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对于我这个学计算机的人来说这本书相对简单,对理解深入的电学知识有很好的指导。 这本书解答了我最近的很多疑惑,非常满意。
目录分析
01
1.1电路及 其模型
02
1.2电路基 本物理量
03
1.3基尔霍 夫定律
04
1.4电路元 件
06
1.6内容拓 展基尔霍夫 简介
05
1.5电路的 工作状态
05
3.5正弦交 流电路
3.8小结
3.7内容拓展非正 弦周期信号电路的
谐波分析
3.9习题
4.1三相电源 4.2三相负载的联结
4.3三相功率 4.4安全用电
4.6小结
4.5内容拓展电能 生产、输送、分配
和消费
4.7习题
5.2 RC电路的响应
5.1暂态过程与换 路定则
5.3一阶电路的三 要素法
5.4静态工 作点的稳定
02
7.5共集电 极放大电路
03
7.6功率放 大电路
04
7.7内容拓 展电子管及 其放大电路
05
7.8小结
06
7.9习题
1
8.1集成运算 放大器概述
2
8.2放大电路 中的负反馈
3
8.3基本运算 电路
4
8.4正反馈振 荡电路
5 8.5内容拓展
集成电路及反 馈拓展应用
谢谢观看
4
10.8小结
5
10.9习题
11.1双稳态触发器 11.2寄存器
11.3计数器
11.4内容拓展智能 尘埃粒子计数器
11.5小结
11.6习题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模拟电子技术题库参考答案(1-5章) - 副本

模拟电子技术题库参考答案(1-5章) - 副本

(2) A um
( Rc // Rc )
rbe

30(5 // 15) 75 1
-3-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汇编参考答案
(3)
Ri Rb1 // Rb 2 // rbe rbe 1k R0 Rc 5k
(4) C e 断开, Re 有电流串联负反馈,( Aum 下降), Ri 增加, R0 不变;
(1) 画出直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6 分)。 (2)设 U BEQ 0.7V ,求静态工作点
I CQ 、 U CEQ (4 分)
(3)求 Ri 、 Ro 、 Au
.
Uo Ui
.
.
,设 =30,
rbb' =19 4 (6 分)
(4) I CEO 、U CES 忽略不计,估算最大 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 U om
rbe
100 (3 // 3) 50 3
Ri 5 // 15 // 3k 1.66k R0 RC 3k
(3) Aus
. . Ri 1.66 Au (50) 31.2 R s Ri 1 1.66
-4-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汇编参考答案
3、如下图, C1 ~ C4 足够大,
Ri R1 // R3 // rbe rbe rbb ' (1 ) 26 26 194 (1 30) 1K 1 I EQ
(3) R R 10 K 0 4

U ( R4 // R L ) 30(10 // 10) 150 Au 0 1 u rbe
B;A (8)C (9)A (10)B(11)C(12) C
(1)A(2)B;A;C(3)B;C;C (4) C,B (5)C(6) A(7) ① B ② C ③B15、C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1)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1)
j 3π 4 ( π 2) 5π 4 0
j 5π 4 2π 3 π 4
( 2 ) i1 ( t ) 10 cos( 100 π t 30 )
0
i2 ( t ) 10 sin( 100 π t 15 )
0
i1 ( t ) 10 sin(100πt 1200 )
i1 i2
称i1超前于i2
t
j 12 < 0
i2 i1
称i1滞后于i2
t
1
2
20
称i1与i2 同相位
t
1=
j 1 2 = 0
i1 i2
j 12 = 1800
i1 i2
i1与i2 反相位
t
1 2
12
15


计算下列两正弦量的相位差。
(1) i1 ( t ) 10 sin(100π t 3π 4) i2 ( t ) 10 sin(100π t π 2)
60 o 30 o
I 860 A I 6 30 A
o 1
. o 2
.
I2
相量图 相量式
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有效值相量
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 复数的幅角表示正弦量的初相位

u(t ) 2U cos( t ) U U
幅值相量 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的幅值
复数的幅角表示正弦量的初相位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及相量图 3.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3.4 阻抗和导纳
3.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3.6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3.7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模拟电子技术第4章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第4章习题答案

4 基本放大电路自我检测题一.选择和填空1. 在共射、共基、共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希望电压放大倍数绝对值大,可选用 A 或C ;希望带负载能力强,应选用 B ;希望从信号源索取电流小,应选用 B ;希望既能放大电压,又能放大电流,应选用 A ;希望高频响应性能好,应选用 C 。

(A .共射组态,B .共集组态,C .共基组态)2.射极跟随器在连接组态方面属共 集电 极接法,它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 1 ,输入电阻很 大 ,输出电阻很 小 。

