而, 学习一些非形式逻辑、认识部分非形式谬误对于高中生提高论证能力大有裨益。
谬误, 指的是推理或论证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
对它的研究属于逻辑学学科中的重要部分。
谬误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 分类方式也非常多。
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是将谬误区分为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两大类, 再将后者分为若干小类。
[1]其中形式谬误是指在逻辑上无效的推断、论证形式, 主要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考察和判断谬误。
而非形式谬误则是指结论依据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从前提推出, 并且这种推出关系是无效的。
它则主要从非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考察和判断谬误。
[2]本文采用这一种分类方式及经典逻辑学教材《逻辑学导论》中的称谓和定义展开讨论。
常见逻辑谬误

常见逻辑谬误其实逻辑学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神秘和阳春白雪,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话以及在论坛上发言都在遵循语法、文法的逻辑严谨,但是有时也会出一些笑话。
为了给无暇深究逻辑学原理的网友一个在论坛上发言更加简洁、有理、有力的速成办法,现将常见逻辑谬误单独发帖如下:谬误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
谬误可以分为两大类: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概念谬误)。
形式谬误是指那种由于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则而产生的逻辑形式不正确的各种谬误,如:同语反复、循环定义、概念不当并列、偷换概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两不可、以偏盖全、循环论证、倒置因果等。
非形式谬误是从形式上看是符合逻辑的,但因为其中因知识水平、常识、概念定义等错误而得出谬误的结论,如:词语歧义、语句歧义、诉诸无知、诉诸武断、诉诸怜悯、诉诸感情、人身攻击、诉诸权威、因人纳言、因人废言等。
(一)形式谬误1、同语反复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一样违反了定义的一条规则,即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具体地说,同语反复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循环定义是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
例如:-如果把"奇数"定义为"偶数加1",那么,偶数是奇数加1得到的数。
-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在这个定义中,定义"丈夫"必须用"妻子"这个概念,而定义"妻子"则必须用"丈夫"这个概念,因此,这个定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明。
复习题-甲问:什么是生命?乙回答: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甲又问:什么是有机体?乙回答: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以下那项与上述对话最为类似:①甲:什么是真理?乙:真理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甲:什么是认识?乙:认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应②甲:什么是逻辑学?乙: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规律的科学。
辩论中常见的五个逻辑错误。

第四条: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书本解释:即不合理地使用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
翻译成人话:如果A发生了,不良情况B就也有可能发生,对中国做过那么多错事还不认错,你怎么能喜欢他们!你这是不爱国行为!”
这个栗子的逻辑错误比较容易识别,“喜欢日本的动漫”和“喜欢日本(所犯的罪行)”完全是两回事。
再举个复杂的栗子。
一个反对同行婚姻合法化的政客说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支持者大概没有认识到,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就是鼓励人们搞同性恋,就是鼓励人们贪图享乐,就是鼓励人们放弃生育……要知道,如果劳动力不足,GDP也会下降。所以,我坚决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
这段话看上去似乎完美。但是它的逻辑错误就在于: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不等于鼓励人们搞同性恋。因为我们也可以这样推断,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就是鼓励同性恋者能够积极地生活和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二条: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
书本解释: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
第一个:稻草人谬误(straw man)
书本解释:创造一个虚假的情况,然后去攻击它。
翻译成人话:歪曲他人观点,然后来进行攻击这个歪曲观点。就好像A原来要攻击B,却在B旁边立了一个比较容易击倒的稻草人来代替B。击倒这个稻草人,A就认为击倒了B。
举个栗子:
举个栗子:
“如果我们允许同性恋结婚,那么就有人会想和桌子、椅子结婚,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应该阻止同性恋婚姻”
第五条:中间立场
没有书本翻译,翻译成人话:认为不左不右的观点才是最好的!
