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合集下载

非形式逻辑浅析

非形式逻辑浅析

非形式逻辑浅析摘要:非形式逻辑是对形式逻辑应付日常论证的局限性的系统化反思,是从逻辑技术到逻辑认识的革命。

在现代逻辑的典型——数理逻辑的艰深的符号化形式系统的影响下,逻辑似乎是专属于数学家的,这对一般的文科大学生涉猎逻辑领域是不利的。

非形式逻辑是基于自然语言的论证系统,它的根本作用是培养和训练人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

逻辑头脑的培养是掌握逻辑知识的基础,本文对非形式逻辑的产生、发展、研究对象以及它异于形式逻辑的相关方面做个浅析。

关键字:非形式逻辑产生研究对象意义逻辑只负责形式,不负责内容是逻辑一贯的追求,这也是现代逻辑的代表——数理逻辑的辉煌之处。

数理逻辑符号化的严密的形式推理系统让一大部分逻辑爱好者望而却步。

然而,人类的日常思维不可能建立在符号体系的逻辑推演上,它只能依靠自然语言的论证来表达和交流思想。

非形式逻辑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回归,是在传统逻辑和数理逻辑之后产生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根本作用是培养和训练人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

美国的罗伯特•J•克雷切在《大学生逻辑学》一书“致学生”中的一段话说:“学习逻辑不只是一个专门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

鉴于今天许多逻辑著作只着重于它的符号方面,好象此外没有更要紧的东西这一事实,这个问题需要加以强调。

存在着一种贬低逻辑在人类普通用途上(在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和揭露谬误中)的价值的倾向。

这种对逻辑作为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的意义缺乏敏感,已经弄得许多年轻人对它起了反感。

”在逻辑形式化的热浪中,非形式逻辑的产生和发展是逻辑发展方向的重新界定。

逻辑将不仅沿着形式方向,更要沿着非形式方向发展,但两者又互相汲取养料,促使逻辑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非形式逻辑的产生斯蒂芬•图尔敏(Stephen Toulmin)在《论证之用》一书中对逻辑学研究的数学化、抽象化以及远离现实生活的倾向提出的尖锐批评是非形式逻辑产生的预见性著作。

南佛罗里达大学的S.N.托马斯的《自然语言中的实际推理》(Practical Reasoning In Natural Language)被看成是非形式逻辑的奠基性著作,此书展示了分析、评估出现于自然语言语境如书、论文、随笔、演说、社论、交谈中的实际的推理或论证的技巧,分析了论证的结构、评估、语义分析、非形式谬误、决策与论证分析和哲学推理。

第六章 非逻辑方法

第六章 非逻辑方法

创造性想象是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 的思维活动。它又分幻想、空想和理想三种 形式。幻想一般是对未来的想象,幻想中符 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并能有计划、有步 骤实现的,称理想,反之,则称空想。
儒勒· 儒勒·凡尔纳 1828~ 1828~1905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富于想象并导致 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诸如千里眼、顺风 耳、腾云驾雾、大闹天宫之类的幻想,早 已成为现实。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就是一个未来事 物的伟大设想者。他一生积累了2500多本 笔记,致使“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关于20世纪的奇迹,如电视、直升飞机、 潜水艇、霓虹灯、导弹、坦克等几乎没有 一样不为他所预见,而且写得样样详细、 头头是道、栩栩如生。
列宁说:“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这样来幻想的能力, 如果他不能间或跑到前面去,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 刚开始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那 我就真是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 术、科学和实际生活方面从事广泛而艰苦的工 作,并把它们坚持到底。” 唯有张开科学想象的神 翼,方能阅尽人间春色、尽窥宇宙奥秘。培养富有浪 漫主义精神的想象力是科技工作者提高思维能力不可 缺少的重要一环。
1927年,德布罗意的推论和预言被实验所证实。 德布罗意的成功启发了薛定谔的思路,薛定 谔又将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作了如下类比; 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的数学形式相同,而几 何光学是波动光学的近似,因此预言经典力 学也可能是波动力学的近似,由此导致波动 力学的创立。
其次,类比法也是促进技术发展的一种科 学方法。 “物以类聚”,“物之不同,物之性也”。 然而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此乃事物的普遍规 律。知其相似而类比,不仅可对未知事物作出 预言,得到科学发现,也是模拟自然现象创制 人工自然和技术手段的逻辑基础。

