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矫治的实用方法”参考答案解析
言语矫治方法

言语矫治方法介绍一、咀嚼法/wua/适用于发声时口腔过于紧张、硬起音和高音调。
矫治用具:咬牙器、镜子。
在咀嚼过程中,下颌、喉腔、舌和嘴唇应该较为放松,咀嚼发声可以使声音听起来轻松自然。
方法指导:1.对着镜子、张大嘴咬住“咬牙器”,大幅度地咀嚼。
2.在咀嚼的同时发“a”。
3.在咀嚼的同时进行数数“1-5”。
4.在咀嚼的同时朗读含有韵母“a”“u”的单词和词组,而复韵母/ua/是最佳选择(零声母w开头),如“娃娃的玩具”“娃娃的收款机”……应强调单词/wua/的重读。
5.咀嚼的同时连贯地说一些长句。
经过几周(每天大量的训练:5次/小时)训练后,逐渐减小咀嚼的幅度,恢复颌部的正常运动,前提是声音质量不能下降。
最后,体会口腔的开闭、颌部的运动使发声放松的感觉。
发音训练:慢板节奏二(wa WA wa)、行板节奏一(wa WA WA WA)二、聚集治疗法在声道内,构音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舌的收缩位置、舌的收缩运动方式和嘴唇的圆展。
所有的声母和韵母都是根据声道形状和嘴唇的变化而形成的。
嗓音患者最普遍的一个构音“聚集”问题是嗓音听起来就象“深处于”喉腔部位。
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获得治疗的成功:(1)通过呼吸训练来加强呼吸系统、发声系统和共振系统三者之间的协调性;(2)将嗓音集中于面颊部位,将发音意象从喉部转移至声门上共振腔(上声道)。
方法指导:1.掌握嗓音的“聚集”部位,以及声、韵母的音位图。
2.在调整舌的位置之前,进行口腔训练,包括舌的刺激、舌的强化、舌的运动,以及唇的强化和运动四个部分。
3.“前位”聚集的患者,训练时首先不要将舌位固定,尽可能响地发后韵母:\a\o\u\(每个韵母单独训练并持续5秒钟),此时舌会不自觉地回缩。
4.“前位”聚集的患者,随后可迅速而重复地发一系列以\k\g\开头的词,要求每个单词迅速地复述4~5次,并要求突出辅音后的韵母发音。
ku-ku-ku-ku-ku;\ka---\;\ke---\;\kou---\;\gua---\;\guo---\5.“后位”聚集的患者,先做一些舌位前后伸缩的练习,感觉一下对发音的影响。
语音矫正的技巧

语音矫正的技巧
语音矫正是指通过专业训练和练习,改善个人的语音发音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音矫正技巧:
1. 听音辨音:仔细听别人的发音,关注他们的发音特点,然后尝试模仿他们的发音练习。
可以通过收听录音、观看视频或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听音辨音练习。
2. 掌握发音规则:学习和理解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语音特点,例如音标、音节、连读等。
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正确发音并快速纠正发音错误。
3. 注意口腔肌肉运动:口唇、舌头、喉部等口腔肌肉的运动对于发音至关重要。
进行相关的口腔肌肉锻炼,例如舌头卷曲、唇部运动等,有助于改善发音准确度。
4. 练习发音练习:选择一些常见的发音问题,例如辅音或元音的错误发音,制定相应的练习方案进行练习。
可以使用语音学习软件、在线课程或找到一个语音教练指导练习。
5. 视频记录自己的发音:使用录像设备记录自己的发音,然后回放并仔细观察自己的发音。
将自己的发音与标准的发音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和改进的空间。
6. 镜前练习:在镜子前进行发音练习,观察自己的口形和舌位,确保发音准确。
可以口型清晰地朗读单词或句子,并观察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
7. 多听多模仿:多听标准发音的录音、广播或电视节目,然后模仿他们的发音。