常见逻辑谬误

常见逻辑谬误令霸贤在当前中国的网络上,各种论战的狼烟从未消散过。
然而,很大一部分论战都陷入胡说八道、纠缠不清、鸡同鸭讲的境地,让人感到十分无奈。
论战者的信息与知识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逻辑思维混乱,从而导致了各种逻辑谬误与诡辩的出现。
之前写了一篇分析归谬式诡辩的文章(链接),而在本文中,笔者想对各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进行盘点。
逻辑谬误分为形式逻辑谬误与非形式逻辑谬误。
形式逻辑谬误是指不依据形式逻辑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演绎、论证而导致的逻辑谬误:否定前件谬误:“如果A那么B;非A;所以非B。
”例:“如果是鸟类,那么终将死亡;人不是鸟类;所以人不会死亡。
”这是对直言三段论的误用。
直言三段论的正确形式应该是:“如果A那么B;A;所以B。
”肯定后件谬误:“如果A那么B;B;所以A;”例:“如果是油条,那么是好吃的;面包是好吃的;因此面包是油条。
”这同样是对直言三段论的误用。
假两难推理:“A或B或C;非A;所以B。
”这是对选言三段论的误用。
选言三段论的形式是:“A或B;非A;所以B。
”,级联起来则是这种形式:“P1或P2或P3……或Pn;非P2且非P3……且非Pn;所以P1。
”用福尔摩斯的话说则是:“当排除了所有其它的可能性,还剩一个时,它就是真相,不管它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可能。
”之所以将这种谬误叫做假两难推理,是因为诡辩者常常以这类形式表述:“支持中国或支持美国;你不支持中国;所以你支持美国。
”诡辩者在表述上刻意将“中立”这个选项隐去,造成选言三段论的假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倾向于将假两难推理归入非形式逻辑谬误。
形式逻辑谬误还有很多,大部分还没正式命名,在此不一一表述,下面重点说一下非形式逻辑谬误:诉诸无知:断定一件事物是正确,只是因为它未被证明是错误;或断定一件事物是错误,只因为它未被证明是正确。
比如很多阴谋论者的逻辑是这样的:你不能证伪我的理论,所以我的理论就是正确的。
再比如一些“中医粉”的逻辑:科学不能证伪中医理论,所以中医理论是正确的。
在逻辑学中不属于关联的非形式谬误

在逻辑学中不属于关联的非形式谬误在逻辑学中,关联的非形式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由于论证的形式不当或逻辑错误导致结论不正确的谬误。
与关联的非形式谬误相对应的是非关联的非形式谬误,它们与论证的结构和形式无关,而是与内容和语义相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逻辑学中的非关联的非形式谬误。
1.假设否定:这个谬误是在推理中假定某个论点为否定时而不加证明,进而得出结论。
例如,“没有人可以证明上帝不存在,所以上帝存在。
”这个论证把无法证明上帝不存在作为上帝存在的证据,从而产生了非形式谬误。
2.模糊用语:这个谬误是在推理中使用模糊不清的语言,导致结论无法确定或具有多种可能性。
例如,“有些人喜欢看电影,所以所有人都喜欢看电影。
”这个论证中的“有些人”和“所有人”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结论无法被确定下来。
3.纯粹演绎:这个谬误是在推理中使用不完整的或缺乏实证依据的假设,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如,“如果P是真的,那么Q也是真的;P是真的,所以Q也是真的。
”这个论证只是纯粹地基于假设,没有提供任何实证依据来支持结论。
4.与真理无关:这个谬误是在推理中忽略或无视真理或客观现实,从而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例如,“我不相信地球是圆的,所以地球是平的。
”这个论证不考虑地球的实际形状和科学事实,从而导致结论的错误。
5.诡辩:这个谬误是在推理中使用欺骗性和歧义性的言论,以混淆或误导对方,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如,“我从来没有说过你是个傻瓜,而是说你的言论很傻。
”这个论证使用了歧义的词语“傻瓜”,既可以表示“傻”也可以表示“言论愚蠢”,以此来混淆对方并达到欺骗的目的。
6.滥用权威:这个谬误是在推理中过分依赖某个权威的观点或存在着权威的错误解释,从而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例如,“某位专家说这个产品是最好的,所以它一定是最好的。
”这个论证过分依赖权威的观点,忽视了其他可能的解释或观点。
7.移情:这个谬误是在推理中根据个人情感或意见,而不是根据事实和逻辑进行论证,从而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谈谈非形式谬误

2
、 。 。
: 误 用 同 音 词 例如
, ,
。
出 席 座 谈 会 的 同 志 认 为 在 允许 用 人 单 位 招 聘 和 辞 退工作 人 员 的 同 时 选 择 工 作 单位 的 自 由和 辞职 的 权 力
任何本 质 上 的 联 系 仅仅 是 偶然 的 巧 合 而 已
, , , .
