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合集下载

食品零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食品零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食品零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食品零售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激励销售团队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食品零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员工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激励与奖励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

一、员工招聘与选拔在食品零售行业,招聘与选拔合适的销售人员是构建强大销售团队的基础。

企业应该根据岗位需求制定明确的招聘标准,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招聘信息。

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科学的选拔流程,包括简历筛选、面试、能力测试等环节,以确保招聘到适合岗位的人才。

在面试过程中,除了关注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外,也要注重考察其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销售潜力等软性素质。

二、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该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产品知识培训、销售技巧培训、客户服务培训等。

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培训等,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

此外,企业还应该鼓励销售人员参加行业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行业认知。

在培训的同时,企业也应该为销售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通过设立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规划,激励员工不断进取和提升自我。

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导师制度,将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与新人进行配对,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承。

三、激励与奖励激励与奖励是激发销售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包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奖金制度和福利待遇。

此外,企业还可以设立销售目标和绩效考核机制,通过激励销售人员实现个人和团队绩效目标。

激励措施可以多样化,如提供晋升机会、组织销售竞赛、表彰优秀销售人员等,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四、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确保销售团队持续提升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和标准,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

最新中国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资料

最新中国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资料

中国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基于对华润万家的调查摘要:零售业的连锁经营在二十世纪末进入我国,并迅速的发展起来。

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全面开放,外资零售巨头纷纷进入国内,对我国的零售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由于我国的零售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障碍。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零售业现状以及行业内人力资源特点进行概括,同时以人力资源理论为依据,以华润万家为实证分析当前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零售业;连锁经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China's retail industry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Taking the CR Vanguard as an ExampleAbstract: Chain operation of retailing entered into our country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it developed at a very fast speed. However, with our country joining WTO, and the full liberalization of the domestic market, the foreign retail giants entered into our country largely, which made great pressure on our country's retailing. Because our retailing isstill at primary development stage,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n obstacle that affects enterprise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way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actual case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retailing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and the human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business, at the same time,according to human resource theory, analyzes China's retail industry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ropos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with empirical analysis of CR Vanguard.Key words:Retail industry;chain operation;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零售市场迅速成长,目前国际上的零售业态按其经营方式和规模大小可以分为购物中心、折扣店、便利店、专卖店、超级市场、仓储式会员店等。

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管理在零售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成功的零售企业需要拥有高效的员工,他们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还能够促进销售增长和客户忠诚度提升。

本文将探讨几种零售企业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招聘与选拔策略1. 制定明确的招聘需求:零售企业需要先确定各个岗位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招聘计划。

这可以通过与各部门的沟通以及市场需求的研究来实现。

2. 建立招聘渠道:零售企业可以通过网上招聘、社交媒体、校园招聘等多种渠道来吸引合适的人才。

同时,可以与专业人才中介机构合作,提高招聘效果。

3. 设计有效的面试流程:面试是筛选候选人的重要环节。

零售企业可以通过结构化面试、行为面试等方式,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培训与发展策略1. 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零售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培训、销售技巧培训等。

培训计划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相匹配。

2. 鼓励学习和自我发展:零售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参与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企业也应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让员工有机会晋升和担任更高级别的职位。

3. 建立导师制度:为新入职员工配备导师,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三、激励与奖励策略1. 设立绩效考核体系:零售企业可以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并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估。

通过考核结果,企业可以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如加薪、晋升或奖金。

2. 实行灵活的薪酬制度:应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和员工的个人能力,设计灵活的薪酬制度。

可以结合固定工资、提成、奖金等多种形式,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零售企业可以提供丰厚的员工福利,如健康保险、员工折扣、带薪休假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1. 倡导团队合作:零售企业需要倡导员工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可以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协作能力。

零售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策略

零售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策略

零售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策略零售业作为一个庞大而竞争激烈的行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这个信息时代,零售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策略,以确保员工的招聘、培训和发展,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招聘策略零售业的招聘策略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岗位要求,制定招聘计划。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提前预测未来的人力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聘活动,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不足。

其次,企业应该注重招聘渠道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招聘网站和报纸广告,企业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校园招聘和员工推荐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最后,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该注重面试和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通过有效的面试和评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能力和适应性,从而选择最适合的人才。

二、培训策略零售业的培训策略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不同岗位的员工需要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特点和职业需求,量身定制培训方案。

