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培养目标,制定的用于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本标准将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新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基本原则1.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核心。
2.以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
3.以课程资源适应教学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4.以课程评价为导向,传统的分数评定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
三、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2.职业素养类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职业安全与环境保护、职业技能与实训、职业生涯规划等,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3.专业技术类课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酒店管理、护理技术等。
4.实践教学类课程:包括实验实训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为目标。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1.通识教育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职业素养类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3.专业技术类课程:根据专业需求设置相应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实践教学类课程:提供实验实训和实习实训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评价方式:取消传统的分数评定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表现、综合能力考核等。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学标准贵州××学校—20××年1月01日—目录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1)二、入学要求 (1)三、基本学制 (1)四、培养目标 (1)五、职业范围 (1)六、人才规格 (1)(一)职业素养 (1)(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2)七、主要接续专业 (3)八、课程结构 (3)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3)(一)公共基础课 (4)(二)专业技能课 (5)十、教学时间安排 (9)(一)基本要求 (9)(二)教学安排 (10)十一、教学实施 (11)(一)教学要求 (11)(二)教学管理 (11)十二、教学评价 (12)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12)(一)校内实训实习室 (12)(二)校外实训基地 (14)十四、专业师资 (15)十五、其他 (15)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护理专业代码:1001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制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注: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5.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6.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 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2. 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3. 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4. 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解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5. 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6. 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7. 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8. 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9. 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10. 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部组织制定了首批涉及14个专业类的95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现将目录予以公布,有关标准具体内容以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文本为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各地要认真组织对专业教学标准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
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专业教学标准的能力。
要为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各地在实施专业教学标准过程中,如有问题、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4月30日附件: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01 农林牧渔类011100 棉花加工与检验011300 现代林业技术011400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011600 园林绿化011700 木材加工012700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012900 农业与农村用水013300 土地纠纷调解02 资源环境类020900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021400 矿山机电(金属矿方向)021600 矿井建设(金属矿方向)03 能源与新能源类031000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031100 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04 土木水利类040100 建筑工程施工040200 建筑装饰040500 工程造价040700 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041100 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041200 市政工程施工04150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041600 工程测量041800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05 加工制造类050100 钢铁冶炼050200 金属压力加工050400 钢铁装备运行与维护050700 有色金属冶炼051100 机械制造技术051200 机械加工技术051300 机电技术应用051400 数控技术应用051500 模具制造技术051600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051700 汽车制造与检修051800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052200 焊接技术应用052300 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052400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应用052500 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052700 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052900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053000 电气运行与控制053100 电气技术应用06 石油化工类060100 化学工艺060200 工业分析与检验060400 化工机械与设备060500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060600 精细化工060700 生物化工060800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060900 橡胶工艺07 轻纺食品类070400 纺织技术及营销071300 粮油饲料加工技术071400 粮油储运与检验技术08 交通运输类08070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08080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080900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081100 船舶驾驶081300 船舶水手与机工09 信息技术类090100 计算机应用090200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090300 计算机平面设计090400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090500 计算机网络技术090600 网站建设与管理090800 软件与信息服务090900 客户信息服务091000 计算机速录091200 电子与信息技术091300 电子技术应用10 医药卫生类100100 护理100200 助产100300 农村医学101100 药剂102000 制药技术102400 制药设备维修12 财经商贸类120900 连锁经营与管理121000 市场营销121100 电子商务121200 国际商务121900 物流服务与管理122000 房地产营销与管理13 旅游服务类130100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130200 旅游服务与管理130300 旅游外语130500 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14 文化艺术类140900 舞蹈表演141300 杂技与魔术表演142100 美术绘画18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180100 办公室文员180200 文秘180400 公关礼仪180700 物业管理181000 社区公共事务管理181400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181500 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部组织制定了首批涉及14个专业类的95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现将目录予以公布,有关标准具体内容以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文本为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各地要认真组织对专业教学标准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
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专业教学标准的能力。