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并跟随来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度。
8. 练习口语对话:通过与他人进行口语对话练习,让他们纠正你的发音错误。
互相帮助和支持,以加强矫正发音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语音矫正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练习。
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需要坚持和耐心,并且最好有一个能够提供指导和反馈的语音教练或导师。
“言语矫治的实用方法”参考答案讲解

“言语矫治的实用方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嗓音滥用:是指过度用嗓,如大喊大叫,不停地说话等。
2.嗓音误用:是指不正确的用嗓方式,如采用硬起音等功能亢进的发音方式,或发音功能低下如气息音的发音方式。
3.“舒适”发声:是人在发声时,音调响度处于自然稳定的状态,且感觉最不费力。
4.音调单一:指音调缺少变化,喉部肌群运动固定僵化。
5.响度过大:指听觉心理感知声音的强度过大,接近听觉感知的痛阈,反映声门下压过大,使声带振动的幅度过大。
6.起音:指声音从无到有的过渡阶段,它主要反映肺部呼出气流与声门闭合之间的协调关系。
7.硬起音:属于发音功能亢进的一种症状,它是指在肺部气流呼出之前,声门已经关闭。
8.头腔共鸣:头腔包括头颅、鼻腔、鼻窦等,指喉音向上传导到达头颅腔,产生的高位共振现象。
9.鼻音/边音刺激法:是一种嗓音促进治疗法,它采用包含有鼻音n和边音l的刺激词进行发音,诱导出一种轻松自然、音质完美的语音。
10.高元音:指下颌向下运动幅度较小的元音如i, u, ü。
11.吟唱:采用的是一种朗读与唱歌之间的形式,如在朗读时适当地拉长每个音的长度,并带有一定形式的节奏,使朗读更加轻松容易。
12.半吞咽法:指在吞咽进行到一半时用较低的音调发“bo--m”,也就是在喉部抬得最高时立刻响亮地发“bo--m”,该方法可以使声门有效地闭合。
二、填空:1.促进治疗法2.下颌、喉、舌和嘴唇,轻松自然。
3.咀嚼法,哈欠—叹息法,伸舌法,减少硬起音,鼻音/边音刺激等。
4.半吞咽法。
5.吸气式哈欠动作;呼气式叹息动作,咽腔。
“舒适”的发声。
6.喉部抬起和喉部下降。
7.后方。
扩张,减小,拉近了,部分关闭。
8.内收功能障碍,杓横肌功能障碍,环杓侧肌功能障碍。
9.增加,减缓,降低。
升高。
病理组织切除,音调训练。
10.梯度训练法,动作辅助法,距离训练法。
三、选择题:1.(A,B,E,F)2.(A,B,E)3.(B,C,F)4.(C)5.(D)6.(A,B,C)7.(B)8.(A,D,E)9.(C,D,D)10.(B,D)四、简答题:1.简述“咀嚼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步骤;“咀嚼法”适用范围:“咀嚼法”是治疗言语障碍和听觉言语障碍的一种实用方法,主要适用于发音时口腔过于紧张、硬起音和高音调等症状。
言语治疗技术:8种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技巧

6.强化物 强化物是促进儿童保持训练兴趣的一个重要事物,治疗师可通过询问家长、观察、尝试等来选择有效的强化物
7.确定训练强度 总的来说,持续几周或数月的每天进行的、强化的训练比每周2~3次,每次30~40分钟,持续1年的训练效果更好。因此,应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高强度的训练。
糖果,玩具,口头表演,小贴纸等
02
调整语言信号 作为一名合格的言语治疗师,其语言应该是训练有素的。治疗师应根据儿童的状况对自身的语言进行调整,以促进干预。要注意的有以下几方面:(1)语速(2)重复(3)在韵律、词序上突出目标词(4)控制语言的复杂度(5)能促进恰当的语用反应
PART4
训 练 内 容
1.
语音
2.
语义
3.
语法
4.
