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知识与能力训练人教版物理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与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与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提高练习 12.废气内能(或 E1) (1)减少废气带走的能量 (2)使燃料燃烧充分 13.解:(1) Q吸 = cm(t1-t0) = 4.2×103 J/(kg·℃)×5 kg×50 ℃ = 1.05×106 J
(2)V = 10 L = 0.01 m3 m = ρV = 0.7×103 kg/m3×0.01 m3 = 7 kg Q放 = mq = 7 kg×4.6×107 J/kg = 3.22×108 J
t = 30 min = 1800 s
W = Pt = 6×104 W×1800 s = 1.08×108 J
W Q放
100%
1.08108 J 3.22108 J
100%
34%
第 3 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自主导学 转化; 转移;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基础练习 1.(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第 1 节 热机
基础练习 1.D 2.B 3.C 4.C 5.B 6.D 7.C 8.D 9.B
提高练习 10.A 11.压缩; 机械; 内; 60; 15 12.
第 2 节 热机的效率 自主导学 1.完全燃烧; 质量; 焦每千克; J/kg 2.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基础练习 1.D 2.B 3.D 4.D 5.B 6.A 7.B 8.D 9.B 10.D 11.1.5×107 ; 8.6×107 ; 17.4%
基础练习 1.质量为 1kg 的铜,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0.39×103J; 不变 2.D 3.D 4.D 5.D 6.A 7.D 8.A
提高练习 9.B 10.D 11.(1)不同 (2)在达到室温前,相同质量的水,降低的温度越多时,放出的热量越 多 (3)水(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4)水(同种物 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和降低的温度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4.2《光的反射》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2.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阳光下大树底下的阴影 B.岸边古塔在水中的倒影C.皮影戏中的手影 D.电影院放的电影3.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光可以发生反射现象,声音不能C.在空气中光速和声速一样 D.光和声都可以造成环境污染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0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0,则入射角为6006.下列有关图7所示的情景,表述正确的是()A.天坛的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B.传统的自行车尾灯是将照射来的光反射回去,达到安全警示的作用C.石油气主要是利用降低气体温度的方法,液化后被储存在钢瓶内D.验钞机能够发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7.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B.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为3×108km/sC.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也为40°D.站在河边的人透过水面看到河底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8.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凹透镜只对平行光具有发散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总是在同一平面内C.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D.人远离平面镜时,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会随之变小10.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1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12.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能形成清晰美丽的倒影,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B.倒影是景物所成的实像C.倒影的大小与景物的大小相同D.倒影与景物到水面的距离相等1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绿树浓阴夏日长”──光的直线传播B.“群峰倒影山浮水”──光的折射现象C.“两岸猿声啼不住”──声音产生和传播D.“波涛声震大明湖”──声音的响度大14.如图所示,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秘无穷.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山与其倒影B.铅笔好像“断”了C.海市蜃楼奇观D.光的“鹊桥”﹣彩虹15.晚上,在桌面上铺一X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16.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林间光柱B.月食C.彩虹D.手影17.某某首条彩色公路亮相某某环太湖公路十八湾路段,此路段在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线、下坡拐弯等处铺设了css彩色防滑材料,用三维彩色图案取代了白色的减速线.当夜晚汽车尾灯发出的红色光线照射到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路面上时,我们看到的颜色分别是()A.红、黑、黑 B.绿、黄、红C.红、黄、绿 D.黄、绿、红18.在暗室里,在桌面上铺一X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19.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20.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i,说明反射角总是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反射光线,(填“看得到”或“看不到”),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同一平面内(填“在”或“不在”).二、填空题21.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时,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是45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1050,则折射角是_______0,入射角是_______0。