3.H 参数等效电路法适用 低 频 小 信号情况。

4.图解分析法适用于 大 信号情况。

5.在线性放大条件下,调整图选择题5所示电路有关参数,试分析电路状态和性能指标的变化。

(A .增大, B .减小,C .基本不变) (1)当R c 增大时,则静态电流I CQ 将 C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A ,输入电阻R i 将 C ,输出电阻R o 将 A ;(2)当V CC 增大,则静态电流I CQ 将 A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A ,输入电阻R i 将 B ,输出电阻R o 将 C 。

6.在图选择题5所示电路中 ,当输入电压为1kHz 、5mV 的正弦波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底部削平失真。

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失真是 B 失真。

(A .截止,B .饱和,C .交越,D .频率) (2)为了消除失真,应 B 。

(A .增大C R ,B .增大b R ,C .减小b R ,D .减小 CC V ,E .换用β大的管子)。

R b R c+V CCC 2C 1R Lv iv oT图选择题57. 随着温度升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_A_,穿透电流CEO I _A_,在I B 不变的情况下b-e 结电压V BE_B _。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8.随着温度升高,三极管的共射正向输入特性曲线将 C ,输出特性曲线将 A ,输出特性曲线的间隔将 E 。

(A .上移, B .下移,C .左移,D .右移,E .增大,F .减小,G .不变) 9.共源极放大电路的v o 与v i 反相位,多作为 中间级 使用。

中南大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类专用)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PPT课件

中南大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类专用)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PPT课件
5.2 正弦量2 (ti)为正弦量随时间变化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正弦量的
变化进程,称为正弦量的相角或相位。
( )就是相角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即
d (t
dt
i
)
单位:rad/s,它是反映正弦量变化快慢的要素。
、T和f三者之间的关系:
T2
2f
频率f的单位为赫芝(HZ)
1KH 1Z30HZ 1MH 1Z 60 HZ
在工程实际中,往往以频率的大小作为区分电路的标志,如高频
电路,低频电路。
5
<三> 初相角Yi
i= Imcos( t+i)
5.2 正弦量3 它是正弦量在t=0时刻的相角,即 (ti)/t 0i
单位:弧度或度 ( 0 ) 。
i 主值范围内取值
iImcost(76)Imcost(56)
Yi的大小与计时起点的选择有关。
正弦交流电路 章3第
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相量法
掌握相量与正弦量的关系;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电压和电 流的相量关系。掌握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方法(包 括结点法、网孔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掌握正弦电 路功率计算问题。 注意: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同样可用于分析
正弦稳态电路。 相量是正弦量的一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 关系, 而相量不等于正弦量。
A B B A e ejj B a B Aej(a b)B A(ab)
几何意义: j
B A/B
A
1
16
3.2.3 相量法的基础
一、正弦量5的.相3量相量法的基础1
欧拉公式: co sjsin ej
i 2Icost (i)Re2[Iej(ti)] Re2[Iejiejt]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第1章 直流电路一、填 空 题1.4.1 与之联接的外电路;1.4.2 1-n ,)1(--n b ;1.4.3 不变;1.4.4 21W ,负载;1.4.5 Ω1.65A , ; 1.4.6 1A 3A , ; 1.4.7 3213212)(3)23(R R R R R R R +++=; 1.4.8 1A ;1.4.9 Ω4.0,A 5.12;1.4.10 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1.4.11 3A ;1.4.12 3A ;1.4.13 Ω2;1.4.14 15V ,Ω5.4;1.4.15 V 6S =U 。

二、单 项 选 择 题1.4.16 C ; 1.4.17 B ; 1.4.18 D ; 1.4.19 A ;1.4.20 A ; 1.4.21 C ; 1.4.22 B ; 1.4.23 D 。

第2章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一、填 空 题2.4.1 短路,开路;2.4.2 零输入响应;2.4.3 短路,开路;2.4.4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2.4.5 越慢;2.4.6 换路瞬间;2.4.7 三角波;2.4.8 s 05.0,k Ω25; 2.4.9 C R R R R 3232+; 2.4.10 mA 1,V 2。

二、单 项 选 择 题2.4.11 B ; 2.4.12 D ; 2.4.13 B ;2.4.14 D ; 2.4.15 B ; 2.4.16 C 。

第3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一、填 空 题3.4.1 ︒300.02s A 10, , ; 3.4.2 V )13.532sin(25)(︒+=t t u ;3.4.3 容性, A 44;3.4.4 10V ,2V3.4.5 相同;3.4.6 V 30,20V ;3.4.7 A 44,W 7744;3.4.8 A 5;3.4.9 减小、不变、提高;3.4.10 F 7.87μ;3.4.11 20kVA ,12kvar -;3.4.12 不变、增加、减少;3.4.13 电阻性,电容性; 3.4.14 LC π21,阻抗,电流;3.4.15 1rad/s ,4;3.4.16 Ω10;3.4.17 P L U U =,P L 3I I =,︒-30; 3.4.18 P L 3U U =,P L I I =,超前。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最终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最终版