治疗师可根据儿童情况,如其语言能力、兴趣爱好等,设计恰当的活动来训练其语用能力,常用的活动包括角色扮演、问题解决、新闻访谈等。如将儿童喜爱的物品放在能看见但不能拿到的地方,故意忘记提供其必要的物品,提供难以操作的玩具,故意忘记将儿童纳入活动中等。
训练原则:循证实践,儿童中心与治疗师中心
训练目标:改变障碍,促进功能,改善患儿的理解能力,交流能力,音韵能力
4.训练活动 是儿童中心还是治疗师中心或者介于二者之间,此处应详细计划出具体的训练活动、步骤等等;
5.提示层级 在训练中,儿童可能无法主动给出目标反应,治疗师需要给予提示,但如何提示,应制定一个提示层级如目标为说出“要”,则提示层级从多到少依次为“要”的声音+手势、手势+口型、手势、无提示;
三词句的拓展,语法的训练;和小朋友做游戏;改善送气化、舌根音化
语义
分类游戏:此活动可帮助儿童有系统地组织其词汇库具体的训练活动包括:说出物品的类别(苹果是水果);说出不同类别下的物品(水果有苹果、梨、香蕉……);物品分类(提供很多物品让儿童分类)等等。
言语康复方法

言语障碍康复方法呼吸障碍的矫治:1、呼吸方式异常呼吸放松训练(1)生理腹式呼吸训练(2)嗯哼法(3)拟声法(4)数数法2、呼吸支持不足呼吸放松训练(1)快速用力呼气法(2)缓慢平稳呼气法(3)逐字增加句长发3、呼吸与发声不协调呼吸放松训练(1)唱音法(2)啭音法(3)气息式发音法(4)甩臂后推法(一)呼吸放松训练:1、“呼吸放松训练”指将节律的呼吸与放松运动相结合,通过手臂和肩部的运动带动肋间肌群和肩部肌群运动,使这些肌群甚至全身得到放松,从而促进呼吸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
2、主要步骤:双臂交替上举运动单臂划圈运动双臂划圈运动双肩耸立运动双臂晃动运动(二)数数法(治疗呼吸方式异常)1、“数数法”指通过有节奏地移动步伐来控制呼吸,并在呼气的同时数数,从而促进生理腹式呼吸到言语腹式呼吸的过渡。
适应症:“数数法”主要适用于呼吸方式异常,也适用于呼吸与发声不协调。
动作要领:有节奏地移动步伐,同时控制呼吸并数数。
2、主要步骤:数“1”训练。
数“2”训练。
数“多数”训练。
(三)缓慢平稳呼气法(治疗呼吸支持不足):1、“缓慢平稳呼气法”通过让患者深吸气后,缓慢平稳持续地发音,以提高患者言语时对呼气的控制能力,从而为患者的言语提供稳定持久的呼吸支持。
适应症:“缓慢平稳呼气法”主要适用于呼吸支持不足,也适用于呼吸与发声不协调。
动作要领:深吸气,呼气时气流必须平缓均匀,并注意声时的控制。
2、主要步骤:“缓慢平稳呼气法”动作要领的学习。
无意义音的缓慢平稳呼气训练。
单音节词的缓慢平稳呼气训练。
(四)唱音法(治疗呼吸与发声不协调):1、“唱音法”通过让患者连续地发长音、短音、或者交替发长音和短音,来提高患者言语呼吸支持能力,促进患者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提高其言语时灵活控制气流的能力,从而轻松地进行发音活动。
2、适应症:“唱音法”主要适用于呼吸与发声不协调,也适用于呼吸支持不足。
3、动作要领:深吸气后持续地发音,注意声时控制和起音控制,发长音时保持声音平稳,发短音时干脆利落。
大树言语艺术儿童口吃矫正(三)

当口吃现象加重由于某种原因,你的孩子说话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流畅,这让你很担心。
通过我们以上提供的建议,你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是否口吃了。
但是,你和言语病理学家可能都很清楚地知道,你孩子说话远不如他的同龄人流畅。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些事情。