非形式逻辑在法律推理中的运用

非形式逻辑在法律推理中的运用

通典 卷 3 2 职官十四 司隶校尉
11 汉书 卷 77 诸葛丰传
( 东汉) 刘珍等撰 吴树平校注 东观汉记校注 [ M] 卷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 传十一 郑璩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汉书 卷 72 王尊传
12 17 周天游 八家后汉书辑注 [ M] 谢承 后汉书 卷八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13
常璩撰 任乃強 强厶 校注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 M] 卷
提和结论的内容是什么 在法律规定明确 事实完全清楚且满足
在反腐败 抗邪恶的斗争中 树立了很高的威望 也取得了很大 的成就 对整个汉代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当时有诗称颂云 司隶鹰扬吏 爪牙徒擢空 折翅跃毛距 宛颈还入笼 世人指为武 谁复励严冬 1 9 后代西晋人傅咸亦 赞称 司隶校尉 旧号卧虎 诚以举纲而万目理 提领而众毛 顺 20
参考 文献 袁刚 汉代的司隶校尉 [ J] 南都学坛 社会科学版 1990
年第 10 卷 1 周礼 秋官 汉书 卷 45 江充传 汉书 卷 6 武帝纪
朱绍侯 浅议司隶校尉初设之迷 [ J ] 学术研究 1994 年 第 1期
汉书 卷 19 百官公卿表
了法律规 定的构成要件的 情形下 三段 论这一演绎推理 十分有 效
学术论坛
非形式逻辑在法律推理中的运用
周海容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8
摘 要 法律推理中常用的形式逻辑三段论推理方式 因其大小前提的不确定性而具有不足 需要其他推理形式来补充 式逻辑推理方式之外的推理方式通称为非形式逻辑推理 它是对 形式逻辑推理方式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形式逻辑 非形式逻辑 法律推理
本文把形
一 形式逻辑在 法律推理中应用的局限

形式逻辑导论-第六章 非演绎推理

形式逻辑导论-第六章 非演绎推理

四.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
2.类比推理在法律适用中的应用
第六章 非演绎推理
第一节 非演绎推理概述
非演绎推理:指前提与结论之间不具有 蕴涵关系的推理,即前提 真,结论不必然真的推理。 归纳推理 非演绎推理{溯因推理 求因果五法 类比推理
第二节 溯因推理
一.什么是溯因推理 溯因推理又称“溯源推理”,“回溯推 理”, 指在已知两个事物或现象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的基础上,由结果推测原因的推理。 溯因推理的逻辑形式: q(结果—已出现的事实) (如果p,那么q)—相关的背景知识 所以,p(由已知事实推测的原因)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甲病区 缺碘 人口 甲状腺肿大 乙病区 缺碘 气候 不同 甲状腺肿大 丙病区 缺碘 风俗习惯 甲状腺肿大 …………… 所以,A与a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求同法的特点是异中求同,其结论是或 然的,为了提高其结论的可靠性,在运用 时应注意: 1.此法主要用于被研究的现象只由一个原因 引起的场合,尽量排除在不同的情况中还 隐含着其他的共同因素。 2.考察的场合尽可能多些。 3.要严格注意在“不同的的情况”中是否还 隐 藏着其他共同的因素,以及这个共同的因 素与所研究的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三.契合差异并用法(求同求异并用法)
四.共变法
五.剩余法
第五节 类比推理
一.什么是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 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 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 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 的推理。 一般 → 一般 个别 → 个别
二.类比推理的逻辑形式 A对象具有a、b、c、d属性; B对象具有a、b、c属性; 所以, B对象也具有d属性。
(2)推理形式 S1是P; S2是 P; S3是 P; …… Sn是 P; (S1, S2… Sn是S类的部分对象, 并且没有遇到反例) 所以,所有S都是 P。