再 如 大 兴 安岭 发生 特大 火 灾 原 因 是 个 别人违 章作 业 但有 人却认 为 费翔身 穿大 红袍
,
。
,
,
高 唱 《 冬 天 里 的 一把 火 》 才 引 出 火灾 这 是把 风 马 牛 不 相 干 的 两 件 事 硬捏 在一起 说成 是 因 果 关系
”
。
也 可 能是
,
“
三 位 中学 教 师
。
”
的孩 子 那 就恐 怕
,
三所 中学
教师 的 孩 子 那就 更多 了 之 所 以 有 以 上 不 同理 解 就 在 于
青岛教育学 院学报 综 合版)
99
年
期
词 与词 之 间组合 层 次 不确 定 语 在多层 定语 中 引起 的 歧 义
3
、 。
,
“
三个
”
这个 数 量 短 语 限 制 的 对 象有 多 种理 解 这是 由 数量 短
四 川方 面 十分 满
,
意 立 即 退 回 J 州 方 面 却认 为 对方 违 背协 议 和 电文 向 法 庭提 出 起诉 他们 对 电文 的 解 释 是 :
一
“
,
手 表 不要 退 回
,
24种推理谬误

二十四种推理谬误第一条:稻草人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你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别人。
你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你本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
这是一种极端不诚实的行为,这不但影响了理性的讨论,也影响了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因为如果你可以负面的歪曲别人的观点,你就有可能从正面歪曲自己的观点。
例子:小明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小红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小红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犯这种谬误就好像A原来要攻击B,却在B旁边立了一个稻草人来代替B轻易将此稻草人击倒,以为他已击倒了B。
造成其原因是因为:1.对方的理论太深奥,批评者没有把握住其论点,而只是表面的了解因此形成曲解式的批评2.对方表达不清楚,以致造成批评者的误导3.由於非理性的因素使得批评者故意将对方的论点加以曲解或描述,因此使一些原本不了解对方论点的读者,对被批评者形成一种错误的假象,甚至认为对方真是如其笔下所说的如此差劲)第二条:错误归因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觉得其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的起因。
你的错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可能这两个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两个事物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它们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
一个事情比另一个事情先发生同样不能说明两个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红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得出是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海盗能够降低全球温度。
小红犯了错误归因的谬误。
第三条:诉诸感情你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惧、嫉妒、怜悯、骄傲等等。
