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材料力学实验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实验资料1

材料力学实验资料1

实验一 拉伸实验拉伸试验、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基本试验,方法简单,数据可靠。

工矿企业,研究所一般都用此类方法对材料进行出厂检验或进厂复检,用测得的σs 、σb(σ0.2)、δ和Ψ等指标来评定材质和进行强度、刚度计算。

因此,对材料进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不同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现象。

低碳钢和铸铁分别是典型的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

低碳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在拉伸试验中弹性、屈服、强化、和颈缩四个阶段尤为明显和清楚。

一、 实验目的1、观察分析低碳钢的拉伸过程和铸铁的拉伸、压缩过程,比较其力学性能。

2、测定低碳钢的σs 、σb 、δ、Ψ ;测定铸铁的拉伸强度极限σb 。

3、了解材料试验机的结构原理,掌握操作方法。

二、 实验设备1、电子万能试验机。

2、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3、游标卡尺。

三、 拉伸试样试样的制备应按照相关的产品标准或GB/T 2975的要求切取样坯和制备试样。

试验表明,所用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对其性能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

为了使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与符合性,国家已制定统一标准。

依据此标准,拉伸试样为比例试样,试样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这两种试样便于机加工,也便于尺寸的测量和夹具的设计。

本试验所用的拉伸试样是经机加工制成的圆形横截面的长比例试样,即L =10d 。

如图1所示。

图1 拉伸试件四、 实验原理1. 低碳钢拉伸实验(1)屈服极限σs 及强度极限σb 的测定试样加载到达屈服阶段时,低碳钢的P -Δl 曲线呈锯齿形(图2)。

与最高载荷对应的应力称为上屈服极限,它受变形速度和试样形状的影响,一般不作为强度指标。

同样,载荷首次下降的最低点(初始瞬时效应)也不作为强度指标。

一般把初始瞬时效应之后的最低载荷Ps 对应的应力作为屈服极限σs ,以试样的初始横截面面积A0除Ps ,即得屈服极限。

0A P s s =σ屈服阶段过后,进入强化阶段,试样又恢复了承载能力(图2)。

材料力学实验

材料力学实验

实验一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上屈服强度R eH、下屈服强度R 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等力学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

(2)掌握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m的试验方法。

(3)观察并比较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物理现象。

(4)熟悉材料试验机和其他有关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1)INSTRON电子拉伸机。

(2)游标卡尺。

三、试件介绍为便于比较不同材料的试验结果,对试样的形状、加工精度、加载速度、试验环境等,国家标准(GB228-2002)都有统一规定。

根据规定,拉伸试件可分为比例试件和非比例试件两种,它们的区别在于原始标距的选取。

在试件中部,用来测量试件断后延伸率的起始长度,称为原始标距(简称标距)。

对于非圆形横截面比例试件,标距L0与原始横截面面积S0的关系规定为(1.1)式中系数k的取值是:短试件时为5.65,长试件时为11.3。

对于直径为d0的圆形横截面试件,短试件和长试件的标距L0分别为5d0和10d0。

非比例试件的L0和S0不受上述关系限制。

本实验采用圆形横截面的短试件,即L0 =5d0。

四、实验原理及方法低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这类钢材在工程中使用较广,在拉伸试验中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也最为典型。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它的弹性模量、上屈服强度R eH、下屈服强度R eL、抗拉强度、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等力学性能指标(1)弹性模量E的测定由材料力学知识可知,材料在屈服前力与变形是成线性关系的,其拉伸图基本为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

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即:(1.2)因为,,所以弹性模量E又可表示为:(1.3)式中:E—材料的弹性模量,R—应力,—应变,F—载荷,S0—试样横截面面积(取三处中最小一处的平均直径计算),Le—引伸仪标距,ΔL—试件在载荷F作用下,标距L0段内试件的变形,ΔF—载荷的增量、—变形增量的平均值。

本科材料力学实验讲义

本科材料力学实验讲义

材料力学实验§1 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1、 在比例极限内,验证虎克定律,并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

