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顶板检查制度
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制度

问题反馈与整改措施
问题反馈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鼓励员工发现和反馈制度执行中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整改措施
针对员工反馈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制定相应 的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效果。
THANKS
目的
建立规范的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制度,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适用范围与对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井下所有采煤、掘进、巷修等工作面的支 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工作。
适用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井下所有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
制度核心内容与特点
• 核心内容 • 明确监测范围和监测内容; • 规定监测方法和监测设备; • 强调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和报告; • 要求监测人员培训、资质和管理。 • 特点 • 强化顶板安全管理,预防顶板事故; •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监测效率; • 监测数据实时共享,便于指挥决策; •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监测质量。
2023
《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 测制度》
目录
• 制度概述 • 支护质量监测 • 顶板动态监测 • 监测设备与维护 • 安全措施与应急预案 • 制度实施与监督
01
制度概述
制度背景与目的
背景
为加强煤矿井下生产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工作,预防煤矿顶板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安全运 行,特制定本制度。
预案审查
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对预案进行审查,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 效性。
预案修订与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 针对性。
应急演练与培训计划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 巧。
非煤矿山采场巷道帮顶板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非煤矿山采场巷道帮顶板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非煤矿山采场巷道帮顶板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非煤矿山的采场巷道帮顶板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 监理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采场巷道帮顶板的安全工作,落实主体责任。
2. 采场巷道帮顶板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帮顶板管理计划,组织实施巡查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施工人员负责在施工过程中遵守规定,确保帮顶板的安全性。
四、帮顶板管理措施1. 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根据巷道尺寸、地质条件和工程性质确定合理的帮顶板支护方式。
2. 采用优质材料,确保帮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测,确保帮顶板的完好无损。
4. 及时处理帮顶板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发现下沉、龟裂等问题,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5. 加强帮顶板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五、应急预案1. 建立健全帮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和应急措施。
2. 组织定期演练,熟悉应急预案,并及时总结演练效果,完善应急预案的措施。
3. 发生帮顶板事故时,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人员疏散和紧急处理,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
六、奖惩措施1. 对严重违反帮顶板管理制度的人员,将依法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 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3. 对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帮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奖励和表扬。
七、监督检查1. 进行定期的帮顶板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 重大事故后,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3. 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宣传曝光。
八、制度的执行1. 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遵守本制度,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2. 对于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配合整改工作。
九、制度的修订和完善1.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本制度进行定期修订和完善。
2. 制度修订和完善应经过相关人员的讨论和审查,并进行公示。
巷道定期巡检排查制度

巷道定期巡检排查制度
是指对巷道进行定期巡查和排查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巷道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巷道定期巡检排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巡检频次:规定巡检的频率,一般可以根据巷道的使用情况和特点制定。
对于密集通行的巷道,可以选择每天或每周进行巡检;对于较为冷门或不常使用的巷道,可以选择每月或每季度进行巡检。
2. 巡检内容:明确巡检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巷道的照明、通风、排水系统、消防设备的运行状况,巷道墙壁、地面和顶板的结构和状况,是否存在积水、污染、堵塞、损坏等问题。
3. 巡检记录:制定巡检记录表,对巡检的时间、巡检人员、检查的内容和问题的情况进行记录。
巡检人员应详细填写巡检记录,包括问题的描述、发现问题的位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
4. 处理措施:明确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措施,并给出相应的时限。
对于一些较为紧急的问题,需要及时上报并由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对于一些较为普通的问题,需要及时记录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 效果评估:周期性地对巷道巡检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包括整改问题的及时性、处理措施的有效性等。
根据评估结果,对巡检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
巷道定期巡检排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巷道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减少潜在的事故风险和影响。
同时,也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和信息,为对巷道进行维修、改造和升级提供依据。
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 制度