下面的建议提出了一些提高言语流畅度、防止口吃变重的方法。
如果你需要针对自己孩子具体情况的建议,你可以寻求言语病理学家的帮助。
一、减轻时间压力时间压力可以对任何人的言语产生负面影响,对小孩子更是如此。
虽然时间压力以各种形式出现,但是有两种时间压力你应当了解:一是交流中的时间压力,另一种是生活方式上的时间压力。
二、交流中的时间压力交流中的时间压力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当一个孩子说话不流畅时,听者或用言语或用肢体语言对孩子说,“慢点说”、“别慌”、“放松点”。
或者听者以相反的方式回应:“赶快,把话说出来”;“我没那么多时间……”。
一些听者一会儿让孩子“慢点说”,一会儿又对孩子说:“别磨蹭,我时间有限!”不管大人以上述哪种方式回应,孩子都可能得到这样的信息,即“我最好以他们要求的慢(或快)速说话。
”经验表明,当孩子得到这样的指令时,他们很难保持一般流畅的语言。
与告诉孩子放慢或加快语速不同,你可以向她展示适当的语速。
为此,你需要检查,或许还需要改变自己的言语行为,至少自己与孩子说话时的言语行为。
如果你认为她“说得太快了”,那么你就听听自己与孩子说话时的语速。
我们见过一些父母让孩子“慢点说”,但他们自己的语速却快得惊人。
我们建议你听听说话较慢者的语速,如《罗格斯先生的邻居》中的弗拉德•罗格斯。
它将为你开始放慢自己的语速提供一些信息。
每天花五分钟用这种较慢的语速与你的孩子说话。
延长你的单词、短语和句子之间的停顿时间,这将有助于你放慢语速。
记住,与你的口头指令相比,你的说话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帮孩子说完一个句子,或在孩子言语的中间停顿处插话,或者在孩子一句还没说完时插话,都将增加时间压力。
“言语矫治的实用方法”参考答案

“言语矫治得实用方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嗓音滥用:就是指过度用嗓,如大喊大叫,不停地说话等。
2.嗓音误用:就是指不正确得用嗓方式,如采用硬起音等功能亢进得发音方式,或发音功能低下如气息音得发音方式。
3.“舒适”发声:就是人在发声时,音调响度处于自然稳定得状态,且感觉最不费力。
4.音调单一:指音调缺少变化,喉部肌群运动固定僵化。
5.响度过大:指听觉心理感知声音得强度过大,接近听觉感知得痛阈,反映声门下压过大,使声带振动得幅度过大。
6.起音:指声音从无到有得过渡阶段,它主要反映肺部呼出气流与声门闭合之间得协调关系。
7.硬起音:属于发音功能亢进得一种症状,它就是指在肺部气流呼出之前,声门已经关闭。
8.头腔共鸣:头腔包括头颅、鼻腔、鼻窦等,指喉音向上传导到达头颅腔,产生得高位共振现象。
9.鼻音/边音刺激法:就是一种嗓音促进治疗法,它采用包含有鼻音n与边音l得刺激词进行发音,诱导出一种轻松自然、音质完美得语音。
10.高元音:指下颌向下运动幅度较小得元音如i, u, ü。
11.吟唱:采用得就是一种朗读与唱歌之间得形式,如在朗读时适当地拉长每个音得长度,并带有一定形式得节奏,使朗读更加轻松容易。
12.半吞咽法:指在吞咽进行到一半时用较低得音调发“bo--m”,也就就是在喉部抬得最高时立刻响亮地发“bo--m”,该方法可以使声门有效地闭合。
二、填空:1.促进治疗法2.下颌、喉、舌与嘴唇,轻松自然。
3.咀嚼法,哈欠—叹息法,伸舌法,减少硬起音,鼻音/边音刺激等。
4.半吞咽法。
5.吸气式哈欠动作;呼气式叹息动作,咽腔。
“舒适”得发声。
6.喉部抬起与喉部下降。
7.后方。
扩张,减小,拉近了,部分关闭。
8.内收功能障碍,杓横肌功能障碍,环杓侧肌功能障碍。