逻辑学导论(第3版) 练习题及详细答案-第6章 非形式逻辑

逻辑学导论(第3版) 练习题及详细答案-第6章 非形式逻辑

逻辑学导论(第3版)练习题及其答案第六章课后习题详细答案解析一、讨论下述定义,指出它们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违反什么规则,犯有什么逻辑错误?能否给出一个相应的正确的定义?1.知识就是正确的意见。

2.诚实就是欺骗意图的习惯性缺乏。

3.美就是在镜中凝视自身的永恒。

4.大提琴是一种用弓演奏的弦乐器。

5.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

6.信仰就是你知道不真实但却相信它的东西。

7.“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这四种文具。

8.所谓“善”,我将其理解为确实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9. 有神论者是任何并非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的人。

10.经济学就是研究从社会中的人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现象的学科。

11.战争是一种旨在驱迫我们的对手去满足我们的意志的暴力活动。

12.犬儒主义者就是知道一切事情的价格、但不知道任何事情的价值的人。

13.新闻(news)就是对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所发生的事情的报道。

14.新闻旧是对离奇的、非同一般的、出乎意料的事情的报道。

例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但人咬狗就是新闻。

15.新闻就是对多数人感兴趣且带有刺激性的事件如战争、犯罪的报道。

16.新闻就是对新发生的事情的报道,而不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因为后者不是新闻,而是历史。

17.“经”,我国古籍的通称。

凡带有原理、原则性质的著作,都可以称为“经”,如“四书五经”,“十三经”。

18.“物体”(body)这个词,在其最广为接受的用法中,意味着充盈或占有某个确定空间或想像位置的东西,并且它不依赖于想像,而是我们所谓的“宇宙”的真实部分。

19.健康就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

20.自负就是吹嘘自己的成就,怜悯或指责别人的弱项,做关于想像中胜利的白日梦,缅怀现实的胜利,对反映与己不利的事情的谈话很快感到厌倦,要自己的社会慷慨地赠予杰出者,遇到普通人则表现得相当吝啬。

21.所谓小国就是与大国相比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

非形式逻辑的概念及其义理

非形式逻辑的概念及其义理

非形式逻辑的概念及其义理
非形式逻辑是指研究思维和推理的一种逻辑学分支,它不涉及
特定的符号系统或形式化的推理规则,而是关注人类日常思维和推
理过程的规律和特点。

非形式逻辑的概念包括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和一般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归纳推理是非形式逻辑的重要概念之一。

归纳推理是指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通过观察和实证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多只白天见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就可以归纳
出“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这样的一般性结论。

归纳推理在我们
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挥作用,帮助我们从具体的事实中总结出一般
性的规律。

其次,演绎推理也是非形式逻辑的重要概念。

演绎推理是指从
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通过已知的前提和逻辑规则来得出结论。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所有的人类都会死亡”和“小明是人类”,
那么我们就可以演绎出“小明会死亡”的结论。

演绎推理在数学、
科学和哲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帮助我们从一般性的规律推导出
具体的结论。

最后,非形式逻辑的概念还包括一般性的逻辑思维方式。

这些思维方式包括概念的形成、判断的建立和推理的运用,它们帮助我们理清复杂的问题和思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非形式逻辑的这些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因此,非形式逻辑的概念涵盖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一般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逻辑规律,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大2024逻辑学导论(第5版)PPT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人民大2024逻辑学导论(第5版)PPT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到质疑和批判;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应该通过理性的论证来为自身辩 护;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思想都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 免权。 • 批判性思维要培养学生这样的品质:不盲从、不迷信,遇事问为什 么;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追求合理性;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注 重推理和论证的实际运用。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哲学活动因此成为一种质疑、批判和拷问的活动,其具体任务包括 两个:
• 5.隐含的前提或假设,论证常常隐含地利用了一些前提或假设,相应 地也隐含地使用了一些推理形式,而没有把它们统统明明白白地说出 来或写出来。但当我们要对一个论证的可靠性做出评估时,则需要把 它们考虑进来。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 在识别一个论证的结构时,常常要做下面的考虑: • 第一,确定所要论证的论点,即论证者所明确主张的观点。 • 第二,确定论证的结论,包括子结论和主结论。结论之前经常会有一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 解析:该论证的结构要素如下:

• 论据:①辩论的胜负需要裁判来裁决。

②没有人能够当这样的裁判。

③你我不能当这样的裁判。

④与你意见相同的人不能当裁判。

⑤与我意见相同的人不能当裁判。

⑥与你我意见都不同的人不能当裁判。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 2.论点,即论证者在一个论证中所要证明的观点,它可以是描述性的, 即表明世界是怎样的;也可以是指示性的,即表明世界应该如何、何 者为好何者为坏等等。论点常常放在论证的开头,论证者一开始就表 明自己的观点;但论点也是一个论证所要得出的结论。所以,论点既 是论证的起点,也是论证的终点。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 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亦称有含义和所指。词项的内涵就是该词 项所表达的概念,也就是该词项所指称的那个或那些对象所具有 的并且被人们认识到的本质属性或区别性特征。

非形式逻辑的合法性

非形式逻辑的合法性

非形式逻辑的合法性李延梅 武宏志摘 要:非形式逻辑是大学逻辑课程回应现实生活需求而产生的论辩或论证的逻辑。

非形式逻辑合法性的理论辩护在佩雷尔曼、图尔敏和汉布林等哲学家的论著中找到了理论先知。

非形式逻辑为关注和研究实际论证的重要的逻辑特性开辟了新道路。

关键词:形式(化)逻辑;非形式逻辑;论证;图尔敏;佩雷尔曼;汉布林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4)07-141-03作 者:李延梅,延安大学文学院/武宏志,延安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陕西,延安,716000当非形式逻辑产生时,并未引起哲学界的普遍兴趣和赞成。

据说,作为颇有威望的哲学家,斯克里文在表明自己的非形式逻辑教科书《推理》有相当商业利润之前,书稿一直没有得到某个著名出版公司的采纳。

审阅约翰逊和布莱尔的《逻辑的自辩》手稿的专家(形式逻辑家)之一曾向出版商建议,无需麻烦阅读全稿就可拒绝出版。

头脑被符号逻辑和逻辑系统预先占据的逻辑家已形成了自己的“什么在逻辑教育中是合法的和适当的”感觉。

在非形式逻辑运动肇始,在哲学上还没有用非形式逻辑理论,如讨论过程中论证的辨识、已识别出的论证的分析、论证的逻辑评估等来支持新教科书。

非形式逻辑的倡导者逐渐发现,确认他们事业的合法性即作为逻辑学科之一的非形式逻辑的理论辩护可能是更受欢迎的事。

所幸的是,人们在其他较早的著作中找到了理论先知,获得了辩护非形式逻辑的理论灵感。

佩雷尔曼(Ch.Perelman)和提泰卡(L.Olbrecht-Tyteca)的《新修辞学》(法文1958;英文,1968)对非形式逻辑的合法化有重大影响。

特别第一章“论辩的架构”把与演绎证明密切相关的形式逻辑领域和论辩相对照。

他们指出,修辞学理论是不以逻辑(证明)为基础的论辩理论。

证明使用的是数学语言,结论(主张)通过以前提为据的推理产生,证明是非个人的、演算的,演算从公理出发,依据规则集演绎出结论,证明的公理被相信为真而不管听众是否同意,证明的结论被假定是确凿无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根据概念的外延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独概念,普遍 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副概念。 单独概念反映一个特定对象,如“北京”。普遍概 念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如“高等学校” 。集合概念反映事物的集合体,不可分割,如“森 林”。非集合概念反映事物的非集合体,如“汽车 ”。正概念(肯定概念)反映思维对象具有某种属 性,如“市场经济”。负概念(否定概念)反映思 维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如“非市场经济”。
27