2、 测定低碳钢的其他机械性质,如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面积收缩率等。

3、 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

4、 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机械性质的特点。

二、实验设备及试件 实验设备仪器 1.万能试验机 2.引伸仪 3.千分卡 4.游标卡尺 实验试件试件尺寸和开头对实验结果有所影响。

为使实验所得结果可以互相比较,要采用标准试件,按国家标准GB228—63规定加工。

本实验用园截面试件,形状如图1图1 标准试件三、实验原理1.已知虎克定律关系式为EAPL L =∆ 用引伸仪夹紧试件, 引伸仪标距尺寸为L ,可以连续测量标距尺寸伸△L ,及载荷P ,从拉伸曲线可以看出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线性关系。

由电脑可以算出弹性模量E 。

2.对低碳钢的其他机械性质的测定,如s σ、b σ、δ和ψ等,必须研究实验过程中载荷和变形的关系(拉伸图)及试件的最后破坏形式。

根据屈服载荷P s 和最大载荷P b 来计算屈服极限s σ和强度极限b σ。

计算公式如下:AP A P b b s s ==σσ, 根据试验后测出标距的长度L 1及断裂处截面的面积A 1,然后计算延伸率δ和面积收缩率ψ。

计算公式如下:%100%10011⨯-=⨯-=AA A ALL ψδ3.对铸铁强度极限b σ的测定,由于受力后变形很小,就突然断裂,所以只测定强度极限b σ。

即AP bb =σ。

四、试验步骤:(液压万能实验机) 1.测量试样有关数据。

2.顺序开机,主机电源→计算机→打印机。

运行软件进入联机状态。

3.进入试验窗口,选择设置试验方案,输入所需的用户参数。

4.在实验老师指导下安装试样,根据试样长度调整移动横梁位置。

启动油泵电机,将转换开关打到“夹头”档。

先夹紧试样的一端,然后升降下横梁到适当位置,力值清零(消除横梁和试样及其他附件自重),最后夹紧试样另一端,试样夹紧后把转换开关打到“油缸”档,位置或变形值清零。

材料力学实验(拉压试验)

材料力学实验(拉压试验)

雅思作文对待父母和祖父母的态度英文回答:When it comes to the attitudes towards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I believe there are som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 Western cultures, thereis often a more individualistic approach to family relationships, with a greater emphasis on independence and personal freedom. On the other hand, in Eastern cultures like China, there is a stronger sense of filial piety and respect for elders.In my case, I have always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my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They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my values and beliefs. I have always been taught to respect and appreciate their guidance and wisdom.I remember when I was a child, my grandparents used to tell me stories about their past experiences and give me valuable advice. Their stories not only entertained me but also taught me important life lessons.One of the things I admire most about my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is their unconditional love and support. They have always been there for me, no matter what. Whenever I faced challenges or difficulties, they were my biggest cheerleaders and provided me with the encouragement I needed to overcome them. For example, when I was preparing for my college entrance exams, my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would stay up late with me, helping me study and offering words of encouragement. Their support made me feel confident and motivated to do my best.Furthermore, my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have always been my role models. They have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hard work, perseverance, and integrity. They have shown me by example how to be responsible and caring individuals. For instance, my grandparents have alway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community service and have taught me the value of giving back to society. Their selflessness and generosity have inspired me to volunteer at local chariti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well-being of others.中文回答:谈到对待父母和祖父母的态度,我相信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材料力学实验

材料力学实验

同时受到弯曲和扭转两种载荷作用下,用应变仪
测定已知点在不同方向上的应变值,并计算出实
验的正应力,从而验证理论计算值。
理论值计算主应力公式
1, 2
1 2
(
x
( x )2 4(t xy)2 )