9.增加,减缓,降低。
升高。
病理组织切除,音调训练。
10.梯度训练法,动作辅助法,距离训练法。
三、选择题:1.(A,B,E,F)2.(A,B,E)3.(B,C,F)4、(C)5.(D)6.(A,B,C)7.(B)8.(A,D,E)9.(C,D,D)10.(B,D)四、简答题:1.简述“咀嚼法”得适用范围及操作步骤;“咀嚼法”适用范围:“咀嚼法”就是治疗言语障碍与听觉言语障碍得一种实用方法,主要适用于发音时口腔过于紧张、硬起音与高音调等症状。
语言矫正构音障碍的训练方法和步骤 阳光语言矫正学校

语言矫正构音障碍的训练方法和步骤我们通常所说的构音障碍,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结构异常,神经肌肉的功能障碍所致的构音器官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而出现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异常所致的言语障碍。
主要表现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语速、节奏等异常。
普通话的声母、韵母,是听辨其准确与否的最为显著的指标。
所以,我们对汉语普通话的教学,通常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很多老师都有一套自己的矫正方法,以应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声母韵母上表现出来的问题。
构音器官运动练习一、嘴唇1、噘起嘴唇成O状,发音说“乌”2、嘴唇拉开成一字型,说“一”3、步骤1和步骤2进行交替训练,一---乌 --一---乌4、重复的做,露出上下牙,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恢复自然。
5、嘴唇闭合前撅,同时两颊内缩。
前撅保持一定时间,注意发力。
6、上下唇内缩后用力发吧!7、上下唇含住管状物品,用力往外拉8、吸半吸管的水,以舌、唇抵住使水不下掉9、中型纽扣,穿线,置牙齿与嘴唇间,用力往外拉二、吹气1、做不要说话的信号:嘘---,嘘---2、吹火柴,蜡烛,碎纸片,或口哨3、用吸管吹水4、慢慢哈气,越长越好5、置舌头于上下齿之间,慢慢吹气6、鼓胀两颊,持续越久越好7、鼓胀两颊,然后爆啪声8、鼓起两颊做漱口状三、软腭1、尽量张开嘴后噘起嘴,说啊--呜--啊--呜2、说啊---衣--啊---衣3、说啊--呜--衣,啊---呜---衣4、说啊--喂,啊---喂5、上下牙相碰出声6、做大咀嚼状,或嚼饼干或口香糖四、舌头1、舌头伸出伸进2、把舌头伸出外面再往上翘3、舌头向左右嘴角移动4、舌头在口内左右移动,推抵两颊内侧?5、用舌尖舐上下唇?6、舌头用力舐饼干7、舌头在牙齿外侧转动,做清洁牙齿状?8、卷舌做马蹄声9、舌头卷起由齿龈后扫至软腭再扫回来五、其他1、劈、啪,劈、啪2、噗、泼,噗、泼3、滴、答,滴、答4、踢、他,踢、他5、啪、啪、啪6、他、他、他7、卡、卡、卡8、啪--他---卡9、拉、拉、拉10、、发、发11、嘶、嘶、嘶12、小鸟叫,吱、吱、13、青蛙叫,呱、呱、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矫治的实用方法”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嗓音滥用:是指过度用嗓,如大喊大叫,不停地说话等。
2.嗓音误用:是指不正确的用嗓方式,如采用硬起音等功能亢进的发音方式,或发音功能低下如气息音的发音方式。
