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判断标准

合集下载

clsi药敏试验标准

clsi药敏试验标准

clsi药敏试验标准
《临床实验室标准(CLSI)-第M38-A2区域内菌素敏感度试验的详细原则》的概况
临床实验室标准(CLSI)第M38-A2版本定义了一组详尽的原则,指导对微生物的抗
药性和敏感性测量,这些原则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于对细菌,真菌和支原体进行药物敏感
性筛查和诊断测定以及微生物细菌学研究。

M38-A2更新了M38-A原始版本,该版本于2003年8月首次发布。

除了更新之外,
M38-A2版本还添加了新的临床试验室测试,以及对药物抗性机制的详细描述。

M38-A2版本定义的标准包括:
1)微生物的种类;
3)水培和液体培养食品;
4)药物抗性检测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原则;
5)术语;
6)试剂、仪器、操作步骤、结果评估和质量控制;
7)药物抗性机制的描述;
8)新的药物筛选原则;
9)临床用药、化学分析和其他测定。

M38-A2版本为临床实验室提供了合理的细菌敏感性报告,以便为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M38-A2标准,实验室可以采用最佳的实验方法,例如水平测定,左歪試驗,合并新和老药物测定,化合物筛选,以及将药物作用数据可视化处理。

根据M38-A2标准,只有特定的微生物细胞表面结构和药物结构之间的基因可以分类。

M38-A2版本可以帮助临床实验室实现药物的最佳使用,并减少医源性有害微生物与抗生素之间的抗性问题。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链霉素
测肠球菌高水平耐药 300 6 7—9 ≥10
测其他细菌 10 ≤11 12—14 ≥15
妥布霉素 10 ≤12 13-14 ≥15
大观霉素
测淋病奈瑟菌 100 ≤14 15—17 ≥18
新霉素 30 ≤12 13-16 ≥17
大环内酯类
阿齐霉素 15 ≤13 14-17 ≥18
测嗜血杆菌 -- -— ≥12
针对病原菌 ug/片 耐药R 中介I 敏感S
抗生素 纸片含量 抑菌环直径
针对病原菌 ug/片 耐药R 中介I 敏感S
庆大霉素
测肠球菌高水平耐药 120 6 7—9 ≥10
测其他细菌 10 ≤12 13-14 ≥15
卡那霉素 30 ≤13 14-17 ≥18
乙基西梭霉素(奈替米星) 30 ≤12 13-14 ≥15
测肺炎链球菌以外的
其他链球菌 ≤13 14—17 ≥18
克拉霉素 15 ≤13 14—17 ≥18
测嗜血杆菌 ≤10 11—12 ≥13
测链球菌 ≤16 17—20 ≥21
红霉素 15 ≤13 14-22 ≥23
测链球菌 ≤15 16-20 ≥21
麦迪霉素 30 ≤13 14—17 ≥18
四环素类
四环素 30 ≤14 15-18 ≥19
测淋病奈瑟菌 -- -— ≥36
萘啶酸 30 ≤13 14—18 ≥19
诺氟沙星(氟哌酸) 10 ≤12 13-16 17
氧氟沙星(奥复星) 5 ≤12 13-15 ≥16
测淋病奈瑟菌 —- —- ≥31
测肺炎链球菌和β—
溶血型链球菌 ≤12 13-15 ≥16
氯霉素 30 ≤12 13—17 ≥18
灭滴灵(甲硝唑 5 ≥16mm敏感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1.引言1.1 概述药敏试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判断细菌或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适合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是指用于解读试验结果,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的一组准则。

它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在药敏试验中,通常将细菌培养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并测定其生长情况。

根据生长结果和一定的判定标准,可以将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分为敏感、中等敏感和耐药三个等级。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的建立一般依据国际公认的标准和临床实践经验。

不同细菌和不同抗生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病原体和抗生素,其判定标准也可能有所不同。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选择和疗效评估,并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是现代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的重要性进行详细探讨,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的方向进行撰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长文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

一个清晰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点和主题。

以下是对文章结构部分内容进行具体阐述的建议:首先,可以简要概述整篇文章的主要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用于引出文章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的重要性,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对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的建议。