其次,企业应该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培训活动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注重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最后,企业应该注重培训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通过与其他企业、行业协会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培训资源,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三、激励策略零售业的激励策略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

薪酬应该与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相匹配,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和创新。

其次,企业应该注重非经济激励的运用。

员工的激励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回报,还包括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职业发展的机会以及员工关系的良好等方面。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

最后,企业应该注重激励策略的个性化和灵活性。

不同员工有不同的激励需求,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从而提高激励的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在零售业中的挑战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在零售业中的挑战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在零售业中的挑战与发展引言:零售业作为一个庞大的行业,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与机遇。

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在零售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零售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一、人才招聘与保留的挑战1.1 人力资源需求的时效性零售业的快速变化要求雇主能够很快地找到适合的人才填补空缺,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然而,市场上的合适人才并不总是时刻可用,这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2 岗位特殊性带来的招聘困难零售业中的一些岗位,例如销售人员、收银员等,对员工的特定技能和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这些人才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这增加了招聘和培训成本。

1.3 人员流动率的增加零售业的竞争激烈,员工之间的转岗和离职率相对较高。

这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不断进行新员工的培养和引进,以应对人才的流失,保持业务的正常运营。

二、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挑战2.1 培训成本的挑战零售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员工。

而大规模员工培训所需的费用庞大,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2 培训模式的创新需求传统的员工培训方式对于大规模培训来说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零售业中快速变化的需求。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采用在线培训和移动学习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三、绩效考核与激励的挑战3.1 高度分散的工作地点零售业具有门店分布广泛的特点,这使得员工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工作变得非常困难。

如何准确评估每个零售门店的业绩,并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3.2 多样化的员工群体在零售业中,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员工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他们的价值观和动机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如何制定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并根据员工个体差异设置个性化的激励方案,是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发展前景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虽然不容小觑,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

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

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绪论零售业是指商品零售环节,是一个人口密集、货源复杂、需求多元、经营成本高、竞争激烈的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零售业逐渐成为推动消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零售业人力资源现状、问题分析、管理方法和对策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零售业人力资源现状1.行业特点零售业是一种以商业、销售为主的服务性行业,具有技术含量较低、依赖人工劳动力较多、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经营成本较高、土地资源约束大等特点。

2.人才需求随着零售业的发展和升级,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一方面,随着新科技、新产品的不断出现,零售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零售业的销售、品牌、营销等工作需要拥有高效团队管理能力的人才。

因此,让人才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保持高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3.发展趋势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消费者购物习惯也发生了诸多变化,需要零售业不断适应新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零售业开始寻求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这要求零售业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市场研究能力。

三、零售业人力资源问题分析在零售业的运营过程中,人才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用工成本高零售业的成本主要包括租金、人工、物流、营销等多个方面,其中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从某种程度上讲,零售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较高,但员工的工资、福利与招聘的难度不成正比,因此,零售企业在用工上面临成本压力。

2.员工流失率高零售业员工流失率普遍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行业特点、薪酬福利不足、工作压力大,以及培训晋升机制不完善等原因。

人才保留是一个较大的问题,零售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福利和培训,建立晋升通道,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士气,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3.用工管理不规范零售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招聘、聘用、考核不规范,培训、晋升不科学。

零售企业人力资源部管理店长选拔与员工晋升管理制度

零售企业人力资源部管理店长选拔与员工晋升管理制度

零售企业人力资源部管理店长选拔与员工晋升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为了提高零售企业店铺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晋升机会,并确保公平、公正的选拔与晋升过程,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店长选拔程序:1. 店长岗位空缺时,人力资源部将发布店长职位的招聘通知;2. 感兴趣的员工可以递交申请,并提交个人简历和相关证明文件;3. 人力资源部将组织面试环节,评估申请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包括但不限于面试、案例分析等;4. 拟任命的店长候选人将进行背景调查和资格验证;5. 最终选定的店长候选人将接受高层管理层面试,并根据面试结果确认任命。

三、员工晋升程序:1. 员工必须满足晋升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拥有相关工作经验、达到业绩要求、持有相关证书等;2. 满足条件的员工可以向人力资源部递交晋升申请,并提交个人简历和相关证明文件;3. 人力资源部将评估申请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包括但不限于面试、业绩评估、绩效考核等;4. 若申请获得通过,将进行背景调查和资格验证;5. 最终确定的晋升人员将接受高层管理层的面试,并根据面试结果确认晋升决定。