其中 RP R1 // R2 // R3 // R4
另外,uN
R R Rf
uo,uN
uP
ui1 R1 ui2i1 R2 ui3i2R3
P+ + u
o
R4 i4
uo
RP 1
Rf R
ui1 R1
ui 2 R2
ui3 R3
i3
4、 电路如图所示,各引入那种组态的负反馈?设集成运放 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填表。
11
14
5、求解图示电路的运算关系式。
同相求和电路 电压串联负反馈
6、求解图示电路的运算关系式。
R2
R1 ui R3
_
R4
+A1+ uo1
R5
_ +A2+
uo
7、求解图示电路的运算关系式。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放大倍数为:-R2/R1。
(3)交流负反馈是指 。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在交流通路中存在的负反馈
解:(1)D (2)B (3)C
4、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
(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负反馈;
(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 负反馈;
解:将电容开路、变压器线圈短路即为直流通路,图略。 各电路的交流通路如解图P2.2所示。
5.在图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β,rbe,RB,RC=RL,VCC。
(1)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2)当考虑信号源内阻为RS时,Aus的数值。
6. 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100,=100Ω。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解:I=IS=2A,
U=IR+US=2×1+4=6V
PI=I2R=22×1=4W,
US与I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源功率:PU=IUS=2×4=8W,
U与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功率:PI=-ISU=-2×6=-12W,
验算:PU+PI+PR=8-12+4=0
1.5求题1.5图中的R和Uab、Uac。
解:对d点应用KCL得:I=4A,故有
RI=4R=4,R=1Ω
Uab=Uad+Udb=3×10+(-4)=26V
Uac=Uad-Ucd=3×10-(-7)×2=44V
1.6求题1.6图中的U1、U2和U3。
解:此题由KVL求解。
对回路Ⅰ,有:
U1-10-6=0,U1=16V
对回路Ⅱ,有:
U1+U2+3=0,U2=-U1-3=-16-3=-19V
UT=4IT+2I1-2I1=4IT
因此,当RL=R0=4Ω时,它吸收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3.1两同频率的正弦电压, ,求出它们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解:将两正弦电压写成标准形式

其有效值为

3.2已知相量 ,试写出它们的极坐标表示式。
解:
3.3已知两电流 ,若 ,求i并画出相图。
解: ,两电流的幅值相量为
解:以结点a,b,c为独立结点,将电压源变换为电流源,结点方程为
解方程得
Ua=21V,Ub=-5V,Uc=-5V
2.12用弥尔曼定理求题2.12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的各支路电流。
解:以0点为参考点,S断开时,
, ,
,IN=0,
S合上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T

T
0
i 2dt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设 i Im sin( t )
I 1 T

T
0
i 2dt

1 T

T
0
2 Im sin 2 ω t dt
Im 2 U E m 同理: U E m 2 2 注意: i Im sin( t ) 2I sin( t )
②有效值关系:UR=RIR(或IR=GUR)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用相量形式表示,则有
RI U m m RI U
其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2.电阻功率 瞬时功率:
Um Im p ui U m I m sin t (1 cos 2t ) 2 UI (1 cos 2t )
【例4-1】设F1=3+j4,F2=10 45°。求F1+F2和F1/F2。
【解】求复数的代数和用代数式。
F2=10 45°=
10(cos45 j sin45) 7.07 j7.07
F1+F2=(3+j4)+(7.07+j7.07)=10.07+j10.07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转换为指数式,有
ψ1 ψ2

ψ1 ψ2 0
电压超前电流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电压与电流同相 u i u i O
ψ1 ψ2 0
ψ1 ψ2 180
电压与电流反相 u i u i
ωt
O
ωt
注意: 两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为常数, 与计 时的选择起点无关。 不同频率的正弦量比较无意义。
若以正弦电流i 2I sin( t i )为例,有
i Im[ 2 Ie j i e j t ]
表示,即 其中,复常数Ie j i 称为正弦量的相量 ,用I
Ie j i I i I
t 35)V 例:u 220 2 sin(
100 60A, 100rad/s I
I U 220 2.2A R 100 U 220 2.2A R 100
f 50Hz
电阻接到220V, f 100Hz 的电源时
I
结论:
电阻电流与频率无关,电源电压有效值不变, 电流有效值也不变。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4.3.2 纯电感电路
1.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设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可得
I I (15 2 45 5 2 30)A I 1 2 (15 j15 6.12 j3.54)A (21.12 j11.46)A 24.03 28.5 A
i 2I sin( t ) 34sin( t 28.5)A I1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以及正弦量的表示方法 掌握单一元件(电阻、电感、电容)交流电路中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能够熟练运用相量法分析R、L、C串联的交流电 路,并熟练计算有功功率 了解瞬时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以及 功率因数的提高
了解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谐振电路的特征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4.2.3 正弦量的运算
1. 同频率的正弦量的加减运算
设u1 2U1 sin( t 1 ) u2 2U 2 sin( t 2 )

