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知识点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最新归纳整理一: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二: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三、生字难字(略)四、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富贵:指有钱有地位。
淫:使……迷惑。
居天之下广居:居住。
居所。
得志,与民由之:实现;实行。
独行其道:固守。
原则,行为准则。
安居:安静。
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
焉得:怎么能。
威武:威胁暴力。
五、结构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内容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富贵不能淫》课堂笔记

富贵不能淫一、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三、重点实词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
)4、子未学礼乎(子:你。
)5、父命之(命:教导、训诲。
)6、戒子曰(戒:告诫)7、往之女家(女:同“汝”,你)8、无违夫子(夫子:这里指丈夫。
)9、以顺为正者(正:准则,标准。
)10、得志(得:实现。
)11、与民由之(由:遵从。
)12、富贵不能淫(淫:使……迷惑)13、贫贱不能移(移:使……动摇)14、威武不能屈(屈:使……屈服)四、重点虚词1、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
焉:怎么,哪里。
)五、古今异义1、子.未学礼乎(古义:尊称对方,你。
今义:儿子)2、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
《富贵不能淫》知识清单教师版

《富贵不能淫》知识清单一、注音傅说(yuè)曾益(zēnɡ)法家拂士(bì)胶鬲(gé)外患(huàn)劳其筋骨(jīn)畎亩(quǎn)二、文言现象(一)重点词语解释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焉:怎么,哪里得:..能够3、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4、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5、父命之命:教导、训诲6、无违夫子违:违背夫子:丈夫7、以顺为正顺:顺从正:准则,标准6、妇之道.也道:名词,原则、行为准则7、得.志得:实现8、与民由之由:遵从9、独行其道独:独自道:名词,道路10、此之谓大丈夫谓:称作(二)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三)一词多义戒:往送之门,戒.之 (告诚) 居: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必敬必戒. (谨慎) 居天下之广居. (住所) 之:母命之. (代词,她,代指女儿)道:妾妇之道也(原则,行为准则)住送之.门 (动词,去、到) 独行其道(道路)妾妇之.道(结构助词,的)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与民由之.(代正道)得.志(实现)丈夫之冠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三)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真诚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3.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正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直,正义4.与民由之由古义:遵从,遵循今义:理由,由于5.丈夫之冠也丈夫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四)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 (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使……迷惑)2.贫贱不能移. (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使……动摇)3.威武不能屈. (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4.丈夫之冠也(冠:名词作动词,行冠礼)三、句子翻译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译: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加练习题(含答案)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加练习题(含答案)一、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他提出“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但诸侯们认为他的这些主张“迂阔而远于事情”,均不采纳。
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宋代朱熹把《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
二、重点字词:①[岂]难道②[诚]真实,确实。
③[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④[而]表顺承⑤[安居]安静⑥[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⑦[焉]怎么,哪里。
⑧[丈夫之冠(g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⑨[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⑩[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⑪[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
⑫[夫子]这里指丈夫。
⑬[正]准则,标准。
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⑮[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循。
⑯[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⑰[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动用法。
⑱[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富贵不能淫》课堂笔记

《富贵不能淫》课堂笔记一、重点字词重点实词:1.景春:战国时齐国的贵族,孟子的朋友。
2.谓:说,认为。
3.公孙衍:魏国人,战国时著名的说客。
4.张仪:魏国人,战国时著名的说客。
他主张“连横”,一生致力于游说各诸侯国疏远秦国而连结其他诸侯国。
5.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6.淫:迷乱。
7.居:处于,处在。
8.不能淫:不能够迷惑。
9.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
移,改变。
10.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重点虚词:1.以:在,介词。
依靠,凭借。
2.而:表转折关系。
却,可是。
3.之:结构助词,的。
4.出身:为了报效国家而献身。
身,身体,形体。
5.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作使动,使……受苦。
心志,思想。
6.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作使动,使……劳累。
筋骨,身体肌肉。
7.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作使动,使……饥饿。
体肤,身体皮肤。
8.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作使动,使……经受贫困之苦。
空乏,资财缺乏。
这里指不卖珍贵的东西换吃的,不卖高价换穿的等意思。
其身,他的身体。
9.行拂乱其所为:行,行动;拂乱,违背;所为,所行的事。
指使他做的事不能做下去。
拂乱,违背的意思。
10.所以:用来;靠它来;靠这种方式。
所字结构。
表示原因或凭借,相当于“……的原因”或“借以……”。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和发展,而贪图安逸享乐就会走向灭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发有为因而能生存发展;安乐使人萎靡不振因而导致灭亡。
于,介词,从。
在;并列连词,并且;递进连词,并且、而且、于是、就;选择连词,或者、还是;假设连词,如果、假使;让步连词,即使、纵然、就是、就算等意思。
这里表示并列关系,“而且”。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的意思;用在主语后面表示停顿;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另提一事;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犹了也;罢了;呢等意思。
这里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007《富贵不能淫》知识点笔记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整理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注释:翻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确实有志向、有作为、有气节的男人吗?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注释:翻译:他们一发怒,一众诸侯便会惧怕,于是会安静下来,战火因此而平息,天下也会太平无事。
”3.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注释:翻译: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得上是有志向、有作为、有气节的男人呢?你难道没有学过礼吗?4.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注释:翻译:男子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会教育他;女子嫁人的时候,母亲会教导她,5.往送之门,戒之曰:注释:翻译:把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6.‘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注释:翻译:‘你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守礼,一定要克制谨慎,不要违背你丈夫的话!’7.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注释:翻译:把顺从作为首位,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准则。
8.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注释:翻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9.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注释:翻译: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10.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不能移,注释:翻译: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11.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翻译: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富贵不能淫景春○2曰:“公孙衍○3、张仪○4岂不诚○5大丈夫○6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7。
”孟子曰:“是焉○8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9也,父命之○10;女子之嫁也,13!’以顺为正○14者,11之曰:‘往之女家○12,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母命之,往送之门,戒○15。
得志,与民由之○16;不得志,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19,威武不能屈○20。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汇编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汇编
(一)古今异义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母命之
3.以顺为正者
4.富贵不能淫
(二)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
2.贫贱不能移
3.威武不能屈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戒之曰。
省去主语“母亲”
2.判断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
*“大丈夫”的标准。
(1)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3)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
主旨
《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解释,明确了孟子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
激励人们要坚持正道、不畏强权。
知识拓展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
知命: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
《富贵不能淫》知识要点复习整理

《富贵不能淫》一、基础知识梳理二、考点清单1.通假字往之女.家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心意)真实(2)丈夫之冠也..古义:_________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3)父命.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命;命令等(4)以顺为正.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5)行天下之大道..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大路(6)与民由.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缘由;由于3.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迷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2)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动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 (3)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1)戒戒.之曰_______________必敬必戒._______________(2)道妾妇之道.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独行其道._______________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_______________策之不以其道.(《马说》)_______________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5.其他重点实词(1)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顺为正者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居天下之广居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立天下之正位正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行天下之大道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一怒而.诸侯惧而:________________(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________________(3)以.顺为正者以:________________(4)独行其.道其:________________(5)乎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___子未学礼乎.________________(6)之丈夫之.冠也________________父命之.________________母命之.________________往送之.门___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7.特殊句式辨析(1)戒之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2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4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5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天下”。