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第二单元)
小学语文_千人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千人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等9个生字,理解“特别、的确”等文中的词语。
3.了解米糕的生产过程,理解“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4.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像千人糕一样来之不易,进而让学生明白: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1.识字与写字教学2.理解“千人糕”的真正含义,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上课!师生问好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片,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一个米糕)谁能告诉我图上的这个是什么?你吃过吗?指生说,板书:糕师:谁能用语言把它描述一下?这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除了糕的形状,颜色,还有其他方面吗?(比如,它是用什么做的,味道如何……)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千人糕》,(板书:千人)请同学们抬起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来,齐读课题。
指导读题“千人/糕”千人糕,它和我们平时吃的糕有不同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你读了几遍?多读、多思考是预习课文的好习惯。
在预习的时候,我们还要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下面就请同学们捧起手中的课本,认真朗读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请你来读:一是把语句读通顺,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第二,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听明白了么?好,开始你的阅读吧!从大家扬起的笑脸,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收获不少。
文中的字词大家都认识了么?那么老师可要考一考大家米糕特别买来磨粉熬糖甘蔗甜菜汁就算销售劳动的确应该农具味道指生读,纠正读音谁还想到前面来领着大家齐读一遍?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读得又准确又洪亮,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的非常认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
(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
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4.重点强调:“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中读“cé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2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问句,生回答在小溪上、小路上)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冒”上宽下窄,“”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
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不要写成“爱”)3.师范写,生书空。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电子备课平台授课年级:二年级科目:语文课型:阅读课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授课时间:xx任课教师:xx目标:1.认读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研究第一、二诗节,领悟XXX精神。
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
难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方法:1.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2.初读课文,研究字、词。
3.研究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XXX精神。
4.生字书写指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黑板、彩笔、课本。
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1.板书“XXX”,认读,正音。
指导“锋”是后鼻音。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研究字、词。
1.抽生分节朗读,师生相机正音。
并结合朗读,出示有关词语卡片:“足迹、曾、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认读词语。
2.开火车朗读词语卡片,并理解词语。
3.朗读短语: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年迈的大娘。
(提示:“的”要读得轻而短)4.指导读好诗中的几个长句子。
三、研究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XXX精神。
1.过渡:XXX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先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吧!2.抽生读第一诗节,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找”时急切的心情。
重点指导好第二个“你在哪里”,语气更为强烈。
抽生分节朗读。
3.品读、感悟第二诗节。
四、生字书写指导:1.出示要书写的字“雷、锋、泥泞、叔、冒”,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字?哪个字比较难写?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五、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
2.背诵第一和第二节诗歌。
在这节课中,教师将以评导读的形式,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朗读诗歌中的“寻找”和“你在哪里”,以体会其中急切的心情和强烈的语气。
接着,学生将自由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品读、感悟第二节诗歌。
最后,学生将通过背诵和朗读诗歌,研究XXX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二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人教(部编版)

第二单元单元解读一、单元概述1.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第二单元为本册教材中的第二个阅读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人文主题编排。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
2.单元内容构成及编排意图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安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
这三篇课文主题相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关爱”。
可题材、体裁各不相同。
有诗歌,有散文,有故事;有歌颂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的《千人糕》,还有描述家人间温馨关爱的《一匹出色的马》。
这些课文,从家庭到社会,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充满爱意的画面。
本单元《语文园地二》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六个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字词句运用能力、写话能力、写字能力以及积累语言、阅读能力。
