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的护理
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

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引言术后尿潴留是指在手术后出现无法自行排尿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可能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因此,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患者症状、采取排尿刺激方法以及合理使用尿道导尿等措施。
观察患者症状在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后尿潴留症状:1.尿频:患者可能会感到频繁地想要排尿,但实际上只能排出很少尿液。
2.尿急:患者可能会感到急迫地想要排尿,但无法将尿液排出。
3.尿痛:患者可能会感到排尿时有疼痛或烧灼感。
4.腹胀:膀胱内积聚的尿液可能会导致腹胀感。
5.腰背痛: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痛的症状,尤其是在腹胀感加重时。
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记录并向医护人员报告。
采取排尿刺激方法在观察患者症状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排尿刺激方法来帮助患者排尿。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排尿刺激方法:1.喝水:饮水可以增加尿液的产生,同时刺激膀胱,促进排尿。
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多喝水,并提供充足的水源。
2.加强排尿训练: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排尿训练,包括按压膀胱区域、用温水浸泡会阴等方法。
3.热敷:利用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膀胱肌肉,帮助患者排尿。
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热水袋或温湿毛巾等进行热敷。
以上排尿刺激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选择和实施。
合理使用尿道导尿在一些情况下,采取排尿刺激方法并不能解决患者的尿潴留问题,这时可以考虑使用尿道导尿的方法来排尿。
然而,尿道导尿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并且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术后尿道导尿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护理人员应经过严格的消毒洗手和穿戴无菌手套等操作。
2.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导尿管的尺寸和材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导尿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医嘱,避免导尿过程中造成损伤或感染。
4.定期更换导尿管。
长时间的导尿可能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因此应定期更换导尿管。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女性因膀胱功能失调,尿液排空受阻,引起尿液在膀胱内潴留,无法排尿或排尿不顺畅的病症。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时可引起膀胱炎、尿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对于产后尿潴留的患者,及时的护理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结合产后尿潴留的特点,介绍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更好的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工作。
一、护理观察1.1 排尿情况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应当密切观察其排尿情况,包括排尿频率、排尿量及排尿困难程度等。
特别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尿色、尿味等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腹部有无胀痛感、压痛、包块等情况,特别是观察膀胱区域是否有胀满感及被触压时的回声感。
1.3 其他症状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头晕、视物模糊及全身不适等情况,这些症状可能与尿潴留相关。
二、护理措施2.1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应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确保她们能够充分放松身心,有利于缓解尿潴留症状。
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铺、卫生间以及生活用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2.2 营养与饮水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合理搭配膳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康复。
饮水量要充足,但要避免过多饮水导致膀胱负荷过重。
2.3 促进排尿对于产后尿潴留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促进排尿,如热敷膀胱区域、适当的按摩腹部、借助声音或者听音乐来刺激排尿反射等。
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排尿姿势,如俯卧位、半卧位、坐位等,有助于放松膀胱括约肌,促进尿液排空。
2.4 监测尿量和尿液情况对于产后尿潴留患者,要及时监测其尿量和尿液情况,了解排尿的情况和形态,特别是在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或尿液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关处理。
2.5 心理护理对于产后尿潴留患者,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增强自我康复的意愿,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尿储留的护理措施

尿储留的护理措施尿潴留这事儿,说起来可能有点让人不好意思,但在护理工作中可是个重要的课题。
咱先来说说啥是尿潴留。
简单讲,就是膀胱里存了好多尿,但就是排不出来,这可把人给憋坏了!想象一下,膀胱就像一个气球,尿越积越多,气球越吹越大,可难受啦!我之前在病房里就碰到过一位大爷,因为生病导致了尿潴留。
大爷那一脸痛苦的表情,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不停地在病床上翻来覆去,嘴里还嘟囔着:“哎呀,这可咋整,小肚子胀得难受啊!”那对于尿潴留,都有哪些护理措施呢?首先,心理护理特别重要。
就像刚才提到的那位大爷,他因为尿不出来,心里特别着急和焦虑。
这时候,咱们护理人员就得耐心地跟他解释尿潴留的原因,告诉他别紧张,咱们有办法解决。
得让他心里有底,放松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然后是诱导排尿。
比如说,听流水声。
想象一下,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打开水龙头,让“哗哗”的流水声刺激患者的排尿反射。
还有热敷,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敷在患者的小肚子上,让肌肉放松,促进排尿。
有一次,我给一位大妈做热敷,她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结果热敷了一会儿,真的有效果了,大妈开心地直说:“这办法还真行!”要是诱导排尿不管用,那就得考虑导尿了。
这可是个技术活,操作得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准备好导尿包,消毒、润滑,动作要轻柔,千万别弄疼了患者。