tg 2 2t xy x
实验六 弯扭组合变形主应力测试 实验
利用已知参数的材料和专用设备,在标准试件
选择测力度盘。调整指针,对准零点,并调整自 动绘图器。
实验二 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四、实验步骤
3)安装试件 将试件两端面涂以润滑剂,然后准确地放在试验
机球形承垫的中心处。 4)检查试件 5)进行试验
缓慢均匀地加载,注意观察测力指针的转动情况 和绘图纸上的压缩图,以便及时而正确地测定屈服载 荷,并记录下来。
4、记下试验中试样屈服时的扭矩Ts和破坏时的最大扭矩Tb。
5、试样扭断后,立即关机,取下试样,试验结束。
实验三 金属材料的扭转实验
五、思考题
1.铸铁试件扭转实验,从加载到破坏你看到哪些现象。 2.为什么铸铁试件在扭转时沿着与轴线大致成45°的斜截 面上破坏? 3.低碳钢试件扭转实验,从加载到破坏你看到哪些现象。 4.分析两种材料的断口形状及产生原理。 5.铸铁在压缩和扭转破坏时,其断口方位均与轴线大致 成45°角,其破坏原因是否相同?
实验五 测定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
四、实验步骤
1.卡取试件直径,为了避免试件加工的锥度和椭圆度 影响,在标距 内选取3个卡点,3个卡点的位置分别选 在标距中间和接近标距的两端。
2.将已卡取直径为 、长为260mm的试件安装在NY— 4型测G扭转试验机上,并固紧。
3.调整两悬臂杆的位置。 4.调整设备加码进行试验。

《材料力学实验》课件

《材料力学实验》课件
明确
确保学生了解实验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设备检查
确保所有实验设备和工具都完好无损,并处于良 好工作状态。
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实验室安全规则,确保学生遵循安全操作规 程。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步骤讲解
详细介绍实验步骤,确保学生清楚每一步的操 作。
演示操作
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实验过程。
实验设备介绍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试验机、测 量仪器和辅助工具等。
试验机是进行材料力学实验的 主要设备,用于施加力和测量 变形。常见的试验机有万能材
料试验机和疲劳试验机等。
测量仪器用于测量材料的各种 力学性能参数,如应变片、压 力传感器等。
辅助工具包括支架、夹具等, 用于固定试样和连接试验机与 测量仪器。
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内 力,是描述材料在受力时 所承受的力量的重要参数 。
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 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比, 是描述材料抵抗形变能力 的参数。
应变是指材料在受力时发 生的形变,是描述材料变 形程度的重要参数。
实验原理概述
材料力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 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弹 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
《材料力学实验》PPT 课件
目 录
• 实验目的与要求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 和实验方法。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 处理能力。
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测 试方法。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问题
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或操作错误,导致实验结果 不准确。指导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并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培训。

材料力学实验

材料力学实验

1. 低碳钢和铸铁拉伸试验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3)观察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弹性、屈服、强化、颈缩、断裂等物理现象。

(4)熟悉材料实验机和其它仪器的使用。

基本原理:常温下的拉伸实验可以测定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指标,这些参数都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的测定测定弹性模量后继续加载使材料达到屈服阶段,进入屈服阶段时,载荷常2有上下波动,其中较大的载荷称上屈服点,较小的称下屈服点。

一般用第一个波峰的下屈服点表示材料的屈服载荷,它所对应的应力即为屈服极限。

屈服阶段过后,材料进入强化阶段,试件又恢复了承载能力。

载荷达到最大值时,试件某一局部的截面明显缩小,出现“颈缩”现象。

这时示力盘的从动针停留在位置,主动针迅速倒退,表明荷载迅速下降,试件即将被拉断。

这时从动针所示的载荷即为破坏载荷,所对应的应力叫强度极限。

(3)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测定试件的原始标距为(本实验取50㎜),拉断后将两段试件紧密对接在一起,量出拉断后的标距长,延伸率应为式中—试件原始标距,为50㎜,—试件拉断后标距长度。

对于塑性材料,断裂前变形集中在紧缩处,该部分变形最大,距离断口位置越远,变形越小,即断裂位置对延伸率是有影响的。

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断口在标距中央三分之一范围内测出的延伸率为测量标准。

如断口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进行折算,也称断口移中。

具体方法如下:以断口O为起点,在长度上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到B点,当长段所剩格数为偶数时,则由所剩格数的一半得到C点,取BC段长度将其移至短段边,则得断口移中得标距长,其计算式为如果长段取B点后所剩格数为奇数,则取所剩格数加一格之半得C1点和减一格之半得C点,移中后标距长为将计算所得的代入式中,可求得折算后的延伸率。

