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技术要求(试行)
CJJ

14409 CJJ/T111-2006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施工技术规程 6.00
100 14473 CJJ112-2007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101 14474 CJJ113-200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02 14444 CJJ/T114-2007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 103 14543 CJJ/T115-2007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104 26389 CJJ/T116-2014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工作通用规范 105 14647 CJJ/T117-2007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规范 106 14738 CJJ/T119-2008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 107 14740 CJJ120-2008 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 108 16677 CJJ/T121-2008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 109 17219 CJJ122-2008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15.00
20852 CJJ/T55-2011 供热术语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 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25.00
11687 CJJ/T65-2004 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21095 CJJ/T66-2011 路面烯浆罩面技术规程 26394 CJJ/T67-2015 风景园林制图标准 28992 CJJ68-2016 11885 CJJ69-95 CJJ70-96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110 17188 CJJ123-2008 镇(乡)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111 14682 CJJ124-2008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112 17218 CJJ/T125-2008环境卫生图形符合标准 113 16698 CJJ/T126-2008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评价标准 114 13294 CJJ127-2009 建筑排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15 17262 CJJ128-2009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规程 116 17292 CJJ129-2009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117 17714 CJJ/T130-2009燃气工程制图标准 118 17707 CJJ131-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 119 13739 CJJ132-2009 城乡用地评定标准 121 17765 CJJ134-2009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122 17764 CJJ/T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123 17840 CJJ136-2010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124 17852 CJJ/T137-2010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 125 17855 CJJ138-2010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 126 17824 CJJ139-2010 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127 17856 CJJ140-2010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128 17846 CJJ/T141-2010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129 23912 CJJ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130 17899 CJJ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31 17919 CJJ/T144-2010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元数据标准 132 17950 CJJ145-2010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133 20249 CJJ/T146-2011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 134 17927 CJJ/T147-2010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范 135 17969 CJJ/T148-2010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 136 17940 CJJ149-2010 城市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 137 17943 CJJ150-2010 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 138 20202 CJJ/T151-2010城市遥感信息应用技术规范 139 17971 CJJ152-2010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140 17970 CJJ/T153-2010城镇燃气标志标准 141 20264 CJJ/T154-2011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42 20268 CJJ/T155-2011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43 17992 CJJ/T156-2010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估标准 144 20217 CJJ/T157-2010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145 20237 CJJ/T158-2011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 146 20234 CJJ159-2011 城镇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技术规程 147 21077 CJJ160-2011 公共浴场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福建省普通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证畅通”的公路工作方针,加强公路日常养护与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护管理要求,逐步实现公路养护的良性循环。