u u1 u2 Im[ 2U1e j( t ) ] Im[ 2U 2e j(t ) ]
1 2
2
i
p P o π
u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1 P T 1 T 0 pdt T 0 UI (1 cos 2t )dt 2 U UI RI 2 R
T
2πt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例4-3】把一个电阻值为100Ω的电阻接到220V的工频 交流电源上工作,其电流是多少?若将其接到220V, 100Hz的交流电源上工作,其电流又是多少? 【解】 电阻接到220V工频电源时,频率
4.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t ,则 设复数F F e j,令
F Fe
j( ω t )
F cos( t ) j F sin( t ) Im[ F ] F sin( t )
若用Im[F ]表示复数的虚部,则有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j L
选择电流为参考正弦量(初相位设为0o)
i I m sin t
电感端电压为
di d( I m sin t ) u L L LIm cos t U m sin(t 90) dt dt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结论
UL ① 大小关系: U L LI( ) L 或I L L ②相位关系:电感的电流滞后电压π/2。
Ie j i I i 设正弦电流的相量为 I
将该相量乘上 e j 可得
j i j j( i ) j Ie Ie e Ie
即 相量的模不变,只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了 角。
)A, 【例4-2】已知两同频正弦电流分别为 i1 30sin(t 45°
: 给出了观察正弦波的起点或参考点。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注意:初相位可为正,也可为负。如图:
u
+

0
_
t
0
Hale Waihona Puke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相位差 :
两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初相位之差。 u Umsi n( ω t ψ1 ) 如:
i I msin(ω t ψ2 )
( t 1 ) ( t 2 )
有效值相量
220 35V U
i 100 2 sin( t 60)A
I
相量图:用来表示各个正弦量的大小 和相位关系的图形。
i

u
U
图 4.5 相量图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特别提示
1.正弦量的相量只是用来表示正弦量,而不等 于弦量。 2.正弦量的相量一般指其有效值相量,如正弦 表示;有时也用最大值相量表 电流相量用 I 。 示,即 I m 3.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可以在同一个相量图 中表示,也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才可以 进行比较、计算。
感抗: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比值,单位:欧姆 U X L L 2πfL 结论 I 频率越高,感抗越大,电感对电流的阻碍能力越强。
电感具有通直阻交的作用。 用相量形式表示电感电压与电流关系
u
jX I jLI U L
i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2.电感功率 瞬时功率:
e j t ] Im[ 2U e jt ] Im[ 2U 1 2 U )e j t ] Im[ 2 (U
1 2
结论 ①同频率的正弦量之和为同频率的正弦量;
e j t ] Im[ 2U
②同频率正弦量和的相量等于各正弦量的相量和。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2. 正弦量的乘法运算
11.07 arg(F1 F2 ) arctan 47.7 10.07
F1 F2 11.07 2 10.07 2 14.95
即有
F1 F2 14.95 47.7
F1F2 (3 j4) 10 45 5 53.1 10 45 50 98.1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4.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4.3.1 纯电阻电路
1.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设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选择电流为参考正弦量(初相位设为0o) 由欧姆定律得
i
+
i I m sin t
u _
R
结论:
u Ri RIm sin t Um sin t
①相位关系: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同相位。
b
j
F
a 1
(复数的辐角)
O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F 和与a和b之间的关系:
a F cos b F sin

F a 2 b2 b arctan a
3. 指数式 根据欧拉公式 e j cos j sin 可将三角式变为指数式
F | F | e j
4. 极坐标式 注 意
F | F |
e j cos jsin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二、复数的基本运算 1. 复数的加减运算:用代数式或三角式 如:设F1=a1+jb1,F2=a2+jb2 则 F1 F2 (a1 jb1 ) (a2 jb2 )
说明
(a1 a2 ) j(b1 b2 )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4.1.2 正弦量的瞬时值、幅值与有效值
瞬时值: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 用小写字母如u、i、e表示 幅值:Im、Um、Em
幅值必须大写, 下标加 m。
有效值:与交流热效应相等的直流定义为交流电的有 效值。 T 2 2 I RT 0 i R dt
交流 直流
则有
有效值必 须大写
I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
4.2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基础
4.2.1 复数
一、复数的表示形式 1. 代数式 j
F a jb
1
虚单位
Re [F ] a, Im[F ] b
2. 三角式
几何意义:有向线段(向量),如图所示。
|F|:复数的模
F | F | (cos j sin )
: arg F
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多边形法则实现复数的加减 运算,如图所示。
j
F1 F2
F1 F2
j
F1
F2
O
F1 F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