为了测定低碳钢的断面收缩率,试件拉断后,在断口处两端沿互相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直径,取平均值计算断口处横截面面积,再按下式计算面积收缩率式中A0—试件原始横截面面积A1—试件拉断后断口处最小面积仪器设备:(1)WE-3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拉伸实验、压缩实验和扭转实验的基本操作;3. 通过实验,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如强度、刚度、塑性等;4. 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材料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设备1. 拉伸实验:电子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标距尺、拉伸试样;2. 压缩实验:电子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压缩试样;3. 扭转实验:扭转试验机、游标卡尺、扭转试样。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拉伸实验(1)选取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分别制备拉伸试样,试样规格为d10mm×l100mm;(2)将试样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样与试验机轴线平行;(3)开启试验机,以10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载荷Fmax、屈服载荷Fs、断后伸长率δs和断面收缩率ψ;(4)绘制拉伸曲线,分析材料的力学特性。

2. 压缩实验(1)选取铸铁材料,制备压缩试样,试样规格为d20mm×l100mm;(2)将试样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样与试验机轴线平行;(3)开启试验机,以1mm/min的速度进行压缩试验,记录最大载荷Fmax、屈服载荷Fs和压缩变形量ΔL;(4)绘制压缩曲线,分析材料的力学特性。

3. 扭转实验(1)选取低碳钢材料,制备扭转试样,试样规格为d10mm×l100mm;(2)将试样安装在扭转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样与试验机轴线平行;(3)开启试验机,以10r/min的速度进行扭转试验,记录最大载荷Fmax、屈服载荷Fs和扭转角θ;(4)绘制扭转曲线,分析材料的力学特性。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1. 拉伸实验数据:材料:低碳钢Fmax (N):3000Fs (N):1000δs (%):30ψ (%):20材料:铸铁Fmax (N):2000Fs (N):800δs (%):20ψ (%):152. 压缩实验数据:材料:铸铁Fmax (N):1500Fs (N):600ΔL (mm):23. 扭转实验数据:材料:低碳钢Fmax (N):1000Fs (N):400θ (°):30五、实验结果分析1. 拉伸实验结果分析: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曲线如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材料力学实验基本要求:对一些材料的基本常用力学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对根据假设导出的理论公式加以验证。

实验应力的初步分析,掌握所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熟练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观察实验过程中各种物理现象。

重点与难点:实验方案的制定,惠斯顿电桥的理论知识与实验应用实验误差的分析,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

前言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力学中的一些理论和公式是建立在实验、观察、推理、假设的基础上,它们的正确性还必须由实验来验证。

学生通过做实验,用理论来解释、分析实验结果,又以实验结果来证明理论,互相印证,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和学会实验方法的双重目的。

本章是根据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开设的材料力学实验内容和实验仪器设备情况而编写的,由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的测定实验,弯曲正应力试验,以及相关仪器和设备的介绍组成。

编写时主要参考了刘鸿文、吕荣坤的《材料力学实验》、曹以柏、徐温玉的《材料力学测试原理及实验》,王绍铭等的《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以及其他院校的有关实验教学资料。

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和错误,望广大读者给以批评指正。

主编:王军杨芳二00七年七月第一节实验简介§ 1-1-1 实验的意义和基本内容材料力学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材料力学的结论及定律、材料的力学的性质(机械性质)都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或测定;各种复杂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的研究,也需要通过实验才能解决。

故实验课能巩固、加强和应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测定材料机械性能及测定应力和变形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有关的机器及仪表(如材料试验机、电阻应变仪等),初步培养独立确定实验方案、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

通过实验还能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爱护财物的优良品质。

因此,实验是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材料力学实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测定材料的的力学性质构件设计时,需要了解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质。

如经常用到的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和延伸率等。

这些力学性质数据,是通过拉伸、压缩、扭转和冲击等试验测定的。

学生通过这类试验的基本训练,可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质的基本测定方法,进一步巩固有关材料力学性质的知识。

二、验证材料力学理论把实际问题抽象为理想的计算模型,再根据科学的假设,推导出一般性公式,这是研究材料力学通常采用的方法。

然而,这些简化和假设是否正确,理论计算公式能否在设计中应用,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

