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财务档案档案管理制度 财政部

财务档案档案管理制度财政部有效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是维护财政秩序、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根据我国财政部的相关要求,详细阐述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和借鉴。
一、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概述1.目的:规范财务档案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
3.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财政部的相关规定。
二、财务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设立财务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
2.设立财务档案管理机构,负责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
3.明确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财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收集范围: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与财务活动相关的资料。
2.整理要求:按照财务档案的种类、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整理,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四、财务档案的归档与保管1.归档要求: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及时将财务档案归档,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
2.保管要求: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措施,确保财务档案的安全。
五、财务档案的利用与销毁1.利用要求:严格按照财务档案管理规定,提供财务档案的查阅、复制等服务。
2.销毁要求:对已到销毁期限的财务档案,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确保财务档案的合规销毁。
六、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1.建立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2.对违反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阐述,本文为我国财政部门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详细的制度参考。
财务及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财务及档案管理工作,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全体员工及外部合作单位。
第三条财务及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财务及档案管理的合法性;(二)真实性原则:财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伪造、篡改;(三)完整性原则:档案资料应全面、系统,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四)安全性原则:加强财务及档案的保密工作,确保信息安全;(五)责任制原则: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财务及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章财务管理制度第四条财务管理组织架构(一)设立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二)财务部下设会计、出纳、审计等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三)各部门设立财务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财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财务管理职责(一)财务部职责:1. 负责制定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3. 负责公司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4. 负责税收筹划,降低税收风险;5. 负责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
(二)会计岗位职责:1. 负责编制会计凭证,确保凭证真实、合法;2. 负责登记会计账簿,保证账簿准确、完整;3. 负责编制财务报表,确保报表真实、准确;4. 负责会计档案管理,确保档案安全、完整。
(三)出纳岗位职责:1. 负责公司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2. 负责收付款项的审核、登记、结算;3. 负责保管财务印章、票据等物品;4. 负责编制现金流量表,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四)审计岗位职责:1. 负责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确保财务合规;2. 负责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3. 负责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报表真实、准确;4. 负责对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防范。
财务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财务档案管理,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财务档案的管理,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税务申报表、各类合同、项目成本资料、资产评估报告、借款合同及抵押登记合同、验资报告、审计报告等。
第三条财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财务档案由公司财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分级管理原则: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保管期限,对财务档案进行分级管理。
(三)归档及时原则:财务档案应当在形成后及时归档,不得擅自保留或销毁。
(四)保密原则:对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财务档案,应严格保密,不得擅自泄露。
第二章财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财务档案的收集:(一)财务部门应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及时收集各类财务档案。
(二)财务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协同,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性。
第五条财务档案的整理:(一)财务档案应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等进行分类整理。
(二)财务档案的整理应保持档案的原始性、完整性、连续性。