八上知识与能力训练人教版物理答案

八上知识与能力训练人教版物理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自主导学1.km m dm cm mm μm nm m5.D提高练习6.1mm 3.66cm 3.6cm 0.06cm7.C 8.B 9.B 10.B 11.B 12.C 13.180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1.配合法累积法替代法2.取平均值基础练习1.1﹕107695km1.运动运动静止运动2.B 3.C 4.B 5.D提高练习6.人山7.B 8.D 9.A 10.D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1.快慢路程时间2.m/s km/h 1m/s=3.6km/h3.直线速度4.平均速度4.加速直线匀速直线5.15 93.36.骑车者与跑步者都做匀速运动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要快7.C 8.B 9.B 10.C 11.24 12.229.5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刻度尺秒表基础练习1.0.752.0.17 0.25 0.20 哪一段路程.B三、实验题24.(1)刻度尺秒表(2)v=s/t (3)变速(4)v2<v1<v3四、综合应用题25.200s26.8.1m/s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自主导学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声波真空1.B 2.A 3.D 4.A 5.C 6.A 7.B 8.D 9.B 10.C 11.D 提高练习12.D第3节声的利用自主导学1.回声定位声呐2.能量基础练习1.A 2.B 3.D 4.D 5.D 6.D 7.D 8.B 9.A 10.750 提高练习戴9.B 10.A 11.B 12.声源处减弱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A 2.C 3.A 4.B 5.D 6.C 7.C 8.C 9.D 10.A11.C 12.B 13.B 14.B 15.D 16.D 17.D 18.B 19.D 20.B 二、非选择题21.20 能量真空不能传声22.振动响度音调4Hz 不能28.4s 660m29.牛30.(1)A B C(2)A D F(3)80 1.02 E G H31.(1)“烟”是以光速传播的,计时员看到“烟”所用的时间极短;而“跑”声是以声速传播的,计时员听到“跑”声所用时间较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A. B.C. D.2.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A.0°B.35°C.60°D.90°3.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B.光线bC.光线cD.光线d4.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5.如图所示,AO为红光与紫光的重合光线,斜射于水面折射时有两条光线路径,OB和OC,则可能是红光的传播的路径的是()A.OBB.OCC.应重合在OB和OC的中间D.应偏折在OC之内与法线之间6.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通过水面射向B点,光的传播路线为AOB,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的入射方向是()A.BC方向B.BO方向C.BD方向D.以上方向均可二、多选题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水中山的“倒影”C.手影D.笔在水面处“折断”8.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A.在河边看水中的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些B.小孔成像C.用放大镜看物体得到放大的像D.照相机的底片上得到缩小的像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湖面上出现的山的倒影B.人通过放大镜观察邮票C.正午阳光下,大树下面形成的树荫D.水中的人通过潜望镜观察岸上的物体10.如下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C.小孔成像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D.筷子斜插在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12.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经过连续几天观察,晓霞同学发现: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池内水面升至a位置时,她在池旁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升至b位置时,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C.Q点在S点的上方D.Q点在S点的下方三、填空题13.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 ______ 斜射入 ______ 中时发生了 ______ 现象.14.2014年2月6日,厦门鼓浪屿出现“海市蜃楼”奇观,一座“仙山”悬浮在空中,山脉清晰,如图.这一奇观是由于光的 ______ 现象形成,所看到的“仙山”是 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四、实验探究题15.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他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如图所示是他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他还通过实验得到如表数据:入射角α 0°15°30°45°60°反射角β 0°15°30°45°60°折射角γ 0°11°22.1°35.4°40.9°(1)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到如下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在水面处会发生 ______ 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______ ,且折射角 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③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折射角等于 ______ 度.(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 ______ 的介质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D2.B3.B4.D5.A6.B7.AD8.ACD 9.ACD 10.AD 11.BD 12.AC13.水;空气;折射14.折射;虚15.反射和折射;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小于;0;不同【解析】1. 解: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水中,故AB错误;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D正确,C错误.故选D.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完成折射光路图.本题常出现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折射点,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折射和反射同时发生时,要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定律作出折射光线.2. 解:根据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可能正确,ACD一定错误.故选B.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明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解: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中A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从A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上偏转,在图中虚线的上部;光从空气中斜射入B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A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射出B,如图:.故选:B.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注意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4. 解: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注水的游泳池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在界面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好题.5. 解:已知AO为红光与紫光的重合光线,因为红光折射能力弱紫光折射能力强,所以红光的传播的路径是OB,紫光的传播路径是OC.故选A.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三棱镜将其分解为七种颜色的色光,即该现象称为光的色散;红光的偏折程度小,紫光的偏折程度大,即红光折射能力弱紫光折射能力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了解,以及紫光的折射能力大于红光的掌握,是一道中档题.6. 解:光线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所以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如图,分别作出法线.由图知,DB靠近法线了;CB的传播方向未变;OB光线远离法线,符合要求.故选B.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若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搞清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7. 解:A、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B、水面上山的倒影,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 错误;C、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AD.(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3)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反射形成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光现象的区分,掌握其本质和相关事例是解题的关键,是中考的热点题型.8. 解:A、在河边看水中的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些,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观察邮票是利用了物体在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D、照相机的底片上得到缩小的像,是利用了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故选ACD.①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有:凸透镜成像,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水中的鱼“变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被“折断”,海市蜃楼,彩虹等.此题主要考查身边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9. 解:A、平静的湖面上出现的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人通过放大镜观察邮票是光的折射现象,不合题意;C、正午阳光下,大树下面形成的树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水中的人通过潜望镜观察岸上的物体,是利用了平面镜对光的两次反射,符合题意.故选ACD.(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0. 解: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正确;B、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B错误;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AD.(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注意“影子”和“倒影”的原理是不同的.11. 解:A、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筷子斜插在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BD(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注意“影子”和“倒影”的原理是不同的.12. 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下图所示: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故选AC.(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产生折射现象;(2)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3)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侧壁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再从水中斜射入空气里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本题重点考查的是作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此题通过作图说明,学生一目了然,效果更好.13. 解: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故答案为:水;空气;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二者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14. 解:“海市蜃楼”奇观,是由于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人们看到的“仙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答案为:折射;虚.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海市蜃楼等,光的折射成的是虚像.生活中的光现象判断是比较常见的题目,属于基础题,要会区分此光现象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中的哪种.15. 解:(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2)折射光线在水中,反射光线在空气中,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不同的介质中.故答案为:(1)①反射和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小于;③0;(2)不同.(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③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不同的介质中.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人教版八年级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经典例题4.1光的直线传播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经典例题4.1光的直线传播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年级物理第四章经典例题4.1光的直线传播专项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野外生存能力是户外运动者的必备技能。