学生通过这类实验,可巩固和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学会验证理论的实验方法。

三、实验应力分析工程实际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构件的形状和载荷十分复杂的情况(如高层建筑物、机车车辆结构等)。

关于它们的强度问题、单靠理论计算,不易得到满意的结果。

因此,近几十年来发展了实验应力分析的方法,即用实验方法解决应力分析的问题。

其内容主要包括电测法、光测法等,目前已成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本书着重介绍目前应用较广的电测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新的材料不断涌现,新型结构层出不穷,给强度问题和实验应力分析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因此,材料力学实验的内容,愈来愈丰富,实验技术也将变得更为多样并得以提高。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只有扎实地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较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内容,赶上科技浪潮。

§1-1-2实验程序本章列入的实验,其实验条件以常温、载静为主。

主要测量作用在试件上的载荷和试件的变形。

载荷有的要求较大,由几千牛顿到几百千牛顿,故加力设备有的较大;而变形则很小,绝对变形可以小到千分之一毫米,相对变形(应变)可以小到10-5~10-6,因而变形测量设备必须精密。

进行试验,力与变形要同时测量,一般需数人共同完成。

这就要求严密地组织协作,形成有机的整体,以便有效地完成试验。

一、准备..明确试验目的、原理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用的试件(或模型)是试验的对象,要了解它的原材料的质量,加工精度,并细心地测量试件的尺寸。

同时要对试件加载量值进行估算、并拟出加载方案。

此外,应备齐记录表格以供试验时记录数据。

实验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操作互助协调,有统一指挥,不可各行其是。

试验时,要有默契或口令,以便互相对应动作。

对所使用的机器和仪器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在教学试验中,试验用的机仪器往往是指定的,但对选择一需用力的类型(如使试件拉伸、压缩、弯曲或扭工作怎样进行应当有所了解)。

选择试验机的根据是:○转的力);○二需用力的量值。

前者由试验目的来决定,后者则主要依据试件(或模型)尺寸来决定。

变形仪和择选,应根据试验精度以及梯度等因素决定。

此外,使用是否方便、变形仪安装有无困难,也都是选用时应当考虑的问题。

若准备工作做得愈充分,则试验的进行便会愈顺利,实验工作质量也愈高。

二、试验..开始试验前,要检查试验机测力度盘指针是否对准零点、试件安装是否正确、变形仪是否安装稳妥等。

最后请指导教师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动机器。

第一次加载可不作记录(不允许重复加载的试验除外),观察各部分变化是否正常。

如果正常、再正式加载并开始记录。

记录者及操作者均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工作。

试验完毕,要检查数据是否齐全,并注意清理设备,把借用的仪器归还原处。

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者最后的成果,是实验资料的总结。

报告包括下列内容: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人员姓名,同组成员名单。

2.实验目的及原理。

3.使用的机器、仪表应注明名称、型号、精度(或放大倍数)等。

其它用具也应写清,并绘出装置简图。

4.实验数据及处理数据要正确填入记录表格内,注明测量单位,如厘米或毫米,牛顿或千牛顿。

此外,还要注意仪器的精度。

在正常状况下,仪器所给出的最小读数,应当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换言之,仪器的最小刻度应当代表仪器的精度。

如:百分表的最小刻度是0.01mm,其精度即百分之一毫米。

应按误差分析理论对数据进行处理。

表格均应整洁,书写清晰,使人容易看出全部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和它们的单位及准确度。

实验中所用仪器的度盘若是用工程单位制标定的,数据整理时一律使用国际单位制。

5.计算在材料力学试验中,用计算器计算,精度足够。

但须注意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工程上一般取3~4位有效数字。

6.图线表示结果注意事项,除根据测得的数据整理并计算出试验结果外,一般还要采用图表或曲线来表达试验的结果。

先建立坐标系,并注明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比例尺。

将试验的坐标点用记号“。

”或“.”、“△”、7.试验的总结及体会,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其优缺点之所在、精度是否满足要求等。