其次,可以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引言部分可以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药敏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的背景信息。

在文章结构部分,可以详细说明文章的组织框架和目录结构。

clsi药敏试验标准

clsi药敏试验标准

clsi药敏试验标准CLSI药敏试验标准。

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制定组织之一,它的药敏试验标准对于临床医学和实验室医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药敏试验是临床微生物学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对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测试,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CLSI药敏试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首先,CLSI药敏试验标准主要包括了实验室内药敏试验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

在进行药敏试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试验方法,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培养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对实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实验操作的标准化程度,从而减少实验误差,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CLSI药敏试验标准还规定了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和报告标准。

在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需要根据标准的解读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读,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需要将试验结果进行准确、清晰的报告,包括微生物的种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抗药性等信息,以便临床医生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制定。

此外,CLSI药敏试验标准还对质控和质量管理提出了要求。

在进行药敏试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质控体系,定期对试验设备和试剂进行检验和验证,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总之,CLSI药敏试验标准是临床微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规范药敏试验的操作、结果解读和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遵循CLSI药敏试验标准,可以提高药敏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正确判读药敏试验结果

正确判读药敏试验结果
④耐药(R):该细菌不能被常规剂量的该抗菌药物所抑制,不能用于治疗。
常见耐药致病菌及抗菌药物选择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和肠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MRSA全身性感染可选用糖肽类的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依药敏加用利福平、磷霉素等。虽然糖肽类抗生素是抗MRSA最有效的药物,但随其广泛应用和不合理用药,已有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半合成链阳菌素类新药Synercid(由喹奴普汀quinupristin和达福普汀dafopristin两药以30:70比例混合而成)对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MRSA(包括耐万古霉素的MRSA)有较好疗效。Ⅲ期临床试验表明对MRSA感染有效率达9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研究的碳青霉烯类BO-3482抗MRSA活性与万古霉素相同;唑烷酮类新药Linezolid对MRSA同样有效。
抗生素的选用
1、大环内酯类:轻中度革兰氏阳性菌、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
2、青霉素类:革兰氏阳性球菌、杆菌。
3、头孢菌素:Ⅰ代 对革兰氏阳性有效,革兰氏阳性菌中度抑菌。
Ⅱ代 增加抗革兰氏阴性菌能力。
Ⅲ代 增加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肠道菌属及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酶的菌株有强杀菌作用,部分对绿脓有效。
Ⅳ代 对肠杆菌作用强,细菌耐药性低。
MRSA、MRSE的知识介绍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1.什么是耐甲氧西林?
“耐甲氧西林”是指对所有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奈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和双氯西林)耐药而且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包括所有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亚胺培南。另外,甲氧西林耐药的出现通常伴随着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所以现在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家把MRSA/MRSE列为“多重耐药葡萄球菌”。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药敏试验是评估细菌或真菌对不同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的一种实验方法。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药敏试验主要根据药物对细菌或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判定,以下是药敏试验判定标准的一般指导:
1. 敏感(S):菌株对药物的MIC低,表示菌株对该药物敏感。

2. 中度敏感(I):菌株对药物的MIC中等,表示菌株对该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3. 高度耐药(R):菌株对药物的MIC高,表示菌株对该药物耐药。

4. 缺乏临床数据(NC):该菌株与此药物之间的敏感性还没有明确的临床数据。

5. 不适用(NA):该药物对该菌株没有药敏试验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药敏试验的结果仅供临床参考,并不绝对
决定治疗方案。