3.“舒适”发声:是人在发声时,音调响度处于自然稳定的状态,且感觉最不费力。
4.音调单一:指音调缺少变化,喉部肌群运动固定僵化。
5.响度过大:指听觉心理感知声音的强度过大,接近听觉感知的痛阈,反映声门下压过大,使声带振动的幅度过大。
6.起音:指声音从无到有的过渡阶段,它主要反映肺部呼出气流与声门闭合之间的协调关系。
7.硬起音:属于发音功能亢进的一种症状,它是指在肺部气流呼出之前,声门已经关闭。
8.头腔共鸣:头腔包括头颅、鼻腔、鼻窦等,指喉音向上传导到达头颅腔,产生的高位共振现象。
9.鼻音/边音刺激法:是一种嗓音促进治疗法,它采用包含有鼻音n和边音l的刺激词进行发音,诱导出一种轻松自然、音质完美的语音。
10.高元音:指下颌向下运动幅度较小的元音如i, u, ü。
11.吟唱:采用的是一种朗读与唱歌之间的形式,如在朗读时适当地拉长每
个音的长度,并带有一定形式的节奏,使朗读更加轻松容易。
12.半吞咽法:指在吞咽进行到一半时用较低的音调发“bo--m”,也就是在喉部抬得最高时立刻响亮地发“bo--m”,该方法可以使声门有效地闭合。
二、填空:
1.促进治疗法
2.下颌、喉、舌和嘴唇,轻松自然。
3.咀嚼法,哈欠—叹息法,伸舌法,减少硬起音,鼻音/边音刺激等。
4.半吞咽法。
5.吸气式哈欠动作;呼气式叹息动作,咽腔。
“舒适”的发声。
6.喉部抬起和喉部下降。
7.后方。
扩,减小,拉近了,部分关闭。
8.收功能障碍,杓横肌功能障碍,环杓侧肌功能障碍。
9.增加,减缓,降低。
升高。
病理组织切除,音调训练。
10.梯度训练法,动作辅助法,距离训练法。
三、选择题:
1.(A,B,E,F)
2.(A,B,E)
3.(B,C,F)
4.(C)
5.(D)
6.(A,B,C)
7.(B)
8.(A,D,E)
9.(C,D,D)
10.(B,D)
四、简答题:
1.简述“咀嚼法”的适用围及操作步骤;
“咀嚼法”适用围:“咀嚼法”是治疗言语障碍和听觉言语障碍的一种实用方法,主要适用于发音时口腔过于紧、硬起音和高音调等症状。
具体步骤:1)示“咀嚼法”的动作要领;
2)边咀嚼边发音/ɑ,i,u /,词组,句子等;
3)逐渐撤去咀嚼动作,观察发音质量是否与咀嚼时有着相同的轻松音质。
2.简述“哈欠—叹息法”的适用围及操作步骤;
“哈欠—叹息法”的适用围:“哈欠—叹息法”是治疗言语障碍、嗓音障碍和听觉言语障碍的一种实用方法,主要适用于发声时声道过于紧、硬起音和高音调等症状。
1)示“哈欠—叹息法”的动作要领;
2)要求患者叹息时发/h/,开始每次只发一个/h/,逐渐增加到四至五个。
要求患者叹息时发/hɑ/。
注意发音应该舒适、松弛、柔和,这是消除发声过于紧的关键步骤。
体会该方法带来的口腔放松的感觉,并记住这种松弛的发音。
3)要求患者叹息时发以/h/开头的词语和句子,并体会音调的变化。
4)最后,要求患者叹息时发/ɑ,i,u/,然后过渡到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3.简述音调异常可能对声带造成的负面影响。
许多患者由于说话的音调过高或过低,超出正常声带的承受能力,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类型的嗓音、言语障碍。
对于这些患者,通过音调训练纠正不适宜的音调,可以避免一些嗓音疾病,或使某些嗓音疾病不再发展。
4.简述降调治疗的具体步骤。
具体为三大步骤:(每个步骤具体细分为几个小步骤)
1)哈欠—叹息法,咀嚼法;
2)降低音调;
3)增加音调变化的训练。
5.简述升调治疗的具体步骤。
具体为三大步骤:(每个步骤具体细分为几个小步骤)
1)升高音调;
2)寻找自然音调;
3)增加音调的变化训练。
6.简述导致响度异常的原因。