下列生存技能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A.影长辨向﹣光的折射现象B.削竹为刀﹣减面积增压力C.融冰取水﹣固体升华现象D.钻木取火﹣做功改变内能2.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3,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3.2020年6月21日下午,包括郴州在内的很多地区都能观察到罕见的天文现象﹣﹣日食。

下列关于日食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而发生的B.日食的形成原理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相同C.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4.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日环食现象。

日环食现象是由于()A.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B.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C.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D.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5.下列成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管中窥豹6.北京时间2019 年4 月10日21时,首张黑洞照片全球发布,露出真容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 亿倍,黑洞是一种质量极大的密实天体,具有非常强的引力,在它周围的一定区域内,连光也无法逃逸出去。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年是长度单位B.黑洞的密度非常大C.黑洞强大的引力是分子间的引力D.人眼无法直接看见黑洞内部二、填空题7.在模拟日食、月食的实验中,王老师画了图示。

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处,此时月亮在__________处(选填“A”、“B”或“C”)。

8.为了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成因,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cm)的卡片甲正对太阳光如图,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观察距卡片50cm 且与甲平行放置的光屏上光斑的变化情况,发现光斑开始是菱形的,然后逐渐变小,但形状与孔一样,亮度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节节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节节练含答案

(填“大、小”).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 cm,t BC= s,v AC=
AB。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大、小”).
(2007•广州)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4-2甲.
厘米、
)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v=0.452.82s m t
s
==……方法2:v=0.150.300.150.450.30()1.00 1.92 1.00 2.82 1.923m m m m m s s s s
s s t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 (写出一点即可);
)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
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15
1.000.990.9630
1.92 1.94 1.9045
2.82 2.80 2.78
的物体作小重物、用密度大的液体代替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光的折射 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光的折射 习题(解析版)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C.利用凸面镜扩大视野D.手影的形成2.生活中有许多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B.自行车尾灯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C.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是光的折射造成的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C.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D.塔在水中形成“倒影”4.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有“海市蜃楼”的奇景,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日食现象B.杯弓蛇影C.雨后彩虹D.手影游戏5.光从某一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35°,折射角可能为()A.0°B.28°C.35°D.60°Ⅱ、基础巩固☆☆6.甲图是渔民叉鱼的场景,请在乙图中完成渔民看到鱼在水中的像的光路图,同时标出入射角i;其中B 代表渔民看到的鱼,A代表鱼的实际位置。

