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上册 乘雪橇教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乘雪橇音乐教案

乘雪橇音乐教案

乘雪橇音乐教案标题:乘雪橇音乐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并描述乘雪橇的感受和场景。

2. 利用已学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创作和演奏乘雪橇场景音乐。

3. 表现出对于乘雪橇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教案内容和活动:1. 情感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乘雪橇场景的音频,感受音乐中带来的快乐、刺激和速度感,激发学生学习乘雪橇音乐的兴趣。

2. 知识导入(10分钟):讲解乘雪橇音乐的基本特点,如快节奏、重复旋律、运用打击乐器等。

通过幻灯片、图片、录音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乘雪橇音乐的场景和传达的情感。

3. 创作乘雪橇音乐(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创意和学过的音乐知识,共同创作一段乘雪橇音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音符和鼓点的组合,作为学生创作的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展现个人创意。

4. 演奏和展示(15分钟):让每个小组依次演奏他们创作的乘雪橇音乐。

班级其他学生可以给予鼓励和反馈。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创作和表演的过程,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同时,教师提供必要的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

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1. 音频资源,展示乘雪橇场景的音乐片段。

2. 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多媒体资源,用于引导学生了解乘雪橇音乐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3. 乐器和打击乐器,供学生演奏和创作使用。

4. 学生小组创作的乘雪橇音乐作品。

5. 学生的观察和表达。

评估方法:1.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在作品演奏中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3. 学生对于乘雪橇音乐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4. 学生在分享和总结中的观察、表达和思考能力。

教案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和实践乘雪橇音乐,鼓励学生通过更多的合作和展示,提升音乐创作和表达的技巧。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风格和场景,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审美能力。

乘雪橇 音乐 教案

乘雪橇 音乐 教案

乘雪橇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乘雪橇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乐器和音乐元素。

2. 提供乘雪橇主题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协作能力和演奏技巧。

教案导入:1. 师生问候,引入乘雪橇的话题,与学生讨论他们对乘雪橇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2. 播放雪橇相关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听到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活动:活动一:乐器探索1.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乐器,并解释它们在乐队中的作用。

2. 准备一些乐器,包括打击乐器、弦乐器和键盘乐器,让学生试着演奏并体验每种乐器的声音和特点。

3.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不同乐器的声音有何区别?b. 哪些乐器能产生激动人心的雪橇音效?活动二:雪橇音乐创作1. 提供一些简单的乐谱或旋律片段,让学生通过改编或添加音符来营造雪橇冒险的氛围。

2. 分组让学生协作创作一段雪橇音乐,并选择适合的乐器来演奏。

3. 每个小组轮流演奏他们创作的音乐,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

活动三:乘雪橇音乐表演1. 指导学生准备一段有关乘雪橇的小表演。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创作的音乐,打扮成乘雪橇的角色,展示一段简短的表演。

3. 给学生提供时间去排练和改进他们的表演。

教学延伸:1. 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乐器或谱写任务,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创作和演奏。

2. 分享与雪橇主题相关的其他音乐作品,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

3. 组织乘雪橇音乐会,邀请学生们和家长欣赏他们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乐器探索和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评估学生在表演中的音乐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 收集学生对乘雪橇主题音乐学习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

教案扩展:这个教案可以在各个教育阶段中进行,根据学生的年级和音乐水平进行适度调整。

对于较小年级的学生,可以简化教学内容,侧重于音乐体验和熟悉乐器。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增加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训练的要求,以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

苏少版音乐二上《乘雪橇》教案

苏少版音乐二上《乘雪橇》教案
苏少版音乐二上《乘雪橇》教案
备课组
二年级
单元
第八单元(4-1)
课题
《雪孩子》
主备人
班级
二年级
教学
内容
听《乘雪橇》
唱《冬妈妈和麦苗苗》
教学
目标
1.通过聆听、体验,能较准确地理解、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意境。
2.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能背唱《过新年》,并能较流利地模唱《过新年》的歌谱。
2.听录音范唱,边听边按三拍子缓缓晃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听老师跟节奏朗读歌词
4.听老师范



5.跟琴轻声哼唱歌词(提示学生尽量唱完四小节后再换气,以免破坏旋律的连贯性)
6.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比较,哪种比较适合该歌曲(柔和)
7.有感情的演唱(启发学生唱出对雪花的赞美之情)
8.自编动作,边唱边舞
五、欣赏《乘雪橇》
1.初听全曲,不揭示曲名,要求学生专注聆听,并闭上眼睛随音乐展开想象。
2.揭示曲名,复听,找出重复最多的地方。感受音乐的力度变化。
3.再听,体会乐曲所表现的人们欢乐的心情。
六、小结。
七、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雪”的音乐作品。
我的设计及意图
3.通过欣赏《乘雪橇》,能从音乐中初步感受冬季的异国风情。
教学
重点
难点
感受三四拍的韵律
教具
学具
磁带、钢琴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新课
自己创编节奏朗读:过新年,喜洋洋,敲锣打鼓鞭炮响。狮子舞,雪人唱,祝愿祖国更富强。
四、学唱歌曲《冬妈妈和麦苗苗》