3.单元课时安排这是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共计9- 12课时完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千人糕》教学目标: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具”等9个字,会写“也许、一定”等14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一匹出色的马》教学目标:1.认识“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等9个字,会写“出色、河水”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3.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刚才,我们对阅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介绍,下面,再来看看《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简介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
分别是《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不要说XXX叔叔那样平凡而伟大的光辉典范,就是那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甚至用雨衣给XXX花挡雨的五岁XXX,也同样有着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
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
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去细细地品味这些充满爱的诗文,再联系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献出爱心,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
二、总体构想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模块一:识字与写字模块二:朗读指导模块三: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我的爸爸叫焦尼》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爱的奉献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研究目标1.会认识本单元49个字,会写33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课。
3.巩固识字方法,鼓励学生按照发现的识字规律识字。
4.在阅读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了解课文,感受“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建立“保护强大”的认识。
5.指导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表演等方式加深了解,提升朗读水平,积累词汇。
6.在理论活动中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加强“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信念。
模块一识字与写字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1.出示残疾人的图片,5·12地震中救助被困的视频。
引导说话:我观后的设法主意。
2.过渡:“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家园。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单元,进一步感受“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吧!2、感知内容,认读生字1.播放本单元朗读课件,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
2.自读本单元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伴,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把课文读正确。
4.小组汇报不能读准的生字,班内交流,查字典解决。
5.汇报朗读,相机正音。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千人糕》教学设计两课时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千人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千人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课文讲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讲述了千人糕是由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才做成的,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千人糕”中的“千人”是泛指,不是恰好一千个人,而是许许多多的人,这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万”一样的,是虚指,意思是很多很多。
文章讲述千人糕名字的来历,主要是告诉孩子们,在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孤立有存在的,一个产品需要众多的人参与劳动,需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教学目标1.会读“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本课“能、具”等9个生字,会写“也许、一定”等13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4.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自己或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1.会读“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本课“能、具”等9个生字,会写“也许、一定”等13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难点1.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
2.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吃过什么?生答:生日蛋糕。
师:大家分享一下生日蛋糕的样子或者你吃蛋糕时的心情。
生:我属鸡,生日蛋糕上面做了只小鸡。
生:我过生日的时候,生日蛋糕有三层。
除了蛋糕,还有奶油,还有巧克力、鸡蛋、水果,上面插着蜡烛。
师:记得真详细,很好。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千人糕”——(板书:6 千人糕)同学们将题目朗读一遍。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件

(2)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 留下的足迹。 读着这段话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在__蒙__蒙__细__雨__中___(天气),___雷__锋__叔__叔_____(谁)抱着 迷路的孩子,在____泥__泞______的小路上深一脚浅一 脚地行走着,身后留下了一串_____脚__印______。
迈的大娘”的? 雷锋叔叔把孩子抱得紧紧的,用自己的外套裹着孩子,
生怕孩子被雨水淋湿。 年迈的大娘趴在雷锋的背上,雷锋弓着腰,汗水直流,
但他依旧脚步沉稳地走过布满荆棘的小路。
读课文第5小节,想一想:雷锋 叔叔在哪里?
献爱心,是雷锋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结尾这句话是全诗的中心句,点明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把爱 心洒遍了祖国各地。另外,作者在这句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
•
的细雨。
měng (蒙古)
蒙 méng (蒙蒙细雨)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 家乡内蒙(měng)古下起蒙(méng)蒙雨。
•
•
理解词语
【泥泞】 【晶莹】 【荆棘】 【年迈】 【寻觅】 【足迹】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年纪大。 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寻找。 光亮而透明。 脚印。
影,突出了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品质。
蒙蒙的细雨
泥泞的道路
读课文第3、4小节,想一想: “我们”顺着小路找到雷锋的足迹 在哪里?