(三)财务档案的整理应使用规范的档案装具和标识。
第三章财务档案的保管与使用第六条财务档案的保管:(一)财务档案应当存放于通风、干燥、防潮、防尘、防盗、防火、防虫蛀的专用档案室。
(二)财务档案的保管应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档案的安全。
(三)财务档案的保管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财务档案的使用:(一)财务档案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借阅手续。
(二)借阅人应当爱护档案,不得擅自涂改、损坏、遗失档案。
(三)借阅人应当按时归还档案,不得逾期。
第四章财务档案的销毁第八条财务档案的销毁:(一)财务档案的销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销毁财务档案前,应当进行鉴定,确认档案已失去保存价值。
(三)销毁财务档案时,应当由财务部门负责人、档案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共同监销。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单位财务档案的管理,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安全、有序,提高财务档案的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财务凭证、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财务计划、财务分析等。
第三条财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保密原则;(三)真实性原则;(四)完整性原则;(五)准确性原则;(六)可追溯性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财务部门负责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销毁等工作。
第六条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熟悉财务档案管理业务,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三)责任心强,具备较强的保密意识。
第三章财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七条财务档案的收集应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性。
第八条财务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一)财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结算凭证等;(二)财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三)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四)财务计划:包括年度财务计划、月度财务计划等;(五)财务分析:包括财务状况分析、经营成果分析等。
第九条财务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分类整理:按照财务档案的性质、内容、时间等进行分类整理;(二)编号归档:对每份财务档案进行编号,并按照编号顺序归档;(三)编制目录:编制财务档案目录,方便查阅;(四)装订成册:将整理好的财务档案装订成册,方便保管。
第四章财务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第十条财务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安全保管:确保财务档案的实体安全,防止丢失、损坏、霉变、虫蛀等;(二)保密保管:严格执行财务档案保密制度,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三)定期检查:定期对财务档案进行盘点、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全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财务档案管理,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财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财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二)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规范财务档案管理工作。
(三)安全保密原则:确保财务档案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便捷利用原则: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确保财务档案的便捷利用。
第二章财务档案的范围和内容第四条财务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等。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等。
(三)财务报告:包括年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月度财务报告等。
(四)财务计划:包括年度财务计划、季度财务计划、月度财务计划等。
(五)其他财务资料:包括合同、协议、借款合同、投资协议、税务登记证、审计报告等。
第三章财务档案的归档第五条财务档案的归档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整理:对已完成的财务凭证、账簿、报告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其完整、准确。
(二)编目:编制财务档案目录,包括档案名称、编号、数量、形成时间、保管期限等。
(三)装订:按照规定格式装订财务档案,确保其整齐、牢固。
(四)编号:对装订后的财务档案进行编号,方便查询和管理。
(五)移交:将整理好的财务档案移交至档案管理部门。
第四章财务档案的保管第六条财务档案的保管工作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存放:按照档案管理部门的规定,将财务档案存放于适宜的档案柜中,确保档案的整洁、有序。
(二)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档案受潮、受霉、虫蛀、鼠咬等损坏。
(三)保密:严格执行国家保密规定,确保财务档案的机密性。
(四)检查:定期对财务档案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财务处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财务处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财务处所有档案的管理,包括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审计档案、电子档案等。
第三条财务处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保密安全原则;(三)便于利用原则;(四)科学规范原则。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财务处档案分为以下类别:(一)文书档案:包括财务处各类文件、报告、请示、通知、会议纪要等;(二)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三)审计档案:包括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建议等;(四)电子档案:包括电子文件、电子账簿、电子报表等。
