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 中国龙丨赣美版
第18课《中国龙》江西版(赣美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8课中国龙教材分析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创的形象,其精神作为独特的一种文化凝练和积淀,已扎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常被打上龙文化的烙印,而且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到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在中国,与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材中展示了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不同形式的龙,便于学生了解掌握制作形式。
设计一条有趣的小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业的主要目标。
设计理念本课通过对几件常见的民间艺术品及文物的介绍,欣赏龙的形象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龙的形象特征及其魅力,并将之融入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从而了解美术的传承与环境的关系。
学情分析在教学中老师根据三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表现热情,通过富有创意的情境设置,帮助学生进入角色,把握龙的形象特征。
同时鼓励学生不受表现对象本身色彩、花纹的束缚,从而得出可持、可贴可合等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与众不同的龙。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多种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小龙。
2.在欣赏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的特征,用不同方式制作不同形式的小龙。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材料进行创新。
教学过程:一、唱歌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龙的传人》吗?我们来唱一唱好吗!“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你还知道哪些龙的歌曲?学生唱有关龙的歌曲。
二、新课龙是我们中国人独创的形象。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被视为龙的传人。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龙,你能说一说龙是什么样子的吗?1.欣赏图片从古至今各种形式龙的作品。
镂空龙凤纹玉佩(战国时期)竹龙(山东泰安)糖龙(四川成都)走龙(云南大理)九龙壁(北京)龙头风筝——龙柱(山东),学生欣赏、说一说龙的特征。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 中国龙丨赣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中国龙丨赣美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形象和寓意,了解绘画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并能基本运用画笔和色彩来绘制中国龙。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龙的形象和寓意。
2.学习绘画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
3.基本掌握画笔和色彩运用的技能。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表现龙的形象。
2.如何处理龙的身体和鳞片的层次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解和例图展示。
2.学生模仿和实践。
3.课后练习。
五、教学内容1. 中国龙的形象和寓意介绍中国龙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图腾,代表着权力、尊荣、吉祥等寓意。
2. 绘画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简要介绍绘画中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并重点讲解线条在绘制龙时的使用方法。
3. 基本掌握画笔和色彩运用的技能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画笔的使用方法和颜料的使用技巧,学习如何调配颜色,达到预期的效果。
4. 绘制中国龙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模仿、展示作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成功完成中国龙的绘制,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像和教师简介介绍中国龙的形象和寓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授课讲解绘画基本元素,重点讲解线条的运用方法;带领学生掌握画笔和色彩技能。
3. 学生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绘制自己的中国龙作品。
4. 展示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或展示在桌面上,让学生们互相欣赏、评价和学习。
5.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讨论,让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之处,相互学习和进步。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七、板书设计课程目标关键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形象和寓意。
中国龙了解绘画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
线条、形状、色彩能基本运用画笔和色彩来绘制中国龙。
画笔、色彩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是针对三年级美术课的一节课程,通过讲解中国龙的寓意和形象,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培养其绘画能力。
小学美术中国龙课件资料

小学美术中国龙课件资料小学美术中国龙课件资料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让学生初步了解龙的历史、特征。
2.能力第一文库网目标:在自学、合作交流中使学生能抓龙的动态及头、身、尾部特征,并创作出龙的绘画。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龙的特点、造型、动态,并用线条绘制出一条龙的图案。