顺小路,找雷锋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弯弯的小路”是寻 找雷锋足迹的又一个 地方。“弯弯的”写 出了小路弯曲的样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分单元、分类别+举例子)

生活中的科学 单元导读
八 走进科学
口语交际 习作
介绍影视作品
二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第十五页,共84页。
本册共有32篇课文。同上册相比
第一:它少了专题识字课。第二:为了
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四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只安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
没有写字要求。
第一点
针对拓展学
生的语文知
识,增强语文
略读
我 日口 的 积语 发 月交 现 累际
宽 带 网
语文园地
第十七页,共84页。
(三)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新编选的课文既有童话、故事,也有诗歌、 散文、寓言、科普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 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 质兼美,语言典范。
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事会、朗诵 会、演课本剧,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
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的生
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第二十六页,共84页。
识字和写
字教学应该
注意的问题
和建议
教学策略 与建议
把握同组 教材各部分 内容之间的
内在联系
第二十七页,共84页。
口语交际
教学应注意 的问题和 建议
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 联系
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 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设 计教学方案,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 果。
如,在教学《雷雨》时,学习伙伴建议学
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并把它写在日记里,我 便领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天气,让孩子们写了一篇 观察日记。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展示台”时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日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第二单元)5、泉水教学目标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包容别人的意识。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名言: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爱默生2、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一)、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
2、卡片认读生字:哦、股、缝、罐、塔、杜、鹃、脆教学方式:自读、齐读、指名读注:“哦”的音是“ò”,不是“wò”;脆的音是“c uì”,不是“chuì”3、自读课文。
要求: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
(先自读再小组互读)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板书:山腰平地果园山谷)(二)、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小组读课文,讨论:泉水快乐吗?为什么?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1)泉水(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注:1、括号中的词语为教师所加,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提示,可让学生填空,也可自己引导。
2、说到第一句时,提问:“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3、读好一句就可让学生通过分小组等形式读好其它几句。
“来吧,来吧”等类似的词要做重点指导3、引读二、三、四、五自然段4、学生选读二、三、四、五自然段方式:自读、挑战读5、学生选背二、三、四、五自然段6、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7、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
方式: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
问:泉水要流到那里去?你从那里看出来的?读一读8、通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流进山谷流过果园流到平地穿过小池注:本题旨在巩固流进、流过、流到、穿过这四个词的搭配,教师可依据自己实际出其它题型区别这四个词。
2、照样子写一写例:很多很多很多很清很甜很美四、小结爱默生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名2—3生背诵。
卡片认读生字词:瓦罐、泉水、天然、结果、一股、清脆、水塔、杜鹃这些词语中那些字是要我们学会的生字?找出来之后再读。
二、学习生字小组学习生字注:小组内的学生选取两个以上的生字自由记忆,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瓦: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然:左上角要和“夕”区分。
脆:注意左下角的写法。
鹃:“口”字上没有一横。
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只对易错部分做精要讲解,其他的尊重学生想法。
3、指导书写瓦:最后一笔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
然:四点底要写规范股:右上角没有钩。
教学方式:(1)先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结、股、脆、塔(2)同桌互查,教师巡视找易错典型范写(3)自由写,小组互查、改写三、巩固练习1、加偏旁组字组词吉——————土——————2、照样子填空火红的杜鹃花()身影()大镜子()山谷()歌声()果子3、读一读“我会读”品德教育:1、团结力量大。
2、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四、小结附:板书设计5、泉水山腰姐姐平地杜鹃花山坡果园山谷画眉鸟注:用简笔画板书为好6、雷锋叔叔,你在那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学重点1、学会12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冒、需、滴、洒的记法和写法2、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雷锋叔叔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只活了22岁。
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同学上台介绍有关雷锋的资料。