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为杜绝采煤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发生大面积冒顶和垮面压架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现场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搞好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成立矿压管理工作组为确保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等工作顺利开展,采煤专业成立以机械化科技术主管为组长,机械化科指定专人及各区队技术员为副组长,各区队验收员为成员的矿压管理工作组。
其主要职责有:1、协调安装好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所用仪器仪表;2、组织实施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
3、对特殊地点进行专项研究。
对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富水区、破碎带、交叉点、沿空巷道,进行矿山压力专项研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对特殊地点的顶板控制提出超前预防措施,严防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
4、对相关的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技术资料、总结报告和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管理。
第二条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一)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主要内容、指标、测站布置、方法:1、工作面日常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支架(柱)达到初撑力,支护状态符合要求,使其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减少冒顶事故,提高综采功效,保证安全生产。
2、主要监测指标分为支护监测指标、围岩状态指标和巷道超前支护质量指标:(1)支护质量监测指标:①支架(柱)初撑力、工作阻力②支架端面距③支架(柱)工作状态④液压系统状况⑤采高(2)工作面围岩状态指标:①端面顶板冒高②煤壁片帮深度(3)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指标:①支架(柱)初撑力、工作阻力②人行出口③直线性3、工作面日常矿压观测方法:(1)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观测:采集或读取、记录压力表读数。
(2)顶板动态观测:在各测线处对顶板状态作统计观测,记录采高、冒高、端面距、片帮深度等。
(3)支架(柱)工作状态观测:采用目测普查,超标明显处用工具进行测记,包括顶梁的仰俯角、支架的歪斜角、顶梁错茬。
机运三队巷道顶板安全巡查制度范本

机运三队巷道顶板安全巡查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本巷道顶板安全巡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巷道顶板的安全稳定,预防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制度制定依据是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机运三队所辖巷道顶板的安全巡查工作。
三、职责与义务1. 巷道顶板安全巡查人员的职责与义务:(1) 按照公司相关文件的要求,落实顶板巡查工作,确保巷道顶板的安全稳定;(2) 定期检查巷道顶板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3)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巷道顶板的维修和加固工作;(4) 参加相关安全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巡查内容和频次1. 巡查内容:(1) 检查巷道顶板是否有倾斜、裂缝等异常情况;(2) 检查巷道顶板是否有下沉、掉块等现象;(3) 检查周边环境是否有松动的岩石或矿渣,是否存在滑坡、塌方等风险;(4) 检查巷道顶板的支护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破损、变形等问题。
2. 巡查频次:(1) 日常巡查:每班次(8小时)巡查一次,巡查人员应巡查辖区内的所有巷道顶板;(2) 定期巡查:每月定期组织全员巡查,全面检查所有巷道顶板的安全状况;(3) 特殊情况巡查:有重大气候变化、地震等情况时,应及时组织巡查。
五、巡查记录与报告1. 巡查记录:每次巡查完成后,巡查人员应填写巡查记录,记录包括巡查时间、地点、巡查内容、巡查结果等。
2. 巡查报告:(1) 工作人员应及时将巡查记录上报至安全管理部门;(2) 安全管理部门应进行审核并及时处理,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巷道顶板应制定修复计划,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维修;(3) 安全管理部门应将巡查报告的处理情况反馈给巡查人员,并进行记录。
六、巡查设备和工具1. 巡查设备:工作人员应配备照明设备、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
2. 巡查工具:巡查工具包括测量仪器、巡查板、标尺等,确保工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掘进工作面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模版(3篇)

掘进工作面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模版②检查工作地点支架架设质量。
发现不合格支架,必须先处理后施工。
③严格控制巷道掘进迎头的空顶面积。
当迎头掘进中空顶面积超出规定的要求,或顶帮比较破碎时应及时设支架棚子支护裸露的顶板。
背顶封帮要严实,切忌虚设。
④加强对巷道迎头附近围岩稳定状况的观察。
如果顶板松软,或巷道接近断层时,应采用前探梁支护顶板,并缩小棚距。
⑤掘进工作面歪倒的棚子应由外向里逐架扶正背牢。
⑥厚煤层中下分层顺槽掘进时,事先要探明顶板冒落矸石的压实情况,掘进中要及时对前方老巷、构造等情况及时观察,并及时制定有效控制措施。
⑦遇到顺槽坡度较大时,如果是破顶掘进,则要随时随刻注意支架封顶情况,出现空顶要及时打木垛封顶。
如果发现上帮破顶处支架受力、变形较大,应及时加大斜撑或抬棚,提高支架的侧向承载能力。
(2)掘进巷道冒顶事故防治措施:①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的压力。
②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
③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
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撑力的支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
④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
⑤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
⑥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
倾斜巷道中支架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支架间拉撑件的强度、密度要适当加大。
(3)掘进巷道交叉点处冒顶事故防治措施:①必须在开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②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后支架棚。
③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
④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压坏时,就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
(4)掘进巷道过断层等构造变化带时的安全措施。
①加强巷道掘进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特殊地段,应当有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否则不能开工。
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篇)