四、绩效评估与岗位要求:1. 店长和员工晋升均需参与绩效评估;2. 绩效评估将考虑员工能力、业绩、工作态度等因素;3. 不同岗位的晋升要求将根据岗位职责和公司发展需求进行规定;4. 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选拔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五、公示与申诉:1. 人力资源部将公示店长选拔和员工晋升的结果,公示内容包括候选人名单、面试成绩等;2. 候选人及相关人员有权提出申诉,人力资源部将依据申诉进行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六、其他事项: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所有,并保留修改和终止的权力;2. 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如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纪律处分。

以上为《零售企业人力资源部管理店长选拔与员工晋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旨在促进店长选拔和员工晋升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日期:(日期)公司人力资源部。

第十二章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二章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规划(2)
•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 • 1 .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 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 • 2.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 3 .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 不足; • 4 .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队伍, 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 • 5.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 依赖性。
第十二章
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45
学习目的与要求
• 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 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 基本掌握零售企业人员配备的程序和方法; • 了解零售企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能进行 岗位分析; • 了解人员招聘的程序,能编制招聘计划, 撰写招聘广告; • 基本了解零售企业不同层次相应的培训内 容,能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 基本掌握员工的考核指标和奖励措施。
培训内容
1.环境内容 2.公司规章制度 3.人际关系技能 · 认识伙伴 · 学习组织中人际关系的建立,维 系与增进 4.作业技能 · 收银机、标价机等设备的操作、 维护、简易故障排除及清洁 · 清洁工作 · 商品陈列与补货技巧 · 基本报表填写 · 顾客服务技巧 · 安全防范与紧急事件处理
新进人员 1.认识环境:让新进人员熟
(二)招聘的程序和方法 (1)
• • • • • • • 1、编制招聘计划 (1)招聘人数。 (2)招聘岗位对人员要求的基本条件。 (3)法令规定: (4)其它要求。 2、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内容包括:组织招聘工作小组并确定人选;制 定招聘章程、考核方案;估算招聘工作的费用 并确定资金来源;规定工作进度等。
二、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的内容和任务 (1)
(一)制定人力 资源计划
•(二)人力 资源费用核算 工作 •(三)工作 分析和设计 •(四)人力资 源的招聘与配 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谈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还是要从业务战略说起。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也是为业务战略服务的。

但有些企业似乎步入了一个误区:因人制定战略,由人才决定企业的战略,即首先考虑有什么样的人才可用,而不是考虑应该向什么样的业务去发展。

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家零售企业因为同行竞争对手的北京区总经理前来应聘,觉得这个人选非常满意,所以就为了录用他,提前两年进入北京地区开店。

这样做看来是不当的,对各个地区的进入和发展应该是水到渠成,该什么时候进入这个市场,就在什么时候进入,不能让发展战略为一个人才所左右,因人设岗而失败的例子不在少数。

然而,虽然业务战略决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但在实施业务战略的时候又确实需要人力资源先行。

如果一家零售企业已经确定了进入某地区的业务战略,那么在实施的时候,需要先启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也就是说要寻找和培养合适的人才。

人力资源战略先行,包括好的招聘战略、薪酬战略、培训战略等等。

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基本原则零售企业的特点是劳动力相对密集,尤其是大型的连锁零售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就很繁重,也相当繁琐。

因此,对这类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我想强调两项基本原则:“逐级授权”和“跨级管理”。

“逐级授权”指的是对下一级的业务主管、部门主管进行授权,使其直接拥有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力。

如果不能做到“逐级授权”,就没有办法对庞大的零售企业团队实施高度集中式的管理。

以百安居为例,英国翠丰集团对百安居(中国)就是逐级授权,百安居(中国)能够独立招聘其副总裁、区域总经理等等;百安居(中国)则对下属的管理大区、营运区区域总经理实行逐级授权,他们可以招聘各自的商店总经理;同样,区域总经理对商店总经理也是逐级授权,商店总经理可以招聘其店长、副店长等等。