7.在平静的水面上空,一只鱼鹰正在斜向下俯冲捕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鹰在水中的自己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鹰看到的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鹰在俯冲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变大D.鱼鹰应向它看到的鱼的下方俯冲才可能捕捉到鱼8.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观察到很多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湖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反射B.湖边路灯杆在岸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茂密树林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岸上景物在湖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9.如图所示,游泳池中的水面下方的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池底产生光斑P1折射光线在天花板上产生光斑P2。

如水面下降一小段距离,则()A.反射角增大B.折射角增大C.光斑P1右移D.光斑P2右移10.小红在平静的湖边看到“鸟在水中飞,鱼在鸟上游”,如图所示,对画面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水中的“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水中的“鸟”是实像C.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深D.看到的“鱼”是虚像Ⅲ、能力提高☆☆☆11.在平静的湖面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梭,鸟在水草中翱翔”的美丽奇观。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

第3节声的利用【A层基础必会】考点一声与信息1.(物理与日常生活)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这运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

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像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超声波(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对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伤害。

人们无法提前获取信息是因为地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被困群众通过敲击物体发出声音,被及时解救,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选填“信息”或“能量”)。

考点二声与能量4.下列仪器的应用能说明声波具有能量的是(B)A.B超诊断仪B.高频清洗仪C.浅层地震仪D.倒车雷达5.如图是超声波加湿器,它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将水滴击打成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超声波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层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

关于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与提示音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D.导盲杖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7.人们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种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 Hz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8.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探伤的实质是声音传递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自主导学1.km m dm cm mm μm nm m2.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在哪里3.(1)正确放置刻度尺(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要注明单位4.秒表5.避免错误错误基础练习1.(1)1.25 1250 1.25x109(2)250 2.5x108(3)75 4500 (4)150 2.52.15.31cm 18.22cm3.对准物体的边缘0~6cm 1cm 3.44.C5.D提高练习6.1mm 3.66cm 3.6cm 0.06cm7.C 8.B 9.B 10.B 11.B 12.C 13.180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自主导学1.配合法累积法替代法2.取平均值基础练习1.1﹕107695km2.85 累积法3.400m4.D5.D提高练习7.6m第2节运动的描述自主导学1.位置2.参照物参照物相对基础练习1.运动运动静止运动2.B 3.C 4.B 5.D提高练习6.人山7.B 8.D 9.A 10.D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自主导学1.快慢路程时间2.m/s km/h 1m/s=3.6km/h3.直线速度4.平均速度基础练习1.5 72 2.30 3.B 4.C 5.C提高练习6.A 7.C 8.D 9.C第3节运动的快慢(二)自主导学2.回声火车过桥爆破基础练习1.<2.A提高练习3.甲丙乙4.加速直线匀速直线5.15 93.36.骑车者与跑步者都做匀速运动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要快7.C 8.B 9.B 10.C 11.24 12.229.5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自主导学1.刻度尺秒表基础练习1.0.752.0.17 0.25 0.20 哪一段路程提高练习3.(1)60.00 (2)20 (3)s/t0.94.(1)质量(2)在光滑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滚下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无关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0.1cm 3.80cm2.15 183.东边地平线西边的山4.距离时间速度二、选择题5.B 6.B 7.D 8.C 9.B 10.A 11.B 12.C 13.A 14.D 15.B 16.A 17.A 18.C 19.D 20.D 21.A 22.D 23.B三、实验题24.(1)刻度尺秒表(2)v=s/t (3)变速(4)v2<v1<v3四、综合应用题25.200s26.8.1m/s27.42min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自主导学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声波真空2.快快340基础练习1.B 2.A 3.C 4.A 5.D 6.B 7.C 8.C 9.C 10.C提高练习11.A 12. 3 钢管13.介质345 14.C 15.B 16.空气强第2节声音的特性自主导学1.高低振动的快慢高2.强弱振幅3.音调响度音色4.20000 20基础练习1.B 2.A 3.D 4.A 5.C 6.A 7.B 8.D 9.B 10.C 11.D 提高练习12.D第3节声的利用自主导学1.回声定位声呐2.能量基础练习1.A 2.B 3.D 4.D 5.D 6.D 7.D 8.B 9.A 10.750 提高练习11.(1)高于20000赫兹(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4)3000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自主导学1.分贝dB 损害健康人耳刚好能听见2.(1)声源处安消声器(2)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基础练习1.A 2.A 3.D 4.C 5.C 6.C 7.A 8.C提高练习9.B 10.A 11.B 12.声源处减弱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A 2.C 3.A 4.B 5.D 6.C 7.C 8.C 9.D 10.A 11.C 12.B 13.B 14.B 15.D 16.D 17.D 18.B 19.D 20.B 二、非选择题21.20 能量真空不能传声22.振动响度音调4Hz 不能23.(1)能(2)逐渐变小(或听不到声音)(3)不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4)空气真空24.瓶子和水音调降低25.空气锣面停止了振动26.固体快27.超声波能量次声波28.4s 660m29.牛30.(1)A B C(2)A D F(3)80 1.02 E G H31.(1)“烟”是以光速传播的,计时员看到“烟”所用的时间极短;而“跑”声是以声速传播的,计时员听到“跑”声所用时间较长。