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病原体
的临床意义、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12 13-15 ≥16
75
≤15 16-20 ≥21
30
≤14 15-22 ≥23
-- -- ≥26
-- -- ≥31
≤25 26-27 ≥28
30
≤14 15-17 ≥18
≤23 24-27 ≥28
30
≤14 15-17 ≥18
-- -- ≥26
-- -- ≥31
30
≤14 15-19 ≥20
≤14 15-19 ≥20
头孢肤肟酯(口服) 头孢肤肟(西力欣) 测嗜血杆菌
测葡萄球菌
≤19 -- ≥20 测淋病奈瑟菌
测其他菌
≤13 14-17 ≥18
38
测嗜血杆菌
≤19 -- ≥20 氯碳头孢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100/10
拉氧头孢(噻吗灵)
纸片含量
抑菌环直径
ug/片
耐药 R 中介 I 敏感 S
抗生素
纸片含量
抑菌环直径
耐药 R 中介 I 敏感 S 针对病原菌
ug/片 耐药 R 中介 I 敏感 S
氟罗沙星
5
≤15 16-18 ≥19
6 7-9 ≥10 测淋病奈瑟菌
≤27 28-32 ≥33
≤12 13-14 ≥15 左旋氧氟沙星
5
≤13 14-16 ≥17
≤13 14-17 ≥18 测肺炎链球菌
测淋病奈瑟菌
测铜绿假单胞菌 测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
≤13 14-16 ≤19 20-22
≥17 头孢美唑 ≥23 头孢哌酮(先锋必)
美洛西林
75
头孢噻肟(凯福隆)
测铜绿假单胞菌
≤15 --
≥16 测嗜血杆菌

clsim100 32药敏试验标准2023中文版

clsim100 32药敏试验标准2023中文版

clsim100 32药敏试验标准2023中文版介绍:药敏试验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来指导临床用药的测试方法。

药敏试验标准是为了确保药敏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这些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023年版的药敏试验标准更新了之前版本的内容,添加了新的试验项目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

本文将对2023年版的药敏试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试验范围:2023年版的药敏试验标准适用于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药敏试验。

其中包括对常见病原体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药敏试验,以及对罕见病原体如多重耐药菌株、病毒等的药敏试验。

该标准还适用于临床、科研和药品监管等领域。

二、试验项目:2023年版的药敏试验标准包括以下试验项目:1.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该项目通过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最低抑制浓度,来评估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MIC测定是药敏试验的核心内容之一。

2.抗生素敏感度测试:该项目通过对不同抗生素的浓度进行渐进性稀释,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水平。

3.抗菌圈直径测定:该项目通过测定抗生素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的抗菌圈直径,来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在临床上,抗菌圈直径的大小通常用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该项目通过检测细菌分泌的特定酶或蛋白质的水平来评估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5.分子生物学检测:该项目通过检测细菌或真菌的特定基因或基因片段的存在与否,来评估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三、试验方法:2023年版的药敏试验标准规定了具体的试验方法,包括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试验操作步骤、结果解读等。

标准强调了试验的操作规范和结果的准确性。

四、质量控制:标准强调了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要求。

试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阳性对照菌株和阴性对照菌株来进行比对和验证。

质控菌株的选取和保存也在标准中有所规定。

五、结果解读和报告:标准对试验结果的解读和报告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敏试验判断标准
药敏试验是测定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药敏试验判断标准的主要内容:
1. 耐药性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不敏感或耐受。

在药敏试验中,如果细菌生长不受某种抗菌药物抑制或生长速度与对照菌株相比无明显减慢,则该菌株被认为对这种抗菌药物耐药。

2. 中介
中介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的作用处于不敏感与耐药之间。

在药敏试验中,如果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但生长速度仍高于对照菌株,则该菌株被认为对这种抗菌药物中介。

3. 敏感
敏感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

在药敏试验中,如果细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甚至无法生长,则该菌株被认为对这种抗菌药物敏感。

4. 耐药谱
耐药谱是指某一菌种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测定某一菌种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帮助医生了解该菌种对哪些抗菌药物有效,哪些无效。

5. 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
药敏试验结果只能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而不能完全替代临床疗效。

在实际治疗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生理状况、
药物耐受性等因素来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6. 交叉耐药
交叉耐药是指某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这种现象在药敏试验中需要注意,避免误导临床用药。

7. 药物代谢和动力学
药物代谢和动力学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动力学特征,以便更好地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提高药效。

8. 药物配伍禁忌
在联合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某些抗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这在药敏试验中需要加以注意,以避免用药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

总之,药敏试验判断标准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需要注意交叉耐药、药物代谢和动力学、药物配伍禁忌等因素的影响,以提高药效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