依据交通部相关技术规范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公路正常性小修保养(含桥、涵、隧道及构造物的养护),水毁防治、公路绿化,桥涵的定期检查,路况调查登记,交通量调查与观测、实施GBM工程等。
第三条公路养护工程管理目标:保持路况良好、路容整洁,路肩平整密实,横坡适度,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与自然景观协调美观;二级及以上公路应常年保持与路面中心线相适应的流畅、顺适、鲜明的分车道线、路缘石线、路肩外缘线等公路特征线型。
公路养护部门应注意收集、掌握路况和交通信息。
路况信息包括有关公路设施的损坏、受灾等内容以及公路、桥梁、涵洞等构造物的形状、尺寸等基础数据。
交通信息包括有关交通量、行车速度、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内容。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国、省干线公路的日常养护作业,其它公路的日常养护作业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路基工程养护第五条公路养护部门应通过对路基各部分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害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消除病害根源。
其工作内容包括:一、维修、加固土路肩(硬路肩养护见路面工程)及边坡;二、疏通、清理、维修排水设施;三、维护、修理防护工程;四、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防治水毁;五、消除由交通事故造成的对路基的损害。
第六条土路肩养护一、技术要求:土路肩应无坑洼、隆起、沉陷、横坡适度,边缘顺适,表面平整坚实、整洁,与主车道连接平顺。
二、质量控制1、土路肩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每年还必须全面整修一次。
2、土路肩横坡度为2.5%,以利排水;当横坡过大时,应用良好的亚粘土填补并压实;横坡过小时,应铲除整修至规定坡度。
道路水毁工程修复实施方案

道路水毁工程修复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导致道路水毁现象越发严重。
道路水毁给交通运输、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对道路水毁进行修复工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针对道路水毁现象,提出一套实施方案,为道路水毁工程的修复提供参考。
二、道路水毁的影响道路水毁是指路面、桥梁、涵洞等交通基础设施受到洪水、泥石流等水毁事件影响,造成损坏或危害通行,严重影响通行安全和道路畅通。
道路水毁会导致交通中断、交通事故增多,给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此外,道路水毁还会影响灾害救援和社会服务的正常进行。
三、道路水毁修复工程的原则1. 快速响应。
一旦发生道路水毁事件,应立即启动修复工程,尽快恢复道路通行能力。
2. 安全优先。
在道路水毁修复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施工人员和周边群众的安全。
3. 资源合理利用。
在修复工程中,应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
4. 绿色环保。
修复工程中应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道路水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1. 修复前期准备(1)信息采集。
在道路水毁发生后,应立即派专人对道路损毁情况进行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2)制定修复方案。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道路水毁修复方案,确定修复范围和工程量。
(3)组织协调。
修复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统一协调,明确各方责任。
2. 施工准备(1)设备调配。
根据修复方案,调配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2)材料采购。
根据修复方案,采购所需的修复材料,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施工队伍组建。
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3. 施工阶段(1)清理现场。
首先清理道路水毁现场,包括清除积水、清理泥沙、移除残渣等。
(2)修复基础设施。
对受损道路、桥梁、涵洞等进行修复,保证安全通行。
(3)加固设计。
根据道路水毁情况,对修复过程中发现的潜在危险进行加固设计,确保道路安全。
(4)督导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最新福建省交通厅规范性文件目录

102 闽交运安[2003]145号 103 闽交运安[2003]174号 104 闽交运安[2004]54号