(2)t = s/v =100(m)/340(m/s)=0.29 s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自主导学1.冷热程度温度计热胀冷缩2.摄氏度0℃100℃3.量程分度值0.1 35 42基础练习1.11℃-4℃27℃11摄氏度零下4摄氏度27摄氏度2.C 3.C 4.A 5.D 6.B 7.9℃-8℃8.乙丙甲9.BAFCDE 10.量程分度值 C 1 79提高练习11.B 12.B第2节熔化和凝固自主导学1.固态液态气态2.熔化凝固3.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基础练习1.A 2.C 3.A 4.B 5.A 6.①②⑤⑦7.B 8.C9.(1)0℃0℃(2)固液共存液态(3)4 吸保持不变(4)DE FG DEFG 10.(1)晶体(2)48 (3)固固液共存提高练习11.C 12.(1)熔化(2)甲、乙(3)乙甲第3节汽化和液化自主导学1.液态气态液化2.沸腾蒸发液体内部表面沸点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3.压缩体积基础练习1.D 2.C 3.B 4.C 5.D 6.A 7.C8.沸点升高②水蒸气液化放出大量热,使人的皮肤损伤更严重9.液化压缩体积10.蒸发液化11.(1)98℃不变(2)97℃(3)B A(4)如下图图3-14(5)此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6)在烧杯上加个盖子提高练习12.D 13.A第4节升华和凝华自主导学1.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放热基础练习1.D 2.B 3.D 4.A 5.C 6.B 7.C8.(1)升华(2)液化(3)凝华(4)汽化(5)液化9.内凝华放热10.凝华11.升华吸热12.蒸发水蒸气液化凝结凝固小溪渗入地下13.霜是初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夜晚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霜前的温度必须足够低(达到0℃以下),故感到冷。

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后下降到地面,下雪时气温本来就很低,而下雪后的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

提高练习14.B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1.A 2.B 3.A 4.C 5.A 6.C 7.B 8.C 9.D 10.A 11.A 12.A 13.C 14.B 15.C 16.C 17.B 18.C 19.D 20.B 二、填空题21.液体热胀冷缩 B 寒暑表 22.蒸发 吸热 23.升华 吸收 液化 凝华三、实验探究题24.(1)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晶体 (2)升高 蒸发 液化 (3)96 低于 (4)保持不变 (5)使热量散失得没那么快 25.35~42 0.1 36.6 ①量程不同 ②分度值不同 ③体温计的玻璃管内有一小段弯曲处特别细 (任意两点) 四、连线题 26.熔化汽化从泳池起来被风吹到,冷得直哆嗦 哈尔滨的冰雕慢慢变小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 防蛀虫的樟脑丸用了一段时间后会消失打针前护士在手臂上擦酒精棉球后,手臂凉飕飕的 凝固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一、 选择题1.B 2.A 3.D 4.C 5.D 6.D 7.B 8.B 9.C 10.C 11.B 12.D 13.D 二、填空题14.(1) 1mm (或0.1cm ) 3.25(或3.24或3.26) (2) 秒表(或停表) s(或秒) 15.运动 2716.纸团跳动 发声体在振动 纸团跳得越高 响度由振幅决定。