当然,实行“逐级授权”应该是说到做到,十足兑现,不能随意将授予下级的权力再收回来。

国内有不少企业有逐级授权,但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实施。

在“逐级授权”之后,还有一条“跨级管理”。

两者并不矛盾,同等重要。

“跨级管理”就是要向上一级直接汇报其所授予的所有权力,同时要得到跨一级的管理层的监管。

比如百安居招聘中国区的副总裁,我们有招聘权,而翠丰集团要参与面试并拥有否决权。

同样,百安居(中国)在授权区域总经理招聘商店总经理的同时,在录用时还需得到中国总部的确认。

“跨级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明确只跨一级。

“逐级”指的是往下授一级,而“跨级”指的是跨一级。

所以说,如果你想向我推荐一个普通的店员,那么我没有办法录用他,因为我要跨很多级去管理,就不符合跨一级的规定;而你要是向我推荐一个副总裁,那属于我的管理范围。

但是国内一些企业有时会跨了很多级去实施管理,这就会打乱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明确职责。

对企业领导来说,应该记住只能跨一级实施人力资源管理。

鉴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有很大的差异性、动态性,因此,要强调做好规划,即重视人力资源战略的计划性;其次是要做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

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规划,基本包括这样一个循环(见图1):1.招聘招聘战略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中的第一个战略环节。

人才的招聘主要有3个来源:首先是内部选拔和培养。

在扩张的连锁零售企业中,如何保证员工能够和企业同步成长,是十分关键的;其次是外部招聘,挖对手墙角或跨行业选才;最后是管理培训生,也就是在大学或者商业学校毕业生中挑选人才进行培养。

一般来说,企业的人才招聘不外乎这3个来源,比较这三者的特点和比重,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招聘战略。

如“管理培训生”的优势在于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年纪轻,因而更容易掌握新的知识、同时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缺点在于缺乏实际经验,而一名管理培训生要成长为店长需要至少5年的培养时间,这个周期也太长。

“内部选拔和培养”的优点在于相关人才对该行业较为熟悉、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更高,缺点则是同样也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过程;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企业目前只有1家店、而明年要新开5家店的时候,如果完全依靠内部培养,那么即便把所有的店长都提升为商店总经理也不够,因为一家店只有4个副店长。

这里就涉及一个“人才蓄水池(talent pool)”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到企业的“人才蓄水池”与开发的业务增长是否相匹配。

至于“外部招聘”,因为是同行业跳槽过来的,相较其他两类,其培训周期最短、行业熟知度最高,缺点是成本较高而忠诚度相对较低。

所以说,不同的人才来源渠道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成功的招聘战略就是要根据自身的业务战略需求和目前企业的实际,在不同阶段分别确定骨干在这3个来源中所占的比例。

以百安居(中国)为例,刚起步的时候,我们非常重视内部选拔、提拔。

但当时要从1个店迅速在2年内繁殖为8个店,如果仅仅依靠这“一条腿”的话,也不会有今天的规模;虽然我们在五六年前就提出了管理培训生计划,到了今天,已有管理培训生逐渐走上管理岗位,但在管理培训生计划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胜任过高的管理职责的。

因此,我们必须依靠有相当多的外部招聘人才来解决空缺岗位。

而随着门店越来越多,例如在英国,已经很少进行外部招聘了。

百安居在英国有300多家店,每年只新开10多家,所以有1200个店长可供选择,提拔为商店总经理。

从1200个挑10个,真可谓“百里挑一”,绰绰有余。

但百安居(中国)从4年前的5个店到今天的50个店,不可能全部依赖于内部提拔,必须依靠于五六年前就打下的管理培训生的基础,必须依靠于不断的外部招聘。

但随着我们的店数越来越多,我们对外部招聘的依赖度就越来越低,因为企业内部的人才蓄水池在不断加大。

所以,一个企业应该制定好符合自身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发展速度的招聘战略。

2.培训培训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而是直接为业务服务的。

人力资源战略的一大特点是计划性,在招聘前需要制定计划,培训也同样需要计划性。

而且培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常规化地不断进行。

在我加入百安居(中国)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培训中心,可以容纳80个人同时进行培训,相当于4个店的中层管理人数。

但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店,一次培训3个月,这样,一年就可以产出8个店的骨干。

为什么要产出8个店的骨干呢?因为我们在1年~2年内就是以7个~8个店的速度增长,不能等到正式开店的时候再去进行培训,而要在开始时就规划好干部培训的“产量”,投资建设“培训”的产能。

另外,要特别强调培训过程中的“轮岗制”,也就是在一个店内不同岗位的轮岗,或者在一个公司内营运、市场营销、采购等部门的轮岗。

3.薪酬首先,企业不能因人决定其工资高低,应该先根据企业在行业中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薪酬政策和战略。