记得有一次给一位年轻小伙子导尿,他特别紧张,我就一直跟他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最后顺利完成了操作。
再说说饮食护理。
得让患者多喝水,尤其是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但也不能一下子喝太多,得适量。
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免得加重泌尿系统的负担。
另外,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也很关键。
定时提醒他们去厕所,哪怕没有尿意,也去蹲一蹲,形成规律。
总之,尿潴留的护理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细心、耐心,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想办法帮他们解决问题。
就像那位大爷,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最终顺利排出了尿液,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希望大家对尿潴留的护理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让患者们都能摆脱尿潴留的困扰,舒舒服服的!。
术后尿潴留预防及护理

术后尿潴留预防及护理术后尿潴留是指患者在手术后6~8h内患者膀胱充盈而不能自行排尿者。
即诊断为术后尿潴留。
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而通过留置导尿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费用。
临床上一般常采用让患者心里放松,听流水声、热敷按摩、会阴冲洗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但效果多不满意,最后不得不采用导尿术。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术后尿潴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通过通便排尿法[1]应用开塞路治疗术后尿潴留效果显著。
现就发生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术后尿潴留的病因主要是全身或椎管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手术损伤神经,切口疼痛、情绪紧张、不习惯卧床排尿、术前使用啊托品引起膀胱约肌反射性痉挛、机械性梗阻、尿道损伤等原因引起。
1.术后尿潴留的预防1.1 膀胱功能的训练[3]通过对265例硬膜外麻醉后出现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术前膀胱功能的锻炼。
包括膀胱挤压,腹壁紧张训练,腹内压提升,膀胱反射功能训练。
其研究结果表明术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5天以上对减少术后尿潴留发生有效率达97.73%。
1.2 术后尿潴留多因排尿痛苦而精神紧张,易产生恐惧心理,因下腹胀痛而焦虑不安、烦躁,引起大脑皮质对排尿条件反射的紊乱,加重括约肌痉挛,可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
这时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安慰病人,为病人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促使其排尿。
2.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传统解除尿潴留的方法有:热敷,腹部按摩,听流水声,听音乐,改变体位,导尿等方法,其效果除了导尿术以外效果多不明显,导尿术虽能解除尿潴留,但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且增加患的痛苦。
2.1 通便诱导排尿法王秀霞[2]对术后尿潴留患者用开塞露刺激排便诱导排尿;在不使用其他方法的情况下,一般在术后6~8h以内,膀胱充盈,尿液不能自行排出,使用开塞露通便诱导排尿法,方法是取开塞露2个(药液20ml/只),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及病情取侧位或仰卧位,将开塞露顶端剪去挤出少许润滑,然后插入肛门将药液全部挤入嘱患者臀部并拢夹紧,以防药液漏出,尽量保留15min。
急性尿潴留术后护理措施

急性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积聚无法自行排出,多见于泌尿外科术后、神经系统疾病、前列腺增生等原因。
术后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急性尿潴留术后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1. 关心、安慰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 向患者解释尿潴留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术后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体位护理1. 术后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腹部压力,促进尿液排出。
2. 避免长时间仰卧或侧卧,以免压迫膀胱,影响尿液排出。
三、导尿管护理1. 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打折、扭曲、受压。
2. 观察导尿管连接处是否牢固,如有松动或脱落,及时报告医生。
3. 定期更换导尿管,一般术后3-5天更换一次,预防感染。
4.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预防尿路感染。
四、膀胱功能训练1. 术后3-5天开始夹管锻炼膀胱,每次夹管2-3小时,逐渐延长夹管时间。
2. 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当患者有尿意时,夹管开放,使膀胱逐渐恢复排尿功能。
3. 锻炼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尿频、尿急等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五、饮食护理1.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约2000-3000ml,促进尿液排出,预防尿路感染。
2.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膀胱,加重尿潴留症状。
六、并发症预防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发热、寒战、腰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尿液颜色、气味,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预防便秘,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七、健康教育1.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导尿管,避免自行拔管或操作不当。
2. 告知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3. 鼓励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膀胱功能。
4.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预防尿潴留复发。
八、出院指导1. 告知患者出院后继续观察病情,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 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膀胱功能。
3.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膀胱功能恢复情况。
尿潴留护理查房

尿潴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患有此病就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并且在治疗的同时做好护理工作。
那么,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呢?