对误差加以分析,并回答教师指定的思考题。

§1-1-3 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简介一、误差的概念及分类实验中,依靠各种仪表、量具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由于主客观原因,总不可能测得该物理量的真值,即在测量中存在着误差。

若对实验数据取舍和误差分析得当,则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另一方面可以正确地处理测量数据,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值。

测量误差根据其产生原因和性质可以分为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和随机误差。

实验时,必须明确自己所使用的仪器、量具本身的精度,创造好的环境条件,认真细致地工作,这样就可使误差控制在最小程度。

二、系统误差的消除与增量法分析实验中的具体情况,可以尽可能地减小甚至消除系统误差。

常用的方法有:1、对称法:材力实验中所采用的对称法包括两类:对称读数——例如拉伸试验中,试件两侧对称地装上引伸仪测量变形,取其平均值就可消去加载偏心造成的影响(球铰式引伸仪构造本身减弱了这种影响);再如,为了达到同样目的,可在试件对称部位分别贴应变片。

加载对称——在加载和卸载时分别读数,这样可以发现可能出现的残余应力应变,并减小过失误差。

2、校正法:经常对实验仪表进行校正,以减小因仪表不准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如根据计量部门规定,材料试验机的测力度盘(相对误差不能大于1%)必须每年用标准测力计(相对误差小于0.5%)校准;又如电阻变应仪的灵敏系数度盘,应定期用标准应变模拟仪进行校准。

3、增量法(逐级加载法):当需测量某根杆件的变形或应变时,在比例极限内,载荷由P1牛顿增加到P2、P3…P i……。

在测量仪表上,便可以读出各级载荷所对应的读数A1、A2、A3…Ai……。

ΔA=A i—A i-1称为读数差。

各个读数的平均值就是当载荷增加ΔP(一般载荷都是等量增减)时的平均变形或应变。

增量法可以避免某些系统误差的影响。

如材料试验机如果有摩擦力f(常量)存在,则每次施加于试件上的真实力为P 1+f ,P 2+f …… 。

再取其增量ΔP =(P 2+f )-(P 1+f )=P 2-P 1 ,摩擦力f 便消去了。

又如某试验者读引伸仪时,习惯于把数字读得偏高。

如果采用增量法,而试验过程中自始至终又都是同一个人读数,个人的偏向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也可以消除掉。

试验过程中,记录人员如果能随时将读数差算出,还可以消去由于实验者粗心所致的过失误差。

材料力学实验中,一般采用增量法。

三、实验数据整理的几条规定1、读数规定1)、从仪表或量具上读出的标度值是试验的原始数据,一定要认真对待,如实地记录下来,不得进行任何加工整理。

2)、表盘读数一般读到最小分格的1/10,其中最后一位有效数字是可疑数字。

2、数据取舍的规定明显不合理的实验结果通常称为异常数据。

例如:外载增加了,变形反而减小;理论上应为拉应力的区域测出为压应力等。

这种异常数据往往由过失误差造成,发生这种情况时必须首先找出数据异常的原因,再重新进行测试。

对于明显不合理数据产生的原因也应在实验报告中进行分析讨论。

3、实验结果运算的规定1)、实验结果运算必须遵循有效数字的计算法则。

①加减法运算时,各位所保留的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各数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相同。

例如:8.346+0.0072+13.49应写为8.44+0.01+13.49=21.94而不应算成21.9332。

②乘除法时,各因子保留的位数以有效数字最少的为准,所得积或商的准确度不应高于准确度最低的因子。

③大于或等于四个数据计算平均值时,有效数增加一位。

2)、实验结果必须用国际单位制表示。

3)、对于理论值的验证实验,应计算实验值和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 ×100% 对理论值为零的误差,计算时采用绝对误差。

理论值-实验值 理论值第二节主要仪器设备介绍§1-2-1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该机为WE系列试验机,能给试件(或模型)施加的最大载荷通常为50KN、100KN、300KN、600KN、1000KN 和2000KN等多种,能兼作拉伸、压缩、剪切和弯曲等多种试验并广泛应用于材料试验中。

其组成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

主要由加载部分、测力部分、自动绘图器和操作面板共四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