105 闽交运安[2005]112号 106 闽交运安[2005]145号 107 闽交运安[2006]223号 108 闽交运安[2007]1号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颁发《福建省道路直达快速客运管理暂行规定 》和《福建省道路直达快速客运服务规范》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福建省物价委员会关于颁发《福建省道路运输站收 费实施细则》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福建省物价委员会关于对客运车辆停放费等八项费 率的批复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速公路客运管理实施意见(试 行)》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假日道路旅客运输暂行管理办法 》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道路客运经营期限届满重新许 可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物价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汽车运价规则和 福建省实施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细则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实施农村客运发展及客运站点建设奖励和 补助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船舶管理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的通 知 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农村客运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突发事件信息报 告和处理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船舶交易管理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贯彻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 实施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道路旅客运输班线经营权招标 投标办法(试行)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颁发《福建省营业性道路运输管理员职业培训 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机动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和维修费计算方法的 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非营业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 则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内河小型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印发《关于贯彻<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 (试行)>实施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实施细则 》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系统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 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安监局关于贯彻实施《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福建省交通厅 、福建省物价局关于1.2米以下儿童免票乘车有关 问题的意见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澎湖间海上 直接通航运输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明确申请从事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澎 湖间海上直接通航运输报送的船舶技术资料要求的通知
574.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含保修期)项目管理暂行规定

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含保修期)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省高速公路项目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含保修期)收尾工程、缺陷修复、运营养护、专项验收、决算审计等工作管理,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高效运营,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高速公路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福建省境内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工程。
第三条本暂行规定所指的“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和保修期”均自工程实际交工日期起计算,具体期限以招标文件和合同约定为准。
第四条项目法人(含代建项目,下同)是工程竣(交)工验收和项目试运营期收尾工程、缺陷修复、专项验收、决算审计的责任人,负责组织工程交工验收,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并依法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第五条运营管理单位是项目试运营期运营管理和养护的责任人,负责做好收费、路政、监控及服务设施的运营管理、维护和公路养护工作,维护路产、路权,保障公路安全畅通;配合项目法人做好收尾工程、缺陷修复及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六条各设区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高指”)负责协调项目法人做好工程竣(交)工验收工作。
(一)督促项目法人、运营管理单位做好试运营期收尾工程、缺陷修复、专项验收、决算审计;(二)协调本辖区征迁安置机构收集、整理、汇总和移交征迁资料,完成征迁费用决算并接受审计,协助项目法人办理土地使用手续;(三)协调试运营期收尾工程、水毁工程、缺陷修复工程所需用地的补征(租)用;(四)其他应当由市高指负责协调的工作。
第七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设计等参建单位应当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及时做好竣(交)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做好试运营期工程缺陷责任认定、缺陷修复和收尾工程监理,配合项目法人做好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和审计工作。
第八条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市高指、项目法人和施工、监理、试验检测、设计等单位应当保留原机构,配备必要的主要管理人员,负责完成竣工验收和试运营期的各项工作,项目主要负责人不得调离岗位。
福建省普通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证畅通”的公路工作方针,加强公路日常养护与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护管理要求,逐步实现公路养护的良性循环。