什么是尿潴留?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
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两类。
阻塞性尿潴留的病因有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膀胱或尿道结石、肿瘤等疾病、阻塞了膀胱颈或尿道而发生尿潴留。
非阻塞性尿潴留即膀胱和尿道并无器质性病变,尿潴留是由神经或肌源性因素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
如脑肿瘤、脑外伤、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疾病以及手术和麻醉等均可引起尿潴留。
尿潴留病人护理:
1.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若尿潴留是因情绪紧张或焦虑所致,则要安慰病人,消除紧张和焦虑,采取各种方法诱导病人放松情绪。
随时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2.诱导排尿;
3.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
4.调整排尿的体位和姿势;
5.热敷、按摩
热敷下腹部及用手按摩下腹部,可放松肌肉,促进排尿。
切记不可强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
6.药物治疗
积极配合原发病治疗,避免药物使用不当造成尿潴留。
病人出现尿潴留,必要时根据医嘱肌内注射氯化甲酰胆碱等药物;
7.其他方法
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尿潴留时,可采用导尿术。
简述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中不能正常排出的状况。
对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接受医生指导:尿潴留病人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包括安置导尿管等操作。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医嘱并按照医生指导操作。
2. 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尿量和排尿情况。
记录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等信息,及时报告医生。
3. 预防感染:导尿管的安置容易导致尿路感染。
护理人员应妥善清洁导尿管和周围皮肤,保持导尿管通畅并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4. 维持导尿管通畅:导尿管的通畅对患者排尿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定期冲洗导尿管,检查有无堵塞或结石,并保持导尿管的引流畅通。
5. 保持适当的液体摄入:尿潴留病人需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和帮助排尿。
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适量饮水,并避免过度饮水。
6. 规律排尿:对于有排尿能力的患者,鼓励其根据医生的指导规律排尿。
可以通过提醒和定时排尿来帮助病人建立排尿习惯。
7. 配合治疗:配合医生进行有关检查,如膀胱超声、尿流率测试等。
同时,根据医嘱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8. 心理支持:尿潴留可能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和焦虑情绪。
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疗护理。
总之,尿潴留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指导,及时观察病情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产妇分娩后发生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我院自2009年来产后尿潴留患者约96例,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产后5-7小时未排尿着65例,8-10小时未排尿着31例。
本组96例中,会阴切开52例,会阴自然破裂16例,臀位牵引8例,自然分娩20例。
2、护理方法对产后5小时不能顺利自主排尿的产妇,进行解释工作,说明产后及时排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鼓励其多饮水,使膀胱充盈增强尿意,并消除其排尿怕痛以及蹲下时伤口会裂开的顾虑,观察1小时仍不能顺利排尿者,则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2.1诱导排尿法对排尿怕痛顾虑较重者,让患者自行蹲在便盆上,观察2—3小时未见排尿者护士可选用器皿装温水冲洗外阴,同时使产妇听流水声,暗示诱导排尿,应用此法能自主或顺利排尿着23例。
2.2 红外线灯或频谱仪器照射排尿法用红外线灯或频谱仪在产妇的膀胱区照射15—20分钟,此法能顺利排尿者21例。
2.3 穴位按摩法护士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中指端对着患者中极穴位(腹正中脐下4寸),拇指和无名指的指端对着气冲穴(耻骨上方腹正中线旁开2寸),以上三穴位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各按摩3-5分钟,间断2-3分钟,然后用手掌轻压于膀胱嘱患者排尿应用此法顺利排尿者15例。
2.4 通便排尿法产后6小时仍未排尿者用开塞露约40毫升液体,按常规挤入肛门内停留15-20分钟有便意感即进行排尿,应用此法能顺利排尿者26例。
2.5针灸点刺法在采取以上办法无效的情况下可针灸点刺以下穴位中极(腹正中线脐下4寸)关元(腹正中线脐下3寸),足三里(犊骨下3寸)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阴陵泉(在胫骨内侧踝下凹陷处)留针三十分钟,十分钟行针一次,针刺1-2次,嘱其排尿。
应用此法顺利排尿者11例。
3、小结本组尿潴留患者96例采用诱导法有效23例,红外线或频谱仪照射排尿法有效21例,穴位按摩法15例,通便排尿法26例,针刺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潴留的护理
尿潴留是指尿液潴留在充盈的膀胱内而不能自行排出..尿潴留往往是在排尿困难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发展而来..