3、板书并齐读课题二、新课教学(一)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结2、卡片认读生字:锋、叔、曾、泞(为鼻音四声)、窝、迈、荆、棘、瓣、莹、觅、需3、分小结读课文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二)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字读课文。
想一想雷锋都帮助了谁?学习第二小结齐读第二小结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指导读好的句子: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蒙蒙”的意思“冒着”换词:顶着等自由读、齐读、背诵第二小结学习第四小结注:方法与第二小结差不多。
体会“荆棘”的意思。
雷锋这么爱帮助人,大家愿意去寻找他吗?读一读第一小结。
注意: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
教师可范读,学生分多种形式读。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沿着小路也找到了雷锋,那雷锋到底在哪呢?引读: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讨论: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感情的通读全诗。
三、巩固练习1、读读记记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雷锋吗?他在哪里?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文2、卡片认读生字词:冒着雷锋需要年迈迷路足迹叔叔汗滴洒下泥泞二、新课教学(一)背诵课文背诵二、四小结背诵一、三小结背诵五小结背诵全诗方式:自由背、小组背、齐背(二)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2、小组学习生字注意,冒:上面是曰而不是日滴:右下角的里面是古洒:右面是西,而不是酉3、全班汇报注:教师点拨、引导即可4、指导书写先写上下结构的字:冒、雷、需再写走之底的字:迈、迷、迹接着写三点水的字:滴、洒、泥、泞最后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叔、锋注:因为有12个生字,所以教师最好分开来指导。
如:学生写完上下结构的字后,教师可让学生互查、改写,然后再写其它的。
三、巩固练习1、组词目()米()峰()低()酒()宁()冒()迷()锋()滴()洒()狞()2、读一读“我知道”四、小结7我不是最弱小的一、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4加强词语积累运用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
1生字认读,课文的朗读。
2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三、学习难点。
从平实的对话中,感悟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积累词语的小黑板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一、激趣揭题。
可萨沙才五岁,他却自豪的说出“我不是最弱小的”。
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指导“弱”的书写:两个“弓”字的头短身长,注意点、提的穿插。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 再读课文,读通课文,争取不添字不漏字。
3 在课文中还藏着好多生字伙伴,你能找出来介绍给大家吗?(孩子们教读生字,随着孩子的教读出示生字词卡片)你还能向大家更仔细地介绍这位生字朋友吗?(鼓励孩子为生字组词,解释字义、词义,提醒读音,记忆字形等等)4 在识字中穿插写字指导(1)如孩子提出“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在正音时指导后鼻音“铃”的书写:左窄右宽,撇穿插在金字旁第二横下,令不要少写一点。
(2)如孩子提出“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在识记后可指导书写“芬、芳”二字的书写: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3)如果孩子八“末”“末”二字进行比较,也可由学生在此进行“末”字的书写指导(以上的书写指导,不益每个字都进行,本课时只着重指导好几个,练习好几个)5 请几位勇敢的同学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们读得怎样。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打星评价。
2 听读后思考回答:为什么萨沙自豪地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3 提出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第二课时课时内容:朗读体悟,积累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够给小伙伴们说一说?二、体会课文,引导积累。
1 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花)这个故事中有一件联系所有角色的东西,是什么?(雨衣)2 雨衣是什么天气才用呢?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读一读,你觉得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打雷、下雨得词句,或者描写其它天气的词句。
3 下雨了,雨衣对每个人都需要,而这件雨衣却在怎样传递呢?找到三自然段中写传雨衣的句子,读一读。
板书:妈妈――托利亚――萨莎4 老师范读三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体会,你觉得妈妈、托利亚在传递雨衣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5 当雨衣传给萨莎后,他和妈妈有一段对话(4-7自然段),你和同桌分角色,相互交换读一读。
指名几组读,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相机指导问句的读法。
(第一个问句要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第二个问句语调先降后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6 听了妈妈的话,萨莎怎么做的,读8、9自然段。
它把雨衣传给了谁,为什么?板书:蔷薇你觉得萨莎在传递雨衣给蔷薇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7 小结:大雨中的野蔷薇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
正是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三、积累运用,指导书写。
1 本文中除了刚才我们提过的好词佳句外还有不少,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评一评谁读得好。
(相机指导一、二自然段的朗读)词语积累。
森林景色露珠清新盛开应该保护娇嫩弱小勇敢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随风舞动芬芳扑鼻2 咱们也像课后的学习伙伴那样,制作一些词语卡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吧。
在做卡片时指导上课时没有完成的生字书写指导。
3 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四、实践活动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7我不是最弱小的雨衣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关爱8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