比如百安居决定要成为行业的领跑者,那么我们的薪酬水平就应定位在高于行业水平的1%。

其次,在薪酬战略的制定过程中,短、中、长期激励要与不同岗位、不同级别挂钩。

比如对商场收银员,不能等到公司完成了五年计划再给他们激励,他们等不及5年那么久,更何况他们对公司五年战略的影响较小。

所以,对于级别越低的员工,激励周期应该越短。

我们在百安居的商场中就没有月度奖金、月度销售佣金;而对于中层骨干,当月完成指标还不够,我们发放的可能是年度奖金;再高一层的,也许是每三年作为一个重大的激励周期以防止他的短期行为,保证零售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第三,与可量化的绩效和满意度挂钩。

绩效很好理解,就是销售数字、利润数字和毛利水平。

除了绩效,满意度也很重要,主要包括两方面:直接面对顾客的部门,顾客的满意度必须成为考核指标。

否则,可能销售情况很好,但是把顾客都得罪了、把口碑做砸了,影响了企业长远的发展;对于一些不直接为顾客服务的部门,那就一定是为公司内的其他部门服务的,因此它所服务的部门对它的满意度也是一项考核指标。

4.人才考核与选拔首先,应该有定期的人才考核和选拔。

一般一年有2次~3次,当然具体次数并不是关键。

百安居曾经在一年中有4次干部考核和选拔,因为当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发现和挖掘人才;而当我们处于中等速度发展时,一年可能只需要2次考核。

所以人才考核战略也要与业务战略挂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次,在考核过程中,要贯彻“逐级考核、跨级核准”的原则。

和薪酬战略联系起来看,就是逐级按考核结果提出薪酬意见,跨级来考核。

不能仅仅上级满意了就可以,还需要更上一级确认考核结果。

这也就为不满意考核结果的员工提供一个申诉的渠道。

最后,预设目标,注重量化,突出业务重点。

目标包括硬的目标和软的目标。

硬的目标是业绩,软的目标则是满意度,两手都要抓。

其中,以业绩为考核的重点,与满意度挂钩。

不能在销售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一味强调顾客满意度很高。

百安居的做法是“业绩做加法,满意度做减法”,就是说:业绩越高,你的奖金基数就越大;而客户满意度或上游部门满意度低的话,再倒扣。

这样就能突出业务重点,既考虑了绩效,又兼顾了满意度。

5.人才挽留在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零售企业,特点之一就是人才流动性大,因此,企业的人才挽留计划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要比较早地实施。

百安居早在4年前就启动了该计划,也保障了我们管理层的低流失率。

首先要制定公司内“不能流失的人员名单”,也就是公司的核心团队。

当然,不同企业核心团队的人员比例、岗位可能不同,但必须确定这个名单,随后制定长期的挽留计划。

挽留计划可以概括为:没有钱的挽留计划是万万不能的,但钱在挽留计划中也不是万能的。

除了钱,还要相应地制定个人的福利、职业发展和培训计划,制定一个综合性的人才挽留计划。

6.关键岗位继任计划即便拥有较好的挽留计划,但可能还是留不住人才,为了企业的连续性,就必须制定关键岗位继任计划。

在该关键员工突然离职后,可以尽快有继任者接任。

关键岗位继任计划中,首先要确定关键岗位。

关键岗位的职务、级别不一定很高,但该岗位非常关键,倘若突然有人员离职,这一块业务就会垮下来;其次是选拔后备应急干部,也就是事先要有选拔对象作为后备,而不是等到员工离职后再去找。

当然,准备了后备干部以后,也不能指望他可以立刻接手前任的所有工作,应该在他继任之前就给予适当的培训,使他能够在第一时间走上关键岗位。

关键岗位的继任计划,应该是级别越高,关键继任的储备人才越多。

比如我个人在百安居就有3位继任者,而1个区域总经理只要有1位就可以了。

为什么呢?因为相对级别越低,其岗位的通用性就越强。

比如1个区域总经理有1个储备人才,但不可能有4个大区的经理同时离开,可以依靠其他区域进行互补。

相反,级别越高,其继任的人选就越多,因为他的培养周期会更长。

7.其他(1)员工关系:零售企业动辄拥有上万名员工,如何处理员工关系非常重要。

百安居有针对员工的Q12满意度调查,也就是对所雇佣者的满意度调查。

此外,还有基层委员会(Grass Roots Meeting)。

公司的总裁、副总裁每年度都必须定期参加大量的基层委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