依据交通部相关技术规范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公路正常性小修保养(含桥、涵、隧道及构造物的养护),水毁防治、公路绿化,桥涵的定期检查,路况调查登记,交通量调查与观测、实施GBM工程等。
第三条公路养护工程管理目标:保持路况良好、路容整洁,路肩平整密实,横坡适度,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与自然景观协调美观;二级及以上公路应常年保持与路面中心线相适应的流畅、顺适、鲜明的分车道线、路缘石线、路肩外缘线等公路特征线型。
公路养护部门应注意收集、掌握路况和交通信息。
路况信息包括有关公路设施的损坏、受灾等内容以及公路、桥梁、涵洞等构造物的形状、尺寸等基础数据。
交通信息包括有关交通量、行车速度、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内容。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国、省干线公路的日常养护作业,其它公路的日常养护作业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路基工程养护第五条公路养护部门应通过对路基各部分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害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消除病害根源。
其工作内容包括:一、维修、加固土路肩(硬路肩养护见路面工程)及边坡;二、疏通、清理、维修排水设施;三、维护、修理防护工程;四、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防治水毁;五、消除由交通事故造成的对路基的损害.第六条土路肩养护一、技术要求:土路肩应无坑洼、隆起、沉陷、横坡适度,边缘顺适,表面平整坚实、整洁,与主车道连接平顺.二、质量控制1、土路肩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每年还必须全面整修一次.2、土路肩横坡度为2.5%,以利排水;当横坡过大时,应用良好的亚粘土填补并压实;横坡过小时,应铲除整修至规定坡度。
水毁路面修复施工方案范本

水毁路面修复施工方案范本一、前言水毁路面是指由于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道路表面受损,需要进行修复工作。
本文档为水毁路面修复施工方案范本,旨在提供一套通用的施工方案,以指导相关责任单位进行高效且安全的修复工作。
二、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
2.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修复材料,包括路面修复剂、水泥、砂石等。
3.设备准备:确保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完好,包括挖掘机、铣刨机、压路机等。
4.安全准备:编制施工安全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三、施工步骤1.清理现场:首先对受损道路进行清理,清除淤泥、石块等杂物,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2.标记范围:根据实际情况,标记出需修复的区域范围,确保施工工作有序进行。
3.挖掘修复区域:使用挖掘机等设备,将受损路面进行适当的挖掘,去除松散的土壤和石块。
4.修复底层:在挖掘后的道路基底上,使用合适的路面修复剂进行补充,填充和压实,确保基底的稳固性。
5.铺设新材料:根据修复需求,选择适当的路面材料(如水泥、砂石等),进行铺设。
确保材料的平整和牢固。
6.压实路面:使用压路机对新铺设的路面进行压实,以确保路面的均匀和密实。
7.养护工作: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如喷洒养护剂、进行表面焊接等,保护路面免受日常车流和气象影响。
四、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安全:建立警示标志,设立安全警戒线,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群众的安全。
2.机械设备安全:机械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件。
3.防止污染: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火灾、伤病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五、总结本文档为水毁路面修复施工方案的范本,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施工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福建省高速公路生态恢复施工标准化指南

福建省高速公路生态恢复施工标准化指南(讨论稿)目录1 生态恢复意义和基本原则2生态恢复工程分类3生态恢复设计3.1边坡调查3.2确定生态恢复类型4工法标准化指南4.1液力喷播植草标准化指南4.2客土喷播植草标准化指南4.3CF网植灌标准化指南4.4TBS植草灌标准化指南4.5CS混合纤维植灌标准化指南5生态恢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1 施工前5.2 施工中5.3 竣工验收6安全文明施工6.1安全设施6.2喷播注意事项6.3高陡坡面施工注意事项7附件:常用草、灌木种子习性和用法1生态恢复的意义和基本原则边坡生态恢复可分为土质边坡和石质边坡生态恢复,其环保意义是明显的。
边坡生态恢复可美化环境,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净化空气。
对于石质边坡而言,边坡绿化的环保意义尤其突出。
边坡生态恢复目标:遵循营造自然气氛,人造环境溶于周围大环境,最大程度地恢复自然状态。
由此,生态防护主要通过营造一层和周围环境相容的表土,人工种植乡土草木,并为自然草木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最终达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它对边坡的防护作用主要是利用植物根系固定坡土,利用植物的茎和叶对边坡的覆盖防止水流对坡面的冲刷以及对坡面的吹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边坡的稳定性,美化路容,保护环境。
边坡生态恢复作为一种环保技术,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全性原则对边坡进行生态恢复必须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2)协调性原则边坡生态尽可能与周围环境能协调一致。
(3)永久性原则对边坡生态恢复做到一劳永逸。
避免日后人工维护和管理。
(4)经济性原则必须考虑合适的生态恢复方法,做到经济上合理。
