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电源标准
飞机电池通用标准规范有哪些

飞机电池通用标准规范有哪些
飞机电池通用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池规格和性能:规定了电池的尺寸、重量、电压、容量、放电率等基本参数,以及其它性能要求,如循环寿命、自放电率、充电时间等。
这些规格和性能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飞机上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
2. 安全要求:由于电池的化学反应会释放出热量、气体或者有害物质,因此必须确保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火灾、爆炸或者有毒气体泄漏。
飞机电池的安全要求包括电池外壳材料的阻燃性能、电池内部的保护装置设计、过充和过放防护措施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热管理,以防止过热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或者损坏。
3. 兼容性和可替换性:为了提高电池的兼容性和可替换性,飞机电池的规范还规定了电池接口和连接器的标准。
这样,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池可以在不同型号的飞机上进行互换使用,提高了电池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4. 标签和标识:为了方便使用者正确使用电池并了解其特性,飞机电池的规范需要规定标签和标识的内容和位置。
标签和标识通常包括电池型号、电池容量、充电和放电注意事项等信息。
5. 试验方法和检验标准:为确保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飞机电池的规范需要规定试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试验方法包括电池容量测试、循环寿命测试、充放电性能测试等,而检验标准则规
定了电池在不同测试条件下应满足的要求。
总之,飞机电池通用标准规范旨在确保飞机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通过规定电池的规格、性能、安全要求、兼容性和可替换性、标签和标识、试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可以确保飞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并具备一定的防护措施,以保障飞机和乘客的安全。
航天器供电系统简介【精选】

航天器电源系统名词术语主电源与副电源:有些航天器的供电系统不只一套,使命期中长期供电的称为主电源,仅用于短期峰值功率补充供电或应急备用等情况的,称为副电源(或辅助电源)。
一次电源与二次电源:供电系统主母线输出的电能称为一次电源,我国航天工程师习惯将供电系统称为一次电源(系统)。
由于配电系统的主要部件是电源变换器,因此我国航天界也习惯将电源变换器称为二次电源(设备),或将电源变换器输出的电能称为二次电源。
原生电源与再生电源:供电系统中输出原始电能的装置,称为电能源。
原生电源通常指电能源。
再生电源即贮能装置,习惯上也指从贮能装置输出的电能。
原电池与蓄电池:原电池是指电极火星物质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较差,不能进行有效再充电的电池,亦称为一次电池。
原电池可作为电能源使用。
蓄电池是指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电能并能将化学能直接以电能形式释放的、可进行多次充放电循环的电化学装置,亦称为可充电池或二次电池,可作为贮能装置使用。
电能源与贮能装置电能源是航天器中输出原始电能的装置,亦称为“原生电源”。
工作寿命短的航天器可采用原生电池作为电能源。
常用的电能源有银锌电池、化学动力系统、燃料电池、放射性同位素热点系统或动力系统、核动力系统、太阳电池阵以及太阳动力系统等。
比功率或(与)能量密度是电能源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与电源系统的重量有关。
虽然重量不一定是电源系统最佳化的最起作用的驱动因素,但与航天器的发射费用及运载器的运输能力有直接关系。
原电池以较高的能量密度著称,但一般不能再充电,通常适用于短期飞行任务(几天、十几天)。
最常用的原电池是银锌电池,它有很高的能量密度。
“水星”飞船以及“阿波罗”登月舱应用了银锌电池。
在长寿命空间系统中,原电池可作为副电源应用,主要为火工品点火与伸展装置的启动提供电功率。
对于有特高功率需求的短期飞行任务(如月球表面钻探),可应用化学动力系统为副电源,如开式循环单组元或双组元推进剂往复运动装置。
卫星电源工作电压

卫星电源工作电压卫星电源是指提供卫星运行所需的电能的装置。
在卫星的运行过程中,电源的工作电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卫星电源工作电压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卫星电源工作电压的定义卫星电源工作电压是指卫星电源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所需的电压值。
它是卫星正常运行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卫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
二、卫星电源工作电压的重要性卫星电源工作电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卫星的正常工作:卫星电源工作电压是卫星正常工作的基础,只有电压稳定在适当范围内,卫星各个子系统才能正常运行。
2. 保障卫星的稳定性:卫星电源工作电压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卫星的运行稳定性。
如果电压波动过大,会导致卫星系统不稳定,甚至出现故障。
3. 提高卫星的可靠性:卫星电源工作电压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是保证卫星稳定运行和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
稳定的电压能够减少卫星零部件的磨损,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三、卫星电源工作电压的影响因素卫星电源工作电压受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1. 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状况:卫星上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是主要的电源装置,其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到电压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2. 电池组的状态:卫星电源系统中的电池组主要用于在太阳不可用时提供电能。
电池组的状态会影响到电压的稳定性和电池的寿命。
3. 负载变化:卫星电源系统中的负载变化也会对电压产生影响。
负载的增加会导致电压下降,而负载的减少会导致电压升高。
4. 温度变化:卫星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运行,温度的变化也会对电源工作电压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卫星电源工作电压的控制与优化为了确保卫星电源工作电压的稳定性和适宜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和工作状态,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2. 合理设计电池组的容量,确保在太阳不可用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
3. 采用合适的电源管理系统,对负载进行精确控制,确保电压的稳定性。
4. 对电源系统进行温度管理,防止温度变化对电压产生影响。
gjb电源标准