响度过大或过小可以是由于听力障碍所致:老年患者双耳可能会逐渐失聪(神经性耳聋),因而会无意识地增加说话的响度;而传导性耳聋的患者则由于骨导增强出现自感声音过响,往往会不自主地降低说话的响度。
7.简述减少硬起音起到的言语矫治效果。
通过采用减少硬起音的方法,使患者意识到如何轻松起音,并且无意识地使声门减慢闭合速度,从而缓解喉部肌群的紧。
与哈欠-叹息法,咀嚼法相结合,使声带及喉部肌群完全放松,避免紧发音。
8.简述减少硬起音的操作步骤。
1)练习发/h/音。
发/h/音时,先吸气再呼气发音,重复数次;然后,加入/ɑ/音,这样便听出/hɑ/音,如此发音重复数次。
2)采用不同的韵母重复此项训练,可以试着发以下的韵母:/hɑ/,/hu/,/hɑo/,/hou/
3)在以下韵母前加入/h/ 音,同时发出;然后,省略/h/ 音,重复发其本身的音,想着发/h/ 音的动作,但并不发出来。
/h/+/ɑo/---/ɑo/,/h/+/ou/---/ou/
4)采用以下词语进行发音训练,并使用开头的/h/音来获得以下词语的柔和起音方式。
然后试着不发/h/音,直接发出这些词语。
模式:/h/+/以y开头的词语/---/以y开头的词语/
/h/+/鸭/---/鸭/
5)练习以下词语的发音,并仔细聆听那些分别以/h/音开头和以韵母开头词语的发音差异。
模式:/h+以ɑ开头的韵母/---/以ɑ开头的词语/
/哈哈/---/啊/
6)通过以/s,sh/开头词语的发音训练,来避免硬起音的发生。
可尝试用以下词语进行训练:
模式:/s,sh +以ɑ开头的韵母/---/以ɑ开头的词语/
/三/---/啊/
7)发音数量可以增加至短语的训练,但必须维持平滑的起音方式。
另外,“哈欠-叹息法”对减少硬起音也特别有效,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声带及喉部肌群得到完全放松,从而避免紧发音。
9.简述建立有效共鸣的作用。
a)对通过它们的喉音进行调整修饰,从而使整个音质处于平衡状态。
b)增进构音的清晰度。
10.简述鼻音/边音刺激法的适用围及操作步骤。
1)要求患者发鼻音/m, n/时,能感觉到鼻腔共鸣,还能感觉到发这些音时比较舒适、不费力。
要求患者发边音/l/时,能感觉到喉腔共鸣,还能感觉到发这些音时比较舒适、不费力。
2)采用以鼻音/m, n/开头的词语,要求连续发音,每个词语之间加入一个/
ɑ/音。
这种发音方法有助于改善音质。
例如:“马啊马啊马”
3)采用以边音/l/开头的词语,要求连续发音,每个词语之间加入一个/ɑ/音。
例如:“龙啊龙啊龙”
4)将鼻音/m, n/与边音/l/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5)结合“哈欠-叹息法”,叹息时要求患者说出以鼻音/m, n/和边音/l/开头的词语。
鼻音/边音刺激法主要针对发音功能亢进的成人及儿童患者。
11.简述伸舌法/i/的适用围及操作步骤。
“伸舌法/i/”可用于治疗言语障碍、嗓音障碍和听觉言语障碍,特别是治疗由于长期没有用声所造成的咽腔和喉部过于紧而产生“紧”的发声。
具体步骤如下:
1.用食指抵住患者的下颌,令其微微开嘴,伸出舌头以高音调发高元音/i/(咽中缩肌向前伸展)。
2.要求患者用双手拉住双耳,挺胸,微微开嘴,伸出舌头,以高音调发高元音/i/,这里要强调颌部和舌部都是放松的(咽中缩肌向前伸展)。
3.要求患者保持嘴、伸舌的动作,分别用升调和降调连续发高元音/iiiiiiiiii/,并体会音调的变化。
4.要求患者吟唱/mimimimimimimimimi/(舌尖仍在嘴外),慢慢将舌尖往回缩(鼻通道的完全开放与完全关闭)。
5.重复前四个步骤,逐渐将音调降下来,直到建立稳定的目标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