2 生态恢复工程分类目前国内工程技术界和学术界出现的有关喷射护坡绿化技术的专业术语有:“液压喷播”(汪智耀等,1999);“水力喷播”(李和平等,1999);“客土喷播”(杜娟,2000);“混喷快速绿化”(章恒江等,2000);“混喷绿化”(肖飙等,2001);“混喷植生” (周颖等,2001);“喷砼植草”(金钟,2001);“植被混凝土”(许文年等,2001);“喷植”(许铁力,2002);“有机质混凝土”(周颖等,2001);“生态治理”(赖世桂,2002); 徐国钢等,2002);“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顾晶,2003);“喷植混凝土”(邹俊,2003);“乳液喷播建植”(匡旭华,2003);“边坡生态种植基”(张俊云,2001);“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 (张俊云,2001,2002);“边坡TBS植被护坡绿化”(四川省励自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2003);“边坡植生基质生态防护”(申新山,2003);“有机基材喷播绿化”(汪东等,2003);另外在工程界还有“客土吹附”的说法,翻译名词有“纤维土绿化工法”、“高次团粒SF绿化工法”、“连续纤维绿化工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普通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技术要求(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省普通公路水毁灾后修复重建工程的技术指导,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防治结合、经济有效”的原则,根据部颁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我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技术要求。
一、路基
(一)边坡
1、上边坡
及时清除路基边坡溜(塌)方。
视水毁成因,可采取适度削坡、增设截水沟、坡面防护、挡墙等工程措施防护边坡。
2、下边坡
(1)下边坡坍塌。
及时清除坍塌路基土石方,待清理至路基稳定面后,开挖台阶,分层填筑压实修复。
同时,可视水毁成因,增设必要的护脚、坡面防护、挡墙等设施。
(2)路基缺口
沿河(溪)缺口,应增设驳岸、挡墙等防护设施,采用片石砼(或砼)结构,基础埋深大于冲刷线以下1米,并回填透水性良好材料。
非沿河(溪)缺口,可采用粘土或砂石材料逐层填筑夯实,并视水毁成因,增设必要的护脚、挡墙等防护设施。
(3)路基冲断。
视水毁成因,采取按原样或适度提高标准修复。
(二)排水设施
1、涵洞
(1)优先采用钢筋砼盖板涵的结构形式,孔径根据汇水面积计算确定,原则上应不小于1米;同时,视实际需要,可增设引水沟、跌水、急流槽、窨井等排水附属设施。
(2)原涵洞孔径偏小造成损毁的,应适当增加孔数或扩大孔径。
(3)原涵洞位置不当的,可采取完善引水沟槽或在适当位置增设涵洞等措施改善排水条件。
(4)涵洞进出水口、翼墙等附属设施损毁的,视水毁成因,采取按原样或提高标准修复。
(5)强降雨期间(过后),及时巡查沿线涵洞,并清除影响涵洞排水的淤塞物,出现病害应及早处治。
2、地表排水设施
(1)重点修复和完善地势低洼、易积水路段的排水设施。
(2)上边坡易溜方路段,按其汇水面积及地形情况,可增设截水沟。
(3)下边坡易冲刷或坍塌路段(尤其是农村公路),可在路缘增设拦水带和排水沟槽。
(4)国省干线公路的截水沟、边沟、排水沟等设施,应采用浆砌片石或片石砼结构;农村公路中冲刷严重的土质边沟也应采用此类材料硬化。
3、地下排水设施
地下水丰富路段,应考虑增设盲沟、渗沟或平孔排水等设施,将水引出路基以外。
具体的设置尺寸、长度及数量,应综合地形、地质及地下水量等因素合理确定。
(三)支挡防护
1、挡土墙
(1)基础冲空时,应用片石砼或水泥砼填充,并视冲刷情况增设片石砼或水泥砼套基。
(2)断裂倾斜时,应将损坏部分拆除重建,在新旧挡墙结合处应设置沉降缝。
(3)新建挡土墙尺寸及基础埋深应经过计算确定,同步加强挡土墙的排水设计及墙背填料的质量控制。
(4)国省干线上新建的挡土墙应采用片石砼结构,农村公路上的则视情况选择采用。
2、护坡
(1)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可采用植物防护,如撒草籽、种草皮、植树等。
(2)边坡坡度过陡或不宜生长植物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骨架护坡、护面墙、锚喷、注浆、嵌补、锚固或柔性防护等方法进行处治。
(3)受洪水侵蚀的路基边坡,可采用铺砌片石护坡或种植植物防护。
(4)坡面局部损坏的,应及时将损坏部分拆除重修,并注意夯实护坡内填料。
3、驳岸
(1)基础掏空但尚未危及墙体时,可采取抛石加固或用片石砼填筑。
(2)对已坍塌的驳岸,应分析原因,重新设计新建。
沿河急弯冲刷严重的驳岸,应采用片石砼或水泥砼结构形式,同时可考虑增设调治构造物等间接措施防护。
二、路面
(一)水泥砼路面
1、路面冲毁。
新修路面厚度、强度标准应不低于原有路面设计标准。
2、面板悬空。
农村公路的面板悬空不超过板宽1/2时,可通过修复路肩墙或路肩矮墙再回填砂(砾)石等方式进行修复利用,悬空宽度超过1/2面板的,应根据面板损坏程度和现场实际,采取修复路基、临时过渡或挖除并重新铺设水泥路面等方式修复。
(二)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的坑槽与局部松散,可采取挖除面层,用沥青混合料修补;对基层损坏的,应挖除基层,自下而上逐层处治。
(三)砂土路面
砂石路面的松散、坑槽、沉陷、翻浆等,可采用砂石、泥灰结碎石等材料修复。
三、桥梁
(一)新建桥梁
1、桥址选择应充分考察河流水文地质条件,选择河道顺畅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修建桥梁,尽量避免在河叉、河弯等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段修复桥梁。
2、宜采用标准化跨径及装配式结构,选择“简单、经济、安全、实用”的桥型结构。
3、小桥采用扩大基础时,应确保基础埋深大于冲刷线以下1米;大中桥应尽量采用桩基础。
4、桥梁净宽应综合交通量、路基宽度等因素合理确定,为避免重复建设,县道上桥梁净宽不得低于7.5米、乡道不得低于5.5米、村道不得低于4.5米。
5、桥下过水断面应满足泄洪和排除漂浮物的要求。
(二)局部修复
1、墩台基础冲空
(1)原桥扩大基础冲空时,可采用围堰抽水,在冲空部位填充砼或增设砼套基等方式修复。
(2)造成桩基缩径露筋的,应视病害成因及损坏程度,采取抱箍、抬桩等方法加固。
(3)根据河床宽度、水位深度、水流冲刷范围等,选择适当的墩台基础防冲刷构造物。
2、锥坡毁坏。
按原样恢复或视损毁程度适当提高标准修复。
3、桥面损毁。
按规范或设计要求修复或重铺桥面铺装层。
4、栏杆损坏。
条件允许时,宜采用钢筋砼防撞墙修复。
5、桥梁引道冲毁。
完善引道的防护设施;若引道影响泄洪时,可考虑在引道路基内增设涵洞或增加原桥孔数等方式提高泄洪能力。
四、滑坡治理
(一)预防措施
1、建立应急机制。
山体滑坡路段应设立相应警示标志,同时合理设置观测点,加强监测、预警和监控,准确掌握滑坡体动态,同时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在恶劣天气或不稳定因素扩大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2、截引地表水流。
采取增设截水沟、引水沟等措施,将地表水引到滑坡体外,同时封堵地表裂缝防止地表水渗入滑坡体。
3、排除地下水。
采取增设盲沟、平孔排水等措施,将滑坡体内部地下水引出。
(二)治理措施
1、可采取排水、支挡、卸载、反压、锚固等措施综合治理,实施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专项勘查设计,并聘请专家进行方案论证。
2、若有条件改线避让滑坡体,且经济比选合理,可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