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红线 道路红线 建筑控制线 用地红线概念
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

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
但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
某些公共建筑和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的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的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在建筑红线的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观的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的体型和街景富于变化。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围墙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一般由道路红线和建筑(狭隘建筑即只指建筑物)控制线组成。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物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基底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物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以外另订建筑物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
)建筑红线是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建筑控制线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一般在新城市规划中常使建筑控制线(即建筑物控制线)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以便腾出用地,改善或美化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从概念上看用地红线即是道路红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开发建设这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看当地规划局的规定。
小区的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的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是说,尽管你已经为退出的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是不准占用。
用地红线只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
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有相关规定如下:4.2建筑突4.2.3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另行划定建筑控制线时,建筑物的基底不应超出建筑控制线,突出建筑控制线的建筑突出物和附属设施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
五线概念

五线
五线规划中的五线包括:道路红线,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黑线。
道路红线即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即为建筑不可逾越线。
城市绿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
蓝线
蓝线指河道蓝线和规划区范围内所有水域的控制范围线。
紫线
紫线指文物古迹用地,即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遗址等用地的控制范围线。
黑线
黑线指供应设施、交通设施、环境卫生设施、邮电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的范围线。
“六线”:文物——紫线;道路——红线;轨道交通——橙线;河道——蓝线;绿化——绿线;电力——黑线。
什么是城市规划红线、蓝线

什么是城市规划红线、蓝线?红线有很多种,包括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又细分为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
道路红线:是指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建筑控制线:是指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有的也把建筑控制线直接称为建筑红线,或称用地红线)。
红线一般是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
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
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道路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黑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规划用于界定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范围的控制线。
黑线导控的核心是控制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地面输送管廊的用地范围,以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较简单,是指水域保护区,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红线

道路红线:boundary line of roads 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用地红线:boundary line of land;property line 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建筑红线:building line 又称为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
1.基地内如有上述不同的三条线,那么由道路中心至基地的顺序基本上为: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红线。
2.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
也就是说,基地某一边的某一部分一定有道路红线。
3.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常有可能重合,也可能是不同的规划边线!这两条线之间的用地由城市规划部门确定,它属城市用地,建设单位不得占用。
建筑的任何突出物均不得突出用地红线。
4.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常在用地红线范围之内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以控制建筑物的基底不超出建筑控制线(请大家注意:这里指的是“基底”二字)。
两条线之间的用地建设单位可以做为地面停车、绿化等功能使用。
地下建筑可以越过建筑红线,但万万不能超出用地红线。
1.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具体点说就是道路红线内包括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人行道,是道路的两侧最外边的线。
2.用地红线是用地范围的规划控制线。
例如一个居住区的用地红线,就是这个居住区的最外边界线,居住区内的建筑和绿化以及道路只能在用地红线内进行设计。
3.建筑红线一般称为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线。
说白了,就是建筑物与地面接触的范围线。
有的建筑离开地面的建筑是可以超出建筑红线的,这是根据各个地方的要求不同来设置的。
4.绿化线就是绿化位置的控制线。
意思如上。
这些控制线的退线要求,是各个地方有不同的规定,为了说明白,举个例子吧:我有一块矩形(长方形)的地,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地块的北侧临近城市干道,假如城市干道的宽度是50米,路两侧要求建筑后天20米,那么我这个地块北侧的建筑红线就要从用地红线向内(南)侧退20米才可以有建筑。
规划图“七条线“介绍

规划图中的“七条线”七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橙线和黄线“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紫线”规定历史文化街区;“黑线”规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管网。
“橙线”轨道交通管理“黄线”地下文物管理。
"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其它建设用地分界线,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还有可能存在绿线,黄线等。
红线所谓“建筑红线”,就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授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划定的用以界定公路两侧能否建盖永久性非公路设施的界线。
建筑红线控制就是路政管理部门按照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筑红线范围以内建盖永久性非公路设施的管理过程。
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
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
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上空:(1)2.50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米;(2)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1、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得道路红线就是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得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就是建筑红线。
但就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得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如下图所示:某些公共建筑与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得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得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在建筑红线得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得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观得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得体型与街景富于变化。
2、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得界线,也就是建筑物得外立面所不能超出得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用地红线用地红线就是围起某个地块得一些坐标点连成得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就是取得使用权得用地范围。
开发建设这个地块得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瞧当地规划局得规定。
小区得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得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就是说,尽管您已经为退出得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就是不准占用。
用地红线只就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就是瞧不到得。
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得围墙就就是退界线。
4、地下室轮廓线A05地块得用地红线与地下室轮廓线得关系如下:A06、07地块得地下室轮廓线与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得关系如下:由上图可知,地下室轮廓线比建筑控制线范围大,比用地红线范围小;5、相互关系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就是建筑红线;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得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开发建设一个地块得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用地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
用地红线与建筑红线

什么是用地红线呢?
所谓用地红线,也叫征地红线,也就是主管部门或城市规划部门依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确定的可使用的用地范围;
什么是建筑红线呢?
所谓建筑红线,也叫建筑控制线,就是拟建建筑可摆放在该用地范围中的位置,新建建筑不可超出建筑红线。
用地红线—般用点划线绘制,建筑红线—般用粗虚线绘制,它一般由比较简单的直线或弧线组成,颜色宜设为红色。
因此要用指定线型绘制。
建筑用地是根据城市道路骨架和城市规划骨架以及其他建筑用地划分的,因此用地红线和建筑红线与周边道路、
建筑等往往平行,因此也可用OFFSET命令偏移规定距离后再修改其颜色和线型。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1、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
但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如下图所示:某些公共建筑和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的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的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在建筑红线的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观的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的体型和街景富于变化。
2、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也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用地红线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开发建设这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看当地规划局的规定。
小区的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的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是说,尽管你已经为退出的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是不准占用。
用地红线只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
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4、地下室轮廓线A05地块的用地红线与地下室轮廓线的关系如下:A06、07地块的地下室轮廓线与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的关系如下:由上图可知,地下室轮廓线比建筑控制线范围大,比用地红线范围小;5、相互关系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开发建设一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用地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
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1、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
但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如下图所示:
某些公共建筑和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的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的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在建筑红线的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观的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的体型和街景富于变化。
2、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也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用地红线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开发建设这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看当地规划局的规定。
小区的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的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是说,尽管你已经为退出的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是不准占用。
用地红线只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
的。
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4、地下室轮廓线
A05地块的用地红线与地下室轮廓线的关系如下:
A06、07地块的地下室轮廓线与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的关系如下:
由上图可知,地下室轮廓线比建筑控制线范围大,比用地红线范围小;
5、相互关系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开发建设一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用地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
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6、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的概念或许你一直误解了- 城市规划博客
7、《南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8、南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9-15)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