乘雪橇教案

乘雪橇教案

乘雪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乘雪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掌握乘雪橇的正确姿势和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乘雪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乘雪橇的正确姿势和操作方法;
3.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前期准备
(1)了解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安全;
(2)准备好雪橇和必要的装备,如头盔、手套等。

2.讲解基本知识和技能
(1)介绍雪橇的种类和结构,如单人雪橇、双人雪橇等;
(2)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雪橇;
(3)介绍常见的滑行路线和注意事项,如避开树木、坑洼等障碍物。

3.示范正确姿势和操作方法
(1)示范正确坐姿,双脚并拢放在前面板上,手握方向盘;
(2)示范推动起步时双手用力向下压,保持平衡;
(3)示范转弯时用身体重心向左或右倾斜,手轻扶方向盘。

4.实践操作
(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2)每组指定一名队长负责指挥;
(3)每个学生轮流体验不同的角色,如驾驶员、乘客等。

5.团队合作
(1)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配合完成任务;
(2)通过团队合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3.通过考试或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扩展
1.组织雪地旅行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2.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示范操作,拓展学生视野;
3.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或调查活动,提高学生对雪橇运动的认识和兴趣。

乘雪橇教案

乘雪橇教案

乘雪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曲《乘雪橇》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明朗欢快的情绪,美丽的雪景,以及雪橇在雪地上飞驰的图画,并乐于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音乐作品的形象理解、与打击乐器等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受力以及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游戏、表演等建立起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1、能听辨出乐曲《乘雪橇》中马铃,鞭子,马蹄等声音,能用乐器进行模仿。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打击乐器、圣诞树、自制圣诞贺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1、先播放一段动画片(铃儿响叮当),会唱的同学可以轻声拍手跟唱。

2、介绍圣诞老人送礼物。

二、欣赏乐曲:1、导入你听!圣诞老人来啦!(欣赏乐曲)2、听后思考乐曲的节奏是怎么样的?是轻快的?还是舒缓的?速度上是怎么样的呢?是快速还是慢速?3、带问题欣赏乐曲全曲出现最多的乐句是什么?4、学习主旋律(带反复记号)5 6 5653 | 223 216.| 5.—|556 5653 | 223 216.| 1 —||学生先尝试,并用“la”模唱。

加速学唱主旋律(注意教师要范唱的轻快)学生自主创编开动脑筋在主旋律中加入歌词,并让同学演唱。

5、用图形谱标示乐曲用★和●分别表示与主旋律一样和不一样的部分,标示真个乐曲。

6、带问题全曲欣赏乐曲中有哪些有趣的声音?(铃铛声,马蹄声,皮鞭声)分别使用什么打击乐器演奏的?(串铃,双响筒)并让学生演示乐器演奏的节奏。

7、听音乐做游戏活动(注意渐强、渐弱)一二组听铃声就双手拍奏三四组演示双响筒的声音,并双手双脚交叉轻轻打节奏8、巩固主旋律将游戏中的方式带入并边用“la”模唱,边分组打节奏。

三、小结:这节课咱们不仅感受学习了这首乐曲,还了解了这么多有趣的声音,希望同学们也可以将这种小小的乐趣带入生活中,让更多的人一起感受到这份欢乐。

乘雪橇教案

乘雪橇教案

乘雪橇教案乘雪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了解乘雪橇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勇于尝试新事物。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帮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掌握乘雪橇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雪橇滑道。

2. 雪橇。

3. 安全说明板。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踏步等,以准备身体和心理。

(2)进行拉伸运动,以增加身体灵活性。

2. 知识传授(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包括上下雪橇、前进和刹车等。

(2)教师向学生讲解乘雪橇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如佩戴头盔、保持安全距离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依次进行乘雪橇的实践操作。

(2)每个学生轮流上雪橇,其他组员协助操作。

(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掌握乘雪橇的动作和技巧。

4. 活动总结(5分钟)(1)教师请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学生讨论乘雪橇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奖励。

五、教学延伸:1. 继续练习乘雪橇的动作和技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参观雪橇滑道比赛,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激励。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乘雪橇的教学,学生充分了解了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了对乘雪橇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展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互相帮助的意识。

但也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初次接触雪橇时,存在一定的紧张和怯懦,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指导。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激励和互动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乘雪橇》名师教案

《乘雪橇》名师教案

《乘雪橇》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管弦乐《乘雪橇》,感受音乐富有特性的节奏与旋律,想象孩子们在银色世界里尽情玩耍的画面,体验他们享受冬雪带来的乐趣的欢快心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欢乐、热情的音乐气氛,能听辨音乐主题出现的次数,能用打击乐器或肢体乐器创编音响效果。