一个逻辑严谨的论述可能激起别人的情感波动,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逻辑论述,那你就犯了诉诸感情的错误。
每个心智健康的人都会受感情影响,所以这种谬误很有效,但这也是为什么这种谬误是低级和不诚实的手段。
常见逻辑谬误举例及解决之道剖析

常见逻辑谬误举例及解决之道2016-04-13译言现代社会信息量暴增,如何在形形色色的观点里分辨出正确的思想?如何防止被新闻媒体中的错误逻辑所欺骗?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自己或者他人写作中可能发生的常见逻辑谬误,每一谬误均给出了相应定义、示例,以及如何防止这些谬误的建议。
为便于了解人们如何出现此类常见错误,本文选取了许多政治论题作为示例,目的并非要论证任何这些问题的任何一种观点立场,而是要籍此阐明什么叫推理有欠缜密,而这一问题可能发生在几乎任何论证之中。
逻辑谬误的判别以下介绍的每一逻辑谬误,都分别给出了它的定义或解说、示例,以及论证中可以如何避免的建议。
以偏概全定义:依据不充分的例证(通常不具代表性或者过于琐碎)得出普遍的结论。
诸如“大学男生联谊会的人都是醉鬼”以及“大学生都很书呆子气”等等成见,就是“以偏概全”的很好例子。
示例:“我的舍友说她的哲学课很难,我的哲学课也很难,因此,所有的哲学课必定都很难!”本例的依据仅为两个人的感受,是不足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建议:检查所选用的例证:是否只有不多几个人的观点或者经历?如是,则应考虑是否需要增加证据,抑或缩小结论涵盖范围。
(注意:本例结论若改为不那么绝对的“某些哲学课对某些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则不属于“以偏概全”。
)推不出定义:给出的论据的确能够支撑某种结论,然而却非欲论证的结论。
示例:“惩罚的严厉程度应当与违法的严重程度相吻合。
现如今,对酒后驾车的惩罚也许不过只是罚款。
然而酒后驾车乃是非常严重的违法,可以导致无辜行人的丧命。
因此,酒后驾车应当适用死刑。
”这里的论据实际上可以支撑若干结论,例如“对酒后驾车应当严惩”等等,但是就本例而言,却不能支持适用死刑的正当性。
建议:分清论据与结论。
检查论据,看它们可以客观地给出什么结论。
检查结论,看它需要什么论据作为支撑,然后检查实际是否给出了这样的论据。
“推不出”的逻辑谬误往往发生在结论过于宽泛或者过于绝对之时,因此,如果所提主张较大,则应特别小心仔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哪里?富国向贫国输出垃圾,是有给贫
际 国金钱报酬的呀。
甲:这样说,如果有人给你钱,要在你的客
语 厅里大小便,你愿意吗?
语
观点或情形。如果所比较的两件事物
就所讨论的问题而言实际上并非真正
言
类似,这种类比就不恰当,基于其上
学 的论证也就存在“类比失当”的逻辑
谬误。
●
交 • 类比的原理: 际 • 事物A有某种属性C, 语 • 事物B在某一方面与A相似, 言 • 所以,事物B也具有某种属性C。
学
●
交
• 甲:富国向贫国输出垃圾是不道德的。
际
权谋私,官员王二麻子以权谋私, 语 所以,官员没有一个清廉的。
言
学
●
交
• 金鱼用鳃呼吸,鲤鱼用腮呼吸,
际
鲫鱼用腮呼吸,秋刀鱼用腮呼吸, 语 河豚用腮呼吸,所以,所有的鱼都 言 是用腮呼吸的。
学
●
交
• 在美国,镇长贪污会被罢免,市
际
长贪污会被罢免,州长贪污会被罢 语 免,总统贪污会被罢免,因为美国 言 官员财产公开,监督体制比较完善
语
• 因为发生了艳照门事件,张柏芝
言
和谢霆锋离婚了。
学
●
交 • 他送给她一辆宝马,她后来爱上 际 了他。 语 • 小明爸爸昨天去了班主任家,小 言 明今天得了三好学生。
学
●
交 际 • 如果说甲是乙的原因,应说明甲如何
导致乙的产生,而不能仅仅说因为甲先 语 发生而乙后发生。 言
学
●
交 • 3.滑坡谬误
学 限的,此时完全归纳推理就无效了。
●
交
• 旧饭的菜很好吃,新饭的菜很好
际
吃,关东人家的菜也很好吃,因此 语 ,吉珠食堂的菜很好吃。 言 • 食堂的菜很好吃?