要为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各地在实施专业教学标准过程中,如有问题、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附件: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4月30日附件: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01 农林牧渔类011100棉花加工与检验011300现代林业技术011400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011600园林绿化011700木材加工012700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012900农业与农村用水013300土地纠纷调解02 资源环境类020900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021400矿山机电(金属矿方向)021600矿井建设(金属矿方向)03 能源与新能源类031000水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031100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04 土木水利类040100建筑工程施工040200建筑装饰040500工程造价040700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041100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041200市政工程施工04150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041600工程测量041800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05 加工制造类050100钢铁冶炼050200金属压力加工050400钢铁装备运行与维护050700有色金属冶炼051100机械制造技术051200机械加工技术051300机电技术应用051400数控技术应用05 加工制造类051500模具制造技术051600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051700汽车制造与检修051800汽车电子技术应用052200焊接技术应用052300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052400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应用052500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052700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05 加工制造类052900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053000电气运行与控制053100电气技术应用06 石油化工类060100化学工艺060200工业分析与检验060400化工机械与设备06 石油化工类060500化工仪表及自动化060600精细化工060700生物化工060800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060900橡胶工艺07 轻纺食品类070400纺织技术及营销071300粮油饲料加工技术071400粮油储运与检验技术08 交通运输类080700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08080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080900城市轨道交通供电081100船舶驾驶081300船舶水手与机工09 信息技术类090100计算机应用090200数字媒体技术应用090300计算机平面设计090400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090500计算机网络技术090600网站建设与管理090800软件与信息服务09 信息技术类090900客户信息服务091000计算机速录09 信息技术类091200电子与信息技术091300电子技术应用10 医药卫生类100100护理100200助产100300农村医学101100药剂102000制药技术102400制药设备维修12 财经商贸类120900连锁经营与管理121000市场营销121100电子商务121200国际商务121900物流服务与管理122000房地产营销与管理13 旅游服务类130100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130200旅游服务与管理130300旅游外语130500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14 文化艺术类140900舞蹈表演141300杂技与魔术表演142100美术绘画18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180100办公室文员180200文秘180400公关礼仪180700物业管理181000社区公共事务管理181400老年人服务与管理181500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标准

推治疗车至床尾正中;翻转床垫,紧靠床头。
1-2 铺床褥。上端与床头平齐,平整无皱折。
1-3 铺大单。正面向上展开大单、对齐床中线;铺床
头、床尾:折角方法正确,角平紧、成形;在床沿拉
紧大单中段部分,双手心向上塞于床垫下;床面平整、 床单位平整
无皱折。 美观;
1. 备用床铺法 1-4 套被套。展开被套位置、方法正确,封口端与床 操作时间<
上,指尖朝下,充分搓洗手掌→手背→指缝→拇指→ 8min
指尖(指腹)→指背→腕部(腕上 10cm)10~15s,流
水冲洗,用无菌纸巾擦干,指尖朝上。消毒:双手在
消毒液中揉搓 2min,用流水冲净擦干。
7-1 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协助病
人侧卧,面向护士,铺治疗巾于病人颌下,置弯盘于
口角旁,观察口腔。
推治疗车至床尾正中;翻转床垫,紧靠床头。
2-2 铺床褥。上端与床头平齐,平整无皱折。 床单位平整
2-3 铺大单。正面向上展开大单、对齐床中线;折床 美观;
2. 麻醉床铺法 角头方法正确,角平紧、成形;铺橡胶单和中单,上 操作时间<
缘距床头 45~50cm,中线与床中线对齐,下垂边缘部分 8min
一并塞入床垫下;将另一条橡胶单和中单铺于床头,
操作时间<
侧;将污被单污染面向内卷至床尾撤下,放污衣袋内,
15min
扫净床褥。同法铺好各层被单,助病人仰卧。
4-3 换被套。铺清洁被套于盖被上,将棉胎在污被套
内折好拉出,放于清洁被套内,铺平系带;撤下污被
套,将盖被折成被筒,尾端塞于床垫下。转至对侧,
同法铺好。
4-4 换枕套。轻托病人头部取出枕头,更换枕套;拍
三、各主干课程训练项目及训练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4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级护理专业人才。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专业的第一线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1. 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保健等知识。
3.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 掌握与护理相关的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5. 了解对急、危、重症病人急救的原则与常用方法。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1. 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参与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2. 具有对常见疾病病情变化和常用药物疗效及药物、心理反应的初步观察能力。
3. 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4. 能初步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的健康指导与卫生宣教。
5. 具有初步的病房管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6. 具有初步的常用英语会话和专业英语阅读的能力。
7. 能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程1. 德育(182学时)(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
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为做好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1.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2.坚持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制订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依据,努力满足行业科技进步、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3.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突出职教特色。
4.坚持整体规划、系统培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严格教学评价,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
5.坚持先进性和可行性,遵循专业建设规律。
注重吸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兼顾行业发展实际和职业教育现状。
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

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的制定旨在培养更多具备护理专业技能的中职学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二、培训目标
1.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
2.培养学生具备综合护理服务能力。
3.增加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三、培训内容
1.护理基础知识
2.临床护理技能
3.护理实践操作
4.护理文化教育
5.专业道德修养
四、培训方式
1.理论课程教学
2.临床实践指导
3.护理技能操作演练
4.实习实训机构合作
五、培训周期和安排
1.总培训周期:一年
2.每周培训时间:30小时
3.安排:每周五天正常培训,周末实习实训
六、培训评估方法
1.日常学习成绩
2.技能操作考核
3.实习评价
4.学习反馈
七、培训效果评估
1.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学生综合护理服务能力
3.培训后就业率
八、总结与展望
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的实施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他
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护理服务能力的人才。
未来,希望继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1001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运用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五、培养标准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
(一)临床护理专业培养标准1、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2、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4、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解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7、具有对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
8、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10、具有良好的医院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
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12、具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方向1、急救护理(1)具有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基本能力。
(3)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等仪器的能力。
2、社区护理(1)具有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具有对社区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与护理的能力。
3、老年护理(1)具有老年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具有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及对老年人常见病进行防治与护理的基本能力。
(3)具有对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六、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2.专业学制 3年3.时间分配第一、二、三、四学期学时共计1772。
其中理论时数1264学时,实验与实践890学时。
第五、六学期开始实习。
4.学时安排:每个教学周为5天,每天教学时数为6学时,共30学时。
七、课程设置与内容要求(一)课程设置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二)内容要求【文化基础课程】1、德育(114学时)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等,具有法律观念,能对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正确选择。