GJB电源标准是一种关于电源的标准,全称为GJB181,是由中国国家军用标准(GJB)制定的一种标准。
它规定了军用设备的电源要求,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稳定度、功率因数、效率、过载能力、温升等性能指标,以及可靠性要求,如平均无故障时间、失效率、长寿命设计等。
GJB电源标准适用于各种军用设备,如雷达、通信设备、电子对抗设备、导弹控制设备等。
它旨在确保这些设备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并满足各种任务需求。
GJB电源标准还规定了电子设备兼容性测试方法,以确保设备在不同供电工作状态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这些测试方法包括单相400Hz交流和28V直流供电方式下的测试项,以及其他飞机供电工作状态下的测试项。
总之,GJB电源标准是一种重要的军用电源标准,它为军用设备的电源设计和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gjb对电源产品定型标准

GJB对电源产品定型标准一、性能要求1. 输入电压范围:电源产品应能在规定的输入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且保持稳定的输出电压。
2. 输出电压稳定度:电源产品应能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
3. 功率因数:电源产品应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以减少对电网的谐波干扰。
4. 效率:电源产品应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减少自身能耗和热量产生。
5. 过载能力:电源产品应能在超过额定功率的情况下短暂工作,并具有相应的保护功能。
6. 温升:电源产品应能在正常工作时产生较小的温升,以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二、可靠性要求1. 平均无故障时间:电源产品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不低于规定的数值。
2. 失效率:电源产品的失效率应不超过规定的数值。
3. 长寿命设计:电源产品应采用长寿命元器件,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4. 可靠性试验:电源产品应进行规定的可靠性试验,如温度循环试验、湿度试验、机械强度试验等。
三、安全性要求1. 防电击设计:电源产品应采用防电击设计,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2. 过电压保护:电源产品应具有过电压保护功能,防止输出电压过高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3. 过电流保护:电源产品应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防止输出电流过大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4. 短路保护:电源产品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防止输出电路短路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5. 接地保护:电源产品应具有接地保护功能,确保设备安全接地,防止人员触电伤害。
6. 漏电保护:电源产品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防止设备漏电导致人员触电伤害。
四、环境适应性要求1. 温度范围:电源产品应能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出现性能下降或损坏的情况。
2. 湿度范围:电源产品应能在规定的湿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出现性能下降或损坏的情况。
3. 防尘防水:电源产品应具有防尘防水设计,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4. 抗振动抗冲击:电源产品应具有抗振动抗冲击设计,能够适应各种机械环境条件。
航天器电源系统设计与优化

航天器电源系统设计与优化航天器的电源系统是支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航天器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电源系统的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航天器电源系统设计与优化的一些关键要素。
一、航天器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需求航天器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太阳能等能源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池或其他储能设备存储,为航天器的各项功能提供所需的电源供应。
航天器电源系统的主要需求包括高效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轻量化等。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航天器电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二、能源转化与储存技术的选型在航天器电源系统的设计中,能源转化和储存技术的选型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能源转化技术包括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等。
在选择能源转化技术时,需要考虑能效、功率密度、质量和可靠性等因素。
同时,对能源的储存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例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三、电源管理和分配航天器电源系统的管理和分配是确保航天器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电源管理涉及电源的控制、监测和保护等功能,包括电源输出的稳压、过流和过压保护等。
电源分配则是将电能分配给航天器的各个子系统,确保每个子系统获得所需的电源供应,同时提高电能利用率。
四、电源系统的优化策略为了提高航天器电源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些优化策略。
一种常用的优化策略是在设计阶段对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分析,以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可行性。
另一种策略是通过智能控制算法实现电源系统的动态调节和优化,以适应航天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需求变化。
五、航天器电源系统的验证和测试在设计和优化完成后,航天器电源系统需要进行验证和测试,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可靠性。
验证和测试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地面试验等方式进行,对各项关键指标进行检测和验证,例如能量转化效率、电源输出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六、航天器电源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航天任务的复杂化,航天器电源系统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电源模块的等级划分方法