第五条档案归档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归档材料应真实、完整、准确;(二)归档材料应按照档案类别、年度、顺序号进行排列;(三)归档材料应填写《档案归档登记表》;(四)归档材料应进行编号、编目、装订;(五)归档材料应定期进行整理、检查、鉴定。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档案保管应遵守以下规定:(一)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火、防盗;(二)档案柜应保持整洁、有序,防止损坏;(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点、检查,确保档案安全;(四)档案查阅应严格登记,查阅人员应遵守保密规定。
第七条档案利用应遵守以下规定:(一)档案利用应按照档案法规和保密规定执行;(二)档案查阅应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三)档案查阅人员应爱护档案,不得损坏、涂改、乱涂乱画;(四)档案查阅后应立即归还,不得擅自复制、借出。
第四章档案鉴定与销毁第八条档案鉴定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初步鉴定;(二)档案鉴定委员会对档案进行审查、讨论;(三)档案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意见,报财务处领导审批;(四)对不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报经领导批准后予以销毁。
第九条档案销毁应遵守以下规定:(一)档案销毁前应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档案无保密信息;(二)档案销毁应采取焚毁、碎纸、化浆等方式;(三)档案销毁过程应有专人监督,确保档案安全;(四)档案销毁后应填写《档案销毁登记表》。
档案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财务管理,规范档案财务行为,确保档案财务安全,提高档案财务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档案财务活动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档案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档案财务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真实性原则:档案财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三)安全性原则:确保档案财务安全,防止档案财务风险。
(四)效益性原则:提高档案财务管理效益,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第二章财务管理职责第四条档案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档案财务管理,其主要职责如下:(一)制定和实施档案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财务监督。
(二)编制档案财务预算,执行财务预算,审核财务报销。
(三)管理档案财务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
(四)定期开展档案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五)协助审计部门开展档案财务审计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财务管理部门开展档案财务管理,其主要职责如下:(一)按照规定进行档案财务报销,及时提供相关凭证。
(二)执行档案财务预算,控制部门支出。
(三)协助档案财务管理部门开展档案财务分析。
第三章财务预算与执行第六条档案财务预算应根据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档案事业发展需求和财务状况编制,经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档案财务预算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档案事业发展经费。
(二)档案设备购置经费。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
(四)档案安全保卫经费。
(五)其他档案财务支出。
第八条档案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应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九条档案财务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预算的合理使用。
第四章财务核算与监督第十条档案财务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配比原则。
(三)一贯性原则。
第十一条档案财务核算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档案资产核算。
(二)档案支出核算。
2024年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2024年财务档案管理制度____年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和实施财务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第二条: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为组织的决策、审计和法律调查等提供支持。
第三条: 财务档案指的是组织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财务审计等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账簿、凭证、报表、会计档案等文件和资料。
第四条: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合法、准确、完整、安全和便于检索的原则。
第五条: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实行质量检查和定期备份,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第二章: 财务档案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六条: 组织的财务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和实施。
第七条: 财务档案管理员具有财务专业知识和档案管理经验。
第八条: 财务档案管理员负责编制和实施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组织档案整理和归档工作,并保障财务档案的安全。
第九条: 财务部门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档案保管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条: 财务档案管理员有权审核和控制档案的流转和使用,对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三章: 财务档案的建立和整理第十一条: 所有财务活动都应当建立相应的财务档案,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整理和归档。
第十二条: 财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审计资料等。
第十三条: 财务档案的整理应当按照事项和时间顺序进行,并进行完整记录和编号。
第十四条: 财务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保管期限进行归档,并标注归档年限。
第十五条: 财务档案管理员应当根据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对财务档案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清点。
第四章: 财务档案的保存和销毁第十六条: 财务档案应当在保管期限内保存完好,并妥善保管。