教学难点:利用正确的作画步骤,抓住龙的各部分特征,利用线条的变化画出龙的动态。
教法:启发引导法、互动探索法、直观示范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互动评价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我们的教室里出现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扇神奇的大门后面有什么?(播放舞龙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视频里的人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舞龙)2.教师导语:龙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寓意着幸福,吉祥,威武。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态由简洁抽象到繁复华丽不停地演变着,龙文化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中华民族也自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学习第十课《中国龙》。
二、讲授新课:1.首先看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
1)知道“龙”的文化历史及特征。
2)能抓住龙的动态及头、身、尾部特征,创作出龙的绘画。
3)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2.检查自学情况:上节课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于龙的小资料,今天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小资料呢?1)龙形象的由来。
2)龙的各部分像什么?教师小结:关于龙的造型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龙的额头像骆驼额头;龙的角像鹿的角;龙的眼睛像老虎的眼睛;龙的身体像蛇的身体;龙的鳞片像鱼的鳞片。
龙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3.提问:通过刚刚几位同学的回答。
我们知道,龙的身体像蛇的身体,蛇的身体有什么特点?3.小组讨论1)议一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龙都有哪些动态呢2)教师出示课件:龙的各种动态:升龙降龙坐龙行龙、双龙戏珠.(师生共同分析龙身上的线条)三、教师进行范画:龙有这么多美丽的形态,我们应该怎么将它用画笔描绘出来呢?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是怎样画龙的。
《中国龙》美术教案

篇一:小学美术中国龙教案教学目标:人美版三年级下册《中国龙》教学设计大镇第三小学 xxx1.认知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让学生初步了解龙的历史、特征。
2.能力目标:在自学、合作交流中使学生能抓龙的动态及头、身、尾部特征,并创作出龙的绘画。
3.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龙的特点、造型、动态,并用线条绘制出一条龙的图案。
教学难点:利用正确的作画步骤,抓住龙的各部分特征,利用线条的变化画出龙的动态。
教法:启发引导法、互动探索法、直观示范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互动评价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我们的教室里出现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扇神奇的大门后面有什么?(播放舞龙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视频里的人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舞龙)2.教师导语:龙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寓意着幸福,吉祥,威武。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态由简洁抽象到繁复华丽不停地演变着,龙文化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中华民族也自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学习第十课《中国龙》。
二、讲授新课:1.首先看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
1)知道“龙”的文化历史及特征。
2)能抓住龙的动态及头、身、尾部特征,创作出龙的绘画。
3)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2.检查自学情况:上节课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于龙的小资料,今天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小资料呢? 1)龙形象的由来。
2)龙的各部分像什么?教师小结:关于龙的造型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龙的额头像骆驼额头;龙的角像鹿的角;龙的眼睛像老虎的眼睛;龙的身体像蛇的身体;龙的鳞片像鱼的鳞片。
龙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3.提问:通过刚刚几位同学的回答。
我们知道,龙的身体像蛇的身体,蛇的身体有什么特点?3.小组讨论1)议一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龙都有哪些动态呢?2)教师出示课件:龙的各种动态:升龙降龙坐龙行龙、双龙戏珠.(师生共同分析龙身上的线条)三、教师进行范画:龙有这么多美丽的形态,我们应该怎么将它用画笔描绘出来呢?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是怎样画龙的。
三年级美术课《中国龙》课件(精品)

.
2
.
3
小组讨论下,西方的龙和中国龙的差别。
西方龙
长着巨大的翅膀,阴暗颜色, 凶猛无比,黑暗的象征。
.
中国龙
多以绿色,黄色,红色为主。 吉祥如意的象征。
4
伏羲
中国最早的王,后世称之“人
皇”。
.
5
《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
头像猴子, 身体像蛇, 外形简单。
.
6
《汉代瓦当》 汉代
汉代的龙身 上有了纹饰,鳄 鱼头的形状也显 现出来,身形像 虎。
.
7
《云龙纹葵花境》 唐代
从唐代龙开 始在空中腾云驾 雾,形态上已经 和现在的龙没有 差别。
.
8
议一议: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身边有很多 龙的形象,他们有的象征着吉祥,欢 腾和威严。现在想想你都在什么地方 接触到中国龙的形象?
.
9
北海九龙壁
.
10
龙袍
.
11
画一画
根据小故事,或是成语 画一副关于中国龙的画
谢谢观赏 文化作为其中一项分支,充
满了神秘和神圣感。愿这节 课能开启大家对中国文化和 龙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
2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12
动画片或影视剧里龙的形象
.
13
舞龙
.
14
龙舟
.