修正性定义
◦ 这种定义中既有描述性成分,也有约定性或规定性成分。
在科学研究中、在法律、法规等政策性文件中用得比较多。
◦ 例如:任何人遇到以下情况之一,即死亡:①循环系统和 呼吸系统的功能永久停顿;②整个脑部(包括脑髓体)所 有功能永久停顿。
28

定义的规则
◦ (1)定义必须揭示被定义对象的区别性特征。

外延定义
◦ 通过列举一个词项的外延,也能使人们获得对该词项的某
种理解和认识,从而明确该词项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20


穷举定义
通过列举出属于一个概念的全部对象来对该概念下定义。 例如:太阳系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列举定义 列举出属于一个概念的外延的某些对象,以帮助人们获得关 于该概念所指称的对象的一些了解。
成分相配合才能表达某种意义,它们都不能算作词项, 这包括助词、叹词、疑问词等等。
3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在抽 象与概括的基础上,人脑形成各种不同的科学概念。概 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结,人们运 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因而它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 概念用词语来标志,它和词语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 的。词语是 概念的物质外壳,没有词语,概念就不可能 存在;概念赋予词语一定的意义和内容,词的意义不断 充实的过程也就是概念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但概念 是精神、心理现象,词语是概念的物质标志,二者不能 等同。每一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指概念 的质,即概念所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总和;外延指概念 的范围,即 凡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特性的一切事物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反比关系,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 ,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

一、定义理论

二、论证理论

三、谬误理论
1

非形式逻辑 亦称“批判性思维”,其关注重点是:如何识别、构造、特 别是评价实际思维中各种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它要求给出一
个人信念或行动的各种理由,分析、评价一个人自己的推理
或论证以及他人的推理或论证,设计、构造更好的推理或论 证。其核心理论是:定义理论,论证理论,谬误理论。
词典》)
25

词源定义
◦ 通过刻画某个词的来源、演变来说明该词的意义,描述性定义 的特殊形式。 ◦ 例如:马太效应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么几 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教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 也要夺过来。” 1973 年,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用这句话来概括一
种社会心பைடு நூலகம்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
15

定义的种类
◦ 根据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内涵定义”和“外
延定义”;“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等等。
16

内涵定义
◦ 指揭示一个词项的内涵的定义。

属加种差定义
◦ 最常见的内涵定义形式,最常用的下定义方法:先找出被 定义概念的属概念,然后找出相应的种差,并以“被定义 项=种差+属”的形式给出定义。 ◦ 例如:哺乳动物就是以分泌乳汁喂养初生后代的脊椎动物。
物质粒子的统称,包括电子、中子、光子等,它们构成宏观世
界的一切实物以及电磁场。
22

递归定义
◦ 用数学归纳法给对象下的定义,由三部分构成:
(1)初始条件,刻画一些个体属于一给定集合; (2)归纳条件,当在条件(1)中列出的第n个个体属于给定
集合时,第n+1个个体也属于该集合;
(3)此外没有别的个体属于该集合。

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美国许多能力性测试——如GRE, GMAT, LSAT等——中逻辑推理部分的理论基础。

词项(term) 一种最小和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在其正常用法中,它们
都能够在直言命题中充当主语和谓语。包括所有的实词,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等,而虚词由于
不能在句子中充当独立的语法成分,必须与其他的句子
定义

以简短的形式揭示词项(概念)、句子(命题)的
内涵和外延,使人们明确它们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
的逻辑方法。
12

定义的构成
包括三部分: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 被定义项就是在定义中被解释和说明的词项、概念或命题。 ◦ 定义项就是用来解释、说明被定义项的词项、概念或命题。 ◦ 定义联项是连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词项。
18

关系定义
◦ 以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作为种差的定义。 ◦ 例如:素数,亦称“质数”,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 于1的自然数。