2.公共艺术(38学时)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修养。
3.数学(38学时)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且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旨在提高学生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4.英语(72学时)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且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读懂简单应用文能力。
5.计算机应用基础(114学时)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且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旨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
6.体育与健康(152学时)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健身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7.语文应用基础(76)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且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8.职业生涯规划(38)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观,正确谋划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9.人际沟通(38)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运用的技巧、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护理人际沟通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10.解剖学基础(32学时)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熟悉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各主要器官的位置、结构、以及体表投影。
能识别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能规范地进行基本实践操作,会运用解剖知识分析、解释临床问题。
11.生理学基础(64学时)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能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各种生理现象,为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12.病理学基础(64学时)熟悉损伤与修复过程,了解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掌握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肿、酸碱平衡紊乱、发热、缺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和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机理,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病理学基本知识。
1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32学时)熟悉微生物、细菌,免疫学概念,掌握常见病原菌的致病机理,能解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因。
熟悉常见致病微生物的特点,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本知识。
14.药物应用护理( 64学时)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能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能对常见疾病非处方药物进行用药指导和药物咨询,具有对常用药物制剂进行外观检查、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查配伍禁忌与准确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初步具备药物应用过程的护理技能。
【专业课程】15.护理学基础(384学时)熟悉护理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应用护理程序指导实践,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方法,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能正确书写护理医疗文件,能初步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
16.护理礼仪(32学时)了解礼仪的发展史、基本概念以及学习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基本方法。
掌握日常礼仪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17.健康评估(64学时)了解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指征及检查前后的护理,掌握身体状况评估的方法、内容、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掌握常用实验检查的正常参考值及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
能正确进行系统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
能熟练进行各种实验标本的采集。
能熟练进行心电图操作并识别正常心电图。
能综合分析评估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资料并找出护理问题,能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18.内科护理(128学时)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熟悉内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问题,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具有对内科常见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及处理能力。
能正确书写内科护理记录。
能配合医师对内科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
能配合医师实施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能运用内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19.外科护理(128学时)了解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熟悉外科疾病常见病的处理原则,熟悉外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问题。
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能配合医师对外科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能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20.妇产科护理(128学时)熟悉妇产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问题。
掌握妇产科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措施,能配合医师对内科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能配合医师实施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能运用内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正确地进行妇产科主要护理技术操作。
能运用妇产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21.儿科护理(128学时)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等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能配合医师对急危重患儿进行抢救。
能配合医师实施儿科常用技术操作,能运用儿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22.心理与精神护理(64课时)熟悉临床护理案例或心理学的案例引入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强化学生心理护理能力,同时以知识拓展的形式保留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掌握心理过程、心理卫生与心理发展、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评估、临床各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异常精神活动的观察等。
23.急救护理(96学时)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熟悉院外急救的概念、任务和管理,掌握院外急救及护理,掌握医院急诊科管理,掌握ipmq2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及护理,能正确实施常用急救护理技术。
24.社区护理(64学时)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工作方法,熟悉社区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和疾病三级预防策略掌握不同人群社区保健护理工作要点。
掌握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和护理要点。
25.老年护理(64学时)熟悉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特征和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征。
掌握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掌握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安全用药原则。
掌握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掌握老年人临终护理。
掌握老年各系统常见病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
26.五官科护理(128学时)主要是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三部分,每部分从应用解剖生理、护理概述和专科患者护理三大内容进行论述。
了解五官科常见疾病的概念,掌握五官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能配合医师实施五官科常用常用技术操作,能运用五官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27.中药护理(96学时)指导患者建立顺应四时与动静结合的生活起居习惯:一年的四季表现为春温而生,夏热而长,秋凉而收,冬寒而藏的特点,但实质上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没有温热,也就无所谓寒凉;没有生长,也就无所谓收获。
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是宇宙万物的固有规则。
顺应四时,就要适应自然,避免外邪,使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相统一,互相平衡。
在一年中: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至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
要利用自然,促进健康。
人类具有能动性,不仅可以以适应自然,也可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更适合于生存,促进健康。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指导患者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在空气清新、纯洁的溪流或瀑布附近进行空气浴;利用山地、海滨进行气候康复;利用温泉疗法、冷水浴、日光浴森林浴、漫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病情及病症的不同阶段,形成动静结合、劳逸适度的生活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