15
龙形状的装饰有很多,同 样,有关龙的成语也有很多, 你能说出几个?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 中国龙丨赣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中国龙|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的形象,并理解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2.学习绘制中国龙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并能按照赣美版教材中提供的样本进行绘制。
3.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提升他们的审美和观察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1.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色彩笔、画笔、铅笔等绘画工具及相关材料。
3.课堂展示的样本作品。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5分钟)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龙的了解和认识。
2. 介绍中国龙(10分钟)•给学生介绍中国龙的形象和特征,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中国龙的样本,并向学生详细解释每个部位的形态和特征,并解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教师讲解中国龙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并且通过语言表达和图片等方式展示中国龙在各类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和代表作。
3. 形势讲解(10分钟)•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构造和形态,并结合赣美版教材提供的样本进行详细解释和讲解。
•显示赣美版教材中介绍的龙的特点和构造,并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龙的构造特点,明确他们的差异。
4. 教师示范(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有关龙的对称性,介绍如何将龙的不同部分进行组合和构造,帮助学生掌握绘制龙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演示如何绘制中国龙。
要求:一笔一划地进行讲解和演示,并在重要的关键位置进行详细的解释。
5. 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可以自行使用铅笔和纸练习绘制,也可以使用赣美版教材提供的样本进行练习。
•老师可以按照不同难度等级分配任务,让学生绘制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中国龙,以便巩固不同构造和绘画技巧。
•并且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个体美术水平及绘画技能不同,认真指导每一个学生。
6. 课堂展示及总结(10分钟)•学生可以逐个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的绘画体会与技巧。
•教师可以点评每张作品的特点和亮点,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简要评价和激励,也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推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年级美术上册:《中国龙》说课稿

江西版三年级美术上册:《中国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美术教材江西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中国龙》,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课标根据《课标》对美术学习方式的划分,我确定《中国龙》一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
课标中指出学生在“欣赏·评述”领域应该达到“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同时建议三年级学生“欣赏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了解民间艺术的象征和寓意。
”《中国龙》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一课。
二、说教材教材在选择的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
新石器时代的玉猪龙,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上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上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等,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的起源的久远,为大家展示了不同时代龙的造型变化,以便了解龙的演变过程。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发现中国龙频繁的出现在中国古代器物、建筑上,这说明龙的造型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封建社会龙更是帝王尊崇的权威象征。
书中展示的龙袍,金冠、玉印、皇家园林的九龙壁,则是皇帝对龙的理解与认识,希望拥有龙的威严、精神和本领。
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发扬光大。
还有一张龙各部分的分解图,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龙各部分的象征。
在作业提示中,还提倡大家动手动手用纸、布以及其他材料做一条龙,共同表演一个舞龙的的节目,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的一项综合性作业。
三、说学情三年级学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以合作方式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进行探讨。
因为龙的形象绘画复杂,所以本课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因此我将采用集体动手用布以及其他材料创作一条龙的形式,以降低学习难度。
第18课 中国龙-赣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8课中国龙-赣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知中国龙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绘画技能,提高绘画水平;
3.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并绘画出中国龙的形象;
2.教学难点:要求学生细致地描绘出龙的形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学生练习用纸、色笔;
2.学生准备:笔、练习用纸。
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叩响课堂:“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了《中国的龙》,你们对龙有什么了解吗?”;
2.引导学生回忆和张口说出自己的理解。
2. 梳理知识
1.教师通过PPT或课件展示《中国龙》的形象、象征和历史地位;
2.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并理解相关知识。
3. 练习
1.教师向学生展示绘画步骤及技巧;
2.学生在讲解的指导下,练习绘画中国龙。
4. 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巩固。
教学建议
本节课适合在基础绘画课程基础上进行,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较多的练习才能完成作品。
教学评价
本节课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适应了国家的课程改革目标。
通过学习和绘画中国龙,学生能够在绘画技能上得到提高,同时,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中国龙 | 赣美版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龙的基本形态,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2.掌握线描画法和笔画练习
3.提高学生的创意和构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线描画法和构图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中国龙的特征和构图
教学内容
1.介绍中国龙的特征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中龙的地位和价值
2.通过线描画法和笔画练习,训练学生的手部动作和笔画技能
3.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龙画,并引导学生进行构图练习,提高创意和构图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介绍中国文化中龙的地位和意义,引导学生感受龙的神秘、伟大和神圣。
第二步:示范线描画法和笔画练习
1.示范线描画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注意手部动作和笔画的稳定性。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几个常用的笔画,并要求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步:讲解中国龙的特点和构图要求
1.介绍中国龙的特点,如龙须、龙眼、龙爪等。
2.讲解构图要求,如近大远小、上重下轻、左厚右薄等。
第四步:训练学生的构图能力
1.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构图练习,例如:在纸上画出基本的构图线条、定位点等。
2.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构图,如改变龙的角度、形态、颜色、背景等。
第五步:创作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构图和创意进行自由创作。
2.老师在现场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创意和构图能力。
教学评估
评估方式:作品评比和个人评估。
1.作品评比:在班级内评选最具特色和创意的龙画。
2.个人评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笔画技能和构图能力进行评估。
教学拓展
1.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龙的知识,如龙在其他文化和地区的意义、龙的传说故事等。
2.可以让学生进行不同媒介的创作,如水彩、素描、铅笔画等。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中国龙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构图能力,让他们在创作中更加自由地发挥想象力,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