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到超前管理,防患于未然,杜绝井下顶板事故的发生,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管理制度:一、顶板隐患的排查1、为有效排查和控制顶板事故隐患,成立顶板管理小组负责日常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及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顶板管理”专项检查等活动。
2、每周由顶板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井下各采掘地点的顶板隐患进行排查,并将隐患排查情况以书面形式下发至各处室及工区,要求有关单位对排查的隐患进行治理落实。
3、每季度由顶板管理小组在全矿组织一次“顶板管理”专项检查,并监督“顶板管理”专项检查问题的整改落实。
二、顶板隐患的整改1、顶板管理小组是顶板隐患整改落实的监督单位,由顶板管理小组制定出顶板隐患的治理措施,并做好隐患项目整改的日常管理工作。
2、有关单位区队长是隐患项目整改的具体责任人,排查出的顶板隐患由区队长负责组织整改,并要求相关管理处室进行巡回检查验收,确保整改质量。
3、排查出的顶板隐患,由班组长负责现场组织整改,安全员现场督促落实,对所整改的隐患要有安全员记录。
三、相关考核制度对排查出的顶板隐患未及时进行整改治理的,要对相关工区予以考核:日常顶板管理工作中排查出的隐患未及时整改的考核整改负责人____元/条,在每季度“顶板管理”专项检查中排查出的隐患未及时整改的考核整改负责人____元/条。
附:顶板管理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1、排查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工作面撤除以及工作面过断层、或邻近层煤柱、过破碎带、过老巷、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2、排查回采面支护材料数量、质量存在的隐患情况。
3、排查掘进工作面掘进遇断层、围岩破碎等方面存在的隐患情况。
4、排查掘进工作面的贯通处顶板、瓦斯、水害、通风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隐患情况。
5、排查井下巷道有无严重失修。
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是指针对煤矿、隧道、地铁等工程中存在的顶板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的一套制度和方法。
煤矿巷道顶板巡查制度

煤矿巷道顶板巡查制度加强顶板管理,杜绝顶板事故,对矿井在用巷道开展巡查,准时把握矿井巷道状况,合理支配巷道返修施工,保证矿井平安生产,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煤矿巷道顶板巡查制度,供大家参考选择。
煤矿巷道顶板巡查制度为了加大对井下主要通风、运输及岔门等巷道管理,准时把握井下巷道失修及后路状况,确保井下巷道使用平安,制定本规定:一、井下巷道日常巡查1、巷道、岔门巡查的单位分工范围:1)采掘开施工单位的环境卫生区范围内的巷道、岔门及后路巡查由本单位每小班执行。
2)主要轨道运输巷道、系统运输巷道、岔门及后路巡查由环境卫生承包单位执行。
3)失修巷道、岔门、后路的巡查由修护队执行。
2、各单位要建立井下巷道日常巡查制度,完善井下巷道日常巡查台帐。
3、日常巡查由专人负责巡查,并要有巡查记录。
4、井下总回风巷道日常巡查必需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
其它巷道日常巡查则1人即可进行。
二、井下巷道月度巡查1、每月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安监、修护队,对井下全部掘进移交巷道、岔门进行不少于一次检查,把握巷道的变形和失修状况,以保证巷道的通风、行人、平安等需求。
2、巡查巷道后,必需对失修状况进行登记、汇总,交由技术部报告给矿领导,以指定修理方案。
3、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检查人员如对检查不负责任,弄虚作假,一经发觉,将赐予100元的罚款。
4、凡因巷道失修问题而消失的各类平安事故,除追究相关单位责任外,并追究参加检查人员的责任。
5、参与专项巡查人员,必需于检查当日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井口集合,分组对井下修护所负责巷道进行全面巡查,并做好记录。
附件四:锚杆(索)支护工程质量督查细则与惩罚标准督查类别督查内容奖惩标准管理1、支护材料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经抽检不合格的罚责任人200元/项2、材料发放错误的.罚责任人200元/项3、施工单位擅自更改支护方式、降低支护强度的罚部长、主管技术员、队长各500元4、施工单位汇报不准时,或汇报状况与现场实际不符的罚班长100元、队长200元5、施工单位不能根据联系单要求准时实行巷道加固措施的罚部长、主管技术员、队长各200元6、锚杆(索)施工台帐缺页、未准时填写、填写错误的以及填写不齐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巷道顶板检查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巷道顶板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浮茬,确保巷道行人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施工队每班安排人员对所经过的巷道顶板检查一次,发现浮茬立即找下。
2、公司每天下井的安全管理人员及带班领导,要对井下行人巷道、运输巷道的顶板完好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3、公司要每周安排专人对井下所有在用巷道顶板情况进行检查、找活茬一次。
4、要把巷道顶板完好情况检查作为公司、区队定期检查重要内容,强化巷道顶板管理。
5、检查要认真,处理要及时彻底,否则严格追责问责。
巷道顶板定期检查记录年月日检查人巷道名称完好情况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