3、知识与技能:能听辨出音乐中“雪橇”主题出现的次数,并能用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形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欣赏和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仍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

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音乐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状态。

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各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重点难点:重点:能听辨出音乐中“雪橇”主题出现的次数,并能用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形象。

难点: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欢乐、热情的音乐气氛,能听辨音乐主题出现的次数,能用打击乐器或肢体乐器创编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导入:(一)“听音乐猜节日”出示节日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根据《乘雪橇》改编的通俗歌《Sleigh ride》,感受音乐所表现的节日氛围,选出正确的节日图片。

(圣诞节)讲授:(二)【初听】欣赏音乐视频,感受音乐速度、情绪及音乐形式。

音乐速度——快;音乐情绪——欢乐、热情;音乐形式——管弦乐。

讲授:(三)、再听随音乐体验乘雪橇的乐趣,并找出音乐中有趣的声响。

1、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坐在雪橇上,身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用简单的动作随音乐有节奏地表现。

(同时播放“马拉雪橇”的图片。

)2、同时请找一找音乐中出现了哪些有趣的声响?(铃铛声、马蹄声、马叫声、马鞭声)讲授:(四)、介绍作曲家——安德森: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1908-1975),代表作有《调皮的节拍器》、《号兵的节日》、《蓝色探戈》等。

我们在二、四年级已听过他的另两首作品《跳圆舞曲的小猫》和《打字机》。

乘雪橇音乐教案

乘雪橇音乐教案

乘雪橇音乐教案
主题: 基于乘雪橇的音乐教学
年级: 中小学
教学目标:
- 了解和欣赏不同种类的乘雪橇音乐
- 学习乘雪橇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 发展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 乐器: 乘雪橇(或类似的乐器)
- 音乐播放设备
- 播放器和音乐选择
教学步骤:
介绍乘雪橇音乐:
1. 引入课程,解释乘雪橇音乐的概念,介绍不同国家和文化中与乘雪橇相关的音乐。

2. 播放一些乘雪橇音乐,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观察来感受这种独特的音乐。

学习基本技巧和动作:
3. 介绍乘雪橇的基本技巧和动作,如推动、控制和转向。

4. 给学生展示和解释这些技巧和动作,鼓励他们模仿和练习。

节奏感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5. 利用乘雪橇音乐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乘雪橇动作练习。

6.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团队活动,让他们配合乘雪橇音乐进行协调的动作表演。

表演和欣赏:
7.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表演,让他们展示所学的乘雪橇技巧和动作。

8. 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为他们的努力鼓掌和提供反馈。

总结和评估:
9.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目标,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10. 让学生自行评估他们在学习乘雪橇音乐方面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延伸活动:
- 邀请专业乘雪橇音乐演奏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
- 利用乘雪橇音乐来进行舞蹈编排
- 组织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乘雪橇音乐作品
注意事项:
- 确保乘雪橇操作的安全性,提醒学生保持适当的姿势和注意事项。

- 确保音乐选取合适且适合年龄的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雪橇
备课组
二年级
单元
第八单元(4-1)
课题
《雪孩子》
主备人
班级
二年级
教学
内容
听《乘雪橇》
唱《冬妈妈和麦苗苗》
教学
目标
1.通过聆听、体验,能较准确地理解、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意境。
2.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能背唱《过新年》,并能较流利地模唱《过新年》的歌谱。
8.自编动作,边唱边舞
五、欣赏《乘雪橇》
1.初听全曲,不揭示曲名,要求学生专注聆听,并闭上眼睛随音乐展开想象。
2.揭示曲名,复听,找出重复最多的地方。感受音乐的力度变化。
3.再听,体会乐曲所表现的人们欢乐的心情。
六、小结。
七、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雪”的音乐作品。
我的设计及意图
2.听录音范唱,边听边按三拍子缓缓晃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听老师跟节奏朗读歌词
4.听老师范唱,请小朋友用打击乐器伴奏
我的设计及意图






5.跟琴轻声哼唱歌词(提示学生尽量唱完四小节后再换气,以免破坏旋律的连贯性)
6.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比较,哪种比较适合该歌曲(柔和)
7.有感情的演唱(启发学生唱出对雪花的赞美之情)
3.通过欣赏《乘雪橇》,能从音乐中初步感受冬季的异国风情。
教学
重点
难点
感受三四拍的韵律
教具
学具
磁带、钢琴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新课
自己创编节奏朗读:过新年,喜洋洋,敲锣打鼓鞭炮响。狮子舞,雪人唱,祝愿祖国更富强。
四、学唱歌பைடு நூலகம்《冬妈妈和麦苗苗》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你们知道冬雪对农作物的作用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