学
●
交
•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
际 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 语 有某种属性。
• 特点:前提只断定了一部分事物具有某
言
种属性,结论却断定所有事物都具有该属
学 性,结论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因此
,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概然的,结论 不是充分可靠的。
●
交 • 我家的狗是不咬人的,我所有朋友
际 家的狗都是不咬人的,所以狗是不咬人
语 的。
言 • 亚洲的天鹅是白的,欧洲的天鹅是 白的,美洲的天鹅是白的,非洲的天鹅
学 是白的,所以,天鹅都是白的。
语 • 依据不充分的例证(通常不具代表性 或者过于琐碎)得出普遍的结论,这是
言 不完全归纳造成的结果。
学
●
交
• 中文系的同学都很浪漫。
际
• 英语系的同学英语学的好。
语
• 理科生不懂浪漫。
• 女博士都是第三种人。 言
• 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 学
• 北方人长得高大,南方人长得娇小
。
●
交
• 以偏盖全的判断往往是全称的, 际 有时将全称改为特称,则是合适 语 的。
场,人人都会时刻担忧自己的生命。这将是
言
文明的末日。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可怕结果,
学 应当立即宣布动物实验为非法。
●
交
• 如果我英语课程不及格,就不能
际
毕业,如果不能毕业,就找不到
语 好工作,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因
言 此明年这个时候我只能靠打零工
学 活着了。
●
交 • 4.类比失当
际 • 很多论证需要类比两种或更多事物、
际 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罪魁祸 语 首。
言 • 专家回应:
学 • 没有证据表明干旱与三峡大坝有
关。
●
交
• 有证据表明干旱与三峡大坝有关(特称肯
际
定判断)
语 • 负命题(专家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干旱
与三峡大坝有关
言
• 矛盾关系推理(由假推真):所有证据表
学 明干旱与三峡大坝无关
●
交
际 • 今天上了逻辑课,晚上你发现了 同学下面这个说法有问题:
学 ,所以,美国官员贪污都会被罢免
。
●
交
• 归纳推理的特点:前提与结论之
际
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前提只是结 语 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言 • 也就是说,归纳推理的前提必须 学 真实可靠,但是,真实可靠的前提
未必能推出真实的结论来。
●
交 • 二、几种常见的非形式逻辑错误
际 • 1. 以偏概全
言
学
●
交 • 2. 假性因果
际 • 认为事件甲之后发生了事件乙,因此事 语 件甲导致了事件乙。
• 原因在结果前发生,但有时时间上具有 言
前后关系的两件事,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 学 系。
●
交
际 • 甲吃了火锅,一个小时后,肚子
疼。
语
言
• 眼皮跳,买彩票中了五块钱。
学
●
交
• 第一天,读书两小时,喝浓茶,结果夜里失
际 • 滑坡谬误没有证据地假定:一个给定 语 的事件将不可逆转地导致一系列结果。
这种错误的推理假定存在着一种“多米 言 诺效应”。一旦一个事件发生,那么, 学 那么一系列其他事件也将随之发生。
●
交
• 动物实验有损对生命的尊重。如果不尊重
际
生命,即可能越来越容忍诸如战争及杀人等
语 等暴力行为。那么,社会将很快就会沦为战
际
眠。
语 • 第二天,读书两小时,喝咖啡,结果夜里失 言 眠。
• 第三天,读书两小时,吸了烟,结果失眠。
学 • 所以,读书是失眠的原因。
●
交
• 某同学一上课就头疼,不上课就不 际 头疼。 语 • 所以,上课是头疼的原因。
言
结果,经检查是因为上课时戴的眼 学 镜不合适。
●
交
• 有人质疑,三峡工程是造成2011
●
交
• 第一次骚扰小红的人穿牛仔裤,
际
第二次骚扰小红的人穿牛仔裤,第 语 三次骚扰小红的人牛仔裤,所以, 言 穿牛仔裤的都不是好人。
学
●
交
• 一个袋子里面装了一些东西,第
际
一次摸出来一个红玻璃球,第二次 语 、第三次直到第五次都是红玻璃球 言 ,你就可能认为里面装的都是红玻
学 璃球。
●
交
• 官员张三以权谋私,官员李四以
●
交
际
语
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非形式 逻辑谬误
言
学
●
交
• 一、归纳逻辑
际
• 归纳推理就是由已知为真的命题
语
做前提引出可能真实的命题做结论 言 的推理。
学
●
交 • (1)小王网购的LV是真的,小张网
际 购的LV是真的,小赵网购的LV是真的,
语 所以,网购的LV都是真的。
言 • (2)刘德华是香港人,张学友是香 港人,郭富城是香港人,黎明是香港人
学 ,所以,四大分为两种,上述(1)
际
是不完全归纳,前提真实,结论仅 语 仅可能是真实的。上述(2)是完全 言 归纳,前提真实,结论也是真实的
学。
●
交 • 完全归纳推理:根据某事物中每一
际 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
语 具有某种属性。
言 • 完全归纳推理是有局限性的,因为 一类事物的全体对象可能是巨大甚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