尿液完全不能排出者;称为完全性尿潴留;若排尿后膀胱内仍留存尿液者;称为部分性尿潴留..各种尿潴留;均属于病态;并且极易并发尿路感染;长期尿潴留还可引起膀胱过度膨胀;压力增高;发生输尿管返流;双侧输尿管及肾积水;最终可导致肾功能受损..急性尿潴留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
题;情况紧急;需要及时处理..
病因与发生机制
正常人膀胱容量为300~500ml..当膀胱内的容量达到200~400ml时;产生的压力被膀胱内壁压力感受器感知;冲动沿盆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骶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并同时传到脑干和大脑皮质的高级排尿中枢;产生尿意;大脑皮质对脊髓排尿中枢起着抑制和调节作用;如果时机和环境不适合;将抑制低级中枢的活动从而暂不发生排尿;反之排尿中枢发放冲动沿盆神经的纤维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舒张;这样完成了一系列的排尿活动..这一生理活动是膀胱与神经相互作用协调的结果;是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
脊髓反射弧或大脑皮质功能障碍、尿液排出通路受阻;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的异常等原因均可导致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常见病因如下:1.机械性最常见;任何原因引起的尿道阻塞、尿道狭窄都可导致尿道机械性梗阻;使尿液无法顺利排出..如尿道炎症性水肿、结石或肿瘤、前列腺增生、尿道损伤或狭窄等;此外;直肠肿瘤、妇科肿瘤的压迫以及女性膀胱颈部梗阻也可引起..
2.神经源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正常排尿的神经生理反射;也是导致尿潴留的常见原因;如糖尿病、单纯疱疹、广泛的盆腔手术影响膀胱的运动和感觉神经;腰麻后膀胱过度膨胀、会阴部手术、疼痛等所致尿道括约肌痉挛..
3.药物性很多药物都可引起尿潴留;如中枢神经抑制药可抑制大脑皮质及脑干的自主排尿控制功能、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普鲁本辛可使逼尿肌松弛、α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使括约肌收缩;其他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钙通道阻断药、抗组胺药以及某些抗抑郁药都有引起尿潴留的报道..
4.其他原因如果逼尿肌收缩与膀胱颈或括约肌弛张的协同发生失调;就可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神经源性膀胱可出现协同失调;此外;醛固酮增多症、长期腹泻或应用利尿药等致低血钾;可使膀胱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也可见于高热、昏迷病人;精神因素、不习惯卧位排尿也是导致尿潴留的原因..
临床表现
尿潴留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不同类型的尿潴留病人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1.急性尿潴留也称为完全性尿潴留;为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膀胱充盈;尿液不能排出;膀胱迅速膨胀而成为无张力性膀胱..下腹胀满并膨隆;尿意急迫而不能自行排出;病人感到尿胀难忍;辗转不安;十分痛苦..在触诊或叩诊膨胀的膀胱区时;有尿意感..常见于尿道损伤、尿道结石嵌顿、前列腺增生..
2.慢性尿潴留又称为部分性尿潴留;起病缓慢;病人可无明显表现;有的人只是通过体检或出现其他并发症而被发现..慢性尿潴留引起大量残余尿时;尿液可因充盈过满而溢出;出现尿失禁;这种失禁称为假性尿失禁..慢性尿潴留常见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膨出及其他尿道梗阻性疾病..
3.膀胱内大量尿液潴留者;储积的尿液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故易发生尿路感染..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又是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急性尿潴留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长期的尿液潴留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可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如贫血、高血压、水肿、皮肤瘙痒;以及恶心、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故尿潴留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的损害..治疗原则
尿潴留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恢复排尿..但对病因不明或梗阻一时难以解除的病人;应当先做尿液引流;如导尿、膀胱造口等;以后再做病因处
理..尿潴留的病人无论是否导尿;均易并发尿路感染;应积极予以抗感染治疗..