电源模块的等级划分方法
在设计项目时,经常遇到工程师对电源模块不了解,而选择过低等级或过高等级的电源产品,这样可能存在隐患,或造成经费浪费。
为方便工程师选择合适自己项目的电源品牌,下面列出一些等级供大家参考。
电源按使用对象和场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宇航级(AA,interpoint等)按抗辐射能力还要分几个等级
航空级(AA,interpoint,VPT,GAIA,VICOR等,国内43所,24所等)
军用级(interpoint,VPT,GAIA,VICOR等,国内43所,24所等)
准军工级(GAIA,VICOR等,还有很多品牌)国际称COST,大多数自夸为军品的公司属于这个范畴。
国际工业级(目前大家了解最多的如lambda,COSEL,CD,datel,ERICSSON,POWER-ONE 等通信电源厂家,台湾的部分高端电源厂家如DELTA,PDUKE,CINCON等,国内也有很多,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等,其中做的比较好的有新雷能,金升阳等)工作温度一般在-40--85。
工业品级(低端市场,其中国产占主流)工作温度-20-55。
民用(商业)品级(低端市场,IC占主流)工作温度-0-55。
消费类级(低端市场,IC占主流)工作温度0-55。
另一种等级分类方法
一般电源模块的等级划分都是各公司自己的定义,没有一个共识。
一、最高水平的代表有两种:
1、宇航用
一般为陶瓷基板、金属全密闭,厚膜混合集成工艺实现。
代表依据为MIL-PRF-38534标准,检验方法为MIL-STD-883,对应国内标准为GJB2438和GJB548。
典型参数:抗辐射、-55~125度壳温。
DCDC电源EMC设计

DCDC电源EMC设计与测试分析1、引言DC-DC变换器是航天器在地面测试和在轨运行的各个阶段将一次电源母线电压变换成各分系统及电子设备所需的电压,供航天器上负载使用的重要装载设备。
我国在1986年制订了国军标GJB-151-86,对电子设备包括DC-DC变换器的EMC(电磁兼容性)做出了规定。
由于航天器上装载有很多电子仪器设备,如通信、遥测与遥控设备等,这些设备对EMI (电磁干扰)很敏感,超标的EMI会使这些设备产生错误信号和指令,严重影响航天器的整体安全、稳定工作。
因此,DC-DC变换器的EMC设计很重要。
2、航天器DC-DC变换器EMC技术要求航天器DC-DC变换器通常要求进行的EMC测试项目见表1,各测试项目的要求是以GJB151A-97为基础,并参考了我国通信卫星对设备级产品EMC要求。
表1 航天器DC-DC变换器EMC要求测试项目2.1 辐射发射控制要求(RE102)辐射发射是检验设备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空间发射的干扰强度是否超过限制值,RE102是电场辐射发射试验。
受试设备(EUT)的RE102(10kHz~18GHz)应不超过图1的要求。
EUT工作频率较低,试验频率上限可到1GHz或其最高工作频率的10倍,取较大者。
图1 RE102无意电场辐射发射限制曲线2.2 传导发射控制要求(CE102)电流往往会借助电源线产生电磁辐射,CE102是检验设备以射频传导的方式发射的干扰强度是否超过限制值。
本要求适用于航天器上的所有设备电源导线。
EUT的CE102(10kHz~10MHz)电平应满足图2要求。
图2 CE102电源线传导发射限制曲线2.3 辐射敏感度要求(RS103)辐射敏感度检验设备能否抵抗外界的电磁干扰,RS103是关于电场干扰的。
当按规定的强度对EUT进行RS103(2MHz~18GHz)试验时,EUT工作级和性能级应分别满足相应级别的敏感度判断准则要求,试验频率上限到1GHz或EUT最高工作频率的10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电源标准
航天电源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源类型:航天器中用于产生、贮存和分配电能的各种装置。
多数航天器工作时间较长,要求电源的容量较大,电源重量约占整个航天器重量的
15%\~25%。
这些电源按能源不同分为:化学电源、太阳电池电源和核电
源三类,其输出电流经过变换器、稳压器实现电压/电流变换、变频、稳压,实现对地电绝缘和电源母线保护,同时消除来自电源母线的瞬态变化和电噪声对用电设备的影响。
2. 电源供电:在航空领域中,通常使用的直流(DC)和交流(AC)两种电源。
供电系统必须与读取仪表、通信设备、导航系统等各种飞机设备兼容。
3. 供电能力:供电系统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功率满足航天器上各种设备的运行需求。
各种设备的最小和最大功率要求,均应符合航天电源标准的规定。
4. 供电质量:供电系统必须提供稳定和可靠的电能,以避免对设备的损坏或干扰。
此外,航天电源标准还规定了航天器电源系统的选择决定于用电系统的工作寿命、负载特性和负载要求(平均负载和峰值负载)、太阳辐照情况、工作环境、重量、体积和结构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可查阅关于航天电源标准的文献或咨询该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