17.弹开 振动 18.产生 传播 人耳液化升华凝华山上的雾凇铁水被浇铸成铁锹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苹果放一段时间后 ,表面有水珠 水烧开后壶口有“白气”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19.熔化 吸热 蒸发 吸热 20.液 固21.压缩体积 降温 压缩体积22.打开书本,就能增大表面积;晒太阳能提高温度;吹风能加速书本周围空气流动;这三个措施都能加速水的蒸发。

三、计算题 23.超速 解: h km hkm/6010ts V 61==24.解:(1)由图7可知,物体静止在离仪器20m 的位置或绕仪器做圆周运动。

(2)【解法一】因为信号来回的时间st 1.0=总,即单程的时间ss t t 05.021.021===总所以物体距仪器的距离:ms s m t s 1705.0/340111=⨯==υ【解法二】因为信号来回所通过的路程:ms s m t s 341.0/340=⨯==总总υ所以物体距仪器的距离:mm s s 1723421===总(3)由图9可知,当st 152=时,ms 302=所以物体的速度:hkm s m sm t s /2.7/21530222====υ四、实验探究题 25.(1)cdeba 或dceba (2)(图略) (3)98℃(4)水过多(或水初温太低或火太小或没有用外焰加热等等)26.(1)50 晶体(2)5 固体 固液共存 (3)8027. 1 高 振动频率 28. 10 变速 12.5第四章 光现象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自主导学1.自行发光 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灯泡、水母鱼、斧头鱼、灯笼鱼等 2.直线3.箭头 路径 方向 不是 4.3×108m/s c 距离 基础练习1.C 2.B 3.A 4.A 5.C 6.A 7.A 8.3×108m/s 340m/s 不需要 需要 9.同种均匀介质 光的直线传播 10.光的直线传播11.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要快得多 12.解:t =22.7s =1.35s , v =3×108m/ss =vt =3×108m/s ×1.35s=4.05×108m答: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4.05×108m 。

提高练习13.C 14.D 15.A 16.A17.直线传播 1.5×10818.倒立变大不变第2节光的反射自主导学1.AO OB 法线αβ2.同一平面法线等于可逆的基础练习1.A 2.B 3.B4.①③②④5.60°0 逐渐靠拢法线6.镜面反射漫反射镜面7.8.9.10.(1)分居法线两侧(2)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光路是可逆的提高练习11.A 12.D 13.14.第3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自主导学1.虚相等相等2.能够不能够基础练习1.B 2.C 3.B 4.B 5.C 6.C7A‘8.光的直线传播虚光的反射9.3.8×105km 虚10.视力表 111.(1)较暗(2)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2 (4)到镜面的距离(5)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6)不能虚提高练习12.C 13.D14.15.16.第4节光的折射自主导学1.法线小于增大也增大不变是可逆的2.彩虹、海市蜃楼、水中的筷子“折断”等基础练习1.B 2.B 3.C 4.B 5.C6.水空气折射7.虚水空气折射折射可逆的下方下方8.30°30°46°9.10. 提高练习11.D 12.A 13.D第5节 光的色散自主导学1.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色散 2.红 绿 蓝 3.红外线 紫外线 基础练习1.C 2.A 3.D 4.C 5.A 6.C 7.C 8.光的色散 色光︒309.C10.(1)荧光物质(2)反射(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C 2.C 3.C 4.D 5.D 6.C 7.D 8.C 9.D 10.B 11.A 12.D二、填空题13.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发射14.50°60°15.BO OA MM′∠4 ∠5 ∠2 左16.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不同的色光组成的17.折射增大小18.直线传播太阳19.虚240m20.较好反射21.虚0.5 不变22.12:0523.红外线紫外线24. 25.26.四、实验题27.(1)完全相同 物 (2)玻璃板与木板没有垂直 (3)测量物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4)不合理 测量次数不够,使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不够准确28.(1)等于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光线OF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个平面上五、计算题29.解:s=38万千米=3.8×108m t=vs =m/s103.0108.388⨯⨯m =1.27s答:太阳光从月球到地球需要1.27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