操作定义
◦ 通过对一整套相关的操作程序的描述来对被定义项下定义。
◦ 例如:x是酸类,如果将x与石蕊试纸接触,石蕊试纸就呈
现出红色。
19

语境定义
◦ 指不属于属加种差定义的关系定义:通过一个词在句子中 的出现来对该词下定义。 ◦ 例如:x是一位祖父,当且仅当,存在一个y,并且存在一 个z,x是y的父亲,并且y是z的父亲。
10

内涵决定外延
◦ 词项的内涵是识别它的外延的向导、依据和标准。我们根 据“三角形”的内涵,能够成功地确定现实中的哪些事物 属于或者不属于该词项的外延。
◦ 一个词项的内涵与其外延成反比:其内涵越多,其外延越
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这为对概念实施限制和概括、
以便更准确地使用概念提供了依据。
11


描述性定义
◦ 亦称“报道定义”,它是对被定义语词既有用法的报道或描述,语
言词典上的定义大多是这种类型,故常称“词典定义”。
◦ 例如:胡:①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如“胡人”;②古 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如
“胡琴”,“胡桃”,“胡椒”;③百家姓之一种。(《现代汉语
17

发生定义
◦ 从被定义概念所代表、指称的事物的发生、来源方面揭示种差 的定义形式。 ◦ 例如:核能,亦称原子能,指在核反应过程种,原子核结构发
生变化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功用定义
◦ 以某种事物的特殊用途作为种差的定义形式。
◦ 例如:粒子对撞机是一种通过两束相向运动的粒子束对撞的方 法提高粒子有效相互作用能量的实验装置。
4


(1)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的程度 (内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具体概念是按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的概念,抽象概 念是按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形成的概念。具体概念 如“桌子”,抽象概念如“学科”。
5


(2)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同时存在的单个或 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如“铅笔”、“毛笔” 、“钢笔”等,这种概念最为普遍。析取概念是根 据不同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而形成的概 念。如“好孩子”这个概念就可结合多种属性。关 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概念。 如“高低”、“上下”、“大小”、“左右”等都 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形成的。
30

把一切送上理智的法庭
◦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预设是: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可以、并且
应该受到质疑和批判;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应该通过理性的
论证来为自身辩护;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思想都 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免权。 ◦ 批判性思维要培养学生这样的品质:不盲从、不迷信,遇 事问为什么;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追求合理性;在游
◦ (2)论点,即作者在一个论证中所要证明的观点。
◦ (3)论据,也就是论证者用来论证他的论点的理由、根
据。
◦ (4)论证方式,即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方式,通常表
现为一系列推理形式的复合。
◦ (5)隐含的前提或假设。
33

论证的图解
◦ 在考虑了论证的各构成要素及其联系方式之后,用图解法
14
◦ ( 4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
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土”的最高境界而
被广泛提及。英国作家詹姆斯 - 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 平线》(1933)描述了有关香格里拉的故事,并由好莱坞 于1944年拍成电影,香格里拉由此声名大噪,成为“伊甸 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至于它究竟 位于何处,久具争议。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云南省迪庆藏 族自治州中甸县于2002年4月5日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定义的结构大致可以写成下述公式:
◦ Ds就是Dp
项。 ◦ 其中,Ds代表被定义项,Dp代表定义项,“就是”代表定义联
13

定义举例
◦ ( 1 )飞机是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推力、由固定机翼产生
升力、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 ( 2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吸收日光所进行的 碳营养过程。 ◦ (3)AB,当且仅当,对任一x,如果x∈A,则x∈B。
23
◦ 例如: ◦ 任意实数a的幂an(n=0,1,2,…)的递归定义如下:
(1)an=1 (2)ak+1=ak+a(k=0,1,2,…)
(3)只有根据(1)、(2)形成的是a的幂an。
24

语词定义
◦ 定义的对象是语词,常常涉及该语词的词源、意义、用法等,而不 涉及该语词所代表、指称的事物和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