第十七条: 财务档案保管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八条: 财务档案管理员应当在财务档案保管期满后,及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
第十九条: 财务档案的销毁应当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确保档案的完全销毁和保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财务收支计划、上级文件以及其他基本情况等资料都是重要的历史经济资料和有效文件,有着重要的经济参考价值和管理参考价值,也是发现经济问题,查找线索的可靠依据。
因此,这些资料必须在年度终了,办理决算后,进行整理,组卷立卷,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一、认真执行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会计案管理办法。
对历年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专业资料进行全面清理,立卷归档。
二、会计凭证要做到装订整齐,并包角和贴标签、编号,帐本、报表做到整理标准化,同时装盒立卷,填制目录。
三、科学管理会计档案,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同时执行安全的保密制度,不随意乱堆乱放,严防毁坏散失和泄密。
四、档案原则上不得外借,也不得拆散原卷册,凡需借阅和调阅时,必须经单位领导和会计同意后方可,并限时归还。
五、会计档案期满需销毁时,报请主管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編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经单位领导批示后报请主管部门批准方可,由财会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监销。
六,监销人员在销前要认真清点核对,销毁后在清册上签字盖章,并将情况报告院领导。
家长委员会制度
一、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及时改进与完善幼儿园各项工作,协调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和谐发展,促进家园双方密切联系,形成合力,我幼儿园特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制度:
家长委员会成员由热心孩子教育、热心参与幼儿园管理工作、能代表家长想法的家长代表组成,由班主任提名推荐或家长自荐,每班两名,由园方領导审定。
并设立家委会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
主任是幼儿园园务委员会成员之一
二、幼儿园每年召开家委会会议两次,年初征求家委会成员对幼儿园学期工作安排的意见,组织家委会成员共同商讨幼儿园学期工作中重要話动,制订工作计划。
年末向家长委员会汇报总结工作,学年中根据幼儿园工作需要,委员会可随时召开会议。
三、家委会成员定期来园参与幼儿园营养保健、教育教学,家长工作、安全管理等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合理建议。
并通过各种形式听取并及时反映家长对幼几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开办好家长学校。
四、每年的九月份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轮的家长委员会代表。
家长表员会职责:
1.听取,联系、反映全园家长所关注的问题,如教师师德、保教水平、教育质量,幼儿发展水平等问题,采取口头汇报、书面建议等多种形式,把急需解决的见见,建议提供给园领导或老师,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改进与提高。
2.积极跟进幼儿园各级管理层对家长们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家长。
3. 宣传幼儿园教学成果和向幼儿园提供教学改革信息,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舆论的氛围。
4.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帮助家长端正教育观念,树立科学育儿的观念。
5. 参与幼儿园重大活动策划,提供、挖掘周边资源,帮助促进幼儿园发展。
6. 积极参与、配合幼儿园和班级开展各类活动,协助幼几园加强科学管理。
七、有义务主动为幼儿园的公益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
食品留样制度
一、留样食品的范围为每餐次的所有食品,包括热菜、凉菜、生吃的食品、包点、主食。
二、食品留样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堂管理员)负责。
负责留样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
三、留样人员采集留样食品时须无菌操作,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及口罩,将手洗并进行手部消毒,所使用的留样工具(夹、勺、铲等)以及容器使用前必须清洗并严格消毒。
四、样品要求:
1. 每餐次、每个品种、每批次的食品必须留足200克,分别盛放在已消毒的容器中。
2.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加盖密封(或用保鲜膜密封好)。
3.贴好标签,标明样品名称、餐次、留样时间、留样人。
4.贴标后立即存入留样冰箱(冷藏冰箱)内保存。
5.所有留样食品任何人不得随意接触,样品必须保留48小时后无就餐人员出现异着情况方可销毁。
6.留样的食品不得再进行加工食用。
五、留样冰箱必须标明标识、专用于食品留样,不得存放与留样无关的其他生、熟食品。
经常对留样冰箱进行维护、清洁、消毒,避兔交叉污染。
六、每餐次的食品留样后必须及时做好留样登记,留样登记记录保存期限为一年。
交接班制度
一、坚持在上、下班时间里进行文字和口头的交接班工作。
二、做好交接记录,要求详细清楚。
1.幼儿基本情况(人数、情绪及健康状况、带药情况及对体弱儿照顾等)。
2.幼儿进食情况、教育教学情况、活动情況。
3.有无事故发生(包括小伤、破皮情况)。
4.家长工作。
三、下班前应做好所有应做的记录,将玩教具整理好收拾好,幼儿餐后教师要将活动室打扫干净,交整洁的班。
四、接班老师未到,在岗教师不能离开幼儿。
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资料由专人负责管理。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有较高的政治、专业素质,能根案工作要求好内的各类材料整理归档工作。
二、各部门及时做好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交给档案管理员,以便及时归档,做到各类档案资料齐全、规范。
三、当案置于档案室,按类摆放。
四、档案一律不得外借,不得善自拿用,査看档案资料必须经档案管理人员的同意并进行登记,用毕及时放回原处。
不准在的档案资料上划线、圈注、涂改、折页和折。
五、切实保管好档案,严格执行档案签收、借阅、保密制度,防止人为散失、泄密、缺损、确保档案完整、安全。
六、管理好档案,防止档案材料受潮、虫蛀。
教职工图书资料管理制度
一、图书资料由专人负责管理。
认真做好书籍签收、归类存放、借阅登记工作,杂志一年一装订,确保各种书籍不遗失、不混杂。
二、每册图书均归类摆放,并按类别记录在册,目录清楚、按顺序摆放。
新入图书必须按规定做好盖印、标记、入册后,方可开始借用。
三、加强阅览管理,督促借阅者将书籍按时归还。
四、教师借用图书资料,需登记借出资料名称、类别、日期、数量及借用人签名,并按期归还;归还时由借用人签名。
五,每位教职员工应保持图书资料不损坏、不代借、转借,如有图书资料失,则由遗失者赔偿原书、原资料,如购买不到,则加倍赔偿。
六、做到勤收、勤扫、勤抹,确保室内干净整洁。
七、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水、防盗、防虫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