1、病因明确并有条件及时解除者;应立即解除病因;恢复排尿例如包皮口或尿道口狭窄切开;尿道结石立即取出结石..药物或低血钾引起的尿潴留;停药或补钾后即可恢复正常排尿..
2、腰麻或肛管手术后的尿潴留;可用针灸或穴位注射新斯地明治疗..
3、导尿是急性尿潴留时最常用的方法..任何情况下膀胱高度膨胀时应立即导尿;以免膀胱极度膨胀后成为无张力膀胱..
4、膀胱穿刺或膀胱造瘘术不能插入导尿管这;可在无菌操作下自耻骨上缘穿刺膀胱;抽出尿液;如需长期引流;应行膀胱造瘘术..
5、防止感染
6、后期病因治疗如手术去除结石、肿瘤和增生前列腺;积极治疗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病人发生急性尿潴留时;常常会感到非常恐慌..作为护理人员;应尽量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并配合医生尽快地采取措施解除尿潴留..对于慢性尿潴留病人;护士一方面要使其对于自己的病情加以重视;另一方面;注意不可造成病人过度紧张;告诉病人只要注意病情观察;定期随访;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2、排尿的护理
⑴急性尿潴留:病人发生急性尿潴留时;护士首先应消除其紧张的情绪;为病人提供一个不受他人影响的合适的排尿环境;在病情许可范围内使病人采取适当体位排尿;还可通过按摩膀胱区;下腹部热敷;听流水声等方法;以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强膀胱逼尿肌功能;尽量使病人自行排尿..同时准备导尿或穿刺物品;待效果不佳时使用..解除急性尿潴留时;应注意控制尿液放出的速度;不可过快;对于极度充盈的膀胱;第1次放出尿液不可超过600ml;应分次放出尿液;以避免在1次放出大量尿液后出现出冷汗、面色苍白、低血压、膀胱出血等情况..
⑵慢性尿潴留:对于慢性尿潴留的病人;除了积极治疗引起尿潴留的疾病外;应教会病人养成2次排尿的习惯;即病人在排尿后;站或坐2~5min再次排尿;这样做可增加膀胱的排尿效应;减少残余尿..此外;对于排尿次数较少或膀胱感觉缺失的病人可用定期排尿..通常先让病人做1~3d的排尿日记;然后以每次15~30min的速率减少排尿间隔;直至到达每4~6h排尿1次的目的..对2次排尿和定期排尿无反应的病人可采用间歇导尿或留置导尿的方法治疗..
3.留置导尿管的护理①应选择对尿路刺激小、大小适合的导尿管;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或折叠;②注意观察尿袋中尿液的性质、尿量、颜色及尿袋的位置等;病人下床活动时注意尿袋的高度不应超过耻骨联合的水平;③应注意无菌操作;并用碘伏棉球行会阴部擦洗2次/天;防止泌尿系统感染;④尽可能减少导尿管与储尿袋接口的拆卸次数;在尿液清亮和
无尿路感染时;避免冲洗膀胱;尿袋3d更换1次;以减少尿路感染机会;⑤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嘱病人多喝水;尿量每日不少于2500ml;增加尿液对尿路的冲洗作用;减少尿路感染、结石的发生率;⑥间歇开放引流和训练逼尿肌功能;每2~3h开放1次;可预防膀胱萎缩;⑦定期更换导尿管;尿液pH值<6.8者每4周更换尿管;pH值>6.8者每2周更换导尿管;以防止导尿管堵塞或与组织粘连..
健康教育
1告诉病人定期随访;积极治疗引起尿潴留的原发病;避免疾病进展引起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2 病人及家属注意饮水的计划性;不能1次摄入过多水分;防止诱发尿潴留;但也不能因为尿潴留而限制饮水;否则可能加重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并发症..
3 教会病人或家属诱发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刺激肛门、股内侧;轻叩击下腹部靠会阴处、热敷下腹部等;在病人感到不能排尿时可以使用;但切记无效时立即导尿;不可憋尿过久..
4 教会病人明确并注意避免尿潴留的诱因;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者;饮食上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久坐也不能过劳;防止便秘和憋尿等..对于药物引起的尿潴留;护士可写下药名;告诉病人今后应禁用或慎用这类药物..
5 留置尿管的病人;尤其是院外治疗者;护士应教会病人和家属导尿管
护理的注意事项..
健康小常识
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